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26400000025

第25章 这一串脚印

在创办共识网的路上,我也常常回头,看看自己的脚印,一方面,是为了提醒自己,哪些路走得不对了,一方面,也是为了鼓励自己:原来,已经走了这么多路了!

一 关于共识网的几句话

最近,不少热心网友在共识网上留言,也有人当面或通过其他的联络方式向我提及共识网。有人鼓励我们,说共识网是他们天天都要上的网站,是讲真话的网;也有人评判说,共识网也有着倾向性,说左说右的都有;还有的人对具体的文章有看法,说共识网不能发表这样的文章,太左了;也有人说,不能发表某某人的文章,太右了。

众说纷纭,但是,在我看来,大都是善意,是对我们的支持,以至于我想,一定要写几句话,也算是我对网友和关心共识网的朋友的一点交待,也是感谢。

共识网这个网站,办了不到半年,有今天这样的影响力,确实是我始料不及的。当时办这个网站,就是因为我们办《领导者》杂志,接触了大量的学者、官员、企业家,他们有学识有地位,关心祖国的前途,同时,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存在于他们之中。

在转型期的中国,思想极端活跃,这是中国开放的一种表现。当然,也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得许多人有了时间和经济的保障,来探讨更高层次的问题。

但是,我也发现,经常有这样几种情况发生:或是同样观点的人聚在一起,所谓人以类聚,在一起探讨些问题,甚至一起发泄牢骚;或偶尔有不同观点的人在一起,常常争得面红耳赤,没有结果;或是大家不相往来,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所谓“鸡同鸭讲”。

有智者向我们讲当年美国宪法的产生,也是精英们各执异见,争论不休,但是,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大家求同存异,产生了指导美国前进两百多年的宪法。在讨论过程中,有技术问题,也有大局观的问题,这些都很重要,都值得我们借鉴。

共识网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建起来的,就是建一个虚拟的沙龙,一个精神家园。目的很简单,以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融合得到可能的共识,或者是大部分人的共识,或者是主要观点的共识。如果不能得到最终共识,起码要得到最初级共识,或者再退一步,朝着有共识的方向去努力。

也就是说,共识不是简单的共到同一种认识上,而是要在讨论中汲取各种养分,达到更高一层的认识统一,即便不能统一,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哪些是有道理的,哪些是没有道理的,哪些是有偏颇的。这样,在共识网上,就要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要有争论,甚至是激烈的争论。

当然,我们希望这种争论是理性的,不是谩骂式的,不是以势压人的,也不是蛮不讲理的。从现在看,登陆共识网的网友大都是理性的,也反映了共识网友的高端。

为了这个目的,我们没有把共识网看作一个阵地,没有把它看作是某个派别或某个观点的集中地,而是把它看作一个平台,各种观点会在这里得到汇集和碰撞。当然,我们也会做一些选择,有些论据不充分或者没有太多道理的文章就不在选择之内。

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侧面,这就是苏东坡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名句的境界。所以,当我们把某篇文章看作是垃圾、****的时候,一定要全面看一看,也许就骂得太早了,也许换个角度看,就会发现这些文章的“合理内核”。

至于共识网,很多人为我们叫好的同时,也为我们担心。我们谢谢大家。我们其实也是在不断地调整自己,因为我们在中国的领土之上,我们一定要遵守中国政府的法律和有关部门的规定。不过,有两点是我们一贯遵循的:一是我们的出发点,一定是从积极的善意的角度出发,希望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二是我们选择的文章,尽量是言之有物的,在理论创新,在实践总结,政策建议或善意批评上,尽量是有独到见解的。也许由于水平问题会有漏选或错选,但是,我们会随时修正自己的问题。

只要我们做到了以上诸点,相信我们会得到发展,会和中国的进步一起进步。再过三年、五年、十年,或者二十年,当我们回头看我们的足迹的时候,会发现,我们的足迹和中国前进的足迹是吻合的。

在这时候,伟大的中国,一定是鲜花满园,前途如锦。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五日

注:这篇文章,写在共识网创办半年的时候。

二 共识网改版告读者

从去年的九月一日正式上线,到今年四月底的改版,共识网正好走过了八个月。

对于一个媒体来说,八个月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我们的共识网走过了一段迅速发展的时间。原本,我们只是想做一个配合于我们的《领导者》杂志的小型网站,因为《领导者》杂志是双月刊,周期较长,而容量也有限,我们的许多读者希望及时地和大量地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资讯,所以,我们开通了共识网。

没有料到的是,共识网受到了许许多多有识之士的青睐,流量直线上升,以至于原来我们网站的设计和服务器都大大落后,常常死机,影响了不少读者的阅读。

我们深表歉意。

我们也决定要改造。

改造有几个方面。一是增加设备和人员,在硬件上适应现在和即将增加的读者的需求;二是增加功能,例如博客功能,例如文章的评价功能,例如调查的功能等等;三是增加栏目,比如增加了人物春秋、浮世语录等栏目;四是改造版面。至于版面,我们基本上延续以往的风格,简洁,不作过多的修饰。因为我们毕竟是一个思想性的网站,是以内容取胜的。

这是共识网第一次大的改版,也许今后还会做第二次第三次的改版,希望读者朋友随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共识网的宗旨在我们若干次的与读者交流中已经说得非常清楚,我们是一个平台,是一个以取得共识为目的的交流和讨论的平台,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希望吸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在这里讨论乃至争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取得共识,哪怕不能取得最终的共识也希望能有最初级的共识。比如说,最初级的共识中,就应当有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容许别人讲话。

现在看,共识网的宗旨受到了普遍认可。这两天,有不少读者写信给我们,表示对共识网的赞同,我想摘录两封如下:

一位范姓读者这样说:

我是共识网的热心读者,自从看到这个网站(我是从看郑永年的一篇文章看到这个网站的)就看出了这个网站的生命力,这里发表的文章对中国的现状和将来的发展走向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特别是新版面的上线又有了新的改进。我看在众多的网站中他是出类拔萃的。祝共识网越办越好!

另外一位老先生说:

本人是一个退休的新闻工作者,年过七旬,来日已经不长。

在这样一个浮躁喧嚣的环境里,你们发出了一缕清音。

在这样一个乌烟瘴气的现实中,贵网点燃了一点光亮。

盼望你们扩大视野,兼容并包,怀着使命感,求真务实,挖掘和培育出有哲学深度的文章,坚持下去,必将给这个国家和民族增添一丝希望!

谨把最美好的祝愿送上。

看了这样的评价,我们在欣慰之时,更多的,是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我们一定不会辜负读者的殷切希望。

除了对读者负责,我们也希望能够和上国家前进的节拍。为此,我们专门向国新办网络局的有关领导汇报和请教,也使我们获益匪浅。

有了各方面的支持,共识网一定会前进得更加迅速,更加扎实。

接下来,共识网还会作一系列的调整,在国家管理部门同意的前提下,我们会逐步开始许多新的举措,例如,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会试行支付稿酬以取得一流文章在共识网的首发权或独家权;例如,我们会试行部分文章付费阅读,这些文章里,有些可能是评论,有些甚至可能是小说,当然是符合共识网特点的有关政治和历史的小说;例如,我们会试行电子期刊分送到注册会员的邮箱,和网上相比,内容会更精致,更独特;例如,我们希望为共识网的用户建立一个社区,提供更加周到和更加有创意的服务。

也许还有许多。

总之,我们希望的是建成一个既有独立思考又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一流网站,成为精英阶层在中国转型期的精神家园。

说到精英阶层,我想描述一下共识网的读者,共识网的读者和许多大众网站相比,人数不多,但是层次很高,主要有官员、企业家和学者。三部分人中有有思想、爱思考的人,以及关心公共事务的知识青年。这些人,实际是中国前进的重要推动力。而我们通过影响这些人,就可以影响到所有的人。

因此,共识网有一句新的广告语:我们只影响万分之一的人,而这些人影响所有的人。

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是,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已经出发了,而且,我们的方向是清楚的。

谢谢大家。

三 共识网一周年问答

转眼间,共识网走过了一年。这一年里,共识网走得很快,在一年整的时间里,贴出了近一万六千篇文章,有一千万人次的阅读,有了近六千名注册会员。对于许多门户网站或者游戏、娱乐网站来说,这是太可怜的数字了,但是,对于共识网这样的思想性网站来说,在一年的时间里,有这样的业绩,是十分令人鼓舞的。

因为,共识网传播的东西,是大多数人不感兴趣或者不懂的,因为,共识网面对的,是社会的精英层面,而这样的层面,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是极少数。

当然,成绩的取得,要感谢作者、读者和所有支持帮助我们的人,也要感谢各级互联网管理部门,没有他们的支持,共识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不断有人问我关于共识网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共识网一周年的时候,我愿意系统地简要回复一下:

1、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网站?

在大变革时代,各种思想脱离了束缚,信息化又给这些思想插上了翅膀。因此,各种思想现在异常活跃。因为立足点和角度不同,自身的水准各异,所以,常常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各不相同,甚至南辕北辙。

不同思想和不同观点的争论是好事,但是,无休止的争论就不见得是好事,争论的目的是取得共识、追求共识,这就是共识网的创办初衷。因为我们知道,要向前进步,就一定要取得共识,即便不能做到全体共识,也要做到大部分人的共识;即便不能达到最高共识,也要力求最基本的共识。

共识网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建立的。为了搭建一个平台,给许多不同的思想的讨论和碰撞创造条件。

而共识的目的,是中华民族团结起来,为了光辉灿烂的未来而奋斗。

现在,很难用某一种思想来统一全体公民的思想,而且,即便追溯历史,就******本人而言,他也是赞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的。所以,现在是一个中国共产党历来就提倡的一个好的形势。

我们经过许多教训,才知道很难说有些现在看来不恰当的思想就一定是异端邪说。因为马克思的理论,也曾经被看作是异端邪说。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在政府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让多种思想展开飞翔的翅膀,是有益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的。

有些人会说,这是国家和党的事情,用不着一个网站来做这件事情。

我们不这样看,中国人历来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中国人,当然要关心中国的事情,无论是经济或是其他。

我认为,中国最近三十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在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其他方面,比如法制,比如公平和正义,比如民主等等方面,还有可以改进的空间,这是全体人民的事情,我们正是人民中的一员。

2、共识网的读者和作者是些什么人?

我们的读者主要是这样几部分人:一部分是官员,许多官员在我们的网上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也能汲取到他们需要的养分。

一部分是企业家,特别是相对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尤其关心国家的命运,也关心世界大事,这和他们的事业也是息息相关的;

一部分是学者,他们关心思想和理论动态,关注思想和学术领域的争论,并且愿意参加到争论中去。

还有一部分是青年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生,他们也是因为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前途而关心共识网。

共识网的读者男性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女性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

共识网的读者从地域分配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多,其他各个中等以上的城市都有共识网的读者。另外,美国、英国、日本、香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共识网的忠实读者。

共识网的读者文化程度,起码在大学本科以上或相当于这个学历。

共识网的作者大都是学者、研究人员、作家和关心时政热爱研究的各界人士。

共识网的读者忠诚度高,许多人都会天天上共识网,而且,当共识网有调查,有线下活动时,他们都会踊跃参加。

3、共识网的编辑队伍是怎样的?

共识网的负责人是我,曾经在解放军服役六年,在工厂工作过五年半,在****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过十六年,其中一半时间在刘少奇研究组从事刘少奇研究,一半时间在中央文献出版社主要从事管理工作,后来在凤凰卫视工作了七年,做过《凤凰周刊》的社长和凤凰网的总裁。

现在的编辑大都毕业于国内知名大学,本科生和硕士生,都很年轻,有活力。

现在,他们也都在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

4、共识网的资金从何而来?

共识网的资金没有来自海外或国内其他机构的任何投入,都是我们自己的资金,历年经商所积攒下来的。当然,如果有合适的基金愿意介入,我们会视情况考虑。

5、共识网近期会有何活动?

为了祝贺共识网一周年,我们会举行一些活动,例如,会举行一次共识网作者座谈会,会举行一次共识网读者茶话会,会出版两本《共识文集》等等。

6、对共识网的读者有何期望?

共识网的读者大都是高素质的,但是,我还是想提几点希望:

首先是希望多上共识网,多给我们提意见和建议。因为我们的编辑们都很年轻,经验不足,理论水平更加欠缺,离不开各位方家指导。

二是希望读者多为我们推荐好的文章。

三是希望读者了解我们网站的宗旨,我们的网站不是一块谁人的阵地,而是一个平台,我们会选择不同的观点发表或转载,不要一看某篇文章,就轻易给我们画上一个左的或右的标记。

四是各位发表评论时要冷静,不要预设立场,要认真看过全文再说话,不要一看是某人某媒体的文章,或者是一看标题就轻易下结论。我认真看过被许多人强烈攻击的文章,其实不乏真知灼见,而抨击的评论,许多倒是毫无道理。

我认为,最基础的共识,就是要让别人讲话,哪怕他的话不那么好听,那种看到不同观点就暴跳如雷的读者,不是共识网的优秀读者。

7、共识网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共识网的目标是做中国最好的思想性网站。

互联网时代,网站众多,大都是财经的、娱乐的、文学的甚至八卦的,鲜有思想性网站。那么,中国需要思想性网站吗?共识网受到欢迎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在国家政策许可的前提下,发表更多的好文章,同时,要争取做视频,建立社区,创办电子期刊等等,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探索一种讨论的气氛和机制,让各种观点和思想不是吵过就算了,是要互相汲取,互相切磋,力争取得共识。如果许多问题能够在共识网上有充分说理的、理智的讨论,并且有大致的共识,那么,就是莫大的贡献。

也有人认为,共识网既然是思想性网站,就可能有生存危机。因为思想是敏感的东西,因言获罪在中国是有传统的。

我想告诉大家,现在的中国,不是三十年前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党和政府的管理思路也在与时俱进,言论尺度是越来越大的。历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说过类似的话:让人家讲话,天塌不下来。共识网创办一年来,得到了许多帮助和支持,其中也包括互联网管理部门的指导。当然,我们也有自律,对于违反国家政策法规的文章,我们也是坚决不上传的,即使因为认识误差偶尔有上传,也会立刻撤下来。我们遵守法律法规,国家有关部门又有相应的开放态度,相信共识网有着强劲的生命力。

共识网也要创建一种新的模式,我提出的是:思想性网站,商业化运作,非主流网站,主流化运作。就是说,思想性的网站也要靠自己的经营来生存,而不是靠赞助,或者靠其他机构或基金的拨款;而作为不同于官方网站的常常有创新观点的网站,观点非主流,但是在关心国家命运和前途上,在遵守政府政策法律上,在为国家效力上,一定是主流的,而不是站在对立面或旁观者的角度。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也会为中央的有关部门做一些读者调查,由于共识网的读者素质相对较高,调查的结果基本都是实事求是的,也为有关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

四 回眸与展望

一晃,共识网走过两年了。

记得共识网一周年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共识网一周年问答》,开头的两个字是“转眼”。一晃也好,转眼也好,是说光阴之倏忽。历史就是这样,当你置身其中的时候,你感觉不到脚步的迅速,而当你回头一看,哦,原来走了这么多的路!

共识网是走了不少的路,以至于不少人听说共识网还在庆祝两周年的时候,会惊讶地问,你们只有两年?

在这一年里,共识网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文章发表的数量还是质量,无论是网站登录人数和点击量的大幅提高还是互动性的加强,无论是线下活动的组织还是原创文章的增加,都可圈可点。例如共识网的“共识在线”栏目,每两周一次已经进行了十六次,每次都是著名的专家学者和网友交流,每次都是高质量。例如共识网做的访谈,和张木生、萧功秦、******、刘吉等大家的对话,每次都得到了极大关注。

当然,共识网能够不断进步,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在于坚持了自己最初的理念:我们不是某一种观点或某一群人的阵地,我们希望通过多种观点的展示和交锋,达到一定程度的共识,让更多的人能够心情舒畅、同心同德地为中国的未来而奋斗。

有了这样的理念,当然会得到各个方面的支持。

扪心而说,共识网的成长,离不开作者和其他媒体的支持,离不开读者的支持,离不开广告主的支持,同样,也离不开各级管理部门的支持,在此,我向各位支持者表示深深的谢意!无以回报,唯有把共识网办得更好,为读者提供一个汲取养分的平台,为作者提供一个发表见解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为我们的社会提供一个交流和取得共识的平台。

两年的时间,网站在成长,网站的编辑人员也在成长。也有人问我,你们网站的编辑人员多大岁数?一定要四五十岁吧!当听我说都是“八〇后”的时候,许多人都会大吃一惊:这么年轻,就能挑选这么出色的文章,把握这样准确的尺度,达到这样的水准,简直不可思议。

相比共识网受到的称赞,我更欣慰年轻的编辑团队得到的褒奖,这些年轻人,不仅仅是共识网的未来,更是祖国的未来。经过共识网的锻炼,他们有点像好钢经过了淬火。他们的一腔热血,他们的嫉恶如仇,他们的远大理想在这里没有丢掉,增加的是责任,是冷静,是思索,是见识。他们的肩膀上,一定可以挑更重的担子。

共识网的未来如何?

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民主程度的逐步提高,中国的互联网会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共识网自然受益其中。而具体来说,共识网在未来的日子里,也有一个发展的规划。

我们计划扩大共识网的版面,增加一些栏目,尤其在国际形势和历史上增加更多的内容;

我们计划就一些具体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取得初步共识的意见并且形成文字;

我们计划组织一个共识读书会,从图书和讨论中取得更多的共识;

我们计划创办一个电子杂志,定期向订阅者发送;

我们计划增加电子商务,为各位网友和会员提供基于网络优势的相关服务;

我们计划开办视频栏目,立体地多方位地为网友提供更加精彩的内容,当然,这有待有关部门的批准。

也许我们还有更多的发展计划,也许我们的上述计划也仅仅是计划,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坚持我们的理念,坚持听取各位作者、读者和管理部门的建议和意见,坚持在法律和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拓,坚持为中国的前进贡献自己的力量。

坚持这样的一些坚持,共识网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五 共识网的微言大义

眼看共识网就要创办三周年了。

最近,常常听到对共识网的赞扬,甚至常常有公职人员希望辞职来加入共识网团队。对此,我诚惶诚恐。因为尽管共识网走得很快,但确实才走出了一小步,距离目标还差得太远。而我们的目标,在大变革的时代为最大限度的共识努力,为祖国的美好前程努力,是一个尽管万分灿烂但却也是万分艰难的目标。

三年的时间,一千多天,过得真快。古人常常用这样几个词来形容光阴之倏忽:白驹过隙、弹指间、光阴似箭、一转眼,等等等等。

的确,回过头看,时间过得好快,但是,从开始到现在的三年里,如果看看我们的脚印,就会知道,其实这些词都是用不上的。有时遇到的困难,遇到的坎坷,也可以用得上另外一个词:度日如年。

好在不管是磕磕碰碰还是踉踉跄跄,我们走过来了。所谓走过来的标志,是得到了许许多多读者的认可。而认可的标志,除了阅读众多以外,还有大量的投稿。当然,还有大量的评论,在评论功能暂时关闭后,读者来信取代了评论功能,质量更高了。

质量总是要不断提高的,为了共识网的明天,我们现在要斗胆提一点希望了。这个希望就是怎样读共识网的文章,共识网对来稿的要求是什么,怎样评论共识网的文章。

阅读,是非常简单的事情,识字会上网,就可以阅读共识网的文章,但是,因为共识网是一个公共平台而不是某一派别的阵地,共识网的文章相对严肃,有一定的理论含量,所以,阅读还是要有一定章法。为了寻求共识,编辑们在选择相对主流的观点之外,常常会选择一些不同的声音。也许有些声音对你来说动听一些,而有些就不那么悦耳了。其实,大自然的声音也是各种各样的,过去东林党人有一个有名的对联,上联就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如果只有一种声音,那么,人一定会疯掉。

当然,如果把共识网看作一个花园,这里面的花是五颜六色的,是千姿百态的。其实******他老人家早就发出过这样的号召,叫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许我们的编辑会偏好某一种颜色的花朵,但是,并不代表这种花就是所有人的最爱。

因此,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对自己欣赏的观点尽可以击节称快,对自己反对的观点也不妨静下心来仔细琢磨一下,也许整篇文章都不好,但是不排除其中有合理的内核。

有些读者,看了标题,或者看了作者的名字就叫好或者扔砖头,不免有盲人摸象的感觉。结果是什么呢?这篇文章说看过了呢,不知道里面有什么精彩观点,说没看过呢,又扫过一眼,其实是浪费了时间。

现在是微博时代,很多人习惯了读一百四十个字以内的东西,当然也是有益的,但是因此养成了只能接受碎片化的资讯的习惯,忽视阅读篇幅大分量重深度剖析的文章,那也许总会停留在海滩上,进不到深海,当然捕不到大鱼。

现在共识网的读者自发来稿,已经到了编辑们向我叫苦的程度,因为他们审看不过来。

看似叫苦,其实,我知道,他们心里甜着呢!

这是在既没有要求,也没有稿费的情况下,自觉自愿的写作,是发自内心的声音。

面对这样的作者我们受宠若惊,但是,为了共识网的生存和发展,我们也要提出对于稿件的要求。

我们希望的稿件应当是下面这样的:

贴近时代脉搏,无论是谈改革,谈宪政,谈法治或是谈历史,谈国际形势还是谈经济,都要言之有物,不空泛,力戒学究气。

有独到观点,不人云亦云。

言辞平和,讲道理,没有粗俗的语言,从善意角度出发,以取得共识为目的。

遵守国家的政策法令,遵守互联网管理条例。

其实,做到以上几点不难,只要心中始终有这样的底线。

写文章的目的是让读者能够接受和认同你的观点,最重要的是反对你观点的人看了你的文章后能够有所改变,如果用激烈的甚至羞辱性的文字来阐述你的观点反对别人的观点,即使可能是正确的,也不一定会被别人接受。

我常常这样举例:你是想说十句话别人只听进去一句呢,还是只说两句话别人全都听进去了?前者最多百分之十,后者可是百分之百!

所以文章要能够为别人接受,除了观点正确外,善意的出发点和遣词造句,都十分重要。

在共识网收到的稿件中,有一些是不能发表的,原因各异,有的是水平不够,有的是观点过于偏颇,还有的是文章中有明显的攻击性的或者是粗俗的文字。很多作者的辛勤劳动就是这样被白白浪费了,真是可惜!

我们希望共识网能够成长为一个严肃的有包容性的又有学术地位的网站,也希望共识网能够作为华语网站中思想性网站的代表,因此,希望有更好的文章,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作者的支持。

最近,共识网的评论功能暂时停止,但是,早晚还是要开的,所以,对于在共识网上发表评论,也是有应当注意的地方的。

两年以前,我写过一篇《评论共识网的评论》,为了偷懒,把主要内容转贴在此,因为想法还是没有变化的:

共识网最近比较活跃,尤其是在评论方面。对于这种情况,我是忧喜参半。

喜的是共识网的读者越来越多,评论也越来越多,评论中有不少是有见解的,有思想的,这说明,我们的读者中,许多是既关心国家又懂得如何关心国家的人,他们的观点和议论,在达成共识的路途上,将起着应有的作用。

忧的是在评论中有一些是有问题的。例如,有的对于作者或作者提到的人进行人身攻击,毫不掩饰语言的粗俗;有的什么观点也没有,只是一句脏话;有的在发布公告或者描绘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还有的只是为了发泄一下莫名的私愤。

按说,每个人都有说话的自由,都有表达的自由,无论在生活中或是在网上。但是,每个人的自由表达,都不能对其他人造成伤害。共识网的宗旨,是通过讨论取得共识,谩骂绝不是讨论,谩骂也一定不能达成共识。我最近几天仔细地看了评论,发现许多评论是连别人的文章读都未读就发表了,许多评论不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个情绪。这样的评论,在我看来,没有价值,反而有危害。

我们想把共识网办成一个这样的平台,无论何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物,就可以在这里发表,而每个读者,都可以自由地表达对他人文章和观点的意见,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

我们正在接近于达到这个目的。

但是,如果有些读者在评论中无所忌惮,那么,就会因为某些评论的不适当,而影响共识网的评论功能,甚至会危及共识网的存在。

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共识网的网友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我们希望评论的发布者在发表评论之前,认真思考一下,我的评论究竟有没有价值,对于文章的作者或者其他读者有没有益处,如果我的评论对于别人或者对于共识网有害,是不是还一定要发表?

无论如何,感谢每一个发表评论者,每一个评论者都是在共识网这个花园里栽花,也许有些是带刺的,也许有的就是一把草,但是,都表示了对共识网的关注。

那么,为什么要批评某些评论者呢,道理很简单,就是为了防止杂草丛生,影响了其他植物的生长。相信每个种过花的或者逛过公园的人都会理解这一点。

如果我们把花园的外延变大,共识网也不过是这个花园里的一朵花。

这朵花不漂亮,还有些刺,但是,毕竟还在开放着,还在享受着雨露阳光。因此,我有这样的认识,在中国的现状之下,共识网的存在,不但有实际意义,也有象征意义,这个象征,就是执政党和政府以及互联网管理部门是允许在法律范围内的各种言论和言论平台存在的,这也是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能够前行的重要前提。不管现在在舆论管控上还有多少问题,人们还有多少意见,但是,总是会进步的。

共识网的存在,说明了今天社会的包容度,而这种包容,一定会促进思想的活跃,促成共识的达成。

最后我想说,阅读也好,投稿也好,评论也好,实际上都是阳光雨露,浇灌着共识网这样一朵小花,使她更加茁壮,更加美丽。

衷心谢谢各位读者、作者和评论者。

六 共识网四岁了

二〇〇九年的九月一日,共识网正式上线,转眼四年了。

如果说在这四年里,我们这辆车在互联网的大路上行驶得还算顺利,那是和读者、作者、技术保障者和广告主的大力扶持分不开的,他们合力推动了我们的前行。

也是和共识网的全体编辑人员的努力分不开的,必须说一句,这是一个年轻的充满活力的团队,都是“八〇后”,甚至还出现了“九〇后”。

当然,我们也不会忘记,推动这辆车的力量中,也有宣传和网络管理部门领导的身影。

共识网建立的初衷,是促进社会最大限度的共识,四年以来,也是这样去做的。因此,很多人给了共识网相当高的评价,每当我们听到或者看到这样的评价,有满足感,更有愧疚感,因为水平所限,不能尽如人意。

我们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

当下,共识的形势不容乐观。打个比方,就像在一个裁缝铺里,本来是要把布料缝起来做一件衣服,但是,缝了七针却有可能被撕开八针,衣服没做起来,裂缝却越来越大。

于是常常有人问我,我们能有共识吗?

我通常这样回答:共识网追求的一个最大的共识,就是让各种意见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声,当然也希望各种人物都可以在这里倾听。我们从来没有指望共识是大家都有同一种认识,我们只是希望裂缝越来越小,共识越来越多。

也许,在各种意见得到充分表达之后,我们反而可以从中理出头绪来。

怎样看待现在的社会思潮对立加剧呢?

我想,要看到积极的因素。我们这个社会,不是发出同一种声音了,是一种进步,如同花园里的百花齐放。而新中国的历史上,是有过只有一种声音的时候的,结果是大家都知道的。如果有人说,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鲜见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鲜见创新和发明,这是和缺少百家争鸣有关的。

今天,有各种言论,各种思潮多姿多彩有声有色,这是一种进步。

当然,百家争鸣不代表可以胡说八道,表达观点要遵守法律,要考虑时间、地点、场合等各种因素,这也是共识。目前,确实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现在会有如此活跃的而又是如此对立的思潮呢?

首先是社会的转型期决定的,很多社会成员特别是知识精英,都在关心国家向何处走,他们都有表达的愿望。典型的人多嘴杂,我这里说的“杂”,没有丝毫的贬义。在这么多的声音里,有的大声些,有的小声些,有的理性些,有的激进些。加上技术的发展,使得表达愈加便捷,成本也愈加低。博客、微博、微信像在每个人手里都塞了一个喇叭,嘈杂也是必然的。

其次是现在执政党的管理政策和思路有些不同,不是完全禁止不同声音的讨论,上到习近平总书记下到各级管理机关,表达了欢迎和倾听态度。所以,相当多的观点得以发表和流传。

当然,再好的政策,执行有个过程,执行中或多或少也是有偏差的,甚至有的时候问题很大。

我这里所说的问题很大,一方面是指还是有禁锢言论的问题,不是每一级政府或者每一个官员都能够正确对待批评;另一方面,是说许多时候表现出没有科学的管理办法,也缺少引导言论的水准。简而言之,思潮撕裂的原因,政府管理部门应当承担一部分。

第三是处在社会思潮对立双方的某些人,往往以人划线,以立场划线。只要是不属于自己一个阵营的,就没有倾听的愿望,就只有争论的冲动,甚至不等人家把话说完,甚至不想见面。

结果是鸿沟越来越深,想要填平或想要跳过去都成了不可能。

除了社会思潮的撕裂,还有一个朝野共识的问题。政府以及官员和民间也缺乏共识,裂缝也有加大的趋势。

其实,仔细分析的话,不管是左右之间还是朝野之间,共识还是有很多的。例如,爱国、反腐、缩小贫富差别、扫荡奢靡之风等,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不过在建议的具体做法上有区别而已。当然也有不少是有差距的,但是,如果能够心平气和地互相尊重地讨论,距离是会缩小的,起码,会知道对方的思考路径。

我曾经说过一句半开玩笑的话:要共识,先认识。各种意见的人,各个圈子的人,如果能够褪去身上包裹的那层硬壳,摒弃误解和敌意,坐在一起,互相认识,互相交流,倾听对方,理解对方,就是共识的开始,哪怕是你最后仍然不同意对方。

共识网正是本着这样的思路去努力的。

当然,四岁的共识网仍在蹒跚学步,没有多大的能量。但是,我们牢记自己的使命,竭尽全力。我们也牢记,共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一个词,是中华民族在社会转型期顺利前进的首要条件。

最大限度地求得共识,值得我们为之努力。

七 共识网获奖的感想

我没有想过共识网获奖,更没有想过,是由《新周刊》的年度新锐榜把“年度新媒体”的奖项给了共识网。原因不复杂,尽管共识网创办以来,受到很多褒奖,但是都是在口碑里。当然,这个口碑是涵盖了朝野的,学者和企业家固然喜欢,许多官员也是把共识网看作是思想的补给站的。可如果把共识网也看作百花园中的一朵花,也许只能算一朵玫瑰,虽然芬芳好看,但是带刺。假如有一天百花园里也搞评选,玫瑰断然进不了三甲。

而《新周刊》的新锐榜发布了十三年,对于思想性和政治性的选项,他们还是比较持重的。

尽管如此,共识网还是拿到了奖杯。

我在心里问了几个为什么?也试着给出了答案。

首先是在社会转型期,思想异常活跃分歧也越来越多的时候,共识网举起了追求共识的旗帜,这种共识,不是要求大家思想一致和言论一致,而是抱有取得共识的愿望去交流,以最大限度地理解各种不同的观点,求同存异。共识网搭建的是交流平台,而不是某一派别的思想阵地。

其次是社会的宽容度增加了,容许一定程度的不同声音的存在。而这种宽容度,是各种因素的合力,是逐渐变化的,有时甚至连当事人也感觉不明显。我常常说,共识网走到今天,不但有作者和编者的功劳,也有读者的功劳和广告主的功劳,当然,也有宣传管理部门的功劳,他们的指导和监督,也是办好共识网不可或缺的。

第三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无论是娱乐、购物、金融,还是发表意见,表达观点,甚至举报不良行为。共识网是在互联网大河里的一瓢水,没有这条河,就没有这瓢水。

当然,共识网还很年轻,很多时候会犯错误,大都是幼稚的错误,不过,共识网有一个优点,会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错误,会很虚心,很坦诚。

新锐榜主办方的颁奖词写得不错:

它是这个时代最稀罕的思想网站,“在大变革的时代寻找共识”,心态开放,兼容并蓄,为公共事务和天下大势提供让人知其所以然的理性武器。它是虚拟辩论台、现实参照系、脑力激荡和视野重造的手术室。

辩论、武器、手术,这些词,都是比喻,不算错,但是稍显硬朗。其实,我们追求的是柔软的力量,比如,像一条纽带,连接各个方面,像一个舞台,让各种角色登场。就算是玫瑰,也要尽可能不要用刺扎痛了别人。

简单说,我们追求的是,除了锐气,还有大气。

共识网成立了四年多,锐气不可谓没有,大气却明显不足。

所谓大气,就是要站在更高的高度,看得更全面,看得更远。

历史要看得远,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思想财富,使我们享用无穷;前程也要看得远,不但看这一两年,还要看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百年。当我们把自身置于历史的长河中,把自己看作是这条大河的一段流水,一滴水珠,我们就增加了大气。那些毛病,如急功近利、锱铢必较、急躁心理、报复心理,就会离我们而去。

这种大气,将在一篇文章、一个观点、一个用词、一个标点显示出来。

对于编辑的年龄平均二十六岁的年轻群体来说,这几乎是一个高不可及的要求。

但是,我们希望能够跳起来触摸到这个目标。

今年的新锐榜是在浙江的乌镇颁发的,这是一个古老的江南小镇。雾霾也没有忘掉这个角落,月亮在雾霾中显得有点惨淡,有点无奈。

去领奖的路上,我和《新周刊》的副主编蒋方舟同行,在小镇的石板路上,在拱形石桥上,在朦胧的月色下,她提到了王科力,也记得王科力最后的话:生命神奇,不要悲哀。

王科力和蒋方舟基本上是同龄人,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朝阳。不幸的是,王科力过早地把光和热耗尽了。但是,毕竟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年轻人,希望一直在向我们招手。

所以,我在领取奖杯的时候,特别提到了王科力,一个刚刚三十岁就离我们而去的年轻人,我说,这个奖杯上,有王科力的心血。

其实,历史将奖赏给我们这一代人一个大大的奖杯,因为我们为国家,为社会的转型和变革,做出了牺牲,也做出了贡献。

我们每个人的心血都不会埋没。

就如同乌镇,也许我们不知道当初,许多许多年之前,谁建设了这个古镇,谁在这里流血流汗,但是,我们知道,他们是我们的先人,是我们敬仰的前辈。

他们就是在我们前面淙淙流过的那一段河水。而我们身后,还有新的河水滚滚而来。

活动结束,走出乌镇剧场。

乌镇已经快睡了,安静得很,河水两岸灯光闪烁,河中偶尔还有小船欸乃而过,船上的灯也还可以叫作渔火,渐渐走远,直到融化在夜色里。

冬季的江南,也有丝丝的寒意,许多人穿上羽绒服,我却还是一袭单衣,因为心是暖的,因为我知道,黑夜总会过去,明天,太阳照旧给我们带来温暖。

同类推荐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12本)-蒙哥马利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12本)-蒙哥马利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Law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
  • 乒坛皇后邓亚萍

    乒坛皇后邓亚萍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记录了邓亚萍富有传奇色彩的三十年人生。其中包括邓亚萍如何从一名被省队淘汰的乒乓球手,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一名世界排名第一的乒乓国手。如何将小学文化刷新为剑桥博士。如何从运动员成功转型为擅长体育经营管理的政府官员。
  • 袁世凯传

    袁世凯传

    袁世凯纵横捭阖两时代,既是清朝重臣,又是民国元首,是中国近代化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袁世凯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早年科考失败,弃文从武,投靠吴长庆,攀附李鸿章,巴结荣禄,取悦西太后,同时还不忘在维新派身上下赌注……工于心计的他施展手腕,长袖善舞,终于位极人臣。民国初始,又攘夺了民国大总统的职位,进而称帝建元。本书资料翔实、语言凝练,作为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作品,多角度阅读定会受益匪浅。
  • 历史的履痕——名人在历史激流中

    历史的履痕——名人在历史激流中

    本书共收录了九篇文章,包括中国第一位现代买办——唐廷枢、清末军医——何守仁、中国第一位周游世界的平民旅行家——潘德明、中国近代新音乐教育家——杨仲子、等。
  •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17个女人,似都有一个共通点:她们一概美丽、坚毅、聪慧,一肩挑起命运中的磨难与煎熬,不但活出自己的价值与光采,并在时间的臂助之下,一手将家族的悲剧,扭转成圆满的结局。她们不同的命运:有人疑被政治谋杀(章亚若及蒋纬国第一任夫人石静宜);有人婚姻失和,愤然叛离蒋家(蒋孝武的第一任妻子汪长诗)。有人无怨无悔地照顾失智失能的丈夫10数载(蒋孝文的妻子徐乃锦);有人爱上有妇之夫,并且幸结连理,一生和乐(蒋经国之女蒋孝章)。有人视继子女如己出(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蔡惠媚);有人甚至在丈夫过世后,代丈夫祭扫前妻的坟墓(蒋纬国第二任妻子邱爱伦)。
热门推荐
  • 九州雷帝

    九州雷帝

    一个平凡的人,看到了奇怪的事,就莫名奇妙的穿了。。。。。新的世界,不一样的精彩!
  • 神国之门

    神国之门

    无尽星空中,神玄大陆,茫茫风雪之中,卫征徐徐行走在思灵山之巅,仰望星空,不知不觉中,遥远星空中一座恢弘的大门徐徐打开,一股灵光冲向卫征,勾连胸前一块偶然得来的一块像一座小门一样的玉佩,卫征只觉得身心渐入一个亘古存在的神之国度,这纯净无暇的灵光源源不断的涌入玉佩,再融入身体,滋养改造身心!这种能量庞大无比,不断冲击脆弱的身体,好像就要炸裂一样!一段烟花般的流光闪过,卫征消失不见!于是,开启了一段强悍、睿智、温情的星空传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草原(科学探究丛书)

    草原(科学探究丛书)

    本书主要讲述的内容包括:草原的成因、草原的发展历程、草原的分布、独具特色的草原类型、中国主要的草原、美丽富饶的草原资源、草原的生态危机。
  • 快穿之我也想正常的修正世界

    快穿之我也想正常的修正世界

    身为主神大人亲手创造的任务执行者,陆柒兢兢业业(摸鱼划水)的修正着每个世界bug。可是这个人是谁!为什么他每个世界都在!主神大人!你管管他啊!要脱离世界主线了啊喂!咦?奇怪的执行任务方式增加了,这样做任务好像也不错哦……真香。
  • 默了得一生孤鹜

    默了得一生孤鹜

    文呢,就是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这是生活中的一些感悟,或是突然记起的某个场景、某个人、某件事,亦或是这辈子都无法放下的心劫。也许你看见了它但不喜欢,请稍微耐心的看一下。更新的话,随机更新。当我人生的回忆。谢谢~
  • 根本没想到

    根本没想到

    part.1某个清晨的课间跑操后,陈桧阳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通知她作文拿奖的事。小姑娘很开心,笑着回到教室,在门口还跟得奖同盟江玥分享自己的快乐。周班长在座位擦汗的时候无意间瞧到那张兴奋的笑脸,暗戳戳不爽了一下。小姑娘经过他座位时,便听到一句超小声的话:笑那么开心,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桃花来了……Part.2校运会前夕,班里借体育课组织测量身高体重。男生一般先于女生,于是一群女孩子们也不走,就围在测量点旁边叽叽喳喳。陈桧阳看见周眠测完往篮球场方向走去,跑过去问他:你多高?是不是不长高了?周班长睥睨着眼前的小矮子,幽幽一句:长不长有什么关系,配得上你的身高就行。
  • 万玄主宰

    万玄主宰

    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佣兵之王东凌耀,意外穿越到了玄云大陆,凭借着神奇灵玉,东凌耀一步步成为万玄主宰。万玄主宰,唯我独尊
  • 王俊凯与林沁之恋

    王俊凯与林沁之恋

    这是关于王俊凯(大明星)与林沁(千金大小姐)发生的一个深情故事,在相爱的过程中她们克服了重重困难。
  • 王俊凯之爱情历史

    王俊凯之爱情历史

    帅气逼人的王俊凯在他那风华好是光中,欢笑,有趣,难忘的时光里出现了一名女子,这位女子叫应慧妍是位美女,大大的眼睛,白白的皮肤,可她不知道这女子的闯入,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