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28600000008

第8章 台湾情缘(6)

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世界需要了解中国,台湾需要了解大陆,对外宣传是一项重要工作。我还能为祖国统一贡献什么?我想,贡献笔墨,写点稿件总可以办到吧?工作之余,我留心观察身边的物事,积累素材,趁隙动笔去写。写好后,寄出去,不少稿件被中新社采用为通稿,又被国外多家报纸选载。记得有一篇是写鼓楼的,那时候鼓楼没有修复,拆毁的鼓楼还只是个基座,可是,园林局巧妙利用这个基座,设置盆景,栽培花卉,使之成为尧都古城的一道风景。秋日气爽,登楼观景,真让人心神畅怡。从鼓楼下来,我连夜行笔,写就了《鼓楼空中花园》。后来,这篇稿件不胫而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当然也走向了港台,据说有10多家海外报刊选载刊出。现在忆想,当时的鼓楼基座,不过是弹丸之地,即使养花种草,也只是雕虫小技,何以能引起世人注目?那是因为,过去的中国曾经大批封资修货色,只能以粮为纲,种花弄草那就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情趣。不仅不能种花弄草,就是作家诗人的笔下也不能出现这种低下的格调。据说诗人流沙河被打成右派,就是因为写了诗歌草木篇。这位才华出众的青年诗人,立即被打发到乡村劳改。流沙河拉着大锯流着血汗养家糊口。多少年后,他写诗道:我恨大锯无情,啃我青春时光;我爱大锯有情,养我一家三口。读到这首诗时,我心胸起伏,忿忿不平,难道仅仅歌吟一下花草就会有如此的罪孽?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也许我那篇拙稿,正好在时代变幻中透出了一枝出墙红杏,所以,便格外招人眼目。时隔不久,山西省编撰了一本书《桥》,汇集了对外宣传的文稿,这篇小文很荣幸也跻身其间。

从此,撰写稿件成了我的天职,我有感而发,动笔成文,愿为海峡两岸,也愿为海外世人,搭起一座互相了解的桥梁。正因为如此,我还获得了山西省的奖励,除了证书,居然还有一件长城牌的风雨衣。不要小看这件小小的风雨衣,这可是对曾经批判过的“物资刺激”的一次大大地冲击!遗憾的是,一向穿着朴素的我,很难穿着风雨衣招摇过市,待到我也穿着在身的时候,风雨衣不再招人眼目,已成为一种流行色了。

不久,一个时髦的名词传播开来——台属。我和我的家人也荣幸于台属的行列。台属不再被人歧视,似乎还得到不少人的青睐。想当初沾点海外关系似乎就十恶难赦,现如今,即是和台湾有了联系也受人垂青,这变化,这世道的变化可真让魔术师也咂嘴吐舌。

17

那一天,前往台湾的飞机总体上是平稳的,可是,偶尔也会有不经意的颠簸。每遇颠簸空姐便会用甜美的声音告诉乘客,飞机遇到了强气流,请大家系好安全带,坐好。

颠簸来得突然,过去的也突然。突然的一瞬间,飞机就又冲破颠簸趋于平稳了,平稳的前进,前进……

前进中的我却心池颠簸,波涛翻卷,无论如何也难以平缓。我反复思考的是阅历,我反复咀嚼的是苦难。是的,在那已经过去的岁月里,由于爷爷的原因,由于台湾的牵连,我的阅历增添了不少的波折,我的行程滋生了不少的苦难,这波折挟裹着我,这苦难缠绕着我,让我费尽心思,拼尽气力也挣扎不出去。无疑,波折和苦难是人生要千方百计疏离的东西。倘若,人生摆出多种形式,倘若人生的形式能自由选择,我敢说,没有任何人选择波折和磨难,包括我在内。

可是,远距离反观,回过头去观望和品味,波折的阅历和苦难的行程就变了模样,换了滋味。对于我来说,波折和苦难构成了我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首先,我外化的性格变得内敛了。小时候,我很任性,想办的事非要去办不可,办不成就发火,就使性子,为此,没有少挨骂挨打,但是,任何打骂也未能改变自己的秉性。真有些江山易移,生性难改了。然而,世事的严酷,一次又一次警告我,假如我要是仍如往常那么风风火火,锋芒毕露,我必然要招惹更多的祸事。因此,我只能将自己的语言隐忍在口中,埋藏在心底,哪怕这辈子也不让它出唇,但是绝不能放纵它出来招惹是非。其次,是增强了我生命的韧劲。我不必虎虎生气,绝不必勇猛无比,我遵循的是无声无息,却步履不止的前移。无论前面有风有雨,有波有折,我都不能止步,只有这么义无反顾的行走,才能滴水穿石,才能柔意克刚,才能将生命延展到极至。

当然,这番道理是我在知天命以后才通晓的了。其时,我只能在时势的险峰峭壁中寻找那一线天的光缕。因而,我生命的光缕就不仅是爷爷来信后突然豁亮的,而是这之前就有了想不到的转机。这转机来自我走进公社。进入人民公社,那当时的权力机构,同样的人忽然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模样。

有一件小事颇能说明这种变化的惟妙。

那是个冬日的清晨。我舒爽在被窝做着暖梦。夜里加班写了个材料,在一格一格的书写中黑暗一层一层涂上去,繁嚣一阵一阵低下来,四野静得死寂死寂的。我就常常在这死寂中走笔,把公社政令,把领导指令,凝定在纸页上。继而,再由领导把凝定的纸页吹奏成动员的号角。每每别离死寂,就标志着我完成了一种凝定。我解脱了,我还原为常人,在床榻上拥抱应有的酣梦。

我的酣梦里响起了“咣咣”的声音。咣咣的响动为我的梦境增添了活力。似乎是在看花鼓,似乎是在看腰鼓,声音不大,时断时续,声响中间穿插着多样的舞姿。好像是在正月里看红火,可是我总觉得怎么也挤不到跟前,游人如织,拼力再挤,挤得我掉进了路边的水沟。我打了个寒战,醒了,醒了,却听见那咣咣的声音还在。我连忙穿上衣服,连忙开了门,这才看清门槛上蜷缩着一个人。

天寒的缘故,那人蜷缩在破旧的棉袄里,若不是他抬起头,亮出两缕乞怜的目光,我还以为是谁把破棉袄堆放在我的门前。这是一个熟人,我们生产队曾经的队长。可是,他脸上的表情,目中的色泽,我却十分生疏。

队长留给我的是另一副模样。那次分粮,在村西场上,分稻子。我担着家里补修过的破箢子去了。稻子还没分完,过秤后在场上倒开一个个小堆,每堆上一张纸条,纸条是户主的姓名。到了场里,我转了一圈,找到了自家的稻堆。待到全部分完,大伙儿一涌而上去搓自家的稻子。我当然也不例外。可就在我搓起要走的时候,突然,场上响起炸雷:

“别走,倒下!”

场上的人都惊呆了,仰起头,疑惑地搜寻声响的起源,声响的起处是队长。队长正在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车没撑稳,摇晃了两下,倒在了地上。队长回望一眼,没有搀扶他的坐骑,弯跳着居然蹦到我的脸前,夺过我的箢子,哗嚓一下,稻子全部撒在地上,厉声说:反革命子孙还能吃细粮!

随着那一粒粒稻子的四散,我的心碎了。我觉得眼泪一滴一滴流下来了,但是,我咬紧了牙关,我告诫自己:不能流泪,不能流泪!我感觉到嘴唇破了,咬破的,而我的心头早被泪水淋得溃湿。

我昂着头,瞅了一下队长的脸。脸冷厉的像是挂在场厦里的铁犁,铁犁的破洞喷射着邪火,像是耕田时碰在了石头上,而那邪火正是队长眼睛里的产物。从此,那张铁犁,铁犁的破洞以及破洞里的邪火就永远刻在我脑海里了。

可是此刻,此刻这厮没开口就递给我一支烟。我不抽烟,他还是硬往我手里塞。他努力在笑,可是冰冷的肌肉怎么也组合不成正常的笑容。他就用这无法完成的笑容,看我,看了我一眼,低下了头,不好意思地对我说,羊被扣了。

羊被扣了,这是常事。那时候大批资本主义,杀猪宰羊是不能随意的。就要过年了,队长想吃肉,还不想掏肉钱。办法是在邻村买一只羊,自己宰了,卖些肉够了本钱,自己白吃肉不说,还能煮羊骨头,喝羊汤。队长的年会过得美滋滋的。

谁料,比队长更精细的人还有。队长以为夜半天寒,偷偷带羊回家不会有人知道。防卫的人却知道,夜半天寒正是投机倒把的时候,于是防卫没睡,亮着一双大眼睛。队长过来,一下就进了亮闪闪的眼睛中,羊被扣住了,防卫要证明,证明是给集体买的才能放行。

无奈何,队长蜷缩到了我在公社的办公室门前。对着这一张脸,这一双眼,我该怎么办?我以牙还牙?我置之不理?都可以。最起码,他是求我,求我给他作弊,我不和他同流合污总是可以的吧!偏偏我可怜了那一张乞求的脸,为他从主任手中讨出一张证明信来。

那一团窝在椅子上的棉袄起来了,走到门口还回过头,笑笑,我一看是真笑,笑终于完成了,我屋里的炉火温暖出了他正常的笑容。

不仅仅是这件事,更多更多的琐事,例如,领结婚证,买火柴、碱面之类的小事,我能照顾乡邻的都尽力而为,渐渐我在村人眼中居然成了像模像样的人物。就是那位硬汉支书不几天也叩拜一回我的门庭,坐一会儿,没啥事,走了,我知道是来刺探公社领导的军情了。

磨难的寒流在生命的春色中渐趋消融,淡化……

18

我家盖起了新房。

新房盖在村南。一溜五间大瓦房,气气派派展示着家庭的风貌。新房的挺立标志着我家一扫穷颜步入了新的岁月。新房落成的时刻,一挂鞭炮唱响了整个村落。在这喧闹的响声中,我忆想起好多好多的往事。

从我记事起,就与穷字结伴,30个年头须臾不离。光景的艰涩,不是现成的词语可以形容的。最突出的表现是吃饭。吃饱肚子是那年头的主要话题。当然,吃不饱肚子的不是我一家,大家都为吃饭发愁,大家都在关心吃喝,所以至今乡邻们见面问候,仍然是:吃了吗?

吃了吗?说着轻松,在那年头却折腾得我难以安宁。每年春天,都闹粮荒,我深深记住了没有饭吃是什么滋味。为了抗拒春荒,冬日里就得早早储粮。奶奶常说,省俭要在瓮口不能到了瓮底。省俭的办法很现成,把细粮换成粗粮吃。

入冬以后,我们把自留地产的有数的稻子碾成大米,再过筛捡净,往口袋里一装,驮在自行车上进城。进城去换成玉米面,1斤可以变成2斤半。有时候碰巧了换成麸皮,1斤可以变成3斤,回来后再到生产队的饲养处换成玉米,磨成的面净落也比2斤米要多。这种吃法乡亲们说比细粮要“受做”。

可是,变换粮食不是件易事。那时候,村里人穷困,城里人也不富裕。粮食都由国家供应,供应都是定量的。定量的粮食都是粗细搭配的,一般家庭很难有余粮,也就不敢以粗换细。只有个别特殊家庭,才能把玉米面换成大米,享受常人难以享受的福份。而换大米要找到有福份的家庭,那可真有些靠运气了。

每次进城,遭遇不同。最寒心的一次,是整整在城里转了一天,却找不到一个有福份的人家。那是1970年的元旦,整个城市都挂着欢庆的色彩,不少机关门前挂着横幅:欢度新年、欢度元旦。我在大街小巷转来转去,转到哪里都能目睹欢度的喜色,转到哪里也甩不掉我满脸的愁容。

消解我的愁容不难,只要把大米换成玉米面就成,可是,眼看日落天黑,我就是找不到这一丁点幸运。换不了,我只能继续转着,不停地喊叫。写到喊叫,就想起萧乾先生写过的吆喝,我的喊闹也是吆喝,却绝没有箫乾先生笔下的韵致。我想,我那喊声一定是无奈地嘶鸣,无奈地叫闹。我的确无奈,我必须把大米换掉才能填补无米之炊。那时候,我已经进了学校,当了民办教师,每天讲台上都应有我的身姿,我必须对学生负责,不能随便耽误他们的课程,撇开众多的豪言不说,我也记得一句古语:误人子弟如杀人父兄。因而,天黑日暗我仍然在巷子里穿行,在门庭前喊叫。

记不清我是怎么转到铁路的,只记得那天最后的运气还算不错。在火车站遇见一个有办法的人,他的办公室里存有一麻袋麦麸。就是那隐匿的麦麸解脱了我,出城后尽管天黑风紧,饥肠辘辘,我却浑身舒畅,蹬车紧行。

在那样的年头,我怎敢侈谈盖房?一家几代只能在祖上的遗产中蜗居。算起来,我家的房子不少。北房2间半,东房1间半,南房还有2间。可是,居住起来并不宽展。爸爸妈妈住在北房,奶奶住在东房,南房又阴又暗,居住实在不便。更何况先前生产队的牲口圈就在我家的南房。黄牛们无拘无束的咀嚼和拉撒,让南房气味变得繁杂生动。偏偏在这样的年头我要结婚。结婚要有个房子住,住房成了个难题。奶奶早急着要抱孙子,她便自告奋勇要住到南房里去。让奶奶去住阴暗潮湿的牲口圈于心何忍,可是,不忍又有何奈?只好整修南房,挖地取土,重换新泥;剥墙脱尘,重挂新皮。整修一番,择个吉日,奶奶搬了进去。可是,再加整修,也整不去心头的尘垢。每每搀扶奶奶进出,我就想起了久违的黄牛。黄牛的吼声如在耳际,尿水如在脚下,我心头发颤,觉得今生今世都愧对我的奶奶。我的奶奶就这么打发着晚年,晚年的她在南房里用愁绪孕育着笑颜,看着孙媳妇进门,她笑了;看着重孙落生,她笑了。奶奶用笑颜掩饰了一生的愁绪,延续香火的后代似乎冲淡了离情地折磨。

我家的新居,在村上别树一帜。宽畅高朗,显示着家境的富足。无疑,这富足中有我们辛勤的劳作,也有爷爷从彼岸寄来的接济。新房,要有大梁,梁架应有主木人的名字,爷爷的名字在前首列。但是,新房成了,主木人却不能走进全新的屋宇。看着新舍,家人心中总有不小的缺憾,爷爷归里,全家团聚,成为共同的愿望。

因而,大门额嵌上了两个大字:月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我们盼阴缺远去,悲离远去。我们盼晴圆早来,欢合早来。月圆——离人发自肺腑的呐喊。

19

想不到的好事接踵而至。村里人说,人走疲运平地翻车,人走红运扁担开花。我没有遇上扁担开花的好事,可平地翻车的年头总算过去了。不过,我不信奉什么命运。信奉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若是不得天时,没有适应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再好的自身素质也不成。丑小鸭虽丑,可是要变成丑小鸭也需要适当的温度,若是天寒地冻,丑小鸭只能是蛋壳里的汁液。即使是天鹅又能怎么样?没有适当的气温,连丑小鸭也变不成,更别说变作天鹅冲天而起了。

头等的好事是我入了党,成了一名共产党员。这个愿望,爸爸曾经想过,却因为他想得过早而使青春的船只搁在浅滩。我不敢奢想,因为才想入团,就遭遇到爸爸同样的冷寒。曾经想时,是世事给了我过早的礼遇,刚进公社不久就碰上了双突。只要突击入了党就能突击提拔成领导干部。至少也可以当个公社副主任,弄好还可以当个公社副书记。对我来说,那可真是要饭的烧着吃葫萝卜,美咂啦!要知道,我那时是个什么角色呀?连个正式干部也不是,仅是个从村里借调来的民办教师,说穿了不过就是个临时工。临时工,随时都有被解聘的可能。要是入了党,要是提了干,不仅是个正式干部,而且是位可以指派别人的领导干部。换言之,也就是说,领导干部可以指着别人实施自己的意图。那可真是一步跨过九重天了。这样跨过的人不少,各公社都有1个指标,当时的临汾县就有26名幸运儿。惟有我,没有那样的幸运,连入党的门槛也迈不过去,更别说要被突击提干了!

同类推荐
  • 泥土哪去了

    泥土哪去了

    南帆的散文随笔因兼具学者、批评家、作家之长而独具一格。细节和史料齐飞,逻辑和见识共舞。文笔丰满润泽,风格洁净从容,以含蓄克制显深长韵致。虽是选集,却因涉及诸多层次侧面而自成格局。《泥土哪去了》是南帆最具代表性、精粹汇集的散文集子。南帆作为智性散文的代表,有评论家曾认为“读南帆,知余秋雨之不足”,此“不足”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对南帆散文极富理趣、哲思又丰满润泽的褒奖。在此集中,《泥土哪去了》《机器之瘾》等篇呈现出了一个敏感睿智而又不失理性之思的现代知识分子与现代文明发展的多维对话;《一个作家的社区生活》等篇又似作者与自己开展的一场推心置腹地深度对谈。
  •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

    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随笔,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 美丽的托斯卡纳

    美丽的托斯卡纳

    《美丽的托斯卡纳》是美国知名作家、诗人弗朗西丝·梅斯继《托斯卡纳艳阳下》后的又一力作,记录了她定居托斯卡纳十年的日常生活。杏黄色外墙,玫瑰红壁画,面朝山谷的房屋。亚平宁山脉迤逦绵延,橄榄林成片,朴实悦目的农舍散落其间。有星,有月,有春日欣然的嫩绿,有夏日晴朗的凉夜。在家,种花植草,美味随手即得,出街,招呼连连,温情时时可遇。一束花,一个笑脸……半是主人,半是房客,不忍春日的冷雨,便飞温和的南方;不喜夏日的干炎,便赴灵秀的水城。这样,生活了十年。
  • 一入再入之红:日本文学行走随笔

    一入再入之红:日本文学行走随笔

    这是一本关于日本文学之旅的随笔集。多次往返日本,你知道京都、金泽、镰仓何以成为日本三大文艺胜地?如三岛、太宰、岛崎、紫式部等作家与清水寺、三鹰、马笼宿、箱根有何渊源?夏虫色、琉璃色、踯躅色是什么颜色?谷崎润一郎的墓地,为何分立着刻有“空”与“寂”的两块墓碑?作为“文豪之家”,日本几乎每处都与为人熟知的作家作品们紧密相连,从东京、镰仓,到伊豆、京都,跟随洁尘的脚步,我们一步步走在日本的土地上,也走在文学的城堡里。作者以个人的旅游行迹为线索,对日本文学进行了重新梳理,遂成此书。
  •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作者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星光影后

    重生之星光影后

    戏精是如何炼成的重生前叶蓁蓁的梦想是成网文大神。重生后她的愿望是星光璀璨的影后。从北影厂的女群演到收视女王叶蓁蓁一路走来,星光闪耀
  • 橙的异界日常

    橙的异界日常

    这只是某只被坑到的异世界的坑货过着坑爹的异界生活的故事。
  • 快穿反派大佬求饶过

    快穿反派大佬求饶过

    【1v1甜宠】任务本该是虐渣渣,怎么到最后都会和反派大佬扯上关系
  • 我最亲爱的水晶鞋去哪儿了

    我最亲爱的水晶鞋去哪儿了

    请不要相信我的美丽也不要相信我的爱情在涂满了油彩的面容之下我有的是颗戏子的心所以请千万不要不要把我的悲哀当真也别随着我的表演心碎亲爱的朋友今生今世我只是个戏子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复仇重生:豪门千金惹不起

    复仇重生:豪门千金惹不起

    重生了!上一世,一场人为车祸夺走了她的生命,她失去了她本该拥有的一切。这一世,她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千金,那些伤害过她的人,她一个都不会放过!!她要撕开她们虚假的面具,将她们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她要告诉所有伤害过她的人,我司徒静不是你们能惹的……新浪微博:忘忧贞子
  • 冷情王爷傲娇公主

    冷情王爷傲娇公主

    她是一位公主他是邻国的王爷两人并没有关系直到有一次两国出现了叛徒原本没有交集的两人渐渐开始有了感觉……
  • 云中鸢萝花蔓蔓

    云中鸢萝花蔓蔓

    她出身烟花之地,幼年长在梨园,半生颠沛流离。他出身金贵,乃是沈家大院独子,半生独宠于一身。本是两个不相干的人,却偏偏入了对方的眼。他一袭长衫,眉眼如墨,一段戏腔自报家门闯进她的心。她又是如何进了他的心,无法细说,许是早已命中注定。他霸道、任性、玩世不恭,却给了她前所未有的宠爱。她软弱、卑微、百般隐忍,却只为他不顾伦理纲常。他说:“我心眼比较小,你这辈子,是我一个人的。”她说:“到头来你是西厢记里的张生,而我不是崔莺莺。”洗尽半生浮华,终究你是你,他是他。云中鸢萝花蔓蔓,只是戏中无故人。
  • 记那些我们错过的人

    记那些我们错过的人

    作者真实故事,稍有改动还有些事我记不清楚了,见谅
  • 凤门阀阅

    凤门阀阅

    一个神秘的手串将凤霓裳引来了架空时代。斗继母,虐庶女,惩恶仆。太子退婚又反悔。冷酷王爷究竟是谁?"小丫头,这次算是本公子送你的见面礼,你可别被别人发现了。"为解开身世之谜,她误打误撞进入传承之地,她究竟是为传承而来,还是传承因她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