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03500000007

第7章 心学横空出世(3)

人生其实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有正面和背面。愉快、光明、幸福、希望……这是人生的正面;忧愁、黑暗、不幸、绝望……这是人生的背面。

很多人不停的抱怨、发牢骚,其实都是因为心态不对,看问题的角度不对,如果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换个角度乐观地看问题,人的心情马上就会好起来。事物在一个人心中的好坏,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人的心态,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这正是王阳明心学的一大刺眼之处:凡事都在我心,我心能曲能伸,游刃有余,把消极变为积极,没有任何外力可以帮助我,只有我心,而我心其实已经足够。

【3】

王阳明心学首提出的第一个概念就是心即理,所谓“心即理”,直白而言,就是一切道理都在我心中,我们的心一动(意动),道理就在事情上展现。注意,这个道理原本就在我心,它只是从我心中发射出去的。所以,如果我们的心不动,心外其实什么都没有。这很好理解,因为我们做任何事,思考任何问题,都必须借助心(其实今天我们知道,是大脑),心动了,才有事发生,才有问题思考,心不动,那就什么都没有,所以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事)。

比如孝顺,很多人认为应该学习孝顺的一切知识和道理,也就是如何孝顺的问题。可王阳明却说,如果你真有孝顺的心,如何孝顺根本就不用学,你自然就知道该如何孝顺老爹老妈。如果你没有孝顺的心,但却做出了很多孝行,那和戏子演戏有什么区别,你能说,戏子演戏是真的吗?

我们必须要有诚意的心,才会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这种道理,是从外面可以学习的吗?其实一颗诚意的心就足够了。

注意,是一颗诚意的心,也就是具有良知的心,心的本体。如果不是发自良知的心,那这个心就不存在有道理的成份。比如,一个人想去杀人放火,然后就去问心无愧的做,因为心即理,心中无论怎么想都是天理。这和王阳明所说的“心即理”完全背道而驰。

多年以后,以王艮为首的心学左派门徒把吃喝嫖赌等等违反道德的事也看做是正当的,因为他们和要杀人放火的人一样,认为心中所想的一切,就是天理。他们刻意的忽略了王阳明对心即理的束缚,从而产生了一批心学左派的败类。

理学家解释“天理”为本然之性,也就是未加任何人欲的一种自然本性。理学家说,天理在万事万物中,在树上,在山间,在书本中。王阳明却说,天理就在人心,我心就是天理。

众所周知,人心很复杂,没有一个人的心不是夹杂着物欲的,如何什么样的人心才是天理呢?

两个字:好恶。

王阳明说,必须是绝对的纯天然的好恶,不能有半点私意。比如,你一见到美女,就喜欢上了。这是人心的条件反射,不是说,你见到美女后,又立了个喜欢的心,然后才去喜欢。再比如,你一闻到臭狗屎,就厌恶了。不是说,你闻到臭狗屎,然后立了个厌恶的心,才去厌恶的。也就是说,纯天然的好和恶与一件事情相对时,没有任何过程和环节,一气呵成,不可分割。这里如果稍有停顿,那就不是纯粹天然的好恶。

我们再举个例子,每个人都会对别人有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就是突然看到一个人,然后不经任何人欲的思考,就做了判断,这个人是好还是坏。这就是纯粹天然的好恶,也就是天理。如果我们看了一眼这个人,开始琢磨起这个人到底是好是坏时,那就不是纯粹的好恶,思考出来的结果就不是天理。

为什么条件反射似的心就是天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良知能知是非善恶,它能以最快的速度告诉你,什么是善恶什么又是是非。而所有这些是非善恶,都是出自那一刹那良知的好恶。比如我们本性喜欢生而厌恶死,那么,救人就是天理,杀人就不是天理。比如我们本性喜欢快乐厌恶烦恼,快乐的生活就是天理,总给自己或者是别人制造烦恼就不是天理。

最后,我们要知道王阳明为什么要提心即理。其实“心即理”固然有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的意思,但还有一层意思,也就是王阳明“心即理”的立言宗旨。

王阳明说,世人总是表里不一,言行不一。比如春秋五霸,嘴巴上说的都是尊王攘夷般天花乱坠的天理,其实内心深处就是想获得虚荣和名利,这就是把心和理一分为二了。做人绝不能这样,一定要心理合一。把心和理一分为二的人,是很累的。因为一方面要抚慰自己良心的谴责(因为他没有按良知去做事),一方面又要把外面自己本不心甘情愿做的事做好。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按照良知的意思去做事,那其实就做了两件事。期间违背良心的辗转曲折,只有当事人才能识得其中滋味。

由此可知,心学上的“心即理”是一种道德要求。如果一个人能符合这种要求,那他就具备了自尊。因为心中所想的就是道理,那么外界给我们的那些道理,如果不能和我们心中所想的一样,它就不必被我们遵守。王阳明说,如果人人都说孔子说的一句话是对的,但却不能和我的心相印证,那我们就可以说,孔子那句话是错的。如果人人都说孔子说的那句话是错的,但却和我们的心相印证,那我们就可以说,孔子那句话是对的。不迷信权威,只相信自己的良知,自得于心,这就是“心即理”给我们的最大的人生财富。

(第三节)心学的力量

【1】

多年以后,王阳明对他的弟子们说,当初在龙场绝境中生存下来,全靠内心深处那一点良知的指引,由此因祸得福,创建心学。心学不是口头理论,而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这也是为什么王阳明后来能用心学建立功勋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是从恶劣的实践中孕育而成,并且超越实践,形成思想。

但凡是有血有肉的人,都不喜欢逆境。因为逆境是对人性的挑战,由于在我们人性中有“趋利避害”的弱点,所以,人人都不喜欢这样的挑战。可当我们回顾历史,却发现,任何一个伟大人物都有过逆境经历,并且在逆境中存活下来,然后凤凰涅盘。温室中长不出娇艳的花朵,一颗不经炼制的心,无法变得强大。这并非是说要我们去主动寻找逆境,而是要求我们,当我们身处逆境时,不要悲观失望,应该用良知的力量拯救自己,并且相信一定能拯救自己。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你在任何时候所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心。

当你在绝境中经过磨练并成功出徒后,世间上一切问题在你眼中就都不是问题。经历过才知难,解决后才知并不难,世间一切事都是心的事,解决了心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切问题。

王阳明自创建心学后,开始在龙场讲学,我们今天无从得知他的学员都有哪些,据王阳明的年谱记载说,学员大多数是当地的土着。这显然有点不靠谱,因为王阳明不会苗语,苗人也不会汉语,王阳明如果对他们讲学,就是鸡同鸭讲。

不过下面的事可以证明两件事,第一,王阳明的学生里的确有当地的土着;第二,心学的力量的确不容小视。

第一个遭到王阳明心学重击的是思州太守(可怜这位官场大老爷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来)。这位老爷的脑袋好像被笨驴踢了,突然有一天就命人到王阳明讲学地,要砸场子。

来的人说,王阳明你太不知体统,在龙场也有年头了,却不去拜见我们大人。

王阳明正准备用心学的力量,那群听课的学生却闹了起来,三下五除二就把对方揍的鼻青脸肿。这些人跑到主人那里嗷嗷痛哭,诉说王阳明的罪恶。思州太守咆哮如雷,发誓要让王阳明见识下他的巨大威力。

幸好老天爷保佑,王阳明的一位老乡、思州的按察副使毛应奎和这位太守喝了顿酒,暂时安抚了他,然后给王阳明写封信,要求他给那个炮仗官老爷叩头认罪。

王阳明以良知垫底,书写出了一封绵里藏针的信:

昨承遣人喻以祸福利害,且令勉赴太府请谢,此非道谊深情,决不至此,言无所容!但差人至龙场陵辱,此自差人挟势擅威,非太府使之也。龙场诸夷与之争斗,此自诸夷愤愠不平,亦非某使之也。然则太府固未尝辱某,某亦未尝傲太府,何所得罪而请谢乎?跪拜之礼,亦小官常分,不足以为辱,然亦不当无故行之。不当行而行,与当行而不行,其为取辱一也。……某之居此,盖瘴疬虫毒之与处,魑魅魍魉之与游,日有三死焉。而我居之泰然,盖在于我无动于心。太府要加害我,我也只当是瘴疬,虫毒,魑魅魍魉而已尔,我岂能因此而动心?

什么是心学的力量,这封信就是证明。在这封信中,王阳明主要谈了三点,首先,龙场斗殴事件当然是前来的走狗吃了亏,良知告诉王阳明,思州太守很怒,可这件事已经发生了,不能更改。所以必须要在思州太守这里下工夫,也就是说,必须把思州太守从这件事中清除,让他没有理由发怒,于是,他说:流氓来闹事,肯定不是太守大老爷的意思。既然不是太守大老爷的意思,那就证明他没有用心,心外是没有任何事的,所以,这件事跟太守大老爷无关。既然跟大老爷无关,也就是跟我无关,我与太守没有任何冲突,所以,根本不存在我向他谢罪的问题。

其次:磕头表面上是种礼节,实际上是本心,因为心即礼,心即理。我的心不想让我磕头,我就不能磕头。

最后:我并非是被吓大的。我来到龙场后,经历人生中最不堪的一幕幕,千难万险,终于被我渡过,我还惧怕一个太守吗?

无所畏惧,这正是心学的一大妙用。良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种凭良知指引去做事的风格就是无所畏惧。据说,这封绵里藏针的信放到思州太守老爷眼皮子底下时,太守老爷惭愧之极,也有些恐惧,自此后,他再也没有找过王阳明的麻烦。

一位姓安的水西宣慰使(少数民族自治区军政一把手)听说王阳明风靡龙场后,专门来请教。还为王阳明送肉送钱。可这位军政一把手并不是真心实意来听王阳明讲课的,而是希望能让王阳明客串一回他的幕僚。他想废掉水西驿站,目的当然极为直接:拥有更多的权力。

王阳明郑重的提醒他,驿站是国家的生命线,是国法。你如果真有这样的胆量废除驿站,中央大军一到,你能有活路?况且,始作俑者,其无后也。你开了这个先河,别人会紧跟,你就成了千古罪人啊。

安宣慰使大人被权力熏的心已漆黑,眼前只看到物欲,经王阳明一提醒,顿时汗流浃背,想不到自己险些犯下滔天大罪。

但他只是在事上悔改,并没有在心上忏悔。几个月后,当地一位姓宋的酋长手下有个不安分的人造反。安宣慰使手握重兵,居然按兵不动。王阳明给他分析说,现在大家都知道是你在按兵不动,剿灭一个酋长对你而言都是轻而易举的事,现在只是一小股反政府势力,居然就在你的界面闹得天翻地覆。朝廷倘若知道了,该作何想?他们会不会认为你是没有能力?万一把你撤换了,该怎么办?

安老爷又是汗流浃背,赶紧调兵遣将,很快就剿灭了叛乱。

良知最大的正能量其实就是,能在情况朦胧不明时,一念之间发现事情的利弊。这种能量,没有人能替你获得,只能靠你自己。王阳明正是拥有了这种能量,所以才能摆事实,讲道理,让安老爷俯首帖耳的。

【2】

在贵州龙场三年后,王阳明终于逃脱升天,却恋恋不舍的离开龙场。1509年,他在贵阳高官席书的举荐下,担任贵阳书院院长。正是在此,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心学概念。

和提出“心即理”一样,王阳明提“知行合一”也有个为什么的问题。在他看来,世界上有很多人心中有很多龌龊的想法,可因为没有去行动,所以就认为这无关紧要。但王阳明却说,你意识一动,其实就是行了,以后是否有行动已无关紧要。也就是说,我们有时候会想,要是能抢劫大量金钱该多好,因为没有去行动,所以认为这只是一种想法,没有实际意义,所以就不去重视。王阳明说,意动来动去,总有一天,你会真的付诸切实的行动。所以,我们要在恶念萌动的一刹那,赶紧克掉它。因为“知行”是合一的,意动了,就是行动了,毫无商量的余地。

王阳明的很多弟子都曾就知行是否合一的问题问过王阳明,因为他们认为知行不可能合一。知是知,行是行。王阳明就给他们举例说,比如有人称赞一个人很孝顺,这是知,肯定是因为他有孝顺的行动,有孝顺的行动肯定就有孝顺的意念,这是行。你不可能说一个人很孝顺,而这个人从来没有做出过孝顺的行为。所以,知行是并驾齐驱的,没有先后的问题。

比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螃蟹是否能吃,这是知。他去吃了,这是行。你说,知在前还是行在前?如果你说行在前,那他为什么要去行,他还是想知啊。所以,知行合一,没有先后。

他的弟子对此有疑问:“古人为何要把知行说成是两回事呢?”

王阳明回答:“此失却了古人宗旨也。某一再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领会得明白,只说一个知已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的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摩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是要将知行分做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又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事实的确如此,如果你从来没有吃过螃蟹,你能说你知道螃蟹味道吗?如果你从来没有去过月球,你知道月球上面有什么吗?也许有人会反驳,我可以通过电视和许多月球的资料来了解,注意,你通过电视和许多资料来了解这一行为就是行。

想要知道苦瓜的味道,你必须亲自去偿。本来,想要知道其实不是真知,只有你尝了苦瓜后,才知道了,知行如何分得开?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目的和心即理一样,就是让人表里如一,言行如一,不要只说不做。一切都要看行动,唯有行动才能带来真知,这种行动无论是思维上的还是实际当众的。它都是我们炼心的唯一路径。

当然,这是知行合一实用性的解释。如果单纯从心学角度来解释,应该是这样的:知是致知,行是格物。只有行(格物)了,才能知(致知),但如果没有知(致知)的心,你怎么可能去行?所以,格物致知也只是一回事,格物致知就是王阳明后来提倡的致良知,用良知去做事做人。

同时,知行合一还有另外的解释,知是良知,一个有良知的人必然是个知行合一的人。因为良知必须要到事物上才能展现出来,你空说自己有良知,却不见你有任何行动,那就不是真的良知,至少是不能致良知。但是,没有良知的人也能意动后有所行动,可由于他的意是私意,而不是诚意,所以,他就不是真的知行合一。比如抢劫银行,有了抢劫的意,然后去抢,这不是知行合一,这是良知泯灭后的茫茫荡荡而行。

同类推荐
  • 重大时代课题与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

    重大时代课题与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

    本书是作者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成果,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支柱、实践基础、根本原则、历史使命、总体布局、安全保证、领导力量、领导方法等方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阐述了重大时代课题是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石。本书有两大特点:第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研究对象,具有现实性。第二,研究内容既内含实践逻辑,又内生出理论逻辑,具有思辨性。
  • 西洋哲学简史

    西洋哲学简史

    作者结合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背景因素,深入浅出介绍了西方2500年哲学史,分析其起源、发展与意义,并将东西方哲学史上关键节点人物进行比较,使读者既学习了西方哲学,同时对中国传统哲学有所了解。
  • 大学·中庸·尚书·周易

    大学·中庸·尚书·周易

    本书选编了我国古典最具代表性的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庸》、《尚书》和《周易》。内容涉及原文、注释、译文,是一本帮助读者理解这四部儒家经典的很好的工具书。
  •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人一生要做的两件事就是防患于未然和豁达大度。前者是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损失,后者是为了避免纷争和冲突。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我们离理想越远,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线之隔,或者说欲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
  • 印度近代瑜伽之光:辨喜的生平、思想与影响

    印度近代瑜伽之光:辨喜的生平、思想与影响

    辨喜是一个哲学家,但与我们所理解的哲学家不同,他有着长年的瑜伽修行的实践,因此又是印度瑜伽的圣者,而且正是瑜伽修行驱散了他早年的怀疑论倾向,他通过自己的方式使“东学西渐”,受到西方人的推崇,对中西方文化的连接做出了重要贡献。作者语言优雅,颇具古风。为读者提供了一本全面了解辨喜其人、了解印度文化、了解瑜伽世界化的通俗读物。《印度近代瑜伽之光——辨喜的生平、思想与影响》是少数研究辨喜生平、思想与影响的专著。作者从三个维度即宇宙、神和人,介绍辨喜的哲学思想及其立论的根本依据,以及所做的瑜伽实践。是一本了解近代印度哲学思想与瑜伽文化的读物。
热门推荐
  • 鲫鱼将爱

    鲫鱼将爱

    顾家惨案,还留有一女,女子查案收货爱情和真相的路上,危机四伏,顾钰年满二十立了不少战功,因为大哥的一句话,她被皇上派到杭州调查失窃案,顾钰没有想到失窃案跟灭门惨案有关,顾钰遇到了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夏季一路上保护着她,最后俩人是磕磕坎坎的爱情道路上能不能终成眷属。
  • 青天留痕

    青天留痕

    大道如青天,唯我得以出!本是酒楼内的跑堂小子,本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不再出手。没想到麻烦接踵而至,竟意外踏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修仙之路。
  • 被修改的过去

    被修改的过去

    自认年少,韶华倾覆。不知悔改,抱憾终身。幸得天故,奇哉重生。改其过去,扭转未来。祺福现世,翱翔寰宇。问君憾否?得解此书。
  • 异界魔武

    异界魔武

    咦,战机耶!谁的?我的!咦,手枪耶!谁的?我的!咦,穿越耶!谁?我!
  • 异世空修改器

    异世空修改器

    施琅族制造的全功能收集器015,因未知原因降临地球,并被地球的普通高中生陈硕意外佩戴,并发现了不为人知的另一个世界。从此陈硕凭借015的功能考上了人人梦寐以求的戈尔利学院,一步步走上了强者的路,并收集015升级所需的物品,同时015也在陈硕的帮助下找到了回去的方法,施琅族大举来袭,陈硕有什么办法阻止呢?
  • 误入废柴小穷社

    误入废柴小穷社

    被亲导师“骗”进了濒临破产的超小型出版社,还不小心签了五年卖身契。本来盘算着拿到户口就马上离开,结果却发现,我的这帮废柴同事和手里的糟糕选题,居然开始吸引我了?
  • 重生之开局是条狗

    重生之开局是条狗

    林哲本来是一个大学生,可是却意外身亡,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一条狗,还是从一颗蛋里面生出来的那种。
  • 我是驱灵人

    我是驱灵人

    张家老宅闹鬼,我奉师父之命前去查看,却发现了很多诡异之处,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至今想起都难以忘怀……小鬼童谣、老妇敲门、女鬼压床,尤其是七月十四,鬼门大开,百鬼夜行……
  • 恶魔校草宠溺拽丫头,咬一口

    恶魔校草宠溺拽丫头,咬一口

    “唔~”伊雪静把夜宇熙推开,“你,你”,“我,我,我很好,谢谢关心。”夜宇熙嬉皮笑脸的说。“你干嘛吃我豆腐,你是我的初吻。”伊雪静气鼓鼓的说。“那也是我的初吻啊,再说,我就亲了你能怎么滴。”夜宇熙幸灾乐祸的说。“你,你,谁稀罕你的吻啊!”伊雪静气的转身就走,突然一双温暖的大手抱住了她......
  • 星际之地球崛起

    星际之地球崛起

    为地球崛起而读书!这是地球联盟十六颗行政星球上总共185座高等学院的统一校训,这个校训从地球加入星级大联盟时就被人提出,至今已有400多年。到了如今,这已经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深深刻入每个地球人的心底最深处。林龙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带领地球联盟崛起这样艰巨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会落到自己肩头,他之前的平生最大理想可只是凑够信用点在兰尼星上买上几百亩地,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农场罢了。可一条来自十级文明的项链,让他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这条道路,以崛起之名横扫整个宇宙,地球崛起,舍我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