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56600000002

第2章 神奇宁夏

神秘图腾

在银川市的西北部,有一座雄伟峻峭的山脉,峰峦起伏,仿佛一匹奔腾的骏马,由东北向西南驰骋于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间,这就是著名的贺兰山。“贺兰”一词来自于蒙古语,是骏马的意思。贺兰山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贺兰之山五百里,极目长空高插天”,就是赞美最高峰敖包疙瘩的,其海拔3556米,比我国著名的五岳都要高得多。

这样的一个地方,历史上曾经发生了多少故事呢?

贺兰山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历来满布刀光剑影。它地处我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民族迁移十分频繁,在历史上是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带的重要屏障,被誉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众多的谷口平时是贸易交通要道,战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诗人王维有诗写道:“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榭交驰日夕闻。”岳飞《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名句,也曾激励过众多热血男儿奔赴沙场,报效国家。

历史,都被岁月尘封了,但在大山之间留下的神秘图腾,却向我们揭示了另一种生命的符号、精神的象征。

在北至石嘴山,南至中卫250多千米的十多个山口,分布着1000多幅岩画,单个图案超过2万个。在贺兰山口沟谷两岸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分布着岩画300多幅,从表现日月宇宙到描画动物足蹄;从狩猎、放牧到舞蹈、生活场面,造型粗犷奔放,构图朴实自然,具有独特的意境和艺术价值。数量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人面形,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这些可能是表现狩猎时的伪装;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的挽着发髻,风姿秀逸,楚楚动人,再现了几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追求。还有一些,或手里拿着工具,或嘴里衔着骨头,表现的可能是人们在欢庆狩猎丰收时跳舞的情景。另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动物岩画,有奔跑的鹿,有双角突出的岩羊,有风驰扬鬃的骏马,还有摇尾巴的狗以及各类飞禽走兽,等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造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岩画是“太阳神”:头部有放射形线条,面部呈圆形,重环双眼,长有睫毛,炯炯有神,看上去很威武。这幅太阳神岩画是贺兰山岩画中的精品,它磨刻在距地面40余米处的石壁上,需要爬台阶才能看到,是贺兰山岩画的Logo。有专家实地考察后注意到太阳神造型有24根光束、12根头发、每个眼睛上有6根睫毛,“这些数字有很强的时间寓意,很有可能反映的是古代节气、年月及卦象、数理推断的内容”。

贺兰山岩画不只是在贺兰口一个地方有。在贺兰山脉经过的石嘴山市、平罗县、贺兰县、青铜峡市、中卫市都有大量的岩画。其中石嘴山市的麦如井岩画、黑石峁岩画、韭菜沟岩画都颇具代表性。平罗县有龟头沟岩画、白芨沟岩画、大西峰沟岩画,其中白芨沟岩画是贺兰山唯一的彩色涂绘岩画,100多幅岩画中既有征战的乘骑者和狩猎者,也有山羊、蛇、狗等动物,这里的岩画还表现了生殖崇拜和太阳崇拜的内容。贺兰县岩画主要分布在小西峰沟、白头沟、插旗口等几个地方,内容绝大多数是人面像,另有人物、舞者、天体和马、羊、虎等动物。此外还有青铜峡市的口子门沟岩画、四眼井岩画、砂石梁岩画以及中卫市的苦井沟岩画、大麦地岩画、东沟岩画、钻洞子沟岩画、大通沟岩画等。数以万计的岩画,记录了远古人类在3000年前至10000年前放牧、畋猎、祭祀、争战、娱舞、交媾等生活场景,以及牛、马、羊、鹿、驼、狼、虎、豹、鱼等多种动物图案及抽象符号。也有太阳神祭祀、小羊出圈、豺狼追截鹿群、农耕等生活场景,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

漫步在山口沟谷,欣赏着这些古老质朴的岩画,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古人在劳作之余,攀高就低,呼叫着、欢笑着的场景;仿佛能看到他们裸露着身体,挥舞着原始的工具,在大山的身体上雕刻着他们对生命的渴望、对大自然的理解。

几千年过去了,古代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岁月长河中留下的神秘图腾,又能让多少现代人驻足沉思,让多少人可以通过这些神秘的符号,破解出生命的密码呢?

影城奇观

“一片荒凉,有文化装点成奇观;两座废墟,经艺术加工变瑰宝。”

在银川市西北20多千米的地方,有一座影视城,看似平凡,却创造出了中国电影史上的辉煌业绩。张艺谋、巩俐、姜文等许多大导演从这里起飞;在此拍摄的《牧马人》《红高粱》《黄河谣》《老人与狗》等多部影片获国际国内大奖;《大话西游》中的对白被演绎成几十种不同方言的版本,成为搞笑的经典;《新龙门客栈》《虎兄豹弟》《独行侍卫》《刺陵》《大敦煌》《锦衣卫》等叫好又卖座的影片,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宁夏,了解了荒凉的文化底蕴。

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的呢?

镇北堡西部影城由两座古城堡构成,沿山公路边的古城堡称为“明城”,是建于明代弘治年间的一所驻扎边防部队的兵营,在清代被地震摧毁。“清城”是“明城”颓塌后在乾隆年间修建的。这种古城堡,俗称“土围子”,是中国西北地区特有的“覆土建筑”,完全用石夯擂筑黄土修建而成,除了城门,墙体上没有一块砖。经过数百年雨雪风霜及人为破坏,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边防要塞的雄姿早已面目全非。城墙上的黑窟窿,就是1958年“大跃进”时所谓“大炼钢铁”留下的“土高炉”遗迹。“清城”城墙下的大洞,是当时民工掏出的“宿舍”;原来驻扎在兵营中的军队,也被本地的牧羊人所取代。1961年冬天,当时在附近南梁农场劳改的张贤亮曾到这里放过羊。20世纪80年代,他平反后,将镇北堡写进他的小说《绿化树》。后来张军钊导演在此拍摄电影《一个和八个》,此片的摄影师是张艺谋,那时他还是电影界的一名新兵。也就在同一时期,著名导演谢晋将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改编为《牧马人》搬上银幕,主要场景就在这里。随着《牧马人》的成功,两座废墟才与电影电视界结缘。从80年代初开始迄今,在这两座神奇的废墟中已经拍摄了100多部电影电视剧。选择宁夏镇北堡为外景地的不仅有中国内地的摄制组,还有香港、台湾地区和外国的电影摄制组。香港著名导演刘镇伟拍摄的《大话西游》,大部分外景都取自镇北堡。《东邪西毒》却与此相反,它大部分在榆林拍摄,但仅仅为了最后一个镜头,却非要到镇北堡西部影城来不可;韩国与我国建交后,到中国内地拍摄第一部影片《战争与爱》,首场戏就以镇北堡为背景;海峡两岸合作的电影《飞天》、电视连续剧《新龙门客栈》《绝地苍狼》《雪娘》《新孟丽君》《大漠豪情》等影片都在此开镜。许多次穿行在影视城的两座城堡之间,我的目光在那些厚重的城墙上、那些沧桑的历史遗迹和文物中逡巡,内心被那些遥远的历史岁月、被古城堡蕴藏的文化内涵所深深震撼。文学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样重要。从这个角度而言,影视城是张贤亮先生最伟大、最让人惊叹的一件艺术作品。

走进镇北堡西部影城,穿行在古老的集市之间,在酒肆或茶楼中小憩,或经过大漠中的人家,推开柴门,在充满西北风情的铺有大红棉花布的土炕上盘腿而坐,你会发现,这里让你惊奇的、触发你感受的决不只是简单自然的“荒凉”,而是一种原始的、自然的美。这是大西北所独有的美:奇特、雄浑、苍凉、悲壮、残旧、衰而不败,处处体现着它的荒凉感、黄土味及原始性、民间性的美学内涵。就是那些看似不经意的景物,却处处透着一种精神的力量。

“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这座荣誉的标记,镶嵌在一块残破的黄土墙上,却熠熠生辉:电影在19世纪末就传入中国,但此处所说的“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是指获得国际公认的电影节大奖而言。在国际上受到普遍承认的电影节所评出的各种大奖,才能真正代表当今世界电影艺术的最高水平,而《牧马人》《红高粱》《黄河谣》三部影片正是在这个时期获得世界性电影节大奖的。从这几部电影开始,中国电影才走向世界市场,而这三部电影恰恰都是在镇北堡西部影城拍摄的。漫步城堡,很少见到现代化的砖瓦,但泥墙草根掩饰下的百花厅、展品琳琅满目的展室,却又是那么的精致,让人有“别有洞天”的感觉。了解了历史,看到了荣耀,就会明白影视城入口处的那块标语“中国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创造出轰动世界的奇迹!”并不是一句虚言。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影视城中,镇北堡影城投资最少,人工雕琢的痕迹最少,最具真实自然的面貌,但出产的影片最多、获得的各种电影大奖最多、升起的明星最多,被誉之为“中国一绝”。

也难怪这座古城堡会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更让我感到新奇的是,每次去影视城,都能发现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把景区入口处从东移到西的变化,不是结构和布局的变化,而是影视城被打造成“中国北方小村镇”的变化,这种变化注定影视城会有更加恒久的生命力。

因为:历史,是永远不会被忘记的!

水洞寻古

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灵武市临河镇,西距银川19千米,是中国目前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在黄河地区唯一经过正式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漫步荒凉的土地,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而宁静,除了那些遗迹在阳光下静静地诉说一段久远的历史外,更多的时候,天空连飞鸟的痕迹都找不到。

浮躁的现代人已没有心情听黄土地诉说历史。可是谁又能忘得了历史?

今日荒凉、干涸的水洞沟,三万年前的自然景象并不是如此。那时水洞沟附近不但有成群的鸟类嬉戏,还有粼粼的湖水和繁茂的水草供犀牛、野驴、水牛等动物栖息、繁衍。水洞沟遗址以确凿的事实说明,在距今三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宁夏黄河流域已有人类活动。

这是一种近似于出土文物般的灿烂。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中,水洞沟也许只是历史遗落下的一粒灰尘。这粒灰尘是在20世纪20年代被发现的。1920年,比利时神父绍特在水洞沟东边的黄土状岩石断崖上,发现了一具披毛犀的头骨和一件很好的石英岩石器。在旧中国无人重视这些发现,而居留在中国的法国神甫、古生物学家德日进知道这个消息后,于1923年和法国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在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上进行了5个地点的发掘,获得了大量打制石器和少量破碎的动物化石带回法国。他们同另一个法国神甫、考古学家步日耶一起研究这些化石,但他们误认为这是“河套文化”的一部分。1960年,中国和前苏联组建的中苏古生物考察队对水洞沟遗址进行了一次发掘,出土了约2000件石制品。196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文中先生率领的考察队再次对水洞沟遗址进行了系统发掘,第一次明确了水洞沟遗址“包含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不同时代的遗存”,此次考古确定这个遗址为旧石器晚期古人类遗址,其中构成水洞沟文化基础的一些石制品、工具及石器制作修理技术,可以和欧洲、西亚、北非的莫斯特、奥瑞纳时期人类栖居地的石器相媲美。1980年,宁夏博物馆和原宁夏地质局区域地质队组成联合发掘队,再一次对水洞沟遗址进行了系统发掘,出土了63件动物化石,6700余件石制品,其中仅旧石器时代晚期层位出土的石器就有5500余件。经过上述四次系统发掘和研究,国内外学者公认,水洞沟遗址在中国旧石器时代、特别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对该地区乃至周围地区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水洞沟地区又是中国北方明代古长城、烽燧、城堡、沟堑、墩台等军事防御建筑的大观园。保护区内,蜿蜒东去的长城、高台耸立的墩堠、古朴神秘的城堡、曲折幽深的沟堑令人目不暇接,从那些遗存上,仿佛可以看见当年“甲士拥矛驰战垒,将军拔剑逐胡兵”的壮烈场面。

水洞沟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南缘,大自然造就的雅丹地貌,使这里充满了雄浑、奇特的荒谷神韵,经历了千万年的风沙雕蚀,这里集中了魔鬼城、卧驼岭、摩天崖、断云谷、柽柳沟等二十多处土林奇绝景观,使人望而生奇,大有地老天荒、旷古玄远之叹。而藏兵洞、鸳鸯湖、张三小店等景观,又会带给你不一样的独特体验。

如今乘车从灵武横城出发,穿行在纵横交错的公路上,你无法度量从旧石器时代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的距离。近几年,水洞沟已开发成一个集旅游观光、科学考察、休闲娱乐、军事探密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在喧嚣和光鲜背后,又有谁会认真寻找历史的遗痕呢?现代人真的可以忘却久远的历史?或者,历史仅仅只是现代人游览猎奇的一叶风景?不,不是的,历史是一座丰厚的宝藏。据说经过五次考古发掘,水洞沟出土了3万多件石器和67件古动物化石。从那些遗迹上,让我们闭目凝思,用现代人的眼光去捕捉远古的文明,或许,透过这片沧桑的土地,我们真的能寻找到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

起风了,大风卷起浮尘,天地仿佛混沌一片,我们奔跑着离开这片古人类的遗迹。就在这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三万多年前在这片土地上奔跑的古人,他们以集体的力量捕猎野兽,每个人都从猎物中分得自己的一份。吃完兽肉之后,他们佩带上琅琅作响的鸵鸟饰环,围着篝火快乐而尽情地舞蹈……

历史,就在这片激越的舞蹈声中延伸开来。

长城风云

如果我说宁夏是长城的博物馆,你是否会睁大眼睛用质疑的目光注视着我呢?这不奇怪,因为很多本地人对宁夏的长城也并不了解。

而宁夏确实是中国长城遗址最全的地方。在面积只有6.64万平方千米的宁夏,遍布着从西周、战国到秦、汉、隋、明代修筑的、不同建筑技术风格的长城遗迹,这些长城遗迹保存高度在1~3米,每隔200~300米筑一凸出墙外的墩台,长城附近和其经过的重要隘口、山顶都有烽燧遗址。在长城沿线,还有许多营、堡、障、烽火台等军事设施,总的长度达到1500千米,仅战国秦长城全长就有约200千米,秦汉时曾做过修缮和增补,明代亦曾加以利用。隋代曾在宁夏修筑过一段新的长城,以防御突厥、契丹的威胁。明代长城在总结前代经验的基础上,在地形的选择、材料的使用、城墙的构造以及工程技术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明代在全国长城沿线总共设有9个边境重镇,而在宁夏境内就设有宁夏和固原两镇,由此可见宁夏长城在全国边防上的重要地位。

以往,人们习惯于将宁夏长城大多归类于明长城。从最早的西周长城到最多的明长城断续相接,遍布在宁夏的许多地方,专家在查阅《水经注》《山海经》和《史记》等大量文献资料后考证认为,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长城系西周宣王时筑的朔方长城中间的一段,距今已有2800多年。当时,固原作为丝绸北路的交通枢纽,南下可以直抵中原王朝的京畿重地长安、洛阳等古都,北上可以经河西走廊通达中亚和欧洲。为了保证其京城北方的安全,周宣王在今固原市原州区北面修建了这道长城。

据史书记载,明嘉靖十年(1531年)宁夏佥事齐之鸾耗“万金”,修筑了南起大坝堡,北连三关口,长达80千米的长城,后被风沙填平。嘉靖十九年(1540年)宁夏巡抚杨守礼重新奏筑修葺了旧有边墙,增筑了三关口以北长城。头道关关墙南北与长城连接,此地山势开阔,是“缓口可容百马”之处。头道关向东南延伸的长城,至今保存较为完整,墙体高约7米,基宽6.5米,顶宽3.5米,墙顶两侧筑有女墙。当年修筑长城时,这里多沙砾少土壤,于是军士们遍剖诸崖谷,得壤土数处;又因无水,做水车百辆,到关口20多千米的平吉堡取水,与壤土、砾石相拌,夯筑而成,坚固异常。头道关向西6千米即二道关,关口南侧有一座20多米高的山头,山头上设有墩台,台11米见方,高约8米。三道关东距二道关4千米,此关两山相夹,山谷狭窄,山陡壁峭,仰望山峰巍峨,下视谷底险峻,地形十分险要,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另外,由于许多研究长城的专家学者没有考证出秦始皇在宁夏沿黄河修筑过长城,误以为宁夏黄河两岸的长城都是明代长城。其实,在甘肃和宁夏中卫之间,长达60千米的黑山峡长城就是秦皇长城。这段长城西与甘肃景泰县境的古秦皇长城相接,东部一直到中卫下河沿渡口。有一次在查阅相关资料的时候,才知道太祖的名句“不到长城非好汉”中的长城,并不是指居庸关的那段,而是固原的这段秦长城。

实际上,专家和文物考古工作者还在中卫市北面通湖山的西万图峰顶上发现了汉代岩面石刻文献、烽火台,通过相关史料证明了卫宁北山、贺兰山现存古长城始筑于汉武帝时代。但这些长城因地处中国西北边陲,长期以来并不为人们所熟知。

历史,就这样被掩埋在时光的尘埃里。

在灵武,有宁夏境内相对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明长城遗址。站在长城上放眼眺望,北边的毛乌素沙漠,南边的水洞沟景区地貌尽收眼底。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于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一举夺回河套地区以及今甘肃以南大片土地,沿河“筑四十四县城”,于今长城北筑浑怀障。到了明代,为了防止鞑靼和瓦剌贵族的南侵,在200多年间,几乎没有停止过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6350千米,在宁夏境内就分布有北长城、西长城、东长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春,玄烨(康熙皇帝)第三次御驾亲征新疆噶尔丹的分裂叛乱,就是由盐池花马池越过长城西渡黄河,到达宁夏府城今银川市的。

长城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从新疆东部到鸭绿江畔,蜿蜒万里的长城也是被全世界所熟知的几个著名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它代表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与恢弘。而宁夏因为发现了最早的西周长城,可以称得上是中国长城的故乡了。因为发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建筑技术的长城,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长城的博物馆,这一点已经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当然,宁夏长城与人们熟悉的北京八达岭长城不同,多为黄土夯筑、碎石柴草混筑,甚至还有许多长城建筑在悬崖峭壁上,有的干脆把山劈成悬崖作长城墙体,这也是宁夏长城和其他地方的长城不一样的地方吧。

我曾和摄影协会的影友拍过很多次宁夏的长城,在回顾历史展望现代文明的时候,我们也为宁夏长城缺乏足够的关注与保护而痛心疾首。毕竟,长城这种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破坏了将永无修复之日。而宁夏长城点多线长,在自然和人为的双重破坏下,许多长城遗迹都是断壁残垣,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命运的艰辛。

回首,在苍穹下久久凝视那些遍体鳞伤的古长城,仿佛能聆听到历史久远的回音。

那回音,如梦如幻,如诗如赋,让人久久无法释怀。

同类推荐
  • 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

    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

    《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来源于胡适本人意识的觉醒。他曾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记文学的缺乏,所以极力地劝告朋友们写下自传。但是,他却忘却了一点:中国历代所缺乏的正是写自传的精神。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等虽说都是中国传统自传文学的代表作,但中国传统的自传以述志自省为主,一般篇幅也较短,容量十分有限,并不如胡适的期望。他希望人们能够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学术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写出来。所以,他主动在四十岁的时候,将前面的人生做一个总结。
  • 无桨自帆

    无桨自帆

    常言道“世事难料”,渐趋式微的古体诗词,近一时期却大有风行当道之势。且不论老一辈众多爱好者,单就网络上的中青年,越来越多的群体涌入诗词天地,便是中华古典诗词这一国之“雅器”极具顽强生命力的明证。同时,令人感佩的是,诗词创作者与古代士大夫作诗心态几乎无异,往往劳者自歌,非以文章谋稻粱,吟诗填词只为余暇之雅兴。故诗人或抒发情感,或关乎民生,盖出于知识分子自觉良知与社会责任也。
  • 黑女诗稿

    黑女诗稿

    70后诗人在改变当代诗歌的面貌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关于当代诗歌的新的问题。他们的写作会让我们重新反思当代诗歌的起点问题,也会促使我们考量不同的诗歌路径的问题。此外,对当代诗歌的代际关系,他们的写作提供了新的不同以往的挑战。这套诗系,或许能让人们从更多的侧面了解70后诗人是如何出牌的。
  • 唐诗与宋词

    唐诗与宋词

    本书选择了经典的诗人及其作品进行了论述,并以李白、杜甫为唐诗成就的杰出代表,以苏轼、辛弃疾为宋代成就高的词人,各自展开重点介绍。在此基础上,对王维、孟浩然、柳永、周邦彦等名家名篇,也进行了相关解说。书中论及的作家皆为大家,作品皆是经典,读者此前对他们或许也曾有所了解,而《唐诗与宋词》中作者更为关注的则是他们“以高远的众生追求超越了所处的实际环境,他们的诗歌都蕴涵着丰盈的精神力量”,受这种思想的启迪,读者对于这些经典将有另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 笼鸟

    笼鸟

    自从帮助警方破获了“一号歹徒”重大连环凶杀案以后,陆劲便成了警方,特别是警探岳程的破案顾问。陆劲的人生似乎逐渐明亮起来,直到……。
热门推荐
  • 血色潋滟:天王别猖狂

    血色潋滟:天王别猖狂

    简介:苏九分是身裹霓霞的豪门女子,是为了偶像义无反顾进入娱乐圈的痴人,是而今声名鹊起的新锐导演,是dreamer影视的幕后主人。外界传言她性格乖张、言辞毒辣、丑陋之极!大家只关心她的形象、外貌,可谁知她内心的偏执,谁了解她除了自己谁都不相信的孤僻?温柔清雅的影帝秋煜轩是她的暗恋者,浪荡狂傲的视觉系摇滚天王黎末则自称她是自己最喜欢的人,从不曾在媒体狗仔镜头中见过她面的影迷因唯美的电影奉她为女神!只是当看似一帆风顺的女神邂逅传说中的吸血鬼,遇到萝莉型的情敌,御姐状的对手,遭遇一系列不安定的因素,一系列尖锐的挑衅,她的人生是否会被撕开神秘的外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注生无缘

    tf注生无缘

    一个奇怪的女孩闯入了他们的世界,她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身世,她的父母又是谁,她为什么如此冷,她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敬请期待tf注生无缘,一起去探寻神秘女孩夏梦熙的故事······
  • 熙与缘之战歌

    熙与缘之战歌

    御龙大陆的龙傲天,天之都的傲天,龙之深渊的龙!!梦熙该何去何从,心儿又是何时回复。。这都是未来,但未来不是遥不可及的!!“总有一天!我!梦熙!要争霸这战的世界!!”
  • 玄灵之绝

    玄灵之绝

    这是一个奇幻的世界,每到5岁时,人们就会觉醒自己的灵力,灵力越高,身份就高,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人们称它为玄灵大陆。都说他天生废材,家族嫌弃,殊不知,他,才是这世界主宰。看他陈萧,玩转这天下
  • 都市江湖多妩媚

    都市江湖多妩媚

    林图,孤儿。乞讨十三年,随后又被一位怪蜀黍带到藏北无人区习得一身绝技。23岁,回到都市。从此,江湖别样精彩!
  • 白纱传奇

    白纱传奇

    你许我一袭白纱!我还你一世传奇!何依依是难产儿,她的生日是母亲的忌日,从小和父亲相依为命,在父亲的培养下,成了一名出色的婚纱礼服设计师,在一次求签问卜中,依依遇见一位癫师,他用她的生辰八字算出一串缘分数字,因缘巧合依依竟真的找到拥有这数字的人,并相恋相爱。奈何缘起缘灭皆为幻,父亲突发病故,情人不知所终,依依情殇流浪异乡,三年后,重回故里,开始了另外一段情感纠葛,谁知一切的一切,包括爱情,身世……似真还假!
  •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为了让读者从《三国演义》中更好地领悟如何做人,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典型故事,将其中人物形象简略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结合社会现实来揭示做人的方法和技巧,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三国演义》为引子,或以全局为立足点,提纲挈领,或以局部为落脚处,小中见大,剖析出了较为全面的做人智慧,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给读者带来更有价值的启迪。
  • 追逐太阳的男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追逐太阳的男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在一个濒临崩溃的星球上,人类被分为日夜两个世界。一个只能在夜晚活动的人,收到了一封来自白昼的信,开始了追逐太阳的一生。人类被分为泾渭分明的日夜两个世界,共同奔向必将毁灭的未来。究竟有什么能够打破不可突破的时间之壁,拯救这个被遗弃的世界。
  • 极速绝杀

    极速绝杀

    什么样的杀手让人胆寒?来无影去无踪,让人琢磨不透?不是!手段残忍辛辣狠毒?不是!真正让人闻风丧胆的杀手是幻化成你最心爱的人,然后在一点一点的在精神上折磨致死!让猎物自己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就是这样一名杀手无意间闯入异世,又能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