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40600000018

第18章 围攻战(1)

千百年来,中国认为自己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整个世界的唯一文明。中国即中央王国,是一切文化和文明艺术的中心。这个文明自然需要得到保护,以免受其周围那些“外夷”的威胁与吞并。中国的长城就是这种防御精神的最典型的标志。

无论如何,当城池得到有效的防御后,那么攻取城镇的方式方法很快就会出现。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中国在政治上还四分五裂的时候,一位首领永远都不知道他的某个邻国是否会派出一支军队来侵略。即使是到了晚些时候,一个诡计多端的官员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将军也都有可能发动一场叛乱并夺取某个省府。不仅是用于防卫,而且用于夺取城市的技术都得到发展。

中国创造出了丰富的攻城器械,其中许多在西方也被独立地创造出来。但是,是中国人发明了牵引式投石机,并在中世纪时被中东和欧洲仿造,随后以一种更新、更加有力的配重式投石机的形式被引入中国。

观念的传播

蒙古人是一个开拓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伟大帝国的游牧民族,帝国从亚洲的东部一直延伸到欧洲波兰的边缘。这些强悍的游牧民族对于城市和防御筑城术知之甚少,但学得很快。他们对于围攻战的贡献,就好像是“异花授粉者”,从自己帝国中某一区域带来理念,然后再传播到其他地区。

中国最伟大的发明就是火药,这种物质最终让类似长矛、斧头、剑和弓这样的冷武器被淘汰。火药让中国拥有了巨大的技术领先优势,至少在开始阶段是这样,“中央王国”很快就发明了手枪(手铳)和许多种类的火炮。

中国的邻国毫不犹豫地采纳了中国的火枪和攻城技术。但是在15世纪时,朝鲜人在中国炮基础上创造出了改进的、属于朝鲜自己的炮。通过运用“龟船”,他们还引发了海战的革新:这是一种用炮火攻击的装甲战舰,建造它的目的是轰炸敌船迫使它投降,而不是和敌船厮杀或登上敌船。

日本列岛相对孤立,但几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技术仍然不断地渗透到那里。武士们已经使用了一些粗糙的中国火枪,但是直到1543年葡萄牙人带来了先进的火绳枪后,他们才有了真正热切的响应。

日本人于1592年入侵朝鲜,这个过程也促使欧洲式样的武器在朝鲜半岛的传播。通过贸易,欧洲人也把欧式大炮和火器带到了中国。在明朝末期一段短时期内,欧洲军事技术一度盛行,部分的原因在于它要比当时亚洲国家拥有的任何一种武器都要先进。

中国的城防

在亚洲的大部分历史时期,中国文化都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在军事方面尤其如此。中国的建筑技术受到仰慕,而中国的军事建筑则被广为仿效。诸如朝鲜这样的国家就大规模地借鉴中国建筑,当然,他们也会发展出适于自己文化、气候和地理条件的本土样式。

中国人建设城市时很自然地会采取建造城墙的办法,实际上,中国文字中“城市”和“城墙”使用的都是相同的字。在中国,建造城墙的历史久远,可以在最早时期的文献中就发现有关的记述。在豪城(今郑州)这个商朝时期(公元前15世纪)就繁盛的地方,就建有厚度达21米的巨大城墙。许多中国城市都进行了规划,一般都有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城墙,有时甚至会有数座城墙,所有的城墙以一个同心点为中心。城墙上有垛口来保护防守者免受敌人投射火器的伤害,而后来城墙上又有了炮眼,以便让大炮对敌开火。

根据当地的条件,城墙可以用多种材料制成。夯土、砖或者石头都是建筑材料,充当巨大工程的苦力则是从农村召集而来的农民。

长城

长城是亚洲最为著名的防御工事,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数个世纪中,有多段城墙建成,其中许多并不相连。据估计,如果把在公元前5世纪~16世纪建造的城墙连接起来,总长度可以达到5.6万公里。

今天的长城是相对较近时代所建,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不论是作为何种标志,长城一直以来都令人惊叹。它的直线距离将近2600公里,但其中有许多曲折、转弯、双环段,所以实际距离要长得多。如果把所有的弯曲段都算进来的话,那么总长度就超过了6440多公里,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长的人工建筑。第一段真正著名的城墙是由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建造,他是中国的第一位皇帝。他是一位高超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同时也是一位无情的暴君。他统一了国家,但也意识到了游牧部落(中国永久的问题)对自己已拓展了的政权是一个严峻的威胁。以艰辛劳动和劳力的生命为代价的秦长城只用了12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之所以完成得如此之快,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它是用夯土填塞的,而不是像后来的明朝长城是用石头建成的。

这是一种中国农民至今还在农村中使用的技术。用木头厚板平行摆放,形成城墙的模子或框架,木板之间用潮湿的土填塞,再以人力击打夯实。由于夯土城墙需要的劳动力不是那么多,所取材料相对简单、易取,所以建造起来更容易、更快。

我们今天仍然能见到的长城是明朝建造的。蒙古人在14世纪中叶被赶出中原,但仍是一个潜在威胁。即使在蒙古人的威胁消失以后,似乎北方游牧部落的问题也没有终结,比如女真(满族)就有席卷北方之势。只有石头和砖块城墙能够成为有效的障碍,这是一个定论,因而花费巨大的劳力也是值得的。即使在今天,当代工程师也为这个建筑而倾倒,因为长城不时在山谷和峭壁上绵延穿行,似乎已经克服了重力羁绊。

每隔一定距离就有瞭望塔,主要是用来储存兵器、驻守部队并在防守时充当堡垒。烽堠里总是备有牲畜的粪便,在需要通知消息时点燃,这种通信手段比马和骑手更快。

南京:工程奇迹

相对而言,尽管南京城墙在西方并不为人所知,但它却是军事工程上的一个奇迹,其重要性与位于北方著名的长城相当。南京的城防建筑规模庞大,同时也具有审美价值,是中国军事工程、科学和艺术的结晶。

南京位于长江沿岸,是中国心脏地带的中心。南京在地理位置上的战略意义,决定了其在中国丰富而动荡的历史中处于一个突出的位置。虽然至少从公元前2世纪起,南京就非常重要,但是直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统治时,它才显示出了这种重要性。

朱元璋决定把南京作为自己的都城,并立即开始建造反映新帝国的工程。实际上,“南京”这个名字,在汉语的意思就是“南方的都城”,当然在明朝时,它被命名为“应天府”(“与天相呼应”)。此时,中国人刚刚从将近3个世纪的蒙古族统治下脱身,而新皇帝决心不再让历史重演。朱元璋将工匠们召集起来,对南京已经拥有的天然防御优势进一步改进。

一开始,新城墙只是要对原有的城防进行扩建,但是后来改变了计划。位于东北部的一个叫狮子山的地方被圈入到新扩建的城墙内来,这样就使得新城墙的长度增加了一倍。而狮子山的南面也要建一段夯土城墙,但和石头、砖块建成的主城墙相比就逊色许多。

在整个建造过程中,至少投入20万人,共搬运了20万土方。一般而言,中国人更喜欢在城防规划时使用长方形,但是这一次,他们的计划被南京独特的地势所影响。长江就从附近流过,这在城市的西岸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护城河。同时,南京位于紫金山脚下,树木和竹子覆盖的山坡阻碍了从东面侵入者的道路。玄武湖则是另一个天然的屏障,它即是一个“护城河”,同时也是城市的饮用水源。

城墙利用了当地地势,形成了一条绵延弯曲的线路,沿着天然地标蜿蜒但又和它们相互补充。即是在今天看来,南京城墙仍不突兀,很大程度上融入了整个城市环境。

1366~1388年,南京城防用了22的年时间才完成,而其中三分之二保存至今。在完成后,城墙长度为32公里,墙内面积为60平方公里。据说,在完成后,它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城墙。

南京建造时的基本建筑技术和明长城相似。首先,是打好地基,主要使用花岗岩和石灰石。接着,是砌起内墙和外墙,用的是包含石灰和大米在内的一种特殊灰泥。尽管在西方人听来有点怪异,但是大米确实是制作特别稳固和坚固灰泥的一种很好的黏合剂。内墙和外墙之间,用包括碎砖块、沙砾和黄土在内的各种碎石填塞。中国工匠们正是用这种技术显示出了自己的天赋。相比而言,砖瓦工作要更费时间,花费更是高得吓人。

尽管工程中涉及到了数以千计的工匠和普通劳动者,但是其中还有一些程度的个人负责制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管理。即是在今天,参观者们在看到每隔数英尺就有一些砖块上刻着汉字很感惊讶。这可不是现代的涂鸦,实际上是刻在砖块表面的印记。这些有印记的砖块是“铭文”砖块,上面刻的是这一段城墙用砖的烧制砖窑的名字、制作日期,有时候还有窑工的名字。这样,在如此大规模的工程中,制砖者就必须为他们的工作负责,而不能因隐匿名字而逃避责任。

据说,监工们会检查新到的砖块,仔细查看是否有次品。监工会让两名士兵拿着砖块对拍。如果听起来“声音好”而且没破碎,那么一切都没问题了。质检这个环节就算通过了。

南京城墙大约21米宽、12米高,坚固得足以抵御绝大多数弩砲火力。在重锤配重式投石机面前,它可能会脆弱一些,但是南京的地理位置——一边是河、一边是山,却让这种武器难以部署。火炮在那个时候微不足道,因而还没被当做主要武器。

中华门

城墙有13个城门。留存下来最为壮观的就是护卫着城市南面的中华门。这个城门必须要特别坚固,因为这里没有密林、湖泊或山势可以凭借。这个巨大的城门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门,更是一个附属于主城墙的堡垒。在经过庞大的主城门之后,就会碰到3个小一些的通道,并各通向一个封闭的院子(瓮城)。3个内城门位于拱形甬道上方,城门上面是木质城楼。

每个城门都有一个闸和两扇坚固的木门,形成了多层防御。一旦敌人突破了主城门(这不太可能发生),就会发现还有另一个城门阻拦,接着还有第三道防卫城门。当他们站在那里不知所措时,士兵们就会从两边通向瓮城的侧室涌出来,开始奋力反击。

城门两侧布满了长长的如通道一般的暗室,又称为“洞”,可以用来作仓库,但主要是用于屯兵。整个中华门可以容纳3000士兵。中华门主体两侧各有一条长马道。马道三分之二的部分是台阶,剩下的则是滑坡。这些台阶大概是为步兵所用,而滑坡部分则可以用来牵拽牲畜、马匹,将补给和守城器械运送给城墙上防守的士兵。

中国攻城器械

攻城战只有一个主要目标:通过让敌人投降或直接攻击而占领敌人的城防阵地。如果敌人拒绝在谈判或胁迫下放弃抵抗,那么就要采取更直接的措施。

一个城市的城墙、塔楼和城门都是巨大的障碍,但是攻击部队往往会运用大量的攻城器械来达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最早之一的攻城器械就是弩砲。从技术上来讲,任何一种使用一个臂杆把投射物抛到远距离外的攻城器械都是弩砲,所以这个定义里也包括了投石机。用通俗的话说,弩砲应该是由固定在一个框架上的由一根结实的臂杆组成的牵引式器械。臂杆连接在一盘绞绳上,当用绞盘往下拉臂杆时,绳子会产生巨大的张力——拉紧再释放。在臂杆的一端通常有一个掷弹袋装着投掷物。由于影视作品给人们造成的影响,在一般人的脑海中,臂杆上应该有一个勺子或杯子,但现实中很少用到。当被放开时,臂杆就向前运动,同时抛出掷弹袋,甩出投掷物。

中国人在大约4世纪时就发明了牵引式投石机:一个投掷臂杆被不平衡地放置在支点上,长的一端挂掷弹袋和投掷物。由一队人拉着短的一端臂杆上的绳子来形成抛掷的力量,通常是两人拉一根绳子。投掷物重量在113千克以内时,牵引式投石机的射程为30~60米。也许是通过诸如传说中的丝绸之路这样的贸易路线,牵引式投石机的理念被传播到了西方。拜占庭人肯定是在6世纪时知道了这个概念。

但是在几个世纪内,欧洲人就把投石机改造成了另一种可以投掷更远更重的重型攻城器械。有关的研究尚未有定论,但是似乎欧洲人是在十字军时代前后创造了这种新型器械,即配重式投石机。在1191年的艾克之战中,“狮心王”查理装配了两具配重式投石机,分别名为“上帝的弩砲”和“坏邻居”。

蒙古人把这种改进型投石机又引进回了中国,而它的到来引起了震动。配重式投石机使用的是一个重物而不是人拉绳索来产生驱动力。与牵引式投石机相比,它能把更重的物体扔出更远的距离。而到那时,中国人仍然停留在原来的牵引式投石机技术上,而且还发展出了许多眼花缭乱的种类。一些还有着如“四角砲”或“虎蹲砲”这样有趣的名字。但所有这些都是一个共同概念上的变种而已,由15~45个数量不等的人来拉绳索,都是用人力来产生抛掷力量。

关于中国人为何从来不愿意把他们的器械发展成更重型的配重式器械,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一种解释说,中国军事哲学强调的是没有大规模杀伤的胜利,而把一个城市砸碎,似乎与中国人的思维定式不合。

中国拥有长时期的相对和平,因而也就不需要配重式投石机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即使是在战争时期,重点仍在于谈判,或者也可在谈判失败时运用某种计谋,采用残忍的方式只是最后的手段。

一些历史学家也指出,中国并没有像欧洲和日本那样有星罗棋布的堡垒和城堡。堡垒和保护性建筑一般是位于边境及沿海地区,用来对抗如日本海盗或是游牧突袭者这样的外来威胁,而像北京这样的主要内地城市都有城墙。为皇帝服务的官员们却不是军事阶层,也不是像欧洲或是日本那样的封建领主。中国火药的发明也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到配重式投石机来到中国的时候,火药武器已经产生。小的炸弹和其他装置实际上让牵引式投石机有了一个短暂的也许是至关重要的复兴。把小炸弹和炸雷从牵引式投石机上抛掷出去,要比从更重、更蠢笨的配重式投石机上要容易得多。

塔楼和梯子

中国还发展了攻城塔,有固定的也有可以移动的。固定的塔本质上就是一个观察哨,在时间更长、静态特征更为显著的围攻战时使用。机动式的攻城塔也有所闻,但有许多名字和种类。在欧洲,这种器具叫做钟楼,它们的理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同类推荐
  • 龙影战神

    龙影战神

    十五年前,华夏成立一支神秘部队。他没有番号,没有编制,甚至国家不承认他的存在。但他却是国家最后一道铜墙铁壁,也是国家最强的利刃。十五年后,这支部队等待的王者归来!我,即为利刃!
  • 军旅生涯的那些事儿

    军旅生涯的那些事儿

    从一名青年到一名军人的成长经历!带你体验不一样的军旅人生!
  • 零战队之凤凰涅槃

    零战队之凤凰涅槃

    一个男生难以忘却的从军梦,从屌丝变成强者的惊天逆袭
  • 至所有热爱守护枪神纪的人们

    至所有热爱守护枪神纪的人们

    完全由枪神纪玩家自制,文中出现的名字以及其他什么来自枪神纪官方漫画以及原本琳琅天上设定的背景,谢谢大家观看,游戏还没凉,欢迎大家回归
  • 舰载航空兵百年——舰船及舰载机发展史

    舰载航空兵百年——舰船及舰载机发展史

    《舰载航空兵百年——舰船及舰载机发展史》作者曾作为飞行员于英国皇家海军服役33年,既驾驶过固定翼飞机,也驾驶过直升机,阅历极其丰富。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舰载航空兵的起源和发展、起飞平台、弹射器和点火装置,以及航空母舰的发展历程和技术,并介绍了历史上相关国家的航母性能和舰载机的设计改革和技术创新。本书内容全面、翔实,观点新颖,为我国海军中、高级指挥员更好地熟悉和了解舰载航空兵开启了一扇窗口。同时,本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供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和学习。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鬼主的养成计划

    鬼主的养成计划

    哈哈哈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嗝
  • 霸天战途

    霸天战途

    巨船载客到,北斗风云起;仇恨、友情,伐天路;无情道、有情道,大道三千,尸骨铺路。............
  • 许你一世的爱

    许你一世的爱

    未婚夫在婚前逃婚,她成为了这个城市的笑话。这时候他的出现,拯救了她。他以为他对她的爱可以温暖她的心,可是当那个人再次出现的时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世厄体

    九世厄体

    场景一:阿尘,十万年了,你终于回来了。场景二:你来晚了,大家都死了,二慧死了,福寿死了,所有人都死了!场景三:今日,我沐尘以血焚海,以骨炼山,以魂葬天,再演轮回,再造众生再化万物,只求我的伙伴从轮回中归来……斜阳下,沐尘的肉身在崩裂,神魂在寂灭,只留下一缕执念堕入黑渊,他失败了……
  • 赢在人品

    赢在人品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赢在人品,就是赢在职场。每个身在职场的人,只有不断自我修炼完善人品,才能成就事业辉煌。快来修炼人品、提升工作原动力吧,你也能成为金牌员工。
  • 霸气君王妖媚妃

    霸气君王妖媚妃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秒龄女子,谁知一朝穿越,竟成冷宫弃妃,而且还是别国的探子。好,既然宫里不是我待的地方,那我又何妨还留恋于此。笑江湖,江湖笑,恩恩怨怨谁能了?情情仇仇谁能断?前世孽缘,天注定;今生可看我如何虏获美男心…
  • 我有一支惊神笔

    我有一支惊神笔

    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一支神笔。曾年少轻狂画金银珠宝打脸拜金女。也曾为博红颜一笑让满城烟花开。画过阴谋阳谋换权势彪炳。画过肮脏高尚换敌国钱财。画四副《神兽图》名震天下。画一曲《霓裳曲》只慰风尘。这个名不见经传叫“路远”的小子,终于一句玩笑话让华尔街半数投行,风声鹤唳如临大敌了。这个出身贫贱叫“路远”的小子,终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了。他爹当头棒喝:“没有那支笔,你还是穷鬼,一无所有!”可唐独舞知道。这个男人从来都不是穷鬼。他有神笔画不来的傲骨,同时还有隐忍;他有神笔画不来的大城府,同时还有慈悲心……他腹黑而不为恶,他规矩而不迂腐。世界就是一片好大好大的江湖,而这些,不正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么?
  • 我的前任变成鬼

    我的前任变成鬼

    灵气复苏的时代她回来了,嗯,不对,应该是一半的她回来了,没有躯体的她带着落魄的他,踏上了修真的道路,装神弄鬼,都市争霸,美女邂逅,天道转变,密境开启,异能爆发,全民超人切看他的崛起之路,为了爱情,为了朋友,为了家人,他要变强,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