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49500000004

第4章

凡一十九首 答制三首 总二十二首

请于兴善寺当院两道场各置持诵僧制一首

加开府仪同三司及封肃国公制告牒一首

三藏和上临终陈情表一首(并答)

和上初薨赐赙赠物制一首

敕诸孝子各守法教制一首

敕诸孝子著服丧仪制一首

赐孝子米面择地等手诏一首

和上写真影赞并序一首

恩赐起造灵塔绢制一首

谢恩赐造塔绢表一首(并答)

邓国夫人张氏祭文一首

弟子苾刍慧胜祭文一首

五日李相公祭文一首

赐司空并谥号制一首

大广智三藏行碑一首(沙门飞锡文)

大广智不空三藏和尚影赞一首(飞锡文)

六日敕遣中使祭文一首

六日元相公祭文一首

谢追赠司空并谥号表一首

请于兴善当院两道场各置持诵僧制一首

弟子僧慧朗.慧超.慧璨.慧海.慧见.慧觉.慧晖.右件僧等请于当院灌顶道场常为国念诵。僧慧干.慧果.慧严.慧云.慧信.慧珍.慧胜.慧深.慧应.慧行.慧积.慧俊.慧贤.慧英

右件僧等请于大圣文殊阁下常为 国转读 敕赐一切经。

以前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奏。住此寺院二十余年。建立道场为 国持诵。灵应非一。不可名言。其大圣文殊阁 恩命赐钱修造向毕。既安梵夹。又有御经。理合弘持以资景福。其惠朗等二十一人。并久探秘藏。深达真乘。戒行圆明。法门标准。望依前件常令念诵转经。如后有事故。即请简择灼然有道行僧填阙。庶法灯不绝。圣寿无疆。

中书门下 牒大广智不空

牒奉 敕宜依牒至准 敕故牒

大历九年六月六日牒

中书侍郎平章事元载

门下侍郎平章事王缙

兵部尚书平章事李抱玉

司徒兼中书令使

加开府及封肃国公 制一首

敕。大道之行同合于异相。王者至理总归于正法。方化之齐致。何儒释之殊途。故前代帝王罔不崇奉法教弘阐与时偕行。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我之宗师。人之舟楫。超诵三学坐离于见取。修持万行常示于化灭。执律舍缚。护戒为仪继明善教之志。来受人王请。朕往在先朝。早闻道要。及当付嘱。常所归依。每执经内殿。开法前廗。凭几同胶序之礼。顺风比崆峒之问。而妙音圆演。密行内持。待扣如说。自涯皆晤。涤除昏妄。调伏魔冤。天人洗心于度门。龙鬼受职于神印。固以气消灾疠。福致吉祥。实惟弘我之多。宁止利吾之美。尝有命帙用申优礼而得为师。盛味道滋。深恩复强。名载明前志。夫妙界有庄严之土。内品有果地之殊。大乎尚德。敬顺时典。可开府仪同三司。仍封肃国公。食邑三千户。余如故。

大历九年六月十一日

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平章事元载

司徒兼中书命使宣

中书舍人扬炎奉行

奉 敕如右牒到奉行

大历九年六月日

侍中阙

金紫光禄大夫行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王缙

朝议郎守给事中赵涓

六月 日       时都事

左司郎中

金紫光禄大夫吏部尚书上柱国彭城郡开国公晏吏部侍郎阙

尚书左丞阙

告开府仪同三司肃国公食邑三千户大兴善寺三岁沙门大广智不空

奉 敕如右符到奉行

主事光远

令史廗晟

大历九年六月 日下

三藏和上临终陈情辞表一首

沙门不空言。不空幼事先师。已过二纪。早承天泽。三十余年演瑜伽法门。奉累圣之恩眄。自从 陛下临御殊私转深。赐黄阁以宴居。降 紫微而问道。积恩重叠。日月相继。虽复精恳。岂酬万一。而露电难驻。蒲柳易衰。一从伏枕。自春往夏 陛下深[目*奏]。存问再三。中使名医相望道路。但以膏盲之病虽针药而难生。生灭之质宁恋惜而能固。忽从昨夜已来。顿觉气力弥惙身非己有。瞬息掩掩。心神寖微。违谢 圣朝。不任恋慕。不空今者年过中寿。未为夭逝。但以往时越度南海。周游五天。寻其未闻。习其未解。所得金刚顶瑜伽十万颂诸部真言及经论等五十余万颂。冀总翻译少答国恩。何夙愿之未终。忽生涯之已尽。此不空所以为恨也。伏惟 陛下降诸佛之慈惠。下从人之所愿。不空先进大圣文殊佛刹经。圣情寻许颁示中外。伏愿哀愍念临终之一言。冀福皇家。滋吉祥之万劫。实为僧人。生死荣幸。五钴金刚铃杵先师所传并银盘子菩提子及水精念珠并合子并谨随表进奉。临纸涕泣悲泪交流。永辞圣代。不胜恋慕之至。谨附监使李宪诚奉表陈辞以闻。沙门不空诚悲诚恋谨言。

大历九年六月十五日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肃国公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表上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批

和上行登十地。来自五天。敷演瑜伽。宣流梵夹。周游万里。践历 三朝。先译圣言。亲承师授。当下武之兴运。继前薪之火传。而弘菩萨心。为众生病弥留有问。宸悼增深。并宜依所请也 尔时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肃国公大广智不空三藏和上表上陈情 圣恩垂涕。墨制旋降。所请皆依 和上情意。获申一心观行。右胁累足恬然而薨。弟子号慕中使奏闻 圣上宸悼殊深。辍朝三日。爰降中使。诣于僧伽蓝。宣慰众徒。及锡赙赠。

奉 敕绢三百疋。布二百端。宜送大兴善寺故大广智不空三藏院充赙赠物。

大历九年六月十六日宣

敕诸孝子各守法教 制一首

奉 敕语诸孝子等。和上为 三代国师。门徒稍众。宜各相和顺住瑜伽观行。依本教修行。如有违诤者即录名奏来。

大历九年六月十六日内谒者监李宪诚 宣

敕诸孝子着服丧仪 制一首

奉 敕语诸孝子。着服哭泣葬送威仪立灵塔置图写影来等。除此之外余一切并依遗书。

大历九年六月十八日中使李宪诚 宣

手诏赐孝子米面择地葬日等 制一首

奉 手诏。与孝子等粮米面。并并择地塔及日葬事等。白米五车粳米五车白面五车柴十车油七石炭三车。并如京宣索如无准元奏来当别支送。

三藏和上影赞并序一首

大唐大广智三藏和上影赞(并序)

弟子朝散大夫捡挍左庶子严郢文

和上讳不空 圣上尊之曰大广智三藏。故南天竺阿阇梨金刚智之法化也。昔毗卢遮那佛以瑜伽无上秘密最大乘教传于金刚萨埵。金刚萨埵数百岁方得龙猛菩萨而传授焉。龙猛又数百岁乃传龙智阿阇梨。龙智又数百岁传金刚智阿阇梨。金刚智振锡东来传于和上。自法身如来至于和上传此道者六人而已矣。和上童孺出家。聪明卓异。服勤精苦昼夜不息。经耳阅目咸诵无遗。闻一知十若有神告。先师叹曰。吾道东矣。先师既殁。和上遂泛海游天竺师子等国。诣龙智阿阇梨更得瑜伽十八会法五部秘藏三乘遗典。莫不究其精奥焉。貌与人同。而心与佛齐矣。天宝初归至上都。玄宗深敬遇之。遂为三代国师。出入 禁闼。 圣上每延至内殿顺风请益。玄言启沃。宗仰日深。大历九年示疾而卧。诏使结辙。侍医尝药。无虚日焉 恩旨就卧。加开府仪同三司。依前试鸿胪卿。封肃国公。食邑三千户。累让不允。至六月十五日。忽沐浴兰汤。换洁衣服。抗表辞 主。奄然而化。春秋七十矣。夏腊五十矣 圣上追恸废朝三日。和上所居寺有荷池。周回数十亩。傍无灌注。中涌甘泉。醴甘镜清。冬夏常满。及和上迁化之日。池水先夕而涸。与夫双林变白事异而感同矣。夫法体坚固无来无去。应俗缘则现于人世。证道品则归于涅槃。岂常情之所能测乎。缋事如生。梁木其坏。缀序本行。记诸善言。重宣此义而作赞曰。瑜伽上乘秘密之门。度诸禅定顿入佛身。法化正嫡迄今六人。恭惟和尚为时而出。演教救世如揭月日。三圣宗师优昙再发。甘露方注涅槃不待。凡我后学心没忧海。画图惟肖瞻仰如在。

恩赐造灵塔绢 制一首

奉 敕。绢七百五十二匹。宜赐兴善寺故三藏大广智不空和尚院。充先师造灵塔直。

大历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内侍韦守宗 宣

恩赐绢七百五十二匹造塔谢表一首(并答)

草土僧昙贞等言。今日内侍韦守宗奉宣恩敕。赐绢七百五十二匹。充先师塔直。捧戴殊旨咸被哀荣。使有展敬之地。始起舍利之塔。窃谓微言尚存。圣朝增福。盖 陛下之道崇著。岂门人之孝克招。昙贞等不胜号擗哀荷之至。谨奉表陈谢以闻。昙贞等诚哀诚惧谨言。

大历九年六月二十八日

大兴善寺草土僧昙贞表上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批

和上领袖缁门。弘宣妙旨。永归寂灭。宗慕良深。远日有期。迁神斯近。施缣起塔。何有谢恩。

临葬日邓国夫人张氏祭文一首

维大历九年岁次甲寅七月戊戌朔五日壬寅。邓国夫人张氏。谨以乳药之奠奉祭于故国大德三藏不空和尚之灵。伏惟 和尚历劫增修已超三界之表。现身行化恒游亿土之中。传像教于东来。献微言于北极。九重启沃。万乘虔恭。锡无价香。施无价宝。方欲陶甄甿俗润色聪明。平皇运于泰阶。致苍生于彼岸。岂谓川无停逝日不再中示灭同凡归真遽促。呜呼哀哉。悲恸震襟。涕横朝市。甘露收而兰萱死。飘风起而江海波。有学无学咨禀如何。呜呼哀哉。弟子幸以夫尊忝兹国号。三业易集。一善难成。赖和上弘慈。特垂训诱。因为受法。心实惊惶。内省骄痴。外非奢纵。虽万分而未去。终九变而知言。倏忽永乖。痛恋空积。辞帝里兮素舆行。瞻雁塔兮白露生。将申哀于薄奠。冀灵鉴于微诚。呜呼哀哉。伏惟降尚飨。

弟子苾刍慧胜祭文一首

维大历九年岁次甲寅七月戊戌朔五日壬寅。僧弟子慧胜。谨以乳药之奠敢昭告于亡和尚之灵。窃惟父母之孝。师资亦然。况乎亲事深感前缘。侍其几杖二十余年。自惭愚滞沐眷殊偏。恩载我兮如地。德覆我兮如天。慧照我兮如日。法润我兮如泉。何一朝而天裂。何中路而地翻。何一昼而日落。何中路而枯泉。触目泪盈。攀号气噎。虽生灭而是常。终酸恸而交切。梵音一息。尊颜永违。学徒相视。****何依。呜呼哀哉。伏惟 尚飨。

三藏和上葬日李相公祭文一首

维大历九年岁次甲寅七月戊戌朔五日壬寅。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抱玉。谨以香华之供奉祭于故三藏大和上之灵。夫法器之主。释教之尊。非生灵独觉无以希圣道。非崇德广业无以宗定门。伏惟 和上神晤藏本。密诣真言。圆合内照。智涵清凉。即空虽有示想忘色。花会王宫。灯传净国。惟我 圣后敷求教式。咨学为师。依仁辅德。开演秘旨。决明慈识。龙天效灵。怪魅潜匿。应期于世。转此风力。柰何厌苦示我形息。呜呼生有必尽。神而去之涌塔来见。双林变衰。迷途未返。后学空悲。缅怀初会。此哀恸无期。伏惟 尚飨。

赠司空谥大辨正三藏和上 制一首

敕。寂灭为乐。所以归于真。付属有缘。所以尊其称。修诸故事。其或强名故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肃国公大兴善寺三藏大广智不空。德盛道高。朕所师仰。心密法印。行超度门。精微有说。广大无相。一雨之润溥洽于群生。百灯所传遍明于正觉。傍达义趣。博通儒玄。圣人之情合若符契。朕顺风前廗积有岁年。慈航不留。梁木其坏。徽音永隔。震悼殊深。论道之官追严师礼。仍加谥号。用副名实。可赠司空仍谥号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和上。

大历九年七月五日

司徒兼中书令汾阳郡王使

中书侍郎平章事颖川郡开国公臣元载宣

中书舍人臣孙宿奉行

奉 敕如右牒到奉行

大历九年七月六日

侍中阙金紫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平章事上柱国臣王缙朝议大夫守给事中臣赵涓

七月 日      时都事

(一本)左司郎中

金紫光禄吏部尚书上柱国左司郎中彭城郡开国中公晏

吏部侍郎阙

尚书左丞阙

告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和上

敕如右符到奉行

主事光远

令史廗晟

书令史

郎中油书令史      书令史

大历九年七月六日下

大唐故大德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肃国公大兴善寺大广智三藏和上之碑

敕捡挍千福安国两塔院法华道场沙门飞锡撰

一月飞空。万流不閟。五天垂象。三藏降生。曷其谓焉。我大师矣。大师法讳不空。北天竺婆罗门子也。初母氏遇相者曰。尔汝必当生菩提萨埵也。已便失。数日之后。果梦佛微笑眼光灌顶。既寐犹觉。室明如昼。因而孕焉。早丧所天。十岁随舅氏至武威郡。十三游太原府。寻入长安。以求出要。见大弘教金刚三藏以为真吾师。初试教悉昙章。令诵梵经。梵言赊切。一闻无坠。便许入坛。授发菩提心戒。年甫十五与出家焉。弱冠从有部进具成大苾刍。律相洞闲。知而不住。将欲学声明论穷瑜伽宗。以白先师。师未之许。夜梦佛菩萨像悉皆来行。乃曰。我之所梦法藏有付矣。遂授以三密。谈于五智。十二年功六月而就。至开元二十九年秋。先师厌代入塔之后。有诏令赍国信使师子国。白波连山。巨鳞横海。洪涛淘涌。猛风振激。凡诸难起。奋金刚杵。讽随求章。辟灾静然。船达彼国矣。弟子僧含光.慧辩皆目击焉。师子国王郊迎宫中七日供养。以真金器沐浴大师。肘步问安以存梵礼。王诸眷属宰辅大臣备尽虔敬。其国有普贤阿遮梨圣者。位邻圣地。德为时尊。从而问津。无展乃诚。奉献金贝宝曰。吾所宝者心也。非此宝也。寻即授以十八会金刚顶瑜伽并毗卢遮那大悲胎藏五部灌顶真言秘典经论梵夹五百余部。佥以为得其所传也。他日王作调象戏以试大师。大师结佛眼印。住慈心定。诵真言门以却之。其象颠仆不能前进。王甚敬异。与夫指降醉象有何殊哉。则知七叶之花本无香气。五阴之舍岂有我人。三摩地中示其能慧。至天宝六载。自师子国还 玄宗延入建坛。亲授灌顶。住净影寺。于时愆亢纳虑于隍。大师结坛应期。油云四起。霈然洪澍。遂内出宝箱。赐紫袈裟一副绢二百匹。以旌神用。或大风拔树之灾。祆星失度之沴。举心默念如影响焉。至十三载。有 敕令往武威走节度使哥舒翰请。立大道场。与梵僧含光并俗弟子开府应李元琮等授五部灌顶金刚界大曼荼罗法。时道场地为之大动。有业障者散花不下。上著子盖。犹如群蜂味之香蕊。不能却之。事讫方坠。何神之若此耶。十桂紫眼月 敕还京住大兴善寺。洎至德中。肃宗皇帝行在灵武。大师密进不动尊八方神旗经。并定收京之日如符印焉。乾元中。延入内殿建护摩。亲授灌顶。渥恩荐至。有殊恒礼。寻令于智炬寺念诵。感本尊玉毫划然大明照彻岩谷。及 我宝应临朝金轮驭历。圣滕弥积。师事道尊。授特进试鸿胪卿。加大广智之号。躬禀秘妙。吉祥至止。或普贤泻神光于紫殿。六宫作礼。或文殊呈瑞相于金阁。万乘修崇。或翻密严护国之梵文。云飞五色。或译虚空库藏之贝偈。雾拥千僧。大师衔 命而陟彼清凉。承恩而旋归 帝邑。凡诸应验。差难备陈。方悟夫虚空之花体无生灭。真如之用岂有去来。前后奉 诏所译诸经总八十三部计一百二十卷。并已颁行入藏目录。兼奏天下诸寺以文殊为上座。仍置院立像。保厘 国界。申殷敬焉。至大历八年有 进止。于兴善本院又造文殊金阁。禁财内出。工人子来。宝伞自九霄而悬。御香亦一人所锡。微尘之众如从地涌。钧天之乐若在空临。至九年六月十一日。制加大师开府仪同三司。封肃国公。食邑三千户。余如故。荣问优洽。宠光便繁。降北极之尊为师宗之礼。幡像之惠。玉帛之施 敕书盈箧。中使相望。前古已来未有如我皇之清信也。吾师之丹诚也。大师爰自二十岁迄于从心五十余年。每日四时道场念诵。上升 御殿。下至凡榻。刹那之顷曾无间焉。万岭寒松历严霜而黛色者。有以见之于直操矣。矧夫入朱门如荜户。五载三若鹑衣。虽驰于骐驎。常在九禅之清净。独立不及。同夫大通众色摩尼本无定彩。彩止自彼。于我何为。寔谓真言之玄匠。法王之大宝者也。於戏菩萨应见成不住心。如来坚林度有情辈。示以微疾。自知去辰。以其月十五日爰命弟子进表上辞。嘱以后事。削发汤沐。右胁累足。泊焉薨逝。春秋七十。法腊五十。时骤雨滂注。小方天开。哀悼九重。辍朝三日。赠绢三百匹布二百端钱三十万米面共四百石香油薪炭及诸斋七外支给。又赐钱二百二十五万。建以灵塔。宇内式瞻。又 敕高品李宪诚勾当及功德使开府仪同三司李元琮监护。即以七月六日法葬于凤之南少陵原。其日中书门下敕牒赠司空。谥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和上。又遣内给事刘仙鹤。宣册致祭。内出香木。焚之灵棺。具荼毗之礼也。寺池涸而华萎者告终之象。梦幢倾而阁倒者惊诫之期。则双林变白之征。洞水逆流之感。岂昔时也。宰臣百辟曾受法印者罔不哀恸。门人 敕常修功德使捡校殿中监大兴善寺沙门大济等四部弟子凡数万人。痛大夜之还昏悲慧灯之永灭。不以才拙令纪芳猷。飞锡谬接罗什之筵。叨承秦帝之会。想高柴之泣哭。尽同奢花之血见。式扬无说之说。以颂龙中之龙。其词曰。

文字解说即真言兮  天生我师贝叶翻兮

龙宫闾阖了本源兮  象驾透迤仙乐繁兮

所作已办吾将灭兮  空留梵夹与花鬘兮

冕旒增悼合会葬兮  人恸地振声何諠兮

金刚之杵梦西土兮  以表吾师安养国兮

法王之子惊牛轩兮  永度生死破魔怨兮

大历九年岁甲寅七月六日丁酉建

唐赠司空大兴善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和上影赞

灌顶弟子紫阁山草堂寺苾刍飞锡撰(并书)

天子灌顶阿遮梨耶  道传上国家本耆阇

其望如龙其人如玉  贝多在手梵字攸瞩

心同皓月光映碧池  蝉蜕而去麟台画之

三密寂寥  九重哀悼  笳箫驷马  皆承明诏

万里云惨千山松悲  苍苍何忍夺我宗师

瞻雪颜则无示无说  传浩浩劫斯焉取斯

敕使刘仙鹤致祭文一首

维大历九年岁次甲寅七月戊戌朔六日癸卯。皇帝遣内给事刘仙鹤。以香茶之奠。敬祭于故大辨正广智三藏和尚之灵。惟灵智识明晤天姿聪达。夙殖梵行。生知胜因。挺秀五天。周游万里。心蕴海藏。音通华夷。贝叶传经。瑜伽演教。弘利兆庶。出入三朝。道在不言。理均无迹。涅盘常寂。至圣同归。焚香澡身。与化而尽。朕承了义。礼具师资。永诀之辰攸深震恸。香茶之奠有灵昭之。

三藏和上葬日元相公祭文一首

维大历九年岁次甲寅七月戊戌朔六日癸卯。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载。谨以香花之供养祭于故三藏大和上之灵。呜呼寓形游化如风动轮。地水之大皆为我身。至人知存而不守委于寂灭之境。得度而常厌离于染爱之尘。於戏大师绍佛明因。玄览并觉。弘悲会仁。色心同彻。功学惟新明明我后与道冥顺。孔德时生。真宗启运。期继后叶。寔传密印。齐心闲馆。降廗延问。东向尊师。顺风三进。惟圣储福。资神会祥。凡我四众云从道场。次承付嘱。仰负津梁。曷云报尽。宗极斯亡。呜呼法体圆照际于前后。非待形以生。岂缘聚而有。灵山重会。坐劫将久。怆恋神仪。永怀慈诱。尚飨。

谢 恩制追赠先师并谥号表一首(并答)

草土沙门慧朗等言。昨六日先师荼毗之夕。圣慈哀悼。追赠司空。仍谥号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和上。昭宣国礼。宠光神道。三公之赠有越旧章。和上之称先经未载。是知高天之泽。浸江海而无涯。幽途之灵象日月而下照。凡百弟子数千众人。悲感 圣恩。无任戴荷。谨附中使李宪诚。奉表陈谢以闻。沙门慧朗等诚惶诚愧谨言。

大历九年七月七日大兴善寺草土沙门慧朗等上表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批

和上发迹五天。周游万里。宣演正法。拯晤生灵。涅槃归常。孝行崇谥。礼经斯在。烦以谢恩。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骄妻难宠,总裁偏执成瘾

    骄妻难宠,总裁偏执成瘾

    他内心偏执,极端,冷漠,占有欲强烈,满脑子都是,独占她,囚禁她,圈养她。傅寒生紧紧的禁锢着沈旖,在她耳边带着残忍的声音一字一顿道:“沈姐姐,如果你不愿意成为我的,那么就让我来玩坏你好了。”这是一个1v1,女大三抱金砖,女大六乐不够,高冷女神x忠犬小奶(狼)狗的故事。
  • 重生八零养狼崽

    重生八零养狼崽

    【甜宠文,男强女强,1V1,随身空间】顾锦死后才知道唯一给她收尸,不择手段为她报仇的人,只有当年一饭之恩的小狼崽。重生后她找到正在被人欺辱,瘦成琵琶骨的小崽子,不顾众人的反对收养他。在这个遍地都是商机的年代,顾锦阴差阳错踏入异能世界,手持空间开始了养崽生涯。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她一不小心将崽崽养歪了……很多年以后。顾锦望着电视里看似俊雅,实则白切黑叱咤风云的商界帝王,不禁咬牙切齿。她以为养得是贴心小棉衣,却不曾想对方是吃人的小狼狗。————重活一世顾锦逆天改命,成为人人敬重的小九爷。上至世家豪门大族,下至新贵富商巨贾,无人不知。上古之术在手,富贵权势手中握!
  • 甲午战争:120周年祭

    甲午战争:120周年祭

    在本书中,悲壮惨烈的中日甲午战争,让我们看到了血的教训和代价!从而明白了一场战争的成败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国家、对于一个时代,对于一代国民甚至是几代人的影响,都是十分深刻的、深远的和长期性的!因此,这部书主要是写给当今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们看的,同时,也是写给我们当今的国人和今后有可能再次面临爆发中日战争的后人们看的。
  • 太初帝君

    太初帝君

    紫气东来三万里,凡尘练心五千年!不羡皇朝功名禄,回首高歌踏仙路。这是一个求道的故事,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莽夫的成仙记。若有模仿,纯属致敬!
  • 九尾狐之梦幻幽谷

    九尾狐之梦幻幽谷

    等候千年,等到的只是一句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话。“帅哥,你找谁?”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魁拔之本源崛起

    魁拔之本源崛起

    重生魁拔世界,获得宇宙本源。知剧情,助魁拔,反天神!只是……外域的修仙者入侵,想要抓住魁拔世界本源生命的魁拔!外域入侵,修仙者介入,一个个危机出现。不得已,罗克只能暂时与天神同心协力,一起对抗外域。魁拔,可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带走的,想要带走魁拔,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又是在无意间,罗克打开了一个从来没有打开过的文件,发现了一个秘密。那是重生之前一个战友给他的特殊文件,里面竟然是,修仙者的修仙功法!修仙……之前只存在于想象之中,没想到,现实中,真实存在!一本修仙功法、一段修仙与魁拔之间的故事……一本书,一个人,一个国漫,拥有的,是精彩绝伦的故事。(第一卷是关于原剧情的故事,不喜欢看原剧情的妖侠们可以直接跳到第二卷。本书不会停更,只不过是不定期更新感谢之前一直支持泯灭的各位妖侠,还有,这本书的简介也会更新。泯灭没有写小说大纲,一切随心就好。还有,本人支持魁拔,支持国漫,尤其是优秀的国漫。魁拔是一部优秀又良心的国漫,所以,希望各位妖侠也能够支持一下,谢谢各位了!)
  • 长安少年志

    长安少年志

    贞观年间,表面繁华昌盛的大唐危机四伏,谜案奇出,大理寺正卿萧容谨奉命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结识了拥用过目不忘本领的昭云郡主李嫣然,天才仵作苏云晚,观察细致的慕容北辰后一起调查,屡破奇案……
  • 死战浴血

    死战浴血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参战国军部队浴血奋战本书讲述的是几个不同部队的散兵在战场上相遇然后发生的各种故事。故事情节纯属瞎编乱造,与同期历史事件也可能有出入,请勿介怀。如有雷同,我故意的!
  • 无界星辰

    无界星辰

    巅峰的技术,在人口的压力下,达到了虚幻的极致。星辰无界,科技背后的畸形,生存下的残喘,万亿生灵,实与虚,究竟谁幻谁真?真实与虚假的交替,沉沦的迷茫,永恒不只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