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40200000016

第16章 赶牛的母亲

七月的暑天,骄阳似火,热浪蒸腾,我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眼巴巴地望着高考成绩的出炉,但越是心焦,越是度日如年。时间好像有意要和我闹别扭似的,正慢腾腾地从额上爬过。看着太阳从东边山峦上慵懒地爬起,又瞧着它像老妪一样佝偻着背落入西边群山的后背。那份忐忑,那份急盼,那份焦虑,那份忧喜便塞满了心头,一会儿堵上了嗓子眼,一会儿写上了脸颊!

病重的父亲正在牙床上发出声声的咳嗽,弄得那牙床嘎吱嘎吱地响过不停。他心里想说什么,但嗓子眼好像被痰蒙住了似的,结果是费尽了劲却如同瞎子点灯——白费。

中午的阳光火辣辣的,直射在屋顶上。汗汩汩地在身上爬着,椿树叶耷拉在枝桠上,晒得像一个个的春卷儿。一盆冷水泼在地上,地面即刻滋滋地响着,腾腾地冒出热气。

邮电员汗爬水滚地挑着邮包来了,他火烧屁股似的扯着喉咙冲屋里使劲地喊:“桂生家的,有电报啦!”

我一个猛子冲了出去,雷击火烧地从邮电员手里接了过来,连一句“谢谢”也没来得及讲,就三下五除二打开来看,只见上面写着几个字:28日到站,接!

这是母亲从贵州发来的电报,她去贵州赶牛将近一个月了,今天能得知她的音信,心里又喜又不安。顷刻,一行热泪从眼角淌了出来,舌头已感觉到了丝丝的苦咸。

喜的是,母亲她们就要到家了,我那提到嗓子眼上的心,终于又可以倒了回去;不安的是,28号,正是高考分数公布的日子,万一落榜了,我拿什么向母亲报喜呢?我拿什么来消除母亲一路奔波所带来的疲惫呢?

父亲摸索着从牙床垫子下摸出了一沓皱皱巴巴的大小不一的钞票,颤着手交给我:“鸿伢子,进城吧,顺便帮帮你妈,记住,不管结果如何?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

我流着泪接过了那一沓油渍麻花的钱,哽咽着说:“放心哩,我一定会和母亲一块回来的!”

急匆匆地吃过中饭后,就告别父亲,心事重重地来到了乡政府。

那辆通往城里的老爷车正在催魂似的鸣着喇叭,我闷雷似的冲上车,寻了最靠后的那一排位置坐下。屁股还么坐热,那讨嫌的司机众水牯就咧着嘴嚷开了:“鸿大学,进城啦,分数出来没有?”

我心里一颤,恨恨地想,这家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就没好气地顶他:“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别想着麻酸人,分数还没出来。”

这家伙不依不饶:“你可要争气哩,我们这山旮旯就巴望着你了,你可千万别像朱八届一样去翻红薯藤(复读)。”

见他这样不懂味,我干脆别过头望着窗外,不再搭理他。

经销店的米水牯又开腔了:“就看你老阿公在地底下打翻身没有?要是打了,你准能考上!”

“对头哩,就看你家祖坟里埋了牛没有?”众水牯也跟着卖弄嘴皮。

我依然木然地望着窗外。心想,这些个汉子们整天个闲得无聊,一旦扯烂了线疤眼,不是一时半刻能歇得了气的,就干脆装聋作哑,听任他们磨嘴皮子。

在苦挨苦挨中,好不容易凑足了一车的人,车子这才扔下一阵阵的灰雾一路颠簸着开向了下山的盘旋公路。

我坐在车里,就像坐在摇篮里似的,左摇右晃,昏昏欲睡。

山风习习吹来,整个人不自然地靠在椅背上打起了盹,似乎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班主任高兴地说,恭喜你,你考上了!我嘴角马上挂满了笑容。

紧接着一阵热浪从窗外滚来,我腾地从座位上蹦了起来,只听哐当一声,头被车顶撞了一个大大的肉包。众水牯就扯着嗓门讨死嫌似的叫:“分数还没出来,有什么想不开的!”

我依然没去搭理他,睁着朦胧的睡眼看了看窗外,只见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片喧腾。

众水牯正在高声大气地嚎着:“到城了哩,下车哒,别摊尸了。”

近乡情更怯,这可是我读了三年书的县城,也可算得上是我的第二故乡。但真要下车,两条腿却像灌了铅似的沉重。刚要出车门,一不小心,又被车门重重地碰了一下,气得我毒毒地骂了一声:****妈的,真不长眼,连你****的也想欺负老子!

外面直硬硬的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前面是白惨惨的一片,只有无数鱼鳞似的光斑在闪动。我呆呆地站在停车坪里,一辆急驰而出的车子擦身而过,把我从如梦惊魂中拉了回来,牙床上的那个声音又似乎在耳边萦绕,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哩!心想,这又不是上刑场,我山里娃怕什么啊,即使摔个狗啃牛粪也得爬起来,何况结果还没见分晓,说不定吉人自有天相,真还考起了。于是,像得了神助似的,昂着头,迈着轻快的步子往学校方向走去。

可是,离学校越是近,心里就越是咚咚地打着鼓。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什么也不想,任凭如潮的车子从身边擦身而过,麻着胆一路走到了学校门口。犹豫片刻后,就一口气爬上了三楼,咣当一声推开那扇熟悉的大门,但那该死的大门偏偏狗眼看人低,一个反弹,撞得我脸上火辣辣地发麻。

正在填报志愿的同学们嗖地转过脸看了我一眼,但谁也没有吭上一声,又转过脸填着自己的志愿。

班主任铁青着脸走了过来,递给我一张分数条,硬梆梆地说:“差一分,明年再来吧!”我耳朵嗡的一声,响起了阵阵的耳鸣。

一阵短暂的静寂之后,便拖着打飘的双腿,扶着栏杆,神不隆冬地从三楼溜到了一楼。外面的阳光滋滋地冒着热气,像一条条吐着信儿的响尾蛇似的。眼前白晃晃的一片,刺得我分不清东西南北,只好拖着沉重如铅的双脚,像木偶似的失失落落地往火车站方向走。大街上的喇叭不停地叫着,像嚎春似的。

怅然若失地站在站台上,望着那南来北往的列车,我内心矛盾而又复杂。心里在盘想,母亲整天劳苦奔波,一门心思地赚钱养家,供我读书,而我却无以回报,就连能满足她最低要求的惊喜也已化为乌有。就像今天这无言的结局一样,我带给母亲的不是惊喜,而是怅惘。

望着那一列刚刚停稳的火车,我就巴望着走下来的人群里有母亲熟悉的身影,同时又多么希望她坐的那列火车已晚点。一分钟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二小时过去了,但母亲依然还没有来。我欣喜而空落的心一会儿被高高地提起,又一会儿被重重地放下。望着那鱼贯而出的趟趟火车,我心里翻动着苦涩的琴弦。这南来北往的火车尚且有单程和双程,而人生却只有单程,一旦下错了站,机会就会与你失之交臂。

我真正地羡慕那些悠闲或焦躁地坐在车厢里的旅客,对于他们来说,无论终点是天涯还是海角?他们终归有自己的归程和目的地,每到一个站点,他们都可以尽情地欣赏着站点的景色。即使晚点了,他们焦躁的心里总还是有一个望想的地方;心焦之后,总还有一个平复的时候。但此时的我却两眼发黑,一片茫然,不知哪里是我的起点?哪里是我的终点?更无心去欣赏眼前的这一切,一切都只能听任命运的牵绊,我就像一个游离了灵魂的人,只能在无聊中打发时日。至于今后的路如何走,我心里空荡荡的。

又一阵干热的风吹来,我整个脑袋就像失重般天旋地转,那种“风雨过后见彩虹”的心境,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般的幻境而已。

一列货车嘎然而停,厚重的铁门哐当一声打开了,三个满脸灰尘的女人从闷罐车的门缝里钻了出来。她们笑呵呵地拍掉身上的灰尘,长长地嘘着气,径直朝站台上走来。我瞪大双眼望着这几个灰头土脸的女人,心一下子就抽搐了,曾有的痛似乎一会儿消失,又一会儿回来。正当我手足无措,一脸愕然的时候,她们中的一个惊喜地望着我:“怎个连娘老子也不晓得喊了,你看我这崽哩。”

缓过神来后,发现站在我面前的母亲一脸的乌黑,只有那黑眼珠在滴溜着,头发乱蓬蓬的,上面还沾着几根稻草,整个头就像鸡窝似的。身上的衣服皱皱巴巴、油渍麻花的,好像抹桌子的抹布一样,但嘴角始终挂着那抹不去的笑容。

我的心麻了,眼泪不争气地涌了出来。

见我这一副熊样,国华嫂高声大气地说:“男子汉大丈夫,流什么泪哩?”

庆华嫂也麻酸着我:“是不是读书读呆了?见了你娘老子也不晓得喊。”

在她们的撩发下,我心里像决了堤似的使劲翻涌着酸水,情不自禁地一个猛子就扑向了母亲的怀里,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而母亲身上淡淡的牛屎味呛得我鼻子发酸,也似乎让我找到了回家的感觉,感受到了大自然般纯正的芬芳。母亲用乌黑的手指轻轻地拢着我的头发,心有灵犀地说:“傻伢子,什么也不用说哩,没有过不去的坎,大不了跟娘去贵州赶牛!”

在一个逼仄的旅馆里呷完晚饭,歇了一会儿后,我们将牛从闷罐厢里赶了下来。

母亲对我说:“你是和我们一快赶牛回去呢,还是明天一大早自己搭车回去?”

“我和你们一快赶牛回。”我像男子汉似的说。

国华嫂提醒我:“有五十多公里路,到半路上可别要我们抬啊。”

“你们能赶,我也能赶。”我梗着脖子说。

母亲听了我的话后,欣慰地说:“我崽到底长大了。”

庆华嫂担心地说:“细皮嫩肉的,到时莫走得两腿抽筋啊。”

“我爬也爬回去。”我赌着气说。

“走了这一回,以后什么苦什么累也呷得了啦,你就跟我们一块走吧!”母亲鼓励我。

夜幕已为整个县城拉上了一层厚厚的帷幔,一行人赶着二十来头牛,穿过小巷,沿着县城的边沿晃晃悠悠地吆喝着牛儿们走。城里的灯光慢慢地从我们身边消失了,喧嚣的空气也一点一点地收敛起了自己的气息。

由于我是第一次赶牛,一开始,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欣喜之情漾满了双眼,白天的失落已彻底地湮没在细碎的脚步声中。国华嫂笑嘻嘻地:“这嫩伢子还真看不出,将来说不定还真有出息。”

母亲只顾听着,既没有搭腔,也没有正眼瞅我,只是脸上多了一丝的自豪。倒是庆华嫂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她不屑地说:“别夸得太早,路还才起步。”

她话还没落韵,我脚板上就是一阵钻心的疼痛。我心里在想,说不定起水泡了哩,随即脸上泛起了一阵痛苦的红晕。母亲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便走了过来,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慢点走,路还远着!”

“没什么要紧的,我撑得住。”我故作轻松。

出城后不久,我们就走上了柏油马路,上面热气蒸人,让人有点喘不过气来。国华嫂就提议抄山路走,她说,一是山路凉快些,二是路程近得多。大家都心照不宣,于是就开始抄山路走。

一走上山路,迎面就是一阵阵凉风吹来,确实比先前凉快了不少,可蚊子却像一朵朵乌云堵在路上,叮咬得人疼痛难忍。身上一忽儿就被咬起了一个个红红的鸡皮疙瘩,加上山路狭窄,天上的月亮也躲进云雾里睡懒觉了,大家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山路上摸黑行走。而我的步伐也明显地减缓,两腿直打着跪。

庆华嫂不失时机地说:“嫩伢仔,还撑得住吗?”

我已明显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了,只冲她苦笑了一下,连腔也懒得搭。

她淡淡地说,比起你妈来,你还差得远哩。你晓得吗?前几天,为了赶到好牛,我和你妈,还有国华嫂走的山路怕和红军二万五千里差不了多少哩?

我鼓起劲说,我不是也在走吗?放心吧,嫂子,我就是爬也要爬回去,绝对不会拖累你们的。

庆华嫂会心地笑了笑,说:这才像我们赶牛堂客们的崽哩,有泡哩。

由于山深林密,山路上鸡屎蚊子嗡嗡地叫着,让人连眼睛也睁不开。山里的风也似乎偷懒去了,我整个身上汗湿湿的,衣服也贴到了背脊上,口里干干的,闷热难忍。加之,我身上带的水早已壶底朝天,只能用舌头轻轻地将口腔打湿。妈妈一看我难熬的样子,就把自己的水壶递过来:“我这里还有一点水,你喝吧,路还远着。”

国华嫂也走了过来:“一半的路还没走得,大夜天的,有什么口干的哩?你晓得我和你妈,还有庆华嫂在闷罐厢里的那五天五夜是怎么熬过来的吗?”

“我又不是神仙,怎个晓得哩?”我有气无力地说。

庆华嫂苦巴巴地说:“我和你妈,还有庆华嫂就是和牛一块在闷罐厢里熬过来的。这三伏天里,那牛热得在厢子里哞哞地乱叫,把头使劲地往厢壁上撞,舌头伸得老长,整个车厢里就像蒸笼似的,那牛臊味和牛屎味熏得人鼻子直发酸,你妈看着牛渴得难受,就把我们自各儿要喝的水喂了那牛娃。”

“那你们就不口干吗?”我翁声翁声地说。

“怎个不口干哩?你没看到你妈和我们的嘴唇都开了裂吗?”国华嫂若无其事地说。

我仔细一瞧,发现他们每个人的嘴都像那鳄鱼皮似的,不但肿了,而且皮还向上翻着,上面裂着一个个的口子,有的地方还结了厚厚的硬痂!

我关切地问道:“那么多天,你们是怎个挺过来的哩?”

“喝牛尿哩。”庆华嫂淡然地说。

我吃惊地望着她们:“臊死个人,那玩意怎能喝得下?”

“傻崽,臊算什么啊,它可救了你娘的命哩。”我娘笑哈哈地说。

听完她们的话后,我鼻子酸酸的,而先前还沉重如铅的脚倒也轻快了许多,小腿肚上的酸胀感也突地消失了,就神气鼓响地吆喝着那些牛儿们往前走。

在我的身后,娘她们三,又一个劲地笑了起来。国华嫂对我娘说:“你养的这个小牛牯还不错哩,将来肯定比他爹强,是一块有出息的料。”

我娘只是抿着嘴笑了笑,但脸上分明挂满了一脸的红杜鹃。

大家边走边说,很快就到了一个叫大塘的地方,可我的劲差不多使完了,感觉到有点头重脚轻,昏沉沉的。

国华嫂趁机凑过来叮嘱我,还只有一半哩,走路走匀称点,别那么急躁。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慢慢地走!”我妈也靠过来敲打着我。

“歇一歇吧,实在有点走不动了哩,两条腿就像拖着座山似的!”我眼巴巴地望着他们。

庆华嫂不依不饶地说:“伢崽子哩,这赶路不能歇,一歇就瘪气了,人靠的就是那股子气。”

“你可晓得你娘当初是怎个生下你的?”国华嫂打着边鼓说。

我气鼓鼓地反问一声:“那你说怎个生下的哩?”

庆华嫂像竹筒倒豆似的说:“你娘生你的时候,你爹正在外面修水库,里里外外就你娘一个人。生你的那一天,你娘还在生产队出工,跟大伙儿一块担了一天的塘泥,一回到家里就一个劲地喊着肚子痛,一忽儿胯下就流起了洋水,是你这小东西在肚子里作孽哩。尽管你娘用尽了劲,可你这不争气的硬是生不出来,害得你娘好造孽啊,你可晓得你是怎个生不出来吗?”

“我怎么知道啊?”

国华嫂说:“那时节,你娘一天呷三顿蒸红薯,那人饿得个筋皮刮瘦的,加之出了一天的工,担了一天的塘泥,她哪还有精气神和劲啊?可生你是要力气的啊。”

我想打破沙锅纹(问)到底:“那后来哩?”

“后来,你娘就晕死过去了,寿衣寿器都准备好了,只等放落气铳了。”庆华嫂眼泪巴生地说。

国华嫂临门插上一脚:“但你娘硬是挺过来了,她霸蛮睁开眼睛,气息如丝地对大伙说,我死不要紧,但一定要帮我把崽保住哩!”

“再后来哩?”

庆华嫂说:“后来,你娘硬是使出全身呷奶的劲把你这小东西挤出来了,要不然哪来的你?”

我早已泪眼汪汪,而旁边的母亲则像没事人一样,仍然不慌不忙地劲鼓鼓地赶着牛。

我抬头仰望着苍穹,云海深深处,只有几颗微弱的星星在眨巴着小眼,似乎在嘲笑着我。但又有一个声音在我心底响起,别门缝里瞧人,我可不是孬种,不会被你们看扁的。于是使出全身的劲,抖擞着精神,迈开步子继续往前走。

大约赶了两个小时的路以后,我实在有点撑不住了,整个身体就像腾云驾雾似的。

妈妈不慌不忙地说,你看看你前面的国华嫂,走起路来像个男人哩,你晓得她哪来这么大的劲哩?

“我怎个晓得?”

“还不是为了她大脑壳崽。”

我心里一惊,迫不及待地问:“大脑壳伢怎个了啊?”

娘叹口气说:“大脑壳伢的脑里长了瘤,为了给他看病,国华嫂可把她家里的钱用得精光了。”

“不是还有国华哥吗?”

庆华嫂凑过来气不打一处来地说,你国华哥那挨千刀的又跑到别的地方做上门郎去了。

对于国华嫂家里的情况,我还是晓得一些的,那国华哥本不是我们村里的人,因家里穷得叮当响,一直讨不到堂客,才到国华嫂家里来当上门郎的。

娘又接过话头闷声地说:“治病可要用钱哩,母子连心,你国华嫂可不能像你国华哥那砍脑壳的一样,一拍屁股就走了哩。”

“小东西哩,到时出息了,娶了那城里的堂客,可别把你娘给忘了!”庆华嫂打趣我。

我大大咧咧地说:“放心吧,我时时刻刻都会把我娘揣在心窝里的。”

国华嫂打着哈哈说:“我信哩,子不嫌母丑哩,我山里娃是不会丢下娘亲不管的。”

我思忖着,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从国华嫂的身上,我慢慢地咀嚼出我娘身上的劲是来自哪里了?父亲因长年在窑矿里做事,已患了严重的痨病,一天到晚抱着个药缸子。我又在城里读高中,仅一个月的伙食费就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这样一想着,我心里又自然地滋生出了一股股的力量。于是,扬起牛鞭,在空中甩了一道优美的弧线,吆喝着牛儿们往前走。

路上的小牛娃跟在母牛后耳鬓厮磨着,我的心里自然地漾起了一波波甜蜜的浪花。

东边的山峦上泛起了丝丝的亮色,整个群山俨然从梦中苏醒,正睁开着惺忪的睡眼。山坡上村舍的屋顶上升起了一缕缕的炊烟,牛儿们扇动着耳朵,迈动着蹄子,踏着山间小路亦步亦趋地往前走。我的体力虽然快消耗殆尽,但群山越来越熟悉,空气也越来越清新,家乡的轮廓正隐隐约约地闪现在眼前。心想,行百里者半九十,我绝不能就此懈怠。

身后传来了母亲她们爽朗的笑声,在空寂的群山中回荡着,山中的鸟儿也似乎被感染,正一个劲地在树梢上鸣唱着。

很快,就到了一个叫安坝的地方,说明行程已结束了一大半,预示着曙光就在眼前,大家的脸上挂满了欣喜的神色。庆华嫂甚至像男人似的哼起了夜歌子,大家本已沉甸甸的双腿顷刻间变得轻快起来,脚板下的水泡似乎也不像先前那样火辣辣了。

一会儿,从远方传来了叮当的流水声,妈妈兴奋异常地说,快到湄江了,大家加把劲,一会儿就可以到湄江里洗脸啦。

大概一刻钟的光景,美丽如画的湄江就出现在大家眼前,牛儿们争先恐后地奔向溪边,咕咚咕咚地跳进了溪里,美美地洗着澡,大口大口地呷着凉爽爽的溪水。我丢下全身的酸痛,一个猛子就奔向溪边,匍匐在溪岸上,将脸紧贴溪水,呼噜呼噜地将清澈的溪水吸进体内。顷刻间,全身上下仿佛有一股清泉滑过,那种久渴逢甘泉的痛快劲是前所未有的。呷够水以后,连即脱下鞋袜,将长满水泡的脚板浸在溪里,轻快而惬意地撩拨着溪水。不经意间,母亲轻手轻脚地走到了我的身边,她二话没说,拿起我的脚丫就用发卡挑破了我脚板下一个又一个的水泡,然后,煞有介事地拍拍我的肩膀:“像个男人了哩。”

歇息大约十分钟后,庆华嫂就吆喝着大家走,我央求着说,还歇一会儿吧。

庆华嫂火飙飙地:“要歇,就回去歇哩。”

“今个儿庆华嫂是怎个了哩?竟发那么大的火。“我不解地问妈妈。

妈妈很理解似的说,准是想她那一屋的崽女了哩。”

对于庆华嫂的情况,我也是略知一二的。她生了三男二女,庆华哥本是村里的电工,前一年的一个乌漆麻黑的夜晚,村长莫名其妙地在床上暴病而死。后来,一拨又一拨的公安接踵而至,他们在村里挨家挨户地调查,结果庆华哥就被公安带走了,但村里人谁也搞不清这村长的暴病身亡与庆华哥到底有什么关系?大伙儿心里一直在打着鼓。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团,我好奇地问娘,庆华哥后来回来了没有?

娘迟疑了一下,接过我的话说,造孽哩,前不久呷政府的花生米死了。

我惊异地说,他犯了什么罪啊?

“****的村长就是被他弄死的哩。”娘叹着气说。

我疑惑地问:“不是说村长是暴病而死的吗?”

这时国华嫂有鼻子有眼地说,别忘了你庆华哥是电工哩,那****的村长死的那个晚上,他在村长家的阶基上接了一根电线,然后用竹竿把电线绑上,往那睡得像死猪样的村长的太阳穴上一点,那****的村长就再也没起来了。

“可庆华哥怎个要这样做哩?下手也太狠了点啊?”我懵懂似的说。

国华嫂诡秘地朝庆华嫂努努嘴,然后咬着牙板说:“你个嫩伢子懂个屁哩,他可帮村里堂客们除了一大害哩!”

从国华嫂故作神秘的眼神和有板有眼的话语中,我依稀地感觉到了一些什么,但也不便过细的去问,只是伤感地说:“这可搭进两条人命哩,再说,也苦害了庆华嫂哩。”

娘望了望那劲鼓鼓地走在山路上赶牛的庆华嫂,不无同情地说,她这样放肆地呷苦呷累,一是为了那一屋的崽女,一是为了赎罪哩!

东边的太阳已悄然地挂上了绵延苍翠的山峦,在群峰间漏下了一道道的金辉。牛儿在山路上撅着屁股一拱一拱地走着,背后是一扭一扭地在山路上晃悠着的三个赶牛的母亲,她们的脸上似乎全都结满了金灿灿的希望。

在金色阳光的沐浴下,家乡的影子变得越来越清晰,我似乎一下子变成了凌波仙子,正踏着凌波微步欣欣然地去采撷天边那朵故乡的云。

同类推荐
  • 玄猫的报恩

    玄猫的报恩

    与我同住的老吴被离奇杀害。我是唯一的目击者。 为了报答老吴当年的恩情,我决定同刑警李德一起,踏上找寻真相的破案之路。 我叫阿福,今年10岁,是一只黑猫。
  • 大猫

    大猫

    乡土时景下,由乡长这一微小的政治细胞的心曲隐微勾勒出转型时期中国农村的大致轮廓与官场规则。《大猫》独立的乡土小说,描绘了不同人物在京西土地上的堕落与坚守,腐朽与变革,为读者展现出乡土中国最堪回味的原生态。作者的乡土叙事或许不够雅逊精致,但真实而准确,具有土地自身的品质,以民间的立场、民间的视角写下了诸多小人物的生存状态。时代变迁赋予乡土小说更丰富的内涵,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冲突与融合,自守与异化,抵御与妥协。
  • 现在恋爱中

    现在恋爱中

    本书为一本爱情小说。小时邂逅的一对男孩、女孩,经过风风雨雨彼此产生了好感。后来因家境变迁,一度两人分离,但始终不变的是两小无猜的恋情。后来又经历了许多曲折、艰辛,有情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真正归宿。
  • 丛林特战

    丛林特战

    北纬17度丛林,中国特种兵“狩猎”的地方。中国派去援助Y国抵抗外来侵略的特种兵秦明扬和他的兄弟们隐去真实姓名,与Y国队员一起实施“丛林兄弟”计划,同侵略者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丛林特战,枪林弹雨中挥洒热血青春。残酷的作战环境,特种作战方式和手段,丛林战士与顽敌展开智慧角逐,如战神般收割着敌人的性命。他们是——丛林特种兵。
  • 上来透口气(奥威尔小说全集)

    上来透口气(奥威尔小说全集)

    《上来透口气》的主人公乔治·博林是个四十五岁的胖子,在保险公司担任地区巡查员,事业高不成低不就,有妻子和两个孩子需要养活,终日为账单、学费等开支问题所苦。偶然间,一张海报让他回忆起泰晤士河畔的家乡和那时的童年生活。《上来透口气》采用双线描述,一条线展示了英国从一战前到二战前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特征的社会变迁对传统意义的小镇的冲击和影响,另一条主线带出了社会各个阶层应对世界大战这一危机时各自的反应和行动。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千面风华:惊世魂妃狠逆天

    千面风华:惊世魂妃狠逆天

    音落新文:《暗少追妻:誓情索婚99次》www.*****.coml【已完结,小伙伴们放心戳】一方面纱,几张面具,多重身份,千种风华。初见时,她还是萧家的痴傻女,他抬起她的下巴,嘴角一勾,淡淡道:【做我的王妃吧,那样,你这只懒蛤蟆就可以吃到天鹅肉了】再次相见,他用拐骗未成年少女的口吻,诱惑道:【跟着我,有肉吃】三次相见,夜凉如水,她趴在山顶,讥讽地目睹了一场借刀杀人的好戏,见识到他真正的面目再红尘陌上,浮世清欢,总要谋得君恩,才不枉这一世逆天!
  • Letters from England

    Letters from Eng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此生只待一人

    此生只待一人

    一朝失足,她掉入万丈深渊,等待她的是死亡,还是劫后重生......
  • 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中国校徽精选

    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中国校徽精选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是育人的课堂。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重要的表现特征,也是促进学生生命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深厚土壤,更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延伸的根本。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方面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 谁有艳骨

    谁有艳骨

    艳骨谁有艳骨,岁月尽覆。乔曼有说,如果这辈子一定要遇到一个人白首而终,那一定是最得她心的最知她意的那个。可是最后呀,乔曼有也没和那个幻想中,温和俊美的君子在一起。她最终还是和宋月过了大半辈子,默默承受着宋月时有时无的欢喜,默默为宋月打理一切。在乔曼有看来,这不过是双赢的合作。有些人有些事会慢慢的以习惯的名义改变自己,恰如乔曼有和宋月。当乔曼有惊觉一颗心已然尽覆于宋月身上时,他却为了她成了一柸黄土。终也未能白头。这是一个,关于艳骨和成长的故事。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我能看到ta你能吗

    我能看到ta你能吗

    自己的真实生活改编,第一次写作,请多多指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