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95900000071

第71章 千古不散鸿门宴4

千古不散鸿门宴4

书名:屠刀集作者:菜九段001更新时间:2014-04-2521:15:30

千古谁识鸿门宴(更新超长版)

4.战胜或者毁灭

项羽在坑杀秦降卒后不久,就应该知道秦的关中已被刘邦打下来了。不知此时项羽的进军是加快了呢,还是更慢了呢?菜九以为,加快进军的可能性要大一些。既然知道秦已经灭了,当然要急切地会师,并处理以后的局面。何况一旦证实了那个压迫各国一个多世纪的秦灭亡了,反秦武装岂能不欣喜若狂?于是,项羽的胜利进军就更像一场盛会了。但这个盛会行进到了函谷关下,就开不下去了。因为遇到刘邦的楚军把守着关门不开。刘邦此举是听信了前面的进言的结果,因为顾虑不能如约王关中,于是便想强行王关中。他令人守关不许诸侯入,真正是关上大门称王。但这种做法并不可取,甚至可以说殊为失策。因为当时的流行模式是共立共尊。就算你有王关中的权利,也还要过一过手续。闭关不许诸侯入,就等于把自己放到了诸侯的对立面。而刘邦此时的身份还是楚将,执行的是楚怀王的号令,像这样公然摆出敌对姿态,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刘邦关闭函谷关之举,无论在联军眼里,还是在诸侯上将军项羽眼里,这个举动都是十足的反叛。《艺文类聚》引《楚汉春秋》云:“沛公西入武关,居于灞,解先生说上,遣将军守函谷关,无入项王。大将亚父至关,不得入,怒曰:沛公欲反耶。”不难想见,这个闭关之举,对于正在以盛会姿态进军的联军,真是要多扫兴有多扫兴,再因扫兴转为愤怒。所以尽管守军没有做出更出格的敌对行动,也是要严惩的。于是才有了《项羽本纪》所说的:“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据《黥布列传》,项羽“又使(黥)布等,先从间道,破关下军,遂得入至咸阳”。估计这个战事并不激烈,其原因在于,两军原本熟悉,如果视力好,完全可能从人堆中找到自己熟悉的人而相互打招呼。再说啦,刘邦此时可能也没有铁了心不准诸侯入,可能也就没有下达诸如不论什么人都不许进入之类的命令,守军也就没有严防死守。因为没有死命令,所以守军看到来的是友军,可能都没有作抗击的准备。因此,项羽所部也没费什么事就进了函谷关。

尽管没费什么事就进了关,但在项羽及诸侯联军看来,刘邦的这种做派也太不像话了,这几十万大军一路之上风尘仆仆赶了来,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款待,享受胜利大会师的狂欢,倒像是遇到了一支敌军,真是太岂有此理了。接下来,项羽要对失了礼又失了理的沛公进行处罚也是非常顺理成章的事。正在这时,沛公部的左司马曹无伤递来的一个情报让事态的真相大白。这个情报是:“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本来项羽对为何沛公要闭锁关门不让自己的人马进入就有点摸不着头绪,至此恍然大悟。原来刘邦是怕怀王之约不能兑现,其让人闭关拒诸侯,目的即为欲独占关中。项羽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他万万没想到当年宋留、周章几十万大军没干成的事,居然让只有万把人的刘邦给干成了。取得了关中之地,也就意味着取得了灭秦的首功,而这个首功项羽是一定要争的。于是乎,什么原本有的怀王之约,什么昔日的战友兄弟之情,都不能成为项羽要成为关中主宰的阻碍。所以函谷关下遇阻项羽一怒,待听说沛公铁了心要称王关中,项羽更是大怒,当即下令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司马迁写书时只记下了这一句话,这句话只是一个战斗号令,后面应该有一大堆配套措施。比如为什么要打沛公啊,他可不是秦王朝的反动派啊。所以说,即使是实力雄厚要找碴找仗,也要师出有名啊,那么,战前动员是省不了的。而这个战前动员,就是要给沛公安上一些罪名。什么罪名?这时候曹无伤传递的消息内容就派上用场了——沛公不仅要谋反,而且要一个人独吞秦政权留下来的金银财宝。那还了得,联军上下还不炸开了锅,人人恨不得立即上去把这个吃独食的刘邦给做掉。

短短的两天时间,项羽一怒再怒,一点没有这大半年来优哉游哉的从容了。自从钜鹿战后,天下大势均在项羽掌握之中,而且从大趋势上,形势可能会越来越好。但到了这个时候,突然局面开始失控,从踌躇满志,到美好的憧憬将成泡影,这其间的落差也太大了,项羽的心里能不上火吗。项羽有什么美好的憧憬啊?书上没有明说,但根据项羽日后的行动,大致可以这样推断,此时项羽应该有两大宏愿,其一为灭秦社稷宗室以泄愤,其二为总揽天下之权。项羽的祖父项燕、叔父项梁均被秦人杀死,可谓国仇家恨极深,此时要来一个总清算,也是人之常情。项羽起义前观秦始皇东巡的超爽排场非常眼热,就向其叔叔项梁进言可取而代之,此时项梁已死,但项羽此时的势力已较项梁盛时更强大得多,这个取而代之的美事自然就落到项羽身上了。此时距这个目标是前所未有的近,简直是唾手可得。而项羽有强大的实力为后盾,他的这两大宏愿,就并非是自说自话的一厢情愿,而是前景相当的好啊。函谷关的受阻,曹无伤的情报,使得项羽原有的良好感觉一下子没了基础。他不上火才怪呢?原因也很简单,以前的如意算盘打不下去了。现在来盘点一下,就可以看出,项羽的失策,实在是失在大意上。项羽破秦于钜鹿之下后,秦的覆灭已经只是时间上的事了。项羽对于秦这块刀板上的肉,并没有急不可耐地一下子把文章做绝,而是使足了耐心,攒足了力量,让秦人彻底绝望,不得不投降。当时看项羽只是损失了一点时间,到头来却变成损失了时机,落了后手,造成了现在的被动局面。而且让项羽爽不起来的刘邦,还是项羽的结义兄弟,真要处理起来,还颇为棘手。因此,菜九以为,项羽发的这个冲天大火,其内涵还不仅仅是听说刘邦要称王关中。这个只是表面原因,这个表面化的东西,很容易让人把项羽看轻了。刘邦王关中的前景还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吗?你如果不乐意让他当,尽管去打嘛,碍事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根本用不着发那么大的火嘛。因此,项羽的雷霆之怒中,多少包含了对自己的不满。因为他本来是可以取得刘邦现在所处的有利位置的,毕竟入关灭秦这件事,本来就没有承包给刘邦嘛。有关这一点,上述刘项两家的进军时间表就足以表明了。

根据曹无伤职务左司马,他应该是刘邦的友军吕泽的部下,因为吕泽所部与刘邦部的军阶体系不一样,司马这个军阶还是蛮高的,表明此人的战功不一般。其可以被人记住的军功是斩秦泗水守壮,这可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大功一件。其资历与功劳在刘邦阵营中都是值得称道的。这样一个高级将领,一个老革命,怎么会在项刘两军矛盾冲突将起之时,去向项羽卖弄风情,暗通款曲。这是因为函谷关破,两军之间已呈现水火不相容之势。刘弱项强,明眼人一眼就看了出来。那么,其辛辛苦苦拼死拼活创下的功劳与名望,极有可能会在一场混战中付之东流,甚至于性命都难以保全。值此之际,应该怎么办?要么开小差,这意味着以往的功劳一笔勾销;要么与项羽私通,或者可以在胜利的一方得到一点实惠。很显然,曹无伤选择了后者。这样一来,项羽一方就用不着猜谜了,而这一前景是项羽极不愿意看到的。原来刘邦是怕怀王之约不能兑现,其让人闭关拒诸侯,目的即为欲独占关中。这又如何使得?其实无论有没有曹无伤的密报,项羽都不会让刘邦王关中的野心得逞,只是有了这个密报,加大了项羽打击的决心,加速了打击的准备力度。

仔细分析曹无伤的情报,让项羽最恼怒的应该是沛公欲王关中,而最能激发诸侯军队杀气的事应当是最后一条。因为沛公欲王关中,与大家无关,使子婴为相,那是刘邦自己的事,旁人管不着,也不碍旁人的事。在项羽来看就不同了。项羽不情愿刘邦能站稳关中,那不仅会破坏自己一统天下的宏图大业,而且要屠戮秦宗室也非常不方便。从杀宋义当上楚上将军开始,到破秦钜鹿当上诸侯上将军,随着实力的增强,项羽的野心一步一步开始增大,他已经看到了其掌控天下掌控全局的前景。而这个前景极可能由于刘邦王关中而产生的新形势而最终落空。你看,刘邦占据了关中,收服了民心,掌握了大量财富,又得到旧秦宗室的襄助,其在关中站稳脚跟应该一点问题也没有。这样一分析,曹无伤情报的史料价值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他这可不是在无中生有捏造事实,而极可能是刘邦已经在做的事。只是因为项羽的实力太强,刘邦的很多措施最终胎死腹中,也使得这一历史记载成为没有着落的谗言。如果刘邦的计划得以实施,刘邦在关中坐大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这样一来,项羽的任何野心任何抱负兑现起来都很麻烦。项羽又怎么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何况一旦刘邦王关中,就如同得了头彩,差不多拿走了绝大部分比赛奖金。而项羽率部连破秦军的功劳确实很大,但没有得到头等奖金,你这个很大就要大打折扣、就要存疑。你功劳很大,怎么奖金这么少啊?所以,刘邦的王关中一事,将使得项羽的战功相形见绌这一点,也是项羽所不能容忍的。那怎么使得?在人的基本特性中,总上非常看重自己的贡献,而看轻他人的贡献,眼下突出的贡献与回报落差,也使得项羽非常不爽。但无论是争功也好,争权也好,这些个小九九只能在项羽自己在心里盘算,不能拿上台面鼓舞军队的斗志。而秦政权搜刮的金银财宝被刘邦独占一事,足以激发联军的杀气。联军多数人可能会有这样一种心态,王可以给你当,但钱必须拿出来大家分。由项羽挑头闹奖金,联军的士气空前高涨,眼看大战将起,同时也是大乱将起,大难将起,沛公危矣,天下危矣。

其实我们后人非常向往的打与杀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看起来打与杀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但在鸿门这个地点,这个时间点,打与杀的最好结局也不过是解决了刘邦,而即使这样,对于项羽完成其两大心愿也不见得有什么帮助。人们可能会说啦,项羽一统天下的最大障碍不就是刘邦吗?只要把刘邦解决了,不就一切OK吗?天下的事就是一个刘邦问题吗?不能这么说吧?再说沛公部就那么容易解决吗?人家也是能征惯战之师,哪里会伸着脖子等着你来杀头啊?

项羽虽然好战,但也不是以打为目的的。打从来不是目的,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即使抛开刘项交情不错的原因,在这个时间点,在这个地点,打也不是个上佳的选择。试想,秦关内刚刚被解放,沛公又深得民心,一旦两边打了起来,沛公可能会为了自保,大力武装秦地民众,项羽在关外的战场上及战场下杀死了无数秦兵,秦人对其恨之入骨,有人挑头与项羽斗,关内秦人将蜂拥而上。面对如此前景,即使勇悍举世无匹的项羽也会感到非常可怕。天时地利人和,是斗争取胜的要素,项羽所有者,实力超强而已,是不是占了天时不知道,但至少地利与人和均不在他这一边。如果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刘邦,一切都还好说。但刘邦又岂是善茬,解决起来一定就很顺手?虽然四十万对十万,人数上悬殊极大,但项羽的四十万人应该是非常集中的,而刘邦的这十万人可不是团在一起,应该是分散在关内的各处要害地带。如果大家不愿意屈服,抗争起来,也非常棘手。因为战端一起,哪能保证不出现意想不到的变数。如果秦王朝死灰复燃怎么办,如果联军内部离心离德闹将起来怎么办,这些都是没有把握的事。所以说打与杀都应该是万不得已的事情。

既然有那么多不祥的前景,项羽为什么还要怒,还要打要杀呢?唉,这还不是没有办法吗?项羽选择打的理由其实很简单。有时人的愿望一旦落空,就自然想到毁灭。愿望落空不等于输,还可以有双赢模式。但人们在习惯上往往会把愿望落空与输划等号。项羽的情况也有点类似,要么全赢,要么全输,没有中间道路可走。不能满足他的几大夙愿,就等于输了。如果让刘邦如约王关中,他要满足几大愿望,还真不容易。因此,如果他的愿望不能实现,他是宁愿把这个世界给毁了的。比如他发出的与沛公决战号令,就有不顾一切豁出去的意思在其中。真是不如愿,毋宁死。如同足球比赛时比分落后一样,反正一比零也是输,三比零也是输,索性不顾一切放手一搏,或者还能反败为胜或乱中取胜。因此,在面临愿望落空无法可想的时候,项羽选择了打,至于以后的事情,就只能走着瞧。

刘邦方面所遇到的尴尬是,曹无伤之进言完全属实。以曹无伤的身份,他掌握的信息应该是相当可靠的。刘邦的打算并非隐蔽,秦王子婴刚刚投降,刘邦就向秦关中人民宣布其将王关中的楚怀王之约。而启用秦王子婴为相,也有其合理性,因为刘邦的楚军毕竟是客军,对当地的事务不甚熟悉,经过战乱,关中的局面肯定非常复杂,如果能有熟悉旧秦事务的秦王室成员出来襄佐,如得到投降的秦王子婴之助,亦属于上策。因子婴在秦口碑甚好,沛公部为客军,能得关中如此有力之人的襄助,站稳关中,并兴旺发达是可以预期的。当出现可能王关中之约得不到落实的前景时,刘邦的强行王关中,更离不开秦王子婴的帮助。其所部将领对此应该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从刘邦派人守关,到项羽破关而入,时间长达一个月,刘邦部队应该是做好了战与和的两手准备的。具体而言,战的姿态是守关不让诸侯入,如果诸侯们不愿意伤了和气,刘邦就可以如约称王关中了;和的姿态是封府库,如果阻拦诸侯们进关未果,那么,秦王朝的财富还都在这里呢,大家看着办吧。试想,如果不封库,秦积蓄的财富再多,一个多月的时间也足以让十万大军搬空了。这样看来,刘邦的这两手打算为他日后的处境创造了较大的转圜余地。但还应该看到,刘邦的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也把人给得罪光了。你封府库之举没人看见,而你阻挠联军入关,人人看得一清二楚。在项羽与诸侯联军看来,这么多财宝让你刘邦看着总是让人不放心,所以项羽振臂一呼,联军上下人人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其实刘邦也并非到项羽准备发起火并时才感觉到危险的,当函谷关失守,项羽联军大兵压境,刘邦就应该知道大事不好。虽然是友军,但更多的是敌意,刘邦这方输了理,且人数处于劣势,胜负之数未战已定。不仅是刘邦,其所部稍有头脑的将领也能判断出局势的危急,这其中的某些人,就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曹无伤的告密也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发生的。可能是因为曾经是友军的关系,大战前双方下层的走动是免不了的,正因为如此,曹无伤才能送出密报。而且在走动的也不止是曹无伤的人,其他的人也会因为各种目的,如走亲访友的,打探消息的,在私下里走动着。项伯的走动,就属于此类私下里的走动,只不过其走动的方向与曹无伤正好相反。也正是这个走动,开启了鸿门宴的大幕。其实项伯的夜访才是鸿门宴里的重头戏,长期以来,这个过程因记载的简略而被人忽略了。而为什么会造成记载简略,这里面的文章可就大了去了。

同类推荐
  • 从斗气大陆开始的璀璨人生

    从斗气大陆开始的璀璨人生

    当穿越成真,要头脑清晰地回忆剧情做对比,在有机会的情况下,不要犹豫,处事周全一些,拿下关键性的机缘,自己当主角,快意人生,不留遗憾。原书中有些设定,我觉得不合理的,本书中我做了改动,但并不影响阅读体验。本书只写斗气大陆,不玩系统,不作死。至于描写不怎么好的地方,只能说我文采不足了。
  • 天魔术士

    天魔术士

    无双剑帝陨落,无双剑丢失。万年魔物,横空出世。异族入侵,谁与争锋。天魔缭乱,天师卫道。且看何奈九如何逆天而行。
  • 断罪的圣者

    断罪的圣者

    一对从末世出来的兄弟,哥哥带着守护弟弟的挚情,重生到了另一个位面,新的历练压迫着他们,哥哥追求那所谓的天道,走了不少的弯路。殊不知,一花一草,皆为天道……万世沉浮,众生化为尘埃,千百万年瞬息而过,兄弟之间的羁绊经历了数次轮回,那封印终于出现了一点破碎……问天道为何物?望天地之间,道亦永恒,道亦瞬息。亿万年来,一代代天骄都无法逃脱那天地之间的束缚,任你逍遥天下,任你风华绝代,最终也只能化为天地之间的尘埃。兄弟手足之情,在那虚无缥缈的天道面前,难道真的没有一点价值吗?
  • 万古魔王

    万古魔王

    来自于地球的他,意外穿越到一个奇怪世界。穿越过来的他巧得魔灵系统,他能否依靠成就魔王梦想,成为万古魔王。
  • 如果孔明是吾師

    如果孔明是吾師

    入梦后的赵谌,分别在不同时代背景,扮演着不同角色。跨梦境的超自然力量累积与整合,加上得道成仙的诸葛亮,使他在梦里遇到的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热门推荐
  • 御天地

    御天地

    一个被逐出家族的痴傻少年,在黑暗与绝望中觉醒,从此踏上了漫长的复仇之路,和追寻更广阔天地的路程。
  • 阿拉德旅行指南

    阿拉德旅行指南

    很久很久以前,我是一名来自魔界的魔法师。因为一些原因,我来到了阿拉德大陆进行旅行与修行。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位魔法师名叫莎兰。出于别人能动手的事自己绝不动手做的理念,我成为了一名召唤师。在长期的皮鞭虐怪之下,我并没有注意到体内某种东西正在渐渐觉醒。当我再次遇到莎兰的时候,这种觉醒终于爆发出来,我获得了月之女皇的称号。所以不要叫我萝莉!叫我女王大人!!!(原文: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译文:本故事纯属虚构,必有雷同,无需巧合,必做任务,定会模仿。)
  • 杀手旗舰店

    杀手旗舰店

    我仔细地修着我的小胡子,这种旧上海风的胡子更能突显我的气质。我是一名杀手,但我更愿意用一种职业经理人的角度来描述我的职业生涯,我热爱我的工作,它挑战性强,回报率高,而且还很桃花。当人们用杀手界教父来形容我的时候,我会嫣然一笑地说:“我只是个船夫,把人从一个世界摆渡到另一个世界而已。”
  • 丧暴

    丧暴

    末日危机、丧尸横行,危机中只有强大才能生存,只有能力才能保护。
  •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从前有个神

    从前有个神

    从前有个神,不求长生不死,不求唯吾独尊,只求苍生平等,因果有报。
  • 春风不及尽上你

    春风不及尽上你

    灼华仙人之姿,浅淡凉薄,七八个星天外的隐世高人,九曲的第一位突破还魂境界的君上。等等,剧情好像不太对!那个下水被呛上树会摔的是那九曲第一人?!那可是华容君最宝贝的烈酒啊!等等,祖宗您放下剑,咱们有话好好说!
  • 全能天后请指教

    全能天后请指教

    【复仇爽文,爆笑互宠!】“滚,我不会娶你的!”因为又丑又蠢,她惨遭101次退婚。一朝重生,当风头正盛的雇佣兵女王成为她,摇身一变,貌美无双,成超级学霸,娱乐圈全能天后,虐渣打脸白莲花。一次意外,她误惹上前未婚夫的小叔,那个帝国最高贵神秘的男人,从此被强势缠上,一宠上瘾。某天,助理来报:“不好了,总裁,有大批土豪男粉丝当众向夫人表白。”素有亚洲醋王之称的男人火速封锁现场,霸道警告:“滚,你们的女神是我的。”女主:“大叔,脸是个好东西,拜托你要点行么?”某人直接扛着她往屋里走:“有了媳妇,还要脸干什么?”被冷落在角落里的小奶包哭兮兮:每天都被爸妈强行喂狗粮怎么破?求虎摸,求抱走~
  • 藏器

    藏器

    古董,又称玩器。古董,又称玩器。每一件古董都承载着一段时期的文化每一件古董都承载着一段时期的文化每一件器物的诞生伴随着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每一件器物的诞生伴随着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它们有着鲜活的生命它们有着鲜活的生命小弟愚人,先辈托付我一小小铺馆,名唤德宝斋小弟愚人,先辈托付我一小小铺馆,名唤德宝斋德宝斋所售之物,皆为良物。所识之人,皆为缘人德宝斋所售之物,皆为良物。所识之人,皆为缘人德宝斋恭迎各位客官的到来德宝斋恭迎各位客官的到来
  • 穿越后我成了唯一的bug

    穿越后我成了唯一的bug

    七星连珠当晚,林晚被小偷打晕后穿越到了一个没有任何历史记载的地方。她凭借现代先进的思想与技术,成功在那个没有任何朝代的地方名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