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5800000030

第30章 转战陕北(1)

毛泽东率领红军终于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战胜了说不尽的困苦,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吞山河的凌云壮志来到了一片新天地一一陕北。从保安到延安,这里成了中国革命的心脏,然而蒋介石不甘失败,一綮不停地派重兵进犯这块红色区域,毛泽东和党中央也多次陷入危境之中。毛泽东以无与伦比的军事指挥才能,一边指挥全国各个战场,一边领导人民转战陕北,创造了一个个辉煌的成绩,展现了一个个惊险的镜头,留下了一个个神奇的故事。

敌人突然包围了瓦窑堡,毛泽东等刚出城南门,敌人就从西门进来了

毛泽东住进瓦窑堡后的一天,数倍干我的敌人偷袭了这里。

瓦窑堡坐落在米粮山上,是陕北有名的大镇。从山上到山下有三道护城墙,居住着近二千户的人家,有大小上百家店铺,十分热闹。

1935年冬,毛泽东顶着凛冽的寒风,踏着厚厚的积雪来到瓦窑堡,在这里主持召开了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通过了著名的《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从此,瓦窑堡成为中央机关的所在地,中央军委,后勤部等机关都驻扎在这里,还有红军的几所学校。于是,瓦窑堡便成为一座名城。

毛泽东住在瓦窑堡里城的一座两孔砖砌的窑洞里。院子比较大,窑洞里也较宽敞。屋内的陈设很简单,只有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毛泽东的铺盖也很简朴,就一套被褥,连个枕头也没有,睡觉时把棉衣卷起来枕着,身边横七竖八地放着一堆书,还有一些文件。

在这样的工作、生活环境里,毛泽东日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操劳着。有时和其他中央领导共同商讨问题,有时批阅文件,有时和同志们谈话……每天都安排得很满。他的身体日渐消瘦,身边的警卫员有心给他调剂一下生活,因缺少菜金和他自己不肯特殊,只好和大家吃得一样。

转眼快到端午节了,瓦窑堡充满着节日的气氛,老乡们都在包粽子。警卫员心想,几个月来,几乎每天都是小米饭加咸菜,也该改善一下生活了,便试探地对毛泽东说:“主席,老乡们都在准备过端午节了,我们……”

“是呀!我们也要过节,但还要准备过苦日子哟!”

警卫员领会地点了点头。

就在端午节前两天的中午,毛泽东刚刚休息,突然从瓦窑堡西面传来枪声,由远而近,看来是冲瓦窑堡来的。枪声惊醒了毛泽东,他迅速坐起来问:

“哪里在打枪?是怎么回事?”

“是安定县川里方向,可能有情况……”警卫员贺清华急忙回答着。

毛泽东走到地图前,看了一会儿,转身对贺清华说:“快请张云逸参谋长来!”

毛泽东披着衣服,在屋里边走边自言自语地说:“看来,敌人是想乘虚而入哟!”

红军的主力都去西征了,瓦窑堡没有留守部队,只有一个通讯连和一个保卫队及红军大学的学生。而瓦窑堡附近的敌情很复杂,有蒋介石的西北军,以及地主民团,还有几股土匪,情况十分危急。

这时,枪声越来越密集,也越来越近。不知是哪股敌人,来了多少,交战情况也不清楚,警卫员们心里非常焦急。

不一会儿,张云逸参谋长策马从火线赶来,把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报告:敌人是石湾一个营和一部分地主武装,不仅人数远远多于我们,而且火力很强。我把通讯连、保卫队和红军大学的学生全部拉出来,与敌人正在激战。我们人少,平均每人只有二三粒土造子弹和手榴弹,恐怕难以挡住敌人的进攻。

说到这,张云逸的神情有些紧张起来:“主席,很危险,请马上转移吧!”

毛泽东说:“要战士坚持抵挡一阵,马上转移机关和其他同志,等他们转移完了,再走也不迟。”

话音刚落,周恩来推门进来,顾不得喘气,对毛泽东说:“外边的情况很紧急,主席你赶快转移吧!”

敌人已逼近西门,喊杀声已隐约听见。毛泽东依然镇静地坐在椅子上,一边吸着烟,一边看着警卫员为他收拾文件、用具等。

东西收拾停当,毛泽东的坐骑小黄马也牵来了,贺清华走到毛泽东面前:“主席,该走了吧?”

毛泽东慢慢站起身,不慌不忙地说“不要忙嘛!敌人从西门进来,咱们从南门出去就是了。”

贺清华迅速爬上了窑洞顶,仔细地观察敌情。他发现敌人正分两路进攻。一部分向虎灵山冲去,抢占制高点,另一部分是主力,正向西门发动冲锋。他急忙下了窑顶,几个箭步来到毛泽东面前:

“主席,敌人已从西门进来了,不走就来不及了!”

“机关都走了没有?”毛泽东问。

“早都走了!”大家回答着。

“好,我们走!”毛泽东向大家一挥手。

大家出了窑洞院,穿过街道,向南门走去。

这时,敌人临近了,子弹“嗖嗖”地从头顶上飞过,毛泽东的神志十分镇静,迈着稳健的步伐,不慌不忙地向前走着。警卫员们生怕毛泽东发生意外,紧紧地簇拥在毛泽东的前后左右保护着他。

毛泽东等刚一出南门,敌人就从西门进来了。贺清华喘着粗气说:“太危险了,再慢一点儿……”他不敢再往下说了。

毛泽东忽然发现两名战士从半山腰背下来一个伤员,他急步走过去。

“是谁?怎么样?”

“报告主席,保卫局的李科长受伤了,伤势很重。”一个战士回答说。

“小李!小李!”毛泽东亲切地喊道。

没有回答。李科长由于伤势过重,流血过多,已经昏迷过去。

“快送走,路上小心点儿……”毛泽东叮嘱道。

走了一会儿,毛泽东等拐进了道旁的小山沟里,警卫员们紧张的心情才稍稍轻松一点儿。

突然,山沟左边的山顶上,冒出十几个敌人,边打枪边朝这边窜过来。警卫员们立刻紧张起来,做好了战斗准备。

“要沉住气!不要开枪,这些敌人是没头的苍蝇乱撞,他们不一定是发现了我们。”毛泽东告诉身边的警卫员。

不一会儿,敌人连喊带叫地从山脚下拐过去,走进了老乡的窑洞,紧接着就是一片抢东西的声音。

走出了山沟,毛泽东等来到了较安全的阎家砭。中央机关的同志们见到毛泽东安全地撤了出来,都松了口气。

不久,毛泽东等转移到了保安。

警卫员擦枪走火,子弹从窗户射进毛泽东住的窑洞里,幸亏他正在睡觉

1937年元月。延安。

元旦刚过,毛泽东率中央机关从保安来到延安。

延安,是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清清的延河水从它的身旁流过。它的东面和东北面是文化古迹遍及、巍然挺立的宝塔山和清凉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毛泽东率中央机关到延安后,除了部分驻扎在庙宇和其他公共场所外,大部分都住在城外的老乡家里。毛泽东就住在城西的一个老乡家。

毛泽东住的窑洞很简陋,阴冷潮湿,墙角挂满了白霜,屋内只有一张破旧的桌子和一只用铁丝缠绑的方凳。此外,屋里还堆放着一些破旧的农具和坛坛罐罐。毛泽东睡在用干草和破被铺垫的土炕上,炕头放着一些书籍和文件、报纸,他不时地翻阅着。

身边的人见到毛泽东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艰苦,总想改变一下。毛泽东知道后说:“不要到处去麻烦老乡们借东西,人家的东西也很少,自己还要用。要替老乡们着想,万一搞不好,还要影响与群众的关系。我们是人民的军队,千万不能违犯群众纪律,有困难自己克服,能工作、休息就可以了。”

住到延安以后,毛泽东一边忙于党、政、军的日常公务,一边抽空大量阅读书籍,尤其阅读了许多哲学著作,包括哲学史、经典作家的原著,还有李达、雷仲坚译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和沈志远译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著作。毛泽东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凡他阅读过的书,大都在一旁加上了批注。

为了使全党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看待一切事物,纠正党内和红军内仍然存在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端正思想路线,正确总结革命斗争的经验,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在7月至8月间,毛泽东撰写了两部哲学著作,即《实践论》和《矛盾论》。

7月的一个晚上七点多钟,毛泽东习惯地进入了工作状态,伏在桌上看电文、写著作。暗淡的油灯下,毛泽东的身影一动不动。窑洞外一片漆黑,一片寂静。不知烟灰缸里有多少个烟头,不知往油灯里添了多少次油,一声清脆的鸡叫,使毛泽东放下手中的笔,他向窗上瞥了一眼,自言自语地说:“天亮了?亮了!”站起身来,伸了伸腰,在屋里走了几圈后,转身走出房门。

“主席,该休息了!”警卫员关心地说。

“是该休息了!”

毛泽东洗漱完后,简单地吃了点饭,便上炕休息了。这时警卫员李长培靠着院内的黄土墙坐在了地上,随手把佩带的枪盒移到胸前,掏出了手枪,心里说不出来有多喜欢。他把枪拆了装,装了拆,一遍又一遍地精心擦拭着……

“砰--”

李长培在勾动扳机时,枪响了!原来,他忘记在擦拭枪时把子弹卸下来。枪声在寂静的窑洞院内回荡,显得特别刺耳。更糟的是,子弹竟穿过窗户,射进了毛泽东的那间窑洞!李长培吓呆了,一动不动地站着。

“谁在打枪?!”

毛泽东大声喊道。从语调声中,可以听出他对惊扰了他睡眠的枪声十分生气。

警卫员翟作军听到枪声赶来,顾不上追问枪声的原因,疾步走进毛泽东的窑洞里,看子弹误伤了毛泽东没有。

“为什么打枪?”毛泽东生气地询问刚进门的翟作军。

翟作军知道,主席工作了一夜,刚刚睡下。惊醒了主席后,就再也睡不着了。主席跟他们发脾气,十次有九次都是因为干扰了主席睡觉。翟作军看到毛泽东虎着脸,不敢如实回答,支支吾吾地说:“可能是哪个愣小子擦枪时不小心走了火吧。”听说是枪走火,毛泽东没再说什么,又躺下休息了。

看到毛泽东入睡了,翟作军才向李长培问明了原因。接着他蹑手蹑脚地来到窗前,看到子弹穿的圆孔,不由得心里一惊。又看了看子弹打进了窑洞里的墙壁,暗叫道:“哎哟我的妈呀!”假若毛泽东晚休息一会儿,假若枪口再低一点点,恐怕……翟作军不敢再往下想了。这时,几位警卫员也来到了院子里,他们围着李长培东一句西一句地批评、责备他。李长培低着头,一声不吭,眼里浸着悔恨的泪花。

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起了床,当他知道事情的原委后,看了看窗户,又看了看墙壁,连声说道:“太危险了!太危险了!”

保卫局的负责人知道此事后,召集警卫员开了会,又一次向大家申明了有关纪律,确保以后不再发生类似事情。会上作出了处分李长培的决定。

毛泽东知道后说:“我看不必了。既然小李是无意出错,只要作个检讨,认个错就是了。不过,要在这件事上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教育战士按操典擦拭武器,不要再发生这种事了。”

李长培从首长那里得知毛泽东对他免予处分的消息后,心里非常激动,久久说不出话来。过后,他向首长表示:“以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了,我要尽心尽力地做好保卫毛主席安全的工作。”

毛泽东刚刚移居,敌机投下的一颗重磅炸弹就落在他的住处,窑洞被震塌

抗日战争进入1938年10月以后,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了对华政策,逐渐减少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进攻,把主要兵力放在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战场上。

延安,作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和领导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指挥中心,成为侵略者重点“关注”的地方,经常派飞机进行轰炸。

1938年11月20日这一天,是星期日。刚下过一场大雪的延安城,披上了银装。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有的领着孩子尽情地享受着初冬大雪带来的美景,有的逛商店,热闹非常。

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的毛泽东,工作了一夜之后,开始休息了。

八点多钟,清凉山上响起了警报声,人们纷纷躲避起来,街头的喧闹气氛立刻消失了。不一会儿,一架敌机飞抵延安上空,盘旋一阵之后向西南飞去。翟作军等警卫员一眼认出那是日军的侦察机。刚才紧张的心情有些放松,他们没有叫醒刚刚入睡的毛泽东。半个小时过后,尖叫的警报声一阵紧似一阵,让人心里发颤。接着,十几架敌机出现了,排着整齐的队伍由南向北飞来。有人在喊:“到杨家岭了!”“到宝塔山了!”

“到清凉山了!”敌机的轰鸣声和我军机枪的哒哒哒射击声不绝于耳。

刹那间,敌机向延安城俯冲下来,丢下了一颗颗炸弹。顿时,硝烟滚滚,尘土飞扬,爆炸声在山谷间回荡。情况火急!翟作军飞似地向毛泽东住的窑洞跑去,在门外就大声喊道:

“主席!快起来!敌机来了……”翟作军刚闯进窑洞,又是一片爆炸声,屋顶上的泥土随之哗哗直掉。他连忙抓起一件大衣披在毛泽东的身上,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主席,快……”

毛泽东望着手忙脚乱的翟作军,有些不满意地i兑“慌什么?拉拉扯扯的,我自己走!”翟作军似乎什么也没有听见,也不管毛泽东满意不满意,连推带架地拽着他往外跑。

刚刚跑出小院门,几颗炸弹在不远处爆炸。翟作军拉着毛泽东直奔防空洞。毛泽东刚刚走进防空洞,又是几声巨响,几颗炸弹落在防空洞外几十米处,巨大的气浪卷起尘土腾空而起,顿时眼前一片昏暗,防空的石洞震得嗡嗡直叫。大家互相看了看,心想,要是主席跑得慢一点……太危险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紧张、后怕的表情。

此时的毛泽东坐在洞内的板凳上,泰然自若地吸着烟,并对大家说:“紧张什么,不就是丢下几颗炸弹吗?敌人就这点本领……”敌机狂轰滥炸一阵后,向北飞去。

“你到城里看看,有人受伤没有,损失怎样。”毛泽东对翟作军说。

翟作军和萧劲光等留守处的干部一起查看了情况许多窑洞被炸塌了,有的商店被炸得一塌糊涂,街道上躺着几个死难者,共死伤十几人,部队、机关的医务人员正在全力抢救伤员。毛泽东住的窑洞,有的地方震裂,窗户和门被气浪冲坏。翟作军把看到的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立即给陕甘宁边区政府打电话,询问情况,并让他们务必做好救济受难群众及死难者家属的工作。

当天下午,陈云等同志来到毛泽东的住处,就有关工作进行了商讨。晚饭后,陈云提出请主席搬家,说:“主席,你住的这个窑洞已被敌机炸坏,再说目标也太明显,这里不能再住了,还是搬到比较隐蔽安全的地方去住。”

可是,往哪儿搬呢?经过商议,决定让毛泽东搬到杨家岭去,住在中宣部临时腾出的一间房子,并决定立即搬。

天黑下来了,警卫员为毛泽东搬家忙碌开了,有的整理被褥打包,有的收拾生活日用品。毛泽东在叶子龙等人陪同下走出小院。临走时,毛泽东叮嘱贺清华:“你不能离开这个小院,我的文件都在这里呢。”次日早晨,几十架敌机又轰炸了延安城,顿时,四处硝烟滚滚,弹片飞窜,许多房屋倒塌。一颗重磅炸弹落在毛泽东住的窑洞院里,已经被震裂的窑洞,这回倒塌了。受了轻伤的贺清华,奋力地从洞里爬出来,露出白花花的牙齿,喃喃地说:“幸亏主席昨夜搬走了!”后来,日军多次组织对延安的轰炸,由于部队、机关都有防空准备,没有造成太大损失。毛泽东和党中央依然在这里指挥全国人民抗战。

蒋介石三次发邀电,居心叵测。毛泽东深入虎穴,惊心动魄

1945年8月,重庆发生了轰动中外的重要事件:18年的敌手--毛泽东和蒋介石坐在一起进行了和平谈判。43天的日日夜夜,波折迭起,惊心动魄。

同类推荐
  • 品中国文人.3

    品中国文人.3

    中国历史漫长而丰富。中国很早就有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品中国文人3》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个生命的演进,还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况。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炉,同时也注入了作者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人的见解和情感。《品中国文人3》的作者原为小说家,在对这些文人和历史的讲述中也融入了文学的笔法,展现出作家雄厚的笔力、丰富的艺术再现力和广博的人生阅历。
  • 杨慎传

    杨慎传

    “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杨慎就出生于这样的家族。他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学者,是明朝四川唯一的状元,授翰林修撰、经筵讲官。他自幼有“神童”之称,一生博学多闻,诗文词曲无不擅长,天文地理、医学生物、金石书画无不通晓,是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本书以杨慎出身名门—少年成名—殿试夺魁—被贬云南—戴罪平息叛乱—终老云南的一生为主线,艺术化、形象化地再现了杨慎传奇的一生,以大量翔实的史料为基础,详细梳理了杨慎人生历程中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同时对杨慎的哲学思想、史学思想、文学思想以及他在音韵训诂、文学创作等方面的成就,做了全面的评述。本书不仅是一部全面记录杨慎生平事迹和文化成就的通俗传记,而且涉及明代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民俗等知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文学价值和文献价值。
  • 影响世界历史100名人

    影响世界历史100名人

    我们不应忘记,那些站在世界历史殿堂里发出宏音,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留下遗迹的英杰伟人。他们手擎大纛,挥斥方遒,浓书历史,描绘蓝图,才有人类文明的飞速进步。人们总是要不断回溯历史,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总结历史经验,为的是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 理想爱情的歌唱家:屠格列夫传

    理想爱情的歌唱家:屠格列夫传

    本书用优美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记录了这位给世界文学和我国现当代文学以重大影响的世界文豪的创作和人生经历,带引读者走进他迷人的艺术世界。
  • 斯诺

    斯诺

    斯诺是20世纪世界杰出的阅读、作家和评论家。他的新闻报道、评论以公正、客观、诚实而见著,其作品融新闻性、政治性和文学性于一体,成为撼世的经典之作。他对中国的理解、认识使新、老“中国通”们相形见绌。他对事物有敏锐的观察力、深邃的推断力、高度的分析力,其结论往往是独特的、正确的和预见性的。他还是世界人民和平、友好的使者。他执着地追求正义、自由、平等,反对殖民主义强权统治,呼吁国际和平。他一生致力于增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为促进美苏、美中关系正常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热门推荐
  • 锋芒破苍天

    锋芒破苍天

    世界一片虚无,没有生命、只有无尽的混沌之气,不知道过了多久,混沌之气密集的地方诞生了一个珠子,珠子有无穷无尽的吞噬力更有足以毁灭天地的力量,一个比它出世更早的神雷发现了它,并发现了的恐怖,展开了大战最终神雷以底蕴碾压了黑珠,黒珠掉入了凡尘,神雷创造了宇宙…
  • 高手

    高手

    三省交界的县城出现密室连环杀人案,权势家族成为被追杀的目标。侦破陷入僵局之际,侦探金四九从被害人身上的符号发现了端倪。连环杀人案背后,是另一场被遗忘的谋杀。当法律止步于追诉时效,正义之路是否唯有复仇?
  • 在你离开的壹佰贰拾贰个日夜

    在你离开的壹佰贰拾贰个日夜

    本书是女友离开后每日的所思所想,122个日夜随想随记……
  • 坑神攻略

    坑神攻略

    业余网络小说作家周魂飞挖坑不填,堕入笔下小说世界以身填坑,却发觉了这个世界有些不同。
  • 智慧咖啡在飘香

    智慧咖啡在飘香

    本书通过幽默、机智的文字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并向读者揭示了一个简单而又普通的哲理,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才能活出真的自我。
  • 隐锋剑

    隐锋剑

    天隐其锋,潜龙在渊。天显其锋,凡尘难敌。当四面皆敌之时,是彰显锋芒,还是隐藏到底?
  • 北京小吃

    北京小吃

    一位七十二岁的精干老人,戴着一副眼镜,颇有几分文人气质。一口地道的北京话,透出京城人的练达与开朗。六十年的餐饮生涯,历尽沧桑;说不尽的传说故事,引人入胜;谈起小吃则如数家珍、滔滔不绝,令人馋涎欲滴。这便是被尊称为『京城小吃第一人』的陈连生。
  • 麒麟之岛

    麒麟之岛

    热血男儿,聪慧女子,权利游戏,怪神魔论……爱国情操,手足情深,阴谋背后,如何化解……且看麒麟鹿其,土星镇星,万妖之王勇命果,段家唯一血脉段情,六皇子俊杰,神秘身份段玲,狼人雅尔与旋风,魔族之子金命长,小兔兔四夕,小公主赫连青桐等等,他们的命运何去何从?点击进入玄幻之旅。
  • 非凡魔术师

    非凡魔术师

    舞台就绪!观众入场!魔术师登场!表演开始!有观众,魔术师无所不能,没有观众,魔术师一无所有。“不是我不想低调,低调我会死的。”“打架可以输,但过程一定要炫酷,最重要的,必须有观众席,有啦啦队。”
  • 我有一把力量杖

    我有一把力量杖

    “各位电视机电脑屏幕前的观众朋友,中午好,下面播放一则紧急新闻。请注意,5月10日下午3点左右,南阳省西部区域,大境山南部出现一头六阶神秘妖兽,其外观形态类似中生代霸王龙,已摧毁原始森林超过三十五万公顷。目前张总督,已亲自率领省级武者部一千名现役武者前往。据前方传来消息,此次还有16支来自民间自发组织的武者小队,对于他们英勇的举措,我们应给予点赞。”“大境山即日起,将全面禁止武者入山试炼!”“同时也请大境山附近周围的居民,迅速搬离危险区域,请看到这则消息的朋友们,相互提醒,转告!”“……”电脑屏幕前的陈飞,怔怔地看着这一则热搜榜第一的新闻,耳边回响着年轻女主持人充满亲和力的嗓音,表情十分古怪。这是假热搜吧?太可恶了,这些传媒公司,为了钱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这都可以上热搜……等等,这种视频什么时候可以放出来了?顺便求一波三瘟暖:收藏第一暖,票票第二暖,订阅第三暖(咳咳,这个好像为时尚早……囧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