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25500000003

第3章 让不满足贯穿你的一生

无休止的需要是人的特性,但并非所有的需要都会得到满足,只有极少数会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会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当这个被满足了,还会有一个站到突出位置上来。人总是在希望着什么,这是贯穿他整个一生的特点。

这样,我们就有必要研究所有动机之间的关系,同时,如果我们要使研究取得广泛的成果,就必须放弃孤立的动机单位。内驱力或欲望的出现所激起的行动,以及因目的物的获得而引起的满足,统统加在一起,仅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撷自动机构成单位的总体合成物的人为的、孤立的、单一的例子。

这种动机的出现实际上总是取决于整个有机体所可能具有的其他所有动机的满足或非满足状态。需要某种东西本身就说明已经存在着其他需要的满足。假如大部分时间我们都饥肠辘辘,假如我们不断地为干渴所困犹,假如我们一直面临迫在眉睫的灾难的威胁,或者,假如所有人都恨我们,我们就不会要去作曲、发明数学方法、装饰房间或者打扮自己。

动机理论的创立者们注意到以下两个事实:除了以相对地或递进的方式外,人类从不会感到满足;需要似乎按某种优势等级自动排列。这两个事实却从未给予过合理的重视。

种种情况表明,为内驱力或需要制作分解式表格的计划应坚决予以取消,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显示,这样的表可靠性在理论上是很短暂的。

首先,它们意味着各种内驱力均等,即,在力量的强度以及出现的可能性上的均等。然而这并不正确,因为任何一种欲望浮现于意识中的偶然性,取决于其他更具优越性的欲望的满足或者不满足状态。各种特定的内驱力出现的偶然性有极大的区别。

其次,这样列表意味着这些内驱力中的每一种都与其余的内驱力不相干。而事实上它们并不是以任何一种类似的形式相互姑立的。

再次,以行为为基础制定的一览表,已完全将内驱力的全部动力性质置之度外。例如,它们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两方面可能是不同的;一种特定的内驱力实际上可能是几种表达自己欲望的途径,等等。

这样列表的荒谬还在于,表中内驱力的排列连孤立分散的数字的算术和这样的形式也算不上,相反,它们是按具体特征排列的。换句话说,一个人在表内列上多少个内驱力完全取决于他对这些内驱力进行分析的具体性程度。

实际的图景并不是很多木棒依次排列,而是犹如一套木箱,一个大木箱内装3个小木箱,这3个木箱子又各自装有10个木箱,这10个箱子又分别装有50个更小的木箱,依此类推。或者可以再作一个比喻,仿佛是对一块组织的剖面进行各种倍数的放大。

这样我们谈到某种要求满足或平衡的需要时,可以更明确地说是吃的需要,再具体些,填满肚子的需要直至对蛋白质的需要及某种特定蛋白质的需要等等。

我们现在掌握的一览表,大都不加区别地包括进了在不同放大倍数上的需要。由于这种混淆,造成了一些一览表可能包括3种或4种需要,另一些则包括数百种需要。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可以有这样一种内驱力一览表,它包括从1~100万的任何一个数量的内驱力,其多少完全取决于分析的具体程度。

我们应该了解到,如果我们试图讨论基本的欲望,就应该将它们清楚地理解为分属不同系列,不同的基本类型或者基本范畴。也就是说,这样一种基本目标的列举应是抽象的分类而不是编成目录的一览表。并且,互不相融的关系似乎已非常明显地展现在已经公布的内驱力的一览表之间。

然而事实上,它们之间不但没有相互的排斥,而且它们的相互重叠甚至使我们几乎不可能完全清楚和严格地把某一内驱力同其他内驱力分开。在对内驱力理论的任何评论中也应指出,内驱力概念本身多半出自对生理需要的过分关注。

在对待这些需要时,区别刺激物、有动机的行为、目的物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当我们谈到爱的欲望时,要区分内驱力和目的物却不会那么简单,在这里,内驱力、欲望、目的、主动性似乎都是另外一回事。

可利用的证据的重要性似乎向我们表明,任何动机生活分类所依据的唯一坚固的根本的基础是基本的目标或需要,而不是任何一般的刺激物意义上的内驱力一览表(是“吸引”而不是“推动”)。

在心理学的理论建设中,强调不断变化,在这种不断变化中只有基本的目的保持不变。我们早已讨论过的考虑就支持这一论点,不必进一步证明。

既然我们已经看到有动机的行为可以表示很多东西,它自然就不是一个分类的良好的基础,同样,特殊的目的物也不是分类的良好基础。

一个对食物有欲望的人,以适当方式获取食物,然后吃和咀嚼食物,实际上这可能是在寻求安全而不是食物;一个正在经历性欲、求爱、完全性行为的全部过程的人,也许实际上是在寻求尊重,而不是性欲的满足。

内省地出现在意识中的内驱力、动机行为,甚至被明确追求的目的物或结果,它们没有一个可作为人类动机生活的动力分类的坚实基础,但愿仅仅靠逻辑的排除过程,最后给我们留下主要为无意识的基本的目的或需要,以作为动机理论分类的坚实基础。

同类推荐
  • 二三十岁要懂的博弈论诡计

    二三十岁要懂的博弈论诡计

    迄今为止最实用的博弈手法及案例解读。博弈在人生中就像一个策略,不同的策略选择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而每一个人都会对自己的策略慎之又慎,这就是博弈能够带给我们的乐趣,让我们在生活中收获更多的精彩。
  • 幸福女人

    幸福女人

    当今,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女性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本书从恋爱、婚姻家庭、处世、美容和养生五个方面,针对女性在生活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和困扰,立足社会和人性的角度,,进行理性的分析和介绍,以期对于女性在工作和生活中把握自己、适应社会、排忧解难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 卡耐基成功经典:当众说话与说服技巧

    卡耐基成功经典:当众说话与说服技巧

    本书记述了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包括“末代皇帝”、“天津寓公”、“伪满皇帝”、“特殊战犯”、“普通公民”五个部分。
  • 智慧故事会:启迪一生的100个哲理故事

    智慧故事会:启迪一生的100个哲理故事

    探讨启迪问题的书籍很多,稍加浏览对照,便可以发现,内容大同小异,而真正具有特色的很少。本书则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它的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如品格、处世、心态、观念、生活等,不仅涉猎广,而且挖掘深,可谓一本“人生小百科”。100篇故事,每一篇都是一个哲理,是人生体验的升华,是人生智慧的结晶。在创作上,避开生硬简单的说教;在语言上,平平淡淡中引发出人生的真理、真心、真情。读者只要粗略一读,就会产生祛除心中烦恼、兴犹未尽的感觉;用心仔细品读,更会使人茅塞顿开、神清气爽,生发灵性与睿智。
  • 禅之趣

    禅之趣

    入于禅的人生是智慧且又充满机趣,淡泊而又归于宁静的。这种人生,将使你摆脱多少尘世的烦恼,跳出多少宠辱的惊扰,品味多少生命的真趣,挹取多少心灵的清光!诸法无我,明心见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热门推荐
  • 花开万般红紫

    花开万般红紫

    在现代憋屈地走了一遭,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要让自己活的开心……
  • 非婚不可

    非婚不可

    相恋七年的男友,为了事业娶了市长千金。“夏夏,我爱你,我希望你能跟着我一起奋斗!”奋斗?她在心里鄙视。他TMD奋斗成总监了。她TMD奋斗成情妇了,还要在情妇的道路上斩荆披棘。去他妈的!她一夜买醉,却错“上”了军长大人。神~~是你说的,当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只是,这扇窗好大啊啊啊,威武神勇的军长大人!从今以后姐就靠你罩了!
  • 都市狂少

    都市狂少

    偶喜欢美女。偶不是好色之徒。美女喜欢偶,这不是罪过吧?机缘巧合,是祸是福?千里逃亡,异界纵横。是非善恶,一念之间。
  • 三千短篇故事集

    三千短篇故事集

    短篇小说,反转风格!在故事中体会不同人生!
  • 结庐记

    结庐记

    致敬传统武侠小说之作。南梁年间,群雄割据,主人公历经家仇国难,砥砺成长,展开了一个波澜壮阔的铁血传奇故事。
  • 现代公共关系学

    现代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运用传播沟通媒介,促进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从而为组织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的管理活动。而公共关系学就是专门研究社会组织与其相关公众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彼此合作的规律性及工作技法的学科。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各类成人教育或培训的教材,还可作为对公共关系学有兴趣的读者的入门读物。
  • 我与周先生

    我与周先生

    和周棋洛先生的日常~又是一篇豆腐渣文呢~不会写见谅
  • 农民维权一本通

    农民维权一本通

    从历史来看,农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亟须维权。在我国历史上,农民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自身权益长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民们翻身做了主人,改变了以往社会底层的弱势处境。但是,由于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以及以城市为中心的城乡二元制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一时期,他们一方面勒紧裤腰带支持我国工业化建设,几乎把土地产出的一半拿出来上交国家;另一方面,他们还在国家的动员之下,纷纷离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产业工人。
  • 校园雨夜

    校园雨夜

    一个为了应付学校要求写的大学生校园类剧本
  • 离别后请珍惜

    离别后请珍惜

    恋爱的生活-婚后的生活-离婚后的生活你品,你细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