登陆注册
29717200000013

第13章 为什么大城市越来越拥挤?(1)

道路供给不足是城市堵车的根本原因

现在堵车不再是大城市的专利,很多中小城市堵车也很严重。造成堵车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道路管理效率低、驾驶者素质低、行人素质低等,但是根本原因还是道路供给不足。

中国的城市基本要面临一个问题,道路建设的速度远远低于车辆增长的速度。在杭州,私家车拥有量正以高于30%的幅度增加,而杭州的新建道路面积每年的增幅只能达到7%~8%,仅为私家车增幅的1/4左右。2009年的一组数据表明,广州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率不到5%,但是车辆的增长率却超过了17%。

尽管城市管理不善,道路设置不合理,以及很多司机素质偏低等因素会造成道路堵塞,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道路供给不足。这些年以来,车辆增长的速度非常快,但是道路供给的增长很有限。

北京双向十个车道的宽阔马路上,车辆仍然是密密麻麻地堵在一起。看到这种现象,就有人提出反驳,说即使增加道路面积也无法解决堵车问题。其实,解决堵塞问题并不是单纯加宽路面,而是有效增加道路数量。从表面来看,中国的大城市面积很大,但是市中心面积并不大,并且车辆和人流都集中在市中心这么小的区域里。市中心车流量非常大,道路面积却很有限,远远无法满足车辆增长的需求。

在未来20年里,车辆数量处于增长的阶段。很多人对城市规划缺少超前意识,没有远见,只是根据当前的车流的需求设计道路。因为没有预留空间,所以用不了几年就饱和了,从而出现堵塞现象。2000年之前,中国多数城市的车辆数量增长速度都很缓慢。那时,除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之外,多数城市基本上没有出现堵塞的问题。2000年之后,中国各个城市车辆数量增长速度都比较快,特别是2005年之后,很多家庭都开始购买汽车。

要解决堵塞问题,必须增加道路的供给,这是最根本的方法。以广东湛江的省道373线湖光到太平段为例(这也是截至2012年湖光到太平的唯一道路),20世纪90年代初,该路段每天车流量不到2000辆,但是2012年已经超过1万辆。要是在节日,每天车流量有两三万辆,甚至每小时车流量超过2000辆。可是广东省省道373线湖光到太平段双向两车道保持50年不变,从这儿可以看出道路建设的速度有多慢。就拿20年时间来说,车流量增加了5~10倍,但是道路面积的增长几乎为零。虽然这段路是郊区的,但在节日,甚至平时都会出现堵塞现象。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买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毕竟,私家车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这是好事儿。但由于道路面积增加速度缓慢,无法满足车辆数量增长的需求,所以拥堵情况将越来越严重。其实,不仅是城市道路拥堵,高速公路同样也会出现拥堵现象。广深高速当时设计流量8万辆次/天,饱和流量14.4万辆次/天,但是实际车辆通行量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标准。2009年9月30日,广深高速创下52.4万辆次的单日最高车流量纪录,这是当时设计标准的6倍多。这么高的需求,广州、深圳这两个城市间应该多建设一条高速公路,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中国要解决城市拥堵问题,就要想办法增加道路供给。既然车辆增加了,对道路需求量增加,增加道路供给就是很合理的。事实上,很多城市不是从增加道路数量入手,而是想尽一切方法去限制车辆数量。这种做法,最终无法解决问题,同时也是对公民权利的侵犯。

在城市规划时,人们往往缺少远见,极少对未来的车流量作出预测和分析。在通常情况下,都是觉得够用就可以了。同时,城市的规划不够合理,导致人口密集在某个区域,从而导致拥堵严重。可以在城区中心区域规划出一些土地来建设道路,从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既然买了车,就应该经常开,否则就失去了买车的意义。因此,我们不能要求有车一族把车放在家里不开,而是应该尊重他们开车的权利。既然收取有车一族的税费了,就应该给他们提供有效率的道路。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既然车子能够给他们带来幸福,那么有什么权利限制他们的幸福?因此,城市管理者应该增加道路供应,满足车辆增长的需要。毕竟,这不是免费提供的,而是有偿的,所以收了车主的钱,就应该为他们提供服务。

为何北京人口膨胀得如此厉害?

2010年7月23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住委员会人口专题调研组公布:“截至2009年年底北京市人口总量已经达到1972万。其中户籍人口1246万,登记流动人口763.8万。”2005年1月,国务院通过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当时确定的2020年北京市人口总量控制目标为1800万人左右。但是这项计划15年达到的人口控制总量,在5年后就被轻松突破了。北京市人口膨胀得非常厉害。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常住人口仅为208万,1980年为904万,1990年为1082万,2000年1356万。同时,也有些学者认为,还有些流动人口是统计不到的,所以北京现在人口有2000多万。

北京人口增长过快,这给资源承受造成很大压力。北京人口暴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尽管北京人口过多导致了各种社会问题,但是很多人还是热衷于钻进去。毕竟,兼备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中心的功能,最好的资源都集中在这个城市。北京公交车打卡4角钱,学生2角钱,地铁全程2元(到机场除外)。同时,北京还有很多国内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资源。中国最好的高校都集中在北京,所以人们都拼命向北京挤来。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权力政治中心,这就吸引了全国无数官员往这里跑。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官员都想尽办法跑去北京要钱。这其中不仅有地方的省长、市长级别的官员,而且也有处级、科级官员。雷州是广东的一个县级市,但是也有科级官员跑到北京要钱,并且成功要回一笔钱。广州飞北京的航班,就好比公交车一样。

以前,新浪、搜狐总部在北京,网易总部在广州,但是2009年时,网易总部也迁往北京。全国的出版社或者出版公司,多数都是集中在北京的。同时,北京还有汽车工业、重化工业、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这就可想而知人们为什么会涌向北京。

其实,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都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去发展。现在,北京不仅是政治文化中心,还是商业、经济、教育、科研等方面的中心。可以说,几乎所有资源都高度集中在北京。

2012年,北京的机动车已超过500万辆,同时每天还有大量车辆进京。因此,北京要面对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入学难、就医难等问题。一些外来人口的子女在京上学问题,通常都很难得到解决。

面对北京人口的膨胀,有些专家主张通过提高进京门槛来限制外来人口。比如,有的城市是在学历上限制,或者各种花样的控制。实际上,通过行政手段,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只能扭曲北京人口的结构,无法解决问题之本。有人主张通过提高房价限制北京人口数量,这种做法就是剥夺穷人在北京生活的权利,要把穷人赶出北京。这对北京富人来说,绝对不是好事儿,只能推高北京的劳务成本。

要解决北京人口问题,还是在户籍方面改革,让人们进城自由,出城自由。同时,要调整北京这个城市的功能,把一些功能分散出去。不要把什么资源都集中在北京,这并不是好事儿。

中国城市化道路将通往何处?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聚留于城市。”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已接近6.66亿人,占总人口的49.68%。10年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13.46个百分点。(转引自中国新闻网2011年6月19日文《专家建议中国城市冷静选择绿化之路》)在未来20年时间里,中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口到城市里居住,那么中国城市化道路将通往何处?

同类推荐
  • WTO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

    WTO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

    本书从介绍WTO有关机电产品贸易规则入手,全面阐述WTO的反倾销协议、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知识产权等其他涉及机电产业保护条款等内容。
  • 一本书读懂商业常识

    一本书读懂商业常识

    商场如战场,不论何种创业项目,但只要你准备投身于商业大潮之中,一些商业知识与经营之道都是必须要提前具备的。否则,很多时候为失败所支付的“学费”会让你承担不起。那么,为什么我们不从成功中得到教益,让“教育成本”更低一些呢?
  • 好泡沫还是坏泡沫?

    好泡沫还是坏泡沫?

    上至中央领导,下至黎民百姓,每一个人都在关心房价,因为房子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更与中国经济走势密不可分。房地产市场以及中国经济是否有泡沫?如果有,这泡沫是好是坏,何时破裂,如何应对?这是当下坊间和民间最热议的话题之一。
  • 中国经济周期探索50年

    中国经济周期探索50年

    本书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纵横50年,把握当时的条件评价各种学派的历史价值,把握今天的发展评说过去成就,全景化地介绍和评述了50年来在中国经济周期理论探索中的代表人物和学派观点。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一个在海边长大的男孩,一位遍访世界500强的高端财经主播。一轮时光,中年况味,陈伟鸿为你亲述人物和财富背后的精神,洞悉时代与人生起伏的真相。45年的半世人生,个人小传与时代大传相互映衬;13年的“对话”如流云过隙,政、经各界高手轮番登场。“惊鸿一瞥”,瞥见的是这个时代最本质、最喧嚣、最激动人心的片段。正如陈伟鸿书中所写,“我们都是这世界的一瞥风景,而自己,也从别人的风景里审视世界。”
热门推荐
  • 血族守护者

    血族守护者

    一次意外的争夺,他与她相遇,一颗奇妙的种子深埋在他们心中。为了拿回本属于她的东西,她加入了学生会。看似平静的开始,也许只是为后面的高潮做铺垫。樱花木下薄影,他向她发誓,如果全世界都背叛了她,他也会为了她,背叛全世界。风舞乱晴空,岁月悄然逝。一次次的离别背叛,也阻挡不了他们心与心的接近。他们的爱,跨越生死,永不分离。
  • 混乱的命运

    混乱的命运

    对于卫宫士郎来说,原本应该对他来说是非常理所当然的普通的冬木市。多年之后,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却充满诡异的混乱。原本早以死去的魔术师杀手卫宫切嗣。不仅没有死去,而且还莫名其妙的多出了妻子爱丽斯菲尔和女儿依莉雅斯菲尔。而且还与士郎成为了陌生人。原本和士郎一起生活,情同姐弟的藤村大河。不仅不是士郎印象中的高中英语老师,而且还没有任何关于士郎的记忆。对士郎来说,唯一熟悉的只有那空荡荡的大宅子以及过去改变了士郎命运的火灾。在冬木这片土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作为士郎故乡的冬木,对士郎来说现在却仿佛是一个熟悉的陌生地...好吧,其实,以上简介可以忽略不计。反正不是重点,这只是个卫宫士郎充满活力的故事
  • 穿越之夫君抛下我独自逃了

    穿越之夫君抛下我独自逃了

    穿越到古代,十六岁生娃?那是不可能的。两国战乱,夫君跑路没带她?不带就不带。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何况她只是个妾。女主穿越而来,傻傻的以为是宅斗,没想到最后变成宫斗。乱世五国鼎立,各国年轻豪杰各出奇招,阴谋诡计不断,群雄逐鹿天下。且看现代女大学生,如何在遭受古代人的毒打后,逆袭升级!
  • 我卡在金丹期五千年

    我卡在金丹期五千年

    离开地球五百年,叶萧回来了。他也想低调,可是条件不允许。仙人了不起?对不起,最近那个飞升的就是他徒弟。遗迹有宝贝?不好意思,那是他当年挖剩下的。上古宗门的传承?实在抱歉,这个宗门是他不小心灭掉的。他是叶萧,华夏国五千年,没有他的名字。但是到处都有他的影子。
  • 若时光不老,我定忘你不掉

    若时光不老,我定忘你不掉

    我用相机记录下你的一颦一笑,让那段美好的时光伴随着我,一直到老。人是一种奇怪的生物,情愿自己窝着受伤也不想让别人知道分毫。幕遮,幕遮;心若伤,幕下遮。她既然如此,那么他呢?那张笑颜背后,也是被家族牵制,束缚着的灵魂吧。不羁,自由,从来都只是幻想;他们都是权力与金钱的奴……在那个玫瑰色的夏暮,她听见他低淳的嗓音,伏在她耳边轻轻道:“若时光不老。我定忘你不掉。”怀逸,你真的能忘我不掉?不去想,便会忘;不愿忘,心已伤。把你从回忆中抹去,我的未来将会怎样?心无法摆脱黑暗的漩涡,因为你,我又开始夜夜失眠。只可惜,这夜晚依旧没有月光。不求拥有,不求相伴,只希望在我最美好的时光里曾经遇到过你。能够看着你哭,看着你笑,陪着你闹,只为将这记忆典藏。———————————————————————————————————————————————这是珞的新坑,若是不喜欢珞的文,请点右上角的叉叉~偶会努力更文的!
  • 当青梅遇见竹马

    当青梅遇见竹马

    暂无。。。。。。。。。。。。。。。。。。。。。。。。。。。。。。。。。。。。。。。。。。。。。。。。。。。
  • 原来夫人有点甜

    原来夫人有点甜

    那个夏天,江清歌七岁,在公园被欺负时遇到了十二岁的苏开,苏开帮她赶跑了欺负她的孩子,从那之后,苏开就是江清歌的大侠,想执手闯荡天涯。又一个夏天,十八岁的江清歌已经变成一个冰冷沉默的清纯女学生,她遇上了二十三岁的俊温柔的苏警官。高考成绩下来的那一天,她雄赳赳的来到警察局:“苏警官,不知道你想不想谈个恋爱?”苏开:“想。”江清歌:“真巧,我也想谈。”苏开:“那你愿不愿意和我谈个不分手的恋爱?”又一个夏天,江清歌挺着大肚子给正在值班的苏警官送饭。江清歌说:“如果你在不回家,我就让孩子叫别人爸爸。”苏开:“你试试?”当晚,苏开早早的就回到家对老婆说:“宝宝,我错了。”江清歌:“你喊的是哪个宝宝?”苏开:“我这辈子就你一个宝宝。”满满的治愈系恋爱
  • 农门福妻娇又软

    农门福妻娇又软

    木慈太娇软,以至于被后母处处拿捏,差点就卖给当地豪绅做填房,为了不被卖,为了改变命运,她毫不犹豫找上的村里的倒霉蛋,主动要求将自己卖给他做妻子,前提是要五十两的聘礼。沈烨自认不是好人,对于主动送上门,且被他垂涎已久的小姑娘,自觉要把握机会,将人弄回自家窝里才是硬道理。
  • 孟德斯夫

    孟德斯夫

    世界是少数者的世界,美女也是少数者的美女。我就是少数者。暂停更行!谢谢支持!
  • 穿越之寻找真爱

    穿越之寻找真爱

    挑戰古代,N+1女,結局會跟誰在一起呢?請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