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31700000013

第13章 附录(1)

相声的结构与“包袱”

崔琦

2001年,相声作家梁左英年早逝,痛惜之余,我为他写了一副挽联“自结构找笑料高人一等,从生活挖题材入木三分”--这可以说是我对梁左相声创作的评价,也由此引发了我对相声创作的一些思考。

相声创作的不景气已经有些年了,首先感到困惑的是作者:现在的观众爱听什么呢?怎样才能让人们乐呢?绞尽脑汁、搜索枯肠,却几年找不出一剂灵丹妙药。

然而,尽管几年出不了一篇好作品,可人们还是爱听相声,勇于写相声的也不乏其人。每次征文或大赛,收上来的作品有时竟也有数百上千个,但好作品仍似沙里淘金。

那么,毛病究竟出在哪儿呢?我以为有如下原因:一是社会发展快,作者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情况、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赶不上观众的水平;二是深入生活不够,写出来的语言没有老百姓的顺口溜儿、大白话儿来得生动和切中要害;三是囿于传统手法组织“包袱”,既肤浅又缺乏新意。

人们常说:相声是语言艺术。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部分。相声不是纯粹的语言艺术,它是运用说、学、逗、唱等诸多技巧,通过刻画人物、组织“包袱”,达到给观众以笑的艺术享受这样一个目的。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也常常能读到一些业余作者写来的相声作品,有些作者就是由于缺乏生活,没有巧妙的构思,以为说些触及人体感官的话就能使人发笑,如“尿裤子啦!”、“放了个屁”、“好汉子架不住三泡稀”,等等。殊不知,听了这样的词句人们不仅笑不出来,而且还会感到讨厌和恶心。比这类令人作呕的俗词稍强一点儿的是掰吃文字,试举两例:

其一:

甲:后来我就上调了。

乙:别自杀呀?

甲:谁自杀了?

乙:你不是说“上吊”了吗?

甲:我由处里调局里去了。

乙:哦,这么个“上调”呀!

其二:

甲:对过儿来个人,我一看认识。

乙:谁呀?

甲:孔老二。

乙:孔老二?

甲:就是我们街坊孔家那二小子。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手法过于简单和小儿科,说出来让人听着可怜。谁要在台上说这样的相声,观众不仅不乐,还会在心里说:快下去吧,别受这个罪了。

这里,我想还应说一说“包袱”和“笑料”的不同。不少人(包括一些相声行内人士)都认为“笑料”即是“包袱”,我以为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什么是“笑料”?甲用扇子打乙的头一下,饭店服务生不小心把蛋糕扣在客人脑袋上,或相声中常用的“掉凳”等,都会引人发笑,但这只能是“笑料”,而不是“包袱”。什么是“包袱”?人们都熟悉马三立大师的《逗你玩》,说一个聪明的小偷,对一个不聪明的小孩儿说自己名叫“逗你玩”,小偷偷衣服时,小孩儿叫他妈“有人拿衣服了!”他妈在屋里问“谁啊?”小孩儿说“逗你玩!”小偷又拿裤子了,小孩儿又叫他妈,他妈在屋里又问“谁啊?”小孩儿又答“逗你玩!”。小孩儿是说,那个叫“逗你玩”的人把衣服、裤子拿走了,可他妈妈却认为这孩子淘气,跟妈妈在逗着玩儿。经过两三次的铺垫,待小偷把床单等大件儿都拿走了,妈妈出来问这是谁拿走的?小孩照旧回答“逗你玩”,抖响“包袱”,既在意料之外,又于情理之中,这是单口相声中一个十分典型的“包袱”。当然我们不否认“蛋糕扣脑袋上”的镜头也是编剧写出来的,但这种“笑料”用不着像组织“包袱”那样进行细密的铺垫,也无须把最终要表现的东西掩盖得严严实实,且不必讲究什么“情理之中”,只要能搞笑就行了。可见,“笑料”和“包袱”虽然都能使人发笑,但它们毕竟还是有区别的。

通常一个相声段子,至少要由几个、十几个或更多的“包袱”(也包括“笑料”)组成。“包袱”从哪儿来?不是作者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从生活中挖掘、积累、提炼,经过“再加工”而产生的。这里边当然需要技巧,有位作家说,为琢磨“包袱”,“把脑袋都憋绿了”,可见相声创作之难。以笔者几十年感受之见,与其冥思苦想地琢磨单个儿的“包袱”,不如在选题上下大功夫。

我以为,一个好的相声作品,应该有一个好构思、好点子,先从选题和结构上站住脚。有一位电影艺术家说过:“编剧和导演提出来的问题,必须是观众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样的电影、电视剧观众才爱看。”相声也是如此,作者的点子和巧妙的构思,都应高观众一筹,以后的问题就好办了。一段相声作品的总体结构具备了喜剧因素,形成一个“载体”,那么,再往这个“载体”中装东西就容易多了。也许本来一句很平常的话,在特定的时间、环境中说出来,也会让人听着可笑。

这方面我很佩服梁左,他就很善于从结构上找“包袱”。最典型的就是《虎口遐想》、《电梯奇遇》和《小偷公司》这三个段子。

严格地说,《虎口遐想》和《电梯奇遇》这两篇作品在构思上有些雷同,作者设定的载体,一个是“不易逃生的老虎洞”,一个是“上下够不着的坏电梯”。异曲同工,仍表现出了作者的高明。试看其中的语言:

“附近没有电话?通讯设备这么落后,帝国主义要是突然袭击,我们应付得了吗?”

--《虎口遐想》

“去,打盆热水,给他洗洗脸,一脸鸡蛋汤,多埋汰!花三毛钱让人看个干净的……”

--《电梯奇遇》

以上的两段话,应该说是很平常的。从字面上看并不可乐,但由于有了“老虎洞”和“电梯”这样的特殊环境,同样的话就会变得使人忍俊不禁了。在生活中,我们如果征询朋友的意见“哎,某姑娘是不是看上我了?”这话一点儿也不可乐,因为这是在正常情况下的正常谈话。而在相声《虎口遐想》中就不同了,演员姜昆(作品的主人公)听到一个女孩的叫喊,想入非非地问“哎,这姑娘是不是对我有点儿意思?”--性命之虞尚且悬而未决,还能有这个心思,自然让人觉着可笑。

《小偷公司》不同于以上两篇作品,这是作者独辟蹊径、构思绝妙的又一佳作。这个段子有点儿像《贼说话》。干小偷这一行的,本不可张扬,但作品中的小偷们,不仅成立了公司,而且还机构庞杂、“规章制度”齐全,居然成立了“保卫科”和“纠察队”,要偷点什么东西还得层层审批。逐级画圈儿,甚至还有“贼发1988年9号文件”,成立“亚运村偷包子临时总指挥部”……臃肿的机构和繁杂的审批手续,贻误了这次偷窃计划的“战机”,最后被警察一网打尽。这时的小偷,似乎并未意识到自己的罪有应得,却像煞有介事地冒出一句政治性很强的叹息“官僚主义害死人哪!”此语一出,让人没法儿不乐。

谁都知道,生活中当然不会有什么“小偷公司”,这个段子的立意很清楚,就是讽刺单位内普遍存在的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的社会现象。但作者并没写生活中的某一工厂、学校、商店、机关,而是虚拟了一个并不存在的“小偷公司”,有了这样的载体,“包袱”甚至不用人为地去组织,本来很正常的事情,放到“小偷公司”里就不正常了,如某个大商厦为防止商品丢失而成立了“防盗办”,这很正常,绝不可乐,但明明是贼窝,却还偏要成立什么“防盗办”,不是“包袱”,也成笑料。生活中,大家都有“办事难”的体会,不论办什么事,打报告、审批、填表、盖章,人们早已习以为常,有的相声段子甚至用“贯口”把那些烦琐的手续像“报菜名”似的说上它一大串儿,但观众仍然不笑。因为生活中就是这样,即使夸张一点儿又有什么可乐的?可这套审批手续用在“小偷公司”里,效果就大不相同了,街上发现个有钱的妇女,本来想偷,但该下手时下不了,先得向公司请示……这事情谁听了也觉得好笑。“包袱”是现成的,甚至连“信手拈来”也不用,哪儿来的?是总体结构的喜剧因素提前就赋予的。一段相声(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也一样)的成败或是否精彩,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好点子、好结构。有些作品,一听内容,就能想象它是不是可以引人发笑。生活中,老师帮助落后学生提高成绩,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累垮了身体……这样的事情无疑是值得称道的,可以让老师戴红花、作报告。但要以此为题写相声就太难了,你即使怎么精心组织、设计,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往一块儿扯,也很难拼凑出什么像样的“包袱”来。原因很简单:这事情本身可能很感人,但它是正常的,其内涵和外延都不具备喜剧因素。所以,谁要选这样的素材写相声,无疑是自讨苦吃。换句话说,不是什么题材都可以用来写相声。时常见到有些业余作者,以上述类似的题材写了相声,然后找到专业相声作家求助说:“我这段相声‘包袱’太少,你帮我加几个‘包袱’吧!”遇到这种情况,专业作家往往感到无能为力,“包袱”不是想加就能“加”上的。写任何作品,都忌讳“无病呻吟”,写相声如果题材没选对,就很容易“没乐儿找乐儿”,硬加的“包袱”让人哭笑不得。而我认识的一位相声作者,构思了这样一个情节内容:某女看到别人家的男人都有情人、傍家儿,认为人家老公有本事。再看自己的这位先生,工作、长相,哪样儿也不比别人差,可就是没一个女人跟他说句玩笑话,老实得有点儿窝囊,让人着急。某女觉得在邻里之间“很没面子”。怎么办?有了,她主动给丈夫找“小蜜”,让自己的老爷们儿也潇洒一回,省得出来进去的让人看不起……我想,作者如果按着这个构思去写,怎么发展都可乐,因为“妻子主动为老公找情人”,这事情本身就违反常规,是一个大的喜剧框架,在这种特定的结构中,很普通的一句台词,说出来或许就是个“大包袱”,因为它符合相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规律,这样的作品,写出来、演出来,效果应当不会太差。

相声创作的实践证明,巧妙的结构并不是轻易可以琢磨出来的,要靠丰富的生活底蕴和脱俗的悟性。结构高明,“包袱”已在其中,作品应该说成功了一半儿,再经过反复锤炼、精心加工,事半而功倍,定会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

(原载于2001年10月《曲艺》杂志,

获北京市文联文艺评论优秀奖)

相声能不能不说

“shǐ”、“niào”、“pì”

崔琦

首先需要解释一下文章的题目,因涉及三个不雅之词,故用汉语拼音代替。这三个字是同一部首,“尸”字下面分别为“米”、“水”、“比”,这样的字眼儿说出来难听,写在纸上看着也不舒服,所以用拼音代替,您知道这是三个什么字了吧?

言归正传。现在北京小剧场相声演出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二十多家相声园子遍布四九城,喜爱相声的观众越来越多,相声演员队伍也在不断扩大,这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展相声艺术无疑是件好事。

同类推荐
  • 中国对联·谜语故事

    中国对联·谜语故事

    对联,又称楹联、楹帖、门联、对子以及联语等。对联以其悠久的历史、精练的语言、独特的风姿、神奇的魅力和高雅的情趣跻身中华文学之列,成为最具中国特色、拥有众多读者的文学形式之一。谜语是一种语言技巧、文字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读之使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在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和启迪智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书收录了大量由汉字的音、形、义等特点而产生的巧联妙对、生动的对联故事和谜语故事,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可为读者闲暇之余增添一份乐趣。
  •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是一本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全方位、大视角、内容丰富的作品,涉及晚清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语言文字、家庭生活、官民关系、礼仪习俗、商业等方面,是近代西方人观察中国的代表性著作。美国外交官何天爵结合十几年亲身经历,勾勒出了晚清中国社会全景,精辟地分析了中国人的特性。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勤劳节俭(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勤劳节俭(中)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本书深刻阐明了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的先进文化力量及其建设的战略意义,揭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呼唤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合、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
  • 民居民俗

    民居民俗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汉武挥鞭

    汉武挥鞭

    国际佣兵,京城大学机械和化工双料硕士,脑海里带着京城图书馆的书库,穿越成为幼年汉武帝。1.发展不出体系工业?那就带去体系完整的书库,3119万册够不够?2.没有人才?办上几十年书院够不够?3.儒家意识形态无法撼动?汉初的儒生帽子都被当尿壶,还不乖乖创立新儒学?4.粮食制约人口规模?不会去找土豆,地瓜和玉米?占城稻都能找到,还怕没杂交水稻?5.天灾不断?汉朝抓来战俘是要当奴隶的,修水利,养牲口。6.匈奴的马快追不上?打下大宛你想要多少汗血马?7.交通不便?新中国修桥铺路才用了多少年?8.信息不畅?大汉弄个电报不过分吧?
  • 风声广陌

    风声广陌

    爱上你,会是谁的错。天地间没有谁会是注定的,只有靠他、靠你、靠自己、靠我们来发掘!谁是谁的谁!谁是初次尝到爱情甜蜜的骑士?谁是为爱受伤并冰冻起她的王子?爱情的法则,你会是谁的谁。
  • 坏青春之郭弈琳

    坏青春之郭弈琳

    天才少女郭弈琳拥有令人艳羡的所有,显赫的家世和聪慧的头脑,早早的完成了义务教育,17岁拿到了大学双硕士文凭,拥有海外名校的入学邀请函。只是她犯错的几率和她的智商一样的高,因吸毒被劳教的郭弈琳出来后,由于还会不时出现戒断反应,被爸爸安排到一个秘密小镇上去重修高中课程。生命无端空余出大半,以为的可以重新来过却是被往日咄咄逼人的拆毁。而小镇上真的有一个新的人生在等着她,有一个永远都在追逐她的脚步,永远都会等着她的少年,就等在小镇上,准备着救赎。坦率的说坏这是青春附加给我们的权利,多年后,也就不再有这个自由了。
  • 打上灯花

    打上灯花

    我父亲是天元二十三年间唯一的国公,我是他最小的女儿,也是唯一的嫡女。一朝荣获皇恩,封为唯一一个没有皇室血脉的郡主。殊不知,我的一生,竟已经早早被做了安排……
  • 男主他是一只猫

    男主他是一只猫

    舟于臻和自家老头子钓个鱼,不小心摔鱼塘里了。一睁开眼,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自己变成一只三花猫,一个魁梧的身影就压了上来。天了噜他只是一个身家上亿的帅气男子,为什么会沦落到被发情公猫追着跑的地步!被巨大猫爪压在地上无法反抗的粥粥:这只无法无天的猫,等我娶了你家主人,一定第一时间把你阉了!!就算粥粥已经绝育,也无法抗拒她的美色的饭饭:小美猫你就从了弟弟我吧嘿嘿嘿~单果一个人住在毕业后自己买的小房子里,无忧无虑,每天做做饭,逗逗猫,日子十分充实。但最近她发现家里的猫不太对劲,虽然高冷不让抱,但一摸下巴就躺平任摸的粥粥,连一根头毛都不让她摸了。失去撸猫之乐的她吃起饭来都不香了。看着你追我赶的两只猫,单果发出老母亲的叹息:孩子大了……被迫睡在卧室的粥总:这该死的女人换衣服不知道拉帘子吗!非礼勿视非礼勿视(张开掩目的爪爪)每天晚上和饭饭你追我赶,深夜听着饭饭惊天打呼声的粥总,深深地怀疑自己是不是疯了,才会觉得单果这个女人无比的可爱——哼歌跑调可爱,做饭翻车一脸郁闷也可爱,睡觉踢被子的样子巨TM可爱!不行,他得赶紧娶了这女人,不能被那些男人抢走了!然后阉了这肥猫!
  • 弃女成凰:邪王请靠边

    弃女成凰:邪王请靠边

    一朝穿越在乱葬岗醒来,身上破破烂烂乍一看还以为是从乞丐窝里跑出的叫花子。苏惑怒,天生灵根残缺?,胡说八道,姐用残缺的灵根告诉你,姐没有天赋不好照样能打得你亲爹都认不到你。高级玄者,拍卖丹药,收服野兽,杀人放火统统不在话下,一代废柴弃女逆袭天才。绽放风华,惊艳天下。一群渣男渣女争相献媚。某位管妻严的爷不乐意了,衣袖一挥,嫌弃的看着苏惑:你又惹了烂桃花。美人勾唇浅笑:我的烂桃花不就是你么女主强大,男主腹黑。情深坚定,此文非小白,喜欢请入坑。
  • 老马的职场“鬼”话

    老马的职场“鬼”话

    本书是一本只讲真话、最靠谱的职场成长工具书!只需21天,让你告别拖延症、学会职业规划、实现自我突破!《老马的职业“鬼”话》以独到的模式为在职场中奋斗的人规划出一条有效改善自身职场状况的道路。书中对职场进行全方位立体分析和呈现,从职场定位到如何规避职场陷阱适应办公室环境,一一进行阐述。按照书中的提示,你会从踏入职场的那一刻,就赢在别人前面。突围职场困境,超越原初规划。职场不再是一个枯燥之所,它会成为你实现自我价值和梦想的一方自由天地。这本书可能不是你的第一本或最后一本职场书,但会是你最受益的那一本。"
  • 华夏之巨龙觉醒

    华夏之巨龙觉醒

    觉醒盘古血脉的李泰,擒鬼怪,战修罗,一路碾压,终成圣人。
  • 君宝马甲掉光没

    君宝马甲掉光没

    “你死了,你死了,你死了……”24岁的天才博士——锦九君还没来得及将手上的重要的研究成果送回国,就被Y国的特种兵抓了回去,却在回Y国的路上,因为遇上皇室篡位而被射死……一朝重生在华国京城的豪门锦家,在这里九君感受到了从未感受到的亲情,也被锦家为国争光的万丈豪情所感动。为此,知道锦家之后的破产危机的锦九君,手携异能空间,帮助锦家在京城混的风生水起虐极品亲戚,灭人渣,玩的不亦乐乎。却不小心落入了他的怀抱,某人邪魅一笑,将人按在怀里,“听说九爷在京城过得好不惬意,整个京城为之疯狂?”锦九君面上如止水,心里却慌的一批,抱着某人的腰轻轻的说“谁说的,净瞎说,没有的事”*【高冷禁欲系太子爷/邪魅小狼狗×傲娇小公主/全能九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