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21700000008

第8章 廉政元帅——罗荣桓

·少年罗荣桓入学后,写下一篇文章,文中说,要学习大禹,“弃一己之私,救斯民于水火”

·他给衡阳铁路局局长打电话:很多人想通过你上北京找我,你要劝他们不要来,更不能让他们免费乘车

·他给儿女定了一条铁的纪律:到了老家,你们就下田,跟社员一起劳动。

在南岳衡山下,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小村,它的名字叫南湾。

小村不大,但气势恢宏。小村四周有饮誉荆楚的“南湾八景”,东晋大诗人谢灵运曾在这里留下诗作《岩下赞》,描写了南湾人好读书的风俗,并作预言:其书非世教,其人必贤哲。

1914年,12岁的罗荣桓走进村里的学堂,校长罗炳文是受过辛亥革命洗礼的风云人物。细看了面前的英俊少年,说:“诗云桓桓于征。桓者,威武也。征者,伐也。你年纪虽小,却生得英俊魁悟,聪慧机灵,将来很可能能要报效国家建功军旅,叫荣桓吧。”

从那一天开始,中国有了罗荣桓这个伟大的名字。

半个世纪后,即1963年,毛泽东的诗为谢灵运和罗炳文的预言作了证明——

《七律·吊罗荣荣桓同志》——“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鶠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国有疑难可问谁?”只有大贤大哲,才当得起。

罗荣桓元帅最后一次离乡,已有53年,但他的音容笑貌仍在故乡的山水间,他对亲友的严格,对乡人的温和,还在人们的记忆中刻着。他作为革命家的伟大人格力量,仍深刻地影响着故乡的人。

家族韬光养晦

成就元帅文治武功

谢灵运走后近千年,即1368年,罗氏的祖先从江西吉水迁到这里。

罗荣桓元帅是这个庞大家族入湘后的第十八代。南湾的东侧有罗家山,明朝初年的时候,就是罗氏家族的。从山顶往下看,就是罗荣桓元帅的故居。

罗荣桓元帅故居位于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的南湾街,位于中国著名旅游黄金通道南岳衡山—井冈山的必经之地。南湾街是一组以青石板街道联成的清代古建筑群。其核心部分就是罗荣桓元帅故居。故居建于1914年,建筑面积540平方米;罗帅生平业绩陈列馆,建于2002年,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陈列面积6100平方米,共分为五大部分展出罗帅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和历史文献资料。

南湾村的罗氏族人读书不辍,他们耕读并重,时刻不忘报效国家。村人运足了气力,似乎有意要成就谢大诗人的预言。从罗氏的第十一代罗琥开始到十六代,即罗荣桓元帅的祖父罗泽珩,六代人中代代有栋梁出现。或为举人,或为大夫。从罗泽珩开始,国运不昌,无路请缨。他和儿子罗国理(元帅的父亲)只好在家兴教办学,除了私塾之外,1914年,居然还办起了“洋学堂”——罗氏高等国民小学堂。

南湾村经千百年的养精蓄税,一下就找到了飞天的跳板。少年罗荣桓入学后的一年,即1915年,写下了这样一篇作文《论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在文中说,禹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弃一己之私,摒室家之念,沐雨栉风,披星戴月,三过家门而不入”,并进一步表示,自己要向禹那样,“救斯民于水火”。罗炳文校长看了,大加赞赏:“好文章,实在难得!”

罗荣桓不但积极主动接受文化教育,还要回家里操练武功。在故居里,我看到一个宽大的健身房,这是罗荣桓兄弟练武的场所,陈设有桩板、石锁、石担、刀、枪、棍、耙、剑、戟等民间武术器械。

乡人介绍说,罗荣桓元帅少年时的武功最好,他当时似乎想到了自己在未来的中国要扮演重要角色,所有的基本功,他都练得一丝不苟。

应该说,在老家,在南湾,罗荣桓完成了最基本的文治武功的训练。元帅在这里起步,从1919年夏开始,他先后到协均中学、青岛大学、中山大学学习,并在“五卅运动”、“四一二”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得到锤炼。1927年4月14日,他走出故乡,走向了革命。

元帅的两个侧面

铁面无私又慈祥温和

故乡成就了罗荣桓元帅,那么他功成名就后,给故乡和亲属带来了什么呢?

亲友们说,罗荣桓是铁面元帅。“这要先从一个著名的电话说起……”故居纪念馆的解说员说。

1949年11月,罗荣桓给衡阳铁路局局长郭维城打了一个电话——“衡阳是我的家乡,会有很多人想通过你上北京来找我。你要做工作,劝他们不要到北京来。更不能让他们免费乘车进京。”现在,人们称这个电话为元帅廉政电话。

虽然元帅下了严厉的“帅令”,但二哥罗晏清还是自费来看他了。

罗晏清比元帅大9岁,元帅参加革命后,家里的一切,都是这个二哥照应,老人,还有他留在家里的一个女儿,元帅对二哥非常感激。1950年元月,二哥带着家人来到北京罗荣桓家,罗荣桓让哥哥在这里多住些日子,他想念哥哥,20多年没有见面了。可是哥哥从老家出来后,沿途一直被当做上宾看待,竟不觉滋生了优越感。警卫员、通信员为他服务,他居然带搭不理,有时甚至在这些战士面前指手划脚。罗荣桓对哥哥的批评非常严厉,他说:“我们的警卫员、通信员都是革命同志,是为人民服务的。你怎么能对他们摆老爷架子呢?”哥哥低下了头,随后,他就动员哥哥回乡,在土改中接受群众教育。

元帅的弟弟罗湘,1926年在他的鼓励下,考入了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了国民党的军队。后来,痛恨国民党的腐败,愤然回乡。1949年,他组建了一支与我党有联系的统一战线性质的地方武装——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省军区湘东司令部,同国民党的地方部队作战。我军南下时,被46军137师整编,罗湘即将被任命为副政委。电报传到罗荣桓手里,他立即给46军回电:罗湘不是共产党员,不能任副政委,他应该去学习。

留在老家的女儿罗玉英,从半岁时父亲走,20多年就再没有见过父亲,1949年底,她和丈夫陈卓一起来到武汉。中南军区司令肖劲光热情地接待了她,并发报通知罗荣桓,说女儿来了。罗玉英也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要求去北京看他。

罗荣桓元帅从女儿的信中看到了一些旧的思想,认为爸爸当了大官,她可以进京享福了。他拿起笔来,给女儿写信:“女儿,你爸爸二十余年是在为人民服务,这已成为终身职业,而不会如你想的是在做官,更没财可发。你爸爸的生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外,一无私有。你弟弟妹妹上学是由国家直接供给,不要我负担。因此,陈卓等来此,也只能帮其入学校,不能对我有其他依靠。”

侄孙罗慈能和侄外孙肖光国结伴到北京,请罗荣桓元帅安排工作。元帅说:“我们不能直接介绍你们去工作,如果你们有能力的话,可以去报考学校读书,毕业后政府可以分配工作,但你们文化低,怎能考得起?报名参军,年龄又超过了,不符合入伍条件。依我看,你们还是回去为好,家里有老有小,照顾他们,好好劳动,自力更生,一样有出息。”

两个年轻人听罗荣桓的话,在北京住了一个月,回到老家务农了。

那么,对待乡亲,罗元帅又是怎样的态度呢,乡亲们说,罗荣桓是温和元帅。

老家有一位长工来北京看望罗荣桓元帅。罗荣桓在老家搞农民运动时,这位长工是农会委员。听说他来了,罗荣桓非常高兴。他命人给老人安排好住处,然后,出面接见,又派秘书陪同老人家去故宫、北海、动物园、颐和园参观游览。用餐之前,他都要吩咐家人说:“客人是南方来的,早晨吃稀饭和窝窝头,他不习惯,用鸡蛋炒饭给他吃。”

每次吃饭的时候,他都要搬来藤椅,和老人一起用餐,一边吃一边聊。老人走时,他给买好火车票,请司机将送到车站,分手时,他送到大门口。老人走到胡同口时,回头一看,元帅仍然注视着他,并向他挥手。事后,罗荣桓对孩子们说:“这些人虽不是亲戚,但思想感情一致,比亲兄弟还亲。他们来看我是出于真心,真感情。我们一定要热情对待他们。”

有一年,老家来了一位妇女,是进京看病的。罗荣桓马上把病人接进家里,并让夫人给她安排住院。手术后,他让夫人亲自护理。那个妇女住了几个月院,花了500多元钱,全由罗荣桓个人承担。出院后,他仍不放心,又留那人在自己家休养了一个月,直到痊愈才送她回家。

1956年秋季的一天,故乡人在家门口看到了近30年不见的罗荣桓。年老的人认识,年轻的后生不认识。

罗荣桓元帅走到十字街口,在一家小百货店停留下来,向一个售货员先问了一声好,然后打听一个钟表匠和一个修鞋匠的消息。售货员说,都已去世。

元帅长叹一声,说:“多好的人啊,怎么就走了?”

原来大革命时期,罗荣桓元帅曾在南湾乡下办过农会,这个姓赵的开的钟表店,就是当时我们党组织的联系点,罗荣桓元帅在这里与当时县委的负责人接过头,因而认识了这个钟表匠;而姓邓的修鞋匠,是在罗荣桓元帅离乡北去的时候,发现有人盯梢,他情急生智,跑到姓邓的店里装作修鞋,鞋匠一看,什么都明白了,立即做出修鞋的样子,为他打掩护。“尾巴”们跟到这里,看了看,就往前面追去了。这两个人都不是党员,也没直接参加过当时的革命运动,但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挺身而出,保护了罗荣桓,所以元帅要来看他们。

解放初期,罗荣桓元帅少年时代读过书的罗氏岳英学校,曾想将校名改为荣桓学校,负责人向罗荣桓元帅写信征求意见。罗荣桓元帅立即回信,批评这种提法“非常无聊”。他建议学校要多宣传人民群众的英雄事迹。可以请老红军、老干部向学生们讲讲革命故事,特别鼓励学校教师努力工作,教育儿童把文化学好,将来做个又红又专的新中国的建设者。

在南岳的一间茅舍里,罗荣桓元帅接见了当时祝融峰农业社的社长、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康菊英。康菊英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北京怀仁堂曾多次会见过罗荣桓元帅。

老康用南岳山下的清泉水沏了一碗云雾茶,端给罗荣桓元帅。茶水袅袅升着热气,罗荣桓元帅的眼睛湿润了,他充满感情地说:“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这碗茶,我一定把它喝完。”

老康向罗荣桓元帅汇报了农业社的情况。罗荣桓元帅关切地问:“社员有钱用吗?”

老康说:“有是有点,但还不够。”

罗荣桓元帅说:“算是句老实话,没有吹牛皮。我看这个社员家里,虽是栋茅屋,搞得还板洁,有点兴旺气象,房里也有点新的行头和用具,不过衣食住行要统统改善还不容易,还得努把子力啊!你们除种好田外,还要多打点主意,抓点现金。”

老康继续向罗荣桓元帅汇报农业社开展多种经营和副业的情况,他说,为了摆脱贫困,大家搞了纸槽缫纸、板车运货、水库养鱼,还组织了社员采药、打猎、编席子等等。

罗荣桓元帅听了高兴地说:“这是对的,就是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衡山人有句俗话:‘不能织了箍去买鸭蛋——大也不要,小也不要’,农业社光是抓几粒死谷子怎么行呀!”

罗荣桓元帅当晚住在磨镜台招待所,有关负责人要准备筵席招待,他听说后,坚决制止,最后只请厨房搞了几样简单的蔬菜。他还叫人弄点本地的红米冬粘做饭吃,大家看着过意不去,他却吃得十分香甜。他说:“现在的人,总以为吃大米吃点米心最好,其实这红米冬粘,虽糙一点,但营养不坏。什么事情,都得看实质。”

罗荣桓元帅走后四年,即到了1961年冬天,他因病到广州疗养。火车路过衡山时,他命大女儿罗玉英和女婿陈卓下车,代表他回乡问候父老乡亲。他一再叮嘱,到村里后,一定要到各家各户走访,问好,要做好调查研究,了解到他们的真实生活情况,回来汇报。同时,他定了一条铁的纪律给孩子,到了老家,你们就下田,跟社员一起劳动。

牢记元帅嘱托

故乡经济大发展

“还得努把子力啊!你们除种好田外,还要多打点主意,抓点现金。”

“就是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农业社光是抓几粒死谷子怎么行呀!”这是1956年,罗荣桓元帅离开故乡时的叮嘱。半个世纪以来,这些话一直在故乡人心中回响。故乡人一直没有放弃与贫穷的搏杀。

然而,只有在改革开放以后,他们才能够真正大刀阔斧一路前行,去实现元帅的期望。

荣桓镇,山地面积16万亩,属丘陵地形,耕地面积3.2万亩,全年无霜,四季如春,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同时,这里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金、银、铜、铁、铅、锌、铀、钴、镍、煤、瓷泥、萤石、石英石、重晶石等30余种,是全镇工业的雄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全镇人民以饱满的创业热情,塑造了全新的形象。特色农业已经走向产业化,过去,这里盛产的荔枝、香蕉、枇杷等名、优、特水果只能是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现在则畅销省内外,成为支柱性经济。

同时,乡镇企业不断壮大,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水电资源开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地热资源开发等多产业齐发展的格局。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又使罗元帅故乡成为旅游圣地。天下名山金觉峰也在荣桓镇境内,峰下的锡岩仙洞号称“楚南第一洞”,洞内景致离奇,天然造化,别有一番韵味,不少名人志士游览这里,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公元五世纪初,中国山水诗的泰斗谢灵运千里迢迢,慕名前来寻幽探胜,并在洞壁上题写《岩下赞》诗一首:“衡山采药人,路迷粮亦绝。过息岩下坐,正见相对说。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可别。其书非世教,其人必贤哲。”虽经1500多年沧桑,字迹依稀可辨。同时,民间文化底蕴丰厚,素有“皮影戏之乡”、“花鼓戏之乡”、“剪纸之乡”、“龙舟之乡”、“龙狮之乡”和“农民画之乡”的盛誉。这些都成中外游客抢眼的看点。

故乡不负老元帅的期望,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里,完成了历史性的巨变。三十多年的努力,荣桓镇现已成为省级“明星乡镇”。

罗荣桓元帅的诞生地南湾村,则是这颗明星上最亮的地方。

同类推荐
  • 范钦评传

    范钦评传

    范钦出生于一个寒儒之家,没有门第光环和荫袭,也没有受业于什么名师,只有曾任县学训导、教谕的祖父、叔父在学业上给予过有限的帮助,因此,他青少年时期获得的初步成就,主要是靠他本身超越常人的勤奋努力所获取的。二十七岁青年中了进士,成了一个州的地方长官——知州,并且能关心民瘼、公正执法,初见政绩。
  • 皇帝那些事:沉重的逍遥

    皇帝那些事:沉重的逍遥

    本书选取中国历史上的15位皇帝的生活中的嗜好为考察对象,以文学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解读中国历史上那一群独特的人的另一面。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是杰出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世之作,截取拿破仑、歌德、托尔斯泰、西塞罗、列宁、威尔逊等14位伟大人物的历史性时刻,向人们展示了让人觉得不起眼可实际上又影响了世界的瞬间。在书中,作者将很多历史上决定性时刻的细节放大去描绘,这无疑是带领着我们去思考这些事情的对与错。偶然的选择,必然的结果。强烈的个人意志与不可抗拒的历史宿命相碰撞,擦出炽热的火花,照亮整个人类文明的天空。本书不同于一般的历史人物传记,作者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点回顾历史关键性的时刻,选取独特的历史视角,开创了人物传记写作的新思路。书中除主体故事部分,还包括名师导学、名家导读、五维一体、金句、模拟考点、注释等部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提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全书译文顺畅,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 一统中原:赵普

    一统中原:赵普

    本书对赵普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北宋初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赵普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精选了毕加索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火星崛起3:晨色之星

    火星崛起3:晨色之星

    《火星崛起》大结局终于来了!《哈利·波特》以来,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过这种环球文化现象。海内外年轻人都在热血澎湃、点灯熬夜读这本书!《火星崛起》三部曲同名电影即将开拍,环球影业(《速度与激情》系列)出品、《僵尸世界大战》导演执导。改变世界靠的不是仇恨,而是信念与希望。戴罗成为“火星之子”后,本可以生活在宁静之中,胡狼却突然引发了战争,将戴罗囚禁起来,进行惨无人道的刑罚。当所有人都以为戴罗必死无疑,塞弗罗却从未放弃。他奇袭劫狱,救出了戴罗。戴罗回归后,崛起革命也从小规模叛乱演变为全太阳系的大战。整个太阳系的命运都落在他一人的肩上,戴罗能否取得革命的胜利?而人类又该如何重建新的世界呢?
  • 鬼夫撩情

    鬼夫撩情

    师傅说我天生就是个法医料,天生对死人的尸体有着谜一样的了解,不用动手,光是看,就能瞧见尸体的心肝脾肺肾分部,多了一块骨头,少了一根筋,我都能轻而易举的瞧出来,是难得的法医料子。也因为师傅这句话,我真的干上了法医的活计,却没有想到就这一次职业选择,让我终身难以逃脱死人,最后还被一只活了不下千年的鬼给缠上……
  • 造星之未来新星

    造星之未来新星

    多年以后一场大战惊醒沉寂的我,突然之间克哈的霓虹都为我闪烁
  • 邪君的七夕皇妃

    邪君的七夕皇妃

    有一种女子是毒药,看一眼便沉沦...像是一场宿命的轮回,逃脱不了。一个绝世的女子,几个人纠缠的情。为了一份亏欠,她做他七夕皇妃。七夜销魂,她的美丽和魅惑差点让他崩溃,七夜之后,他却更加地放不了手。“如果感情也分先来后到,对我是不是太过残忍?”而她,只想要一片天,可以自由飞;只想要一个人,白首不相离。他爱她,她爱他...有伤害,有至爱。纠缠矛盾,缠绵悱恻……
  • 成为强者

    成为强者

    一个家族因一件逆天宝物被各路强者所发现,最后被灭族,只剩下一个青年,但这个青年被四位强者所救并拜那四位强者为师........
  • 洞玄灵宝道士明镜法

    洞玄灵宝道士明镜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险难中的毛泽东

    险难中的毛泽东

    本书介绍了毛泽东的生平事迹,是第一部全面记录毛泽东一生在重大危难关头临危不惧,逢凶呈祥的纪实作品。本书第一部分介绍了在毛泽东露宿的地方,突然窜出一条毒蛇,向他吐着长长的蛇信……,第二部分介绍了毛泽东在组织秋收起义时,巧用一把银元换回了性命……,第三部分介绍了毛泽东积劳成疾,终于病倒了。“红色华佗”使他渡过了这次大难。第四部分介绍了毛泽东在长征途中望着倍受痛苦折磨的妻.
  • 夏王雪恋

    夏王雪恋

    王:你的心被积雪层层覆盖,让我,成为你的温暖。夏:你是万众瞩目的北极星,而我,只是茫茫黑夜里,无数繁星中的一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政治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政治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秦始皇如何霸气一统六国,刘邦如何成为布衣天子,武则天如何成为千古第一女皇?答案是他们的政治思想和谋略机智成就了他们。《政治家成长故事》为读者朋友们呈现了著名政治家们的辉煌一生,主要内容有:第一良相魏征、乱世中的雄杰曹操、北宋改革政治家范仲淹、千古一帝康熙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