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58400000008

第8章 龙蛇相斗的战国之美

这是一个剧烈变动的时代,它在工艺上强调的不是体积的巨大与庄严,而是流动性的线纹。颇具侵略性的线,如相斗的龙蛇,夭矫蜿蜒,组合成活泼而热烈的战国之美。

春秋工艺的主题

在汉帝国成立以前,我们称当时的中原民族为“汉民族”自然是不恰当的,流行于春秋战国时代的比较正确的名称倒是“诸夏”,《论语·八佾篇》云:“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就是最好的例子。所谓的“诸夏”显然暗示着不同的部族之间的联合。这些部族内部有摩擦、矛盾;但是,在更大的共同生存目标下(譬如“攘夷”),暂时完成了一个并不那么严密的会盟形式。我们曾经尝试用商代不同图腾的部族兼并来解释盘庚迁殷以后青铜器的“复合动物纹饰”。“血流漂杵”的部族兼并战争变成了青铜器上繁缛华丽的神奇兽类,仿佛仍然记忆着那交织着惨烈、辉煌、血污与欢呼的历史年代。周公东征以后,在西周接近中期时,青铜器上繁缛华丽的动物纹样逐渐减少了。代之而起的是简洁有力的“环带纹”,一般说来,仍然是蛇形的衍变,只是把蛇形的屈变夸张简化为扭折的山形曲带,成就了一种端庄、正大而且劲峭有力的典范。这种“环带纹”以及类似毛公鼎上简单的一圈“环纹”(有称为“鳞纹”,见谭旦.《铜器概述》),几乎统摄了西周中期大部分青铜器的纹饰,只有少部分吴越一带(如安徽出土之簋形器)的青铜器作风比较不与中原相似,保有强烈的地方色彩。西周以典型的农业生产建立了嫡长子的宗法制度,用这一套严密的亲族关系完成了帝国的封建形式。我们相信,这时的“诸夏”比商代以前具备了更紧密的内在联合。诸夏与夷狄的对立也更为明显了。西周中期以后在青铜器上出现的十分统一的“环带纹”是西周封建形态完成的具体表征。许多人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认为西周中期以后是青铜艺术的衰颓期,大多是以纹饰的减少为判定的标准。抱持这种观点的人,立刻会发现,西周末期,宗法制度一崩溃,封建诸侯各自据地为王,青铜器又恢复了它的活泼性,各种颇具地方特色的造型纷纷崛起。工艺上的百家争鸣毫不逊色于学术思想的活跃,造型观念的突破,新物质的应用(如漆器、玻璃、铁……),新技术的创造,手工的精巧,呈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有趣的是,春秋战国当时的许多思想家,面对这种工艺上的大突破,看到各种新奇的造型纷纷出现,很少觉得兴奋,却似乎怀着无限的忧虑。孔子的慨叹“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大概代表了最普遍的面对这巨大的工艺革命时一般知识分子的态度吧。“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论语·泰伯》),这种近于实用功能主义的艺术观以儒家为中心,奠立了中国以后美学的基础。有趣的是,这种思想的产生恰恰是在工艺技术最多样发展,地方审美经验最多彩多姿的春秋战国时代。由于中央王权的下降,地方分封侯国力量的上升,春秋至战国,是不断对不可动摇的权威挑战的时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严密宗法制度在现实功利的目的下瓦解无存,而春秋战国各种形制的特色便反映了这一秩序更迭的动乱时代的特殊精神。拿祭祀的商周礼器来看,一旦中央的权力受到了挑战,礼器中原有的庄重、权威的特质立刻减低,代之而起的是纯粹审美的、工艺上的巧思。礼天的玉璧,变成君侯间馈赠的礼物,宗教性的礼器,降低为人间的器物,造型与纹饰上的固定性与统一性自然逐渐被轻视了。春秋早期的鼎,承继西周中期的形式,一般说来素朴无文,但是造型上发生了变化。鼎的“兽蹄足”明显完成,鼎耳附在鼎壁外缘,向外撇张,鼎大部分加了盖子,盖子似乎翻过来可以当盘,所以附加了各式可以站立的足,这种变化,从根本上否定了鼎的庄重性,增加了实用、方便的效能。许多容器,甚至下部容器与上面的盖完全一样,使人觉得可以随便颠倒使用。这种造型上对稳定、秩序、庄重的破坏,使大部分器物中甚至蕴涵了幽默与讽刺的效果。造型上奇突的变化,也远非西周匠人所能想象,把鼎身拉长,变成横的椭圆状,加上细而短的鼎足,鼎,完全丧失了原有作为国之重器的“庄重”之感,反而产生了相反的诙谐可爱的感觉。

鼎足变细是一般春秋鼎形器的特色,更重视实用功能,而忽略视觉经验上传统习惯的庄重稳定,鼎这种器物反映得最明显了。许多从商周继承下来的动物纹,失去了作为图腾符号的神秘性与威吓性,蜕变成一种工艺上的精巧。类似青铜立鹤方壶上的“鹤”是具体写实的作品,四周镂空的花瓣形饰物,用重瓣的镂空效果来衬托展翅欲飞的鹤鸟,在工艺设计及铸造技术上都是上上之作。春秋时代的纹饰多半集中在现实生活百态的描写,农耕、狩猎、采桑、宴乐等等,和新起的镶嵌工艺结合,布满了青铜器物的表面。镶嵌工艺到了战国,变得华丽多彩,不但继续了春秋的赤铜、金、银镶嵌,各种玉石宝石的镶嵌也争奇斗艳,使人觉得置身于一个努力自我表现的时代,各种强烈律动的色彩与线条一扫西周的素朴典雅,使人目眩。各种大胆而不谐调的图案设计,产生新奇又有点尴尬的造型,而整个纹饰设计集中去表现“动”的经验,则是一般的倾向。商周的动物纹被简化成以曲线和直线为主的各种勾连,在既均衡又不断暗示律动的粗细线条与圆点的交替中形成了一种交响乐的气势,使人的视觉不能安定和停留,常常在线与线的似断而连、若连实断的无限组合中进入印象冥想的世界。战国的许多图案效果非常像19世纪后期“印象主义”的作风,只是前者是以线做主题,后者则选择了色彩与光。战国的工艺,集中地以线的律动表现了那一时代的气质。围绕着龙、蛟、夔、螭、虺??各种线条形的动物所构成的各式图案,一方面延续了动物的图腾符号,另一方面,为这些动物转化成中国美术新的主人──“线”打下了基础。这是一个剧烈变动的时代,它在工艺上强调的不是体积的巨大与庄严,而是流动性的线纹。颇具侵略性的线,如相斗的龙蛇,夭矫蜿蜒,组合成活泼而热烈的战国之美。

工艺上的地方色彩

对于商周以前中国的各个部族,我们已经很难了解了,只有一些神秘的图腾提醒着我们的回忆。春秋到战国,从部族为主的兼并(张荫麟《中国上古史纲》认为春秋时灭国六十,大部分仍是以夷灭夏,或以夏灭夷)到诸夏内部甚至同姬姓封国的相兼并,中国逐渐形成了一个由不同地理条件、不同历史渊源、不同政治形态等复杂因素所构成的战国七雄。这在长期兼并战争中所形成的最后划分,基本上构成了以后中国范围内几个各具特色的地方力量。学术思想以战国时的地方来分派已经有先例。工艺方面,要逐渐借助于出土的数据,划定每一区域中特殊的风格,也将是战国这一段艺术史研究的重点。以目前的数据,我们至少可以发现,战国时期,秦与楚的工艺风格十分对立。楚器中多木器,许多的容器和人俑都是木制,特别是木制的漆器,更是楚文化的典范。顾颉刚认为:“楚之古文为,可见他们是在林中建国。”也许恰好可以说明战国时代地方色彩的工艺与地方自然环境的关系,楚的多木,也恰恰使他们发展了木制工艺。楚国的工艺造型,一般来说,倾向于抽象的变化,线条刻意夸张,造成飞动轻盈的效果。漆器的彩绘以黑红二色为主,造成强烈对比,常常是在黑底上施以鲜红的云纹勾连,流动与速度的感觉特别强烈。有人认为这种地方色彩的楚式云纹逐渐影响了中原各地,成为统一的格式。(见袁德星《中华历史文物》上册)我们在北方黄淮平原一带看到的工艺风格,有些则完全与楚不同,强调的是朴拙厚重的造型,特别在人像艺术上。河南一带出土的几件,多半为铜制,形象上与楚的纤细流丽相反。近年出土的战国时代中山王国的器物,则呈现复杂的面貌,一方面有朴拙的巨大山形戟器,充满厚重权威之感,另一方面,黑陶鸭尊,那种大腹便便的姿态,完全是卡通人的幽默。最有趣的是,同时出土的又有像十五连盏烛台那样精巧细致使人赞叹的作品

。夹在燕和赵之间,中山国虽然是白狄族建立的国家,却似乎呈现中央平原各种文化交相汇集的特色,各种地方工艺的风格都在这里发生了影响。地处西北的秦是以绝对严格的写实主义做他们工艺风格的基础的。秦地出土的犀尊(陕西兴平),那种对动物体态忠实的描摹,包括细部肌肉筋骨折皱的刻画,大概是上古中国写实雕塑的典型了。近年秦始皇陵的挖掘更证明了秦地工艺风格的特色。大量战士俑与马匹的出土,不但用模范做出了面目写实的战士,而且连细部的发式也以手工做出,这种写实的严格,在战国的其他地区还看不到可以相比拟的。我们可以推测,战国前后,各地区争生存的方式,已经从原始的自然形式逐步提高到政治形态。一个地方侯国,为了争霸,强调的是经济、社会、文化上整体的配合,工艺便在这种情况下纳入了全面图强争霸的系统。我们因此也可以说,战国时代的工艺地方色彩,不只是自然环境的地方色彩,更蕴含了复杂的政治、经济、人文上的主观意图。举例来看,秦的写实风格是法家政治下一定的产物;楚的浪漫、激情,与《楚辞》中的章句如出一辙。这样说来,美学思想,一方面逐步从过去的各部族工艺形式中归纳完成,另一方面,也以强大的主导姿态,回过头来指导艺术的发展。因此,在战国前后,随着工艺美术的百家争鸣,中国最初的美学思想也一起产生了。

同类推荐
  • 南京艺术小史

    南京艺术小史

    南京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十朝时期以都城南京为中心形成的灿烂文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同时,在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南京总是扮演着承前启后、薪火相传的重要角色。南京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可谓名流辈出,名作如林。
  •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死水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死水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作者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本书是第一部专论中国贺岁电影的著作,从电影文化,品牌价值等,结合个案进行解读。
  • 西方建筑史

    西方建筑史

    在西方各种语言中,“建筑”一词均源于古希腊语。古希腊人把建筑师称为“architecton”,意思是“始创者”。在他们心目中,一切造型艺术,如雕塑、绘画等,都以建筑为本——建筑是艺术与美学之源。建筑产生于人类征服自然的斗争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宗教信仰、科学文化、文学艺术等因素不断赋予建筑新的内容和形式,从原始的洞穴、巢居到今天的城市综合体便是这一过程的缩影。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与拓展。建筑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提供了物质空间环境,而人是不能脱离社会孤立存在的,因此建筑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它时刻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背景,传达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另一方面,不同的时代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建筑。意大利建筑师布鲁诺·赛维在他的《建筑空间论》中指出:“埃及式=敬畏的时代,那时代的人致力于保护尸体,不然就不能求得复活;希腊式=优美的时代,象征热情激荡中的沉思安息;罗马式=武力与豪华的时代;早期基督教式=虔诚与爱的时代;哥特式=渴慕的时代;文艺复兴=雅致的时代;各种复兴式=回忆的时代。”我们要想全面地了解西方文明,了解西方历史,它的建筑艺术是不可不知的。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热门推荐
  • 诸天命格系统

    诸天命格系统

    破军坐命,为兵必劫;十年一杀,贪狼再现。徐城没想到,在现实世界的陨落只是一个开始;当命格系统降临,诸天格局再次迎来了大动荡。追龙、导火线、城寨英雄……行走万界,搅乱诸天!
  • 锦屏春记

    锦屏春记

    锦屏春,是我初创不久的宫斗即戏群,这本书,我想记录锦屏春的成长史,她在慢慢成长,也是大家共同的心血,我想用我自己的方式记录她。
  • 亦搏云天

    亦搏云天

    在一个叫做天洛大陆的地方,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子从废物到天才的蜕变,从籍籍无名到傲视群雄的艰苦历程,一场场由生死之战造就的天才的皇冠,现实,由不得退缩,未来,将由你掌握!跌宕起伏的生涯,在一个叫做亦然的人的身上悄悄上演
  • 浮华大千我要你

    浮华大千我要你

    在爱情和梦想中不是只能选择一个,我有梦想却也爱你!
  • 从敲诈恶龙开始无敌

    从敲诈恶龙开始无敌

    徐晨无意间捡到一枚玉佩,玉佩里竟然还困着一条虚弱的恶龙!徐晨乐了,龙可是素来喜欢收藏宝贝的家伙啊!“龙龙,想不想吃烤鸡翅啊?便宜的很,一箱金子就可以了!”“龙龙,喝啤酒不?不要多!一个珍珠就行!”“龙龙,胖哥烧烤摊上推出新品鹿鞭,比驴鞭还补呢,只要一个夜明珠!”“龙龙,苍老师出新系列了,一滴龙血,马上给你下载!”一不小心,徐晨就成了地球上最强男人!
  • 冷妻蚀骨:总裁你等着

    冷妻蚀骨:总裁你等着

    如何带着狼狈、伤口和记忆从新开始一个崭新的人生呢?蒋乐沅在经历了渣男陷害、父母身亡、遗产易主、家族颓靡……多重打击之后在凭借着所积攒的知识、人脉一步步的吊打渣男贱女。总之一句话,痛苦过后,渣人要收拾,爱情也要抓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春回忆录之胖妞逆袭记

    青春回忆录之胖妞逆袭记

    “陆可昕,你能不能别吃,走,跑步去!”“陆可昕,多吃点,你看你瘦的,,,”“陆可昕~”陆可昕:“林牧尘,你是不是有啥怪病。。。”这是一个欢乐,轻松,也是我想象中的高中生活!
  • 孤影长歌

    孤影长歌

    江山月朦胧,长剑挽清风。众生当如棋,烽火照青冢!
  • 白渊之歌

    白渊之歌

    这个世界从来不是正确的善良的,这个世界是扭曲的,恶意的。要说为什么的话,那就是我们的造物主创造世界的时候,在做噩梦。但人类生存的意义从来不是逆来顺受。当这个世界充满野兽与危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拿起了长矛与标枪。当这个世界充满了扭曲的恶意的时候,我们就要拿起灵魂和生命做完武器去反抗。
  • 隐婚娇妻是大佬

    隐婚娇妻是大佬

    他从未向外界泄露过她的身份,她却也毫不在意。她生来就是金字塔上的人物,本来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却因一场误会分崩离析。他说,玥玥,我爱你。她说,不是所有的爱都可以在一起。不是不爱,而是太爱,在有生之年里,做出一场选择,太难。她愿用那仅剩的芳华,谱写热血一卷。男女主1V1,双处,结局HE男强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