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00400000006

第6章 一定要知道的经济学理论(2)

第八节 樱桃是柠檬吗——需求定理

美国西北角的华盛顿州盛产樱桃,产品销售全美各州。樱桃有大有小,大的漂亮可口,价格比较高。因此,樱桃可以依大小先拣选,然后按规格分级出售。当然,樱桃也可以不拣,大小参差地“混合出售”。同时,拣樱桃要耗用人力物力,而且生手和熟手筛选的功力大不相同。所以,樱桃商自己会决定要不要费事拣樱桃。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摸索,产地的樱桃商人变成两类:第一类商人完全不拣樱桃,樱桃全部“混合出售”;第二类商人一方面拣樱桃,一方面也会任某几批樱桃混合不拣。

分好等级的樱桃固然可以依等级在价格上有高低之分,可是那些“混合”的呢?既然卖樱桃的人知道这些樱桃的品质如何,而买樱桃的商人可能是身在数千里之外的纽约波士顿,因而买卖之间也有资讯上的不对称,那么这些樱桃会不会因为“混合”不分,所以被一视同仁,而只有“一种”价格呢?

可是,由第二类商人所卖的“混合”型樱桃事实上有点不同。既然这些商人可以拣而不拣,很可能就是因为他们看到这几批樱桃成色不佳,不值得拣。所以,同是“混合”型樱桃,第二类商人卖的“平均品质”很可能比第一类商人卖的“平均品质”来得差。如果这个推论成立的话,同是“混合出售”的樱桃,第二类商人卖的价格应该会比第一类商人卖的价格低。

两位美国经济学者针对1983年的1000多次交易资料加以分析,他们发现:同是“混合出售”的樱桃,第二类商人的价格“确实”比第一类商人的低。也就是说,在资讯不对等的情形下,只要根据这些“混合出售”的樱桃是来自于第一类或第二类商人的这个“讯号”,市场已经发展出一种机能来分辨樱桃的品质。因此,经过这么一番探讨,两位学者的结论是“樱桃不是柠檬”!乍听之下,这句话似乎有点荒谬,但是,如果了解背后的曲折,恐怕你就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了。

对经济学者而言,“樱桃不是柠檬”的结论再一次地证明,市场机能可以经由供需交会时各擅所长、各取所需而区分出高低的威力。对一般消费者而言,这段故事的启示就是,只要市场发挥作用,就可以从“价格”上来粗略地判断商品品质的好坏。而且,更深一层的意义是,每一个人事实上都可以试着成为一个(小)市场,培养自己的判断力,然后再斟酌取舍、自求多福。想一想,为什么你“总是”会去固定的水果摊、杂货店、医院、餐馆呢?是不是你也找到了一些“讯号”,也发展出一些判断力了?

第九节 供求与价格的博弈——需求和供给原理

某超市十周年店庆,推出促销活动。原价每桶51.4元的5升装菜油只卖39.9元。结果早上4点多,就有大量市民前往排队等候。上午8:40超市开门营业时,市民们已在店外排成了数十米长龙,甚至部分餐馆也派人抢购。虽然超市方面制定了每人限购两桶的规定,但仍有人用购物车推着整车桶装油走出超市,细问才知是“全家出动”。

8点半,购油活动开始后,现场骚动起来,几百人围挤着准备抢油。工作人员站在梯子上,开始从货架往下抛食用油,“他们往下抛油桶的时候都砸到人了,有人呼叫救命,大家都在抢,也没有人管了。超市的工作人员可以说是搬着一桶桶的油往人群里抛。每桶都是10斤重的油呀。”现场目击者说。

据介绍,现场的抢购者早已排起长长的队伍,将超市的东门挤得水泄不通。大家吆喝着互相推搡,现场已经有些混乱了,随后,当东门一打开,排队等候多时的市民像潮水一样涌进大门,“大概有一两百人一齐挤向入口,造成了相互踩踏,数人惨叫着倒地受伤……那场面实在太可怕啦!”

这种情景在超市可以说是司空见惯:如果哪种商品开始降价促销,马上就会被哄抢一空,相反,那些价格比较高的、质量比较好的商品却销售一般。举个例子来说,大米搞促销,定价1.80元,不一会儿,就会被围的水泄不通,有多少大米都会被哄抢一空,而那些定价在十几元一斤的大米却鲜有人问津。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学习经济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你只要掌握两件事,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

物品之所以成为商品,不一定在于它本身具有多大的价值,更重要的是看它是否存在一定的需求和供给。没有供给的商品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说“海市蜃楼”,多少人幻想着住在里边,但这是不现实的,所以也就没有价值可言,也就没有相应的价格。同样,没有需求的东西是没有价格的。因为根本没有人愿意花钱去买它。所以,商品的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共同决定的。

定价过低的东西供不应求,而定价过高的东西会供过于求,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中包含着两个最基本的规律:一种商品的价格越低,愿意购买的人就越多,而愿意提供它的人就越少;一个商品的价格越高,愿意购买的人就越少,愿意提供的人就越多。换句话说,商品的价格与人们对它的需求量成反比——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商品的价格和人们对它的供应量成正比——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这就是著名的需求和供给原理。

需求和供给原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看:对于消费者来说,某种商品的价格高就少买一点,或者等到价格低的时候再买。

大家一定不会忘记,十几年前,在移动电话刚出现的时候,价格高达数万元,那个时候,只有少数富裕的人才能够用得起,所以还被起了一个牛气十足的名字——“大哥大”。

随着技术的进步,移动电话的成本不断下降,当移动电话降到1万元左右的时候,很多在外工作流动的公务人员也开始使用移动电话。再往后,移动电话的价格进一步下降,几千元也能够买到,甚至几百元就可以买到一部移动电话,于是,普通学生,甚至乡间的老太太都有一部手机以便和自己的亲人联系。

和移动电话联系紧密的,就要属话费莫属了。十几年前,移动电话的收费居高不下,拨打接听都要付出一分钟6角钱的代价,所以,那个时候接打电话说话都简明扼要,一句废话也不多说,更别说用移动电话聊聊天了。随着竞争的激烈,花费也在逐步下调,现在话费基本接近市话的标准了,而且大部分地方接听都免费了,所以,更多的人开始拿着手机开始煲电话粥了。

可见,对于消费者来说,对于商品的需求,{L-End}表现出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与地需求量越大。这个在经济学上被称做需求定理。需求定理告诉人们,一个人为了实现最大的满足,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消费,让每一元钱在各种商品上获得边际效用相等——也就是说,要让自己购买的各种商品与它的价格均等。为了保证这一点,如果某种商品涨价,你就会减少这种商品的消费量,如果商品降价,就会增加购买。前面超市抢购的例子和手机的例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再来看看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丝绸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丝绸产品也是中国传统的大宗出口产品,曾出口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中国的丝绸产品在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都非常热销,意大利的上层社会把其作为富有和身份的象征;但是80年代末以后,随着中国乡镇丝绸企业的崛起,大量廉价的丝绸产品充斥意大利市场,上层社会就失去了对中国丝绸产品的兴趣;由于丝绸的清洗保养相对较难,一般消费者也不喜欢纯丝绸产品,于是商人们发现,丝绸产品的价格低廉了,需求量反而下降了。

但价格较高的时候,会有更多的厂商进入这个领域,但价格下降的时候,那些成本较高的厂商就会面临被淘汰。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价格越高,整个行业的供给量就越大,价格越低,供给量就越小。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讲的供给定理。

如果我们把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结合到一起,就会发现,如果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将造成供不应求,迫使价格上升;如果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造成供大于求,迫使价格下降。与此同时,价格的变动又被减少了供求的余缺。随着供应的余缺越来越小,直到供求相等,商品的交易就会稳定下来,形成均衡。

第十节 粮价为什么会上涨——需求的价格弹性

2003年10月,中国农产品价格突然强劲大范围上涨,这还是1997年以来的第一次。由于中国过去几次恶性通货膨胀都是首先由副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因此,粮食价格的细微变化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如何看待这次突如其来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呢?

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局长吕维峰介绍,黑龙江作为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地位举足轻重,而黑龙江农恳总局是国家粮食战略后备基地,耕地面积200万公顷(约3000万亩),占黑龙江省总农业面积的1/4,粮食产量占1/3.总局的种植结构和产量对整个黑龙江,乃至全国的粮食供应和价格都起到一定作用。

早在今年春天,由于干旱使播种遭遇困难,黑龙江就开始传言粮食价格会涨,经过夏季洪涝,到9月末黑龙江提前迎来早霜,这个传言就应验了,多种因素造成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预计比上年减少100亿斤。

此外,国家自实行农业结构调整以来,退耕还林等措施使农业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中国的粮食产地面积曾高达15亿亩,目前已下降到14亿亩。此外,近5年,粮食价格低迷造成农民种植谷物的积极性减退,改种回报比较高的经济作物或弃农从事其他行业,粮食产量近3年也在逐年递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3年粮食产量8613亿斤,比上年下降529亿斤,是1990年以来粮食产量最低的一年。

粮食减产使得粮价自2003年8月至2004年4月出现了一轮快速上涨。于是,今年秋天粮食收购价格比往年高出很多,尤其像大豆、葵花这样的经济作物,涨幅都在30%以上;水稻每斤由0.6元涨到0.8元,玉米由0.38元涨到0.45元,大豆每斤由0.9元涨到1.4元,芝麻从3.00元涨到8.00元,葵花从0.8元涨到了1.3元。

虽然农垦总局小幅减产,但今年总局的农户收入至少增加了20%。农垦总局的农民们纷纷{L-End}表示,如果每年价格都这么好,他们就继续种粮。

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就会导致价格的变化。当人们对于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的时候,商品的价格就会上升。举个例子来说,在炎热的夏季,人们想要吃更多的冰淇淋。这个时候冰淇淋的需求量增加了,反映在市场行为上,就是说,冰淇淋供不应求,打了市场的均衡,冰淇淋的价格就有2元涨到了2.5元,从而达到了新的市场均衡。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商品的价格每变动1%时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数。通常,商品的需求量和它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关系,因此,需求价格弹性总是负值。一般地,我们总是关心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以便进行比较。我们把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1的商品称作富有弹性,把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小于1的商品称作缺乏弹性。

当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于1时,边际收入小于0,这时销售量增加,总收入下降;销售量减少,总收入增加。总收入与价格同方向变动。当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等于1时,边际收入等于0,这时销售量增加,总收入不变。总收入与价格变动无关。当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时,边际收入大于0,这时销售量增加,总收入上升;销售量减少,总收入下降。总收入与价格反向变动。

粮食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于1。当粮食减产、销售量降低时,粮食的价格会上升,农民的总收入反而会增加。反之,粮食丰收,粮价会下降,农民收入也下降,即“谷贱伤农”。

第十一节 水为什么没有钻石值钱——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佳士得拍卖行周三在纽约拍卖一枚重达32.01克拉的稀有钻石,结果以770万美元成交。

报道称,这枚钻石是已故美国女慈善家安嫩伯格(Leonore Annenberg)的遗物,是她生前作为90岁大寿礼物在美国洛杉矶购入,原先估价在300万至500万美元之间。

据报道,这枚钻石为四C级正方祖母绿琢型钻石,无论是在成色、净度还是切割、形状方面,都可谓完美无瑕,无可挑剔。这枚钻石被镶在一枚戒指上,侧翼镶有2粒各重1.51克拉和1.61克拉的梨形钻石。

另据香港《大公报》报道,佳士得珠宝部门负责人{L-End}表示,这枚钻石被命名为“安嫩伯格钻”,其光芒盖过了其它钻石。每1亿枚钻石中,只有600枚重量达到1至2克拉,而“安嫩伯格钻”重量达到32克拉,可见其确实是“稀世珍宝”。

如果没有价格,社会就会陷入一片混乱。有了价格,人们才能够分出各种资源和商品的稀缺性,才能够使和会分工和科技进步成为可能。那么,价格是怎么定出来的呢?为什么有的物品价格高,而有的物品价格低呢?

人们买东西,都是因为它对自己有用,例如买面包是为了充饥。当然,在一些个别的场合,比如为了保存财产,人们会去购买一些无用而值钱的东西,比如黄金,但是这并非人们购买的最终目的,人们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变卖这些东西,去买进更有用的东西。所以说,商品就是因为它直接或者间接具有某种用处才被人出钱购买的。

按照这样的推理,我们可以说,价值高的东西一定有较大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高的物品价格也一定昂贵。生活中似乎有很多的例子能够证明这一点,例如,一辆汽车不仅速度快,而且跑得更快,拉得更多,坐着更舒适,而一辆板车不仅需要人用力来拉,而且拉不了多少,所以,汽车的价格比板车的价格要多很多。

但是,实际上很多事例却能够从相反的角度来推翻这个结论。人的生命离不开阳光、水份和空气,据说,一个人3分钟不呼吸就会窒息而死,3天不喝水就会脱水而死,7天不吃饭就会饿死,但是一个人如果如果没有钻石、黄金,却依然可以好好地活着。从一个人的生存来说,空气、水和食物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钻石、黄金,但是非常奇怪的是,钻石的价格高得价值连城,而水的价格却极其低廉,空气更是完全不用花钱。

对于人来说,极其有用的水和空气价格低廉,甚至不用花钱,而看似没有多少用处的钻石和黄金却价值连城,这正常吗?

早在二百多年前,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在《国富论》第一卷第四章中提出了著名的价值悖论:“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但它几乎不能购买任何东西……相反,一块钻石有很小的使用价值,但是通过交换可以得到大量的其他商品。”

不过,亚当?斯密在他写作经典的《国富论》前十年发{L-End}表的一篇讲演中就解决了水和钻石的悖论。钻石和水的价格的不同在于它们的稀缺性不同。斯密说:“仅仅想一下,水是如此充足便宜以至于提一下就能得到;再想一想钻石的稀有……它是那么珍贵。”斯考特思教授补充说,当供给条件变化时,产品的价值也变化,斯密注意到一个迷失在阿拉伯沙漠里的富裕商人会以很高的价格来评价水。如果工业能成倍地生产出大量的钻石,钻石的价格将大幅度下跌。

其实,斯密以前的教授海彻森和其他学院的老师已经在几年之前也解决了这个悖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首先由消费者的主观需求决定,然后再由商品的相对稀缺性或丰富程度决定。简而言之,由需求和供给决定。

通过对于各种价格现象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律:

第一,凡是过分多余的,人们可以随意取用的东西,不论怎么有用,都不会成为高价的商品;

第二,凡是用处不大,没人需要的东西,无论数量多少,同样不会成为高级的商品;

第三,花费大量劳动生产的物品可能价高,也可能价低,主要取决于他是否符合人们的需求;

第四,高价的东西可能包含着大量的人力劳动,有可能不包括,关键看这种东西是否对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总之一句话,较丰富的商品,价格较低;较稀缺的商品,价格较高。

19世纪70年代,三位经济学家门格尔、杰文斯和瓦尔拉斯分别说明价格(交换价值)由它们的边际效用来决定,而不是由它们的全部效用(使用价值)决定。因为水是丰富的,增加一单位水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很小,因而水的价格很便宜;而钻石是极端稀缺的,获得一单位钻石的边际效用很高,因而钻石的价格是昂贵的。

也就是说,一种数量很多,但是需要它的人不是很多,这种东西就比较平凡;一种东西很少,但是要的人很多,这种东西就比较珍贵。一种拿到市场去交换的东西,如果东西很多但是想买的人不多,这样东西就会便宜;如果东西不多但是想买的人很多,这样的东西价格就会很高。用经济学的话说就是:供求决定价格。或者确切地说,供求对于需求越是稀缺,价格越高,否则价格越低。

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写道: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就是这个道理。

说到底,一件物品的价格是有它的边际效用决定的。对于人类来说,水的确很重要,没有水,生存都成为问题,但是当你拥有的水超过你所能饮用的量时,水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小,只能用来浇浇花、洗洗车。反之,当你只有一丁点的水时,就会把这点水儿全部用来饮用,因此在缺水的地方,水的边际作用很高,价格也很高。

如果我们进一步地继续探讨,就会发现,物品的边际效用还跟它的生产成本有很大的关系,钻石之所以稀少,是因为挖掘钻石的难度比较大,所以产量很少,导致它的边际效用很高,所以价格也很高。所以说,物品的价格是有物品的效用和成本同时决定,而效用和成本在市场上又{L-End}表现为人们对这种物品的需求和供给,这两种力量共同控制着价格的高低。

第十二节 经济发展的动力——劳动分工理论

2007年3月中国******正式对外宣布国产大飞机立项,同意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

大飞机项目由总装备部成立相关领导小组,负责大型运输机项目的研制工作,其技术研究和生产制造将完全按照现有的军用飞机研制体系进行,目前研发地址选在西安,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下属的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负责,一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主要生产单位,型号很可能是180—200吨的大型运输机。

最被业界关注的大型客机项目选址问题,目前已确定在上海组建新的大型客机股份公司,按照研发、总装和销售三位一体化的公司模式运作。上海作为研发、总装和营运总部,制造则可分包给四川、陕西和沈阳等地的其他航空工业企业。

从技术上看,大飞机项目的上马不仅能够满足中国民航发展的需求,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形成的产业链将带动包括数控、新材料在内的众多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飞机处于产业链的顶端,堪称拉动工业技术链条的“总龙头”,其研制无疑将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1776年3月,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观点,并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进国民财富的巨大作用。

斯密说:一个劳动者,如果对于这职业(分工的结果,使扣针的制造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没有受过相当训练,又不知怎样使用这职业上的机械(使这种机械有发明的可能的,恐怕也是分工的结果),那么计时努力工作,也许一天也制造不出一枚扣针,要做二十枚,当然是绝对不可能的了。但按照现在经营的方法,不但这种作业全部已经成为专门职业,而且这种职业分成若干部门,其中有大多数也同样成为专门职业。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要做圆头,就需要有二三种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涂白色,乃至包装,都是专门的职业。这样,扣针的制造分为十八种操作。有些工厂,这十八种操作,分由十八个专门工人担任。固然,有时一人也兼任二三门。我见过一个这种小工厂,只雇用十个工人,因此在这一个工厂中,有几个工人担任二三种操作。象这样一个小工厂的工人,虽很穷困,他们的必要机械设备,虽很简陋,但他们如果勤勉努力,一日也能成针十二磅。从每磅中等针有四千枚计,这十个工人每日就可成针四万八千枚,即一人一日可成针四千八百枚。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末,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针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

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分工论,在当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分工可以提高效率,所以到20世纪初亨利·福特就把生产一辆车分成了8772个工时。分工论成为统治企业管理的主要模式。

分工理论对于生产是非常重要的,毫无疑问,正确的分工会带来生产效率的快速增长。斯密的《国富论》就是从分工开始论述的。斯密认为,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第一个决定因素是分工,他把分工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国民财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分工之所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分工促使劳动专门化,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分工可以节省因工种转换而损失的时间;分工使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有利于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

分工理论对于发展经济学的贡献最大,它不但从静态上说明分工提高社会的生产能力,而且从动态上解释经济起飞。从信息理论看,分工是一种信息不对称。在分工社会中,专门从事某一生产的人,只管钻研自己有关的生产技术,而不必去过问别的知识。由于人的精力有限,他可以不问其它而专门创造并积累自己的生产知识。当社会内每一个都如此做的时候,整个社会所掌握的生产技术可以成亿倍地扩大。如果比较一下孔子时代社会所掌握的生产技术和今天人们所掌握的生产技术就明白这种比较是多么有道理。诸子百家传诸后世的哲理证明那时的人不比今人更笨,但生产水平却不可比拟,从根本上说,这全是分工造成的。

然而这种信息不对称也造成了另一不利条件,即买方不知道产品的真实成本。我们大多数人都消费电视机,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它是如何生产的,知道它的成本的人就更少了。而在古代,种粮的人虽然未必去牧羊,但至少他曾见过牧羊是怎么回事,即使没见过起码他能想象某件东西是如何生产的。所以说:走遍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这种信息不对称,产生了投机行为的机会。而且分工越是发达,此种机会越多。只有卖方之间的竞争才能纠正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危害。

分工发达的结果是交易次数增加,而交易是有成本的,所以分工不会无穷细分,它停止在分工的边际收益等于交易的边际成本的那个分工程度上。当新的经济制度出现,并能降低交易费用时,分工将进一步细化,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第十三节 和珅为什么没用过手机——经济增长

美国《华尔街日报》曾经公布过1000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个人,其中有6名中国人,而清朝的巨贪和珅就名列其中。

和珅的家产,在嘉庆四年查抄时,统计为109册。如果把清单详细列出来,足够一本书的篇幅,其中的一小部分,大约有26册做了估价,价值在2亿两白银以上,估算其总资产当有8亿两白银以上。和珅家的金银珠宝到处都是,夹墙内藏着黄金,地窖内埋着白银,珍珠、玉器、珊瑚、瓷器、字画、房产、钱庄……嘉庆皇帝组织一个班子,好不容易才点清楚。

乾隆末年,国家财政每年的实际收入大概是7000多万两白银,和珅的财产相当于清朝盛世10年的财政收入。如果按购买力平价折合成今天的人民币,和珅的资产大概有250亿左右。所以当时就流传着一句话是:“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尽管和珅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但很遗憾,和珅并没有享受过我们现在认为理所当然的许多便利。和珅没有看过电视、没有玩过电子游戏、没有用过电脑、没有上过网,没有用过电子邮件,更别说用QQ和MM聊天了;在炎热的夏天,他没有用过空调,让自己享受过哪怕一丝清凉,他从来没有享受过宝马奔驰,更不用说做飞机旅行了,他从来没有用过手机,也别说给自己的亲人或者手下打电话了;如果他生了病,他肯定也没有使用过今天的许多药物——比如说今天被广泛使用的抗生素等。

请你想一下,如果给你250亿,让你穿越到清朝,去享受和珅的生活,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你愿意穿越吗?估计你做出否定的回答。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今天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比几百年前的巨富都要过得舒服,你会穿越到清朝吗?

很多人都非常向往古代的生活,总觉得古代的生活恬静、优雅,遍地小桥流水,是最纯粹的自然生活,如果你这样想,那就错了,让我们看一下某位历史学家对于古代生活的描述吧:

很多人只看到中世纪留下来的美丽教堂、伟大的艺术品,就滔滔不绝地把我们现在的丑陋文明(它匆忙、喧嚣,还有机动车发出的难闻尾气)跟一千年前的城市相比较。但那些中世纪教堂周围,总是环绕着凄惨的小棚子,同他们相比,现代的廉价租房就仿佛豪华的宫殿了。的确,古代人并没有闻到难闻的汽油味,但是却有更难闻的味道伴随着他们:被扔到大街上的腐烂垃圾的难闻味道;主教宫殿周围的猪圈味道;肮脏的人们发出的难闻的馊味。这些人的帽子和外套,是从祖父那里继承下来的。他们从不知道用香皂洗浴是什么滋味。考虑到这些,你就会开始明白,经部不知是当代广告商嘴皮子上的口头禅。

之所以有这么巨大的差别,就在于经济状况。在经济不发达的时代或者地方,比如古代或者现在的非洲,人们经过艰苦的劳动,只能够维持自己的生存。每年,他们就会有几个月吃不饱肚子,因为还没有到下一个收获的季节。他们经常要遭到饥荒、瘟疫以及病痛的伤害,很多孩子没有成年就会夭折,成人不到40岁就会死去。

而在经济发达的社会,人们没有饥荒,食品的数量和品种增多,婴儿的死亡率大大减低。人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和生存无关的活动——体育、文艺、旅游等等。

人们的生活水平为什么会改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经济增长。只有经济增长,人们才能够摆脱贫困,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可以说,当一个国家75%的人都处于贫困中时,重新分配享有的收入是无济于事的。实现改善的唯一方法就是经济增长。

要想促进经济增长,就要提高生产率。如果生产更加有效果,而且能耗消耗的更少,就意味着经济增长。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不断增加,生产率也就会随之提高。

技术的提高、创新以资本的生产都能够提高生产率。如果一个人购买了洗衣机,他就有时间去赚更多的钱,他就有更多的钱去看一场球赛或者吃一吨大餐,这样就刺激了体育产业和餐饮业的发展,而体育产业和餐饮业的发展,又会刺激其他产业发展,如此循环下去,就会导致经济迅速增长。

一般来讲,经济增长和一下因素有关:

第一,物质资本。如果人们用工具进行工作,就能够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比如铁制工具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而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极大的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发展,而电脑的应用可以使我们的效率提高几百倍,甚至完成过去不可能完成的工作。而一架飞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够飞过几千里……总之,工具越多,工人就越能迅速而又准确地工作。而且,物质资本不仅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可以直接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比如说,我们现在仍然使用几十甚至几百年前建造的桥梁恶化隧道,并且从中获得价值。

第二,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经济学家用来指代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术语。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又一源泉。有技术和数量工人劳动生产率会比没有技术的工人高很多。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力资本许多方面和物质资本相同,和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本提高了社会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

第三,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自然界提供的生产投入,如煤炭、石油等。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有两种,一种是不可再生的,比如煤炭、石油等,还有一种是可再生的资源,比如森林资源等,当砍掉一棵树后,还会再生一棵树来。

不过,自然资源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例如,日本尽管自然资源不多,但仍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第四,技术条件。技术就是懂得生产物品和老五的最好方法。由于技术的进步,可以用很少的人就可以完成以前需要很多人才能够完成的任务,可以极小的代价来取得更大的收益。例如杂交种子的应用提高了土地的应用率,动力更强、效率更高的飞机使人类可以在更多的领域大展身手。

总之,从企业家的角度来说,他们要追求利润,所以不断寻找新的市场和资源,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成本更低的方法;而从劳动者的角度来说,他们为了追求更高的薪酬,也会对自己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参加教育或者培训。这些努力都会使社会中的物质资本增加,生产资源扩大,生产技术进步,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提高,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动力。

同类推荐
  •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金融危机”还没结束,“气候危机”开始上演,企业如何“转危机为商机”?“十二五”规划中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企业如何紧抓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在低碳经济中拔得头筹?低碳经济中企业需要达到哪些标准?各领域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本书作为第一本从低碳商业模式角度阐述如何把握低碳经济新商机的专著,聚焦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发展,解读低碳商机与国家政策,并通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育、乐六大领域的典型案例,剖析低碳商业模式的特征、意义,给出可操作的建议与对策,帮助企业完善自身商业模式,实现低碳化,发现新商机、创造新价值!
  • 农产品流通中广告效应及策略研究

    农产品流通中广告效应及策略研究

    本书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浙江水果市场为调查对象,对浙江果品生产经营者广告投放意愿以及消费者购买水果的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发现政府和行业协会对果品生产经营者的广告选择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而消费者则对水果产品可感知的质量和产品来源的信息较为关注。其结论表明,品牌广告和产地广告对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都有较大的作用,而广告的有效性则应注重农产品广告制作的专业性和策划性等。书中进一步例举了一些着名国外进口农产品在国内市场成功推广的案例,分析了农产品广告的创意策略、媒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 公共财政评论2009.1

    公共财政评论2009.1

    公共财政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以弥补市场缺陷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的财政模式,其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必然要求公共财政制度的呼应和支撑。从此角度讲,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远未到位,公共财政建设之路还很漫长,财政的公共化改革也必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理论方面,还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实践方面,都会不断出现各种新问题和新情况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 地产大博弈

    地产大博弈

    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资本市场惨淡、银根紧缩、原材料涨跌难定……在内忧外患的双重重担之下,中国经济转型的困难辐射到各个角落,从资本市场到实体经济,无不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大潮起起落落。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业的调整自然也在所难免。
  • 赋税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赋税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威廉·配第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的奠基人,统计学创始人,最早的宏观经济学者。他一生著作颇丰,《赋税论》全名《关于税收与捐献的论文》,是威廉·配第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在这本书中,威廉·配第结合爱尔兰的现状和问题,阐述了王领地税、估价、关税、人头税、彩票、捐献、罚金、垄断、官职、什一税、铸币、炉税、国内消费税等事项的性质和职能。
热门推荐
  • 星神宿

    星神宿

    信过天,奈何天欺我;信过命,却命运多舛;生肖劫,掌轮回;灭生死,定姻缘,我掌乾坤!
  • 复仇半生

    复仇半生

    因为《校废》还没有修完,我就打算重新写一篇简单一点的,你们无聊的时候能消遣消遣时间,这样也能减少我的压力。这篇就是第二篇文,这篇文是我的一个梦境的联想、改编,所以我写的就会像流水账,你们就当做是看童话故事吧。这文后期可能会玛丽苏,不喜的左拐!不勉强。
  • 断路时代(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断路时代(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未来的某一天,全世界的电突然消失了。没有了现代通讯手段的人们,将被迫重新回到柏拉图的洞窟之中。人类将如何重新认识我们身处的世界,如何重建道德与秩序?作品通过六个相互关联的故事展现出对一个图景的六种想象,同时它们也像六条支流,最终汇集出一个可能的合理的解释。“谁控制着电子记忆,谁就控制着历史……如果我们持续地信任着这种电子记忆,我们的历史将会被抽离。”
  • 六道轮回主篇

    六道轮回主篇

    本身起名六道轮回,但是有人了,为了不剧透觉得起主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要用我的一生来纪念你

    我要用我的一生来纪念你

    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不会放开你的手,我会好好的保护你,永远在你身边。青春是美好的,但也是珍贵的,错过了就没有了,我们曾经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相遇,但都错过了彼此。有人说:爱一个人不是一定要去拥有他,只要彼此相爱就够了。
  • 蜀山大世界

    蜀山大世界

    一名现代大学生一次意外身亡醒来后发现自己居然重生到蜀山大世界中,是喜?是悲??
  • 盗墓之道也

    盗墓之道也

    一段盗墓故事的传奇就从白清明开始。白清明的爷爷白一城举家搬迁来到皇城,为在皇城能够生存,不得以盗墓来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在盗墓中发现一本《阴阳归心经》,全家只有白清明能够习得里面真谛,于是踏上了一条充满惊险无比的盗墓路途中......
  • 婚非得已,男神的闪婚甜爱

    婚非得已,男神的闪婚甜爱

    一觉醒来,身边的美男让她目瞪口呆。“你……”她结结巴巴。俊眉一挑,他大手一勾,下巴抵在她的头顶,嗓音慵懒:“乖,再睡会。”她失声尖叫,为什么她暗恋过的学长男神会在她的床上!*乔瑾怎么都想不到,一次意外后,她被抱上男神的粗大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是靳安硕。他就像是战无不胜的白马王子,驾着五彩祥云来到她的身边。*民政局门口,她死瞪着手里的小红本,一脸狐疑。觉都没睡醒,怎么就结婚了?某个一路拐着她来的男人,淡定的抽走她手里的结婚证,“这个我保管。”她咂舌,小声嘟囔:“结婚证?我,结婚了?”他扑哧一笑,食指挑起她的下巴,轻轻一吻,“老婆,跟我回家。”*这就是一个男神吃掉小迷糊的故事,有宠有疼,还有点虐狗。男女1v1,身心干净,一个心黑手狠,一个傻傻的掉坑里爬不上来,欢迎收藏~推荐完结文:http://www.*****.com/?a/896528
  • 我爱你很爱

    我爱你很爱

    你对我是一见钟情???这么了。一见钟情,一般都是见色起意。哦,所以你当初是见色起意了。这个!齐依被墨玉反问的哑口无言。好了,见色起意也好,日久生情也好,只要是你都好。说完把齐依揽进了怀里。那你还没回答我,是不是见色起意了,齐依仰着头看着墨玉说这。没办法,是个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