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23900000004

第4章 关于推行壮文的若干理论问题(2)

那么,推行一套而不是几套壮文的科学根据又是什么呢?在50年代,我国根据各民族的实际情况和各族大多数人民的意愿,根据语言学家的科学建议,制订了帮助创造民族新文字的原则,头两种情况是:第一,本民族比较聚居,方言虽有不同,但有占绝对优势的方言区的,如壮语,可以用占优势的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创造一套全民族统一使用的民族文字;第二,同一民族分布在不同地区,方言差别较大的,如苗语,有彼此间差异较大的四大方言,可以分别创造四套方言文字⑦。这个文件经过国务院正式批转,既有严格的科学性,又有严肃的政策性,也有广泛的民主性,体现了我党实事求是的精神,深得各少数民族的拥护。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字就是按照这个文件的精神创制的。如果只准搞几套民族文字,有条件搞一套的也要搞几套,是违反文件精神的,也是违反客观实际的。例如壮语和苗语,方言分歧和人口情况就很不相同(见下页对比表)。从财比表可以看出,壮族创造一套壮文,苗族创造四套苗文,都符合上述国务院文件精神,符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各有科学的根据,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一刀切是违反科学的,是不符合各族人民的利益的,因而也是违反各族大多数人民的意愿的,是行不通的。从壮语本身的实际情况看,壮语南北方言的差异悬殊不太大,《论统一一套壮文之可行》⑧-文中已经明确指出,南北两大方言各代表点平均相同的词数,达到三分之二以上。把1764个标准语词与龙州(是南部方言中距离基础方言最远的地方)话比较,仅仅是壮族固有的同源词就高达63.08%。

在语音上,虽然南部方言多4个送气声母,但方言间都有明显的对应,南北各地音系是基本相同的。至于语法的基本结构,各地更是完全一致,表现一种语言的极大稳固性。分布广达30多个县、使用人口占壮族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北部方言,在地理上为右江、红水河、柳江、黔江所分割,由于长期民族压迫制度,从湘南一直横贯到文山,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以壮语北部方言为主要交际工具的中心城市,无论是柳州、南宁、百色都不曾起过这样的作用,但语言的普遍性却很大,方言南北两端(武鸣和来宾)相同词数竟占比较总词数的86.8%。这一切都给我们提供了充分的科学根据,使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壮族虽然没有单独的中心城市,它的方言在今天也还没有完全集中,但它内部的一致性很大,为推行一套统一的壮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显然,壮语在历史上正在走它的由“现成材料所构成的语言的历史发展”的道路。特别是现在又加上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这样的政治经济高度集中,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壮语和壮文的前途必然更加广阔。一套统一的有发展前途的壮文,对壮族人民实在太重要了。因为直到现在,大多数壮人仍然不憧汉语汉文,汉文书报、电影、文艺作品、戏剧、汉语广播,与他们大多无缘。而汉文和壮语的不一致又不可能使壮人迅速用汉文来扫盲,更不能一下子单靠汉文来提高为实现“四化”所急需的科学知识。中学生复盲现象相当严重,更不用说小学生了,以致1980年全国统考时,1000多万人口的壮人中参加高考能达到300分的只有800多人,占壮族总人口不到十万分之八,而国内本族文字得到充分使用的其他少数民族却远远超过壮族这个比例,特别是人口只有100多万的朝鲜族,达到300分标准的人数竟与壮族差不多,即占国内朝鲜族总人口的一万分之八,是壮族的12倍。差距这样大,长此以往,壮人只能跟在人家后面爬行,无法较快地消除事实上的不平等,从而拖了“四化”的后腿。周总理在《青岛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称赞我国朝鲜族的文化教育发展得快,这就是因为它能充分发挥本族文字的作用。先进的经验为什么不值得大家学习?所以壮族只有推行使用壮文,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特别是在农村中普及种养技术的功能,才能尽快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较快缩短这样大的差距,达到共同发展繁荣。在这方面,最近短短的几年已经取得初步可喜的成绩,相应的数字中已作了充分的表达,此处不复赘述。这里要说明一个问题,即壮族并非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大多数人已懂汉话,本民族不同方言人民交往都使用汉语(粤语或柳州话),这个估计大抵只适用于乡以上的壮族干部(这部分人在壮族人口中只占极少数),而不适用于绝大多数壮族群众。因此,壮文应当普及,应当推广,应该进学校,它不是过河就扔的拐棍。原则上列宁反对义务国语是正确的,我们也认为壮族人民需要学习汉语文,但不能因此排斥壮文的正当作用。如果不用它来提高壮族人民文化科学水平,追赶先进的民族,那创制它还有什么意义?只作为学习汉文的拐棍,又怎能提高全民族的文化?如果搞无用或用处不犬的方言壮文,无异于把现在统一的壮文在顺利推广的中途加以残酷肢解,引向绝路,闷死在襁褓之中,或绑住它的手脚以保持壮族广大人民教育文化落后的状况,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对汉族和各兄弟民族都没有什么好处。壮人在历史上吃过没有统一文字的亏实在太多了。古壮字可谓是方言文字,它不能在全民族通用,固然是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政策,但字形不一,各县自有一套,也是一个重大原因。古壮字和藏文一样都是唐代出现的民族文字。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统一的藏文发展成为三个方言共同使用的、有大量文献的发达文字。而属方言文字的古壮字,其命运究竟如何,大家都是清楚的。壮族祖先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可惜的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文字,很多都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不少甚至失传了。

光辉的铜鼓文化在唐代几乎遭到中美洲玛雅文化的厄运,⑨这种教训确实是惨痛的。壮人决不应当满足于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这一点,它的贡献应当和人口相称。为此,它应当有统一的文字来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大家庭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马克思说过:“当共产主义的手工业者联合起来的时候,他们的目的首先是学说、宣传等等。但是同时,他们也因此产生一种新的需要,即交往的需要,而作为手段出现的东西则成了目的。”⑩这种手段就是文字。无产阶级应当用文字来创造“远胜于资产阶级的一切书刊”。⑩马克思又指出,工人需要文化,需要知识,需要用文字来写作。他们的作品是“无产阶级巨大的童鞋”,如果“拿来和德国资产阶级的矮小的政治烂鞋比较一下,我们就能够预言德国的灰姑娘将来必然长成一个大力士”。@这段话对我们是莫大的鼓舞,在党的领导下,壮族人民的“达加”@(灰姑娘——壮语),无疑必将长成“大力士”。许多壮人由于不识字而在某种意义上被排斥于政治之外的局面,必将告终。因此.我们不希望有人再来做虐待灰姑娘的继母!关于民族内部需要进一步加强团结,以及统一民族文字对于加强这种团结的作用,也有人在唱反调,关于后者,我们只指出统一汉文的作用这一点就够了。关于前者,我们认为也很重要,因为:第一,为了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很需要进一步加强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之间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第二,在历代封建王朝的民族压迫制度下采取分而治之的反动政策留下民族内部不团结的很深痕迹,解放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来肃清。最后,我们还不能不来回答一个问题:即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不就是将来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下实现世界大同吗?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另搞一套文字?这是否与上述目的相违背?这的确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我们说,这不仅不相违背,而且将是社会主义胜利以后,会开始逐渐消除民族差别,最终实现理想的必经之路,这就是相反相成的辩证法。问题涉及到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列宁说:“民族之间的差别,就是在无产阶级专政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以后,也还保持很久很久”。@因此,“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如此”。⑩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即社会主义还不是在世界上一切国家内胜利的阶段)民族压迫将被彻底消灭。这个阶段将是以前被压迫的民族和民族语言发展繁荣的阶段,将是确立各民族平等权利的阶段”。⑩“谁不承认和不坚持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不同各种民族压迫或不平等作斗争,谁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甚至也不是民主主义者,这是毫无疑问的”。⑩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上述论述告诉我们什么呢?第一,民族的消亡要在阶级和国家完全消亡之后,在无产阶级取得世界性胜利之后还要存在很长很长的时间;第二,社会主义阶段是民族、民族语言(自然包括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民族文化繁荣时期,茌这个问题上要反对与此相反的左倾偏向;第三,既然如此,共产党人就应当坚持民族平等和运用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第四,要与坚持民族不平等的言行作斗争,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共产党就是根据上述原理来制定我国的民族政策的。早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就制订了正确的纲领。1938年,毛主席郑重指出:“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宗教、习惯,不但不应强迫他们学汉文汉语,而且应赞助他们发展各族自己的语言文字的文化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又反复重申这个基本思想。周总理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曾提到壮文的创造,并且强调指出,在民族自治区域内,如果有民族文字,就应当把它作为第一种文字,最近中央对西藏又重申了这样的规定⑩,新通过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也作了具体的明确的规定。这些基本思想,都明确地写进了《共同纲领》和历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国家宪法中,并在各种单行条例中有了相应的、详细的规定。

正是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国务院在50年代特别制订了关于帮助少数民族创造新文字的正确原则,并及时下达了相应的文件。在各级党政积极领导下和有关文件的指导下,对各民族的语言和有关的社会人文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科学调查研究,创造了新的民族文字,其中曾列为国家这项工作重点的就是创造这套新壮文;经过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的政务院会议讨论通过,正式批准推行的就是这套新壮文;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批准《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条例》中肯定了这套新壮文是自治区党政行使职权的合法文字;党中央历次赠给广西的贺幛,国家历次发行的人民币,都使用这套新壮文;在国际上也知道了这套新壮文④。因此,这套新壮文是有十分严肃的政策性和十分严格的科学性,并具有广泛应用的可能性和强大的生命力的。壮文的产生被公认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基本观点的具体体现,是民族平等的典型范例,是民族政策的丰硕成果。当民旗经济高度发展了,民族文化高度发展繁荣了,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消除了,才有可能逐渐消除民族间的差别。在这过程中,我们还要走很长很长的路程,因此,一切急躁冒进,一切“左”的做法,揠苗助长,把遥远未来的事拿来今天做,只会适得其反。因此,壮文还有它发展繁荣的空间,它的历史使命刚刚开始。壮族人民应当大力学习壮文,推广壮文,同时又要大力学习汉文,在有条件的地方不大力学汉文,不吸收先进文化,同样阻碍壮族的发展。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汉族,汉族也离不开少数民族。不过在壮族地区,学习汉文是不存在思想障碍的,而推广壮文则比较困难,因此,对于后者要大声疾呼,为它鸣锣开道。总之,遥远将来民族自然融合的远景是美丽的,但现在就企图用人为限制民族语文发展的办法来达到民族融合是行不通的,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四化”建设是有害无益的。壮文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在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例如在群众的扫盲工作中,如何进一步应用本地调值音质来加速各地学习统一的壮文课本,在壮文的规范工作中如何灵活应用普遍性原则来适应各方言土语的某些特殊性,以及如何充分利用一切潜在的可能性来加速整个壮文工作的进展,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在摸索中前进。壮文恢复推行以来的成绩,已经给人们展示它的生命力。只要政策对头,方法得当,态度坚决,通过学校教育,通过扫盲活动,通过广播、报刊、杂志的推动,通过文学作品、电影、壮剧的作用,壮文必将在南疆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成为壮族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有力武器。

注释

①见《三月三》1983年第三期刘三姐新歌台。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3卷第500页。

③桑乔是《堂吉诃德》中的一个人物、主教。

④佛教用语。认为一切事物皆无实体,不过是虚幻的产物,故云“空”。

见《六祖法宝坛经》。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3卷529页。

⑥马克思:《经济掌手稿》(1857-1858年)。

⑦1954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指导委员会及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帮助尚无文字民族问题的报告》。

⑧韦以强著,刊《三月三》1983年第三期,简称《一套壮文》。

⑨中美洲玛雅人的高度文化,七八世纪时达到高峰,以后便迅速衰落了。

⑩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40页。

同类推荐
  • 婚冠丧祭

    婚冠丧祭

    是一本关于中国婚丧习俗的图书,其中主要以汉族为主对婚姻、丧葬和祭祀的习俗进行了讲解,并对少数民族的一些习俗也进行了简单的描述。这些习俗在中国的古文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婚冠丧祭:传统婚丧民俗解析》对这些习俗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且有真实的例子,使人们在增加习俗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氛围。习俗充分地将人们的精神和信仰体现了出来,同时它也是一种特有的文明。这些中华文明是华夏子孙智慧和他们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的结晶。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旅游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旅游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以下几大省市的旅游常识:北京市、河北省、江苏省、安徽省、山西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香港、澳门、海南省、陕西省……等等。
  • 实用对联三千副

    实用对联三千副

    本书包括春联、婚姻生育联、寿联、挽联、宅第联、待业店铺联、治学联、修养联、风景名胜联等20类。这些对联有吉祥联、阳光联、科技联、民间民俗联。这瞟对联即可用于民间年节办事书写,也可供楹联爱好者欣赏研究。文字优美、可读可用。
  • 民间文学(下)

    民间文学(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民居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民居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这是一个神秘的、个别的、直接的、功利的、保守的、多样的、复合的、尤权威的、无系统的、迷乱的世界:治学者从中窥见智慧的闪光;执政者从中总结驭政的权谋;生意人从中获取滚滚财源;迷信者从中祈求缚身的绳索。遗憾而可恨的是,喧闹声中混进了一些市井无赖之徒,他们不学无术,宣传迷信,混淆视听,毒害民众,中饱私囊。于是乎,民间传统文化受到了扭曲,显得更神秘、更玄乎、更灰暗、更不可理喻了,甚至日益堕入泥潭。有鉴于此,这套以“倡导科学,破除迷信”为目的的中华民俗文化丛书应势而生。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活人血祭

    活人血祭

    说起邪祟,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恐怖、害怕,不干净。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恰恰是这种“不干净”,有时候会救你的命。今天,我要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诫你:那些所谓的“不干净”,到底是什么东西!因为,从一岁开始,每年家里就给我做一副棺材,七岁那年把一副棺材借出去了,之后我就遇见各种祸事。接连死去的同学,气氛诡异的山村,这一切是诅咒,还是阴谋……
  • 我青春岁月里的姑娘

    我青春岁月里的姑娘

    人生的好多事儿都说不准,我的青春岁月里有这样一个女孩儿让我一辈子怀念。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谁将玛瑙串珠帘

    谁将玛瑙串珠帘

    吾愿倾我一切,换汝半步流连;即使万劫不复,得汝笑靥如花;即便灰飞烟灭,留汝半世与共。我愿弃我一生,换你回眸一笑;即使永不超生,得你一世牵挂;即使神行俱灭,留你半生思念。
  • 步步为赢:职业废材逆袭记

    步步为赢:职业废材逆袭记

    昔日她还是废材七小姐,他说,他要娶她,保护她。她答:你可以不爱我,但绝不可以骗我。彼时她已经站在了巅峰,他却与她拔刀相向,就像前世那人一样,将匕首送进了她的胸口。她为他堕入魔道,神挡杀神,人挡杀人,嗜血狂傲。他为他舍身成仁,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傲视苍穹。是谁说,当神已无力,便是魔渡众生……
  • 卿为浮生

    卿为浮生

    她被一个异世界的灵魂占据身体六年,那人竟敢动用她的本命冰莲祈求生存,那……便别怪她拿回属于她的东西了。然而,被占据身体六年,拿回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1、与那个门派里一向两看相厌的姐们成为朋友2、遍地皆是舔狗3、拿下男神的999种套路4、……
  • 忆梦前缘今未了

    忆梦前缘今未了

    本故事,讲一个女孩意外的捞到一个与众不同的漂流瓶,当她看完漂流瓶里的内容之后,就不断的做同一个梦,而她每次梦中的情节都会在她现实生活中出现………
  • 极品特工女皇

    极品特工女皇

    花痴草包的公主一心想爬上楚太子的床,却被楚太子厌恶、嗤之以鼻,甚至丢进狼群任其自生自灭。当她穿越而来,赤手空拳击倒狼群,凌厉的身手,狠厉的眼神,惊心动魄。一袭纱衣,身姿曼妙,迷倒众生;一身铠甲,英姿勃发,横扫寰宇。凭什么女子就不能一统天下?她就要做这乱世之中的主宰者,让所有的男人都臣服在她脚下。
  • 枫诩天下

    枫诩天下

    新书,也没什么我想多说的,作品里面比较现实主义,如果有玻璃心的妹子们非要看哭瞎了也不能怪我就是了,虽然是仙侠一类,但是作品有点偏于现代校园一类。ok就说这些,我学生党要上课,保证每周8到10更,不定时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