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41900000044

第44章 堆居士(1)

七月九日星期三

每次去了谈什么,有时他知道,有时并不知道,常是坐下闲扯,扯到什么感兴趣的话题上,就扯开了。那种按部就班的访谈,对他并不适合。年龄大了,有些你以为重要的事,他反而没什么印象,或是谈不出什么。由着他说,或者逗着他说,常会有意外的收获。兴致会激活记忆。

按我的设想,今天要谈的是“文化大革命”。我早就发现,张先生嘴上说他不在乎“文革”,不提了,事实上在他心里,总是块心病。只是他从不疾言厉色地表达,而是出以讥讽,自嘲,既见出他的旷达,也见出他的无奈。

主意已定,问他近日看什么书,说《吕氏春秋》,没事了,闲翻翻。前两天,林鹏先生来访,说起一个掌故,他当时说了出处,怕有误,找出来看看,还好,几十年了,记忆没有背叛他。

我说,跟你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有个感觉是,有你不知道的,绝没有你含糊两可的。你那脑子,部件精密,既经记住,就错不了。张先生笑了,说,你别说,还真是这样。这可能与我记忆时就下了硬功夫有关,要么记住,准确无误,要么忘了,一干二净。

我说,林鹏先生是研究《吕氏春秋》的专家,我去他家看过,明清以来,各种《吕氏春秋》的本子,收罗了十好几种。做学问就得这样,你把有关的书都看过了,也就可以说是专家了。就怕看书不多而夸夸其谈,这样的人,没有不偾事的。

张先生说,刚才看《吕氏春秋》,又看到那一段,说《吕氏春秋》完成后,吕不韦在咸阳城门张榜,说谁能增益一字,奖十金。我的这个本子,多年来一直翻看,有什么心得随手记在天头上。上午大致数了一数,我若生在秦国,能得千两黄金。就是黄铜,也还是值钱的。

我说,以你的学问,吕氏定然待之如上宾,如国士,那你就是范雎、张仪一流的人了。当时可以衣锦还乡,后世的声名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张先生说,不一定在秦国,有周一代,直到战国,哪个国家我都可以找到工作,还是体面的工作。位列朝班不敢说,在卿大夫的家邑中,谋点事做,还是有把握的。那些国家的文字,我都能辨认书写。比如一个寿字,我一看就知道,是山东地区古代齐、鲁、薛哪一国的文字。有的字,还能分出是古齐所用,还是后来的姜齐或是田齐所用。这都是年轻时下的功夫,现在不过是假其余威而已。年轻时,真是下了大功夫。别人是珍惜寸阴,我是连分阴也珍惜。看到年轻人白天睡午觉,体育活动,都认为是堕落。

我说,你这一生,真是个奇迹,年轻时用了功的,后来都见了效,没有白下过的功夫。比如,年轻时本是学篆刻学会的篆字,后来用来辨识钟鼎文字,年轻时因为藏书太少而只能读先秦典籍,后来做古史考证,秦汉以下原本也就没大用处。可说是,看闲书都没白看了。就连你当小伙计受的训练,说起来是个耽搁,可想想解放后严酷的斗争,没有当小伙计屈了性子,练下委曲求全隐忍不发的功夫,由着从你妈那儿遗传下来的烈性子,解放初不出事儿,五七年准出事儿。你那方闲章,“皇天生我意何如”,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命途多舛,要叫我说,真该改为“皇天为我费苦心”才是。

张先生说,或许是因为不堪造就,上苍也就弃之不顾,让我自由自在地成长了。庄子说,樗木以不材而自全其身,此之谓也。我如果有一点长处的话,就是仔细,认真。那套《中文大辞典》(说着指指旁边的柜子),台湾学者编的,大陆翻印了,一套几十本,都说编得好。我接触的古文字学界的人,都夸精确无误。可我刚拿到手,不经意地一翻,就看出了一处错误,不是手民误植什么的,是编的人写错了。你把那本拿过来,就是第一册。

扭身从旁边的书架上将书抽出奉上。

张先生翻到二二三页,指给我看:你看“三武”一词的释文:“北魏之道武,北周之武帝,唐之武宗,皆禁佛,令僧尼还俗,佛家称为三武之厄。”你再看我批的这几个字:“不是道武帝(拓跋珪),而是太武帝(拓跋焘)”。

我说,你该给他们去封信,让改过来。

张先生说,嗨,不止这一处,要指出就该全指出,可我没那个精神了。再说,咱们这个本子,本来就是八十年代的盗版,说了还丢人败兴。有的事,该说的我会说。比如古文字学界,不知听了哪位高人的高论,对《汗简》一书评价普遍偏低,认为字体不规范,出处不明确,我不这么看。经过几十年的使用,我觉得《汗简》中的字,大体都还是规范的,出处也是清楚的,即便有误识的地方,一点也不比别的字书多。因此上,八十年代中华书局问我,该先出什么古文字典籍时,我就推荐了《汗简》,他们很快就出版了《汗简·古文四声韵》,书末所附古文《碧落碑》还是我提供的。

说到兴头上,张先生两颊泛红,额上沁出细微的汗珠。

我忽然正色言道:张先生,咱俩访谈,已有多半年了,对你的性格,我一直在考虑,总也把握不准,你究竟是个谦虚的人,还是个孤傲的人,进一步,究竟是个真诚的人,还是个虚伪的人。学术是学术,品格是品格,这么说你不会生气吧。

张先生一错愕,很真诚地说:我有什么让你怀疑的吗?韩:不是,是有些我难以理解的东西。

张:具体点,我听听。

韩:比如对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对历次运动中受到的冲击,公开场合,或是跟不很熟悉的朋友谈话时,你总是说,过去的事就过去了,群众运动嘛,谁能没个头脑发热的时候。你很大度,原谅了那些在运动中整你,甚至打你的人。可是我看,实际上你没有忘记,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阶级敌人他们人还在,心不死,时时刻刻妄想恢复他们失去的天堂。

张老笑了,说:有那么严重吗?

我说:现在看,当然没有那么严重,要是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就有那么严重了。

张先生说:具体点,具体点嘛。

韩:我说了,你可别嫌。你给自己起了一个室名叫“不扫堂”,一个号叫“二堆居士”,都还刻了闲章,不就说明你对“文革”中遭受的屈辱念念不忘吗?

张:这意思别人也能看得出来?“不扫堂”一般人会以为是“一室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意思吧。

韩:换个人用了“不扫堂”作书斋名,别人会想到“一室之不扫,何以扫天下”,意思是不拘小节,志在天下。你用了可就不一样了,谁会认为这么一把年纪的大学者,冒充愣头青?再说,你的这两个名号常连用,想到“二堆”是什么,马上就会猜出“不扫”是什么了。

张:二堆不就是二堆黄土吗?

韩:你给别人可以这么说。我第一次听二堆,就想到了,这二堆呀,一堆是“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另一堆当时没想到,过后也想到了,是“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两句最后一个字都是“堆”,此二堆之由来也。二堆明白了,“不扫”也就明白了。两句起始的两个字,一个是“不”,一个是“扫”,此“不扫”之由来也。出处相同,用意无二。还有你写的那些对联和诗,明眼人一看,其用心就不打自招了。

说到这儿,我取出复印的《长甘诗存》,翻了几下,指着一副对联说道:你看这副——

毛公语录天天斗,汤子盘铭日日新。

张:这是纪实。汤子铭盘,是有名的东周彝器,上面刻的铭文中确有“日日新”三字。毛主席说过,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天天讲还不是天天斗吗?

韩:即便是纪实,一摆在一起,反讽的意味就出来了。借用“文革”时期的语言说,可谓“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好了,不说对联了,说这首诗吧,叫《界限》,也是纪实吗?你听:

界线一缕若游丝,苍狗白云作幻姿。

美人琵琶迷绝塞,将军骅骝失雷池。

匠师草草费绳墨,辩士滔滔饰壮辞。

不才驽马多俗步,愧无华藻释君疑。

张先生笑了:不是我狡辩,真的是纪实,还有典故呢。“文革”期间,有个部队的朋友,来我家里聊天,说他怎么也明白不了“界限”这个词儿。今天跟这个划清界限,明天又跟那个划清界限,划到后来连自己都糊涂了,保不定哪天把自己也划进去了。他要我给他解释,我也解释不清,便写了这首诗送他。过不久他调走了。又过了一年,他们单位的人来外调,原来他出事了,在他的笔记本上发现了这首诗,以为是他写的,他没办法,只好说是我写的。我那时正在“牛棚”里,就坦然承认了。

韩:不会这么简单,这首诗够恶毒的了。将军、匠师,都该是有所指的,辩士滔滔饰壮辞,什么叫壮辞,不就是毛主席语录吗?壮辞二字就是讽刺。

张:你要用这种“敲骨吸髓”的办法钩索诗义,牵其强而附其会,我只有低头认罪了。

韩:张先生,逗乐到此结束,今天你还是说说你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事吧。只有实话实说,我才能知道你那些谐趣对联,和幽愤之诗,是小叩而大鸣,还是大叩而小鸣,抑或不叩自鸣。

张:哪用你绕这么大的弯子,一上来就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我就老老实实全交待了。提起“文化大革命”,真是让人心寒。运动我也经过几场,哪一场都没有这场这么荒唐,这么残酷。这就不叫个运动,叫什么呢,叫灾难都轻了,该叫炼狱,把你老祖宗的底儿都翻了,把你心里的底儿全翻了,把你的尊严和自信全打掉了,然后呢,还说你心不红志不坚,掌不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权,接不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班。几年的事,扯起来没个完,还是简单点说吧。

运动刚开始,我还在原平搞“四清”,不在工作队了,在检查组。到八月份,全国都乱了,四清搞不下去了,我们工作团的好几个头儿,都叫本单位揪回去批斗。检查组附设在团部,干部级别相对低些,倒还没有乱,但也无工作可做。正当彷徨无依的时候,我们单位来了几个人,也是文物系统的造反派,把我揪回来了。一回到单位,就赶上揪斗走资派,因为文物工作委员会是一个单位,我只是个副职,以为不过是陪斗,没想到,一上了批斗会,矛头全对准了我。这才知道,别人只有个走资派的头衔,我还多个“反动学术权威”的名头,斗起来说辞多些。

前面几次批斗,图了热闹,戴个纸帽子,弯腰屈背,站上两个小时,衫子都湿透了。大会批斗,听起来可怕,实际上只能说是可笑,真正厉害的是小会批斗,俗话叫“拼刺刀”。记得当时还有个歌儿,就叫《拼刺刀》,有这么两句我还记得:拼刺刀,拼刺刀,看谁的刺刀硬,看谁的刺刀红。可怕吧,就是要刀刀见血,才是英雄好汉。

我们单位的小会,一般都在机关的会议室开。革命群众坐在下面,我们几个人站在上面,有人上来发言,也有人在下面乱喊,不管是发言的还是乱喊的,说要你回答,你都得回答,不回答或是回答得慢了,就有人领着喊口号:“张颔必须老实交待!张颔不交待,就砸碎他的狗头!”

对我的批斗,主要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出身,我一直填的是工商业者。他们就说,既是工商业者,就是开商店的,要我交待家里有什么浮财。这也怨我,刚解放时,组织上动员我回介休参加土改,若回去,给我家划成分肯定是贫农,还能分房子分地。我嫌麻烦没有回去,觉得自己都参加革命了,要房子和地做什么。实际上,哪是什么工商业者,我是店员,跟雇农一样的。再一个是党员问题,说我假党员。我说,我是北京解放前夕入的党,关系在北平城工部。单位还真的派人去北京调查,一查我确实是城工部的关系,他们就没话可说了。

最可笑的是,说我利用给孩子起名字这个事儿,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

我记得是一九六八年秋天,军宣队进驻了文物工作委员会,歇息了一年多的批斗会,突然又开张了。一次机关开批斗会,军宣队的一个连级干部主持。忽然有人在下面喊:张颔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他给他的两个孩子,一个叫狗狗,一个叫毛毛,这不是反对伟大领袖又是什么!我早就怀疑他的用心!

他说是毛毛,实际上我的孩子叫的是猫猫。狗狗,猫猫,我喜欢这些小动物,就给孩子起这么个贱名。要说我这两个孩子,大的和二的,名字都还挺革命的。老大叫张纪林,解放前出生,一直叫狗狗,解放后到了一九五三年,幼儿园上完,要上小学了,这才想到该起个学名。当时正遇上斯大林死了,全国人民都在悼念,我就顺便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张纪林,意思是纪念斯大林,把革命进行到底。老二叫张立茂,奶出去没接回来,机关的人不知道,以为老三就是老二。老三就是崇宁,意思是崇拜列宁。这也是一时偷懒,老大纪念斯大林,老三干脆崇拜列宁得了,就叫成崇宁。两个名字,都属于听起来文雅,追究起来还时兴的那种。

军代表听了下面的喊声,要我老实交待,我只好实话实说。那种会,不管你说什么,下面都是喊:“张颔不老实!张颔在狡辩!”

批斗完了就办“学习班”。原来的“牛棚”,是群众专政,现在的学习班是组织行为。群众闹不清,还叫牛棚。实际上,学习班比牛棚厉害得多。记得刚办班那天,军代表说,这儿是决定你命运的地方。旁边办班的造反派跟上说,好好交代,否则叫你走着进来,躺着出去。我当时心想,真是小人得势,过去看你敢对我高声说话嘛。后来才知道,真是小看了这些人,人不厉害,拳头厉害。

韩:不说这些伤感的事了,说说“文革”中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张:感触最深的是,自己读书,追求进步大半辈子,怎么到了这个年纪反而成了反革命分子。有时夜里睡不着,就想,毛主席啊毛主席,我跟上你干革命干了这么多年,他们这么虐待我,糟践我,你知道不知道?知道了你管不管?我感叹,自己这几十年,真可说是:旧时代的新先锋,新时代的反革命。到了后来,慢慢地就想通了,不是群众要把我们怎么样,是他老人家就要这么着——防修反修,怕下面变成修正主义分子。不管这些人心里怎样受苦,身体怎样受苦。这道理一想通,也就无所谓了。大好江山,人家都不珍惜,我们还有什么好冤枉的。那时候,什么都不求,只求能活着出了学习班。

韩: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张先生略一沉吟,便说了起来:是一九六七年农历十月六日,阳历哪一天记不得了,十月初七是我的生日,所以我记得这个日子。当时我正在机关挨批斗,根本记不得具体的日子,只知道星期几,因为批斗会一说就是星期几上午,星期几下午。那天正好是星期四,为什么能记住星期四呢?说完你就知道了。中午回到家里,坐在饭桌前等着雨湖夫人端饭,这些日子,几乎天天是面条,不是西红柿面就是炸酱面。我爱吃这面条。等了一会儿,雨湖夫人端来醋碟儿,还有捣好的大蒜,我也没在意,以为她闲在家里没事,顺手剥了几瓣蒜捣了。又过了一会儿,饭端上来了,不是西红柿面也不是炸酱面,是一盘热腾腾的饺子,一闻就是猪肉大葱的,真香啊。看了一眼没吃,瞅瞅雨湖夫人,没说话,意思是今天又不是节庆,又不是我俩谁的生日,为啥吃饺子呢?

同类推荐
  • 岂独伤心是小青

    岂独伤心是小青

    读到它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深处仿佛被某种情感击中了。在那个瞬间,几乎能身临其境地体味小青的情感温度。
  • 耐克如何缔造运动王国

    耐克如何缔造运动王国

    从最初开着一九六四年份的普里茅斯勇士车,载满进口田径鞋四处推销,到现在,耐特的发型有过多次的改变。有时他的发型使人联想到法国小说中的人物福特洛伊;有时,又像早期的披头合唱团,或是十五世纪的僧侣;然而,现在坐在餐厅里,一手拿着饮料,一手握着太阳眼镜,五十五岁的耐特那头又长又卷、金中带红的头发和修得很短的胡子,使他看起来极像个成功而略显示老成的摇滚乐歌手。
  • 鬼谷子全书(第三卷)

    鬼谷子全书(第三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
  • 汉魏六朝风云人物大观

    汉魏六朝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本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基本涵盖了从上古至清代的主要人物。这些人物至今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因为他们根植于中国灿烂的文明史的肥沃土壤之中,并时时给我们精神上以营养。本书既可作为大中学生的课外读物,也可作为案头必备的工具书。请记住,翻开本书,就是翻开了历史。
  • 近代经世小儒

    近代经世小儒

    本书所涉论者,皆小儒也,而非大儒。世之所谓大儒者,皆在学问之深邃,不在名位之高;官位之高低,科名之有无,非所计也。所谓小儒者,仅在于当世之名望不高,学行亦未足为当世所景仰,惟在近代变局之中,尚具时代敏觉,能发抒一得之见,提供世人警悟者。则其志节可敬,救世心肠可感。本书立意为之暴表,以发潜德之幽光,起名贤之沉埋,搜放失之旧闻,补史章之缺漏。
热门推荐
  • 昨日黎明

    昨日黎明

    人们像发条一样拼命工作学习,为了遥远的将来,那如果没有将来呢?当强大无比的博格维文明盯上蔚蓝色星球的时候,人类还能否能像上次熬过冰河时期一样,这次也活下来?当紧绷的卷紧片状钢条停止了运转,当死寂的黑夜终于归于死寂。他再也记不得她曾经哼唱过的歌,手机里也终于没了那个人的联系方式。一切都没了,不过那些记忆的确真真切切的存在。只不过再也没了草长莺飞,也没了孩童心性。“我爱你,晚安。”
  •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者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可是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他似乎已经不能再用自己的双脚走路了,他必须要“拄着”父母这“两根拐杖”。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我们也该好好找找其中的原因了,否则孩子将永远无法独立。
  • 梁小美的咨询师

    梁小美的咨询师

    梁小美这一辈子虽然不愁吃喝,可她好像得了一种“嫉妒”的病,有一天,她许愿:想以过来人的身份警告一下从前的自己,老神仙施了法术,让她可以自由的穿到过去与从前的自己见面,可是有些经历,她能够改变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平乱者

    平乱者

    神秘区域的人蓄谋已久欲侵占地球,引发动乱;外星宇宙看中了地球的特有宝藏,牛鬼蛇神、魔仙道佛,大战一触即发,喜欢冒险的小伙,在一次探险中巧得机缘,开始了保护地球之路
  • 诸天万界签到小哥

    诸天万界签到小哥

    原本地球上一个三无青年莫言,在某一天走在大街上被雷劈了,意外穿越。
  • 二次元妹妹培养计划

    二次元妹妹培养计划

    像往常一样,在我准备入睡时,但是老爸却让我去找他,并且告诉了我一个天大的事情。老爸要再婚了,而且还有两个日本女孩,拥有一个日本女孩作为妹妹,那可是我一直最大的梦想......
  • 镜浔的小小生活

    镜浔的小小生活

    第一次写言情,凑合凑合看吧。不知道这本书会怎么样。
  • 关于我被召唤到异世界的哪些事

    关于我被召唤到异世界的哪些事

    我出生在一个名为蓝色星球的地方,在我出生的第37年间,人类科技已经到达了三级文明巅峰,我是哪里最高科技人员之一,荣幸参加了第四级的突破计划,在我们成功的那一刻,意外发生了,一群特工闯入我们的实验室,想要抢夺这项技术,为了不让这项伟大技术落入贼子之手,我在最后关头毁灭了我们的研究室,我在爆炸中牺牲了,以为这一辈子就结束了结果莫名其妙被一个单纯得可怜的少女给召唤到了异世界?得PS:本文纯属属于搞笑和双穿越的故事。
  • 回到梦中看清自己

    回到梦中看清自己

    此作品为短篇小说,人物名均为虚名,讲述了一个少年从堕落走向自信,丢掉迷惘与彷徨走向心里新的那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