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73100000029

第29章

景公问于晏子曰〔一〕:「忠臣之事君也何若〔二〕?」晏子对曰〔三〕:「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公不说,曰〔四〕:「君裂地而封之〔五〕,疏爵而贵之〔六〕,君有难不死〔七〕,出亡不送,可谓忠乎〔八〕?」对曰:「言而见用,终身无难,臣奚死焉〔九〕;谋而见从〔一十〕,终身不出〔一一〕,臣奚送焉。若言不用〔一二〕,有难而死之〔一三〕,是妄死也;谋而不从〔一四〕,出亡而送之,是诈伪也〔一五〕。故忠臣也者〔一六〕,能纳善于君〔一七〕,不能与君陷于难〔一八〕。」

〔一〕 卢文弨云:「论衡定贤篇作『齐詹问』,『詹』疑『侯』字误。但下作『詹曰』,又似非误。」则虞案:说苑臣术引作「齐侯问于晏子曰」,是汉人所见本俱作齐侯。治要及御览六百二十一引与今本晏子同,惟治要无「于」字。

〔二〕 卢文弨云:「论衡及说苑臣术篇『事』下皆有『其』字。」刘师培校补云:「文苑英华六百九十五魏征论治道疏引作『如之何』(校云一作『如何』),说苑臣术篇作『之事其君何若』。」则虞案:论衡及杨本俱作「若何」。说苑、治要及御览无「也」字。

〔三〕 黄以周云:「『对』,元刻本作『敓』。」则虞案:杨本亦作『敓』。又论衡、说苑、治要、御览皆无「晏子」二字。

〔四〕 卢文弨云:「论衡但作『詹曰』,上无『齐』字。」

〔五〕 卢文弨云:「论衡、说苑俱无『君』字。『裂』,论衡作『列』。」苏舆云:「治要『封』作『富』。」

刘师培校补云:「魏疏『裂』作『列』,御览六百二十一引同,路史发挥引作『处』,新序杂事五作『与』,论衡定贤篇作『予』。」

〔六〕 苏舆云:「史记黥布传云:『上裂地而王之,疏爵而贵之。』文与此同。集解引汉书音义曰:『疏,分也,禹决江疏河是也。』案:尚书武成云:『列爵惟五,分上惟三。』『疏爵』与『裂地』对文,故『疏』可训『分』。」刘师培校补云:「魏疏作『而待之』。」

〔七〕 则虞案:说苑「君」误「吾」,治要、御览均无「君」字。

〔八〕 王念孙云:「案『可谓忠乎』本作『其说何也』,下文晏子对词,正申明『不死』『不送』之说。今本作『可谓忠乎』者,后人依说苑臣术篇、论衡定贤篇改之。治要及御览治道部二引此并作『其说何也』。(杂上篇高纠谓晏子曰:『臣事夫子三年,无得而卒见逐,其说何也。』)」则虞案:魏疏引同,指海本据改。

〔九〕 则虞案:说苑、御览「奚」作「何」,下同。论衡无上四字。

〔一十〕卢文弨云:「『谋』,论衡『谏』。」则虞案:御览亦作「谏」。

〔一一〕卢文弨云:「『出』,俱作『亡』。」

〔一二〕卢文弨云:「『不』下俱有『见』字,下同。」

〔一三〕则虞案:论衡、治要、魏疏俱无「之」字,说苑有,下同。

〔一四〕卢文弨云:「『谋』,俱作『谏』。」

〔一五〕刘师培校补云:「魏疏引作『谏而不见从』,下作『是诈忠』,路史发挥引作『是伪送也』,此作『诈伪』,疑『伪亡』之讹,与上『妄死』对文。古『亡』字恒误『乍』(如周书『汝无作』,『作』为『忘』讹是也。古『作』字作『〈乚{人一}〉』,与『亡』近),嗣改为『诈』,复倒文作『诈伪』。然新序、说苑作『诈为』,论衡定贤篇及治要引此并作『诈伪』,或此文非误,志以存疑。说苑无『之』字。」

〔一六〕卢文弨云:「俱无『也』字。」

〔一七〕刘师培校补云:「治要引下句作『而不与君陷于难者也』,路史发挥引『纳』作『尽』,『难』作『祸』,新序、论衡『纳』作『尽』,无下『君』字,说苑作『而不能与君陷者也』。」

〔一八〕卢文弨云:「『君』,论衡无。」苏舆云:「治要有『者也』二字。」

景公问忠臣之行何如晏子对以不与君行邪第二十

景公问晏子曰:「忠臣之行何如?」对曰:「不掩君过,谏乎前,不华乎外〔一〕;选贤进能,不私乎内;称身就位,计能定禄〔二〕;睹贤不居其上〔三〕,受禄不过其量;不权居以为行〔四〕,不称位以为忠〔五〕;不揜贤以隐长〔六〕,不刻下以谀上;君在不事太子,国危不交诸侯〔七〕;顺则进,否则退〔八〕,不与君行邪也〔九〕。」

〔一〕 孙星衍云:「『不华』,不喧哗也。」苏舆云:「治要无此二句。」刘师培校补云:「『华』,为侈饰之谊。」

〔二〕 王念孙云:「案禄由君定,非由臣定也,『定禄』本作『受禄』,下文『受禄不过其量』,即其证。治要正作『计能受禄』。」则虞案:指海本改作「受」。

〔三〕 刘师培校补云:「潜夫论交际篇用此语。」

〔四〕 王念孙云:「案『权居』二字,义不可通。『居』当为『君』字之误也。『权』,称也,(周语『权轻重以振救民』,韦注:『权,称也。』)言忠臣之行(去声),必准于道,不称君以为行也。治要正作『不权君以为行』。」俞樾云:「案王说非也。『权居』与『称位』相对,『权』,犹『称』也,『居』,犹『位』也。若作『权君』则义不伦矣。古之君子,所居虽卑,所行则高,所居虽污,所行则洁,是谓『不权居以为行』。」则虞案:指海本已改「君」字。

〔五〕 则虞案:二「不」字疑衍。「权居以为行」即「素其位而行」,「称位以为忠」即「陈力就列」,承上文「称身就位」而来。

〔六〕 则虞案:治要「揜」作「掩」。

〔七〕 则虞案:此二句治要无。

〔八〕 则虞案:治要「则」并作「即」。

〔九〕 则虞案:治要无「也」字。

景公问佞人之事君何如晏子对以愚君所信也第二十一〔一〕

景公问:「佞人之事君如何?」晏子对曰:「意难,难不至也。〔二〕明言行之以饰身〔三〕,伪言无欲以说人〔四〕,严其交以见其爱〔五〕;观上之所欲,而微为之偶,求君逼迩〔六〕,而阴为之与〔七〕;内重爵禄,而外轻之以诬行,下事左右,而面示正公以伪廉〔八〕;求上采听,而幸以求进;傲禄以求多,辞任以求重〔九〕;工乎取,鄙乎予;欢乎新,慢乎故〔一十〕;恡乎财〔一一〕,薄乎施;睹贫穷若不识,趋利若不及〔一二〕;外交以自扬,背亲以自厚;积丰义之养〔一三〕,而声矜恤之义;非誉乎情,而言不行身,〔一四〕涉时所议,而好论贤不肖;有之己,不难非之人,无之己,不难求之人;其言强梁而信,其进敏逊而顺〔一五〕:此佞人之行也。明君之所诛,愚君之所信也。」

〔一〕 则虞案:元本旧脱「以」字,顾据目录校增。

〔二〕 于鬯云:「『意』,盖读为『噫』。」则虞案:此句有讹脱,不可强为之解。

〔三〕 于鬯云:「『之』,读为『止』。」

〔四〕 孙星衍云:「『身』、『人』为韵。」

〔五〕 则虞案:此句义不明,下疑脱一句。

〔六〕 卢文弨云:「元刻『尔』。」则虞案:以上句例之,「君」下疑夺「之」字。

〔七〕 苏舆云:「『与』,党与也。言求君宠幸之人,而阴结为党与也。」

〔八〕 则虞案:「正公」疑互倒,杨本「伪」作「为」。

〔九〕 则虞案:「求重」即「卖重」之意。

〔一十〕孙星衍云:「『予』、『故』为韵。」

〔一一〕孙星衍云:「『恡』,当为『吝』。」

〔一二〕则虞案:「利」上疑脱一字。

〔一三〕俞樾云:「案『丰义』二字,谊不可通。『义』当作『羡』,字之误也。『羡』,饶也,『丰羡』犹『丰饶』矣。」于省吾云:「按俞说非是。『丰义』乃『礼仪』二字之古文。说文『豊,行礼之器也;丰,豆之丰满者也』。甲骨文金文『丰』『豊』同字,大丰殷『王有大丰』,『大丰』,即『大豊』,师遽尊『醴字作〈豊酉〉』,『豊』『礼』古今字。『义』『仪』金文通用,金文『威仪』之『仪』亦作『义』。外篇第一『畏礼也』今本作『畏礼义也』,王念孙谓作『义』乃古字之仅存者,良可宝也。周礼秋官司盟『及其礼义』,注:『义音仪。』然则此文『积丰义之养』,谓积礼仪之养也。吕氏春秋过理『臣闻其声』,注『声,名也』。『矜』本应作『矝』,怜也。此言佞人非能诚中形外,但积礼仪之养,而名矝恤之义耳。上云『内重爵禄,而外轻之以诬行,下事左右,而面示正公』,均谓有其表而无其质也。问下第十九『夸礼貌以华世』,义亦相仿。」

〔一四〕刘师培引戴校云:「『乎』疑『平』字,言毁誉虽公,不能实践也。」

〔一五〕孙星衍云:「『人』、『信』、『顺』为韵。」

景公问圣人之不得意何如晏子对以不与世陷乎邪第二十二

景公问晏子曰:「圣人之不得意何如〔一〕?」晏子对曰:「上作事反天时,从政逆鬼神,藉敛殚百姓;四时易序,神祇并怨;道忠者不听,荐善者不行,谀过者有赉〔二〕,救失者有罪〔三〕。故圣人伏匿隐处,不干长上,洁身守道〔四〕,不与世陷乎邪,是以卑而不失义,瘁而不失廉〔五〕。此圣人之不得意也。」「圣人之得意何如〔六〕?」对曰:「世治政平,举事调乎天,藉敛和乎百姓;乐及其政〔七〕,远者怀其德;四时不失序,风雨不降虐〔八〕;天明象而赞〔九〕,地长育而具物;神降福而不靡,民服教而不伪〔一十〕;治无怨业,居无废民;此圣人之得意也。」

〔一〕 苏舆云:「治要『意』下有『也』字。」

〔二〕 苏舆云:「治要『赉』作『赏』。」

〔三〕 孙星衍云:「『事』、『时』,『神』、『姓』、『听』、『行』,『赉』、『罪』,各为韵。」

〔四〕 苏舆云:「治要『洁』作『静』。」

〔五〕 苏舆云:「治要『瘁』作『蔽』。」

〔六〕 王念孙云:「案『圣人』上脱『公曰』二字,治要有。」则虞案:指海本已补「公曰」二字。

〔七〕 王念孙云:「案治要作『举事调乎天,藉敛和乎民,百姓乐其政,远者怀其德』,是也。既言『民』而又言『百姓』者,古人之文不慊于复,『子庶民则百姓劝』,即其证也。此四句皆五字为句,而两两相对,今本脱一『民』字,衍一『及』字,而文义皆参差不协矣。」则虞案:指海本已补「民」字。

〔八〕 苏舆云:「『虐』各本作『雪』,『虐』『雪』形近而讹。淮南本经篇『风雨不降其虐』,语本于此,是字应作『虐』之明证。治要正作『虐』。」

〔九〕 孙星衍云:「当云『赞地』,今本脱一『地』字,因下有『地』字故。」王念孙云:「案下三句皆六字,唯首句少一字,治要作『天明象而致赞』,是也。『致赞』,谓天致祯祥以赞王者(昭元年左传『天赞之也』,杜注:『赞,佐助也』),非赞地之谓也。淮南本经篇曰『四时不失其叙,风雨不降其虐,日月淑清而扬光,五星循轨而不失其行』,正所谓『天明象而致赞』。」则虞案:顾广圻云:「今本脱一『地』字。」指海本已补「致」字。

〔一十〕孙星衍云:「『平』、『天』,『姓』、『政』,『德』、『虐』、『物』,『靡』、『伪』,各为韵。」

景公问古者君民用国不危弱晏子对以文王第二十三

同类推荐
  • 妇女双名记

    妇女双名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画品

    画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四分律藏

    四分律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四巧说

    四巧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

    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此生尽欢:一笑梨花白

    此生尽欢:一笑梨花白

    他一袭红衣纨绔成性,只因身疾活不过二十二岁;他身着白衣脱俗超然,素手亲酿梨花酒惬意隐世;他一世倾城,终不敌他一酒,似风流又非风流;他半生无双,终不胜他一执,似淡漠又非淡漠;生亦何恋,死又何惧?油纸伞、玲珑诗皆定情缘。梨花酒一遭,终是别了此情,彼时成为何人之执念?
  • 吾愿美人兮

    吾愿美人兮

    此书由六位男主和七位女主组成悲剧主线。主要描写每一位男女主的感情经历与故事,其次由七位女主和八位小姐联手虐渣的情节。虽然他们彼此对峙,相对而立,但是却彼此珍惜。(细节很重要哦)祝你们看作愉快,感谢支持????????????
  • 血羽殇

    血羽殇

    我只不过是一头困兽,困在你那颗枷锁重重的心里,在做困兽之斗。
  • 重生之金融女王

    重生之金融女王

    前世不得志的端木一一又重生回到了大学时期。这次,一切重头来过!她要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亲情、爱情、友情缺一不可,且看成长路上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关于坚强;关于爱情;关于理财;送自己一份最欢喜的礼物。
  •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小说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小说

    曾几何时,我们为那些戳中泪点的语句潸然泪下。那些陪伴我们度过无数个深夜的小说,让我们一一回顾。
  • 俏妈咪产后恢复一本通

    俏妈咪产后恢复一本通

    本书将传统和现代产后护理概念相揉,从临产期开始到产后的恢复生活,按科学的生理过程进行讲解,并制作出适合每种情况的恢复方案,摆脱你初为新手的恐慌。
  • 我的初恋有点酸

    我的初恋有点酸

    不是每个青春都在奋斗,不是每个青春都是玩世不恭,不是每个青春都在…
  • 蚁道行

    蚁道行

    在皇位上坐久了,眼睛会瞎。而我,想出去走走!一个皇帝,无数分身。卑贱之身,履至尊之位。蚁道虽狭,亦可通天成神!
  • 腹黑帝妃太嚣张

    腹黑帝妃太嚣张

    前世,颜陌筠被最亲近之人亲自送入地狱,十六年的隐忍,她将那亲手覆灭。从此,她戴上面具游走在世间,放荡不羁,别无所求。一场意外,她来到了强者为尊的天灵大陆,从此,世间再无鬼面神医。她回头身后再也不会空无一人。
  • 如花的年纪终成殇

    如花的年纪终成殇

    假如人生没有光明,我该怎么活下去?———秦雨苏过惯了正常人的生活,如果突然失去光明,还能否在黑暗的尽头,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