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09800000033

第33章 病态社会心理的自我调适(2)

3.吝啬心理的表现与危害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收入普遍增加,像葛朗台、泼留希金那样典型的吝啬鬼、守财奴在当今已很少见,吝啬行为也不再限于财物,而是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当今吝啬行为有如下表现:

(1)不愿借钱借物给人。如今有一个独特的现象,越是大城市,越是收入高的地区,人们就越吝啬、越计较个人的得失;而在边远的山区村寨,人们的收入水平很低,却乐意帮助乡邻。有人曾做过实验,在大城市和乡村分别假扮迷路者,向10位市民和10位村民寻求帮助,结果发现,只有二三位市民愿意提供帮助,而村民则有七八位愿意提供帮助。有人认为大城市的居民来自东西南北,已没有乡下人固有的那种乡里乡情。城市居民收入的有限性和生活高消费值,使一些人对周围的人与事变得非常小心谨慎,他们从不轻易向人许诺与施舍。

(2)不赡养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终”、“孝顺父母”,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可是现在有些做儿女的,相互推诿、不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四川一位八旬老人,养育5个儿女,可是儿女在父亲丧失劳动能力后,一个也不愿赡养,致使老人沿街乞讨,露宿街头。老人的子女个个怕吃亏,完全忘记了自己应负的责任。长子要特别关注自己的示范作用,长子吝啬小气必然影响其余兄弟姐妹。另外,在一些养父子关系中,也存在不赡养老人的情况。有些夫妻自己没有生育能力,从别处抱养一个孩子,但孩子长大成人,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就不顾养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将老人遗弃。

(3)遗弃女婴。中国社会历来有重男轻女的观念,“生儿弄璋,育女弄瓦。”于是乎有些人就只想生一个儿子,有的产前做B超,不是儿子就做“人流”;有的生下女婴后,就将她遗弃在路旁,然后再生育儿子;有的把儿子视作宝贝,把女儿当做累赘。这实质上是一种感情上的吝啬心理。

(4)重衣食不重教化。现在有些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关照得无微不至,高级食品、衣服玩具,不管价钱有多高,都舍得去买,唯独不愿给孩子以精神上的教化。这一方面反映了一些人素质的低下,同时也是一种感情吝啬的行为。

(5)不关心周围的事物。有些人遇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捐款、让座的助人之事他不做;遇到别人有难,他不帮。这种吝啬之人已近乎麻木不仁的冷血动物。

吝啬作为一种自私、冷漠的病态行为有极大的危害性。

首先,它破坏了人类所固有的仁爱之心、同情之心。“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具有社会性,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互助关系,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是人类的美好属性。吝啬之人极度自私,不给别人任何帮助,将人的本性降格为动物本性。吝啬破坏了人类美好的社会关系、伦理关系与道德关系。吝啬之人也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与遗弃。

其次,物质与精神上的吝啬心理将会对一些社会成员造成精神及肉体上的伤害。试想,被子女抛弃的老人,被父母遗弃的女孩,他们将会面对什么生活?一个被父母重养轻教长大的孩子,他们的灵魂又是多么的空虚?一个面临困境向他人伸出求援之手的人,得到的只是白眼,他的心里有多痛苦?作为人,实在不该有吝啬之心。

4.吝啬心理的自我调适

吝啬的危害如此之大,我们应当尽快消除吝啬心理。不妨作以下自我尝试:

(1)认知领悟。即认真思考,领悟吝啬的不合理之处。人活在世上,需要钱,但更需要亲情与友谊;小气冷漠,只会割断亲情,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赡养老人、抚养子女更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过去曾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应理智公正地看待。关心与帮助历来是相通的,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在情理法的合理范围内,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帮人就是帮自己。

(2)皈依宗教。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提倡扬善除恶。例如佛教就告诫人们多积阴德,来世有报;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多做好事,多资助困难之人,菩萨是可以看到的;善良之人必定心想事成,不育者将有子嗣,经营者将带来永昌,百姓人家将无病无灾等等。

我国港澳台地区、东亚及世界各地有不少虔诚的宗教信徒都大力资助社会慈善事业,做了不少好事。宗教是一种信仰,具有助人的暗示作用,能消除人的吝啬心理。

四、自我封闭心理

1.自我封闭心理的含义及其特点

“封闭”本义指严密盖住。自我封闭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自我封闭者都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因而是一种环境不适的病态心理现象。

自我封闭心理具有如下特点:

(1)普遍性。即各个年龄层次都可能产生。儿童有电视幽闭症;青少年有性羞涩引起的恐人症、社交恐惧心理;中年人有社交厌倦心理;老年人有因“空巢”(指子女成家居外)和配偶去世而引起的自我封闭心态。同时,在不同的历史年代都可能存在这一现象。过去有所谓“清士”、“遗民”,当今有孤独无友之人。

(2)非沟通性。正常人都有相互沟通交往的需求。据统计,人除了8小时睡眠外,一天中其余70%的时间被用来交流信息与情感。而有封闭心态的人,则不愿与人沟通,很少与人讲话。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害怕或讨厌与人交谈,前者属被动型,后者属主动型。他们只愿意与自己交谈,如写日记、撰文咏诗,以表志向。

(3)逃避性。自我封闭行为与生活挫折有关,有些人在生活、事业上遇到波折与打击后,精神上受到压抑,对周围环境逐渐变得敏感,变得不可接受,于是出现回避社交的行为。

(4)有孤独感。因为自我封闭者把自己与世隔绝,他也就没有什么朋友,时常感到很孤独。

2.自我封闭心理的成因分析

自我封闭心理实质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由于个人在生活及成长过程中常常可能遇到一些挫折,挫折引起个人的焦虑。有些人抗挫折的能力较差,使得焦虑越积越多,他只能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回避环境,降低挫折感。还有些人受社会错误观念的影响,如“逢人只讲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出头椽子先遭烂”,如此等等,就降低了社会交往与自我表现的程度。社会交往是正常人的一项基本需求,交往能传递情感,满足人的社会与精神需求。而有自我封闭心理的人则人为地剥夺了这项需求,使得信息狭窄,情感隔绝,孤独感、隔世感油然而生,从而使心理活动病态化。从儿童来讲,如果父母管教太严,儿童便不能建立自信心,不敢越雷池一步,宁愿在家看电视,也不愿外出活动。对青少年而言,同一性危机是产生自我封闭心理的重要原因。同一性危机是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同一性危机是青年企图重新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产生的自我意识的混乱。换言之,即指青年人向各种社会角色学习技能与为人处世的策略。如果他没有掌握这些技能与策略,就意味着他没有获得生活自信心以进入某种社会角色,他不认识自己是谁,该做些什么,如何与他人相处。于是,他就没有发展出与别人共同劳动和与他人亲近的能力,而退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不与别人有密切的往来,这样就出现了孤单与孤立。对中年人而言,艾里克森认为一个健全的中年人应关心和爱护下一代,为下一代人提供物质与精神财富(还应包括整个家庭成员)。如果一个人不能关心下一代,或者不能完成上述活动,那他就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这种人只关心自己,不与他人来往,或者自我评价低而懒于与人交往。对老年人而言,丧偶丧子的打击,很易使人心灰意懒,精神恍惚,对生活失去信心,不能容纳自己,常常表现为十分恋家。例如住在医院,焦躁不安,回到熟悉的家,情绪才能平稳下来。

可见,自我封闭心理与人格发展的某些偏差有因果关系。

3.自我封闭心理的表现与危害

(1)不愿结婚。“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一种社会习俗,也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但有些大龄青年男女宁愿独身也不愿成家。大男不成家,大多是不愿承担起建立家庭、养育子女的责任;大女不出嫁,是在期待出现理想中的“白马王子”。有一位单身女教师这样写道:“单身有单身的快乐,但也有单身的孤独,特别是寒冷的夜间,孤独像迷雾一样缠绕着我,心很凉很冷,有时甚至颤栗……但我绝不会找一个不是自己真心实意喜爱的人成婚。”这些大龄男女青年,或者回避现实,或者期望过高,都将自己封闭起来。

(2)社交恐惧。这多发生在那些性格内向者身上。由于幼年时期受到过多的保护或管制,他们内心比较脆弱,自信心也很低,只要有人一说点什么,马上就对号入座,心里紧张起来。他们最怕到公开场合去,在生人面前常显得束手无策,于是干脆躲在家中不出来。

(3)自责心理。有些人因生活中犯过一些“小错误”,例如偷过东西、看过黄色录像片、违反过交通规则等,他们也许并未受过别人的惩处,但由于道德观念太强烈,导致自责自贬。自己做错了事,就看不起自己,贬低自己,甚至辱骂讨厌摒弃自己。总觉得别人在责怪自己,感到惶惶不可终日,于是深居简出,与世隔绝。

(4)消极的自我暗示。有些人因为个子特别矮小,或者特别高大,或者有某些身体缺陷,或者容貌丑陋等等,于是十分注重个人形象的好坏,总是觉得自己长得丑。这种自我暗示,使得他们非常注意别人的评价,甚至别人的目光,最后干脆拒绝与人来往。

自我封闭阻隔了个人与社会的正常交往。它使人认知狭窄,情感淡漠,人格扭曲,最终可能导致人格异常与变态,因此应尽快调整自我封闭的心态。

[病案]

季某,男,25岁,中专文化,个体商业户。

一年前,季某一次参加一位朋友的生日宴会回来,突然感到莫名恐惧,不敢外出见人,多方治疗无效。为此妻子大为恼火,骂他中了哪门子邪,后来听朋友说可以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于是便来到了心理咨询所。他向心理医生作了如下陈述:

“我两年前下岗,自己开了一家百货店,生意挺不错。不久,街坊一位长得挺‘帅’的哥们儿也开了一家更大的商店,开业后不久生意就红火起来。一次我和他一同去赴一位朋友的生日宴会,都是同行,他大受朋友们的欢迎,不少人争着和他聊天,像众星捧月似的,搭理我的人却很少。于是顿感心中不安,中途退席回家。从此,我不时感到惶恐不安,老为我绝不可能超过他而感到害怕。开始,他还只是怕和他在一起,后来一见到我就害怕,整天担心他会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不久,就连顾客上门买东西我也感到害怕。以致无法继续营业而停业待在家里,我甚至不敢出门会客,如此情况已有一年多了。”

根据季某的描述,医生认为这属于异常心理中自我封闭心理的症状。季某参加宴会,自感不如那位“帅哥”朋友,于是产生恐惧,并且越来越严重,直到最后害怕见面,不能营业,不敢出门会客,躲在家里。这是典型的因社交恐惧而造成的自我封闭。社交恐惧和消极的自我暗示造成的这种自我封闭心理,对季某的生活和工作已造成了极大的妨碍,季某已表现出对人恐怖症的某些症状,必须进行积极的心理治疗。

医生决定采用满灌疗法并配合药物加以治疗。满灌疗法,又称“暴露疗法”、“冲击疗法”和“快速脱敏疗法”,是鼓励季某直接接触导致恐怖焦虑的情景,坚持到紧张恐惧感觉消失的一种快速行为治疗法。季某并非性格懦弱之人,又有与对方接触的意愿和基础,因此,采用“满灌疗法”并配合药物对其治疗最为恰当。

心理医生先与季某惧怕的“帅哥”朋友取得联系,请他协助医生对季某进行心理治疗,取得他的积极支持。于是,让他在约定的时间(季某并不知道)突然登门拜访季某。季某开始十分紧张,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和朋友的热情配合下,季某慢慢平静下来,顺利地与那位朋友交谈了一个多小时。几天后,在医生的鼓励和陪同下,季某主动回访对方。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要求他们至少互访四次,每次访问后,请季某到诊所对心理医生详谈访问的过程与感受,然后由心理医生有针对性地对季某进行心理调适。随着互访的次数增多,季某的感觉一次比一次好。在心理治疗的同时,心理医生辅以适量的抗恐惧焦虑药物如多虑平、阿普唑仑等进行辅助治疗,帮助季某消除恐惧焦虑情绪和改善睡眠。

前后经过三个多月的心理治疗,季某的症状消失,他的商店又重新开业,工作、生活也恢复了正常。

4.自我封闭心理的自我调适

(1)乐于接受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会面对许多挫折,有些人习惯将失败归因于自己,总是自怨自艾。他们十分关注别人的评价,遇事忐忑不安。我们应学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结于外部因素,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走自己的路”,乐于接受自己。一个长相有缺陷的青年,因害怕别人讥笑而不敢见人,后来他努力发现自己的优点,如聪明、成绩好等。优点发掘得越多,他就越自信,最后完全走出了自我封闭的圈子。

(2)提高对社会交往与开放自我的认识。现代社会要求人不仅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且还要“交八方友”。交往能使人的思维能力和生活机能逐步提高并得到完善;交往能使人的思想观念保持新陈代谢;交往能丰富人的情感,维护人的心理健康。

只有开放自我、表现自我,才能使自己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享受到人间的快乐和温暖,而不再感到孤独与寂寞。一个人的发展高度,决定于自我开放、自我表现的程度。谁敢于开放,谁敢于表现,谁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要改变封闭状态。

克服孤独感,就要把自己向交往对象开放。既要了解他人,又要让他人了解自己,在社会交往中确认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目标,成为生活的强者。如果沉浸在“自我否定”、“自我封闭”的消极体验中,就会闭目塞听、思维狭窄、阻碍自己去积极行动。故有的心理学家将这种自我封闭的心态称为“自我监禁”。

(3)精神转移法。即关注的焦点由自我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以减轻心理压力。例如有一位异嗅恐怖症的女孩子,身上本无异味,但总是心怀疑虑,认为有味,如口臭、狐臭、屁臭、汗臭等。只要精神一紧张,自己就能“闻到”臭味,由此害怕见人,但精神放松或转移注意力,这臭味便消失了。这种情况可用精神转移法缓解,例如练字、作画、唱歌、练琴等。

(4)系统脱敏法。自我封闭者要正视现实,要勇敢地介入社会生活,找机会多接触、多了解他人。这样不断摸索经验,扩大与外界的交往。可以从最容易的做起,逐步增加难度。如:写信→打电话→上街→外出见朋友→参加集会→邀朋友来家做客→在电台为朋友点歌→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在公开场合讲演→担任某一群体负责人。

五、空虚心理

1.空虚心理的含义

《辞海》释“空”,虚也,指中无所有;“虚”,空也,与“实”相对。空虚心理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片空白,没有信仰,没有寄托、百无聊赖,或沉溺于牌九,或酗酒吸毒,或****偷盗,或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如行尸走肉。

2.空虚心理产生的原因

产生空虚心理常有社会和个人两方面的原因,下面分别论述。

“精神空虚”是一种社会病,当社会管理运行机制发生偏差时,常导致人产生空虚心理。具体说来,有以下这些情况:

(1)社会精神支柱的消失。精神支柱是一种信仰,是大众在社会生活中所公认的价值体系和人生榜样。例如一些伟人及其思想论说;一种理想社会的模式;一些自幼在学校、家庭所接受的道德伦理,诸如“好人一生平安”、“好人有好报”等信念。精神支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能激发人不断进取,但是社会常常并不按照人们心目中想象的轨迹发展,理想的社会模式常常为一些捉摸不定的、难以适应的形态所取代。多元化的价值观往往取代了单一的、固定的价值体系。在这种情形下,原来的社会精神支柱可能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感。

(2)个人价值的抹杀。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有赖于群体意识和社会价值,但是社会价值和群体意识又是构建在个人价值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个人的自尊、自爱、自信,就不会有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作贡献的能力。如果社会不考虑个人价值的存在,或者过多地抹杀个人存在的价值,人就会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青少年若受到过于严厉的管教,成人的成就长期得不到社会的承认,老人得不到子女的赡养,都会导致空虚心理的产生。

(3)社会交往的畸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交流沟通与友谊,但交往有平等的原则,地位相等、志趣相同者才会有真正的友谊。在社会变迁中,有些人的政治与经济地位一跃而起。地位的变化使得一些故友之间出现了鸿沟,原来无话不谈的局面已不复存在,新的社交圈正在形成。“有钱的人常常是孤独的”,因为经济地位高的人,商品意识往往特别强,并极易将这种意识渗透到与别人的交往中去,因而难以与他人建立和维持种种非功利性的比较平等真诚的友谊。他们常常怀疑别人与他们交往的动机不纯,是为了钱而来交朋友。有一位25岁的男青年很有钱,但个人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虽然周围不乏出色的女孩追求他,但他老是为她们是爱他的钱还是爱他这个人而思虑不已。此外,有钱人在外界常常是一副强者的形象,他们不愿让外人看到自己也有难处,因而羞于启齿向人诉苦,只能把烦恼埋在心里,从而加重了所固有的孤独、空虚感。

从个人角度来说,空虚心理源于以下方面:

(1)自我贬低、缺乏自信。个人的早期生活不幸、父母早逝或生活在离异家庭,从小得不到温暖与关怀,犹如“瓦上霜,路边草”,自觉低贱,自暴自弃,看不到前途和光明。社会上的流浪儿、闲杂人员多半属此类。

(2)错误的认知。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存在错误的认知,以偏概全将社会看得一无是处,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只讲个人利益,不尽社会义务。当社会责任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过分讲究个人得失,一旦个人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就“万念俱灰”。这种情形在青少年与一些成人中间较为普遍。所谓的“80后”现象与此也有一定关系。

(3)无法满足的精神需求。人有许多需求,大致有生理需求、物质需求、社会需求与精神需求几方面。一般而言,生理需求与物质需求满足较易,后两种满足较难。在现代商品社会里,人们都在努力创造与积攒财富,但是财富与财富带来的快乐并非成正比例。

当财富积聚到一定程度后,一些人对金钱则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新鲜感、快乐感和满足感,甚至会对之产生麻木乃至厌倦。而当生活没有了往日奋斗追求的动力,人生也就丧失了目的与意义,于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在百无聊赖中度日,或者设法寻求一些更新更强的刺激。一些豪赌、纵欲的富豪老板就属此类情况。

3.空虚心理的表现及其危害

空虚心理有如下表现:

(1)丧志综合征。即缺乏做出决定或根据自己做出的决定去行动的能力。这种病态行为的根源在于精神空虚、情绪紧张、意志薄弱,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易受暗示及环境的摆布,并有酗酒、嗜烟、聚赌等不良行为。例如一些犯罪团伙及迷信团伙的成员,之所以受团伙头目的操纵、摆布,就是因为空虚丧志,不能自控。

(2)否定一切。这在青年中较为常见。心理学家汤姆利尔茨认为,儿童向青年期转化,便带来了青年人对外界关心的逐渐减弱,从而将注意力逐渐转向自己的内部世界。这时向内部世界的转移是由青年内在的本能萌动所致,青年在这个时期一下子落入了暴力性的不安之中,因而有所谓青年的反抗、蛮横、怠慢、见异思迁、冷淡等心理表现,他们不但否定了外在世界,也否定了自己。汤氏将青春期称为“否定期”。这一时期的青年人,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被称为“孤独的、骚动的青春一族”,行为上自然是“虚无主义”。

(3)富贵病。多见于社会上的“款爷”和“富豪”。由于他们的身份与地位较为显赫,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烦恼。例如对生活的厌倦,对孤独的感慨,对财富与生命安全的忧虑等等。为了解除这些烦恼,有些人不是将财产投入再生产,而是在享乐中寻找刺激,在刺激中寻找欢乐,这也是一种空虚行为。

(4)“混日子”。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病态行为,所谓“混”就是随大流,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实际上就是无远大理想,把社会责任推诿给别人,自己则老等“天上掉下馅饼”坐享其成,“混混儿”心理自然也是空虚的。

空虚心理一损国家,二害集体,三伤自己。对其危害,必须通过社会努力与自我调适加以克服。

4.空虚心理的自我调适

根据空虚心理产生的原因,只要个人主观努力,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精神空虚是可以克服的。

(1)对社会存在抱有一种较为现实的认识。社会是由许多组织、群体、个体组成的,社会的跨地域性、跨时空性,决定了它存在着许多亚文化。主体文化与亚文化构成了社会形态的多元化、复杂化。换言之,社会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要学会看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社会的积极面,绝不能以偏概全,只看到社会的消极面,从而不求上进、委靡不振。

(2)磨炼意志,提高战胜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把握自己命运和行为的能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事要有恒心,做人要有理想与抱负,正确对待失误与挫折,在逆境中锻炼成长。顺境中的人们也要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不能只停留在经济追求与享乐上。

(3)多读名人传记。以名人的奋斗史作为人生的楷模,正确认识自我,不时反思自我,记录自我的人生轨迹与心理变化轨迹。从中感悟人生的奥秘,了解困惑与抉择的得失,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从而确立一种“积极有为”的人生哲学,除去毫无精神追求的消极心态。

(4)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或者学习琴棋书画。实践长才干,实践出成绩。成绩能强化个人价值,满足个人的自尊、自爱、自信的需要,而成就动机与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也为个体行为不断增添新的动力。

(5)运用音乐来调节个体的情绪和行为。节奏鲜明的音乐能振奋人的情绪,军乐曲、进行曲能使人斗志昂扬、情绪高涨,而旋律优美悠扬的乐曲能使人情绪安静而轻松、愉快,轻音乐能使人增加生活的乐趣和了解生活的意义,从而增进人对生活的能动性和自信心。对较严重的精神空虚症可以采用音乐治疗。

综合而言,虚者实之是调适空虚心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法,使感到空虚的个体内心充实起来,常常可以取到良好的调适效果。

[病案]

王某,男,52岁,机关干部,副处级。年过50过后,常感人生没有意思,空虚无聊,精神抑郁,常失眠。多方医治效果不好,经人推荐求治于心理医生。

王某自述:常言道:时光如箭,似水流年,有钱难买人不老。人要不老该多好,然而自然界的永恒规律总是春秋代序,岁月难再。今年我已五十有二,已经走上了人生的黄昏道。

听说现在有人将50岁仍然划入青年的行列,我是举双手赞成,可惜似乎与习惯不相符合,要得到社会的认同也还有待来日,我恐怕难享这荣光了。我觉得,年过半百,那真不是滋味。

年过半百,首先难以回避的是外貌上所反映的岁月催人老。不仅皱纹悄悄地爬上了脸庞,而且白发频添,走路时腰板也不那么直了,步履更难有年轻人那么轻快了。总之,老了!外表形象的这种从量变到质变,开始时自己尚不知觉,可是经不住外界的不断提醒。最初听到称我老的,是前两年一天早晨上街买菜,一个卖肉的大老远就喊:‘老头儿,要瘦肉么?’

当时听到,悚然而惊,油然而怒,心中骂道:‘你这杀猪的,瞎了眼!’可是有一次挤公共汽车,正好站在一个学生边上,这学生朝我望了望,腼腆地站起来,说:‘老同志,您坐。’我那心中的滋味真无可名状,既感谢孩子们学雷锋懂礼貌、心灵一片纯洁,又感叹自己竟已到了被孩子们‘尊老’的年龄了。然而,难道自己真老了么?私下总不服这口气。但最近单位一小青年结婚,几个人到他家去吃喜酒。这小青年家刚刚才会哑哑学语的小侄女分门别类地对来人称呼:‘叔叔,阿姨,伯伯’,称呼到我时,居然是:‘爷爷!’童言无忌,这是最公正的也是最权威的评判了,对着孩子我无言以对。

年过半百,体质也有明显的变化,总感到这精气神儿一年不如一年,而家中的药瓶子又一年多于一年。晚上外出,老伴总要关照一句:当心点儿。过去风风火火惯了,哪有这句话来着,可现在这句话虽听着心烦,但又感到并非多余。首先这眼睛就没有过去那么尖,能不当心么!

“年过半百,最感尴尬的是工作上的事儿了。现在60岁退休,对我们这种50多岁的人来说有一句最形象的民谚:提拔嫌老,退休嫌早。据说现在年过半百的还在领导岗位上的人,正好处在‘踩杠’年龄,每年人事调整最怕上级想到自己。一想到,就坏了。一通知谈话,就完了。所以每年人事变动,如果‘摸’不到,就有漏网之鱼那种大难不死的感觉,和青年人希望引起领导注意的心情真是迥然相异。说句实在话,难道年过半百,还恋占位置么?或许是,但也不尽然。反正还有几年就要退下来了,迟早的事。主要是退居二线后,那滋味儿,真够受的。做了调研员,名为领导层,可又不是领导,而现任领导又不好给老领导分配什么实在的工作,若开领导班子会,人家是请你参加好呢,还是不请你参加好?你每天按时按点来上班了,要做的事就是通过‘调研’提点建议,提多了,又怕讨人嫌。索性开明一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是一辈子工作惯了,还没退下来,就这么自由散漫,心中那个烦躁真甭说了。所以人过半百后工作的那10年,是一生工作中最不尴不尬和最为难的10年。”

这位患者从心理病理学的角度来讲,是精神支柱丧失和错误的认知引起的异常心理中的空虚心理。其表现为恐老畏老,否定一切。他对“老”的畏惧和对年龄的在乎已达到神经质的地步。故导致精神抑郁,神志恍惚,经常失眠。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病态心理,如不及时治疗,易演变为精神疾病。

根据患者的情况,心理医生决定采用自我调整的心理治疗方法并辅以药物治疗来医治其空虚心理。

六、压抑心理

1.压抑的含义与特点

压抑,按《辞海》解释,“压”为积压,应该送出的东西搁置不发。“抑”为抑制、控制约束,使不能为所欲为;还有一义指“抑郁”,即郁郁不乐。陈良《寄题陈同甫抱膝亭》诗曰:“此意太劳劳,此身长抑抑。”压抑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态社会心理。心理学上专指个人受到挫折后,不是将变化的思想、情感释放出来,转出去,而是将其抑制在心头,不愿承认烦恼的存在。压抑能起到减轻暂时焦虑的作用,但不是完全消失,而是变成一种潜意识,从而使人的心态和行为变得消极和古怪起来。心理压抑有如下特点:

(1)内向性。当个体与外界现实发生矛盾时,个体不是积极地调整与外界的关系,而是退缩、回避矛盾,退回到个人的主观世界,自我克制、自我约束、息事宁人,以求得心灵上的安静。

(2)消沉性。回避矛盾不等于解决矛盾,只要矛盾存在,就不可避免地使个体体验到不愉快的情感。这种感情与日俱增,逐渐使整个心理消沉下去,心理压抑者自我感觉往往是不好的。

(3)潜意识性。受挫的思想与情感压抑在心头,久而久之,就会转化为潜意识。潜意识又支配人的需求和动机,例如一个事业上屡遭失败的人很想干一件一鸣惊人的事情,如制造一出事端等;又如越是禁止的事物,人们越是想去打听其奥秘等等。心理压抑与自我克制不同。自我克制是在理智支配下,在一定场合对自己的情绪、行为作适当的控制,这是人适应环境的一种行为表现。而心理压抑则是无论在什么场合下,对自己的情绪、思想、行为所作的过分的压制,其结果往往导致行为的异常。因此有必要对压抑的成因作进一步的分析。

2.压抑心理的成因分析

压抑心理源于外部环境,也有个体自身的原因。从外部环境来讲,如果个体与环境不协调,有过多的挫折感,就可能产生压抑心理。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过多的行为规范。行为规范是调节、约束个体行为的行为准则。如果行为规范太多,过于严厉,或者规范与个体的接受程度差距甚远,个体极易产生压抑感。例如,有些社会对妇女有许多清规戒律;有些家长过分地管教孩子;有些单位与部门对下属有过高的要求,都会使之产生压抑心理。

(2)过重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上的压力。人活于世必然要进行工作、学习、生活等实践活动,若这种实践与人的能力相适应,个体就能取得预想的成绩,就有成就感;若人的能力不能承担这些实践任务,或者长期超负荷地工作、学习、生活,不堪重负,个体就可能感到痛苦与压抑,如有的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习负担、成绩下降,就会感到压抑消沉。

(3)紧张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有合群性,希望自己能被他人接纳。亲密的人际关系能增强人的自信心,满足人的社交需求;而紧张的人际关系使人的精神与社会方面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个人的志向处处受挫,或“怀才不遇”,或遭人冷遇,自然会产生孤独无援的感觉,结果可能导致个体采取回避现实的行为。

从主观原因来看,有以下情况易产生压抑心理。

(1)个体的某些身心条件较差。如容貌较差,有生理缺陷,或者才能不及人等,都可能引起他人的讥讽与嘲笑。在他人的消极评价中,个体极易产生自卑感、自我否定感。有些人可能加倍努力,化压力为动力,有些人则可能感到压抑和痛苦,变得自我封闭或自暴自弃。

(2)某些气质与性格更可能产生压抑感。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心理学上常将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等四种典型气质。不同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胆汁质的人外向而过于兴奋,多血质的人外向而灵活,黏液质的人内向而安静,抑郁质的人内向且过于抑制。因此,抑郁质的人具有敏感、多愁善感的特点,对同一事物,他们的压抑感可能要比其他气质的人更明显。性格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一般而言,外向性格的人遇事往往用情感将它表现出来;内向性格的人则常常把感情压抑在内心,其中消极的情感会转化为压抑感。可见调整改造个人的性格、气质对克服压抑感是十分必要的。

3.压抑心理的行为表现及其危害

压抑心理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态社会心理现象。它存在于社会各年龄阶段的人群中,它与个体的挫折、压力有关,继而产生自卑、沮丧、自我封闭、焦虑、孤僻等病态心理与行为。

挫折与压抑感之间互为因果,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圈。一般而言,压抑心理的行为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忧郁。主要表现在:忧心忡忡、失眠、易疲劳、精神不能集中、性格孤僻、自我封闭、不合群、个人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不大、对前途失去信心、感到外部压力太大、情绪低落、自惭形秽、手足无措等。

(2)厌倦。对任何事都失去信心,打不起精神,懒得和人讲话;工作、学习、生活的效率急剧下降;不愿承担社会工作和义务;成就动机下降等。

(3)优柔寡断。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做事无主见、不果断,做决定犹豫不决,没有敢为天下先的魄力与勇气等都属于优柔寡断的表现。

(4)社交障碍。由于心情消沉,不愿多与人打交道,表情呆板,少有笑言,敏感,戒备提防他人,生怕被人抓住把柄,知心朋友越来越少。

(5)躯体化焦虑。由于将消极情绪压抑在内心,个体的焦虑感会明显增强,自我感觉不好,焦虑又常以躯体不适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头痛、肠胃不适、疲倦等;有的则以暴饮暴食的方式去摆脱压抑感,结果导致肥胖症。

(6)改向行为。被压抑的情绪与思想,有些会转化为潜意识,潜意识又会以动机的形式,驱动某种行为。越被压抑的情绪、思想,越可能在适当的时候以改头换面的方式表现出来,如一个学生在学习上遇到挫折,他的成功感受到压抑,则可能在另一种场合去表现自己,或爱好文体活动,也可能以恶作剧来释放能量,表现自己。

[病案]

蒋某,男,22岁,理工科院校三年级学生。

蒋某自述:“近半年来,不知是怎么回事,我总不能安心学习,手中拿着书心里却老想着别的事,成绩一落千丈。我分析这可能是由家庭情况造成的。我在家里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快乐过,难以忍受母亲野蛮的态度,所以从我懂事后就从未叫过母亲,也不知现在该如何对待母亲。以前和小叔家的关系还不错,半年前和他们的关系也搞得十分僵,由此影响了学习的情绪。家中有母亲和年长我11岁的哥哥。我从小与祖父和祖母生活在一起,父亲在我上大学第一学期时自杀了,我在奔丧期间未掉过一滴眼泪。父亲是家中的长子,尽管很聪明,但初中未毕业就早早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我的小叔叔是大学生,母亲是农村姑娘,很厉害,经常与我的叔叔、婶婶吵架,同时又时常迁怒于我的父亲。父亲为人很老实,从早到晚很少说话,只知道干活。我七岁离开祖父回到了父亲身边。从那时起,母亲攻击的矛头转向了我,常因一点点小事就骂我,甚至于打我。在我不注意把大便纸扔在便池中没冲下去时,母亲竟让我用手拿起来放到书包中。我学习成绩好,经常看书到深夜,母亲就骂我是讨债鬼,一天到晚什么事情也不做。父亲为此很为难,但最后总是帮着母亲说话。上高三时,在家庭的压力下我觉得我的精神快崩溃了,不想参加考试了。但在叔叔、婶婶的帮助下,我鼓起勇气参加了高考,总算获得了好成绩。因此我把叔叔婶婶当成了亲人。我与叔叔、婶婶家的关系很好,他们给予我真诚的帮助,但是大二寒假我在叔叔家时,叔叔因看不惯我抽烟、喝酒,和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行为而批评了我。我感到十分不满,与叔叔吵了起来,提前回校了。现在我觉得世界上一个亲人也没有了,即使是以前对我比较好的叔叔也疏远了我,由此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心情感到十分压抑,性格逐渐变得孤僻。”

他的叙述已明显地表明他是因家庭生活的不温暖而产生压抑的情绪,并由此影响了学习成绩。同时,因为母亲对他的态度刻薄,使他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防卫机制,以至把他叔叔善意的批评当做故意找茬。认为外界的一切都是“灰暗色”。以前尽管性格比较内向,但对学习还是比较有兴趣的。自从与叔叔的关系相处不好后,多愁善感,好思虑,感到悲伤,孤独,失去了以往的兴趣和爱好。

要使这位同学摆脱家庭生活给他造成的阴影,首先要让他认识到自己在处理叔婶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应与他们搞好关系,进一步使他能与母亲正常相处。

4.压抑心理的自我调适

(1)要正确面对社会现实。要知道社会是一个由多元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社会有光明,也有阴暗;世上有好人,也有坏人。看待社会不能过于理想化,要看到社会成员之间实际上存在不平等的地位和待遇上的差距。人与人不能单纯互相攀比,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社会的公平性,而应正视社会,承认差别,努力去缩小与别人的差距。

(2)要正确看待自己。遇到挫折,应先从自己的主观方面去寻找原因。“勤能补拙”,用自己的勤奋特长弥补不足之处;坚信“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只要积极有为,长善救失,“天生我材必有用”;要停止自我比较,不要担心不如别人,要自己接受自己,确立一种自强、自信、自立的心态。

(3)多读些圣贤哲理与名人传记。圣贤名人之所以成功,就是他们能从挫折中走出来。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挫折,如何战胜挫折到达成功的彼岸,圣贤们的思想与足迹能予以我们许多启示。孔子讲学“三虚三盈”,但他不气馁,不断努力,终于培养出“三千弟子”。南非原总统曼德拉为反对种族歧视坐牢26年,终于取得斗争的胜利,这些名人事例都能给人以希望和勇气。

(4)积极做些富有建设性的工作。压抑会产生厌倦、懒惰的行为。越是懒于动手做事的人,越容易发生心理危机。为了与懒惰作斗争,不妨列出一个工作、学习、生活日程表,包括早练、读书、写作、交友、上街、娱乐等。不论大小事情都列入其中,并认真、专心地去做。假如没有心情编计划,只要先行动起来就够了,你不必等到想做事的时候才开始,因为你没有做事的欲望,可能永远也懒得动。一旦你成功地完成一项工作,心里就会踏实得多。

(5)主动帮助别人,乐于助人,使人精神健康。如果心理压抑者通过志愿工作,如社区服务或帮助邻居行动不便的老人购物,通过帮助别人来改善自己的心情,你会发现只要有同情心,能够理解别人,自己对社会也是有价值的。

(6)让快乐进入你的生活。许多沮丧的人放弃了他们最喜爱的业余活动,这只会让事情弄得更糟。为了扭转你目前的心情,不妨每天做些激烈的活动,多参加社交活动,如朋友联欢会、聚餐或看电影等。让微笑常写在你脸上。心理学家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行为能够影响情绪。当你感到压抑时,不要拖着双脚垂头丧气地走路,要像风一样疾走;不要躬着背坐着,而要挺直身子;不要愁眉苦脸,而要露出笑脸。这样做本身就能够让你感觉良好。

(7)坚持锻炼身体。英国教育家斯宾认为“健康的人格寓于健康的身体”。有许多精神压抑者通过体育锻炼,出一身汗,精神就轻松多了。科学家认为,呼吸性的锻炼,例如散步、慢跑、游泳和骑车等,可使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因为这些行动让人肌体彻底放松,从而消除紧张和焦虑的心情。

(8)回归自然,有益于身心健康。当你精神压抑时,可漫步于田间地头,跋涉于山河之间,看春华秋实,听蝉鸣鸟啼,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因此产生许多联想与灵感,悟出人生哲理,以调适自己的不适心态。

同类推荐
  •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译文心理)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译文心理)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可以说是弗洛伊德毕生贡献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在书中,精神分析大师秉其行医多年的细微观察和洞见,旁征博引,娓娓而谈,将无意识的领域扩展到日常生活之中。他为我们掀开了遗忘、错误、迷信等等日常现象的奥秘。丰富实例将引您跨进一个崭新的境界,带给您全新的观点和思考方式。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从病态现象的观察出发,经由梦、神话、传说、艺术创作的研究,而终于在正常人日常生活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获得了最坚强的据点。唯有研读弗洛伊德本人的著作,才是了解精神分析学的最佳途径。
  • 马斯洛精选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马斯洛精选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本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马斯洛的代表作之一。对于我们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和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调动自身的一切积极因素,健全自我人格,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享受人生的幸福与快乐,追求人生的真正成功,这不能不说马斯洛的学说也适应了我们每一个追求人生成功者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出版本书的动机之所在,在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作为生命本体的人的心理需要,作为具有创造性的人们劳动的价值回归心理需要,作为个体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要,作为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本要体验人生快乐与幸福的心理感情动机等。
  • 精神焦虑症的自救:演讲访谈卷

    精神焦虑症的自救:演讲访谈卷

    本书简单明了而又具体地说明精神焦虑症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治疗它的方法。作者不仅告诉读者要正视自己的焦虑症状,还提供了大量摆脱焦虑情绪的技巧。阅读本书能让人克服压力、战胜恐惧、放松自己、享受生活。
  • 你所不知道的怪诞心理学

    你所不知道的怪诞心理学

    你觉得能够从一个人的笔迹里面看出他的个性吗?你觉得有些人为什么就爱给自己找不自在?你知道为什么我们会对一个观点有不同的见解和争论吗?你知道现在的“男身女相”和“女身男相”都是为什么吗?你知道颜色和减肥之间存在关系吗?你觉得“笔仙”和“灵魂出窍”是非常诡异难辨的事情吗?在这本书里,描述了许多怪异的现象,在这些千奇百怪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人类在不同层面的秘密心理。我们探索的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就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里。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本书是个体心理学的开创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经典著作。本书以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作为开篇,进一步探讨了身与心的关系,以及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自卑感与优越感。书中以大量的实例为基础,从家庭、学校、职业、爱情、婚姻等多个方面分析了自卑感的成因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指引人们超越自卑,追求卓越。
热门推荐
  • 斗罗之神奇的系统

    斗罗之神奇的系统

    新书《斗罗之我的老师是教皇》已经开始上传,请多多支持!不一样的斗罗哦! 一觉醒来,正在备考的王小天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斗罗大陆,而且还得到了一个神奇的系统。 “叮,你受到了攻击,不朽之身武魂启动,你的不朽之身得到些许提升。” “叮,你吸收了一块魂骨,系统自动增其威能。“ “叮,你发现了美女,抵抗诱惑能力得到些许提升。“ 多年后,有武魂殿学者这样记载道:“他是武魂殿改革的引路人,他是武魂殿唯一的荣誉大长老。“ 亦有史莱克学者记载道:“他是七怪的引路人,是史莱克城的奠基人。“ 昊天宗书录中记载道:“他让昊天宗重现光辉! ………(Ps;本书单女主,但不是无脑反派爽文,不喜请移步!)
  • 微信改变世界

    微信改变世界

    由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网络新经济研究者、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专家邱道勇先生撰写的国内第一本微信相关书籍《微信改变世界》在京上市发售。该书从微信应用入手,详细介绍了微信的发展,也收录了微信营销的经典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
  • 重生之风移云动

    重生之风移云动

    一次偶然的穿越,一段曲折的人生,本想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上天却给了他第二次的生命,本想藏身于冰冷的后宫陪伴自己的母亲,却又被卷入到复杂的后宫争斗。纵身江湖本想长长见识,却总在他不经意中牵扯更多,平凡如他怎麽总会遇上那麽多麻烦的事,不想插手却又不忍心撒手不管,当麻烦上门他还能逃得了吗?不识情不懂爱,在经历亲情友情后,遇到爱情他总是逃离,常在溪边走哪有不湿鞋,看着那一再坚持的人,他真不知道是不是还要逃?萧无尘一个霸道却又温柔的人,在一次次交际中,不知不觉的丢了心,“有些是一旦发生就无法摆脱,无论你逃到哪里我都会把你找出来。”
  • The Task and Other Poems

    The Task and Other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不愧是英雄

    我不愧是英雄

    灾难就像一场史诗级的剧本。神明从上帝角度将这场声势浩大的戏剧一步步推上无法逆转的高潮。男孩从贫弱里走来,跨过江河三千里里弥漫的凛冬苍雪。做一个英雄愿目之所及,心之所想,思之所念——被温柔以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City Woman⑤:无敌情人来按铃

    City Woman⑤:无敌情人来按铃

    他这怪胎是打哪冒出来的?哪有人三更半夜不睡觉跑来应征工作,只不过是征工读生,他有必要这么积极吗?“人不可貌相”这话用来形容他恰恰好,大熊般的身材却有颗玲珑心和一双巧手,修水电、换地板、煮饭打扫他样样行,一副无所不知的模样更是让人把他当神崇拜。为抵挡长辈的相亲攻势,她情商与他假扮情人,谁知她演得太入戏,假戏真做的爱上他。但在好友眼中,她对他的感情很“盲目”,只因她压根不知亲密爱人究竟是何来历……
  • 武匠录

    武匠录

    武匠,以武入匠。这是一个纹章的世界,算式的世界。不同的纹章秘技,不同的纹章物品,不同的生存境界。没有人能命令包宇,也没有人能左右或影响包宇。为了走出只属于自己的道路,包宇利用身为武匠衍生出来的计算师能力拼命与人抗争。只有努力才能创造出奇迹,这就包宇走出的武匠之路。
  • 机甲旋风——黑洞帝国之战

    机甲旋风——黑洞帝国之战

    西元2059年,黑洞帝国神秘的组织,企图称霸宇宙,人类为此防抗,制造出了类人机器人,来阻止黑洞帝国,会发生怎样的奇幻历险呢?
  • 帝域至尊

    帝域至尊

    萧辰穿越武之大陆,携亘古第一功法混沌星辰诀勇闯帝域,成就一代帝域至尊传奇,炎黄子孙威名远扬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