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12700000054

第54章 鳞部(1)

脆蛇

云南志∶顺宁府出脆蛇,见人则断,人去复续,取而干之,可治肿毒。 滇黔记游∶出滇黔土司,长尺余,伏草莽,见人辄跃起跌数段,顷复合一,色如白金光亮,误拾之,触毒即毙。陈鼎蛇谱∶脆蛇产贵州土司中,长尺有二寸,圆如钱,嘴尖尾秃,背黑腹白,暗鳞点点可玩,见人辄跃起数尺,跌为十二段,须臾复合为一。不知者误拾之,即寸断,两端俱生头,啮人即毙。出入往来恒有度,捕之者置竹筒于其迳侧,则不知而入其中,急持之,方可完稍缓则碎矣,故名曰脆。予家多蓄奇药,曾购得其腊,见寸断处皆光润如新截然,亦一异也。查慎行人海记∶脆蛇出昆仑山,闻人声即寸断,人伺其断钳取之,须寸各异处,待风干入药;若少顷无人声,寸寸仍续成蛇。

治色痨及惊疑丧胆诸症(玉镜新谈)。

肉熬膏,箍痈疽,去风疠;其骨醋磨围肿毒,良。

接断骨 滇黔记游∶脆蛇人得而腊之,用接断骨,价值兼金,视其上、中、下治头腹胫股,无不效。

大麻风、痢 滇略∶脆蛇,一名片蛇,产顿宁大候山中,长二尺许,遇人辄自断为三四,人去复续,干之色如黄金,治恶疽,腰以上用首,以下用尾,又治大麻风及痢,近人货之为夹棍药。

环蛇

蛇谱云∶出三佛齐国,如环,大数围至数十围者,逐兽即疾走,如转车轮于千仞山,兽入环脂 服之刀剑不能伤。

翠蛇

珍异药品云∶形如曲 ,长可五、六寸,蟠旋作圈。

治疖毒痈疽良。

碧飞

湖州府志∶武康山多蝮蛇,名碧飞,大者如围瓮,小亦如杯案,斧首出目锯齿方文而绶色,厥雄赤紫,厥雌青黑,色晔 如蜃甲光,目亦如之,山中人谓有目而无视也。春夏布丝草,人物触丝,激射迅于矢,忽不见已攫肉去矣,杀人至死;霜降丝脆,开商树杪,施吐白涎,乌鹊下啄,则吞之。惟鹿以为膳,猎获之,前左足扼其腰中,首尾盘绕,右足又趾寸解,啖无余者。人得而腊之,可入药。凡西北诸山,自余英岭而内,皆是物也。

治风痹蝮伤,人被其啮者,还食其肉则生。

敏按∶湖志所言碧飞,吾杭山乡多有之,土人名方胜板,以其遍身花纹如锦中方胜形,匾似板,故名。啮人最毒,惟野猪能食之。土人言冬日蛇蛰地中,野豕嗅其气,辄翻石掘土出而啖之。蛇性大热,野猪食三条,即能过严冬。纲目蝮虺为二,蝮即方胜板,虺即土锦,俗呼灰地匾是也。恶风顽痹,非此猛烈积热之性驱之,则肢废者不能复举,殆以毒攻毒之义,想碧飞或同类而异名者,书此以俟证。

蟒油

尔雅∶蟒,王蛇 (注∶蛇中最大者,故曰王蛇),今深山处处有之,大小不一,色如菜花蛇亦有黑色者,土人名曰乌蟒。捕蛇者有呼蛇法,不拘何种蛇,呼之即蛇皆围伏不动,听其择取,惟不敢伤蟒,蟒伤则诸蛇无王,环起嗾人。闻其人云,蟒蛇自有此种,生而皆有王字,故不论大小也,蟒至则诸毒蛇皆不敢伤人。

治漏疮 集验∶取蟒油铜锅内熬熟,随将黄蜡入油内搅匀,油纸摊膏贴患处,十余日便封口按∶蟒蛇名王字蛇,其首天生有一王字。予于庚子在奉化长桥,见丐者手握此蛇乞钱,其蛇亦不甚大,性颇驯良,因以千钱买得纵之。纲目诸蛇独遗此,因急补之。

断草乌

粤志∶断草乌出广中,蛇也,大仅指许,长五六寸,头如龙形而小,身纯乌,其行也,百草沾之立断,人见断草,辄迹得之;故蛇每离地丈许,使身如矢直以入穴,使不沾草,人莫得而迹之。此亦乌蛇中一种,纲目乌稍蛇不载龙头者一种,故录其遗。

治大麻风,煮酒服。

龙涎香

龙泄通雅∶龙涎有屿,在花面国傍,独立南海中,彼人言于树收之,最收香气,今大内甜香用之。澳门记略∶大食国产龙涎香为上,西洋产于伯西儿海,焚之则翠烟浮空,结而不散,坐客可用一剪,以分烟缕。 峤南 记∶龙涎香新者色白,久则紫,又久则黑,白者如百药煎,黑者次之,似五灵脂,其气近臊,和香焚之,则翠烟浮空不散。试法∶将结块者奋力投没水中,须臾,突起浮水面;或取一钱口含之,微有腥气,经宿,其细沫已咽,余胶结舌上,取出就湿秤之,仍重一钱,又干之,其重如故,虽极干枯,用银簪烧极热,钻入枯中,乘暖抽出,其涎引丝不绝,验此,不分褐白、褐黑俱真。海东札记∶海翁鱼,大者三四千斤,小者千余斤,即海鳅也。皮生砂石,刀箭不入。或言其鱼口中喷涎,常自为吞吐,有遗于海滨者,黑色,浅黄色不一,即龙涎香也。闻上淡水有之,欲辨真赝,研入水搅之,浮水面如膏,以口沫捻成丸,掷案有声,噙之通宵不耗分毫者为真,每两值数十金。广志∶新安有龙穴洲,每风雨即有龙起,去地不数丈,朱鬣金鳞,两目如电,其精华在浮沫,时喷薄如澹泉如雨,土人争承取之,稍缓则入地中,是为龙涎。或谓龙涎多积于海上枯木,如鸟遗状,其色青黧,其香腥杂,百和焚之,翠烟千结,蜿蜒蟠空,经时不散,可以剪分香缕,然多不真。

从番舶来者,出大秦波斯,于雨中焚之, 膊有声者真。坤舆图记∶龙涎香,黑人国与伯西儿两海最多,有大块重千余斤者,望之如岛,每为风涛涌泊于岸,诸虫鸟兽亟喜食之。汪机本草∶龙吐涎沫可制香。 星槎胜览∶锡兰山国、卜剌哇国、竹步国、木骨都束国、剌撒国、佐法儿国、忽鲁谟斯国、溜山洋国,俱产龙涎香。 稗史汇编∶龙涎香,白者如百药煎,而腻理极细;黑者亚之,如五灵脂而光泽,其气近于臊,似浮石而轻香,本无损益,但能聚香耳。和香而用真龙涎,焚之则翠烟浮空,结而不散,坐客可用一剪以分烟缕,所以然者,入蜃气楼台之余烈也。泉广合香人云∶龙涎入香,能收敛脑麝气,虽经数十年者,香味仍存。广东通志∶龙涎在水采者褐黑色,在山采者褐白色。 东西洋考∶海傍有花,若木芙蓉花,落海,大鱼吞之腹中,先食龙涎,花咽入,久即胀闷,昂头向石上吐沫,干枯可用,惟粪者不佳,若散碎皆取自沙渗,力薄。 范咸台湾府志∶龙涎香传为鳅鱼精液,泡水面凝为涎。能止心痛,助精气,以淡黄色嚼而不化者为佳;出淡水者,皆淡黄色,无黑色。 朱国桢大政记∶龙涎香出苏门答剌国,西有龙涎屿,峙南巫里大洋之中,群龙交戏其上,遗涎焉。国人驾独木舟伺采之,舟如龙形,浮海面,人伏其中,随风潮上下,傍亦用桨,龙遇之亦不吞也。每一斤值其国金钱一百九十二枚,准中国铜钱九千文。嘉靖三十四年下户部取香百斤,遍市京师不得,下广东藩司采买。部文至,台司集议,悬价每斤银一千二百两,仅得十一两上进,内验不同,姑存之,亟取真者。部文再至,广州夷囚马那别的贮有一两三钱,上之,黑褐色;密地都密地山夷人继上六两,白褐色。细问状之,黑者采在水,白者采在山,皆真不赝。寻有密地山商再上,通前共得十七两二钱五分。次年进入内,辩验是真,许留用。自后夷船闻上供,稍稍挟来市,始定价每一两价百金。龙涎之为用也,入香合和,能收敛脑麝清气,虽数十年香味仍存。得其真者,和香焚之,翠烟袅空不散。涎沫有三品∶曰泛水,曰渗沙,曰鱼食。泛水则轻浮水面,善水者伺龙出取之。渗沙则凝积年久,气渗沙中。鱼食则化粪于沙碛。惟泛水者可食香用。又言鱼食亦有二种∶海旁有花若木芙蓉,春夏间盛开,花落海,大鱼吞之,若腹肠先食龙涎,花咽入,久即胀闷,昂头向石上吐沫,干枯可用,惟粪者不佳。 岭南杂记∶诸香龙涎最贵,市值每两不下百千,次亦五六十。出大食国,近海有云气罩山间,知有龙睡下,或半年一二载,土人守视云散,则龙已去,必得其涎五七两或十余两,众共分之。又大洋中有涡旋处,龙在其下,涌出之涎,日烁成片,风漂至岸,取之。又岭外杂记∶龙枕石而睡,涎浮水、积而坚,新者色白,久紫,甚久者黑,气近臊,形如浮石而轻,腻理光泽,入香焚之,翠烟浮空,结而不散。又出没海上,吐出涎沫,有三品∶一泛水,二渗沙,三鱼食,泛水轻浮水面,善水者伺龙出随取;渗沙凡风浪飘泊舟屿,积年气尽于沙土中;鱼食涎作粪,散沙碛,气腥秽,进贡亦不过四两。

按∶龙涎论色,则琐记言有白与紫黑之分,而札记又有浅黄色,广志有青黧色,辨真伪,亦诸说互异。大抵不必论其色,总以含之不耗,投水不没,雨中焚之能爆者良。东璧纲目鳞部龙下,龙脑、龙胎俱有主治,而于龙涎独遗之,惟附其名;云龙涎方药鲜用,惟入诸香。云能收脑麝数十年不散,出西南海洋,春间群龙所吐涎沫,浮出者,番人采货之;亦有从大鱼腹中剖得者,其状初若脂胶,黄白色,干则成块,黄黑色,如百药煎而腻理,久则紫黑如五灵脂而光泽,其体细飘似浮石而腥臊,其说亦未确核。盖所云鱼腹中得者,即札记所云海鳅鱼之精也,亦名龙涎,出台湾,不若大洋中产者佳。夫龙脑、龙胎,世上所无,龙涎则闽粤货售者多。东璧何得于罕见者载之,于所有者反略之耶?则甚矣该博之难也。入药用隔汤顿化如胶糖状者佳。

气腥,味微酸咸,无毒。 药性考∶味甘,气腥,性涩。 张瑶实云∶夹砂者有小毒,乃土人于砂碛上收取之,入药须以甘草水煮过用。 酉阳杂俎云∶龙 遇烟煤则不散。入药忌铁器及石膏。

活血,益精髓,助阳道,通利血脉。 廖永言验方云∶利水通淋散症结,辟精魅鬼邪,消气结,逐劳虫尸疰。 陈良士云∶在澳门见倭夷用合舶硫及他药作种子丸,云汉时术士和丹用此。倭夷皆有其方,秘不传中国。 札记云∶出淡水者,止心痛,助精气。 周曲大云∶龙涎能生口中津液。凡口患干燥者,含之能津流盈颊。微若有腥气,粤中夷人合龙涎丸,和以他药,便不腥;入口亦不耗减,一丸可用数十年不败。如单用龙涎入药,须先用鸡汤,将龙涎制死,则入腹便化,否则入腹丝毫不损,盖极难克化者。方书云∶焚之其烟能入水盂。予尝试之,多不验。

按∶龙乃东方之神,其体纯阳,能嘘气成云,阳之质轻浮,故云上升。其骨反入手足少阴、厥阴经者,盖凡知觉运动之物,皆肖阴阳以立体,孤阳则不生。龙秉纯阳,而骨反属阴,入药能收阳中之阴,治心肾诸病,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其质灵,其齿能治魂游不定,镇惊痫。凡病在肝,而龙主肝木,治之最神。涎乃阳中之阳,故其气绝香。龙属木,木之气得太阳多者必香,故诸香以龙为最。得盂水径扑其中,不落空外,龙以水为用,见水则精入焉。

入药所以能利水道,分阴阳,能杀精魅鬼邪者,亦以至阴之物,见真阳而立解也。

龙泄

河南薛姓客言∶曾在嘉兴永太守处,见有龙泄结成大块,其质亦轻,有六七两及斤许不等。

每块皆起螺旋纹,如象牙花纹,其色有纯黑有褐白二种;欲辩真伪,刮屑少许,以滚水泡之,其气悉 而成云,遇妇人,云辄扑入发际,旋绕不散,盖龙性好淫故也。人服之,入腹亦不耗,惟见鸡汤辄化。如服后不食鸡汤,次日粪出,其药仍在,色亦不改,淘出洗净,复可再用,气亦不臭。其功效,食之能暖妇人子宫,治男子下元虚冷,入房术中用。又史良宇言∶曾见龙血结块如棋子大,光滑可鉴,触手冷如冰。夫龙,纯阳也,而血独冷,又不解何故。龙泄又何物也,其涎与血欤,抑精与溺欤,俱不可知,悉存其说以俟证。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欲灭乾坤

    欲灭乾坤

    天地洪荒,天子出世,紫乘天,丹霞赫冲,苍舌绿齿,四目老翁,炎帝烈血,神力一下,万鬼自溃!乾坤一气,四方乾坤,乾坤无道,欲灭乾坤!这是一个发生在太行山脉的故事,这是一个凡人从庸人蜕变成仙的故事!这是一个在太行山脉救父地故事!这是一个为爱妻肚子浪迹天涯的故事!新书等级制度:炼体、凝气、固灵、凝丹、元神、化灵、灵启、尊者、圣人、化天!
  • 水晶路

    水晶路

    他出生不久,父母双亡……仅仅是因为意外,还是有人故意谋杀……他天生携带一颗百年一遇的水晶石,法力无边。他是否会一意孤行,为父母报仇……
  • 渊神传

    渊神传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人族,生命短暂但又顽强的种族。鬼族,与人族应运而生的种族。两族相互依存又相互争斗,各自为着种族命运而战。从古至今,两族间爆发了无数次的战争。这样的情况还会持续多久……
  • 无限诸天路

    无限诸天路

    意外进入试炼空间,在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内一边挣扎,一边强大。倩女幽魂,真佛临世诸邪避散。木乃伊,金乌之火灼烧天宇。地狱神探,凡人就不能吊打恶魔?暗黑西游,伪神与伪佛注定陨落……普通人需要靠功法一步步修炼,提升自身体魄,试炼者们完成任务兑换属性。战力?同境界无敌?老子就是靠境界碾压你。诶?遇到个天才,实力太强了,赶紧刷个副本突破个境界再说。
  • 和你一起看星星

    和你一起看星星

    青春美文系列丛书已出版五本,精选五位中高考热点作家的美文佳作,每本书内附阅读试题详析详解。本书是作者的经典作品集,以思辨性之智与观赏性之美相统一,以思想深度与文学魅力相结合,反映了作者一以贯之的美学追求。阅读此书,潜心思考,融会贯通,对于读者开启心智,增长知识,必大有裨益。本书以“看星星”为题,看浩瀚宇宙之群星灿烂,看茫茫人海之星光璀璨,大处着眼,小处着笔,引经据典,史料翔实。细读此书,践而行之,可开阔胸襟,心骛八极;可高瞻远瞩,眼界宽广;可立志奋斗,建功立业;可充实生活,青春无悔。
  • 穿越的一家人

    穿越的一家人

    有这么几个人,都看到了一部根本不存在,别人也没有看过的电视。某天他们就穿越成这部电视中的人物,变成了一家人。故事在脱离原来剧本的十几年后开始......
  • 时关

    时关

    将侵略者赶出寰宇万界的四大王国掌管了这个宇宙数百万亿年。后世的学者围绕着七个序列组的项目展开研究,试图依靠可以自主进化的武器去了解黑洞的背面——侵略者所在的宇宙,然而一场针对寰宇万界的阴谋率先笼罩了四大王国之一的时之国,即将登临王位的宫一和被迫背井离乡,就此踏上了他的复国之路……
  • 尘世说

    尘世说

    他是少年天才,天资卓绝,年少时与妹妹一起被父母送上山拜师修炼。少年逐渐被养成了一个极度妹控。“敢欺负我妹妹?看我一扇子扇飞你!”谁道祸福难料,哥哥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自己封印了修为,开始了缓慢的重修之路。若干年后,兄妹到了下山的年纪,师父就把他们送下山,让他们亲自体会这人世间的种种。“要么默默无闻地做个凡人,要么就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且看当初的两个单纯少年如何在弱肉强食的世界相互扶持、生存下去。【郑重提醒:本故事纯属虚构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少年不在墓边谁言

    少年不在墓边谁言

    看到‘分手’两个字,眼前的画面开始模糊不清……想起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样子,我们躲在你弟弟妹妹看不到的地方牵手、亲吻,我们坐在许愿池旁说我们纯真的恋爱,我们说不管发生什么也会一直走下去,可是,你在哪呀?亲爱的……我习惯了每天早上能看到你给的晚笺,我习惯了你发的照片里,总是那个穿着连帽衫的女孩,我习惯了你的习惯,现在,我习惯了每天都想你,自己默默地想着……我说再也不要你的问候,不要你的关心,不要你给的感动,是啊,其实我在撒谎,我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想念,保持着寻找到的真爱,我想,我找到了,可我,错失了……你从我的身旁走过,你留下我自己走了,我还能怎么办?
  • 李卫当官

    李卫当官

    本书讲述了一位大清官员的另类成长史。出身卑微的李卫,为救蒙冤入狱的母亲,假冒钦差,大闹法场,由此捅出了一个天大的官场贪污案。初入官场的李卫闹出了很多笑话,他一点也不按常理出牌,几经波折,险象环生,最终凭借他的机智与歪才,惩治了恶霸。此时,因西北战事,国库空虚,胤禛派他去税收重地扬州当知府。他又陷入了以金钱和官印结成的一张大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