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41900000063

第63章 谐趣诗文

十二月十五日星期一

前几天回了一趟老家,给父亲过了三周年祭奠。此前三弟张罗,在老家坟地里,给父母亲,还有早些年过世的祖父母,各立了一通石碑且盖了碑楼,两通石碑的篆额,都是春天请张颔先生写的。从老家回来的第二天,就打算看望张先生,七事八事地打扰,一耽搁就是好几天。

下午去了,大任学长在。在这儿遇见大任,跟重要会议上有领导干部出席一样稀松平常,不足为奇。再就是当下便知道,今天不能定谈话的主题了,有大任在,谈什么只能“任意为之”,任意者,大任之意也。疏不间亲,说的是做人的道理,用在此类事上也一样。大任与张先生的关系,是有诗为证的。

前些年,张先生书房墙上,挂过一帧大照片,上面是张颔、林鹏、大任三先生,或者说是三贤人。不是那种正儿八经的照片,就那么随意地坐着,各自尽显各自的本相。正面稍远,张先生面对镜头,头微扬,一副平和的样子,正在专注地听着。左边林鹏先生,斜侧,像是刚刚笑罢,脸上还漾着笑的涟漪。再一个就是大任了,几乎背对镜头,略侧,能看清脸相,一手擎烟,正在说着什么。照片与相框之间有宽大的白边,右侧的白边上,有张先生小楷写的一首六言诗,道是:

林君降大长甘,兴来促膝倾谈。

难得臭味相投,故尔对影成三。

此书初稿中,我将三人的位置记错了,张先生在书稿上批道:“三人照片,我是正面,林为斜面,大任是背面,所以是对影成三,借李白句。”

每次来了,先有一番闲聊,常借此机会请益些学问上的事,比如最近看了什么书,遇到什么疑难。略一思索,忽然想起,前两天看过的什么书上,说襄樊的羊祜祠,有一通堕泪碑,不甚了然,便问张先生,当年在樊城做生意时,可去过这个地方。

张先生说,有年清明时节,掌柜王先生带上他们出去踏青,还真的去过。襄阳城南七里,东临汉水,有个岘山。其山虽不高峻雄奇,却因羊祜而闻名遐迩。羊祜是西晋人,曾任襄阳太守。有次登岘山,深有感触地对僚属言道:“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山也。”邹湛答道:“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历史证实了邹湛的预言。羊祜逝世后,襄阳百姓便在岘山羊祜生前游憩的地方,建碑立庙,岁时祭飨。游人瞻望羊祜庙前的碑石,无不为之落泪流涕。接替羊祜镇守襄阳的大将杜预,便将此碑命名为“堕泪碑”。李白《襄阳歌》后半部分说:

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

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大任听了,说张先生这一手真是绝了,一说什么哗哗哗就背了下来。这一来倒让张先生不好意思了,说,那时候没有什么正经事,除了洒水扫地,端茶倒水,没事了就爱看闲书,看到精彩的地方,总想着背下来。《西厢记》就是看门时背下来的。《封神榜》里各位神仙的名号洞府,也是那时候背下的。有的有用,有的纯粹没用。

我说,不能说没用,这是一种记忆训练。

张先生说,那倒是的,现在我也是,没事了把过去记得的东西背上一遍,觉得自己脑子还不糊涂,以前背会的东西,现在还能背得下来。

大任说,做学问,端在两个能力,一个是记忆力,一个是联想力,能记住,又能这儿那儿作联想。看嘛,都会看过,能不能记住是一大关键,光记住还不行,还得能作联想。有了这两个能力,就有见识,就做得学问了。张先生的记忆力是一流的,联想力更是一流,许多日怪的地方,他就能联想到,多方求证,出奇制胜,让你心有不满,却无话可说。心有不满的是,怎么会这样推论,怎么从斜处冒出一个证据?过后只能服气。

我说,大任兄,你刚才说了,最佩服张先生的记忆力与联想力,我也认同,不过张先生与一般学者有所不同的一个地方,该是他的这种风趣。记忆力、联想力,在学问上的表现是多方求证,出奇制胜,这没说的,但我总觉得,在记忆力、联想力与学术见识之间,还应当有个什么东西,起联结的作用,化合的作用。这个东西就是风趣。既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品质。我看啊,风趣就是一种创造的能力。张先生的过人之处,就在这上头。不管多么难的学问,在张先生看来,研究也好,思考也好,只是觉得有趣,有趣就有劲儿。这几年,你知道我最喜欢张先生的是什么,不是他的那些学术着作,有的我能懂,有的我不能懂,也不是他会背这个背那个,一背就是一大片,常人下了大功夫,也能做到。我最佩服的,还是他的那种风趣,机智,一说到什么,总能让你忍俊不禁,让你笑过之后,思想上豁然一亮。

张先生有些惊愕,没想到我对他平日的风趣幽默,给了这么高的评价。

我掏出一个小本子,说这是一九九九在山西文艺大厦一层,给张先生办的一个诗书画展览上,我抄的几首诗,全是看了觉得有意思的。当时想写篇文章,一直没写。这个小本子没舍得扔,前些天找出来,思考自己为什么当时没有写成文章,想来想去,就是其时只是喜欢张先生这些谐趣诗文,觉得有意思,却没有认识到这些“有意思”的内涵,和它的价值。也就是说,只是把它们当作一个大学者的小聪明,而没有想到,这实际上就是大学者的大聪明,只是用在了小地方。用在小地方这么聪明,用在大地方还不是一样的聪明?有了平日这样“小处”聪明的训练,做起学问来,才能在“大处”显出他的聪明。

大任来了兴致,撇撇嘴说,嗨,还真有一套呢。

我说,你看张先生的这些诗,可说是谐趣诗文,处处见机智,处处见才情,他用这等本事做学问,学问在他手里,也像这些诗文一样的活泛,一样的妙趣横生,机锋毕现。咱们今天一起捋捋张先生有多少这样的诗文。最有名的该是那首《儿郎伟》,仿六朝上梁体的打油诗。还有几首愤世嫉俗的,也不作金刚怒目状,而是出以谐趣。比如:

惯食唐明饭,常为迎泽宾。

往来三晋厦,起坐梅山厅。

会海诚浩渺,文山自嶙峋。

同志安其乐,年年雨露新。

这首诗,外地人看了,或许不觉得什么,太原人看了,趣味就出来了。唐明饭——唐明饭店,迎泽宾——迎泽宾馆,三晋厦——三晋大厦,梅山厅——省政府里的会议厅,都是文山会海,宾朋聚会的地方。有首《马年赞·壬午元日》明明是赞,也别有滋味在里头:

岁纪常逢马,憾无伯乐年。

汉皇求龙种,来自渥洼泉。

深厌拍髀股,不耐羽鞍羁。

腾跃本天性,谁能得挽牵?

还有一首《咏李白戏作·一九九一年夏》:

李白斗酒诗百篇,醉卧长安酒吧间。

皇上请他他不去,矫揉造作装神仙。

大任说,你要这么看,说到“装神仙”,还有更妙的。有首写耳聋的诗,仿《西江月》体,共四首,我给你背一下:

任尔南腔北调,不烦暮鼓晨钟,

天塌下来寂无闻,我自岿然不动。

有人闻雷掩耳,有人掩耳盗铃,

我有双耳失功能,只能架设眼镜。

不听背后笑骂,无须当面奉承,

人生贵有自知明,毁誉无足轻重。

苏张巧言游说,漫谈合纵连横,

寡人塞耳不收听,空见嘴皮磨损。

这首诗是赠友人的,题为《聋友》,亦可视为“耳聋之友”。两个人耳朵都不好,以此相勉。实则张先生的情况要特殊些,不可作寻常聋友视之。前些年就有耳鸣之疾,可知耳朵不太好,但这只是在耳鸣之际,耳鸣一旦消失,又是正常人的听力了。但这也不妨碍他会装聋作哑,作哑太难,主要是没人信,装聋对一个八九十岁的老人来说,则无人不信,于是“吾道行矣”。有那些言语粗鄙的人,来到张宅,任其高声粗口,侃侃不休,他老先生只作老僧入定状,眼皮下苫,一动不动,不待咳嗽一声,放言高论者便泄了气——原来张先生是聋子呀,那还谈什么,走人。客人一走,此老又复如常人矣。此诗不妨当作张先生的一种处世的态度看。

张先生突然问,你们在说我吗?

大任大笑,看看看,说着就来了。

张先生说,我看见你嘴皮呼嗒呼嗒,像是在说“空见嘴皮磨损”。

大任不在乎,说有次他亲眼见了,张先生就是用这个办法对付不耐其烦的访客,他在旁边,见张先生不光老僧入定,还念念有词,来人的惊异可想而知,以为此老不光聋,或许还痴。来人走后,他问张老,刚才嘴里念什么,该不是什么咒语吧,你猜他老人家是怎么说的,说他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背了两遍了。心里在想,背上三遍看他们还走不走。正打算背第三遍,眼皮一撩,走了。这法儿怪灵的。

我说,前面说了《马年赞》,还有一首《兔年咏兔》,写在一个盘子上。大任说,那首不算稀奇,张先生有首诗写他家的花猫,信手拈来,最有味儿,真是宅心仁厚啊。这首诗我看过一遍就记住了,你听:

吾家花狸猛于虎,上仰苍鹰下逼鼠。

惟有潜德善睦邻,能与鸡雏交相处。

正说着,张先生起身朝外走去,想来又是“善于小便耳”,我跟大任都没理会,继续说下去。大任说,张先生的一些对联,意味甚深,有副《自题》是这样的:

笔墨不求缙绅喜,声名毋得狗监知。

还有一副《自拟联》,最见张老做人的境界:

深知自己没油水,不给他人添麻烦。

我说,我这小本子上还抄了一首《自作诗》,亦见其心性:

平生多幼稚,老大更糊涂;

常爱泼冷水,惯提不开壶。

大任说,还有副长联,最见智慧,叫《戏作长联》,前面还有序:“观邓石如楷书长联,有左传文、马迁史之句,因仿马迁史句,拟长联一幅,平仄虽不工整,但趣味在焉。”联语是:

马迁史,葛亮表,阳询帖,希金诗,迟恭槊,破仑战刀,尔基小说,汇中外古今,文事武备,遮罗满室。

根廷肉,拿大麦,拉克枣,律宾椰,洛哥桔,尼斯橄榄,哥拉甘蔗,选东西南北,佳肴美味,吃遍全球。

张先生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相框,坐下放在桌子上,往我这边推推,说你看看。看去是他与夫人的合影,其时年龄当在七十岁多些。大任要说什么,张先生朝他眨眨眼,大任说,韩石山你看吧。

我说,这是张先生跟雨湖夫人的合影呀。

大任说,你再看,看下面的题词。

下面工工整整地写着:张和尚结婚五十周年。

我笑了,说有意思,和尚结婚,可张先生没剃光头呀。

大任忍不住了,你呀,还是没看出来。张、和、尚,明白了吧!

我一下解过来了,轻轻惊叫一声,妙呀,是说张颔和尚雨湖结婚五十周年。

张先生嗬嗬一笑,说这是一九九四年,两人金婚纪念,孩子们撺掇他们照的,回来孩子们说该写上字,他提笔就写了这么一句,把孩子们都逗笑了。

我说,有些谐趣的诗文,朋友们见了不以为然,认为张老这么大年纪了,不该写这些,可说是老而不尊。我以前也这样认为,现在我不这样看了。才情在肚子里,也像一池春水一样,不会老是波平如镜,也会水波荡漾,从喉咙里溢了出来。衣服里的锥子会从兜里冒出尖儿,肚子里的才华会从嘴上冒出来,嘴损的人,没有不聪明的。

夏天访谈时,说到“文革”后张先生诗风的变化,我曾说过,脱了头巾气,多了诙谐气,讽世讥人和自嘲,这三类我最喜欢。前面说的,多是讽世和自嘲,没说到讥人的,那也真是一绝。我记得有副对联是:“生编故典招摇撞,妄自吹擂恬不知。”上款是“为胡八先生拟联”。胡八者,胡诌八扯也。这副对联,妙在上联末尾隐去了一个“骗”字,下联末尾隐去了一个“耻”字。恐怕张先生的朋友里,就有“胡八先生”一类的人吧!

说到这儿,看了张先生一眼,他还是那样笑嘻嘻地听着,没有一点的愠色。我接着说下去,张先生还有首诗叫《读傅山全书》。山西学界,谁都知道这么重要的一套书,封面上竟将傅字写成了传字,可说是个不小的笑话。张先生,你说说那首诗是怎么写的。

张先生点点头,背了出来:

编书不审尃与专,漫把传山作傅山。

堕驴诗老差何拟?更以陈搏代陈抟。

大任说,有人听说了,就把这首诗传给编书的人,据说编书的人很生气,说平日对张先生很是敬重,没想到张先生会这样写诗挖苦他。我听了,觉得没有这么严重,对张先生来说,他只是觉得这件事有趣,脑子一转,诗就来了,根本没有想到这是在贬损谁。还有一件事,我是听人说的。大约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个日本书法团体来太原访问,一位书法家朋友刻了一方印,送给一位日本人,印文是“君再来”。有人跟张先生说起此事,问此印如何,张先生一听,说少刻了一个字,问的人甚是惊奇,问少刻了什么字,张先生说,若加个“太”字就好了。问的人不由大笑。像这样的事,你说他是有意贬损同道吗?我看,他连想都没有往那儿想,只是觉得说上这么一句有趣,大家听了哈哈一笑就行了。若是追究什么动机,那就是杀鹤焚琴,大煞风景了。

张先生插言,降大(他平日不叫大任而叫降大)这话,最是精辟,可惜我的朋友们,没有这个认识,总是动不动就说我嘴损,爱糟蹋人。实际上真是像降大说的,我连想都没有往那儿想。再说句难听的话,我脑子里就没有这么个人,只有眼下的事儿。说过撂过,从不往心里搁。

大任说,别说这个了,你这么大年纪了,当下说就说了,过后别再掂量,越掂量心里越麻烦。

我知道,大任平日也因话语而受人非议,定然对此多有感慨。

大任又说,韩石山,你可不知道,张先生有篇小文章,我看是天下最短的妙文,放到《世说新语》里一点也不逊色。叫《扑蝇记》,我背背:

有青蝇止于斋壁,余以拍扑之,蝇逸去。坐甫定,蝇复至。余急扑,复逸。如是者三,蝇终逸焉。

妻曰:拍破败,奈何!儿曰:老手迟捩,胡怨乎拍?余曰:皆非也,顾今营营辈特狡狯耳。

你说,这才多少个字。我记得数过,六十五个字,一波三折,极尽转折回荡之妙,而鞭挞之力,无异于锥刺刀剜。

我说,张先生作何感想,在这上头,大任学长可是不折不扣的阐释大家。张先生的才情,经你一阐释,其精妙与深奥全出来了。

张先生笑着说,今天这是怎么啦,此地无朱砂,红土大涨价。

我说,这话说得好,与“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相比,雅俗之别立判。

今天下午谈得最是热烈,不知不觉,天色向晚。大任还要再坐一会儿,我先走了。

同类推荐
  • 红镜头中的毛泽东

    红镜头中的毛泽东

    杜修贤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专职摄影记者。本书展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政坛内外的伟岸形象,并提供了很多红墙内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本书共分为三卷,该书为第一卷,主要讲述了青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一心为民,体恤百姓,刚直不阿,为民谋福,是百姓眼里的“活菩萨”。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苏东坡情路不畅,第一任妻子王弗聪慧过人,却早早离开人世;第二任妻子王闰之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
  • 秦淮春暖翻红袖:卞玉京

    秦淮春暖翻红袖:卞玉京

    卞玉京,不仅是秦淮八艳之一,更是明清史上数一数二的才女。本书记录了她的一生,从出生到逝世,讲述了她的爱情,她的生活。全书以抒情散文的风格,描述了卞玉京与吴伟业(骏公)的爱情,从相识,相恋,背叛,最后卞玉京入道,再相逢,决心离开。她的一生无不是围绕吴伟业这一男子,爱得最深,伤的最深,在缠缠绵绵,纠纠缠缠之间,成就了一段佳话。卞玉京敢爱敢恨,敢说敢做的侠女个性,更是让她在人们心里留下了一丝感慨。而她的小楷,兰花,诗词也是当时红遍金陵的佳作。
  • 梁漱溟传

    梁漱溟传

    《梁漱溟传》介绍了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学者、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颇具传奇的一生。《梁漱溟传》通过梁漱溟先生的成长历程和为国家发展所作的贡献,展示其一生之中的追求和境界,这为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 千古一相:管仲传

    千古一相:管仲传

    这是一部有思想、有智慧、有现实启迪意义的佳作。全书故事情节完整连贯,场景细节生动丰富,人物对话和独白口吻传神,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文史专家陶文鹏作者对传主有着特别的喜爱与深入的了解,因而能以翔实的史料、舒朗的叙述、畅达的文笔,描述了一代名相管仲虽出身低下,却依靠自身努力成就不朽功业的辉煌经历:助齐称霸、诸侯结盟、晚年荐才,以及整饬吏治、推行法治、重视商业、发展经济、民本思想等,凸显了管仲作为一个改革家兼思想家遗泽后世的风范,还原出一个生动真实的名相形象。
热门推荐
  • 寒裂苍穹

    寒裂苍穹

    几世轮回,主角向寒被宿命选中,带到了阔别亿万年的异世大陆。无数次的生离死别,无数回的欢笑羁绊,他的眼睛愈发腥红,心却是逐渐清晰。“我尊重以及敬畏一切生命,但必要的时候,我会夺取它,这就是万物生存的法则,异界的法则,我的法则。”
  • 未到惆怅是轻狂

    未到惆怅是轻狂

    自家突遭横祸满门惨死连只狗都没放过家姐在面前被凌辱致死家父萧十三郎开国大将军死无全尸流浪至红楼被一位哥哥收养后来被变态掌门罗柳生看中带回酒仙山欺凌多年遂忍辱学艺只为有朝一日为自家报仇雪恨。
  • 毒奶说客

    毒奶说客

    荀青意外穿越到了王者世界,他不但发现自己的金手指好像患上了网瘾,这个世界的修炼体系更是让人惊奇。文字带来力量,信念使人不朽。“闻鸡起舞”变成学校上课铃声,“一柱擎天”成为一种攻击招式,“察言观色”成为官场必备技能,“海纳百川”据说隐藏丰胸被动……言出法随秦始皇,运筹帷幄张子房,百鸟朝凤武则天,投笔从戎苏定方,行侠仗义李太白,义薄云天关二爷,一身是胆赵子龙,勇冠三军吕奉先,算无遗策诸葛亮……而荀青立志当一个说客,凭一张嘴感化众生。君不见,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少年从稷下学院走出,踏歌而行,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本书又名《这个射手是法师》《说客是怎样炼成的》《王者荣耀之文明脊梁》等。Ps:如果对文中角色长相好奇的,可自行百度王者荣耀+英雄名图片,封面为花木兰——冠军飞将。
  • 这一次,我们天涯咫尺

    这一次,我们天涯咫尺

    多年不再联系,曾经的疯狂已经落幕,友谊却不曾稀释。擦间而过的瞬间,猛然惊悟,原来近在咫尺。青涩的大学,熟悉的人儿。繁华落尽,伴青春渐行渐远;洗尽铅华,揣梦想愈战愈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许你一世念成殇

    许你一世念成殇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恨不知所终,一笑而泯。
  • 异界最强阵法师

    异界最强阵法师

    最强阵法师李小白为进阶圣人境,刻画晋级阵法‘史记’失败。再睁眼来到了一个修仙方式很原始的世界,凭借阵法记忆和本命先天玉,瞬间搅动风云,扰乱乾坤,纵横整个大陆。既然天命留一线,李小白定要重回阵法巅峰,誓要突破极限成就无上境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农女为皇:妻主,夫君为你暖心

    农女为皇:妻主,夫君为你暖心

    (一女VS多夫,有点玄幻女强)前世的她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可为何没有人爱?一次背叛后,她为何惨死于闺蜜之手?她绝望了,本想就这样死去,永不再爱。可上天不愿让她如愿,一次借尸还魂点燃了她生存下去的火。她放弃了爱情,转向事业,可为何处处惹桃花?他们的情深是否会感动这位“无心少女”?「女主小抱怨:从王爷到农女?要不要那么戏剧化,哼,农女也逆天,桃花一边去。男主小抱怨一号(一脸嫌弃):是前世的孽吗?穿越还能双?二号(哭唧唧):妻主,生个小猴呗?别占着茅坑不拉屎!三号(抱着猴子):……」
  • 时间之墟

    时间之墟

    【本书荣获第五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长篇小说金奖!】公元2012年10月11日,一次超高能量的强子对撞机实验引发了无人能够想象的后果。世界范围内,时间场被扭曲,每隔二十个小时,一切都会还原到10月11日早上6点47分的状态,除了人们的记忆之外。时间的循环无穷无尽,一个不可思议的新纪元由此开始。韩方,北京一名最普通的大学生,和朋友们一起经历了这个新纪元最初的震惊和灾难。在每况愈下的混乱局势中,他们必须设法自救。此后的世界被疯狂和愚昧所席卷,他们的生活分崩离析,在黑暗的时代中仍坚守着希望。经历种种劫难后,一个自称受到时间之神指引的神秘教派又在全球范围兴起,教主保罗似乎掌握了幕后真相,通过精心安排的计划把人类带向不可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