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23900000007

第7章 论壮族文化的断裂现象(2)

在物质文化方面,壮族在驯养、开发森林、航运、水稻种植、亚热带水果培植、开发海产及淡水养鱼、饲养、土特产开发等许多方面,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例如全世界有一半人吃用的大米,是壮族祖先首先发明移栽技术种出来的。20世纪初,世界农业史专家墨里尔和我国农业史专家丁颖先后到西江流域调查⑥,发现广泛分布野生稻,上述论点初步得到确认。近年考古进一步证明,壮族祖先是最早发明水稻种植的,以后扩展到江南,并沿稻米之路传到日本,传播到世界各地。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其他方面的贡献,不复再赘述。总的说来,壮族文化的核心及实质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含蓄内向的民族性格;(2)开朗上进的心理特质;(3)顽强自立的民族精神;(4)朴实淡雅的艺术风格;(5)谦和礼让的民族传统;(6)重农轻商的经济思想。这里面,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是壮族文化的主干。但是,壮族文化毕竟形成于封建社会,带有一定的封闭性、保守性和惰性,而最大的问题是它的断裂现象。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从传承的角度来看,主要有四种类型,即传承型。转用型、重建型和断裂型。汉族文化属于传承型,满族属于转用型,美国属于重建型或复合型,壮族属于断裂型。断裂型文化在信息时代必造成经济文化发展的迟缓。壮族文化在哪些方面发生断裂呢?第一,古与今断裂,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发生断裂。上面所归纳的那些文化形态里,有不少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全部或大部失传了。那些重要的科学发现,详情如何,后人不得而知。世人只知道欧几里得把圆分成十五等份,名垂千古,却不知与他同时代的一些壮族工匠,也同样能在铜鼓面上表现出高超的割圆术。这些工匠是谁呢?他是怎样分割圆的呢?那些准确的几何图形是怎样面出来的呢?谁也不知道。又如《岑家兵法》,至今已无法窥其全豹。壮族动人的神话、长诗、短歌,丢掉的不知多少。第二,文与言断裂。长期以来,壮人以汉文作为书面语,而绝大部分壮人却依然以壮语为交际工具。壮语在壮人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却没有一种通行的与之相一致的文字符号。语言与文字之间的这种断裂,对于壮族发展文化教育、开发智力、吸收新技术和新思想,阻碍极大。第三,高与低断裂,亦即高层次文化与低层次文化之间发生断裂。例如在科学方面,较高的现代科学都是用汉文阐述的,为壮族中汉文较高的知识分子所掌握,广大群众看不懂汉文书刊,听不懂汉语广播,无法接受。他们在生产中所使用的,主要仍是属于低层次的传统生产经验,得不到更新和提高。在文学方面,属于高层次的作家文学,如现代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与大多数壮族群众几乎无缘。由于作家文学长期以来脱离本民族文化的沃土,因而大多在中层徘徊,并未进入到真正的高层次,因而在全国文坛产生影响的作者和作品为数不多。第四,内与外断裂,即本民族文化和汉族以及其他民族文化之间发生断裂。壮族的优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很少向外界介绍,鲜为人知。壮族祖先创造的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铜鼓,是铜鼓鼎盛期的代表型号。用石钟健教授的话讲,铜鼓到了瓯骆人手里,才脱离釜,变成真正的金属鼓。其铸造过程的高超技艺,其纹饰的复杂内容,壮族自己无一字留存,外人不得而知。壮族号称歌唱的民族,然其歌海很少有几滴水流入长江,汇入黄河。壮族文化大多自生自灭,外界难以窥其一斑。在历史上,汉文化对壮族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壮族的进步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由于广大群众不懂待汉语汉文,无法从浩如烟海的汉文典册、报刊杂志及现代电讯系统中直接得到知识,这就大大影响了群众对汉文化的直接、系统的吸收。汉文化的影响主要是知识分子,他们所得的知识,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间接地传到一般群众中,而且数量有限,这无疑加剧了断裂程度。从汉文化中移植过来的东西,因有断层而难以扎根于民族文化沃土之中,成活率低,生长缓慢,很难出现高层次的产品。以小说为例,汉魏六朝就出现的小说(当时尚属志怪小品),明代达到高峰,而壮族直到20世纪二十年代才出现第一篇短篇小说,至今除陆地较有成就,其他作者在全国文坛影响不多。又如壮人讲汉语,相当一部分人还只是模仿,并没有真正掌握其音位系统,发音多不准确,汉族人非经多次接触,不易听懂。至于文字表达的颠倒、不通,名家作品中也不难找到。内外断裂的程度,可见一斑。如果有民族文字,将汉文化转换成壮人能接收的信号,就不会发生这种断裂。第五,传与承断裂,也就是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断裂。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壮族地区的官方教育传播的是汉族封建文化,讲钦定的正统伦常,使用的是汉文。壮族文化不仅不能登大雅之堂,还要受到贬低和丑化,久而久之,壮族的文人学子几乎都不大懂得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在封建重压下,形成了虚无主义的畸形思想和变态心理,反而看不起本民族文化。解放以后,学校教材从内容到思想性都起了根本的变化,但壮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也仍然与民族文化几乎无关,缺乏乡土教材。这极不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振奋民族精神,步入信息时代。造成上述断裂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认为,由于华夏文化较为丰富和先进,在和越族文化接触中发生冲撞,从而造成壮族文化的断裂。

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不确切的。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体系,在与外界的接触申,除了碰撞的一面,还有不断地吸收先进文化,调整文化结构,使自己达到新的文化生态平衡的一面,这后一面可以说是文化的相对开放性,这是一个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汉文化在壮族地区的传播,不应当是断裂的原因,而是壮族文化发展的外部条件之一。事实上,汉文化的影响主要限于上层知识分子,不易渗透到底层。考虑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和严酷性以及意识形态上独尊儒术所造成的重压,壮族文化的断裂从根本上来说是封建统治者实行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歧视政策的必然结果。土司制度有过它的积极作用,但它本质上是“分而治之”、“以夷治夷”的政策的具体实施。这种政策对封建王朝的好处在于,一块块或大或小的土司领地,直接对朝廷负责,互不相属,不得发生横向联系。这块土地由皇帝“钦给”,“地方水土,一并归附”,“尺寸土地,悉属官基”⑦,土官十分感激,一切依仗皇权,按封建文化和伦常行事,以取得朝廷的信任,反过来压制和摧残自己的民族文化。所以在土司时代,屡屡发生土官在歌圩上进行骚扰、驱赶人群、侮辱妇女的事件,不少地方的歌圩被迫停止,甚至转入“地下”——在半夜三更悄悄进行。汉官抓捕唱歌之人漆面惩戒,不乏其例。中央王朝的科举制度,使壮族上层知识分子趋之若鹜,他们以学得封建文化为荣,鄙视民族文化,以求得一官半职,或保其乌纱帽,封妻荫子。民间流传的古壮字,不屑一顾,一千多年,没有一个人肯编一部词典。最近在布依地区发现一部“法部词典”,相比这下,使人感慨万端。而封建王朝派到岭南的封疆大员对壮族语言、文字、风俗的丑化,史不绝书。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壮族文化发生断裂是不奇怪的。不过,处在相同政治环境之下的一些国内兄弟民族,文化却没有发生这样严重的断裂,究其原因,是因为壮族没有全民族统一的完备的民族文字。民族文字有诸多的社会功能,宦是一个民族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素质,从落后走向先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一个有语言的发达的民族,没有文字是不可想象的。在诸多功能当中,民族文字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和韧带,起特别重要的作用,它能将古与今、文与言、高与低、内与外、传与承连结起来,固定民族文化的框架,沟通不同地域的亚文化,形成一个正常运转的文化体系和传承机制,使一个民族在人类文化总体中处于活跃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状态中。很明显,文字能给一个民族生产力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条件,它是民族文化发展壮大的载体。有了它,低层次才能经过积累和加工,得到充实、提高,从而达到高层次。为了弥合壮族文化的断裂现象,必须以战略的眼光,从民族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体发展上来看待壮文的推行。壮族人口多,居住地区广大,连成一片,大多数人又不懂汉语,因而不可能重建一种美国型的文化,也难以在短期内像满族那样彻底转用汉语,唯一的办法是用壮文来发展一种符合时代需要的开放性传承型文化,以加快壮族地区的四化建设。断裂现象给四化建设造成的危害,随着时间的推移,是越来越严重了。

在自然经济时代,这种断裂的痛苦许多人不易觉察,因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小农经济,可以使人易于苟安。在信息时代里,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断裂型文化造成的与相邻地区及民族的反差,明显加剧,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动和反思。同是岭南,为什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之下,广东上得这么快?广西那么慢?同是岭西,为什么桂东南上得那么快?桂西上得那么慢?同是邻县,为什么宾阳地里的农作物比来宾的好?不就是文化素质不一样吗?文化的断裂现象不仅造成民族文化素质下降,生产发展缓慢,而且在思想上造成的混乱也是惊人的。应当说,对壮族农村发展之缓慢,各级领导是焦急的,一个会接一个会,一个决议又一个决议,又是星火计划,又是贷款扶贫,又是树立样板,然而农村里大多仍无动于衷,有的地区温饱尚未解决,却我不到致富之路。人们干焦急,却不知道那些决定、政策、科普是用汉文写的,生产第一线的人看不懂,学不到,他们怎么用?怎么致富?这些同志越急,听到搞壮文就越烦躁,认为我扶贫还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考虑那种“鸡肠字”?这本身并不是一个推行不推行文字的问题,而是民族文化断裂造成思想混乱的一种现象,是一种民族文化自我否定的变态心理,其历史原因是漫长的。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格劳斯金指出,语言不仅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社会认同性和集团认同的符号,是集团成员资格的一致性的标志,有着心理上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世界许多地方,对待语言的态度,如它是否优美,功能如何,是否发达等,常同对待该语言的使用者混为一谈,从而导致同时贬低某种语言及其使用者。格劳斯金又指出,当一个语言集团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处于优势时,往往贬低少数语言集团的语言文字,经过一定的历史持续,被贬者便会反常地接受贬低的观点,出现变态心理,自己贬低自己的语言文字,甚至超过多数语言集团。多数语言集团中的专家学者对少数语言集团语言文字的积极态度,反而超过少数语言集团的一些人。更为反常的是,少数语言集团中文化较高的双语人,并不贬低他族语言文字和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视为等同,倒是单语人或中下层文化双语人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持较激烈的否定态度。关于多数语言集团、少数语言集团以及语言文字歧视的社会的原因,我们是不能同意格劳斯金的提法的。除此而外,他提到的那些变态心理现象,壮族是相当典型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了弥合壮族文化生活的断裂,创造信息时代趋于平衡的文化生态,壮族必须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南,做出异常艰苦的努力。为了解决民族素质问题,必须建立双语教学的民族教育机制,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适合发展汉文教育的地方要努力提高,抓住不放。多数壮族聚居的小圩场及多村,要大力发展壮文教育,并结合科普建立壮文职业中学和扫盲,使壮人双语同时上,信息四通八达,人的素质才能提高。要建立民族文化研究和宣传体系,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引入新思想新观念,摒弃旧观念。要唤醒民族之魂,使壮人知道在四化建设的今天,我们落后了,对祖国的贡献与人口不相称,对不起曾为祖国做出过许多贡献的祖先瓯骆人,去掉囿于鼻场自以为还可以的盲目自得心态,急起直追。按照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开发技术必须与环境相适应;特殊技术必须与特殊环境相适应;特殊行为模式在特殊环境中对文化生态有特殊的作用。壮族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生产生活习俗需要有新的开发技术、生产技术和新观念,才能脱贫致富,从而走上经济发展繁荣的道路,这就是当今研究壮族文化的历史重任!

注释:

①王勃:《滕王阁序》。

②张元生、梁庭望、韦星朗:《古壮字文献选注》60页,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③《后汉书·马援传》卷廿四。

④梁庭望:《传扬歌》(壮文版),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⑤清·刘定迪:《写怀二首》(其一)。

⑥梁庭望:《水稻载培——壮族祖先智慧的结晶》,《广西民族研究》,1992年1期。

⑦《白山土司志·招令》

同类推荐
  • 新时期群众文化研究

    新时期群众文化研究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除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发明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发明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2007年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2007年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本书以“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为中心内容,分为总报告篇,改革与发展篇,统计研究篇,专家论坛篇,行业报告篇,区域报告篇,个案研究篇,大事记篇等。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下)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下)

    本书共收集肃州区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七十多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来自肃州人民的口头、集体创作,千百年来依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
  • 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新乡土中国是什么样的呢?浙江省武义县县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验闯入了笔者的眼帘,刻入了笔者的脑中。笔者在为武义的惊人变化感到震撼之时,认定这就是笔者心中的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经验提升为武义模式,其结构大而分之可分为人与自然的关联在协调中平衡,人与人的关联在沟通中和谐两大基本元素。
热门推荐
  • 天上的花

    天上的花

    一个男孩子的关于友情、关于爱情、关于亲情、关于教育、关于选择和成长不得不的说的一些故事。也许平淡无奇,也许“另类”到震撼人心,备受争议,也许孤独、迷茫……但也许这就是属于每个人的相似却不一样的成长。
  • 仇尽天下

    仇尽天下

    消逝近千年的杨家传承未断?一场庞大的商战及连锁反应即将浮出水面?是选择驰骋商场的天之骄女还是始终跟在身旁不离不弃的青梅竹马?呵,首先,我,杨逸然,身背父仇,只为复仇——一切的蛰伏,一切的拼搏,只为复仇!
  • 医脑

    医脑

    萧景逃入自己平时采药的山林,怎知山中突然起雾,萧景失足滑落山崖。在他醒来后,发现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变成了十六岁的傻子萧景,新的规则,给了拥有很多中医知识的萧景无尽的便利,他很快获取了医师资格证。在他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善良的大医阮佑铭,黑心商人涧则先,还有无耻的骗子月隆,以及为了利益,颠倒黑白的官员厚适才。
  • 海神任职日记

    海神任职日记

    “来,让我看看,下界水族调查报告。”“九头蛇一族最近凭借强大的断头再生能力,做起了餐馆,呃,碳烤蛇头,红烧蛇头,清蒸蛇头……挺好,改天去试试。”“深海娜迦和星鲸族打起来了,理由是星鲸住的房子太大挡住了娜迦采光?”“鲛人和美人鱼相处十分友好,开始互相讨论起如何保养鳞片?”“巨型八爪章鱼怀疑自己被隔壁的海龙老王绿了?”“最近各界大海频繁出现危险漩涡,竟然是因为三太子在玩水?”“海盗们经过道德与思想教育后纷纷退出这一行,并且会扶老奶奶过马路了?嗯…孺子可教。”“索伦斯帝国完核弹把自己陆地炸掉沉海里去了?这可不是我干的……”“天使恶魔又打起来了?算了也不是第一次了……”“什么?火神那个王八蛋又偷了我一批海鲜,呸,子民?天河水军何在?副统领何在?传我命令,抄家伙上啊!”这是某海神上任后的故事……【日常向,轻松向】
  • 红衣镜鬼

    红衣镜鬼

    忘川水退,百鬼夜行。白色翎羽现,无名之剑出,凡尘鞭飞扬,惊蛰软剑亮,四色瞳仁开,君临剑之下,红色玉佩碎。一场不为江山,只为美人的血雨腥风在魔界大陆上翻腾。无数世家子弟因此成为生死之交,闯荡魔界。
  • 离界天宫

    离界天宫

    什么?凡人心中潇洒倜傥的仙人之辈竟然也玩资本主义?潜入海底捕鱼的黑鱼艇,翱翔天空放牧飞禽的金翼梭……这些都是各大门派炼制的器具。更有在地脉之上建立的庞大阵法,汲取源力生成源晶,这种源晶不但是驱动器具的能源,还是用于交易的货币。
  • 绝世战神

    绝世战神

    逆袭成就天才,修炼吞天九龙,败尽诸天豪杰,镇压九天十地,成就绝世战神。
  • 酒慰风尘

    酒慰风尘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人生总有一些事刻骨铭心却又往往敌不过时间,所以我选择用文章替我去记忆。故事简单,感情平淡……
  • 大唐闲王

    大唐闲王

    一位现代青年,带着空间穿越到唐朝倒霉王爷李佑的身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