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98800000013

第13章 踏遍青山(6)

1989年春季,惠农县文物管理所所长艾天恩来信告诉我,在贺兰山白芨沟发现了一处岩画,具体地点在白芨沟的上田村,岩画内容有放牧图以及多种家畜,最大的一幅长约9米。得了此信,令我怦然心动。

然而,取岩画资料谈何容易,几乎全在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上,而且分散不一,大小不一,有完整的也有破碎的,甚至风化严重模糊不清的。高者百仞之上,低者崖下沟畔,远者数百里,近者约百里,加之经费困难,独木难支,仅凭个人之力太微薄了,实在支撑不起这座文化的大厦。拖到1990年10月我才有机会去考察石嘴山地区的岩画。

要到韭菜沟去并不容易,这里是军事禁区,过去要进韭菜沟得要银川新市区宁夏军区开通行证方可放行,现在不必跑那么远了,但也得有驻军政治科开通行证。那天我们拿到通行证到韭菜沟考察岩画,岩画的石头被掀翻了,所幸的是岩画保存尚好,一共有两组,均为喇嘛式塔岩画,蒙语叫小擦擦,可能与藏传佛教有关,表现了人们敬佛崇寺的思想。

从韭菜沟出来,我们顺路又到武当庙参观和休息,巧遇一个叫陶四的青年牧民,他热情机灵,当他得知我们的身份后,主动告诉我们白芨沟有岩画,这是我们求之不得的事。他详细告诉我们在石嘴山市到哪坐车,坐哪趟车,在什么地方下车,怎么走,然后到上田村找陶四的亲戚祖全有,他会带我们去看岩画等等。总之,陶四是一个活地图,需要了解的情况他全告诉了我们,使我们免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天一早我们按照陶四说的时间、地点、车次上了路,中午就顺利地找到了祖全有。老祖正在家里上房泥,为了我们的事他放下了手里的活带着我们去了岩画点。进入白芨沟约0.5公里,在一面坐南面北的石崖上,面积长9米,高4米,其上制作有100多个形象,有放牧图、狩猎图,形象生动,写实性强,场面气势宏大。这方岩画可称得上是银北地区最大的。在这方岩画旁还有几幅小的岩画,使那方最大的岩画也不显得孤零零的了。

10月初的贺兰山下秋收正忙,气候暖融融的。而这里已是寒气袭人,寒冷难耐,毕竟这里属于高山气候区。看了岩画我们发起愁来,岩画在石崖上,而且下面有泉水流过,对临摹岩画十分不便,只得返回村子抬来一个钢管焊的梯子,站在梯子上取资料。到底是海拔高的缘故,人晒着太阳仍感觉冷,上去取资料没几分钟就冻得受不了,赶紧下来晒晒太阳,用嘴里的热气哈哈手,活动活动,感到身上暖和了再上去描一描,然后再下来晒晒太阳,这样反复多次才把岩画资料描摹下来。

白芨沟岩画资料总算完整地收集下来了,我问老祖:“这一带难道就这一处有岩画,别处还有没有?”

“没有了,不过这山里有一个大山洞很有意思。”老祖说。

“大山洞里有没有岩画?”

“没见到过,就是一个大山洞。”

“离这里有多远?”我又问。

“有20里路吧。”

我想既然没有岩画,我们再跑20里路也没有多大意思,再说,大山洞山里到处都是,等到以后有机会的话再来特意逛逛大山洞吧。

只这一念之差,我们犯了一个错误。如果那天就去那个山洞考察考察,也许贺兰山岩画的历史和内容就得改写了,我们出版的那本《贺兰山与北山岩画》专著的内容就会更充实、更丰富、更全面了。洞窟彩绘岩画的发现也许会在当年公布于世,再爆一颗原子弹。然而做梦也没想到历史又开了一个玩笑,我们已经走到了洞窟彩绘岩画的门前却退缩了,与之失之交臂。

我们又向山沟里走了几里路,认真地观察了山沟里的石头,相信确实没有岩画了才停下来,我们是离大山洞越来越近了,却浅尝辄止到此为限。当天下午我们又回到了石嘴山市。

时光如梭,5年后的1995年4月19日我旧地重游,来到大山洞,发现了珍贵的彩绘岩画,我百感交集,深感当年仅一念之差就耽误了5个年头!

五年之后的相遇

白芨沟洞窟彩绘岩画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而且富有戏剧性。

1995年3月的一天中午,大儿子下班回来,领来一位面目清秀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的小伙子,中等个,文质彬彬的,他叫李长征,是石嘴山市邮电局的技术员。午饭已经做好,既然来了客人,我让儿子下楼去买馒头,又多加了两个菜。

饭后叙家常,小李问我做什么工作,我说是搞文物工作的。他又说:听说如今贺兰山岩画很吃香,还开过一次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我对他的谈话很吃惊,一个邮电职工居然知道这些与他工作并不相关的事。我说,我就是搞岩画的,并拿出我的那本《贺兰山与北山岩画》专著给他看,他翻阅了好一阵,突然好奇地问我:“你的这些岩画是怎么制作的,有没有颜色?”

我说:“这些岩画制作大致有三种方法,有磨制的,早期的古老的岩画基本上是研磨制作出来的;有凿刻的,就是用金属器具在石头上凿出来的;还有一种是敲击的,就是用石头或金属在岩面上进行打击,敲出来的岩画上有许多敲击的点状痕迹。另外还有线刻法,纯粹用尖锐的石头或金属在石面上刻划,不过这种方法制作的岩画很少,时间也不会很长。当然岩画的制作也不是单纯用一种方法制作,往往是两种方法同时进行,先画出大的轮廓然后再进行细部的加工,这样也就避免了岩画的单调而更富有韵味了。这种岩画就本身而言没有颜色,要说有的话也仅可以称为黑与白的对比,黑与白衬托。当然古人为了增加色彩,他们也很看重有颜色石面的选择和利用,他们也很喜欢在彩色的自然石面上作画,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我国的岩画大致可分为北方与南方两个大系统,北方的岩画基本上是采用磨、凿、敲制作的,南方的岩画大致是赭石绘制的,所以也叫彩色岩画。”

听完我的介绍,他若有所思,十分神秘地对我说:“我小的时候,家住在白芨沟,我到过一个大山洞去玩,隐隐约约记得里面也有你书上的那种画。”

“是怎么制作的,是磨、凿、刻的,还是用颜料绘制的?”我赶紧问他。

“好像是有颜色的,也记不大清了,印象中见过。”他又补充了一些重要线索。

职业的敏感使我不由大吃一惊,莫不是他看到了彩色岩画?我立即让他再看看与我那本书上的岩画照片有什么不同。他说只记得好像是红色的。他又说:“我那时还小,那个山洞离我们家不是太远,我和弟弟出去玩耍时到过那个大山洞,好像看到过;后来长大,上学去了也就没有机会再去玩了;再后来我们家也搬走了,许多年了再也没有去过。”

听了他的这番叙述,我已经意识到这可能就是祖全有说的那个大山洞,5年过去了,又听到了那个大山洞的消息。

临走时李长征提出想借我那本专著看看,我欣然允诺,并且留下了他的地址和电话号码。我们相约,要不了多久我会去找他的,一定要到那个大山洞看一看,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原定《中国文物地图集·宁夏分册》的复查工作从4月中旬开始,我做好了考察岩洞的准备。文物复查自然是有文物的地方都得去,岩画是宁夏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怎么能不去呢?

4月17日我们来到石嘴山市,首先请石嘴山市文物管理所吴尚仁所长联系租辆北京吉普,这种车爬山性能好,也皮实。然后我给李长征打电话通知他我到石嘴山市了。第二天租好了车,晚上在电话里同小李商量好出发的时辰和相约的地点。

4月19日是值得纪念的一天。这一天天气晴朗,一大早我们就在邮电局门口接到小李,然后车又开到武当庙接另一位向导。

坐在车里闲聊,谈起5年前祖全有曾提到过白芨沟里大山洞的事,也说到陶四介绍如何去白芨沟的那段历史。坐在我身旁的那位向导立即说:“那个小伙子就是我嘛,你怎么不认识了?”真是陶四!无巧不成书,就这么巧,坐在我身旁就是没认出来。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5年不见,陶四已经长成一个英俊的小伙子了,他又穿着一身黄军装,我自然就认不出来了。要说我们还是老朋友了,我还要感谢他5年前的帮助,使我们顺利地完成了白芨沟的岩画考察。5年后,我们又相聚了,不仅同坐在一辆车上,而且要一同去考察那个本该5年前就考察的大山洞。天下的事就这么巧,只能说有缘分,是命运把我们连在了一起。

4月中旬的贺兰山依然春寒料峭,泉水欢畅地流着,向阳的山坡上稀稀落落长着小嫩芽,春天还没完全恢复过来,不时可以看到大山阴面有的地方冰还没有化尽,春天的脚步太慢了。

我们沿着山沟前进,只见大山如簇,层林枯黄,但在阳光下显得壮美巍峨,不时可以听到山鸡的鸣叫声。汽车不时越溪流,过浅滩,飞溅起欢乐的浪花。圈了一冬的人,在这春光明媚的时刻怎能不心动神摇感慨万千!更何况我们此行说不定有重大发现呢,想到这里就不由得心情更加激动。

旧地重游,百感顿生,我终于来还5年前的那桩夙愿来了!来到一处开阔的山塆,迎面一座高山似乎挡住了去路,远远就可以看到一个长扁形的山洞口,在洞口的西侧山崖旁长着一丛丛灌木。“停车,到了。”随着小李的一声令下,我们提着相机,急不可耐地向着山洞飞奔而去。

山洞似张开的大口在欢迎我们这群远方的朋友。它坐北朝南,长约30米,进深约35米,可容纳上百人。

山洞是自然形成的,在洞的东侧是一面陡坡,上去之后就可以看到在石壁上有熠熠生辉的赭石粉末绘制成的彩色岩画,我止不住激动起来,连说太好了,太妙了!在拍照岩画时由不住地手在发抖。洞窟彩色岩画在宁夏,在贺兰山都是第一次发现,这么大的洞窟,这么精彩的岩画在我国西北地区,甚至在我们这个有着十分丰富岩画的国度,这么大这么好的洞窟岩画也不多见。这称得上是我国岩画艺术史上的一个奇迹,是我们古代先民们馈赠给我们的一份厚礼,也可以说是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骄傲!

当你来到深邃悠长的洞窟,爬上光滑的石坡,在头顶、在石缝中看到那似火苗一样发着红色火焰的彩绘岩画时,你会感受到它昭示着人类不仅创造了美,而且任何时候都与美、与艺术相伴,艺术之光不仅照亮了人类的历程,而且启迪净化了人类的心灵。同时你也会由衷地感到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有着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富有智慧的伟大民族,我们中华民族比起世界上其他民族毫不逊色,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优秀文化和艺术。

由此可知:不论是小到宁夏彩绘岩画,大到中国彩绘岩画,还是世界彩绘岩画,经过上下求索,纵横比较,它们从内容到形式、手法,都大同小异,殊途同归,表现了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和一致性。因此,岩画是世界上最普及的文化,是世界性的文化符号和艺术语言。不论你走到哪里,只要看到古老的岩画,不论你的国界、肤色、人种、语言如何不同,你都可以大致理解岩画的内容,岩画都同样会在你面前展现出一幅美妙绝伦的彩色心灵和彩色绚丽的大千世界。

我们经过认真清点,洞窟的东侧斜坡上部到下部,一直连到东北侧的石缝中,共有岩画31组,计100多个单体形象、手印和符号。

这批彩绘岩画的内容大体上是纪实性的,描绘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和所见所闻,有人物形象,有牧场生活写实,有人们赛马时的热烈场面。人物头部有羽毛和飘逸的头饰,显得格外英俊潇洒。动物岩画有北山羊、马、狗、蛇的生动形象;有对太阳崇拜的描绘,有符号和空心手印。手印岩画是一个古老的题材,中外岩画均有表现,最早有法国科斯凯洞中的空心手印,距今3万年;西班牙加斯特罗洞和法国的哥摩洞两个洞窟中有多达200多个手印;我国内蒙、新疆、宁夏、云南等地也发现有手印岩画,但都没有这次发现多,也没有如此密集。此外,还有人们狩猎时的动态描绘,其中巫术活动更引人注意,猎人手持圆形箭头对准猎物,经过模拟而达到预期的目的。这种交感巫术几乎是世界性的文化形态,早在欧洲奥瑞纳文化时期的洞窟岩画中就已有了交感巫术活动的反映,在我国各地的岩画中也多有交感巫术的描绘。

这批新发现的彩色岩画断代比较复杂,有打破和叠压关系。早期是空心手印岩画,制作于岩洞夹缝的顶部,离地面约3米,现仅可见到18个,可分辨出左右手。制作方法是用骨管蘸上颜料或口含颜料,然后把手按在岩石上,把颜料吹到或喷到手上,留下空心手印。早期的空心手印是黑色的,可能是木炭粉末掺黏合剂制成的颜料,现仅存2个黑色手印。后来人们又用赭色颜料不仅制成了空心手印,而且绘制了许多赭色岩画。

这批彩绘岩画在表现技法上大体是采用剪影式大轮廓描绘方法,即运用散点透视法,不分物体远近,不表现物体细部,但在具体绘画中又有创新和改进,并且展示了处理复杂构图的能力和艺术技巧。如牧马图中左上角的马匹头部,就采用了不多见的正面描绘,可清楚地看到马在低头吃草。这种“扭曲透视法”在西欧洞窟岩画中较多,尤其是在1991年发现的法国南部马赛附近的科斯凯洞的岩画中,这种“扭曲透视”的马匹和山羊就为数不少。又如赛马图,不仅描绘惟妙惟肖生动逼真,而且比例适度符合透视规律,充分展示了你追我赶的竞争场面。画面动感强烈,表现出了先后、大小、远近、快慢的时序效果,给人以真实、亲切、优美的审美的感受,此图显示了古代画师的高超技艺。任何造型艺术的生命力都体现在有着鲜明的强烈的个性,彩绘岩画也不例外。运动的美与力,是涌动的生命力的反映,所以动态的美是最感人最打动人心的美。在岩画中几乎没有静止不动的,而是充满奔腾的、跳跃的永不停息的活力,因此,岩画的魅力也是无穷的,对古人对今人都是如此,都会受到心灵的震撼!

彩绘岩画的可贵之处不限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反映现实,而且用较为细腻、圆润、明亮的色彩反映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生活,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这次发现也丰富了我们对绚丽多彩的古代岩画的认识,看到了中华文化圈的博大胸怀和深厚的文化根基,无疑将促进中国岩画的研究,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结束这次考察后,我们在彩绘岩画洞窟前摄影留念,记录下了这不同凡响的瞬间。

这次洞窟彩绘岩画调查回来不久,5月16日我到青海天俊县考察卢山岩画,这里海拔不到4000米,由于高山反应夜里无法入睡,缺氧的难受在折磨我的时候,我只得打开电视机看看电视以转移痛苦,意外而惊喜地看到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在播出“贺兰山白芨沟洞窟彩绘岩画”,我连忙叫醒沉睡中的盖山林:“快看,快看刚发现不久的彩绘岩画!”

在青藏高原看到那些熟悉的如火苗一样的画面,激动之情驱散了缺氧的苦恼和难受。

同类推荐
  • 著名协奏曲欣赏

    著名协奏曲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协奏曲欣赏》主要内容包括:大协奏曲、勃兰登堡协奏曲、钢琴协奏曲、第二十钢琴协奏曲、bE大调第五(皇帝)钢琴协奏典、b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e调第一钢琴协奏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b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b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等。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

    《余下只有噪音》讲述那些特立独行的人格,他们抵制对古典主义的过去的崇拜,与广大民众的冷漠作斗争,并违抗独裁者的意志。无论是用最纯净的美来吸引听众,还是用最纯粹的噪声来打击听众,作曲家们一直都洋溢着当下的热情,拒绝古典音乐作为一种式微艺术的刻板印象。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维也纳到20世纪的巴黎,从希特勒的德国、斯大林的俄罗斯到六七十年代的纽约市中心,罗斯将20世纪的历史及音乐编织在一起,在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与更广泛的文化之间建立了启示性的关联。通过他所讲述的音乐,《余下只有噪音》重述了20世纪的历史。
  •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散曲历史、散曲作家与作品的艺术特色。包括元初期散曲[(元初散曲三流:志情文学、花间文学、市井文学),代表人物(元好问、杜仁杰、刘秉忠、杨果、商道、商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王恽、王和卿、庾天锡、姚燧)]、元中期散曲(郑光祖、睢景臣、张可久、冯子振、曾瑞)等内容。
  • 电视剧城市意象研究

    电视剧城市意象研究

    本书不仅考察了作为“器”的物质城市意象元素,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苏州的小巷等,还考察了作为“道”的非物质城市意象元素,如不同时期的北京的“皇城根下的张扬与猥琐”、上海滩的“搏杀与婉约”、珠江边的“殖民与反殖民”等。
  • 中国艺术史

    中国艺术史

    本书讲述了我国在绘画、书法、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曲等各个方面的艺术成就。
热门推荐
  • 重回六年前

    重回六年前

    一场车祸,让大学毕业生林秋枫灵魂穿越回到六年前。可怜的娃,穿什么不好穿到同样出了车祸的美女陈紫馨身上。为了阻止六年后的车祸,为了改变自己的结局,为了不要穿越女人身。他和六年前的自己发生了很多事!到底六年后会怎样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乱古仙王

    乱古仙王

    当那两个宿命中的人来到三界,未来的一角开始从迷雾中透出,大预言中的那席卷三界、黑暗无比的乱古年代终缓缓拉开序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复仇宝宝

    复仇宝宝

    凤儿死了?她怎么会死?孩子呢?应该还没出世吧?为什么凤儿死了也不肯见我,她是一直不肯原谅我吗?不要以为婴儿体小、不会说话就可以任你处置,要知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他们有一天也会幻化成复仇天使索命的……
  • 仙冰世

    仙冰世

    我叫洛夏,来自一个最遥远的地方,捎带着冰仙的命运,走着孤单的路。大陆轰然崩塌,失去一切的我该何去何从?绝望和痛苦沉重而虚幻,我该怎样继续前行?强大的灵术之战真实的诠释着我的使命,我将如何冲破仙冰之障,寻回我的土地?我是光,流着燃烧一切的火焰。我本高峰,万众臣服!
  • 让我再爱你一次

    让我再爱你一次

    她是最妖娆的舞女,他是不可一世的少爷。爱情是什么时候变得味?本以为的惺惺相惜,到头来不过是一场欺骗。
  • 男神不禁撩:霸道小妻重生记

    男神不禁撩:霸道小妻重生记

    重生了,回到十年前。殷虹特别不理解,自己一不缺锌而不缺钙,为什么要重生?重生后,她是学院里最让人头疼的学生。她吃饭睡觉打豆豆,就是不肯学习,她自己不学习也就算了,最可恨的是,她把所有省下来的时间,都拿去用来撩男神!然后她用实际行为证明了,男神他其!实!不禁撩!
  • 我家宿主又犯懒

    我家宿主又犯懒

    身为世间唯一一只神兽紫狐,洛简没什么特点,就是懒了点。系统每天都要为此操碎了心,痛心疾首,语重心长:“宿主,你现在身负一千万点罪孽值,罪孽深重,请你好好做任务!”狐狸动了动紫色的毛茸耳朵:“……哦。”大概是老天看不惯她这么懒,于是出现了牧亓这个克星!她不动,他便主动靠近,一步步将她纳入怀中。待回神,她又双叒叕被他叼回了家。洛简:“……”放开我后皮颈!
  • 起于尽头

    起于尽头

    山穷水尽道无涯,淤泥深处有莲花。自然生发无穷量,原自真识是造化。生命的出现就和宇宙的诞生一样玄妙神奇,生命的生死轮回,文明的兴衰交替,世界的自然变化,生命的尽头是下一场轮回的起点,还是上一场轮回的超脱?亦或者没有轮回,都只是一场永不会醒来的梦?看时光长河中,历史总是在反反复复,阴阳是理,道尽为用。谁能在尽头与开始之时明悟到“道”的所在?。。。
  • 范村菊谱

    范村菊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