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05400000004

第4章 宦官的职责(2)

西直门是京城九门中运水进城的唯一通道,皇宫所需的饮用水由西郊的玉泉山运到这里,然后由此运进紫禁城。清代皇宫中的运水车都由毛驴拉,车上插小黄旗作为标记。西直门瓮城门洞中刻有汉白玉水纹石雕一块,称“西直水纹”,也是京城九门中的一景。

热水处、柴炭处的太监十分辛苦,收入也不多。好多在这里当差的太监一想到当年阉割之痛,都觉得悔之晚矣。

(二)太监当官

太监本名“宦官”,宦官一词中虽有个“官”字,但却不是官。他们只是皇帝的家奴,其职责是以内廷杂役为主的。但是,在宦官势力猖獗的年代,他们之中有的人得以出任外朝官职、军职和各类官职。这样,皇帝的“家奴”真的当官了。

这些当了官的宦官不仅有官位,有俸禄,有官服,甚至有爵位,有食邑,并享有娶妻成家、养子传爵、购置田产等权利,其身份地位已与普通官员没有差别。唐、明两朝的少数上层宦官竟然达到了气焰熏天、势侔人主的程度。当然,这样的宦官只是极少数。

1.出任外朝官职

宦官的任职本来只限于内廷范围,但历史上却有许多宦官出任外朝官职。秦朝大宦官赵高曾官至丞相,在朝廷中一手遮天,说一不二。

北魏时期,宦官出任外朝官职已经比较普遍了,并且任职范围也越来越广了。如北魏奸宦宗爱曾经担任北魏太武帝的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不仅位极人臣,而且集内外大权于一身。

北魏太武帝本是一代雄主,大刀阔斧地统一了中国北部。宗爱为人险恶,多行不法,怕太武帝治罪,竟先下手为强,杀了太武帝,立太武帝的儿子拓跋余为帝,给北魏造成了混乱,影响了国家的安定。宗爱因拥立之功,位居首辅,胡作非为,人称赵高再世。拓跋余想削夺他手中的权柄,宗爱又派小太监将其杀死。太武帝的孙子拓跋浚继位后,才将宗爱凌迟处死,并夷其三族。

北魏宦官还有出任地方长官的,出任县令、郡守、州刺史等地方官的宦官有十多位。他们多是实际到职任事,并非遥领虚职,如宦官王质曾任瀛州刺史,在州十年,察奸纠慝,风化粗行;刑政峻刻,官民畏服。

唐朝宦官有直接出任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各机构高官的,如鱼朝恩自诩文武全才,唐代宗委任他判国子监事,兼鸿胪、礼宾等使,掌握朝廷大权;李辅国曾兼任少府,后又迁兵部尚书,但他仍不满足,竟向唐代宗要求出任宰相,终于被册进司空兼中书令,从而开创了唐朝宦官担任宰相的特例。

鱼朝恩掌权后,干预政事,欺凌百官,贪贿勒索,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竟于北军中设置监狱,人称“地牢”,迫害无辜,为害朝廷。

李辅国出任宰相后,不思报国,只知结党营私,正直大臣深受其害,朝政陷于混乱,使唐代宗大失所望。

明朝有镇守太监、分守太监及守备太监分驻各地,虽与直接出任州县长官不同,但却拥有凌驾于地方官之上的权力。

镇守、分守与守备本为明朝武官职衔,总镇一方者为镇守,独镇一路者为分守,各守一城一堡者为守备。奉旨监督地方军事的宦官袭用了上述职衔,称镇守太监、分守太监与守备太监。

早在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宫内太监出镇地方的情形即已普遍出现。他们管理军务,位在诸将之上。

从明仁宗洪熙(1425年)那年开始,宦官领衔出镇的人不断增加,出镇地区也日见其广。根据职权范围,出镇宦官本是监督防区军事的,但由于宦官往往恃宠而骄,竟也兼管起民政来,不但擅专军事,还巡视地方,受理民事案件,干涉政务,滥杀无辜。

正德二年(1507年),明武宗下诏说:“敕各镇守太监预刑名政事。”这就使宦官干预地方政务合法化了。

2.出任军职

宦官出任军职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出任监军,二是直接担任军官。

唐朝宦官多有充任监军使、观军容使的,也有典掌左右神策军、南衙十六卫禁军的。

监军是唐朝宦官所担任的最重要的军职,是监视率军出征的将帅。唐朝后期,天下凡有兵马处都设监军使。

观军容使的设置始于唐肃宗时期的宦官鱼朝恩,后来渐渐普遍,其名分和职权均高于监军使。在安史之乱中,由于鱼朝恩不懂军事,一意孤行,在重大战役中瞎指挥,以观军容使之威逼将帅听命于他,使唐军取得平叛胜利的时间推迟了好几年,损失惨重。

神策军的设立始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原为戍边部队,与宦官无关。唐肃宗时,用宦官鱼朝恩监神策军。鱼朝恩被杀后,宦官不再统领其军。唐德宗建中年间,奉命讨伐叛军的泾源节度使在出征途中突然倒戈进攻长安,史称“泾源兵变”。唐德宗面对兵临城下的危局,慌忙召集禁军御敌,但禁军平日缺乏训练,早已奔溃一空。唐德宗无奈,只得弃城逃跑。兵变被镇压后,唐德宗回到京城,罢除了原先的禁军将领,由宦官窦文场、霍仙鸣分别统领左、右神策军,并对神策军进一步扩充与完善,使之成为保卫京城的主要武装力量。于是,宦官统领左右神策军遂成定制。左、右神策军中尉与把持中枢机要的两位枢密使被时人称为“四贵”。

唐承隋制,设置了南衙十六卫: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合称“十六卫”。十六卫兵权不重,但官品较高,是宦官极力争取的对象,也是宦官的升转之阶。

宋代宦官担任军职的情形很多,北宋时宦官广泛地参与各类军事行动。宦官秦翰在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多次参与军事行动,先后担任过多种军职。

秦翰长期任职边关,有勇有谋,又善于领兵和团结将帅。他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先后负伤四十九次,在北宋王朝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不居功,不揽权,不谋私利,堪称宦官中之佼佼者,实不多见。

宋朝皇帝对率军在外的武将十分猜忌,宦官却可以使他们相对地放心一些,因而宋代宦官多有直接出任主帅的。镇压方腊起义时,宦官童贯曾出任江浙淮南宣抚制置使,做了全军的统帅。

明朝宦官出任军职的,除了镇守、守备外,还有提督京营和出任监军两种形式。

京营即守卫京城的军队,是用兵时的主力部队。宦官提督京营始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当时,创置了京军三大营,即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其中五军营设提督内臣一人、武臣二人;三千营设提督内臣二人、武臣二人;神机营设提督内臣二人、武臣二人。这三大营互不统属,至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年—1464年),宦官曹吉祥以司礼监总督三大营。于是,京军遂专掌于宦官之手。明思宗崇祯年间(1628年—1644年),京营有派驻的提督太监、坐营太监和监枪太监,分别督责军中事务,甚至连京营的检阅也由司礼监派员负责。

自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开始,明朝对出征军队派遣监军,位高者可加“总监”之名,甚至可以加授“总督军务”的头衔。

崇祯年间,监军大多狐假虎威,借助于帝王的宠信弄权参政,左右出征的将帅,贻误军机,断送了大明江山。

3.出任各类使职

唐朝地方与中央相关的使职,比较重要的有枢密使、宣徽使和学士使。

唐朝后期宦官专权的表现之一,即通过担任枢密使一职而把持了中央政权。

枢密使由宦官出任始于唐代宗时期,当时的职权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不久,枢密使逐渐侵夺宰相之权,出现了“宰相、枢密共参国政”的局面。唐朝的枢密使执掌机密,参与军国大政的议决,甚至决定皇帝的废立。

宣徽使负责内侍之籍、郊会、朝会、国宴,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中枢机要。

唐朝设有翰林学士之职,参掌机密,与闻大政,时人视为“内相”,大多是贤良方正之士。唐朝宦官独出心裁地设立了“学士使”这一职务,介于帝王与翰林学士之间,负责传旨和上报,从而参与中枢机要。

明朝司礼监的职权范围总括了唐朝的枢密使、宣徽使与学士使三使之权,在许多方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司礼监有权批答奏章,有权传宣谕旨,并总管宦官事务,下辖文书房、礼仪房、中书房、御前作,另外还有诸多外差,其职权远比唐朝的三使为重,是名副其实的“内相”。

唐朝设有市舶使、营田使、群牧使、铸钱使等。

市舶使设于广州,主要掌管外来船舶的税收和贸易事务。

营田使管理屯田事务。此类事务本属司农寺管辖,安史之乱后转由宦官兼管。

国家的牧业管理本归太仆寺,安史之乱后设置群牧使管理国家牧业。

铸钱事务本由少府监管辖,安史之乱后设置了铸钱使管辖其事。

这些太监出任使职,掌握了国家财政,中饱私囊,反使国家积贫积弱,成了一个空壳子。

明朝与经济事务相关的宦官设置名目繁多,主要有市舶太监、监督仓场太监、税使、矿监、采办、织造等,尤其是明朝中后期,大批宦官被差遣到各地担任矿监、税使,对当时的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危害。如高淮本是市井无赖,后自阉入宫,担任尚膳监监丞。当万历皇帝派遣矿监税使出京时,他看准这是发财的绝好机会,便重贿权臣,出任辽东矿税使。高淮到辽东后,社会上的残渣余孽纷纷投到他的门下充当税使。他们公开抢掠,敲诈勒索,夺人之产,淫人之妻,使辽东人民陷入了十八层地狱。对于那些敢于反抗的商民,不论老少,均捉拿到天王寺施以酷刑:有的被倒立吊在树上,称“抽脚朝天”;有的被捆住双脚悬在井中,称“悬头系井”;有的被拦腰束住吊在柱子上,称“腰束吕公绦”;有的被置在下有烈火的铁皮上,称“烘焚暖炕”,至于鞭腹笞背,拳打脚踢,更属家常便饭。高淮还将辽阳的富户登记在册,逐一敲诈,多者数千两,少者数百两,最少的也需几十两。富商张柱因其子忤逆不孝而送交官府,高淮闻知后,强行夺走张柱的儿子向他勒索,陆续索银,直到索银达四万余两才罢手。

明朝大批宦官出任使职,都像高淮这样只谋私利,不以国家为重,胡作非为,致使国家江河日下,积重难返了。

同类推荐
  • 远古部落

    远古部落

    远古时代原始部落的故事。人与自然的关系。
  • 史记全鉴

    史记全鉴

    《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记述了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鲁迅先生曾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前一句高度评价了《史记》的史学价值,后一句则高度评价了《史记》的文学价值,这是对《史记》相当公允的定位。本书在《史记》原典的基础上,参考史学名家们的研究成果做了注释和解读,以便于读者朋友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一伟大的历史著作。
  • 阎氏三国

    阎氏三国

    阎明一位有志青年,由于出国旅游,飞机发生事故,穿越三国时代,且看阎明笑改三国,身后虎将护卫,旁边妻妾成群,北击董卓袁绍,南讨刘表孙策,西抗张鲁刘障,东灭袁术曹操。刘备,呵呵,只会哭是没有用的!曹操,奸雄,你的人才我收了!孙策,快送孙尚香来和亲!
  • 唐朝从来不淡定2

    唐朝从来不淡定2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励精图治,重用敢扇他嘴巴的谏臣,开始了一段让华人淡定不下来的“贞观之治”。突厥颉利可汗没有准备地杀入中原,直逼长安,只有他一个人淡定,而其他人都是貌似淡定。高丽的莫离支盖苏文残暴冷血,两面三刀,和他的亲信演绎了一场精彩的政变,成为了高氏高丽的实际统治者。
  • 挽擎天

    挽擎天

    21世纪大学生穿越到了一片战火纷飞的神州大地,开启一场异世之旅,儿女情长,恩怨情仇以及铁马金戈……
热门推荐
  • 汝乃吾之入骨深爱

    汝乃吾之入骨深爱

    云书棋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走上和亲的道路,她以为自己可能会找一个一个普通的富家子弟,在玄翼安安稳稳的或者她的小日子,不理纷争,但嫁了也就嫁了,乖乖的做好她的除了脸其他一无是处的病秧子就好,可是总是有人来挑衅,一次两次忍了,多了,真当本殿下是吃素长大的,不给你点颜色瞧瞧,小爷我枉费了哥哥们这些年的娇惯;宇文映萧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娶一个和亲的公主,尤其是一个小了自己那么多的一个小姑娘,但娶都娶了,小丫头又是因为自己扯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里的,自己不护着,不惯着,不宠着,未免太没有担当了些…于是乎,天作之合也不过如此,感谢天官赐福,让我在慌乱中遇到了最爱的你,如果不是你,这一生我还不知要怎么的荒芜…
  • 苍凉歌

    苍凉歌

    《苍凉歌》20世纪70年代初,西北边陲重镇N市的一场低调简朴的婚礼,牵连出许多人不为人知的过去,两代人的悲欢离合渐浮出水面。
  • 美男调教

    美男调教

    爱情不器用的两只,在同一屋檐下的火花。臭男人,不就是仗着你有张不错的脸嘛!
  • 火与水之哥

    火与水之哥

    火之世界,民不聊生,战乱不断,异兽肆掠,鬼魔横行。他,立誓做一个谋士她,只为天下苍生他,誓要让天下贼匪名正言顺她,将统领天下巾帼,翻身做主她,带领着一群杀手,让人闻名而丧胆她,神秘莫测,可与鬼魔通灵他,召集天下文人,用知识武装自己而我,要驾驭在火神与水神之上我要带领这群人征战沙场,统领整个世界,与人、与鬼、与兽,与一切黑恶势力抗争到底。我要用科技的力量改变这个世界;我要做火与水之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巅峰苍穹

    巅峰苍穹

    神秘的异世界,充满血猩的修炼之路。无情的杀戮,残酷的淘汰,事事唯与强者为尊。究竟谁才是笑到最后的王者?谁才是屹立巅峰的神灵?脱轮回,逆天道,执刑罚,若论巅峰之路,他日必震苍穹。
  • 那年花开刹那永远

    那年花开刹那永远

    听说,幸福当照镜子的时候,喜欢里面那个人。我想,幸福就是微风和雨里有人牵起你的手,看一场烟花
  • 不负韶华倾城雪

    不负韶华倾城雪

    注意,本书为快穿,纯属娱乐性质,这也就意味着更新时间不定,全是现稿没有存稿。女主cp不知道有没有。书中所有的小说名全部为作者胡编乱造的,有的时候出现同名纯属巧合。
  • 女尊天下,女帝风华绝代

    女尊天下,女帝风华绝代

    本文实力宠!!男强女更强!1v1没话说。她,是天凤王朝最年轻的女帝,绝色倾城的容颜有着与天俱来的高贵,然而,高处不胜寒,心里的孤独寂寒,谁来驱走?宫中步步杀机,前面虎视耽耽的的皇妺,后有各国阴险浮沉,看她如何一统天下,夺得美男归!
  • 巧克力的微凉时光

    巧克力的微凉时光

    废柴少女和精英学霸的故事,不看后悔哦,啦啦啦啦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