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25500000041

第41章 抽象认识和理论认识的整合

我在前面已阐述了经验知识的价值、必需以及相对于抽象知识的优先权,接下来,我要讨论抽象知识的价值、美和必需。不过,我的总论点已经很明确:只有那种二歧化的、孤立的抽象知识才那么危险,我指的是那种和经验对立的、分割开的而不是建立在经验之上并与之相结合的抽象和体系。可以这样说,与经验知识分割开的抽象知识是虚假而又危险的;不过,对于人的生活来说,建立在经验知识之上并与之在层次上相整合的抽象知识才是一种有益的必需。

对经验的整理、解释和进行格式塔般的层次安排,是抽象的开端,这使经验有可能由受到局限的人类所概括、把握,但不致被经验所淹没。我们直接的记忆广度是七或八或大约这个数目的分离物体,同样,我们也知道,六或七或八组分离物体也有可能在一次直接的知觉中被感知和概括。这也是我能想到的对许多物体进行整体层次概括的最简单例证。使这些编组包容面越来越广阔,最后便有可能使一个人——尽管他受到很大局限——在单独一次统一的知觉中感受整个世界。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全然无政府,全盘混乱,完全无秩序,或所有这些分离事物中的关系混乱。这在某些方面或许是新生儿所面临的世界,在另一些方面又像是恐慌的精神分裂者所面临的世界。尽管在短时间里可以视这种生活为一种乐趣,但绝不可能长时间忍受它。这甚至是更真实的,如果我们考虑到实际生活的必需,考虑到必须生存,必须同它打交道,同它交往,那么一切手段、一切的关系,和一切有关目的和手段的分别领会也可以归入抽象这一标题。就手段和目的的相对重要性或相对层次的意义上而言,纯粹而具体的经验不会以任何方式区分一种经验和另一种经验。我们现实经验的一切分类都是抽象的,对于相似与不同的一切意识也是如此。

也可以这样说,对于生活本身和人性最充分和最高的发展而言,抽象都是绝对必需的。自我实现必然隐含着抽象。没有全套的符号、抽象概念和词汇,即语言、哲学、世界观,甚至根本不可能设想人的自我实现。

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把对那种和具体相分割的抽象所做的抨击与对那种和具体及经验在层次上结合在一起的抽象的抨击相混淆。我们在此或许可以想到哲学所处的境地。克尔凯郭尔和尼采是两个主要的例子,他们不是抨击一般的哲学,而是抨击那长期以来脱离实际生活经验基础的庞大抽象的哲学体系。实际上,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在很大成分上也是对这些庞大的、文字的、先验的、抽象的哲学体系的一种反驳。这是一种回归到生活自身的尝试,也就是说,如果这些抽象要保持活跃的话,那么,回归到一切抽象必须以生活为基础的具体经验上。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区分一下“经验的概括或理论”和“先验的概括或理论”。前者仅仅是组织和统一经验知识的一种努力,使我们能用我们有限的头脑把握住它。先验的理论不做这样的努力。它能完全在一个人自己头脑的内部编织形成,并能继续发展而无须参照经验知识和无知区域。一般地说,它是作为一种确定性提出的。实际上,它犯下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即,否认人的无知。真正的经验论者或有经验论头脑的一般人经常会意识到他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以及他的所知的相对可靠性和不同程度水平。经验的理论是在真正意义上的谦虚。经典的、抽象的、先验的理论不需要谦虚,它能成为并往往确系傲慢的。

我们或许也可以这样说,抽象的理论或抽象的体系变成功能上自立的了,因为它让自身远离了本该说明并赋予意义或组织起来的基础经验。它继续前进,过着它自己的生活,作为一种自在的理论,自给自足,有它自己的生命。

对照地看,经验的理论或经验的体系保持着和经验事实的联系,它把这些经验组织成一个容易驾驭的、可以把握的统一体,并且和这些经验事实处于密切联系的状态。其结果是,它能在新的信息变得可资利用时转化、改变并容易修正自身。

那就是说,如果它的意图是解释并组织我们关于现实的知识,它就必须是一种变化的东西,而它要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实知识,就必须要适应这一不断改变和扩展的知识基础,也必须成为能适应的和灵活变化的。

在这里,有一种理论和事实之间的相互反馈,这种反馈在那种功能上自主的抽象理论或体系中能成为完全缺乏的,因为后者是已经变成自我生成的。

我要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哥尔德斯坦说过的还原到具体和我说过的还原到抽象这两者之间的不同。我愿把这两种还原和我在自我实现者中的发现做一对比,他们的特征是既能成为具体的又能成为抽象的。

在一定意义上讲,我认为接受经验的优势和逻辑上的优先是经验论自身精神的另一表现形式,科学的开端之一。科学成长的根源之一,是决定不依据信念、信任、逻辑或权威看事物,而是自己去核对和观察。经验告诉我们,逻辑或先验的确定性或亚里士多德的权威实际上已不起作用。教训是容易汲取的,首先,在任何其他问题之前,用你自己的眼睛观察自然,即亲自体验一下。

更好的例子是经验论的或科学的态度在儿童中的发展。但必须要做到“让我们自己看一看”或“走过去用你自己的眼睛看一看”。对儿童来说,这和依据信念看问题是对立的,不论这信念是来自爸爸、妈妈,或是来源于老师或书本。这可以用最生硬的说法表示:“不要信赖任何人,用你自己的眼睛观察吧。”或者也可以用较温和的说法表示:“核实一下才保险,这总是一个好主意。”

另外,每个人的感知之间通常是有区别的,对于一件事情的看法也各不相同。这就告诉儿童,一个人自己的感知往往构成最后依靠的法庭。假如经验论态度有什么意义的话,它的意义至少可以归结于此。首先,“知识”是在经验的意义上到来的,然后是对感觉和经验知识的难免有误进行核实,然后是抽象、理论,即正统的科学。实际上,客观概念本身——需要公开知识使它为公众共享而不要完全信赖它,直到它至少已被几个人所接受——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较复杂的派生物,应该用你自己的经验进行核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公众知识构成至少几个人对你个人经验报告的一项经验核实。假如你进入沙漠并发现某一没有意料到的矿藏或珍奇的动物,你的经验知识可能是确实有效的,但你不能期待他人完全相信你,仅凭对你的信念相信你。他们也有权自己看一看,即取得他们自已经验知识的终极体验。这正是客观公开核实的含意——“你自己去看看”的延伸。

坚持经验的理论优先于先验的理论或体系,并坚持由此而引起的对经验的理论和事实密切相联——它把事实连结成一个统一体。于是,这在具有经验论态度的人和教条主义者之间做出了区分。例如,麦克斯·伊斯特曼在他的自传中认为,他自己和(前)苏联知识界人士相比,是一个“平凡的经验论者”,他把社会主义视为一项假设,一个应该经受检验的实验。也正是因为这些,使得他在(前)苏联理论家面前感到不安,觉得有“一种神学气氛而不是科学气氛”。我曾在类似的基础上提出对宗教机构的批评。由于这些机构大都宣称是天启的宗教,即以一位最早的先知所见的完美、终极和绝对真理为依据建设起来的,显然就没有什么可学的了。在这些人眼里,它已经是完美无缺的,完全不需要开放、核实、实验,甚至不需要任何的改善。

这是和经验论态度最尖锐的对照。但在一种很温和的形式中,它是广泛的,而且也许我们可以说几乎是普遍存在于人类大众中的。我甚至不想把各种专业科学家排除在这一指控之外。经验论态度本质上是一种谦虚态度,而许多甚至大多数科学家都是不谦虚的,除非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专业研究领域内。涉及科学自身的性质时,他们很多人只要出了他们实验室的大门就很容易像某些神学家那样负荷着各式各样先验的信念和预先的判断。我认为,这种谦逊是经验论态度或科学态度的一个规定性特征,包括承认自己的无知以及人类一般对许多事物的无知。这样一种承认的必然结果是使你大体上愿意学习并热衷于学习。它意味着你对新的资料是开放的而不是闭门不纳的;它意味着你能成为天真好奇的而不是全知全能的。很显然,这一切又意味着你的世界在不断发展,和那种已知一切的人的静止世界大不相同。

虽然我已远离我最初的论点:在知识和科学中为经验资料找到合适的位置。不过,我认为,为经验资料找到一个可敬的席位最终会增强经验论态度,从而也增强科学而不是削弱科学。因为它相信人的智慧没必要把任何生活领域关闭在外,所以,它能扩展科学的辖区。

同类推荐
  • 为人处世好心态

    为人处世好心态

    本书广泛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紧扣时代脉搏,充分考虑现代人的迫切需要,精心选取了对轻松地进行人际交往和得体地说话办事影响最大的13种好心态,密切结合现实生活,全面具体地剖析了每种良好心态对为人处世的积极意义和各种不良心态对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并对如何摆脱消极心态,培养积极心态提出了非常简明、实用的建议。与人交往的时候拥有好的心态,你就会生活得轻松愉快,更愉快。
  • 百年清华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百年清华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书中讲述了清华大师们近百年流传下来的逸事,虽然一件一件看来,或许微不足道,但是整本书读过,你会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清华的校园之内,无形之中身心已经得到了不可思议的陶冶。这也正像一句名言所说:“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大师们早已驾鹤西去,而他们的智慧却永留人间。现在,让我们追随智者的足迹,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让我们搭乘智慧的飞船,去邀游梦想的蓝天,创造人生的辉煌!
  • 这样做女孩最聪明全集

    这样做女孩最聪明全集

    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女孩的命运没有人可以左右,关键要看自己如何把握。好的人生都是规划出来的,没有一个女孩生来就是好命的;谁都知道人生难以预料,但是任何事情只要顺着规划好的路去走,就算有时候会有偏差,结果也还是走不出这个已经规划好的范围圈。女孩们,相信这本书能带给你神奇的力量。给你应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从此开启你柳暗花明的人生。愿每个女孩都能做最好的自己,都能梦想成真。
  • 跟着大师学思维

    跟着大师学思维

    本书精选60余位顶极大师获得成功所采用的思维谋略,精心分析大师思考、分析应对问题的思路和这种思路的来龙去脉,进而学着向大师那样思考。
  • 别按常理出牌

    别按常理出牌

    大多数的励志书告诉我们,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可是那些崭露头角的明日之星,最终沦为“万年科员”的事实却告诉我们,如果你爹不是官一代、富一代,那么你仅仅是埋头苦干,努力工作,按照常理,遵循常规,就很难爬上职场的顶端。在职业中,如何才能在初期避免走入误区,快速培养核心能力,成企业的核心人才?成功的人靠的不是天份,不是智商,也不是丰富的经验,成功者和普通人最大的差別在于技巧,而这个技巧的核心在于不按常理出牌。《别按常理出牌》的作者以自己在跨国大公司的职场经历,手把手地教你走好人生中最关键的几步,让你的职场走直线。
热门推荐
  • 天水公主之校草别缠我

    天水公主之校草别缠我

    天水公主分散之后,四位公主性格不同:一个双面性格,一个以食为天,一个爱财如命,一个腹黑地不行,她们会遇到了什么样的人呢?她们的结局又会如何?请尽请期待。
  • 诸天之仙临

    诸天之仙临

    宇宙潮汐来临,地球灵气复苏,远古神话再现,神器传承不断,天之骄子横行……东方之仙庭,西方之神国,南方之佛土,北方之灵渊,源于上个纪元的争斗依然延续,纷乱大世再次开启,混乱秩序如何重塑?
  • 沈夕的自白

    沈夕的自白

    我从来不知道为什么,奶奶会这样的对我。难道只是因为我是另外一个女人生的?不,我从来没有过这种想法,至少,他没有。他是我的哥哥,从我一想到他,我就认为他是我的哥哥,他可以陪我,可以和我一直在一起。所以,我可以为了我的哥哥,牺牲任何我能拥有的东西。只是,为了拥抱,只是为了只属于我们两个人的世界。至于奶奶,从我一想到她,我就觉得,我爱着她,从来没有犹豫过。只是,她好像并不爱我,于是,有些人或者有些事就这样永远的从你的生活中消失。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原来,奶奶并不爱我。是的,她不爱我,在她慈爱眼眸的中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我的哥哥。可是,这该怪我么?
  • 华丽校园:俏皮四公主战邪魅四少

    华丽校园:俏皮四公主战邪魅四少

    她们爱好不同,确是如胶似漆的好死党,好闺蜜他们个性不同,确实共度生死的好死党,好兄弟当他们与她们相遇时,互生情愫,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如蜜一般甜的恋爱。不料,因为一场误会,因为他们的不信任,她们玻璃制的心…碎了。“我的心玻璃制请轻拿轻放…”她们选择离开,离开这个带给她们甜蜜同时带给她们无尽的痛苦的地方。当他们知道真相,却发现为时已晚,他们开始疯狂的寻找她们。4年之后,他们与她们再次相遇。“是你为我们的爱情选择的结局,我也只不过是履行罢了…”
  • 弃妃难撩:王爷请自重

    弃妃难撩:王爷请自重

    那一年繁花似锦,芙蕖灼灼,华服着身。她满眼血泪,当着她挚爱的男人的面,毅然自废武功,只为成全他那个挚爱的人。“不,苓洛,不....不要!”“佑靖,你..可还满意?欠你的我全都还清了!”双唇微抿,滴落一颗清泪。醉梦中,深迷花满楼,箫声里,哽咽依旧。忆别离,诉相思,笑谈千秋。说是当年年少,情深重,几分真诚谁人知?却不料,年年芳华落,白发易生泪难流。不是不爱,不是不愁,珠帘卷起,光影重重梁栋暗,又道:梨花树下,百里香气萦绕额前,朱唇启齿哭泣梦相知。
  • 咸鱼王妃千千岁

    咸鱼王妃千千岁

    师命不可违,上古小仙重明一朝穿越,成了游手好闲,只知贪慕美色,受尽夫君冷眼的花瓶王妃——伏缨。师父说她是背负使命而来,可又有谁知她只想整日无所事事,当个咸鱼一枚。下山前——伏缨温着小酒,满脸不屑:小仙此番下山便是为的斩妖除祟,师父说了,山下的男人都是大猪蹄子,情爱二字太费心神。褚修:......下山后——伏缨紧抱着夫君褚修不肯撒手:嗯,这大猪蹄子可真香。褚修:???本文又名《咸鱼王妃与傲娇王爷的打脸日常》【1V1,双洁,甜宠,HE】
  • 绝世王妃之修炼记

    绝世王妃之修炼记

    当二货、撒娇的女主角,遇上高冷的男主男。他们会摩擦出这样热烈的火花。开始女追男进行时。女主角:莫妍云男主角:冷陌(男强女强)文章中女主角一个16岁的高一女学生穿越到了一个没有历史记载的世界——火云大陆。女主角:火木水三系(炼药师)男主角:风雷冰三系(驯兽师)
  • 女配要逆袭:女主快走开

    女配要逆袭:女主快走开

    夏倾城——世界首富的千金,却遭男友劈腿,最好的姐妹用车撞死自己。临死前无意间开启了女配逆袭系统,获得了重生的机会,但前提是要完成任务。为此她穿梭各个小说之间。我第一次写小说,要支持我哦
  • 中国商帮600年

    中国商帮600年

    这是一部追溯中国商帮600年变迁的大著作。
  • 苍老的屋脊:精英与百姓的审美

    苍老的屋脊:精英与百姓的审美

    《苍老的屋脊:精英与百姓的审美》作者分三部分探讨有关中国当代三种主要文学题材的现状,分别是小说探索、散文杂述和报告文学考察。其中小说探索部分以长篇小说,战争小说和军旅小说为例进行讨论;散文杂述部分则是以将当代的散文按照内容进行类型研究;报告文学考察部分是分析现状,以及讨论协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