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30700000021

第21章 近代美洲文学(4)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若泽·巴西利奥·达·加马(1741~1795),他的长诗《乌拉圭》(1769)记述了1756年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同乌拉圭的印第安人的一场战争。地方色彩最浓的是弗雷·若泽·德·圣塔·里塔·杜朗(1722~1784)的史诗《卡拉穆鲁》(1781),以描写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而著称。此外,还有托马斯·安东尼奥·贡萨加(1744~1810)的《迪尔塞乌的玛丽莉娅》(1792)。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以采矿为题材,描写米纳斯吉拉斯州人民的生活。

1822年巴西独立,文学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即民族文学时期。在欧洲文学的影响下,浪漫主义作品开始出现。巴西的浪漫主义文学明显地从印第安民间文学、特别是民间诗歌中汲取了营养,具有自己的特色。多明戈斯·若泽·贡萨尔维斯·德·马加良埃斯(1811~1882)开始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他于1832年发表的第一部《诗集》还是典型的古典主义的作品,而4年以后,在《诗意的叹息和思念》中,就表现出浪漫主义的风格。近代巴西文学产生了三代浪漫主义作家:

第一代在诗歌方面有贡萨尔维斯·德·马加良埃斯和获“民族诗人”称号的安东尼奥·贡萨尔维斯·迪亚斯(1823~1864);在散文方面有若阿金·曼努埃尔·德·马塞多(1820~1882)和若泽·马蒂尼亚诺·德·阿伦卡尔(1829~1877);在戏剧方面,主要以路易斯·卡洛斯·马丁斯·佩纳(1815~1848)为代表。

第二代作家受拜伦的影响,但是作品题材狭窄,情调低沉,受到“忧世”和“世纪病”的侵蚀,多以悲剧为结局。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诗人曼努埃尔·安东尼奥·阿尔瓦雷斯·德·阿塞维多(1831~1852)、卡济米罗·德·阿布雷乌(1839~1860)等。

第三代作家已开始向现实主义过渡,他们极力冲破主观主义和感伤主义的束缚,投身到现实生活中去,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代表人物是“山鹰派”诗人安东尼奥·弗雷德里科·德·卡斯特罗·阿尔维斯(1847~1871),他的诗作猛烈抨击封建帝制和奴隶制度的罪恶,博得“奴隶歌手”的称号。小说家阿尔弗雷多·德·埃斯克拉格诺尔·陶奈(1843~1899),以“陶奈子爵”的笔名著称于世。他以描写马托格罗索战役的《拉古纳的撤退》(1871)而驰名。他的作品题材不像一般地区性作家那样狭窄,而以鲜明的巴西特色为世人所称道。巴西最有成就的浪漫主义小说家是若泽·德·阿伦卡尔,他的主要作品是真实反映印第安人生活的小说《瓜拉尼人》(1857)。此外,若阿金·达·西尔瓦·贝尔纳多·吉马朗埃斯(1825~1884)也是比较重要的作家。

巴西现实主义小说的兴起,要比拉丁美洲其他国家为早。曼努埃尔·安东尼奥·德·阿尔梅达(1831~1861)的《一个民兵军官的回忆录》(1852)是巴西现实主义小说的雏形。但第一部真正的现实主义小说是阿卢伊西奥·坦克雷多·贡萨尔维斯·阿塞维多(1857~1913)的《姆拉托》(1881)。小说对巴西社会作了大胆的评论。著名小说家若阿金·马里亚·马查多·德·阿西斯(1839~1908)擅长于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作品反映了巴西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前后的社会变化。主要有《布拉兹·库巴斯的死后回忆》(1881)和《金卡斯·博尔巴》(1891)等。

劳尔·达·阿维拉·蓬佩亚(1863~1895)则是另一类型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以自传体小说《书院》(1888)闻名。此外还有埃库拉诺·马科斯·因格莱斯·德·索萨(1853~1918)、多明戈斯·奥林皮奥·布拉加·卡瓦尔坎蒂(1850~1906)、恩里克·马克西米利亚诺·科埃略·内托(1864~1934)等。

这个时期高蹈派诗歌流行,重要的有被誉为“星星诗人”的奥拉沃·布拉斯·马丁斯·多斯·吉马朗埃斯·比拉克(1865~1918),“鸽子诗人”赖蒙多·达·莫塔·阿塞维多·科雷亚(1860~1911)和安东尼奥·马里亚诺·阿尔贝托·德·奥利维拉(1859~1937)等。

1893年黑人作家、诗人若昂·达·克鲁斯·伊·索萨(1861~1898)发表了《盾》和《弥撒书》,为巴西文学开辟了新路。他尝尽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之苦,但又无力改变现实,只能到幻想中去寻求解脱,成为象征主义的代表,被称为“黑天鹅”。宗教诗人阿方索·恩里克斯·德·科斯塔·吉马朗埃斯(1870~1921),是《马里亚纳的市政法官》(1905)和《乞丐》(1920)的作者。他的作品逃避现实,大多描写死亡和自然景色,带有宗教色彩。欧克利德斯·罗德里格斯·皮门塔·达·库尼亚(1866~1909)的《腹地》(1902),是巴西文学中著名的作品,由于揭露了卡努杜斯战役的真相,被称为“复仇的书”。若泽·佩雷拉·达·格拉萨·阿拉尼亚(1868~1931)是巴西现代主义文学的倡导者,于1902年发表《伽南》,被称为“问题小说”,或称“思想小说”。书中通过两个刚到巴西的德国人之口,讨论了巴西的民族和国家的形成问题。

此外,还有埃米利亚诺·戴维·佩尔内塔(1866~1921)、马里奥·维洛祖·帕拉尼奥斯·佩德内拉斯(1868~1915)、奥古斯托·卡瓦略·罗德里格斯·多斯·安若斯(1884~1914)、若泽·本托·蒙特罗·洛巴托(1882~1948)等作家,也有相当的影响。

近代智利文学

智利文学最早的作品是西部民族史诗《阿劳加讷》和《阿劳科的征服》。

18世纪末,智利出现了弗朗西斯科·洛佩斯、洛伦索·穆希卡和曼努埃尔·奥泰萨等抒情诗人。洛佩斯的诗作《致患天花病的失去美丽的妹妹》,曾风行一时。

独立战争时期,出现了3位著名的诗人和作家:爱国诗人卡米洛·恩里克斯(1769~1825),曾因参加民族独立运动而被捕入狱,他的代表作是《爱国歌》。安东尼奥·何塞·德·伊里萨里(1786~1868),出生于危地马拉,积极参加智利民族独立运动,代表作有诗集《讽刺与戏谑的诗》、自传体小说《流浪的基督教徒》。女诗人梅尔塞德斯·马林·德·索拉尔(1804~1866),是妇女教育的倡导者,精通乐理,其诗歌富于音乐感,代表作是《波塔莱斯葬歌》。

共和国时期,智利邀请或接纳了一些外国文学家,其中较重要的有:委内瑞拉的安德烈斯·贝略(1781~1865),他应邀于1829年到智利从事外交与教育工作,创办《阿劳加》杂志,对培养智利青年一代文学家作出了贡献;西班牙文学家何塞·华金·德·莫拉(1783~1864),在智利政治避难期间创办《智利信使》报,宣传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对1842年的文学运动颇有影响;阿根廷著名作家、思想家多明戈·福斯蒂诺·萨米恩托两次到智利政治避难,以瓦尔帕莱索的《信使报》为据点,与贝略展开一场论战,论争涉及语言、文学和教育制度等方面,最后以萨米恩托说服贝略的学生何塞·维多里诺·拉斯塔里亚(1817~1888)而告终。

那场论争对智利的思想界与文学界影响深远,参加论战的智利青年作家于1842年成立文学团体,同时在圣地亚哥与各地创办多种文学刊物,决心开创民族文学。他们统称为“四二年一代”,主要人物有何塞·华金·巴列霍(1809~1858),萨尔瓦多·圣富恩特斯(1817~1860),曼努埃尔·安东尼奥·托科纳尔(1817~1867)和弗朗西斯科·比尔瓦奥(1823~1864)等。

其中拉斯塔里亚创作了一些反映智利社会的短篇小说,如《乞丐》(1843)和《一个女疯子的日记》(1875),含蓄地抨击了社会的冷酷和黑暗。他的长篇小说《今昔》(1885)是一部自传体的作品,在智利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1842年文学运动后,浪漫主义与风俗主义诗歌颇为流行。带有浪漫主义倾向的诗人有新诗的倡导者欧塞维奥·利略(1826~1910),他1845年受政府委托创作国歌,歌词沿用至今;吉列尔莫·布莱斯特·加纳(1829~1905),受西欧浪漫主义流派的影响颇深,他的作品充满生离死别的痛苦与哀伤;同时,他也是智利十四行诗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是《您的和声》;吉列尔莫·马塔(1829~1899),多产诗人,提倡改革和进步,重视哲学和科学,他的作品受雨果和海涅的影响,题材多样,富于哲理性,他的《邪恶的故事》和《神秘的女人》两首诗曾遭保守派的攻击;何塞·安东尼奥·索菲亚(1843~1886)的作品在智利和哥伦比亚流行较广,感情真挚,想象力强,诗韵和节奏富有音乐性,代表作是《我母亲的信》。

在风俗主义诗人中,比较著名的是何塞·萨皮奥拉(1802~1885)和维森特·佩雷斯·罗萨莱斯(1807~1886)。前者的代表作《三十年回忆录》是一部诗歌体的地方志,后者的代表作《过去的回忆》记述作者在美国西部的生活情景。

小说方面,以著名的小说家阿尔维托·布莱斯特·加纳(1830~1920)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作家崛起。布莱斯特·加纳受到法国巴尔扎克和斯汤达的影响,以文学为社会的镜子,反映了从独立战争后到19世纪末智利社会的种种变化,为智利的现实主义小说奠定了基础,他的重要作品有《马丁·里瓦斯》(1862)、《在光复时期》(1897)、《爱情的数学》(1860)、《一个傻瓜的理想》(1863)、《移居者》(1904)等。丹涅尔·巴罗斯·格雷斯(1834~1904)的作品以历史题材为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被称为“小百科全书”,代表作是《孤儿》和《政治文学学院》。聂鲁达的长诗《西班牙在心中》也是这一时期较为重要的作品。

现实主义作家中还有以爱国小说闻名的维森特·格雷斯(1847~1909),擅长描写独立战争场景的路易斯·奥雷戈·卢科(1866~1943),以乡土特色与讽刺闻名的曼努埃尔·奥尔蒂斯(1870~1945)等。

20世纪初出现了一批受现代主义诗歌运动影响的诗人,主要的有佩德罗·安东尼奥·贡萨莱斯(1863~1903),他的作品在形式上受现代主义影响,但内容注重社会实际。他擅长以凄凉伤感的笔触描绘历史事件,代表作是诗集《节奏》。

胡利奥·比库尼亚·西富恩特斯(1865~1936)的诗形式上受民间歌谣的影响,文字上受希腊古典文学的影响,风格上受鲁文·达里奥影响,代表作是诗集《秋天的收获》。

安东尼奥·博尔克斯·索拉尔(1874~1938)以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写作,沉湎于对大自然的描绘和幻想,代表作是《孤星的神话》。

萨穆埃尔·阿·利略受现代主义影响,以写叙事诗为主,歌颂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海上的冒险事迹,代表作是以太平洋战争为题材的长诗《康塞普西翁》。

后期现代主义诗人大多注重抒情诗,开始脱离现代主义诗歌的某些约束,其中诗人佩德罗·普拉多(1886~1952),以母爱和离别为主题的诗较为有名;他晚年被公认为十四行诗最优秀的代表,代表作是《被遗弃的房子》。马里亚·蒙韦尔(1897~1936)的作品抒情性强,感情真挚,在韵律和节奏方面,现代主义的风格较为突出,代表作是《最后的诗》。

20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衰落之后,智利出现了几位有独创性的诗人,其中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1889~1957)和巴勃罗·聂鲁达(1904~1973)最为重要,对整个拉丁美洲的诗歌产生了影响。

米斯特拉尔原名卢西拉·戈多伊·阿尔卡亚加,其前期作品大多写个人爱情的悲剧,情调感伤,有泛神论观点;后期诗作洋溢着人道主义精神,为犹太民族的命运悲叹,怜悯孤苦伶仃的儿童。因为“她那富于强烈感情的抒情诗歌,使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的理想的象征”,她于194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重要诗集有《死的十四行诗》、《有刺的树》和《葡萄压榨机》等。

聂鲁达原名内夫塔利·里卡多·雷耶斯·巴索阿尔托,他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接受法国现代派诗人的影响,吸收智利民间诗歌的特色,并学习了惠特曼自由诗的体裁,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因为“他的诗作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和梦想”,于197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重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西班牙在心中》、《英雄事业的赞歌》和《诗歌总集》、《要素之歌》等。

其他诗人还有:维森特·维多夫罗(1893~1948),“创造主义”诗歌流派的创始人。他反对诗歌的一切传统,主张诗歌即是“绝对的创造”。他的创作实践证明他的理论并不实际,作品走上了极端形式主义的道路,因而被称作“一个发表了许多文学宣言而著名的诗人”,主要作品有《亚当》、《逆风》等。

巴勃罗·德·罗卡,原名卡洛斯·迪亚斯·洛约拉,受欧洲先锋派影响较深,以写政治诗为主,与聂鲁达齐名,同属左派诗人,被称作智利诗坛的一对巴勃罗,曾任智利作家工会主席,1965年获国家文学奖,代表作是《五首红色的歌》。

安赫尔·克鲁查加·圣马里亚,倾向于象征主义的诗人,他的作品歌颂祖国,赞美未来和田园风光,1948年获国家文学奖,代表作是《看不见的城市》。

尼卡诺尔·帕拉,诗风新奇独特,力图摆脱一切传统和外来影响,尤其反对欧化,作品充满俗语和口语,接近民歌,代表作是《诗歌与反诗歌》,被称为“反诗歌”派。

此外,贡萨洛·罗哈斯的作品以爱情与死亡为题材,反映社会问题;奥斯卡尔·卡斯特罗(1910~1947)的作品感情奔放而细腻,借田园风光和树木花鸟抒发情思。

近代阿根廷文学

在拉丁美洲,阿根廷的近代文学比较发达,它受古代印第安文学和宗主国文学的影响较少,而受欧洲文学的影响较多。

18世纪出现了具有西班牙古典主义倾向的诗人曼努埃尔·何塞·德·拉瓦尔登(1754~1810),其代表作是《雄伟的巴拉那颂歌》和剧本《西里波》。

19世纪初,阿根廷独立革命取得了胜利。这场革命运动为阿根廷民族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出现了一群年轻的诗人和优秀诗歌,主要属于古典主义,主题多为讴歌新获得解放的祖国。维森特·洛佩斯·伊·普拉内斯(1785~1856)的《爱国进行曲》(1813),后来成为阿根廷国歌;胡安·克鲁斯·巴雷拉(1794~1839)的《玛伊普》和《伊图萨因戈战役》等诗激荡着强烈的爱国热情。

独立革命胜利后不久,阿根廷发生了内战,封建军阀罗萨斯打败对手,对全国实行独裁统治。阿根廷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独裁斗争。这一斗争推动了文学的发展,其主要倾向属于浪漫主义,代表作家有埃切维里亚、萨米恩托和马莫尔等人。

同类推荐
  • 中国最美传世散文

    中国最美传世散文

    《中国最美传世散文》精选了精美的52篇散文,配以古韵雅致的图片,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这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本书题为《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实际上涵盖了当代湖北诗歌的全部历史。简要勾勒1949年以来湖北诗歌创作的历程,是为了更好地显现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后新时期(即转型期)的发展脉络,突出当下,突出转型期的新变。不敢称之为“史”,是因为自知尚未涉猎湖北诗歌全貌,肯定遗漏了某些好诗和好诗人。把最具个人化色彩的诗歌写作分成几大类论述,确有图方便之嫌。很多丰富精彩、又不宜归类的个例被淹没被忽略,儿童诗亦未涉及,在这里只有抱憾了。本书也涉猎了部分以小说和散文名世的作家的诗作,但未以小传的方式介绍,只是为了体例的统一。
  •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一部视角独特的阳明心学入门读物,继《万历十五年》、《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之后又一明史随笔佳作。本书选取王阳明一生中最重要的六个时刻:身陷诏狱、龙场悟道、赣南剿匪、智擒宁王、狙击皇帝、天泉证道,通过对当时复杂局势的深入解读,以及王阳明心路历程的细腻剖析,阐述了阳明心学的精髓和发展历程。
  • 一念花开锁清思:林徽因

    一念花开锁清思:林徽因

    《林徽因:一念花开锁清思》是“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主要讲述 了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一生。作者以林的感情经历为线索,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爱情和婚姻,以及坊间传言的林徽因与徐志摩、金岳霖的 感情纠葛,同时也较多的涉及了林徽因在文学和建筑上的成就,并折射出她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子,是一本比较全面的讲述林徽因生平的评传。
  • 做最好的自己:你的形象价值千万

    做最好的自己:你的形象价值千万

    为了帮助现代更好地塑造和提升个人形象,我们编写了这本《做最好的自己:你的形象价值千万》,全书分别从穿着服饰、仪容修饰、气质修养、交往礼仪、行为举止、综合素质等方面,系统地阐述提升个人形象的方法,指导和帮助读者培养积极、诚信和友善的品质,提升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效率,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热门推荐
  • 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本书以诗的形式咏叹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元、明、清80个王朝,530个帝王的所作所为。
  • 阴阳异闻

    阴阳异闻

    在遇见一个女孩后,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神秘的绿川堂店主,山上的老屋,海上的荒岛,还有各式各样的人物。在这一切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罗帝神诀

    修罗帝神诀

    回首前尘千万年,只愿成魔不修仙。前尘,我为无上仙界帝尊,受尽天地束缚。而今转世重生,我杀尽诸天,弃仙成魔,只为摆正你的身影。
  • 南仙

    南仙

    今生不作地狱鬼,便为世间第一人。跳下山崖的那一刻,林凡心中浮现出这样一句话。
  • 追妻总裁:死女人,还我儿子

    追妻总裁:死女人,还我儿子

    他,是欧氏集团执掌乾坤的少年掌门人。她,是书香门第优雅绝美的大家闺秀。一场啼笑皆非的车祸,让她撞上他,偷了他的心。成了欧氏帝国有史以来最受宠的少夫人,她也在欧俊庭的温柔的呵护中渐渐迷失。可是上天却给她开了一个最残忍的玩笑,百天后,当披着婚纱的她出现在一个人的礼堂,当他揽着一个与自己面容相仿的女子春风满面的出现在自己面前,她惨然一笑,原来她终究只是个替身而已,怀孕的她,带着腹中的孩子纵身跳进了茫茫火海,欧俊庭,我要让你后悔一生一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飞侠传

    飞侠传

    千秋万代尊万古,一品官衔儒气铺。我今笑傲飞侠志,心弦扣动卧龙屋。
  • 穿越时空之丑女也倾城

    穿越时空之丑女也倾城

    大靖第一丑女夏晚晴本应成为尊贵的太子妃,但被亲妹夏挽歌设计被皇上一怒之下贬为奴籍,又因撞破嫡妹夏挽歌与太子的奸情而惨遭杀害,二十一世纪的特工夏晚晴穿越到她身上扮猪吃老虎成功逆袭
  • 塑天古帝

    塑天古帝

    人眼中的世界,或许万里广阔;人的梦想或许惊天动地。而这些在神的眼中,或许只是一叶发芽,一花开放而已。然而,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无穷体,只要你敢想,只要能够完全释放,世界将由你重新创造,你就是主宰之神。······在人的世界中,有一个不起眼的男孩叫问天,故事从他开始,由他带领领略一个魔幻神奇的世界。
  • 此间少年我的少年

    此间少年我的少年

    此间少年,我的少年是一些小随笔或者一些脑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