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30200000002

第2章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

我们的小明千辛万苦去买票的地方,其实可以说是一个市场,但是这个市场中,有充分的市场竞争吗?如果有,谁和谁竞争?

谈到这,不得不说一下企业家才能,即企业家拥有承担风险、不断创新、审时度势以及对各个生产要素进行组织管理的能力。企业家要实现这样的能力,就必须进行充分的经济计算。而充分的经济计算,就需要市场运行产生的各种数据,并且这些数据能够按照相关规律体现相应的市场信息。比如价格,如果要进行有效的经济计算,就需要能够体现供求关系并且能够切实影响供求关系的价格数据。

所以,当垄断巨头之中的铁道部领导和公务员成为春运市场中的服务供应方时,他们都没有在市场竞争中磨炼出企业家才能,这里就是一个没有企业家的地方,自然也不存在充分的市场竞争,原本在市场竞争中运作的价格机制在这里便失灵了。

而在这样一个没有企业家的地方,调价也不过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通过行政垄断强制进行,怎么调价都只是对市场竞争的模拟。比如,对于春运期间买票的小明来说,在火车票上多花几十元买站票,他认了;多花200元买个硬卧票,他也认了;甚至多花几百元买平时不舍得买的高铁票,他都认了!因为春节只有这么一次。

那么调价的标准在哪里呢?即便涨价,涨到何处才是个头?

这样的状况意味着,即便是临时请一个有企业家才能的人进行经济计算,凭借这个市场中现有的数据,恐怕也不能进行有效的经济计算,因为这些数据都不是市场竞争自发运行而形成的。原始的价格就没有把供求关系反映出来,所以人为调价后的价格也无法对供求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

当然,也有人说,你说的供求关系不平衡,不就是运力少而人多吗?那就让国家继续添加运力呀!等到春节期间的火车、汽车都能满足大家回家的需要了,不就没有这个问题了?这虽然看起来比调高价格更有理,但也不是完全恰当的观点。因为增加运力本身也只是单方面去改变供求关系,而没有从市场整体上进行改善。具体来讲,有许多人其实完全可以不选择火车,而选择其他交通方式回家;并且,非节庆期间的列车空置情况也说明了火车运力并不是绝对不够。

这样看来,要想实现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只能通过市场竞争。只有改善了市场系统的整体,将之变成一个能够进行充分竞争的市场,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春运火车票供求不平衡的问题。

这就需要将铁道部改革成适合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只有这个市场中的供应方,不再是不可一世的“铁老大”,而是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在这样的竞争中,价格机制才会真正发挥作用。

此时,虽不能预言我们可以很容易就买到火车票,但至少买票的流程会变得更加透明化,也更畅通。

(第三节)我们的钱到底去哪儿了

听证会,是起源于英美的一种行政和立法程序,它把司法审判的模式引入了行政和立法的过程中。这种程序通过模拟司法审判,由立场不同、意见相反的双方进行辩论,进而让辩论的结果去影响最终的法政方案或决定。

中国政府也在行政程序和立法程序中采用了听证制度,并有相关法律对这一程序的采用进行了规定。只不过,这里的听证会限于现有条件,不仅参与的人数有限,就连旁听的人数也进行了限制,而且这二者都需要先申请然后再遴选。

听证会听了啥

小明曾听说,中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在2005年进行修改时,就曾举行了立法听证会。那次听证会,由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作为听证人,由全国召集遴选的公众和财政、税务部门代表作为陈述人。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了立法听证制度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过程中举行的第一次听证会。

小明还听说,在2003年12月10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了全国首个行政监督听证会,邀请了普通市民来旁听政府相关部门的陈述人汇报工作,并进行公开辩论以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那次听证会的主要话题是城市小广告、垃圾处理、城市景观改善等方面。各种新闻报道称,与会各方认真交流了彼此的观点,这种新兴的方式成为了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新机制。

而这些,恰体现了听证会这种制度的特点。其一是公开性,听证参与人是按一定人数从报名的公众中产生的,而不是由举办者自行邀请的;会议的举行也是公开的,允许公众旁听,允许记者采访和报道。其二,在会上获取的信息以及公众的意见,应当作为立法或行政决定的重要依据,这也正是听证会的作用。

身在广州,有这样参与公共决策的机会,让刚刚参加工作的小明十分感兴趣。他一直关心城市的各种变化,觉得自己既然已经是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了,就有权利和义务提出自己的意见,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于是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每逢有听证会他便会积极报名,却一回也没被抽中过。不过没关系,他通过听证会召集期间所公布的网络、电话等方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用小明的话说,他已经算是“场外参与听证会”了。

总的来说,他关注过的听证会有这么几个:广州市的士调价听证会(2011年7月中旬)、广州阶梯水价听证会(2012年2月29日)、广州市阶梯电价听证会(2012年5月中旬)。

可是回头看下来,似乎个个都只有一个主题:涨价。连一些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报道都调侃说这是“听涨会”。

不过,小明毕竟没有亲自到现场去,也不敢妄下定论。听说街坊中有被抽中的一位,亲自到了现场进行旁听,于是他便开始留意打听,也找机会认识了一下这位被抽中的幸运儿。不过他与这位街坊认识后,接连几次见面都只有打招呼的时间,没工夫聊天。这天傍晚饭后散步时,俩人在路上又碰到,见彼此今天都不赶时间,小明赶紧去跟他聊聊。

但聊起有关听证会的事情,这位街坊却总是笑着摇头。

“听证人介绍得不清晰吗?”

这让小明纳闷了:这位街坊摇摇头。

“做代表的参加人没有表达我们的观点吗?”

邻居还是摇头。

“听证人回答问题不认真?”

邻居还是继续摇头。

“那您旁听下来感觉还有啥问题啊?”

“不管他们怎么讨论,方案还是会按照原来预定的对方笑道:执行,听了和没听都没什么不同!”

小明这下不纳闷了,却郁闷了。

关注个人所得税时,他了解了政府的钱来自纳税人,所以纳税人对政府有监督权,对政府拿钱做了什么也有知情权,对政府将要做什么更有权表达意见。但即便他再怎么关注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交流渠道,似乎都是徒劳无功,他依然不知道自己的权利体现在哪里,也依然不知道自己纳的税都花到了哪里。

小明的郁闷恐怕很多人都会有。即便是不关注听证会这类官民交流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会与政府的各种办事部门打交道。出生时,父母要为你办理的好多手续都要经过计生部门;上户口时,你的父母又不可避免地要经过街道和派出所办各种手续;上学了,学校基本都归教育局或其他教育部门管;工作了,档案需要挂到人事管理部门或其下设的人才市场……所有这些接触中,不知道完全顺利、毫无郁闷的民众有几人?

可是去办事的民众不是纳税人吗?给大家办事的部门不是用纳税人的钱养着的吗?为何小明从普通纳税人可以直接参与的听证会中,感受不到纳税人权利的体现呢?

纳税人的钱与经济学上的公共财政

首先需要澄清的一点:小明之所以成为纳税人,并不是因为他工作了,缴纳了个人所得税。

为什么这么说?税收我们都不陌生,它有个经典的分类,虽然一些经济学家觉得这样分并不恰当,但很适合向小明们澄清上述问题。这个经典的分类就是将纳税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由纳税人直接缴纳(如个人所得税),间接税则被转嫁到了各类价格中(如增值税)。

其实在任何出售商品或服务的企业被征税时,企业老板们最自然的做法就是将税赋摊入价格中,转嫁给消费者负担。所以说,只要在这个政府所管辖的区域内生活,就会有消费,只要有消费,小明就会成为养着政府的纳税人。

弄清了钱怎么到了政府手里,小明自然会问:“之后我们的钱去了哪里?”

这涉及到经济学中的公共财政问题。公共财政涵盖了公共领域的支出和筹资,主要有三个关键问题:资源配置、福利分配和经济稳定。

小明想弄清的问题,其实答案就在于这三个关键问题:纳税人的钱,应该经由政府,去实现优化的资源配置、合理的福利分配和稳定的经济结构。经济学上认为,只有实现了这三大目标的公共财政,才是平衡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公共财政。而这也应当成为政府行使财政职能的评判标准。

一个政府的公共财政,如果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就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容易成为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如果不能实现合理的福利分配,就会造成社会的不公与社会结构的畸形,造成极端的贫富分化与社会矛盾;如果不能实现经济的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会出现问题甚至遭遇衰退,进而导致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下降。

那么,我们的政府做到了这些吗?我们又该如何判断呢?

政府似乎设定了许多通知渠道向公众传达信息。从地方政府官网上,我们能查到各种预算和结算报告,写着政府今年收入多少、为什么事情花了多少钱、结余多少等信息。但稍微仔细一点,就能发现这里只字未提的部分,才是许多人最关心的部分-三公经费。

从2011年中央部门首次公开三公经费,到2012年中央九十多家部委与个别地方政府三公经费的继续公开,与之相关的任何一点新动向,都会成为各界舆论极度重视的重大新闻。应当说,关注三公经费,其实就是在关注我们的公共财政究竟有没有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福利的公平分配。如果在日常的政府服务中,人们就已经感受到了这两个方面的合理与公平,那么想必谁也不会对三公经费是怎么花的有太大的兴趣。

与之形成一种对比的,是社会舆论在经济稳定方面的态度。

在中国经济随着改革而出现稳健发展的时期,大多数人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都能感受到各地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不断健全。正是因为许多人都认可了这一方面的财政投入,觉得这一阶段的公共财政的确可以实现良好的经济稳定,所以面对国家的经济调节政策与其投入的资金时,才没有出现一边倒的非议和不满之声。

而我们的小明,虽然通过各种渠道想了解自己辛苦挣来的钱,经过政府的手后去了哪里,但监督来监督去,却还是与更多的人们一样,无法感知自己纳的税都花去哪儿了。于是,他也就只好和更多的人们一样,继续盯着尚未完全透明地公开出来的“三公经费”。

(第四节)为什么说我们活得起死不起

近几年,中国的经济生活可谓热点多多,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炒地皮”的流行之风一刮,不仅活着的人用地成本和生活成本提高了,就连过世的人也难逃这“炒地皮”的影响。

于是继一连串的生不起、学不起、住不起、病不起之后,又出现了“死不起”的怪现象。

病来如山倒,死非万事空

小明如今已经六十多岁,唯一的儿子去了国外读书,毕业之后就在国外找了份工作,留了下来。

小明和老伴儿习惯了居住了一辈子的环境,彼此的身体也没什么大问题,还可以互相照顾,便留在老家生活。

可毕竟这人一上了年纪,身体就容易出毛病。

小明这两天就感觉身子不舒服,总是头晕眼花,浑身没劲。老伴儿虽觉得他像是患了普通感冒,但毕竟不是年轻的时候,抵抗力没那么好了,考量再三后便把小明送进了医院。各项检查下来,医生说从小明现在的症状上看,确实只是感冒,但症状比较重,又上了年纪,所以建议住院治疗,以便可以观察一下。

小明入住的是双人病房,同病房的病友也是位老人家,不过住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年纪比小明老两口都大。小明这病友,虽然看起来精神还不错,但因年纪太大已经无法做什么直接有效的治疗,只是为了易于全天候护理,才一直住在医院里。

小明住院的消息一传到儿子那里,儿子就想马上飞回来,但是被老两口拦住了,说医生检查了说不严重,只是谨慎起见住院观察几天,让儿子不要担心。

这天,大家都在午睡,小明隔壁床陪床的家属说去一趟洗手间,便小声跟小明老伴儿打了个招呼让她帮忙照看一下。小明老伴儿应承了人家,目送她出门没几分钟,就见到有护士在门口向她招手。她刚走到门口,就被护士拉到了门外,护士悄声说,这房的病人时日不多,过两天医生再来检查,如果确认了就要下最后通知了,让他们家属有点心理准备。

小明的老伴儿一听就蒙了,完全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入院时不是说没有大问题吗?她也不敢告诉小明,赶紧给儿子打电话,那边一听更急了,说这两天就赶回来。

从这天开始,只要小明老伴儿在病房,就会有人不停地在门口找她。招呼她出来后,有的自称是医院丧葬礼仪部的,有的自称是本地殡仪馆的,都不遗余力地跟她介绍,说他们的什么什么服务如何好,如何省心省力,让她考虑下。小明老伴儿本来还觉得是不是医院搞错了,但架不住这些人连番的兜售,也只好听一听人家的服务内容。这一听才知道,小明的身后事处处都要花不少钱,而且最大的一笔墓地费用,老两口就拿不出来。好在孩子隔天就赶回来了。他一听独自着急的母亲说了这些情况,就也瞒着病中的父亲咨询了一些亲友,还是觉得好多花销都不合理。

遗体接运、遗体存放、遗体火化、骨灰寄存、骨灰盒这基本的五项花费至少好几千,而且这还只是小头,据有过此种经历的亲朋好友说,不管选哪方的服务,都要准备好“白包”随时给人塞钱。因为总会有进行到关键步骤又告诉你需要加钱购买一系列配套项目,像什么奏哀乐、配花圈、换寿衣、装灵柩之类,这些才是花钱的大头,你到时若敢不买,他们就敢中途走人。

还有亲朋建议,千万别这头让医院送遗体,那头让殡仪馆接,因为这两边都在抢生意,那还不如都交给殡仪馆从头管到尾的好。他们当中就有人遇到过这类纠纷,比如医院打理前面的环节,结果送去时殡仪馆找各种理由不肯接;或者按照医院的推销买了几千元的骨灰盒,但到了殡仪馆人家不认,必须要用殡仪馆的骨灰盒才行。

同类推荐
  • 全球性博弈

    全球性博弈

    本书以人性讨论为基准,分别研究了中国以及国际社会中的典型国家,重点分析了大量时代性问题,使读者对中国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也让读者对全球化的本质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作者以人性的讨论开篇,给全书奠定了一个哲学伦理的基调。在这种基调的基础上对中国和国际进行了全方面的透彻解读。中国篇中,作者针对中国国情,详细深入地剖析了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等诸多问题,在未来,现在,过去三种层次的透视中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更加全面真实的中国。国际篇中,作者详细讲述了美、日、俄、新、韩、印等国,对各国的政治制度和基本国情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挖掘和阐述,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全球化的过程。
  • 物业冲突解析

    物业冲突解析

    物业管理是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商品化后,在中国房地产快速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生事物。物业管理在中国大地上一出现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的产生与发展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环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构建和谐社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物业管理的快速发展,围绕着物业管理的各种矛盾也快速增长,业主与物业公司由于各方面原因产生的冲突也在不断增加。这种冲突不仅对微观的物业管理带来破坏作用,也给宏观的社会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 货币的逻辑

    货币的逻辑

    货币,从无到有,从实物货币到纸币再到电子货币,从一般等价物到金融投资再到掠夺大众财富和垄断控制的工具,不是在“进化”而是在“变异”。你以为你听懂了,往往都是错的。危机时,无数真假专家都在“告诉你”,如果你不懂货币,他们告诉你了,你能分辨吗?这是一些常识:一切经济变量的变动都与货币有关,一切都在急速变化,你必须不断地学习。这是一部简史:货币的“变异史”,关系我们的现在,决定我们的将来。这是一本辅导:读“货币战争”,看“金融危机”,从看热闹到看门道的进阶读本。这是一种眼光:以货币为放大镜,看懂世界格局和中国经济。
  • 中国货币市场运作导论

    中国货币市场运作导论

    本书对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全书是以中国货币市场发展的历史沿革为主线,对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的进程、历史经验教训进行了回顾,并借鉴了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有益经验,就如何完善我国货币市场结构与功能、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以及如何有效地对市场进行监管规范作出了前瞻性的理论探索。
  • 近代天津对外贸易研究

    近代天津对外贸易研究

    从鸦片战争的爆发,我国区域经济如何发展?本书将为揭示鸦片战争爆发之后天津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热门推荐
  • 江山谋帝王策

    江山谋帝王策

    一抹淡粉,深处闺中;一身青裳,谈笑风生,凭她傲睨江湖。一袭白衣,羽扇纶巾;一飘墨羽,叱咤风云,唯他指点江山。
  • 最后一个符师

    最后一个符师

    夕阳的风中,有血腥的味道。战争的野火,已经燃尽整个大陆。恶魔的使徒,正在蠢蠢欲动。黑暗的世界,即将降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行界

    梦行界

    一次穿越,一次召唤,他们渴望着救世主的到来……
  • 你的背影依旧美丽

    你的背影依旧美丽

    从贫困灾区出来的男孩成为了白手起家的大老板,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个女孩,可等他变得足够优秀时,她已经是别的男人的宝贝媳妇了,尽管这样,他还是不放弃,一直追逐着她的背影,只要能在她身后就好…
  • 快穿之好人难做

    快穿之好人难做

    高冷,霸气,大姐大,是她的专有名词。因为一次打架斗殴,意外死亡。系统:“达到规定好人指数,你就可以回去了。”笑清:“叫我当好人,不可能!”
  • 三国最强山贼系统

    三国最强山贼系统

    系统我有,天下在手……张大山自从当了山大王,日子别提有多滋润。没事逛逛系统商店、有事出门打个劫,顺便调戏一下碧月小娘们……什么?你说山贼就这点出息?好吧!这大汉江山其实也有我的份,不信?你瞧着……本书时而爆笑、时而热血、时而感动,时而……其实吧!开心就好。PS:这是群英7为背景的三国,和演义不搭边,和历史更没半毛钱关系,喜欢点个赞,不喜欢点个叉,高抬贵口,感谢、感谢!
  • 子笙愆愆

    子笙愆愆

    这世界的真相,就像一层窗户纸,我们拼命地捅破它,只为了看见我们还隔着窗户。如果你打算要爱一个人,你要想清楚,是否愿意为了她,放弃如上帝般自由的心灵,从此心甘情愿有了羁绊。“我害怕魅力太多的人,他们最后把你吞没,最后,你成了他们施展魅惑才能与虚情假意的祭品。我要的,是令我专注的东西……”
  • 裂变的大地

    裂变的大地

    本来尤涅若和他妹妹莉娜在dota世界中每天过着依附与别人混经验的日子,然而一场席卷全宇宙的风波使空间错位,这幕后的真凶是谁?大自然?还是另有其人。尤涅若和他的伙伴能摆脱危机,查明真相吗?注明:此小说并没有表达dota和lol哪个游戏好啊这样激进的观点,作为两种游戏都玩的人,个人认为各有优劣,我不太希望出现专门来喷dota不好或是lol不好的人,每款游戏都有它的特点。当然,既然dota人物是主角,那肯定是主角强一点啦!猪脚光环无敌啊
  • 最潮大宋

    最潮大宋

    现代小画家梦回大宋,用经典名画震慑整个大宋,同时立志打造一个最潮大宋。快递外卖肯德基,旅游滑雪玩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