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03500000024

第24章 王阳明何以让日本崛起(4)

最后一杰木户孝允在一次战役中战败,坦然的面对死亡--他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他的史料中看不出他和心学的情缘,但他身边都是王阳明的门徒,他本人被心学熏陶,恐怕也不能幸免。

王阳明心学固然使人的思想脱胎换骨,但问题是,如果在实践中不能掌握良好的技巧,也无法做到知行合一。而幸运的是,明治维新的斗士们恰好就掌握了知行合一中行的技巧。这就是王阳明提倡的“不执一”,忠实的代表人物正是伊藤博文。

【2】

直到今天,中国很多人提到伊藤博文,鼻子还要被气的歪上几歪。因为就是这老家伙在首相位时,中日甲午海战爆发,中国以绝对的优势惨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后来在中国哈尔滨,伊藤博文被朝鲜刺客刺杀,据说,清政府官员偷偷放假一天,以示庆祝。

但在日本人心中,伊藤博文是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伊藤博文出身高贵(藩主),青年时接受了朱子学、阳明学和佛学。阳明学中的“自尊无畏”思想让他印象深刻,后来参加“尊王攘夷”,和高杉晋作关系密切。明治维新开始后,伊藤博文以功勋元老的身份进入明治政府担任要职,对明治维新的大获成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伊藤博文的主张很简单,全力学习西方的一切。这在当时的日本,包括维新志士那里都引起过不小的波澜。众所周知,日本是被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大门,西方列强应该是日本不共戴天的仇敌。向敌人学习,对于追求“自尊”的心学门徒们而言,确是奇耻大辱。但伊藤博文对王阳明心学精髓体悟极深,在他看来,阳明学的“知行合一”是重“体究践履,实地用功”,王阳明亲口说过:“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知者。”所以,王阳明心学的为学之道“无非实学。若离了实学为学,去是着空。”也就是说,别只喊口号,也别先给自己立下规矩,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你只需要学习一种学说:实学。只要是能为自己带来精神满足和物质满足的学说,就是好学说。

当时,西方的强大让很多清醒的人士认定,西方学说是巨大动力。所以,伊藤博文只重实功实用,不管是猫还是狗,能捉耗子就是好的动物。这就是王阳明经常教育弟子们提到的主张之一:不执一。

王阳明的一位弟子曾问他:“‘无适,无莫也,义之与比’,事事要如此否?”

王阳明回答:“固是事事要如此,须是识得个头脑乃可。义即是良知,晓得良知是个头脑,方无执着。且如受人馈送,也有今日当受的,他日不当受的;也有今日不当受的,他日当受的。你若执着了今日当受的,便一切受去,执着了今日不当受的,便一切不受去,便是适莫,便不是良知的本体,如何唤得做义?”

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莫:疏远、冷淡。义:适宜、妥当。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聪明的人在生存中,对任何事都没有厚薄,按“义”的指引去做。

【3】

当然,孔子的话,不能完全凭字面意思去理解。其实我们还可以做如下的理解:人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不变的哲理在里面。所以遇到了事情,应该随顺事情本身,而不应该事先料想或者是计划该如何。比如遇到一件事情,心中料想一定是可行的,这就是“适”,这样即使遇到了不可行的事情,都会认为可行,必然导致轻率而妄为;如果遇到一件事情,心中料想一定是不可行的,这就是“莫”,这样即使遇到了可行的事情,都会认为不可行,必然导致固步自封,走投无路。如王阳明所说,这两种心态其实都是出于私心,所谓私心,并非是专门利己的心,而只是刻意去为之的心。一旦有了这样的私心,必然会影响做事。

真正的聪明人,对于天下任何事,都不会事先认为可行而妄为,也不会事先认为不可行而就不去做。他们做事的唯一标准就是看是否合乎天理,合理的就做,不合理的不做。从不轻易的改变是非标准,一切都以天理道义为准,丝毫没有自己的私心在其间,所以能够从容面对。

所的直白一点,其实就是让我们在做事时不要为一些外在的规则而羁绊,要摆脱世俗的束缚。心中只要秉承着一点:义--公正的道理,正直的行为。而其实王阳明所谓的“义”,就是良知,良知就是是非之心,是非之心就是个好恶,归根结底,你喜欢做的就是“义”。当然,这种“喜欢”必须没有丝毫私欲。

孟子也说过,真正的君子,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王阳明说得更浅显:只要心中有义在,不必有表面的原则。他举个例子说,比如你是个清廉正直的人,对别人的贿赂向来深恶痛绝。可有些时候,你就必须要收,那就要看收了别人的东西是否符合道义了。千万不要给自己提前定下规则,然后自以为是个有原则的人,其实这种人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

在这一点上,中国明王朝万历朝的首辅、心学门徒、着名改革家张居正可谓知行合一。张居正从一个普通官僚跃升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全凭阴狠的政治手段,排除政敌才达到的。为了能坐到首辅的位置,他不惜和宦官勾结,和天下士大夫为敌。他有高尚的道德,也想做个道德楷模,但他知道,想要拯救大明王朝和王朝的百姓,绝不能固守儒家制定的那些道德的条条框框。在通往权力顶峰的路上,他无所不用其极,但他有着伟大的志向:拯救祖国。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欲建立伟大事功,必不能受外在规则羁绊。

心学左派总是王艮更是把王阳明的这一思想凌空飞渡:“虚明之至,无物不复,反求诸身,把柄在握。合观此数语,便是宇宙在我,万化生身矣。”这对当时的日本主“开国”、“求维新”和“独立主权”者用以反对“锁国”、维持封建的传统观念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思想武器。所以,伊藤博文曾把吉田松阴所坚持的“因时因势而生义”,懂得应变之术,作为终生信条。

这种思想和思维的解放、开拓精神和力行、实用思想,为西方所有学说的普及发展从理论上做了准备,也在舆论上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日本的现代化正式进入跑道。

王阳明心学中的“心外无理”、“知行合一”的基本思想强调的是人人需要自尊无畏、力行实功,倡导有用之学,并且包含了尊重个人、强调个性、不惧外物、不畏权势的思想。而这些沸腾的思想恰好被日本维新志士们所寻到,并且与时俱进的和当时的现实接轨。王阳明心学为明治维新造就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才又反过来运用心学创建了光彩夺目的明治维新。

日本心学大师井上哲次郎说:“阳明学派中人物,多有建树者,而固陋迂腐之人几乎没有。可见,阳明学果有陶冶人物之功无疑。”正是这些不具“固陋迂腐”观念,勇于进取的人才,先是在倒幕维新运动中,无所畏惧的建立盖世奇功,然后又在明治维新时不执一的博采众家之长,积极吸收并推进西学在日本的传播,从而使日本脱离古老腐朽的亚洲,和欧洲平起平坐。

牟宗三先生曾有这样一段话:“一种学术,流于他国,常有新面目,新作用,亦可为新表现。或‘桔逾淮而为枳’,此其坏者也。或‘天地变化草木蕃’,此其善者也。在日人,得善果而不得恶果,则益足增加吾人之反省矣。”

《日本之阳明学》的作者高濑武次郎说:“大凡阳明学含有二元素,一曰事业的,二曰枯禅的。得枯禅之元素者可以亡国,得事业之元素者可以兴国。中日两国各得其一。”显然,他说,中国得了阳明学的枯禅元素,而日本得了阳明学的事业元素。

蒋介石也曾对阳明学在日本的贡献表示过既恨又羞的话:“要知道日本所以致强的原因,不是得力于欧美的科学,而是得力于中国的哲学。他们日本自立国以来,举国上下,普遍学我们中国的是什么?就是中国的儒道,而儒道中最得力的,就是中国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学。他们窃取‘致良知’哲学的唾余,便改造了衰弱萎靡的日本,统一了支离破碎的封建国家,竟成功了一个今日称霸的民族……”

可能许多人都夸大了王阳明心学对日本的贡献,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阳明学在日本最兴旺时,明治维新开始出现。阳明学在中国明王朝后期销声匿迹后,中国开始衰落。

王阳明是如何让日本崛起的,其实已一目了然:他的心学本身就是答案。

同类推荐
  •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1986年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创办了《德国哲学》丛刊,为中国人了解德国开辟了一个“窗口”,为中德思想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今天该所又编辑出版《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旨在集中中国内对德国哲学、文化有兴趣、具有一定研究的不者,对德国哲学、文化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探讨,以洞察其奥秘,领悟其精义。这必将为我们中国人了解德国的一个新“窗口”,中德思想文化交流的一座新“桥梁”!本书为《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之一,作者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围绕着西方形而上学的基本范畴——存在概念、对西方形而上学思想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考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哲学、科学与信仰

    哲学、科学与信仰

    本书是一部翻译著作,作者为黎巴嫩著名伊斯兰学者纳迪姆·艾勒·基斯尔。本书深入浅出地对古希腊哲学进行了解析,廓清了阿拉伯哲学的渊源,并把穆斯林哲学家与现代西方哲学家进行了饶有兴趣的比较。
  •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歌德及其作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认识歌德的范围和视野,推进了对歌德的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论述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探讨了歌德对中国的认识,具体而生动地回顾了中国对歌德的接受过程,说明了中国人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的情况下开始认识歌德,分析了歌德的作品和思想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得到的评价和所产生的影响,展现了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各自的创作以及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从歌德作品和思想那里所获得的启迪和思想源泉。
  • 传世名著百部(第23卷):韩非子

    传世名著百部(第23卷):韩非子

    《韩非子》是我国法家思想的著名代表韩非的著作。它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既包括韩非倡导的维护东方专制制度的法、术、势的理论,又包括一些非常经世致用的主张,如农战结合、法治、选贤用人等等。这些丰富的思想和内容使《韩非子》一书在我国历史上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于18世纪中叶流传到日本,在文化和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道德经》品读

    《道德经》品读

    本书内容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更指出了处世的方略。
热门推荐
  • 爱如阳春白雪

    爱如阳春白雪

    十年前,古老的红豆树下,一个小男孩、一个小女孩、一串红豆手链,缘起。十年后,一个阳光向上,一个少年老成,情定。然命运曲折,或许是好事多磨,不得不分手……又三年后,重逢,两人又该何去何从?
  • 超忍者之路

    超忍者之路

    以忍者为起点的世界,永久的和平几乎不可能,而有一个人,他做到了
  • New Grub Street

    New Grub Stre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没钱该谈恋爱吗

    没钱该谈恋爱吗

    一个物质的社会,经历过一场又一场的念爱之后……最终能修成正果吗?
  • 怕水柳少的人鱼甜妻

    怕水柳少的人鱼甜妻

    怀十衾是一条没活几百年的美人鱼.因为主神条约.几十年没上过岸.在海底和临海的美人鱼一起打个麻将.某年某月某日.怀十衾升职了!!!就是升职的地方.是主神条约规定的人类活动地.怀十衾:偶买噶祸不单行的.第一天就有人在她负责地盘落水了.怀十衾是个穷鱼.为了不想赔钱.莫得办法十万火急去救人.这个臭不要脸的男人.是个碰瓷届的高手.怀十衾:mmp小剧场怀十衾:我幼儿园没毕业柳江:我会哄孩子怀十衾:我每天都要吃冰激凌柳江:我家卖冰激凌的呢怀十衾:我脾气不好爱家暴柳江:我抗打怀十衾:我出名海王柳江沉这脸将某人拖去小床床
  • 神秘的谜团(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神秘的谜团(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宇宙,是这个世界上谜团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吸引孩子好奇心的地方。宇宙包含着最神秘的未知和疑问,人类正在以高超的科学手段和不懈的努力不断深入探索宇宙的深处,希望了解人类自身的过去与未来。而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一直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虽然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许多方面却又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向孩子们展示这个既熟悉又神奇的世界。
  • 再次遇见你

    再次遇见你

    那个你念念不忘的人,总有一天会与你再次相遇。直木奖得主森绘都十年集大成之作!十年前的挚友,你们还有联系吗?没能在一起的恋人,你真的放下他了吗?已经去世的亲人,你还会常常思念他吗?《再次遇见你》是森绘都的短篇小说集,包含六个不同的故事,关于相遇、误会、羁绊以及时间的流逝。故事中的人们欢笑、争吵、离别,却依旧祈愿着能够再次相遇。关于相遇:《再次遇见你》一场雨、一个约定、一段回不去的曾经。经过岁月的冲刷,她决定重新审视这段过去的友情。关于羁绊:《尾灯》一条河、一块石头、一句没说出口的告白。当时她落荒而逃,多年以后她才明白这就是爱。关于时间的流逝:《妈妈》一个包、一次回归、一段难以为继的岁月。即使去世了多年,妈妈也是守护神一样的存在。那个你念念不忘的人,你还相信你们能重逢吗?
  • 应是回首怜烟雨

    应是回首怜烟雨

    应是回首怜烟雨,那一年她八岁,已经人生骤变,所有幸福被大火燃烧殆尽,从此只能将所有软弱收起,即便夜深人静也不敢透露稍许;那一年他五岁,已是身至梵音台,心处寂静中,还不知道会遇到他人生的劫难。当缘分之线牵引,相遇时,相处后,他才知道他将所有的爱只给了一个人!
  • 鲜血王冠

    鲜血王冠

    时间是推动一切发展的原力古老的典籍记载,时间利用“七天”创造了一个世界,这“七天”是七个漫长的世纪盖亚大陆,这片辽阔无疆的土地经历七个世纪的时间,终于繁衍出一片灿烂的元素文明洛恩,从一片发达的科技文明一不小心就来到这个与众不同的文明世界,颠覆了他所有的认知。在为这片文明的神奇感到惊叹的同时,他也将利用与他来到这个世界顶尖科技产品,在这里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但所有的人的目光还局限在眼前这片天地的时候,我已看向云端,那里终有一顶王冠,等着为我加冕”——洛恩·隆·安德里特
  • 另类讲述红楼梦:惜春纪

    另类讲述红楼梦:惜春纪

    在《红楼梦》里,四丫头惜春的身世是个谜,也是十二钗中曹公着墨最少的人物,却个性鲜明,叫人过目不忘。在安意如的笔下,惜春成了秦可卿和贾敬的女儿,为公公和儿媳妇爬灰所生。这样的身世注定了惜春的冷淡和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