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83600000005

第5章 引言(2)

二是疾病隐喻功能的探索。品特的疾病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具有强大的社会文化隐喻功能。在品特的剧作中,疾病之苦难往往垂青于少数族裔人群,他们失明、失聪、失语,甚至还遭受肢体伤残或是灭顶之灾,这当然可追根溯源至品特的少数族裔身份,也与当代泛滥的种族歧视现象密切相关,疾病隐喻着少数族裔在当代社会的苦难生活。在尼采看来,上帝已经死亡,而存在主义先哲海德格尔则对人的生存目的深感困惑,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失常才是现代人的正常状态,在这些特定认识的影响下,品特在他的戏剧中,展现出众多心理变态的畸形人,他们扭曲了传统的爱情观、亲情观,扭曲了传统伦理道德观,人们信仰缺失、精神颓废,这是一个极端异化的世界,传统的仁爱宗教观念被消解了。疾病产生于身体,是身体的不正常现象,因而疾病政治其实也是一种身体政治。在宏观政治中,疾病被统治者所利用,在品特的戏剧中发挥了控制、规训、惩罚等功能,持异见者被视为他者,受到迫害、肢体损伤甚至死亡,弱者在国家权力的施行中致病、致死,遭受无情的践踏,疾病展现了不相和谐的国家权力关系。在微观政治中,疾病作为一种话语策略,被患者和非患者双方所利用,或是为了隐藏真实的目的,或是为了结成同盟以争夺生活中的种种利益,演绎出了一场场看不见硝烟却也惊心动魄的微观政治斗争,疾病展现了病态的社会个人关系。在女性政治中,疾病只是作为一种表象存在,病与不病其实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在女性看似喜欢受虐待的变态心理背后,其实映射出品特时期女性的生存状况。品特在他的剧作中还塑造出满目疮痍、肢体横陈的景象,这是残酷战争的威力与杰作,背后隐藏着剧作家品特对战争的谴责与痛恨。

三是疾病在构建荒诞诗学方面的功用分析。“不确定性”以及“胁迫性”是品特戏剧的两个明显特征,是品特戏剧的核心风格。品特在他的戏剧中不仅仅追求对白的韵律,还往往像诗歌一样只呈现意象,而不解释意象产生的原因。疾病强化了品特的“不确定性”这一戏剧特点,增加了文本的阐释可能。而疾病与生俱来的苦痛感觉,以及它存在的普遍性,再加上品特剧作中的疾病与暴力联姻,往往形成于暴力,同时又因为疾病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强化了品特戏剧的胁迫性。审丑就是审美,对丑的张扬产生了嘲讽的效果,疾病是人的非正常状态,而荒诞则是社会的不正常状态,对于作为“丑”的疾病的张扬展现了社会的荒诞,助力于品特实现讽刺社会现实的目的。疾病在达成品特的戏剧性、形成戏剧张力上功不可没,戏剧性的生成宣泄了观众的情感,也是剧作家品特对他者地位的自我宣泄。

通过研究发现,疾病是剧作家品特对于生活的强烈心理体验,在构建品特的戏剧诗学方面作用显著,是品特戏剧中表现形式最为丰富、象征意义最为广泛、表达力最强、最为活跃的元素之一。而疾病的丰富性、暴力性、政治隐喻性等因素又使得品特的疾病应用在同时代的剧作家中独树一帜。“如果说早期的传统剧作家认为戏剧能够进行道德教化,那么现代剧作家们则认为戏剧能够探寻或是指出人类的复杂性进而治疗自身或观众的心灵疾病”,[9]因而,疾病叙述在助力品特抒发自身情感体验的同时,客观上还起到了“揭示病痛、疗救众生”的效用,反映了剧作家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品特和他的文学成就

2005年10月3日,瑞典皇家颁奖委员会宣布,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最终获得者为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因为他的戏剧“揭开了日常闲谈之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被压抑者紧闭的房门”,并且“让戏剧回归它的最基本元素:一个封闭的空间,不可预测的对话,人物相互之间都可能被对方击败,虚饰土崩瓦解”。[10]从 1950 年在《伦敦诗歌》( Poetry London)发表第一首诗作开始,品特已在文学领域辛勤耕耘了五十多年,他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应有的回报,而他的文学才能也终为世人所认知。今天,品特在世界文学界享有崇高的地位,普遍认为他是自萧伯纳以来,迄今为止英国最著名的、最有成就的剧作家,是20世纪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剧作家之一。对于品特与他的戏剧,赞誉的声音不绝于耳。评论家皮科克( D. Keith Peacock)指出:“1956年是20世纪英国戏剧的一个分水岭,品特与奥斯本( John Osborne )、威斯克( Arnold Wesker )等人代表着英国新一波戏剧潮流。品特是这些剧作家当中最成功的、具有领导地位的英国戏剧家,虽然他与这些剧作家通常一道被认知,然而,品特的戏剧成就远在他们之上。”[11]另一位学者罗易斯·高登( Lois Gordon )也指出:“品特是他的时代的莎士比亚,是新一波浪潮的核心人物。”[12]英国著名演员迈克尔·刚邦( Michael Gambon)更是一语道出了品特在英国戏剧界的地位与作用:“哈罗德·品特不只是一位优秀的导演———他是最好的。在他的身后留下了巨大的缺口。我认为他是英国戏剧的坚强支柱,没有他,我们会虚弱无比。”[13]另一位演员林赛·邓肯( Linsa Lincoln )也指出:“品特是一个强有力的人物,一位世界级的独一无二的作家;他的作品永垂不朽。”[14]陈宏薇,国内较早专注于品特研究的学者也作出了中肯的评价,认为品特的戏剧革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戏剧的创作形式,“在英国战后的戏剧大潮中如闲云野鹤一般出众而独特,是战后英国戏剧主流中孤独的中心”。[15]

品特193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东区哈克尼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杰克·品特,母亲弗莱西斯·迈恩,全家人主要依靠以裁缝为业的父亲生活。伦敦东区是个移民聚居的地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大都是处于中下层的外来移民,周围的环境纷乱复杂。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纳粹专权的时期,犹太人四处遭到迫害。1939 至1942 年期间,为了躲避战火,年幼的品特与一些同龄人被送到了距离伦敦400 公里的乡下,因而早在幼年时期,品特便体会到了外来移民的艰辛、战争的残酷以及人间的冷漠无情。这一时期代表着品特童年的记忆,对品特未来的生活及其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42 年,品特进入了哈克尼文法中学学习,这一时期开始表现出他对文学的爱好,艾略特、海明威、乔伊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萨特等作家的作品最受他的青睐。在此就读期间,品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戏剧演出,并在演出中扮演“麦克白”的角色,他的戏剧表演才能在演出中获得了观众的认可,激发了他对戏剧表演及创作的兴趣。1948年,品特进入皇家艺术学院学习,继续深造戏剧艺术,并在学院的多次演出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由于健康等方面原因,他未能完成在该学院的学业,中途辍学。1949年,品特以独白的形式写下了他人生的第一首小诗《英国中部的新年》,并发表在诗歌杂志《伦敦诗歌》上,在这些诗歌中,已经包含了未来品特戏剧的某些成分,品特作为一位戏剧家的潜力初步显现。1950年,品特开始了他的戏剧表演生涯,跟随剧团在爱尔兰巡回表演,艺名“大卫·巴隆( David Barron)”。“我当演员的经历影响了我的剧作,肯定是的,虽然我无法指出这种影响是什么。”[16]显然,这一时期的经历不但激发了品特对戏剧的兴趣,也加深了他对戏剧的理解,为他日后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7年,应朋友的请求,品特以4天的时间完成了他的首部戏剧《房间》,标志着他作为剧作家生涯的开始,品特正式选择了戏剧创作的人生之路,并从此义无反顾,直到他74岁宣布封笔。品特可以称得上多产的作家,他一生当中创作了29 部戏剧,主要作品包括《房间》《生日晚会》《看管人》《哑巴侍应》《微痛》《归家》《山地语言》《送行酒》《归于尘土》《茶会》《背叛》《昔日》等。然而,品特不仅仅在戏剧写作上成果丰厚,还在戏剧导演上有所建树。他成功导演了27 部戏剧,包括乔伊斯( James Joyce)的《流亡》( Exiles ) ,马麦特( David Mamet ) 的《奥莉安娜》( Oleanna) ,以及他自己创作的一系列戏剧,包括他的首部戏剧《房间》,以及最后一部戏剧《庆祝》。与此同时,品特还将一些作家的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同样成绩斐然,这些改编例如罗宾·毛姆的《仆人》、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最后一个巨头》、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等都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为表彰品特在戏剧和影视方面的贡献,2004年,品特获得了意大利米兰戏剧电影艺术荣誉证书。

品特不仅仅在戏剧创作上令人刮目相看,在诗歌创作上也卓有建树。相比“剧作家”的称号,品特更愿意被称为诗人:在一次与作家高索( Mel Gussow)的谈话中,品特坦承:“比起剧作家,诗人的生活更加吸引我。”[17]评论家皮科克( D. Keith Peacock)非常赞同给予品特诗人身份,认为品特的戏剧秉承了他早年诗歌的“常常产生于强烈的情感,大多数晦涩难懂,甚至难以诠释”的特点,他指出:“品特戏剧中出现的重复、沉默等语言现象在他早年的诗歌早已呈现,是他的诗歌常用的韵律结构。”[18]品特一生当中创作了一百多首诗歌,从1950年在《伦敦诗歌》上发表的第一首诗歌开始,从未间断过诗歌的写作,他的诗歌结集出版的有1971年的《诗集》、1977年的《我知道那地方》、1978 年的《诗文集1949—1977》、1990 年的《早期诗》、1995 年的《诗文集》和2002 年的《“消失者”及其他》,以及2003年出版的《战争》。2006年,品特获得了威尔弗莱德·欧文诗歌奖,这是对他诗歌创作才能的高度肯定。

由于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品特一生获奖甚多,他获得过莎士比亚戏剧奖、欧洲文学奖、皮兰德罗奖、卡夫卡奖等十多项奖项,并于1966 年获得了“大英帝国勋爵”、1998年获得了“英国皇家文学学会勋爵”的称号,这是对他在文学尤其是戏剧领域创造能力的承认。2005年,世界更证明了剧作家品特的卓越才能,他被瑞典皇家学院评定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品特获得了每个作家都孜孜以求的最高荣誉,他的戏剧艺术享誉世界,逐渐为世人所认知,越发获得世人的喜爱。对此,与品特合作多年的戏剧导演金伯尔·金( Kimball King)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在英国的戏剧历史上,我们决不能忽略品特的领导作用。不管贝克特的戏剧多么精确的呈现出诗意,也不管奥斯本的戏剧作为里程碑在舞台表现上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品特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他从此完全改变了人们对英国当代戏剧的期待和情感,自他出现以后,戏剧表演的语言、动作和意义必然都要以他的成就来衡量。[19]

在戏剧领域孜孜不倦的探索,品特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创造了一种自己的风格———品特式风格( Pintersque)。如今,品特式风格已经作为一个词条被收入牛津文学词典。德莱伯( Margaret Drabble )将其风格总结为:“通过对日常对话的天才描绘,品特发现了日常语言的细微差别、交流的困难、语义的多层、沉默与停顿。”[20]艾斯林则认为品特戏剧的主要风格特色是:“体现日常生活语言的抑扬变化和散漫无聊时的令人惊叹的精确严密;逐渐充满危险、恐惧和神秘的平淡处境、行为动机的故意省略。”[21]部分学者按照戏剧风格及其主题内容将品特的戏剧创作分为三个时

期:早期的威胁喜剧、中期的记忆戏剧以及后期的政治剧。虽然实际上品特的戏剧创作并不存在着这么明显的界线,在三个时期中,他的戏剧风格多有交叉现象,例如在他的创作早期,也有政治的因素存在,在政治剧中,胁迫的气氛也并未消失,而在记忆剧中,政治与胁迫也仍然部分存在。然而,这样的划分有利于人们对品特戏剧的认知,因而被广泛采纳。

同类推荐
  • 审美力

    审美力

    《审美力》精选50篇吴冠中先生历年来散见于报刊的关于艺术与审美的散文随笔和世情文章。第一部分“美之力”,包含吴冠中先生关于艺术与审美的文论23篇;第二部分“画外小品”,包含吴冠中先生散文与随笔16篇;第三部分“忆往昔”,内含吴冠中先生写生时的所思所想。
  • 听说

    听说

    本书作者宏玖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主持《读书俱乐部》节目已经八年。在这八年的时间里,他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有留守儿童,有顽强战胜癌症的女心理咨询师,有微笑面对白血病的花季少女……作者用真挚的语言将这些人的故事写成《听说》这本书,给人以鼓舞,向读者和社会传递正能量。
  • 朱自清散文精选

    朱自清散文精选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成就很好的散文家,原名自华,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扬州,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及“五四”运动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辗转任教,1925年受聘于清华大学,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创作上转向散文。《踪迹》《背影》等脍炙人口的散文集即写于此时。1931年赴英国留学并漫游欧洲,将沿途所见所感集成《欧游杂记》流传一时。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教授,在学术研究上成就斐然。1948年拒受美国救济粮,表现出一个爱国文人的高尚情操,后因病去世。
  • 沈从文散文

    沈从文散文

    他只有高小文化,却著文执教,一生中出版各种作品80多种,500多万字;他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最有力竞争者,却在之前过世……他,就是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沈从文。从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同样,他的散文创造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本书为“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之一,收录了沈从文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
  •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书中集中收录季羡林对陈寅恪、郑振铎、胡适、冯友兰等师友的回忆文章,勾绘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像,揭示他们各自或张扬或内敛、或率性或周正、或持正坚守或隐忍委曲……的人生性格及因此遭际的不同命运。每一个学者身影的背后便是一段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的历史。这些百年中国栋梁之才,与季老一道构成了20世纪中国学术和文化的风景线。那一篇篇温馨感人的文字向我们揭示了季老的识人之术与交友之道,并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老一代读书人的家国情怀和兼济理想提供了一份最真实的知识分子心路档案。
热门推荐
  • 防灾避险我来学

    防灾避险我来学

    事实上,除了成年人的防灾避险和保护外,我们少年儿童也需要通过自身学习及训练来掌握防灾避险常识,这不仅保护自身生命安全,更造福全家,终身受益。学生安全问题,既关系家庭的幸福,也关系社会的稳定,面对灾险,其实我们可以自行应急、转危为安的。
  • 最强无敌分身系统

    最强无敌分身系统

    “这条街叫南洋街,街上有三不准,三不看,三不做。”“不准给乞丐投钱,不准和陌生人聊天,不准买张老铺子的面食。”“不看衣服,不看首饰,不看鞋子。”“不做亏心事,不做亏人心,不做夜勤人。”……穿越重生平行世界,林雪发现她第发现自己有了一个分身,还不小心给乞丐水鬼投了一个币,第二天就发现那水鬼正在床尾直直的看着她。
  • 大洪门

    大洪门

    水去成法,法即是道。水多成洪,道多则不顺天地。我以三千弱水凝聚成洪,建无上大门………********************************************新人新书《大洪门》,求收藏,求推荐,求露脸。
  • 小编辑

    小编辑

    爱情,是很奇妙的一种东西,虚幻缥缈,让人无法自拔。最爱的可能不是陪伴自己一生的那个人,能够陪伴自己的一定是那个最适合自己的!
  • 云之神

    云之神

    天地为棋局,众生为棋子。一个失忆少年身上藏有惊天秘密。一步一步努力变强到达巅峰时却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枚棋子。且看王云如何挣脱身上命运的束缚,摆脱棋子的命运。
  • 穿越农门老太太

    穿越农门老太太

    白兰在次睁眼,回想着自己脑海里面的记忆,自己是狗血的穿越到了这古代,还直接悲催的跳过了结婚,生子,这两个过程直接当了奶奶,而且原身的相公还活得好好的,白兰一想到以后要跟一个陌生的老头同床共枕,自己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不过让白兰没曾想到的是,原身相公竟然是跟自己在车祸中一起穿越过来的人。更让白兰没想到的是,原身相公在前世是一个农业教授,这次跟她一样,是回家探亲而已。白兰看着自己的三个儿子跟儿媳,心中就是一顿的郁闷,三个儿子的年龄跟她前世的年龄都是一样大。唉!大家都是同年人呐,但是在这边呢,竟然做了人家的母亲。白兰跟陈誉两个人认命的接受了这个事实,打算用自己所会的改善陈家现有的状况,当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的时候,突然间传出了一个好消息。在古代当了奶奶的白兰,再一次传来了好孕。
  • 穿越西元三千后之再见,葳斯基

    穿越西元三千后之再见,葳斯基

    叶冰瑶,一个肤白貌美的大美人儿,平时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但,一见到葳斯基......葳斯基,和叶冰瑶从小是青梅竹马,但因为一次意外,去了异时空10年......10年后,他们相遇,这其中又会出现怎样的宠虐情节,敬请期待。
  • 重生之梁茜的无憾人生

    重生之梁茜的无憾人生

    回想起前世今生,我不知道前世时间究竟染指了我怎样的青春,又渲染了我怎样的流年……我觉得我的人生,就像一条河。左岸是我无法忘却的悲伤死亡,右岸是我值得庆幸的涅槃重生,中间流淌的是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 重生之妖孽公子

    重生之妖孽公子

    在被血红月色照耀的夜晚,那曾拯救万万千千黎民百姓与水火的当战神陨落,他的名字整整被歌颂了七百年,他是战神封捷。七百年后,这一世,她是帝王,他却是个废物公子。人与神对的战役即将再次打响,曾经的战神他还会回来吗?
  • 技能复制者

    技能复制者

    公司职员王韬一直过着混日子的生活,偶然一次机会获得了一个学习系统。金手指很BUG有木有,瞬间拥有别人辛苦几十年才有的技能。天才大家见得多了,可是全才只有王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