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68800000007

第7章 《潜夫论》卷一(5)

〔5〕高祖:刘邦,西汉开国之君。汉丰人,刘姓,名邦,字季。秦时为泗上亭长。秦二世立,陈胜、吴广兵起,刘邦在萧何、曹参等拥戴下聚众于沛,自称沛公。入咸阳,降秦王子婴。除秦苛法,约法三章。已而项羽回师咸阳,见刘邦已定关中,怒而设宴于鸿门,欲除刘邦未遂,遂封刘邦为汉王。刘邦不忍灭秦之果为项羽所有,于是以萧何为相,韩信为大将军,还定三秦,破项羽于垓下,五年即皇帝位,国号汉,建都关中,史称西汉。刘邦虽不修文学,然宽仁爱人,豁达大度,好谋能听,终成帝业,在位二十年崩,无谥,以其功高而为汉帝之太祖,故称之高祖。藩:屏障。《说文》:“藩,屏也。”藩辅:犹言屏障辅佐也。见《史记·高祖本记》。

[6]卫青:汉平阳人,字仲卿,本姓郑,其父与平阳侯家妾卫媪通,生青,冒姓卫。少时父使牧羊,母子皆奴畜之,有一钳徒相之曰,贵人也,当封侯。青同母姊卫子夫,得幸于武帝,因以青为太中大夫。元光中击匈奴,因功封长平侯。元朔中将三万骑出高阙,擒右贤裨王等十余人,即于军中拜大将军,侯其三子。青凡七出击匈奴,威震绝域,为人仁善退让。元封中以大司马卒,谥烈。见《汉书·卫青传》。

[7]霍去病:汉平阳人,卫青姊子。武帝时六出击匈奴,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瀚海,封冠军侯,加骠骑大将军。去病为人,小言不泄,有气敢往。帝尝欲教以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必学古兵法。帝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由是益重之,卒谥景桓。见《汉书·霍去病传》。

[8]私人:私家之人。《诗经·小雅·大东》:“私人之子,百僚是试。”《毛传》:“私人,私家人也。”

[9]武帝:汉武帝。

[10]司马:官名。西周始置,与司徒、司空并称“三有司”。掌军政与军赋,为朝廷大臣。《诗经·大雅·常武》:“王(周宣王)谓尹氏(太史),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准浦,省此徐士。”《毛传》:“程伯休父始命为大司马。”诸侯国与卿大夫也都设有“三有司”。春秋时诸侯多设置,宋有大司马、少司马。楚有大司马、左右司马,其职位仅次于令尹。郑国在执政之下也设有司马、司徒、司空。卿大夫亦有司马或司正,为武职。战国时,魏、燕有司马,楚有左右司马,为掌管军政、军赋之官员。

[11]北狄:匈奴也。《诗经·小雅·采薇》:“靡室靡家,玁狁之故。”《毛传》:“玁狁,北狄也。”《郑笺》:“北狄,今匈奴也。”

[12]为其无是能而处是位,无是德而居是贵:犹言无能而居其位,无德而享其贵。《荀子·王制》:“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

[13]无以我尚而不秉我势也:不守辅佐君主的臣规,不恪尽臣职,却利用君主之天威恣权弄势。彭铎注云:“不”字疑衍。“秉”疑“乘”。“我”下疑脱“之”字。高按:从彭说。

贤难

[题解]

贤者,才德出众之人也。《尚书·大禹谟》言:“野无遗贤,万邦咸宁。”《荀子·王治》言:“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所谓“贤难”者,贤人难做之谓也,故曰“贤难”。王符“贤难”以蔽贤之为害、伤直之难行立论,论述了“世不患无贤,而患贤者之不见察”之道理。

[原文]世之所以不治者,由贤难也[1]。所谓贤难者,非直体聪明服德义之谓也。此则求贤之难得尔,非贤者之所难也。故所谓贤难者,乃将言乎循善则见妒[2],行贤则见嫉,而必遇患难者也。虞舜之所以放殛[3],子胥之所以被诛[4],上圣大贤犹不能自免于嫉妒,则又况乎中世之人哉[5]?此秀士所以虽有贤才美质,然犹不得直道而行,遂成其志者也。

[注释][1]世之所以不治者,由贤难也:国家之所以不能治理者,原因在于难得贤能之人也。此犹言人才难得也。贤者,才能出众之人也。

[2]故所谓贤难者,乃将言乎循善则见妒:我所说的贤难者,不是指求贤很难,也不是指贤人所遭受的苦难,而是说贤人难当啊!贤人欲行善修义,还没来得及做,就招致了嫉妒。妒:妒忌,嫉妒。《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彭铎注云:“循”当作“修”。高按:“修”字合宜。

[3]虞舜:历史传说中的古帝王之一。据《孟子·离娄下》,舜为“东夷之人”。《墨子·尚贤中》言其曾耕于历山。从《楚辞·天问》之神话看,舜当为商代之始祖神。传说舜从小受父弟迫害,历尽磨难,后得唐尧识拔,摄行政务,终为天子。其足迹遍至华夏大地,人们称其为虞帝。殛:极也,放遂。虞舜之所以放殛:言虞舜禅让帝位于大禹,南巡狩猎不幸逝于苍梧。

[4]子胥之所以被诛:子胥,春秋楚人,名员。父奢兄尚,为楚平王所杀,子胥奔吴,佐吴伐楚,入郢时平王已卒,乃掘其墓,鞭尸三百。后吴败越,越王勾践请和,吴王夫差许之,子胥谏不听,太宰谗之,夫差赐子胥剑使其自刎,子胥告其舍人曰,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灭吴也。夫差闻之大怒,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后九年,越灭吴。见《左传·哀公十一年》。

[5]中世之人:此犹言中性之人也。董仲舒将人性分为三品,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董氏以为,圣人之性有善无恶,中民之性,有善有恶,斗筲之性有恶无善。此之中世之人,即为中性之人也。联系上文,即言上圣大贤犹不能自免于嫉妒,况乎中世之人哉?

[原文]处士[1]不得直其行,朝臣不得直其言[2],此俗化[3]之所以败,闇君之所以孤也[4]。齐侯之以夺国[5],鲁公之以放逐[6],皆败绩厌覆于不暇[7],而用及治乎[8]?故德薄者恶闻美行,政乱者恶闻治言,此亡秦之所以诛偶语[9]而坑术士也。

[注释][1]处士:隐居不仕之士。杨倞注《荀子·非十二子》:“处士,不仕者也。”

[2]朝臣不得直其言:犹言朝臣不敢讲真话。此犹《淮南子·览冥训》之“大夫隐道而不言”也。

[3]俗化:风俗习惯,民情风俗。

[4]闇君:昏暗、糊涂之君,与明君相对。《荀子·臣道》:“故明主好同,而闇主好独。”

[5]齐侯之以夺国:此谓齐简公不听臣言而为陈恒所弑。见《左传·哀公十四年》《史记·田完世家》《齐世家》等。

[6]鲁公之以放逐:此谓鲁昭公不听子家驹之言而为孟氏所攻,出奔,死于晋之干侯之事也。鲁昭公其祖为周公之后。鲁之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族世代有功于鲁室。然因季平子与昭公因斗鸡不悦,昭公下令讨伐季氏。季、孟、叔三族谓昭公无道,遂逐昭公,立其弟为鲁定公。昭公亡命于齐,死于齐之干侯。见《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史记·鲁周公世家》。

[7]皆败绩厌覆于不暇:谓车毁人亡无暇顾耳。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8]用:犹“庸”也 。副词,岂能,何以,怎么。“而用及治乎”:犹言而又怎么能致治呢?

[9]偶语:犹现代语之若敢再言者。偶:对偶。《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弃市。”术士:指儒者。《说文》:“儒,术士之称。”

[原文]今世俗之人,自慢[1]其亲而憎[2]人敬之,自简[3]其亲而憎人爱之者不少也。岂独品庶[4],贤材时有焉。邓通幸于文帝[5],尽心而不违,吮痈而无恡[6]色。帝病不乐,从容曰:“天下谁最爱朕者乎?”邓通欲称太子之孝,则因对曰:“莫若太子之最爱陛下也。” 及太子问疾,帝令吮痈,有难之色,帝不悦而遣太子。既而闻邓通之常吮痈也,乃惭而怨之。及嗣帝位,遂致通罪而使至于饿死[7]。故邓通其行所以尽其[8]心力而无害人,其言所以誉太子而昭孝慈也。太子自不能尽其称,则反结怨而归咎[9]焉。称人之长,欲彰其孝,且犹为罪,又况明人之短矫世者哉[10]。

[注释][1]慢:怠慢,傲慢。《说文》:“慢,惰也。”《周易·系辞上》:“上慢下暴,盗思代之。”《史记·淮阴侯列传》:“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

[2]憎:厌恶。《说文》:“憎,恶也。”《礼记·曲礼上》:“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3]简:轻慢也。《汉书·谷永传》:“治天下者尊贤考功则治,简贤违功则乱。”

[4]品庶:众庶,指一般老百姓。《说文》:“品,众庶也。”

[5]邓通幸于文帝:文帝,汉文帝。邓通,汉南阳人。汉文帝梦欲上天,有黄头郎推上,其衣尻带后穿,觉而求之,得通,衣穿如梦中所见,遂宠幸之。官至上大夫。使相面者相通,言其当贫饿死。帝曰:能富通者我,何谓贫?赐以蜀岩道铜山,得此铸钱,由是邓氏钱布天下。景帝立,以事怨通,免归。其钱尽没入之,通客死人家。

[6]恡:通“吝”。《说文》:“吝,恨惜也。”

[7]及嗣帝位,遂致通罪而使至于饿死:邓通幸于文帝,尽心而不违,吮痈而无吝色。帝病不乐,从容曰:“天下谁最爱朕者乎?”邓通欲称太子之孝,则因对曰:“莫若太子之最爱陛下也。” 及太子问疾,帝令吮痈,有难色,帝不悦而遣太子。既而闻邓通之常吮痈也,乃惭而怨之。及嗣帝位,遂致通罪而使饿死。见《史记·佞幸列传》。

[8]其:高按:依彭铎注补之。

[9]咎:恶也。《尚书·西伯戡黎》:“殷始咎周。”伪《孔传》:“咎,恶。”《释文》:“马云:咎周者,为周所咎。”孔颖达疏:“咎是过之别名,以彼过而憎恶之,故咎为恶也。”王力先生言:“则此‘咎’字仍是过义,非另有恶义。”

[10]称人之长,欲彰其孝,且犹为罪,又况明人之短矫世者哉:称道别人之长处,希望彰表其孝心,却因此而蒙受不白之冤,更何况明确指出别人的短处和纠正不良的风气呢?

[原文]且凡士之所以为贤者,且以其言与行也。忠正之言,非徒誉人而已也,必有触[1]焉;孝子之行,非徒吮痈而已也,必有驳焉[2]。然则循行[3]论议之士[4],得不遇于嫉妒之名,免于刑戮之咎者,盖其幸者也。比干之所以剖心[5],箕子之所以为奴[6],伯宗之以死[7],郄宛之以亡[8]。

[注释][1]触:触犯,冒犯。《楚辞》汉刘向《九歌·怨思》:“犯颜色而触谏兮,反蒙辜而被疑。”

[2]驳:混杂,不纯。《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孝子之行,非徒吮痈而已也,必有驳焉,犹言孝子之行不只吮痈一事而论,更有其他之行为。

[3]循行:修行。循者犹言修也。

[4]论议:议论。

[5]比干之所以剖心:比干之所以被纣王剖腹取心。比干,纣王之叔父,官至少师。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谏言,纣王弗听,反曰:吾听人言,圣人之心有七窍,子之心窍必多,吾欲观之。遂对比干剖膛开胸,以割其心。见《史记·殷本纪》。

[6]箕子之所以为奴:箕子之所以被纣王逼而为奴。箕子,纣王之叔父,官至太师。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谏言,反被剖其心肝,箕子惧其祸身,佯装疯狂,以奴度生。见《史记·殷本纪》。

[7]伯宗之以死:伯宗之所以死。伯宗,春秋晋大夫,为人耿介,心怀坦荡。其妻语之曰,盗贼恶主,百姓厌贪。庙堂之上,奸佞暗布,汝心快言直,必招祸端。宗责其妻,妇人之见,一如既往,尽忠职守。结果,结怨奸佞,遭陷致杀。见《左传·成公十五年》。

[8]郄宛之以亡:郄宛之所以亡。郄宛,春秋楚左尹,为人温和,深受百姓拥戴。然遭奸佞嫉恨,诬陷而自杀。见《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原文]夫国不乏于妒男也,犹家不乏于妒女也。近古以来,自外及内,其争功名妒过己者岂希也?予以惟两贤为宜不相害乎?然也,范雎绌白起[1],公孙弘抑董仲舒[2],此同朝共君宠禄争故耶[3]?惟殊邦异途利害不干者为可以免乎?然也,孙膑修能于楚[4],庞涓自魏变色,诱以刖之[5];韩非明治于韩[6],李斯自秦作思,致而杀之[7]。嗟[8]士之相妒岂若此甚乎!此未达于君故受祸邪?惟见知为可以将信乎?然也,京房数与元帝论难,使制考功而选守[9];晁错雅为景帝所知[10];使条汉法而不乱[11]。夫二子之于君也,可谓见知深而宠爱殊矣,然京房冤死而上曾不知,晁错既斩而帝乃悔。此材明未足卫身故及难邪[12]?惟大圣为能无累乎?然也,帝乙以义故囚[13],文王以仁故拘[14]。夫体至行仁义[15],据南面师尹卿士,且犹不能无难,然则夫子削迹[16],叔向缧绁[17],屈原放沈[18],贾谊贬黜[19],钟离废替[20],何敞束缚[21],王章抵罪[22],平阿斥逐[23],盖其轻士者也[24]。《诗》云:“无罪无辜,谗口敖敖[25]。”“彼人之心,于何不臻[26]?”由此观之,妒媚之攻击也,亦诚工矣!贤圣之居世也,亦诚危矣[27]!

[注释][1]范雎绌白起:范雎贬黜白起。范雎,战国魏人,入秦被秦昭王拜为相国。白起,秦大将军,屡建重功,被封为武安侯。然白起却遭范雎嫉妒。白起率军为秦攻打赵国上党,与赵军会战于长平。赵国以赵括取代廉颇为帅,结果赵军全军覆没。白起之秦军长驱直入,引起赵、韩两国不安,遂求燕国大夫苏代入秦游说范雎以求和。范雎原本对白起心怀嫉妒,此次又惧白起再立战功而居己之上,于是便谗言昭王,罢兵休战,调回白起。一年之后,秦昭王又欲攻打赵之邯郸,白起认为不妥,昭王不听,遂派王陵出征。由于赵国城池坚固,久攻不下,且秦军损失惨重,昭王又令白起替换王陵。而此时白起病重,难以起程,昭王免去了白起的一切职务,并将其贬为士兵,流放密地。时过三月,起病未愈,范雎借机谗言昭王,言白起有怨于昭王。昭王遂赐剑于白起,令其自杀。见《史记·白起列传》《史记·范雎列传》。彭铎注云:“绌”疑“诎”。 高按:彭说合宜。“诎”通“黜”,贬退,贬黜。

[2]公孙弘抑董仲舒:公孙弘抑制董仲舒。公孙弘,汉武帝时丞相,经学大师,因治《公羊春秋》学与董仲舒主见不睦,遂向武帝荐董为胶西王相,以达驱逐其出京之目的。董为避诬陷,称病辞归,终老于家。见《史记·儒林列传》《汉书·董仲舒传》。

[3]此同朝共君宠禄争故耶:这难道是他们共在一个朝堂侍奉同一个皇帝而相互争宠夺利的缘故吗?彭铎注云:“争”字上下疑有脱误。高按:彭说合宜。

[4]孙膑修能于楚:孙膑在楚国施展才华。孙膑,战国齐人,或言楚人者,孙武之后也。相传,孙膑与庞涓同师于鬼谷子。孙膑仕魏,遭宠涓所嫉,惨遭迫害,终身致残,齐大夫田忌救之,威王拜为军师。《吕氏春秋·不二》高诱注:“孙膑,楚人,为齐臣。”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同类推荐
  •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本书属于赏析性的通俗音乐读物,介绍评析了20世纪一百年间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九十多首优秀音乐作品,包括歌曲、小型器乐曲和交响乐作品等,按年代分为五个时段,并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历程、作品结构和音乐风格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评介。本书文字通俗易懂,面向广大的专业和业余音乐爱好者。为了便于读者深入理解作品,书中还配有作曲家珍贵的生活照、手稿等大量图片。本书对了解20世纪中国音乐史大有裨益,亦可作为音乐评论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范本使用。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 基督教神圣谱:西方冠“圣”人名多语同义词典

    基督教神圣谱:西方冠“圣”人名多语同义词典

    《基督教神圣谱:西方冠“圣”人名多语同义词典》旨在从名、实、相的立视角度,全面介绍这一重要群体,以期解决介研西方文化中人物译名混乱、生平事迹难查、艺术表现费解三大难题。本书收290条目,以中、英、法、西、德、意、俄七种语言的异名互相参照,统一中文译名。每条目对人物记其传略,对事件指其出典,对象征作出说明,以提供异名之下的实质性信息。本书选印有关西方艺术精品544件,既辅助文字以形象,又得文字作阐述。
  •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附CD)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附CD)

    在理论论述和探讨的基础上,作为声景生态史料方法的应用案例,对具有史料价值的北京的声音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包括老北京的叫卖声、老北京的响器声、天安门广场的声景、北京的交通声景,以及北京的音乐厅与音乐生态等。
热门推荐
  • 还愿仙尊

    还愿仙尊

    平生最爱做任务的职业玩家荀真,穿越后偶然发现完成别人的委托可以获取神秘力量,于是便以“还愿”为名,开启了他的异世界修行之旅……“智开万相起,识消一场空;管他何因果,天不行我行;北海千洲岛,九霄玉虚洞;若无还愿意,莫要念我名。”————————————一章三千,周末争取二更
  • 一剑破空宇

    一剑破空宇

    天地浩劫,神魔大乱后的神州浩土出现了一个普通的乡村少年,看他如何能跻身修真界的巅峰,在,人.鬼.魔.妖.仙.神六界中留下他那不朽的传奇.
  • 吴辽记

    吴辽记

    关于一个现代人,什么都想尝试,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
  • 你是我难以拥有的温柔

    你是我难以拥有的温柔

    顾夏,因工作结识了画家苏予白,并对他心生好感;本以为生活会一直平平静静的度过,却发现自己爱上的人竟是自己公司的董事长,碍于身份无奈将这份爱恋藏在了心底,在与未婚夫争吵中得知好友当年出事的真相,婚礼前夕得知母亲车祸的真相找到未婚夫妹妹沈琳,与未婚夫解除婚约。与此同时,苏、沈两大世家也在暗中掀起汹涌波涛......
  • 所有人都逃不过真香定律

    所有人都逃不过真香定律

    “系统说白了就个高级点的人工智能,我就不相信,有个系统就能为所欲为!”木小易如是说道。然而当系统降临……真香系统:夸奖本系统十分钟,奖励一项技能。木小易:“系统什么的……嘿,真香!!”本书又叫《真香系统为所欲为所欲为……的那些年》。
  • 劫后余生如你所愿

    劫后余生如你所愿

    谁的青春不疯狂?优良学生颜笑笑,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却在高中与校霸陆则谈了一场?相隔四年,相遇的两人终究不能放过彼此颜笑笑:“你无耻,你变态,你就是个色情狂”陆则:“……媳妇别闹”对于陆则来说,高中时期的颜笑笑如果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那他就是想要吞掉他的大灰狼。
  • 篮球之心

    篮球之心

    当一些篮球技术已经升华至某种超越“科学”的存在时,当球星都拥有自己的“领域技”时,当某些球员可以“三分线外任意位置投篮”、“突破时随意晃倒对手”时,篮球比赛会变成什么模样?当原本身为“未来之星”的华裔球员穿越到中国成为普通大学生,当一身千锤百炼的技术因穿越而尽数失去,主角应该怎么做才能加入校队、成为主力、率队冲入全国大赛,以求得前往美国集训、找回自己身体的机会?而当他们最终来到美国,主角却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一边是自己原本的身体,一边是情意与良知。这种拷问之下,他又会怎么做呢?
  • 穿越之绔太子妃

    穿越之绔太子妃

    作为朱元璋的后人,朱墨雪很好的遗传了她家皇帝祖先“要么不做,一做做绝”的良好品性。本是无情的杀手,却意外穿越!将军府的无能废物小姐?可笑的身份,世人皆以为她是废物,却不知,那不过是她的伪装,世人更不知,她那浅笑的眸子里,是多么强大的力量。未婚夫厌恶她,便宜老爹嫌弃她,傲娇哥哥不屑她,恶毒姨娘要她死,无脑姐姐欺负她?!好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你们记得要把脖子洗干净了!某太子:你这个阴险狡诈狠辣无情的小混蛋!某小姐:你这个妖孽卑鄙无耻奸诈的大坏蛋!某太子:……既然如此,我们就在一起一辈子吧,别去祸害别人了。
  • 拥有学霸的渣班生活

    拥有学霸的渣班生活

    因为一次考试的意外,高二年纪第一的学霸李轻柔被分配到最差的班级,也正是这个意外成为了和江流邂逅的开始,也是一段不会后悔的青春...
  • 女汉子:我本风流

    女汉子:我本风流

    李二花,这个名字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俗、俩字那就土鳖。但要说起她另一个绰号,王后,在佣兵界那就如放个屁叮噹两响,如雷贯耳无人不知。不是因为貌美,也不是因为实力,只因一个男人,阎王,只因她是他唯一的女人,也是他最宠爱的女人。但在一次任务中阎王不幸身亡,她悲痛欲绝之下带着骨灰和他的承诺悄无声起的离去,离开了他一生的心血地狱佣兵团,离开了那些生死兄弟。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她们的王后还会不会回来,为她的王、为他们的王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