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29100000012

第12章 当时只道是寻常(2)

人性本私,没有对错,怪只怪封建统治下的一夫多妻制度,注定有人受伤,有人遗憾。男人的战争在沙场上,女人的战争在身边,可悲哀的是她们的对手与自己同性。卢氏听得很多,看得很多,感悟就会很多,她对此深恶痛绝,只希望自己的家里不要有这样的纷争,能和和睦睦地相处。如今看来,这种和睦的背后依旧有着感伤的影子。

多情总比无情苦!卢氏想知道究竟什么样的情感才不伤人?牛郎和织女的神仙配不知羡煞多少人,最终织女还是回到天庭,只能一年与牛郎相聚一次;三圣母羡慕人间生活,与刘彦昌携手,却被镇压华山之下,暗无天日,骨肉分离;自己有幸与纳兰相恋相知,可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她总是梦到自己踩着云彩飘然远去,纳兰在身后追着,喊着,满眼泪痕,最后跌进山谷里,世界开满红色的花蕾,每每这时卢氏就会惊醒过来,浑身颤抖。

很多时候人们都是生活在恐惧中的,怕所爱的人受伤受痛;怕吃不饱穿不暖;怕被世人嘲讽无视;怕孤单寂寞;怕的事情真的很多很多,所以我们会极尽所能地战胜这些恐惧,然而风吹过,留下满地萧索;雨打过,打过枝头繁华;雪飞过,徒增世界悲凉。累了,真的累了!放下行囊,坐在树荫下喘口气,发会呆,我们会忽然发现恐惧的背后只是空洞的荒芜,因为怕而怕,若将一切视为尘土,它终归会落于尘埃里,化为春水。这个红尘已经很苦了,何不将恐惧轻轻放下,一切随风而动呢!

宁古清风

究竟什么样的人生才算得上成功?有人说成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像飞雪中傲然挺立的红梅;像狂风里安静守护的路灯;亦像瀑布下潇洒跳跃的水花,看似薄弱,实则坚定,丝丝缕缕,迎接阳光的清洗,总会在风雨后对你绽开温暖的笑脸,传送成功的喜悦!

在许多人眼中,纳兰该是成功的典范,有才子之名,有美艳妻妾,有显赫仕途,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宛似天空中明亮的满月,人生不该有什么遗憾了,然而这个多情的文人心里却载满了千奇百怪的思绪,让人摸不清,想不透,这不,他竟然在渌水亭盖起了茅屋。

看到这里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大观园中“稻香村”的三间大茅屋,还有满院悠哉走动的鸡鸭,将农家生活模仿得有模有样。那时有钱人在庭院中如此修建不过是大鱼大肉吃腻了,想换个口味,找个新鲜,感受一下“鸡飞过篱犬吠窦”的田园生活。可是纳兰修建茅屋跟他们完全不一样,他凭的是心底那份深切的追求与朋友之谊。

满江红 茅屋新成却赋

问我何心,却构此、三楹茅屋。可学得、海鸥无事,闲飞闲宿。百感都随流水去,一身还被浮名束。误东风、迟日杏花天,红牙曲。

尘土梦,蕉中鹿。翻覆手,看棋局。且耽闲酒,消他薄福。雪后谁遮檐角翠,雨余好种墙阴绿。有些些、欲说向寒宵,西窗烛。

“君自见其朱门,贫道如游蓬户。”这是东晋时期的典故,那时佛学与玄学巧妙地融汇到了一起,形成了一片全新的景象。玄学名僧引入玄学理论来发展般若学,通过与名士的交游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在佛教的本土化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竺法深便是最先出现的这类名僧之一。他18岁便出家,师从久负盛名的名僧刘元真,在老师的帮助下,克服了浮华性格,深刻钻研了般若学的佛学理论,加上相貌堂堂,谈吐风雅,在京城洛阳小有名声。至24岁时,独自登坛讲学,所讲《正法华经》、《大品般若经》,义理深奥,剖析明白,前来听讲受业者常济济一堂,多达五六百人。

永嘉之乱中,竺法深与大批士人一样,避乱过江来到建康,并很快成为誉满朝野的大学问僧。晋元帝司马睿、明帝司马绍、丞相王导、太尉庾亮等与竺法深都有交往,被人称做“方外之士”,意思说此人道德高尚,不受一般王法限制。本则典故就发生在这一历史时期,名士刘惔在司马昱处遇见竺法深,便不无讥讽地戏问:“道人何以游朱门?”

竺法深应声而答:“在你眼中,这里是朱门,在我眼中,却与蓬户无异。”

其实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刘惔的问话非常巧妙,他的意思是,竺法深作为道人,本应远离世俗,清心寡欲,为何喜欢奔走于权门、攀和于富贵。竺法深当然明白他的意思,不急不恼,将一切化为无形,他说:刘惔你是世俗之人所以持世俗之见,故有“朱门”、“蓬户”之别,在我看来,我是以佛行事,无“朱门”、“蓬户”之见,“何以游朱门”之问,是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的!就宛若一阵清冷的风,扫去了世俗人的疑虑与猜忌!

纳兰用这个典故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借此告诉远在江南的顾贞观,我虽出身于乌衣门第,但心底所向往的生活跟你一样,就是要做只鸿雁,与白云为伍,和清风做伴,可以自由自在地飞过千山万水。然而我毕竟是红尘中人,有摆脱不了的责任和重担,我满心孤苦,欲请好友前来相聚,请你不要在乎别人世俗的评论,知己贵于交心,何必非在“朱门”、“蓬户”间放置鸿沟。

顾贞观接到纳兰情真意切的书信后,便真的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京城,叫纳兰欣喜不已,他们时常月下吟诗作对,花前把酒言欢,也会对着塞北的方向祈祷吴兆骞的平安。卢氏会亲手为二人煮青梅茶,淡淡清香中,纳兰与顾贞观搜寻经史,打算将中华五千年文化编着成《渌水亭杂识》。卢氏又将这些年散落的词章交付于顾贞观,希望他能帮助纳兰整理成词集。曾经发生的事情在此时借助词再次重新放映,以为被时光蒙上淡淡灰尘的记忆却像咖啡豆一样,经过小心磨制,变成了韵香的咖啡。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遗忘是种无声的背叛,上天亦不想将那些伤感或者美好就此淡漠,总会在不经意间敲打你的记忆之窗,当正色面对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曾经拥有过或者失去过的一切,就算遗忘过,亦散发古旧的美。

顾贞观与纳兰或许会遗忘很多事情,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过吴兆骞,为了营救他,纳兰与顾贞观真的竭尽全力,用心与意写着感人肺腑的篇章,亦终于触动了苍天,康熙皇帝要前往宁古塔,“望祀”长白山。这让纳兰和顾贞观大为振奋,马上千里传书,要吴兆骞写一篇文章给康熙皇帝看,一表他的才情。

这次康熙远游宁古塔亦是纳兰陪同前往的,因为心中有所期待,他表现得异常焦急与迫切,康熙皇帝远远凝视着纳兰的身影,眉宇间有了一抹若有似无的微笑,他希望纳兰快乐,他亦清楚地知道纳兰的快乐绝对与朝廷无关,或许是因为其夫人身怀有孕的喜讯吧?纳兰都要当父亲了,那么自己和惠妃呢?她什么时候才能真心真意地为自己打开那扇关闭已久的窗?

苍凉的风吹起卷卷黄沙,孤雁在天际哀伤地低鸣,一声声,似乎在预示前景的不容乐观,纳兰的心七上八下,一会掉进油锅中翻滚煎熬,一会又沉进冰海里窒息刺骨,他祈求老天能给大家一丝希望,给吴兆骞一个明亮的晴天,然而此情此景,纳兰只感到深深的不安。

已经二十年了,人的一生能有几个二十年?总说岁月无痕,它的无痕却将人的鬓角染满白霜,叫人的双眸布满苍凉。那一刻我们都会感觉到世事的无奈与无助,我们会轻轻抖落身上的尘土,在心田种上清脆的篱笆,只希望明天是个艳阳天。

由于纳兰、顾贞观、姜宸英,徐乾学等人从中周旋,吴兆骞一气呵成1800言的《长白山赋》终于成功转呈到了康熙皇帝手中。康熙读后深为感动,特别是吴先生祝颂大清亿万年,而自己愿做一块石头永志不渝,更让他龙颜大悦。

不过,身边的纳兰却微微皱起了眉头,他曾听顾贞观等人无数次说起过这个人,印象中应该是桀骜不驯,狂妄不羁的浪子,怎么文章中尽显了奴性的阿谀奉承。纳兰还清晰地记得,顾贞观告诉他,吴兆骞小时候,在私塾读书,见个别同学愚笨,便取下同学的帽子小便。同学哭着找先生告状,先生恼怒责问。他竟然理直气壮地回答:“与其戴在俗人头上,还不如拿来盛小便。”先生摇头叹息:“此子必以名大惹祸”。先生的一言印证了吴兆骞今后的人生。然而在这片苦寒之地,还是将盛气凌人、出言不驯的才子变成了屈膝弯腰的沧桑老人,是非和自我的概念已经一并泯灭了。

康熙皇帝得知吴兆骞是因含冤才被流放此处,他沉默了,纳兰屈膝下跪,请求皇上能开恩,赦免吴兆骞的罪。康熙注视着纳兰,终于明白他一路为何这般忐忑激动了,原来他早知道吴兆骞,纳兰是为了救他而来的。

康熙凝视着纳兰,挣扎了好久,沉思了好久,但最终,他还是在纳兰满心期待的目光中摇了摇头:“这是先帝所定的案子,我不能轻易翻案。现在吴兆骞在巴海府上教书,生活比较安逸,不也是一种圆满吗?我看,就叫他留在此处吧!”

“可是皇上——”

“就这样定了!”康熙打断了纳兰的话。夜色已经很深了,窗外一轮半弯的月儿怯怯地散发着光辉,像娇羞,更像萧索,康熙皇帝将吴兆骞的《长白山赋》又看了一遍,才低低地叹息道:“纳兰,你知道吗?有些时候过分执着亦是一种伤害与无知!”

“若没有那份执着的期盼,吴兆骞或许已经葬身风沙中了!”纳兰沉痛地说:“皇上,人生不过短短数十年,我们没有多少光阴可以浪费,错了一程,不该错过一生,吴兆骞命不该如此,请皇上开恩!放他重返中原吧!”

同类推荐
  • 单读16:新北京人

    单读16:新北京人

    北京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没有人能够完美地回答这个问题。这一辑《单读》试图成为万千答案中的一种。我们邀请汉语写作者同题写作,提供一个切片、一些意见,试图捕捉到这座奇异之都里某些微妙、神秘、不为人知的氛围。一座城市的故事,说到底都是人的故事。其中既包括那些左右时代的英雄豪杰,也包括那些生活在迁徙与沉默之中的大多数人,哪一种都不应该被忽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能说,北京潜藏着世界历史转向、中国社会变迁全部的秘密。
  • 悉达多

    悉达多

    意气风发的青年悉达多厌倦了婆罗门生活,与好友戈文达踏上了寻找自我、寻找真理之路。他们聆听了乔达摩的教义,戈文达认为已经寻得真理,选择追随乔达摩,而悉达多则觉得自己关于人生、关于自我的疑惑并没有解开,所以再次踏上求索之路。他在城市中结识名妓卡马拉,想要到世俗中学习新的未知,却逐渐陷入情欲和名利的漩涡,直至对一切产生厌倦。于是他再次抛下世俗,决心结束自己的生命。在绝望的瞬间,他听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顿悟了自己追寻一生的到底是什么。
  • 英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论稿

    英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论稿

    宗教和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对它的研究,已成为世界性课题,其著作汗牛充栋,观点纷繁芜杂。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研究还会继续深入下去,但无论怎样研究,一个客观事实是毋庸置疑的,即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精神底蕴。
  • 大医之道

    大医之道

    本书介绍了运城市中心医院院长柴瑞霁的创业之路。如何把医院创建成一流医院的感人故事。
  • 中国近代诗歌史

    中国近代诗歌史

    本书通过代表性诗人、诗派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研究了清代道、咸、同、光四期诗史,力图显示出当时诗歌发展的总风貌,阐发其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主要内容包括:古典诗歌的历史建构与定型、强大传统引力场控制下艰难的新建构、传统内反叛与艺术遗传中的局部变异等。
热门推荐
  • 月念

    月念

    表面上,她是豪门收养的女儿;暗地里,她是四大女杀手之一蓝秋菊的女儿。温柔幽默而又帅气的哥哥,笑里藏刀却又完美的侦探,她会选择谁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甜蜜初恋棒棒糖

    甜蜜初恋棒棒糖

    幸福的花儿开满黄色的后园里,黄色小雏菊飘满了淡淡的清香,有人说过黄色小雏菊代表微笑。只要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棒棒糖,棒棒糖,棒棒糖,棒棒糖。臭小子,快给我棒棒糖吃拉。女主角在寻找曾经送她棒棒糖又教她微笑的男孩。她以为那小男孩是阮希澈,谁知不是。。她本想去和表白的,可是阮希澈喜欢的是学校里的校花韩莜莉,就在她心灰意冷的时候,遇见了一个恶魔王子秦绍辉。两人爱情故事就这样火爆的开始了……
  • 鲁迅传

    鲁迅传

    采用迄今为止鲁迅生平创作研究的全部成果,对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一生生活经历、思想变化和创作历程,进行了力求的准确的叙述和尽量客观的评价。
  • 墨册

    墨册

    阴影角落一个少年看着那月光下的厮杀黄金瞳微微一缩赶忙跑路,远离是非之地后少年揉了揉乱糟糟的头发“果然还是命重要。龙族的世界太血腥了些。”突然一辆玛莎拉蒂上走出一个老流氓高声叫嚷“喂!小子你可是我认定的继承者啊!”这是一个从龙族开始的诸天旅行。龙族,龙之谷,狐妖小红娘,尸兄……这亦是一个无法抗拒的游戏。
  • 易烊千玺——我的一生

    易烊千玺——我的一生

    易烊千玺与邱心语初中相遇,但也是在初中分离。在此,他们俩心中产生微妙的情感,但是两人并不明白内心,他们究竟会如何呢……
  • 怀中狐

    怀中狐

    一念成仙,一念成魔何为对?何位错?四海八荒只为你一人倾心天下毁灭与我何干!万物众生干我何事!余生只为你
  • 在古代等着你

    在古代等着你

    难道我真的不可思议的穿越了时空?虽然我要离开我的过去,但并非是想离开那个世界啊,那在这里我要怎样生存呢?难道傍个大款,做个传统又无奈的古代女人?如果真的这样也太悲惨了吧?我可是世纪的有知识有头脑的独立女性啊!!!算了,顺其自然吧
  • 娑婆劫

    娑婆劫

    他一袭白衣,艳冠天下,离荒大陆从来没有比他更好看的男子,他的美令男人痴迷,令女人疯狂,他清冷高傲,从不掌握天下,天下却因他而变动,两国皇帝为他掀起战火,争为男宠。她一身红裙,纵使再美,在他面前也只会失了颜色,她事事以护他为主,不是他无能,只是这些俗事交给她来做就好了,他只要每日继续弹琴煮茶就好。为了他,她什么都做了,逼宫夺位争天下,甚至嫁他人为妃。他一出生,万花俱谢,三月飞雪,天下人说他太美,万花都自惭形愧,羞于再开,太多不可思议的事在那天发生,人人视他为不祥之人。“他们都说会永远陪在我身边,可到头来,始终陪在我身边的只她一人而已。而事实上,我也只要她一人陪,你们太过自作多情!”长的太美是他的错?两国皇上争他为男宠是他的错?天下因他动乱是他的错?既然如此,毁了这脸如何?
  • 抽青

    抽青

    从少年时代乡土进入城市,而后漫长的时光里,他不断的学习蜕变,长成为一位智慧青年。任岁月变换,他始终脉脉爱着给他勇气火种的那个人,他要守护的天使,无论经历过什么,他坚信爱真的存在,幸福真的可能。他热爱故土,在外游历了许多年后决定回归故乡,扎根那片养育他,期待他的热土,在大地上造就硕果累累的事业,书写下青春与大地之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