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78100000013

第13章 快乐的学校历程

用鼓励和简明的语言来造就一个人的道德,显然是比用法律和约束更能成功。如果做父母的强调并奖赏自主性成就,孩子们就有可能产生强烈的成就追求。凡是有益于儿童的事情,都应该使她们快快乐乐地去做。

学到的知识不用于实践而要掌握它是困难的。

蒲林尼知识只有当它以儿童个人经验为基础,并能成为儿童个人经验组成中的一个环节时,才是可接受的。

一、让学习快乐起来

玛格丽特的秘诀在玛格丽特·格兰特看来,学习是件有趣的事。当别的同学愁眉苦脸的时候,她总是一脸轻松。她说,她有一个秘诀。

“我在中学时最有印象的是创造性写作这门课。以前我对写作很不感兴趣,因为我不知道写什么,所以成绩总是很差,可以说我对写作从头恨到脚。但是在创造写作课上,老师十分注重教育我们如何表达自己、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感想及对他人和事物的看法,而不是去写自己根本不感兴趣或没有感觉的事情,只是为了练习方法而写作。当我把写作的立足点转移后,忽然发现写作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尽管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多愁善感的人,但中学时期的女孩子,哪个没有一点情感的汹涌和观点的转移。当我开始学会在文章中渗进这一切时,便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写作变成很有吸引力的事了。我的老师给了我很大的自信心,他告诉我应尽情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老师的要求,是为了满足自己,而且满足自己恐怕是最最重要的部分。”“从此后我对学习和学校的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学习不再是为了学校、父母,而是为了我的未来和我的生活本身。我开始寻找各门课目中的兴奋性和可以与个人生活、情感、未来联系在一起的东西,学习与学校在我的感觉中完全变了。”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大脑,父母的很大一部分职责便是帮助孩子将她的最大潜力发挥出来。学校是教育孩子、给予她们智力与知识发展机会的最主要地方,如何使孩子保持对学校的兴趣,是相当有挑战意味的任务。

从玛格丽特的经历中,我们应当得出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发。帮助孩子增进学习信心需要找到一个激发点,使孩子从中得到启发并推及其他。将学习的动力从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压力上转入到自身的兴趣和对未来的期望。如果能够让孩子将学校里学习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应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例如设计一个书架,保持家庭支出、预算,帮助朋友或一些非赢利组织设计需要应用课堂知识的小项目等,这种实际应用的经验,因为能够看见实际的结果,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比各种考试,更能保持兴趣的长久性。在这里关键的区别就在于,自我激发的兴趣使孩子一旦坐在课堂里,想的是要学知识、学本领,而非怎样对付这门课的考试。

我们应当发掘出能够使孩子真正倾心于学习并从中感到很大快乐的引导方式,这里关键的是培养孩子对待学习的积极态度。

同学校和老师保持联系和提出要求是应当的,但有时学校和老师都不能尽如人意,这就更加需要帮助女儿找出积极的有进取的着眼点,开发一切能使学校生活更有趣味的活动,鼓励女儿改造环境,使自己的生活更充实。

专家建议:

让书本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从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孩子走向学习。

看好看的书,引发她对学习的兴趣。童话、百科、博物对女儿来说是最好的。

不要逼着孩子学习,孩子不喜欢的书,最好先放到一边。

提供一个完全支持的环境,多多购置家庭藏书。

老师真有趣薇薇安是一个漂亮敏感的女孩,平时什么都好,就是成绩不理想,爸爸妈妈又是许诺又是责骂,总不见成效。

三年前,薇薇安小学毕业,成绩差得只能勉强进入普通中学。她和爸爸妈妈都很泄气,想在这时放弃学业,跟随经商有成的姑姑到日本去做餐饮生意。然而薇薇安很幸运地遇到了琼妮老师,从此她的一生步人了良好轨道。

琼妮经过分析,认为薇薇安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她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物质诱惑,而做父母的又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教育。现在,要让薇薇安从低谷中走出来,光靠她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琼妮老师很认真地向薇薇安的爸爸妈妈保证,要在半年内还他们一个崭新的女儿。

不料,薇薇安不同意进学校读书。做差生的经历使她耗尽了所有的自尊,她害怕面对课堂上的提问和同学们的窃窃私语。

这天,琼妮找出一本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指着其中的一小段文字对薇薇安说:“你能大声地读给老师听吗?”看着老师亲切而饱含期待的双眼,薇薇安轻轻地吟诵起来。这段文字非常优美,带着淡淡的哀愁,正是所有少女都喜欢的文字。薇薇安在老师的要求下,又将文字读了两遍。老师要她把书合上,鼓励她说:“你试试看能不能全部背下来。”薇薇安闭上眼,那些文字就像山涧中自由喷涌的清泉般从口中背诵了出来。琼妮高兴地说:“薇薇安真聪明,能够过目不忘。有这样好的记忆力,功课肯定没问题。”薇薇安的脸一下子红了,她撅着嘴说:“我连高中都差点考不上,还说我聪明,不怕别人笑话吗?”琼妮郑重地说:“当然没人笑话你。人的智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你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薇薇安乐了:这个老师真有趣。

在琼妮的鼓励下,薇薇安终于背着书包快快乐乐地上学去了。

很多时候,女儿学习差的原因在于她缺乏自信。帮助女儿建立学习信心,是父母应有的职责。

培养有自信心的女儿,父母首先要有自信心。如果父母本身缺乏自信,女儿很难从他们身上得到有益的帮助,孩子从榜样中学到的比从说教中学到的要多。

不是每位父母都拥有足够的自信可以给女儿有力的支持。相反很多父母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自信心很低,对于步人中年的父母,这是一个令人泄气的发现。但自信心是可以改善的。这里有许多方法,包括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包括具体做一件有挑战性的事情。目标不要过高,但要逐步提高水平,这会为你的意识和意愿的转变带来最根本的变化。转变并不容易,但值得付出努力,因为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我们的女儿。

建立女儿的自信,也需要成功经验的鼓励,也就是要实践。自信与不断取得胜利有关,不自信与接连遭受挫折有关。因此,当孩子不自信的时候,就很难做好任何事情,当她什么也做不好的时候,就更加不自信,这是一种恶性的循环。若想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重建自信,不妨先从最有把握做好的事情做起。当孩子不断取得了成功的时候,她的自信心也就逐步建立起来了。

这是我们与女儿都应该记住的: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想要比别人更成功,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千万不要轻易向生活低头,对自己丧失信心。

专家建议:

通过你的日常生活的言行,把心灵深处的自信付诸行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鼓励孩子敢于实践,让孩子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表示惊喜。

认真而谨慎地回答孩子所提出的关于学习的困惑与挫折的问题,让她知道你会与她一起处理这个问题。

烦恼的阿美阿美非常讨厌化学课,她宁可去医院拔牙齿也不愿坐在课堂里听老师讲解分子运动或反应的问题。可学习又不能扔掉,所以尽管没有丝毫的兴趣,阿美还是硬着头皮听下去。

老师在上面不停地说,他的讲解单调乏味。“听他上课就像在看超级科幻片,不知所云。”阿美暗地里这么嘀咕。这个老师什么都不管,只会仰着头说啊!说啊!说啊!有些胆大的学生还敢当场睡觉呢。

阿美发现,化学老师的考试很容易过关,他通常只在学期中和期末进行两次测验,以此作为考核学生是否达标的基准。所以,阿美认为,一切都是小问题,上课听不听得懂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期中考试的前一天晚上,阿美开始临阵磨枪了。她把爸爸的“毛峰”泡了浓浓的一大杯。整个夜晚,她都是依靠茶水的支撑才使自己保持清醒。她要用一个晚上的时间消灭一个半月的课程,包括那些元素、方程式、实验等。阿美确信自己是班上最努力的人,还有谁会比她睡得更晚?她对自己说:“我肯定能过关,我整夜都在学习。”第二天上课前,阿美又喝了一大杯咖啡,她知道这很提神。冲进教室之后,她快乐地吹嘘:“我对这一科很用心,整个通宵都在钻研;我已经准备好了。”考卷发了下来,阿美很快答完了问题,还第一个交了试卷。她坚信自己能过关。

两天以后,成绩出来了。150分的试卷,阿美只得了43分,不但不及格,分数还低得可怕。阿美的眼泪拼命往外涌,她向同学抱怨:“怎么可能呢?我复习了一个通宵呀。”学习一直很踏实的乔安问道:“你确信为这场考试做好了准备吗?”阿美很生气:“那当然,我非常努力,已经做了最充分的准备。这不公平!”也许没有人知道阿美此刻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其实她是在为自己的短期劳动未获得成果寻找借口。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并不是她不努力,而是她不知道怎样努力。真正的努力是指让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而不是在形式上整天泡在书本里,或在心里常立志、常发誓。

孩子们一出生就是有差异的。有的孩子从小就很“开窍”,学习一直比较轻松,有的孩子虽然很努力,学习成绩仍不理想。儿童智商状况中间大、两头小,呈正态分布。智商总体在90~110属正常;70~90属偏差;70以下属弱智、智力落后;120以上属高智商;140以上属天才儿童。弱智和天才儿童占总数的5%(各占2.5%)。这是一个客观存在,不是人人都能成为科学家的,作为家长要承认这样一种客观的差异。

有时候苦读不如巧读更轻松,更有效果。开启你孩子的窍门在哪里?这需要通过父母的研究才能获得。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从思维角度可将人分为三种类型:

1.艺术型:他们善于形象思维,他们脑海里是图形与音乐化的世界。

2.抽象思维型:他们善于逻辑思维,往往对数学感兴趣。

3.中间类型:兼有前两者的一些思维特征。

我们应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从现在起,尽快调整学习方式,给出一定量的休闲时间,让她逐渐恢复对学习的兴趣。

少批评指责,多鼓励辅导,通过减负,让心空出一些,重新协调,劳逸结合,她的成绩一定会好起来。

专家建议:

认识到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个性特点以便于扬长避短。

通过课外读物激发孩子对某些学科的兴趣。

调整休息与学习之间的协调,尽量给孩子减负。

千万不可随意指责,而要鼓励。

二、终身的好习惯

永远不特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父母最重要的家庭教育经验。

1834年,门捷列夫出生在俄国西伯利亚的博托尔斯克小城,他的父母都是学校教师,可子女大大小小共有11个,而门捷列夫又是最小的“幺儿子”。在门捷列夫不到1岁的时候,父亲的眼睛就瞎了,父亲失去了工作,不得不到他舅舅开的一家玻璃厂打工。

家里孩子太多,整天吵吵嚷嚷的,活像一个托儿所。门捷列夫父亲想出了一条妙计,叫每一个孩子都制定一个简单的学习时间表,然后依照他们自己制定的时间表监督孩子的学习情况。每每当孩子完成作业和预习之后,老父亲就满面笑容地同他们一起游戏,例如表演民间小戏剧或者跳哥萨克舞什么的。他还同孩子一起编了一首歌:“6点干什么?公鸡喔喔背法语。7点干什么?高高兴兴去上学。下午4点干什么?讨论疑难好处多。下午7点干什么?两小时自学莫耽搁。学习不是伤心事,它是生活大快乐。”学习习惯来源于责任心,老父亲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他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时做到了几乎不近人情的地步。

有一年夏天来了暴风雨,门捷列夫家的屋顶被狂风吹掉了一只角,雨水哗啦哗啦地漏了进来。妈妈不得不带着孩子修补屋顶,大儿子在房顶上钉木板,小孩子们就在底下递材料。一直干到深夜,孩子们一个个都累得直不起腰来。这时候,父亲说:“先换下湿衣裳,再喝碗热汤,然后赶紧完成自己的作业吧。”妈妈挺心痛的,说:“今天是特殊情况,就让孩子们睡觉吧。”父亲沉下脸来毫不迟疑地回答:“在求知的道路上永远没有特殊可言!”孩子们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子继续完成自己的作业。

门捷列夫13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面对着黑黢黢的棺材,黑影绰绰的灯火,浑身披着黑色丧服的母亲表现得异常坚强,她仿照丈夫的口气对膝下这群哭肿了眼睛的孩子们说:“做你们的功课,在求知的道路上永远没有特殊可言。”为了不耽误孩子上学,母亲不顾亲友的反对,将出殡的日子改到了星期天。即使在这黑色的星期天,小门捷列夫也没有拉下自己的作业,因为他知道,坚持自己的学习计划就是对父亲最好的纪念。

学习习惯对门捷列夫一生的影响也同样是不可估量的。由于他没有钱,因而他不大可能进入收费昂贵的综合大学和工科大学;又由于他的成绩优异和良好的自学能力,因而年年排名年级第一,彼得堡师范学院终于录取了这位贫穷的天才,而且让他享受全额助学金待遇。1869年,门捷列夫公布了他的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一共列出63种元素。他的论文《元素性质与原子量的关系》在德国《化学学报》发表以后,立刻名气大振,成为国际科学界的超级巨星。

学习习惯对孩子学习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调查表明,高考成绩在570分以上的大学生,90%以上在小学和中学时代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较差的孩子,绝大多数并不是由于智力方面的缺陷,而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有两大表现:第一,孩子会将学习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家长的事情。第二,孩子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计划时间表,会按时完成自己的作业,而决不会将今天的事情留到明天去做。

习惯就是人生轨迹的运动惯性,一旦这种良好的惯性养成,孩子的人生就会沿着既定的轨迹自动地运转,这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父母家教的重复性劳动,而且可以培养孩子自强自立的精神和奋发有为的奋斗勇气。

习惯当然应该从小时候开始培养,而且年龄越小越好。一旦在小学时代就培养好了孩子的学习习惯,那么在中学和大学就根本用不着再去管她们了。她们会自觉地预习课文,自觉地完成作业,甚至主动地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拿出来交给同学和亲友讨论。如果小学阶段没有培养良好的习惯,那么中学阶段也要加紧培养。

父母的责任,并不是仅仅立足于微观层面处理好孩子的具体学习疑难,而是在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专家建议: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使孩子明白:

要明确良好的学习习惯包含哪些方面。

要长久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勇于改正和抛弃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

利萨的“栅栏”朱蒂是一位单身母亲,她女儿利萨已经14岁了。她收到女儿的学校校长的一张通知,让她非常吃惊。在最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利萨每天都要逃好几节课。当朱蒂询问利萨的时候,利萨说:

“是的,我偶尔会逃课。”“但是,这张通知上写着,你每天都逃课,绝不仅仅是偶尔逃课。”利萨指责她母亲,说她相信学校权威的话,却不相信女儿的话。朱蒂决定给校长回复一张便条,告诉他,她和利萨正在协商这件事情,现在的情况应该好一些了,利萨答应不再逃课了。

两个星期后,朱蒂收到另一张通知,要求她去学校一趟,因为利萨有“持续缺席的问题”。现在利萨已经严重到整天逃课。朱蒂更加吃惊了。在这以前,利萨是一个非常好带的孩子,很少有问题的。在学校散会后,朱蒂意识到,仅仅依靠提醒利萨,告诉她上学是她的责任,已经不起作用了。她告诉利萨,她将受到两个星期的责罚,她要利用那段时间把在学校落下的课程补上去。利萨表示抗议,母亲则在一旁听着,坚持自己的意见。

又两个星期后,学校通知朱蒂,利萨的逃课行为已经减半了;但是,如果利萨的行为不发生更大的变化,她将仍然面临停学的威胁。朱蒂知道,需要采取更强硬的措施了。

每周末利萨的行动都受到完全的限制。朱蒂利用这个机会跟利萨谈论她的学校,她的朋友们,以及她是怎么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的。于是朱蒂知道了许多她以前不知道的关于女儿的事情。利萨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母亲,和母亲分享。她说自己在学校很厌烦,因为她的老师们使她很少受尊重。他们好像只是想履行教学这样一种工作,而不是尽力去教给学生一种热情,启发学生学习、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她觉得自己在校外和朋友聊天,谈论生活中真实的事情,能使时间更有意义。朱蒂也向她袒露,自己青年时代也有同样的感觉。于是,母亲和女儿达成了理解,亦即利萨应该遵从学校规章制度,尽力把事情做到最好。朱蒂答应,以后利萨可以发展与她的兴趣有关的户外活动。

让朱蒂失望的是,她们的讨论并没有带来期望的变化。她意识到,学校无法知道她女儿的行踪,并要求女儿去上课。她也知道,只有她和她女儿才能改变现状。一天清晨醒来的时候,朱蒂想到了一个办法。她到单位请了两周的假,并解除了对利萨周末的限制。星期一早上,朱蒂决定陪着利萨一起上学。利萨注意到妈妈穿的不是她平常穿的工作服,而是穿得更加随意一些。“怎么回事?妈妈。你上班要迟到了。”朱蒂笑着说道:“既然你要让上学有这么多麻烦,我决定整天陪着你。”利萨的反应实在令人难忘。她伸着脖子,就好像小狗听到陌生的声音一样,说道:“什么?!”“那一整天我陪着她一节课一节课地上。利萨觉得很丢面子,我对此很抱歉。但是我知道只有这样才能使她去上课。每次课我都坐在后面,我甚至陪着她一起上洗手间。我事先跟校长商量好了,午餐跟老师们一起吃。放学的时候,利萨知道她碰上了对手。那天晚上家里的气氛寂静异常。”“第二天的早晨非常具有喜剧色彩。利萨觉得,昨天很让人丢面子,事情已经结束了。下车的时候,她低头看见我的网球鞋,赶紧哀求:噢,别,别再这样了!我告诉她,除非她能够自己上学,否则我不会离开她。当天晚上她答应她会去上课,求我再给她一次机会。我让步了,但是我告诉她,我会在每天午餐的时候去检查,放学的时候再检查一次,看看她是不是在班上上课。如果她再制造麻烦,我们就从头再来。在我假期的剩下几天里,我每天都去检查,从不间断。”这个“栅栏”的设置终于使利萨改掉了逃课的习惯。

这个故事说明了实际行动中的每一种“栅栏”给孩子设置的每一种规则。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栅栏”的升级,家长可能需要更多的行动、时间和注意力,也需要更多的谈话。当一种水平的边界不奏效的时候,就要采用更高水平的边界,直到女儿理解应该做什么才能获得原来的特权。

一旦孩子知道有人给她设置严格但是友善的边界,并用这种方式在关心她,她就会去做一些更有创造性的、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而不是继续她的不良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调查过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结果表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习惯的得分并不增加。据此认为,学习习惯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难有更大改进。那种认为树大自然直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一棵带有枝枝杈杈又弯弯曲曲的小树,长大能直吗?因此,尽早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良好习惯也越容易巩固住。不良的学习习惯发现得越早,也越容易纠正。

孩子的不良习惯积累越多,越不容易建立良好的习惯,因为任何习惯都是比较牢固的暂时神经联系,要想改变它,必须做出巨大的努力,花费很大的气力。这需要长期的意志锻炼,有时是非常痛苦的。

所以,那种认为小学低年级要让孩子放纵一些,到了高年级再来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应从早练起。

专家建议:

对于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要设置严格的“栅栏”。

规则一旦设定,就要毫不迟疑地执行,中间不能反复。

在纠正孩子行为的过程中,和孩子做好沟通,让她明白是为了她好。

关心孩子的学习,在习惯方面及干发现,及早预防。

爱护“心灵之窗”安妮天生就喜欢画画,别看她只有4岁多,每天都喜欢抱着她的小画板不停地画,横的线,竖的线,弯的线,还有各种各样谁也不明白的符号。安妮可不管你能不能看明白,她自己画得很高兴。“当当当”,老师摇手铃让小朋友们到外面去做游戏了,可是安妮还没画够呢。她拿着自己的小画板,到外面接着画,外面的太阳好亮呀,明晃晃的,照在安妮的画板上,有点刺眼。可是安妮根本就不在乎这点困难,她还是不停地画呀画。路易斯老师过来了,安妮很高兴,她要把今天画的画拿给路易斯老师看。

“路易斯老师,你看我画的画。”安妮踮着脚把画递给老师。

“安妮,你今天画的真不错,你长大了想当画家吗?”安妮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你要是想以后每天都画画,现在就不能在这么亮的阳光下画画,因为这样会伤害你的眼睛,安妮,想想看,要是眼睛看不见了,你还能画画吗?”安妮吓得差点哭出来:“我不要眼睛看不见。”“那你以后就得听老师的话,不要在这么亮的光下面画画,也不能在很暗的光下面画画,这样眼睛才不会变坏。”医学研究告诉我们,孩子在5岁以前的视力是很弱的,一般不超过1.0,在3~5岁期间是儿童视力提高最快的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要尤其注意保护孩子的视力,不应让孩子在光线不足和光线过强的环境做比较精细的事情,比如写字、画画等。

让孩养成好的习惯没错,但同时一定要注意遵循自然规律,兼顾身体健康,不遵循自然规律,一味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最终会得不偿失。

躺着看书不易保持眼睛和书本的恰当距离,而且很容易形成斜视,所以采用一定的措施防止孩子躺着看书是很有必要的。

父母们都明白长时间看电视会损害孩子的眼睛,尤其是看那些瞬息万变,令人眼花缭乱的动画片,与在颠簸的车船上看书是一样的痛苦。所以父母要在看电视的问题上对孩子做出明智的指导。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孩子的视力,加强对孩子眼睛的保护外,父母还应定期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视力。这种定期检查很重要,它能够让父母清楚地知道孩子视力的准确情形,且及早发现视力减退的预兆,并及时采取矫正措施。

眼科专家辛普森告诉人们,儿童在近视的初发阶段是有办法进行矫治和控制的,倘若做父母的能在孩子刚有近视表现时就予以注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会有大批的孩子不必忍受厚重镜片的折磨,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

专家建议:

要想及早发现孩子的眼睛异常,做父母的应对以下几种情况加以注意,以便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

眯着眼睛看东西,是因为眼睛近视;眯着眼睛就可以看得清楚点。

看远处物体,更容易紧皱眉头。

当全神贯注看电视时,有歪头现象。有歪头看东西习惯的儿童,最易形成“对眼”。

看书、学习缺乏耐性,常有厌烦情绪。

学习成绩下降。学习花费时间较多,成绩都不见提高。

看书时眼睛距书太近,不够30厘米,看电视时,总喜欢靠近电视机。

常有头痛、疲乏、懒散的感觉,性情急躁,行动和思维能力突然减退,看到喜爱的东西,也不像从前那样激动。

三、轻松的秘诀

分数并不意味着一切珍妮泰格对自己上学时的压力充满了恐惧。

她回忆说:我在学校时,家庭给我的压力很大,因为家庭成员和亲戚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认为我也应不落后于人。在我成长的时候,有时我觉得我在为我的母亲学习,而为我的父亲参加游泳队。到了高年级时,有一段时间我非常具有反叛性,因为我不感到快乐,那时我的成绩下降得很快,但我并不难过,因为我不认为那是我的成绩。现在我懂得为自己的长远利益而刻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我之所以能够干得好,是因为这是出于我的意愿,而非他人。

分数真的是最重要的吗?其实父母心里也在为孩子的前程着想,关键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事实上,孩子们对成绩的追求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父母的压力。做父母的首先应当检查一下自己对成绩的认识。

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使女儿格外需要能够对信心给予支持的事物。在这种时候,她们对分数也就格外看重,似乎一次考试就能对她的能力及前途做出判决。这种过分的敏感,不利于女儿克服自信心的危机。

应当让女儿明白,成绩是她刻苦努力的结果,而不是终结目标,注重点应放在自身的发展和成长上。伴随着能力与知识水平的提高的好成绩是有意义的,否则只能使你感觉良好,但实质空虚。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在班里成绩优异是重要的,但不能过于敏感于成绩。对待学习与成绩比较理想的态度是:课堂学习是用来改善自身和脑力的工作,而不是为了争得好的成绩向学校和家长作交待,也不仅仅是为了进好大学。优异的成绩如果不是靠刻苦学习和坚实的知识结构做支架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当一个人走人社会后,分数不再出现,真正有意义的是她所积累的知识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专家建议:

你要首先改变自己的观念,成绩不是最重要的。

告诉孩子真正重要的东西。

在孩子学习紧张的时候为孩子减压。

让孩子劳逸结合,懂得休息。

放开你的手伊娜被父亲送到国外接受最好的教育,可是她怎么也快乐不起来。

“父亲的焦虑远隔重洋每天准确无误地传达给了千万里之外的我。”伊娜委屈地诉说。

父亲每天晚上九时,必要与女儿在网络上互通信息。假如女儿有事不在,父亲规定她随身携带的手机便会响个不停。父亲不惜重金,要时时刻刻与女儿保持密切的联系。

父亲知道女儿交往的每一个同学、朋友,指示她什么?派对可以参加,什么不可以参加。伊娜并不想按照父亲的遥控来生活、交友、学习,便“阳奉阴违”,私自决定自己的娱乐活动。但她又不敢违抗父亲的旨意,便千方百计赶在九点回家,迎候父亲的“问讯”。

父亲不但干预她的日常生活,并严格控制伊娜的学习方式。比如他规定女儿这一个月要拼着去考文法一级,伊娜如是拼搏,如是应考,通过了。她刚想喘一口气,父亲的指令又来了:“下一个月,你一定要拼搏,再考上一个台阶,你就能站住脚了”伊娜累极了,苦着脸不知怎么办才好。房东是个单身的心理咨询师,她发现了伊娜父亲的“控制”现象,对伊娜说:“你不能按照你父亲的要求去做,这样是不合理的,不合适的,对你是不利的。”一面是父亲加重语气的命令,一面是房东太太的劝告,伊娜自己很累很累,很紧张也很沮丧。她习惯了被父亲安排,明知是不合理的,但违背了父亲的意志她又很惶然,潜意识里会生出“负罪感”,她因此很烦躁也很焦虑。这焦虑已不是来自学业上的,国外的课程并不紧张,而是对自己想摆脱父亲的控制,但又觉得十分困难的焦虑。

伊娜认为,自己面临着严重的冲突,既想找回自己的独立意志,却又害怕失去这种紧密的联系,她因此而苦恼,彷徨,消沉。她的成绩因此后退,甚至,九点快到时,她会莫明其妙地紧张。她也弄不明白,自己究竟是愿意被父亲管束,还是更希望独立。

伊娜为什么会如此焦虑?是父亲过分的控制与干预破坏了她的自主能力与自信,压抑了她的自我意志,使她失去了驾驭生活的主动性与乐趣。同时,由于长期如此生活,她对这种被安排、被控制的生活又产生了依赖,正是这种反叛心与依赖性的冲突,造成了她的紧张、焦虑、消沉、沮丧。

很多父母在子女到达青春期以前都适应得很好,但接下来就无法适应孩子的成长与改变了,这是因为他们不再能适当地改变和调整自己的态度。有人把父母为子女所受的痛苦与改变视为一种自我牺牲或殉难,其实不然,最终父母的收获可能比子女更大。

青春期的孩子经常抱怨,他们所受的管教并非出于父母真正的关怀,而是唯恐败坏父母的名声。青少年的这种怨言往往与事实相符。例如我们经常听父母抱怨:”你学习这么差,我的脸都让你丢尽了。有的父母不能体会孩子的独立人格,他没有能力区分自己与孩子是两个不同的人,难以把孩子当作一个拥有独立生命的独立个体。在知性层次上,他知道别人跟他是不同的,但在更基本的层次上,他根本不觉得别人的存在,在内心深处,全世界只有他,全世界就只等于他一个人。在这种状态下,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只把他当作是自我的延伸,因此是自我中心的,为所欲为的,毫不顾忌的。

你意识到自己是在控制孩子吗?你意识到这种控制有害无利吗?爱孩子而不是控制孩子。就像纪伯伦在一首诗中说的:

你的儿女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所产生的儿女,他们经由你出生,但不是从你而来,虽然在你身旁,却不属于你。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庇护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住在你梦中也无法企及的明天。你要向他们学习,而不是使他们像你。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昨天流连。“是的,这种状态应该改变了,做家长的,放开你的手吧!”

专家建议:

要重视女儿的感觉,而不是以自己的情绪与期望为前提,对女儿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给孩子足够的心理空间,放下强迫性的控制女儿的习惯,让她学会处理自己的生活与问题。

帮助女儿逐渐学会选择,判断自己所面临的问题。长期以来她一直处于“听命”状态,学会独立要有一个过渡期。

在一般情况下,父母亲可以放手让女儿去处理自己的事项,等她需要求助时再予以商讨。在重要问题上,比如恋爱、求职,父母要主动关心。

在放松的状态下,女儿的学习成绩会稳步上升,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但是,不能因此又提过高要求,使她重新处于焦虑之中。

当老师来“告状”时“比尔太太,我是迪夫的老师,迪夫今天中午跟同学吵架,结果把同学的铅笔盒摔坏了。”迪夫是个活泼爱笑的小学三年级学生。“约翰先生,我是乔尼的班主任老师,今天乔尼在上体育课的时候给班上一些女同学捣乱,结果有两三个女生被他闹得哭了。乔尼正就读初中二年级,好动、爱打球,是心地善良却不太有耐性的少年。”

初一女孩妮可有一个喜欢向家长“告状”的老师。班上许多同学都被这位老师告过。这一次,倒霉的事轮到妮可身上。

也许是还不太适应初中突然增多的科目,所以开学一个多月来,已有好几次作业迟交、忘交的情况。老师热心地打了电话跟妮可的母亲叙说,母亲见女儿就是一顿指责。等父亲下班一进门,母亲又急急地迎上去说一顿。那个晚上,妮可除了被母亲骂,还外加爸爸一个责备的巴掌。

第二天,妮可背着书包上学,内心却郁闷透了。想想,好像老师、爸爸、妈妈全联合起来不喜欢我,于是一转身竟然奔往火车站。还好的是,在悲剧发生前,妮可被人发现,送回了家。

通常家长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总是有喜有忧,高兴的是老师这么关心我的孩子,担心的是会不会孩子闯了什么祸呀?不然老师怎么会打电话来。

如果您是孩子的妈妈,当您接到老师“告状”电话时,会有什么反应?先跟老师说抱歉?还是急着找孩子来算账?

老师来“告状”,身为家长的不免会生气,可是一味暴跳如雷责骂孩子,对事情是没什么好处的。

坦白讲,老师要带一班学生四五十人,对有些事情的观察难免会存在死角盲点,判断“案情”就会出现疏漏偏差,甚至会有潜意识的主观想法,总感觉功课好、分数高的孩子犯错较少。而成绩落后的孩子也就自然变得“人微言轻”,有时候受了委屈还会挨骂呢。

事实上,事件的真相只有一个,可是由于心态、角度的不同,出来的“报道”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落差。孩子需要你的理解,也需要你的耐心。

亲爱的家长,当老师来告状时,请不必急着责罚孩子。请您也试着心平气和听听孩子的“申诉”,或通过其他渠道听听孩子同学的声音。

相信这么一来,才可能接近事情的真相,也才真正能帮助孩子解决困难。

专家建议:

并不是所有老师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要给孩子申诉的机会,而不是一概否定。

理解孩子,弄明白事情到底为什么。

养成不责备孩子的习惯,这样孩子才不会产生压力。

同类推荐
  • 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婴幼儿

    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婴幼儿

    本书分为三部分,主要内容为0~3岁乳婴儿的家庭养育、3~6岁幼儿的家庭教育、婴幼儿行为异常案例分析及治疗。
  • 爱心分享你我他

    爱心分享你我他

    本书既是一套丛书,也是父母与0-6岁孩子的一次生动有趣的心灵对话。它从“开启儿童智慧”、“培养儿童品质”、“教会儿童生活”三个维度,按照现代儿童必须具备的12项素质和能力,为广大父母提供了一系列家庭早期教育的课程套餐,其间融汇了现代幼儿教育的先进理念,集聚了科研专家的教育智慧,展示了示范名园的实验成果,它以前瞻的理论,全新的视角,生动的案例和鲜活的游戏为家长们当好“第一任老师”提供了操作性极强的家庭早期教育范式。
  • 十月怀胎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十月怀胎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竞争已成为事业发展的首要条件,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命运。为了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强盛,家庭的幸福,优生优育以及如何提高人类自身的质量,已引起全社会的瞩目。
  • 儿童性早熟信号与对策

    儿童性早熟信号与对策

    儿童性早熟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预防性早熟刻不容缓。以问答方式介绍了儿童青春期生长发育特点、性早熟的病因与危害、环境因素对儿童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儿童性早熟的信号与防范、儿童性早熟的诊断与治疗。其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科学实用,适合于家长和儿童保健人员、中小学老师阅读。
  • 0~3岁聪明宝宝怎么教

    0~3岁聪明宝宝怎么教

    本书按照宝宝成长的月龄分为22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包含了:早教专家说、早教可以这样教、大动作训练、语言训练、数学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等结构设计,以游戏实战、游戏目的、注意事项等为内容填充。
热门推荐
  • 俪曌

    俪曌

    是什么让姿容绝世的贵族少女与俊美孤傲的年轻皇子从年少时的相见倾心变得两两相疑。又是什么让昔日相许的诺言在迈向帝国风云顶端时走向破灭。两颗骄傲而又残破的心究竟能否抵抗命运的种种捉弄而走到最后。几经离合,悲喜相间;万千风华,不过俪曌。
  • 请不要怀疑我的真诚

    请不要怀疑我的真诚

    也曾愤怒,也曾彷徨。我一直在找属于我自己的路,却发现根本没有。我险些杀了自己。我盗窃了别人的看法,并据为己有。我高看了自己。一个无耻的人写的抄的一本无耻的书。
  • 霸妾横行王爷莫怕

    霸妾横行王爷莫怕

    掉个海都能穿越我也是醉了,老娘我招谁惹谁了,你说穿越我没意见,人家穿越不是王妃小姐就是丫鬟,而我穿过去就是个死人,死人老娘也就忍了,还是个被埋一半土的死人,要不是老娘醒的及时,估计就是不死也得被活埋,还有谁能告诉告诉我,我是什么时候嫁人的,这一身红谁来给我解释解释,嫁人也就算了,我也不图嫁个达官贵人皇亲国戚,嫁个普通人就行,这王爷的第十八个小妾是闹哪一出,这个王爷长的倒是人模人样的,实质就是个恶魔,我能说我可不可以不嫁,宝宝不开心,宝宝不玩了,宝宝要回家,谁把这个“衣冠禽兽”给我带走,看本小姐怎么智斗恶女,气死王爷,玩转古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走歪的魔法

    走歪的魔法

    仙道尽,魔法显,时代交替多艰险。——狂风起,残云涌,乱世之中谁称雄。——崎岖路,半生苦,万古长青何时枯。——
  • 原点的星

    原点的星

    你是我最闪耀的星,可是最后,我们却回到了原点
  • 变身之通灵游戏

    变身之通灵游戏

    郑嘉义在游戏中经历的一些事情,变成了现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极限进化十万年

    极限进化十万年

    在某一个时代,或者说某一个历史断层之后,人类进入了疯狂发展的极限进化。这场远超于所有人想象的变化,带来的…究竟是什么…
  • 最终我们散了

    最终我们散了

    爱是糖,恨是伤。夜空中,无视满天星晨我只要你。夜晚冷风来袭,尹浩泽悲凄一声“夏浅鑫我中了你的毒,你不能走!”青春来去,兜兜转转,凄凉一片,你不是你,我不是我,尹浩泽我何尝不想与你生生相伴,世世相守,可光阴逝去我只能离开!人生百转几回和,青春匆匆逝去,我与你再见只是恨,别无其他,回望从前只有一个悔字!晚风吹过,你我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