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03400000025

第25章 虽然下台了,但没有出局(1)

比利虽然是天才,但也免不了挨人骂,更免不了遭遇难事。他的“孩子”遇到现金周转困难的事,不久在汽车市场上就传开了,比利也不得不去找那些讨厌的银行家们求助。

到1910年春天,人们担心的市场饱和似乎终于到来了。当初摩根财团想组建汽车企业集团,也就是因为这种担心。亨利·福特的T型车持续畅销,那些生产豪华车的厂家都在开发价格低廉的型号。对大轿车的需求突然枯竭了(实际表明那是一种短暂的现象),通用汽车公司也忽然陷入了财务危机。

比利的“孩子”现在生产21种不同型号的汽车,分别由不同厂家生产,它们现在都是通用汽车公司大家庭的成员了。因为这些厂家仍然是独立经营的,所以行政费用、生产成本和零件库存成倍地增加,当销售停滞时,就开始显现其严重后果。通用汽车公司的两个主要现金来源—一别克汽车和凯迪拉克汽车——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到仲夏的时候,别克汽车公司所欠的短期贷款就达到270万美元,应向供货商支付的货款达500万美元。更难对付的是,通用汽车公司每两个星期应支付的员工工资就达20万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比利不得不去寻找新的贷款。他没有卑躬屈膝地去纽约,而是先在中西部地区踅摸,从代理商和他自己日渐萎缩的杜兰特一多特马车公司以及本地银行中寻找。他带着威尔弗雷德·利兰和奥尔兹汽车公司的销售经理阿诺德·戈斯乘坐火车在这个地区转悠。

但是没有人愿意帮忙。银行界普遍对汽车业的发展前景表示悲观,都认为市场已经饱和,而仍然不断地开发新型汽车、企图打开新市场的汽车公司行政管理人员,作为一个整体,往好了说,都不是正经生意人,往坏里说,都是靠不住的梦想家。

比利自己的形象一夜之间发生了180度逆转。以前人们认为他是“天才”,现在则被看成一个愚蠢的投机商。一些银行家说,如果只向凯迪拉克一家贷款,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他们不能拿通用汽车公司冒险。还有一些人声称,因为没有集中的簿计体系,所以无法估算通用汽车公司真实的债务规模。

在去堪萨斯城、圣路易斯和芝加哥作了一次不成功的旅行以后,杜兰特和戈斯跟到印第安纳拜访银行家的A.B.c.哈迪一起返回弗林特。哈迪后来回忆说:

火车停在了印第安纳的埃尔克哈特,当时下着大雨。漆黑的街道上闪着一个电灯标志:“银行。”杜兰特推了推正在角落里打瞌睡的戈斯。

“醒醒,戈斯,”老板说,“我们还有一家银行没去过呢。”

虽然杜兰特不断地拿自己开玩笑,他还是一改往日大胆而一意孤行的作风,采取了严厉的措施。他裁减了4 250名员工,将员工总数减少到了10 000人。但是债务还是继续攀升。正如企业历史学家阿瑟·庞德所说:越是观望,情况就越坏。这部分是因为信心的下降使讨债的人数增加了,部分是因为调查发现债务不断在增加。主要的原因是公司内部各个单位的独立经营和统一的簿计体系的缺乏。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9月19日,董事会就不知道奥克兰公司到底欠债多少。

最后,比利不得不承认,他本人既是问题,也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向纽约和波士顿的大银行求助的痛苦经历表明,要获得贷款,银行家们就必须对通用汽车公司进行重组,而在新的管理层中,不得给杜兰特留任何位置。

为避免自己的“孩子”破产,比利决定将自己的命运交由波士顿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的李·希金森投资银行处置。这家银行恰好跟阿尔弗雷德·斯隆的父亲生意关系密切,1920年,当阿尔弗雷德·斯隆在通用汽车公司中的地位岌岌可危时,还曾给他提供过一个职位。

比利跟通用汽车公司说再见……不过是暂时的

关于比利离开的条件是苛刻的。一个由李·希金森投资银行领头的、不少于20家银行组成的辛迪加将向通用汽车公司发放总额为1 500万美元的贷款,在五年内还清,年利率为6%。贷款将以通用汽车公司的全部资产做抵押。通用汽车公司可以得到1 275万美元的现金。在这些苛刻的条件中,最严酷的是银行辛迪加将得到通用汽车公司600万美元的股份作为“红利”。最后,在五年还款期间,通用汽车公司的管理权将操在一个五人董事会手中,比利·杜兰特可以是其中一员,但是他在所有问题上的表决权只是五票中的一票。实际上,他是欲取先予。

这些条件是在切斯国民银行的总部谈判达成的,李·希金森投资银行的关键人物詹姆斯·斯托罗在谈判中起了重要作用。杜兰特和他的管理团队被折磨到早上6:00,然后会谈暂停,银行家们要求威尔弗雷德·利兰到贝尔蒙特宾馆的套房里继续谈判。

这次,比利不在场,无法为自己辩护。起初,银行家们提出抛弃通用汽车公司中除凯迪拉克汽车公司以外的所有企业。利兰倾向于保持控股公司的原状,说一旦通用汽车公司解体,投资人将无法收回其投资。谈判一直进行到次日凌晨2:30。利兰坚定地为杜兰特辩护,并曾经拒绝过让他自己负责通用汽车公司日常管理的建议。上午10:30,谈判恢复进行,杜兰特又被召来听取协议的最后条款。

在创办了通用汽车公司仅仅两年之后,杜兰特又成了孤家寡人。但是在他的脑子里,他既没有倒下,也没有出局。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没有任何不忠的念头。我觉得让新班子来管理要更好一些,如果我心存夺回通用汽车公司控制权的念头,那我不如创办一个自己的公司,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管理。换句话说,就是再成立一个一人机构,但要跟亨利·福特学习——不要银行家们掺和。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比利自己的战略恰恰是日后阿尔弗雷德·斯隆用来使通用汽车公司获得无与伦比的成功的战略:那就是垂直集中的制造网络以及不同品牌和产品组成的、将创造更多产量和市场推力的企业集团。

正如他早年对汽车历史学家劳伦斯·塞尔茨所说的:杜兰特购买了大量不同的企业,其中绝大多数都不太好;但是他主要是靠股份购买的。他并不真正想要这些企业的资产;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债台高筑。他想要的是许多“品牌”,这样他就总是能够生产出某种畅销的汽车。我曾经听他这样解释:

“他们说我不该买下卡特汽车公司,”他说,“那么,谁能肯定卡特汽车不会成为抢手货?它有摩擦传动装置,而其他汽车没有。我怎么能知道这些工程师日后会说什么?还有埃尔莫汽车,它有双循环发动机。那是摩托艇上用的发动机,也许日后将成为汽车用发动机。我想拥有所见的各种汽车,以确保立于不败之地。”

阴谋还是审慎

让人觉得好笑的是,那场引发了债权人和银行家们的恐慌和对杜兰特的不信任的危机来得快,去得也快。银行家们的托管还不到几个星期,别克汽车和凯迪拉克汽车的销售量就开始回升,现金不断地回笼。年底的时候,光别克汽车公司就收到了14 000份新订单。

比利认为,公司快速的恢复证明了自己的决定和预见的正确性,因此提出,公司面临的问题本来没有债权人和银行家们所想象的那么严重。而银行家们则觉得公司状况的好转恰恰证明了他们自己在重组通用汽车公司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决断的正确性。

银行家们是否像马杰里所暗示的那样,实际上是抓住瞬间的机会夺取了对通用汽车公司的控制权,以便谋取自己的金融利益?马杰里的书是唯一为她父亲辩护的书面材料,也是唯一对那些摧毁了一家年轻企业的债权人和银行家直接提出控诉的书面材料。通用汽车公司当时的资产负债表显示,比利在1910年所采取的大刀阔斧的行动是正确的:到1910年,通用汽车公司除了它那许多可疑的制造厂以外,拥有价值超过1 000万美元的优先股和价值为15 819 830美元的普通股,在汽车业尚不为商业界完全接受的20年前,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此外,在销售这种“投机性”股份之外,别克汽车公司还承受着为通用汽车公司的经营和扩张提供资金的沉重压力。由于我父亲在全国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和推销基础,别克汽车公司的销售额在1910年达到大约5 000万美元。

不过,他现在落到了这样一种地步:他曾经鼓励朋友们跟他一起建造社区谷仓,在房顶还没有建好的时候,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头儿,同时因为谷仓不能挡雨而埋怨他!

对我父亲来说,谷仓就是通用汽车公司,房顶就是充足的资金,而雨就是那些焦躁不安的债权人……

大家都知道,银行家们完全彻底地干了他们想干的事。按照表决一信托协议,他们拥有通用汽车公司的大多数股份。

显然,通用汽车公司的所有债券在向公众发行之前就被买光了。

再注意一下以下这个奇怪的事:一方面,银行家们对通用汽车公司的前途充满疑虑,所以彻底清理了它的资产,以便为他们出借的贷款提供足够的担保;另一方面,非常想购买通用汽车公司股份的投资人却相互竞争,以买到尽可能多的股份……

马杰里书中提出的指责从来没有人回应,比利因为在考虑新的更大的征服,所以也将这件事情放在了一边。

30多年以后,阿尔弗雷德·斯隆在回顾这些事情的时候,也不愿多谈,只用了草草几句话。但是,斯隆还是间接地赞扬了比利在最初两年为通用汽车公司所做的一切:

大家都说杜兰特足智多谋,一些人则说他对危险不管不顾。两种看法可能都有一定道理,但是都不足以反映比利实际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一方面是由于扩张太快,另一方面是因为组织不发达和管理经验不足,再就是由于新兴产业发展初期不可避免会产生的那些问题,通用汽车公司在一两年后遇到了资金困难。于是公司组建了一个银行辛迪加,发售了1 500万美元的公司债券,从而重新起步…

无论对通用汽车公司还是对比利·杜兰特来说,这都是一个新的起步。在接下来的10年里,汽车将重塑美国的工业和生活。有两个企业脱颖而出,它们就是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

亨利绝尘而去……带着美国

在比利创办通用汽车公司的1908年和他被银行家们驱逐的1910年之间,别克汽车公司的销售量翻了一番,凯迪拉克汽车公司翻了两番。比利关于对汽车的需求将成倍增长的预见似乎击败了银行家们有关汽车市场已经饱和的看法,虽然通用汽车公司内部到处是问题和争斗。

当控制着比利的“孩子”的那些银行家埋头内部以求迅速实现操纵的时候,亨利·福特利用他的T型车却在扎扎实实地干着事关汽车业和工程、生产、定价之未来的事情。在1908年引入T型车以后,福特汽车公司又迅速地放弃了所有其他车型,但其销售量也翻了一番,从1908年的1万辆增加到1910年的2万多辆。那年,福特牌汽车实际上超过了别克汽车,成为业内销售冠军。在执掌通用汽车公司的银行家们致力于还债和重组(获得了很大成功)的时候,亨利·福特则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价格(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到1915年,即银行家们的控制即将到期的时候,通用汽车公司的市场份额从1910年的2l%下降到不足10%,而福特汽车公司的份额则飙升至28%。实际的销售数字则更加惊人,这要归功于“疯子亨利”的直觉。通用汽车公司四个主要品牌的表现参差不齐,别克和凯迪拉克仍然是顶梁柱。1910~1915年问,别克汽车的销售量增加了300%,同期凯迪拉克汽车的销售量增加了一倍。这些数字无论怎么看,都是相当不错的结果,但是跟福特汽车公司比较起来却是微不足道的。靠着T型车,福特汽车公司的销售量增加了1 800%多,从1910年的20 255辆增加到1915年的394788辆。

到1915年,亨利·福特这位早年看来最不可能成功的人成了当时的大腕,无论是在政界还是在商界,他的意见都举足轻重。整个汽车业都因为T型车的辉煌成功而被推进了一大步。起初定价为850美元的T型车到1915年降到440美元,因为福特掌握了批量生产的秘诀,也因为流水生产线的作用。

由于没有一款汽车在价格上能够跟T型车竞争,那些更有特色、马力更强大的品牌销量也不错,因为略微收入高一些的人都愿意购买这些车子,以显得自己比购买T型车的人更有档次。20世纪20年代,阿尔弗雷德·斯隆将成为这个更加多姿多彩的市场的主宰,为消费者提供了各种能够显示其所有人社会地位和品位的车型。

美国汽车总的销量在1908年是5.8万辆,1910年增加到17.3万辆,1915年增加到1 400万多辆(增加了2 300%,而福特汽车公司增加1 800%),汽车工业也创造了十几个附属产业,同时使不少其他产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些产业包括石油、橡胶、钢铁等,都是汽车制造所必不可少的资源,还有机器、工具、道路建设、船运以及汽车服务和维修等。

汽车不仅引发了石油业的大发展,还引发了石油提炼和铁合金方面的许多创新,这些创新反过来又引发了化工方面的创新。因为内燃发动机汽车需要柴油,所以美国的原油产量从1900年的6 000万桶增加到1914年的2.5亿桶,标准石油公司创建了第一个连锁加油站网络,所有加油站使用标准的设计和标志系统。

同类推荐
  • 杭州创意标点

    杭州创意标点

    白居易是卖萌先生,苏东坡是定位大师;获普利兹建筑奖的王澍自称是个活在十七世纪的古人,《甄嬛传》作者的笔名“流潋紫”原来是支口红的牌子,手握拳刀的魏立中敢把明末清初的一块品牌摘下来;作者麦家说他连西湖都没有去游览过,而漫画家蔡志忠说自己是生在台湾,死于杭州;吴海燕从西湖荷花获得灵感,张雷把杭州油纸伞介绍给了世界,朱炳仁则要把铜水稻种进联合国大厦……这一个个的杭州创意标点,串起了了本书的访谈和故事。集记者和作家于一身的作者历时一年多的采访和写作,为我们展现了杭州文化创意的精彩和意韵、前世和今生。
  •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Ⅰ)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Ⅰ)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之手。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50名古希腊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事迹,既是一部体例松散的古代史,也开了西方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曾国藩成功全集

    曾国藩成功全集

    曾国藩是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人们关注的风云人物之一。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超绝的资质,竞能成就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平定大乱,再造“中兴”的不世伟业,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后人有对联“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对其高度赞誉。即使100多年过去,仍令人回想无穷。是什么使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天资?是努力?还是机运?本书从修身、处世、治国、治家、识人、用人、为官、养生等方面,全面阐释了曾国藩的成功之道。本书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是研究曾国藩的重要作品,是学习曾国藩的权威资料,是喜欢曾国藩的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值得大家珍藏!
  •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清末官场流传说:有四种人最当红,分别是:帝师、王佐、鬼使、神差。这话拿来检视王尔烈,却不管用,因为他不爱权、不爱钱,他唯一热爱的,就是才——教育英才。他有很多机会可以发财,却都鄙夷之,这种追求公义、坚守清贫的观念,源自儒家思想对他的熏陶……从这里,可以看到读书人的价值观;也可以让我们反躬自省:知识分子的人生理念中,有没有一个永恒的价值?能不能起积极正面的领导作用?能不能发挥向上提升的功能?(台湾作家王寿来)
  •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一个人的幽默感是与其人的文化、知识、才气、智慧、经验、应变能力、表达技巧分不开的。人类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几乎都是著名的幽默大师。例如:哲学幽默大师苏格拉底,政治幽默大师第十六届美国总统林肯,科学幽默大师爱因斯坦,小说幽默大师马克·吐温,表演幽默大师卓别林,喜剧幽默大师萧伯纳等。笔者编译本书的宗旨,就在于以上述诸位大师的幽默片段为主体,展示人类历史上众多天才人物的幽默大观,以期读者能受到启迪、得到教益和欣赏乐趣三方面的效果。
热门推荐
  • 工作的本质

    工作的本质

    迷茫的时候看一看!失望、抱怨的时候看一看。工作不如意的时候,也来看一看。这是我从一名推销员做起到企业顾问再到自己拥有一家公司,对这些年路来的总结。以一名职场员工的角度来替你们剖析工作中的心酸、并提升自己的心境和境界。不管你现在是在找工作、还是有了一份工作。我用我的经历和感悟与你们分享。这不是小说、也不是理论那些白话。我只用我最真实的感悟与你们分享!
  • 天剑绝月

    天剑绝月

    剑,古之圣品也,至尊至贵,人神咸崇。玄天大陆,七纵大帝,三绝帝君。唯有一人用剑,天剑帝君,宁绝月,享天地之造化,夺无上之荣光。九天一日虽惨死,然真灵不灭,故夺舍重生。试看当今天下谁与称王?
  • 染指流年情未逝

    染指流年情未逝

    有人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一次的擦肩而过.或许,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无数次的相遇,无数次的相逢,却又是无数次的错过.我相信这世界上,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爱,在见到的第一次,就注定要羁绊一生,就注定像一棵树一样,生长在心里,生生世世。
  • 樱心予君,携手一生

    樱心予君,携手一生

    他是在人前叱咤风云的冷面王者,又是风度翩翩的世家少公子。那年最美的盛夏,他倾尽所有,献出真心。那年难言的盛夏,她满心痛恨,愧疚于他。终究她抵不过良心,骗不过自己,离开了他。两年后,她回国处理集团公务。他以最好的耐心,最真挚的情陪伴她。他愿以一切得到她的真心。而他的双面人生,无论哪面,都是她的挚爱,难掩的唯一。盛世樱空,樱心予君,携手一生。
  • 你适合做我媳妇

    你适合做我媳妇

    简介:【1v1双洁双向宠溺】荼园三楼书房里,洛里指着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某人的绯闻,一脸严肃的教训着:“你演技有那么好?双商有那么高?你是块当明星的料吗?”……某人乖乖坐着一脸无害,歪着头:“那我适合做什么啊?”洛里:你适合做我媳妇!……
  • 作为00后的那些年

    作为00后的那些年

    一个在千禧年出生的标准00后的那些年生活,愿你有共鸣
  • 倾世绝宠:神秘鬼君的温柔

    倾世绝宠:神秘鬼君的温柔

    她说“我能治好你的眼睛”他说“我的眼睛从来都不瞎,只是缺少一个人去发现它,你愿做这发现它的人吗?”他们一个是落月行为诡异的鬼王,一个是现代的天才毒医。只因她刚从现代穿越过来,身无分文,就去参加他的奖励选妻,无意被他选上。从此,她与他的爱情齿轮便转动了起来。
  • 无极魔帝

    无极魔帝

    一个门中天才偷练魔功,被人陷害,九转生死之后踏入魔道一途!从此以后天大,地大,魔在我心,魔随我意,踏着漫天仙佛的尸体,成就无上魔道!亿万生灵,百万神魔,红颜枯骨……开启一段轮回生死之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若我心

    你若我心

    一不小心走进你的世界,却再也找不到出口,慢慢的你的世界也变成了我永远离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