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46300000121

第121章

五官并用《北齐书》:唐邕手作文书,口且处分,耳子听受,此三官并用也。《南史》:宋刘穆之目览词义,手答笺牍,耳行听受,口并酬应,不相参涉,悉皆赡举,此四官并用也。《隋书》:刘炫能左画圆,右画方,口诵、目数、耳听,五事同举,此五官并用也。《唐书》:张巡守睢阳,士卒居人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崔涓守杭州,初莅任,不能尽识吏卒,乃令各以纸署姓名傅襟上,过前一阅后,数百人指呼无误。则即用一官,而已有不可及者。

以官编集《南史》:王筠文章以一官编一集,自洗马、中书、中庶、吏部、左佐、临海、大府各十卷,尚书三十卷,凡一百卷,行于世。《宋史》:王延德掌御厨则为《司膳录》,掌皇城则为《皇城纪事》,从郊祀则为《南郊录》,奉诏修内则为《版筑记》,从灵驾则为《永熙皇堂录》、《山陵提辖记》,盖仿筠故事也。《宋史》又载,王承ぅ喜为诗,所至为一集,此则不必有官,而以所处之地辄名其集。近日查初白编诗亦援此例。

自书奏牍六朝人奏牍多自书,今《淳化帖》有钟繇表,盖三国时已然也。《晋书》:王古军自书表,穆帝使张翼写后答,右军当时不别,后方悟云:“小人几欲乱真。”《宋书》:衡阳王义季为文帝所爱,季素拙于书,上听使人书启事,惟自署名而已。以亲王爱子始听令人代书,则臣下秦牍自书可知也。废帝子业为太子时,启参起居,书迹不谨,孝武责之曰:“书不长进,此是一条耳。”可见太子亦自书也。《齐书》:谢フ守吴兴,表疏或有迟缓,其弟瀹在京辄代为之。明帝见非其手迹,诘问乃知瀹书。《南史》:王僧虔自书让尚书表,辞制既雅,笔迹又丽,时人以比子敬。《王韶之传》:韶之父伟之,凡表奏辄手自书写。《萧思话传》:萧引工书,陈宣帝尝披奏事,指引署名曰:“此字笔势翩翩,似鸟之欲飞。”按自书奏牍,本不自六朝始。《后汉书》:樊宠所上书,辄手自书写,毁削草本。杨赐疏末云:“臣谨自手书密上。”皇甫嵩前后上奏五百余事,皆手自书,毁草不宣于外。蔡邕上封事,末云:“手书具对,愿寝臣表,无令宣泄。”此皆因慎密之故,非必以书法相高也。六朝则书法盛行,无人不从事于此,遂无有不自书章奏者。按魏、晋世始重书法然《汉遵传》:遵善书与人尺牍,人皆藏去,以为荣。《后汉书》:北海靖王善书,当世以为楷则。及病,帝使驿马,令作草书尺牍十首。又蔡邕书石经于鸿都习书耳。唐时则表章多有假他人书者,阳城劾裴延龄,倩李蘩书之,蘩即以告延龄是也。宣宗命柳公权自书谢章,勿限真行,亦以其时多倩人书者,故特命自书耳。宋胡邦衡谏和议一疏,亦自书。后高宗藏于德寿官,以为赏玩。其后幅已为秦桧批污,孝宗命匠裁去,重裱完善。见邦衡所记《经筵玉音问答》。又《宋史。张孝祥传》:孝祥工书,尝自书奏牍,高宗见之,曰:“必将名世”。此又后世自书奏牍故事也。

世擅书名《新唐书》:武后向王方庆索其先世羲之书,方庆进一轴,又上十一世祖导、十世祖洽、九世祖、八世祖昙首、七世祖僧绰、六世祖仲宝、五世祖骞、高祖规、曾祖褒并九世从祖献之等二十八人书。武后御殿,遍示群臣,诏中书舍人序其代阅,号《宝章集》,复以赐方庆。

世擅文字《南史。刘孝绰传》:兄弟及子侄同时七十馀人,并能属文,近古未有也。王筠自序云:世传安平崔氏、汝南应氏,其家相继以文称,然不过二三世而已,非有七叶之中人人有集,如吾门之盛者也。江左之王可谓盛矣,然不特文也,书法亦然。自羲、献之外,先有丞相导、大司马敦、太保宏、太子詹事筠、荆州刺史е、丹阳尹僧虔、黄门侍郎涣之、会稽内史凝之、豫章太守操之、中书令恬、领军洽、散骑常侍徽之、东海太守慈、特进昙首、卫将军、中书令珉,皆以书名,合方庆所上家藏真迹观之,可谓世其家学者矣。

著述最多葛稚川著书六百余卷。梁武帝作《通史》六百卷,《金海》三十卷,制旨《孝经》、《周易》、《毛诗》、《尚书》、《春秋》、《中庸》、《孔子正言》等讲疏二百余卷,《吉、凶、军、宾、嘉五礼》一千余卷,赞序诏诰等文一百二十卷,佛经义记数百卷,金策三十卷。简文帝撰《昭明太子传》五卷,《诸王传》三十卷,《礼大义》二十卷,《老子义》二十卷,《庄子义》二十卷,《长春义记》一百卷,《法宝连璧》三百卷。元帝著《孝、德、忠臣传》各三十卷,《丹阳尹传》十卷,《注汉书》一百十五卷,《周易讲》十卷,《内典博要》百卷,《连山》三十卷,《词林》三十卷。《玉韬》、《金楼子》、《补阙子》各十卷,《老子疏》四卷,《怀旧传》二卷,《古今同姓名录》一卷,《式赞》三卷,文集五十卷。此帝王著述之最富者也。宋乐史著《贡举事》二十卷,《登科记》三十卷,《题解》二十卷,《唐登科文选》五十卷,《孝弟录》二十卷,《广孝传》五十卷,《总仙记》一百四十卷,《太平寰宇记》二百卷,《总记传坐知天下记》四十卷,《商颂杂录》二十卷,《广卓异记》二十卷,《诸仙传》二十五卷,《宋齐丘文传》十三卷,《杏园集》十卷,《李白别集》十卷,《神仙宫殿窟宅记》十卷,《掌上华夷图》一卷,又编己作为《仙洞集》百卷。周必大著名八十一种,又有《平园集》二百卷。李心传有《高宗系年录》二百卷,《学易篇》五卷,《诵诗训》五卷,《春秋考》十三卷,《礼》二十三卷,《读史考》十二卷,《旧闻证误》十五卷,《朝野杂记》四十卷,《道命录》五卷,《西陲泰定录》九十卷,《辨南迁录》一卷,诗文一百卷。李焘作《长编》九百七十八卷,《总目》五卷,《易学》五卷,《春秋学》十卷,《五经传授尚书》百篇,图、大传、杂说各一卷,《七十二子名籍》各一卷,文集五十卷,奏议三十卷,《四朝史稿》五十卷,《通论》十卷,《南北通守录》三十卷,《七十二侯图》、《陶氵新传》并《诗谱》各三卷,《历代宰相年表》、《唐宰相谱》、《江左方镇年表》、《晋司马氏本支》、《宋齐梁本支》、《王谢世表》、《五代将相年表》合为四十一卷。王应麟有《深宁集》一百卷,《玉堂类稿》二十三卷,《掖垣类稿》二十二卷,《诗考》五卷,《地理考》五卷,《汉艺文志考证》十卷,《通鉴地理考》一百卷,《通鉴地理通释》十六卷,《通鉴答问》四卷,《困学纪闻》二十卷,《蒙训》七十卷,《集解践阼篇》、《补注急就篇》六卷,《补注王会篇》、《小学绀珠》十卷,《玉海》二百卷,《词学指南》四卷,《词学题苑》四十卷,《笔海》四十卷,《姓氏急就篇》六卷,《汉制考》四卷《六经天文》六卷,《小学讽泳》四卷。此文人著述之最富者也。

作文最速《南史》:刘穆之与朱龄石在武帝坐上答他人书,自旦至日中,龄石得八十函,穆之得百函,而穆之应对无废。谢庄出狱,使为赦诏,使者立待,诏成,其文甚工。《齐书》:苍梧王废立之际,萧道成命刘系宗写诸处分剌及四方书疏,使主书十人,书吏三十人配之,事皆称旨。《北史。徐纥传》:有急速诏命,数吏执笔,纥或行或卧,人别占之,造次俱成。《北齐书》:李弼典枢密,神武或造次不及宣教,直付空纸,即令宣读。杜弼从高欢战芒山,大捷,弼草露布,即书绢,曾不起草。侯景叛入梁,文襄命魏收为檄,五十余纸,不日而就。又檄梁朝送景,初夜执笔,三更便成,文过七纸。《陈元康传》:随齐神武军行,天寒雪深,使人举毡,元康在毡下作军书,飒飒运笔,笔不及冻,饿顷数纸。《卢询祖传》:朝廷大迁除,同日催拜,询祖立于止车门外,为二十馀人作表,文不加点,词义可观。《隋书》:高祖宴百官,有神雀来集,许善心即于坐请纸笔赋之。帝甚悦,赐物二百段。炀帝不庭决事,退朝后召虞世基口授,世基承旨,日且百纸,从无遗谬。《唐书》:岑文本为中书舍人,或策令从遽,书吏六七人Г笔待,分口占授,咸无遗义。《刘之传》:诏命丛繁,之占授,少选可待也。《苏传》:玄宗平内难,书诏填委,独为中书舍人,在太极殿后阁,口所占授,功状百绪,轻重无所差。书吏曰:“丐公徐之,不然手腕脱矣。”《陆贽传》:从狩奉天,机务填总,远近调发奏请,报下书诏日数百,贽初若不经思,逮成皆周尽事情,人人可晓。旁吏承写不给,贽沛然有余。《柳公权传》:为学时,帝令赋诗,公权应声而成。帝曰:“子建七步,尔乃三焉。”《刘彖传》:宣宗始复关陇,裁处丛繁,书诏夜数十。彖提笔便成,词皆允切。《郑畋传》:讨庞勋时,书诏纷委,畋为翰林学士,思不淹晷,文成灿然,无不切机要。《吴融传》:昭宗反正,御南阙,融最先至,帝有指授,迭十余纸,融跪作诏书,少选成,语皆当帝意。《北梦琐言》:韦皋设醮,欲撰斋词,符载方陪侍,命小吏十二人分两题,载口占授之,俄顷俱就。《宋史。韩绛传》:绛在翰林时,景灵宫作神御十一殿,夜传诏撰十一殿上梁文,迟明奏之。《邓润甫传》:一夕草二十二制。《刘敞传》:敞将下直,会追封王主九人,立马却坐,顷之,九制成。《晁宗懿传》:一夕草将相五制,褒扬告诫,各得其宜。《倪思传》:故事,学士一人当直,如行三制,则并宣学士。思直夕,孝宗欲试其才,一夕并草四制。《王汉之传》:一日有词头三十三,下笔立就。《应亻繇传》:帝一夕召亻繇草麻,夜四鼓,五制皆就。《程必传》:宁宗崩,丞相史弥远矫诏废皇子,而立理宗,必直禁中,一夕草七十五制。《辽史》:道宗时,延臣荐马希白诗才敏妙,十吏书不能给,特召试之。《明史》:刘定之在阁,奉旨制元宵诗,中使却立以待,立成七言绝句百首。又尝一日草九制。屠隆尝戏命两人对案,拈二题,各赋百韵诗,咄嗟之间,二章并就。又与人对奕,口诵诗,使人书之,书不逮诵也。陈际泰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余首。此皆文思最速,见于史传者也。又《唐书王勃传》:勃兄为凤阁舍人会寿春等五王出阁,有司具议,忘载册文,群臣已立,乃悟其阙。宰相失色。召主吏分占,其词粲然,人人嗟服。则并有不起草而临时口占者,又与北齐杜弼同一神速也。

书家代笔《韵石斋笔谈》谓东坡时有丹阳人高述,能仿公书。赵松雪时有京口人郭天锡,仿松雪书逼肖。董思白有门下士吴楚侯,名翘,后改名易,以能书荐授中书。为诸书时,思白颇拂试之,后思白官京师,诸祈请思白翰墨者,思白率令楚侯代之,仍面授求者,各满志而去。楚侯寓舍绫素堆积,多于思白架上也。然则今世所传思白墨迹,大抵皆楚侯书耳。

文人相轻班固论扬雄曰:“凡人贵远贱近,亲见扬子云,禄位容貌,不足动人,故轻其书。”王充《论衡》亦云:“画工好画古人,不肯图近世之士者,尊古而卑今也。贵鹄贱鸡,鹄远而鸡近也。扬子云作《法言》,张伯松不肯观,以同时也。使子云在伯松前,伯松必以为金匮矣。”刘勰《文心雕龙》云:“韩非《储说》始出,相如《子虚赋》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既同时矣,则韩囚而马轻,岂非同时则贱哉!”此皆以同时见轻,固世情之所不免,然犹非彼此相忌而相轧也。刘勰又云:“班固、傅毅文在伯仲,而固嗤毅谓下笔不能自休。及陈思论才,亦深排孔璋,故魏文称文人相轻,非虚谈也。”则此习自古已然。《北史。魏收传》:收与邢邵俱以才名,互相訾毁。邵云:“江南任,文体本疏,魏收非直模拟,亦大偷窃。”收闻之,曰:“伊常于沈约集中作贼,何意道我偷任?”收从叔季景亦有才名,李庶谓收曰:“霸朝遂有二魏。”收曰:“以从叔见比,便是耶输之比卿。”耶输,陈继伯之子,愚痴有名者也。收以季景方之。《邢邵传》:袁翻以文章位望称先达,尝有贵人初授官,大宴客,翻与邵俱在座。翻意主人必托己为让表,主人竟命邵作之。翻甚不悦,每谓人云:“邢家小儿,常作章表,自买黄纸,写而送之。”此皆文人相轻之陋习也。隋刘松作碑铭示卢思道,思道多不解,乃发愤读书。后为文以示松,松亦多不解。此则非相轻,而以相励,固不得以好胜议之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踏碎天途

    踏碎天途

    双手炙烤生命之火,颠覆世界,只为摆正你的倒影!就算血染青天,也绝不把这朗朗乾坤让给讨厌的人!
  • 重生之豪门贵女

    重生之豪门贵女

    文案:一朝天祸降临,卑微的孤女成为了豪门贵女,家族势力的倾轧,贵族生活的复杂混乱。一度让她不知所措。他帮了她,却从未以此为借口获得她的回报。有时,如果爱一个人可以为他去死,那还有什么能成为他们间的障碍呢?
  • 小心,洛尘即到

    小心,洛尘即到

    洛可突然有了一系统,哈哈,小心了,你将失去所有的,因为什么?那还用问?当然是他要来了呀!影业系统,带你玩起!
  • 逆世雷霆

    逆世雷霆

    厄雷之体,四阶必亡,雷影缭乱,灭魔屠神。看倔强少年如何在魔咒中寻觅求生之路。看璀璨雷霆如何在异世大陆展现锋芒。看平凡少年如何与天争,与命搏,走出逆世的道路。战斗的精彩,更新的设定,质量的新书,完本的保证。
  • 都市之绝世狂仙

    都市之绝世狂仙

    【绝对无敌】修真界化神境强者龙昊,遭逢意外,来到地球。龙昊只想完成师父心愿,然后重返修真界报仇,却总有不开眼的人惹上门!你是狂霸江湖大佬?拍死!你是顶级豪门大少?拍死!你是天才古武传人?拍死!凡是敢惹我的,通通拍死!什么,你有强者做靠山?不好意思,我无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血色迷雾之恋

    血色迷雾之恋

    在她的舞会上,竟然来了一位血族王子,而她居然被迫和他跳第一支舞身,还被他当众笑话,具万众宠爱为一身的妍夕雪大小姐当然不会就此罢休……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爱上了恶魔少爷洛梵和,当她知道他是血族王子时,又会是怎样的呢?
  • 岁月忽走远

    岁月忽走远

    史七和苏云静在同一个城市认识了几年,两人已过青春年少,史七一直喜欢苏云静,只是不敢表达,最终史七按耐不住内心的爱恋和苏云静第一次约会,只不过没成功,过了很久又第二次和苏云静约会,史七把喜欢苏云静的话全部说了出来,始终没有史七想象的那样,苏云静没有对他说那些史七想要的话,其实苏云静也很喜欢史七,只不过史七太过于求成了。最后史七离开了这座城市,去另一个地方生活,以为能够忘记,连续几年,史七总是不经意间想起苏云静,史七没有忘记过苏云静,有一天史七一个朋友来到他这里,告诉了史七苏云静前阵子已经结婚了,而且史七走后不久,苏云静告诉史七的朋友一句话,苏云静喜欢着史七,只不过岁月回不了头,史七非常难过,这些年来,他知道他错了,他明白有些东西一旦过了就真的没有了,岁月忽已晚,而人总是对没有失去的东西加以珍惜,所以他非常痛苦和悔恨自己,之后他离开了这个地方,去别的地方,但始终也没去过他爱苏云静的城市。
  • 无尘渺梦

    无尘渺梦

    一个从小不知身世的孤儿,为一个念想,寻找适合自己的秘籍,最强神兵,一步步成长最终站在大陆巅峰。
  • 道婿

    道婿

    小道士尊师命还俗上楚家倒插门,明明老婆如花似玉,却被他歪曲的审美观贬低得一文不名,哎,是不是山上的风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