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33600000012

第12章 “查拳大家”张英振

张英振(1896—1977),山东冠县人,出生于“查拳”世家,精“查拳”、“查枪”,其“铁砂掌”、“弹腿”功夫高超,被武林人士称为“查拳大家”。1928年在南京第一届全国“国术国考”中荣获“道德剑”。

我和张英振老师的女儿,中央歌舞团古琴演奏家张铜侠是多年好友。在我在中学教书的时候,张铜侠的三个儿子又先后成为我的学生,故此,两家走动甚密。对老前辈张英振的事迹颇多了解,也颇多敬意。

(一)嫡传“查拳”,苦练“弹腿”,少年得真功

1896年农历3月18日,山东冠县一里庄“查拳”名师张乾家里,第四代的头一个男孩降生了。这个男孩,就是后来在20世纪20年代名冠鲁西,30年代扬名吴越,40年代誉满蜀中,新中国成立后默默为武术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的“查拳大家”张英振。

鲁西冠县是查拳的发源地。“查拳歌”中写道:“查拳创始是查密,鲁西冠邑有故居。流传民间数百载,拳脚刀枪留绝技”。

“查拳”的近代名家有沙亮、张乾、张坤诸人,其中张乾在鲁西一带最为有名。张乾的后辈都习武,让张乾最得意的是他的孙辈张其维(为)。张其维是张英振的堂伯,功夫了得,特别是练就的“铁砂掌”,动作迅猛而机巧,数十人莫想近身。张其维的高徒很多,“查拳”名家张锡彦、张锡太、张英贵(现台湾著名武术家)、张治广、张凤岭、常振芳、李健刚、张英健等人都出其门下。

张英振虽出生在“查拳”世家,练功却稍晚了几年。这是因为他的父亲张锡奎患有严重的癫痫症,家境艰难。张英振从小就得给人家打短工贴补家用。有道是穷文富武,张英振连肚子尚且不能喂饱,哪有工夫、力气去练武呢?

一日,他去一家富户的地里拾牛草,被那家人看见,硬说张英振偷拣他家地里的粮食,不由分说,揪住张英振脑后的辫子便打。这事儿惹恼了他的堂伯张其维,就去找那家拼命,堵着门口骂了半天,那家人也没敢露头。

张乾临终时曾留下遗言,要张其维认真传授曾长孙张英振功夫。可张其维一直觉得张英振身体弱小,家境不好,不肯立即教他。这回见到张英振受人欺负,才决意立即让张英振练功。这年是1908年,张英振已满12岁。

张英振的开手拳是“弹腿”。“弹腿”是“查拳”的基本功,共有十路,腿法讲究“弹”、“踢”、“踹”、“扫”、“勾”、“挂”、“缠”、“点”、“擦”、“拐”、“扑”、“跺”。对这些祖传功夫,张英振恨不能顷刻就全都学会。他这种急于求成的态度,让张其维又喜又忧。喜的是孩子有志练武,忧的是急于求成容易忽视基本功。要想让张英振继承祖传武术,非得磨他的躁性,练他的耐性不可。于是,他每天盯着张英振踢弹腿,不得少于三百腿。一次,张英振要求张其维拆讲用法,张其维把脸一沉:“刚练几个月弹腿,就想问招,胆子也太大了。十路弹腿要点不同,练不好,别想拆手”。

张英振默默琢磨张其维的话,从此练武更加用心。这时,张家由于亲友资助,家境稍有好转,就送他到一家私塾念书。私塾离家二里地,他每天踢着“弹腿”上学,踢着弹腿下学。上了二年私塾,没有一天间断。

张其维又给他的功课加码了,要求他每天三更天起练,踢“弹腿”时,每条腿要绑上三斤重的沙袋,仍旧不得少于三百腿。几个月下来,张英振的腿功已非常人能比了,用手摸时,坚硬似铁,踢出腿来,力有千斤。走起路来,快疾如风。一入冬,地里没活了,张英振就专门练拳。由于风大,他就在坡地上挖了一个丈把深的大坑,每天凌晨跳进去练拳。一天清早,张其维来到大坑边看他练拳,只见他一招一式功架整齐,一步一腿合乎规矩,一个时辰下来,汗水湿透了棉裤。张其维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把汗水涔涔的张英振拉上来,疼爱地说:“有出息,有出息”。

(二)“查拳”功在身,练就“铁砂掌”,青年就任武术教习

张其维是一位严师。他常说:“教徒弟宁缺毋滥,宁可少教,要你学精”。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让张英振足足踢了两年半“弹腿”,才开始教套路。“查拳”有十趟,张其维并不按顺序教张英振,而是先教第四路,并且有言在先:“练不好这趟拳,休想往下学。”

原来,这第四路拳乃是“查拳”的“母拳”。其他套路都由此派生而出。这套拳的创编还有纪念伊斯兰教四大哈里发的含义,足见这套拳在“查拳”中的地位。如今,社会上广泛流传的(第)四路“查拳”,就是这套拳。

张英振练拳的同时还练站桩。“查拳”的桩法与其他拳种不同,谓之“汤瓶式”。汤瓶,是穆斯林做礼拜前小净的器具。站“汤瓶式”,须一手拄腰。如同汤瓶把;一手呈掌形前伸,如同汤瓶嘴;头正顶天,如同汤瓶盖;工整的马步,笔直的身躯,如同汤瓶肚。从武术角度讲,强调长时间站这种“汤瓶式”桩,无疑大长功夫。

张英振用三年时间尽学“查拳”套路、“查拳”器械、“查拳”对练,以及早就流传在山东的“洪拳”、“炮拳”、“腿拳”、“滑拳”。至此他学拳已有五六年,人也长成十八九岁的小伙子,身梁高大,虎背蜂腰,浑身腱子肉。这时,张其维才开始教他“查拳”的攻守之道。“查拳”的技击方法,有十字要诀,乃是“缩、小、绵、软、巧、错、速、硬、脆、滑”。张其维将技法一一拆讲,把招数悉心传授。正所谓一通百通,张英振心领神会。日夜操练。认真揣摸,反复记忆,终于将这十字要诀掌握得精而又精,运用得熟而又熟。

张英振又练了“铁砂掌”,他的手指几乎一般粗,指尖圆钝齐整,硬如钢条。一次他好心帮邻居逮鸭子,等他一手挟着两只鸭子回来,那鸭子竟都断了气。

那时,泰安城常有庙会。尽管冠县离泰安数百里之遥,张其维却不顾古稀高龄,常携徒去庙会演武。鲁西人多闻张其维大名,每逢张其维携徒到场,观众总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一到这时,张英振就成了场上的“主角”。只见他练出的“查拳”,动作勇猛刚劲,身法矫捷雄健,手法神速清晰,特别是龙、虎、蛇,鹤、猴五形尤见功夫:能隐能现,变化万端似腾龙;勇猛善扑,伏坐纵跃如猛虎;折叠盘转,屈伸自然若游蛇;动静相间,耐久稳健像仙鹤;灵活轻便,蹿蹦闪展赛猿猴。人们知道,张其维的徒弟张锡彦、张治广等早就是武林名人,如今又出了个十分了得的小徒张英振,于是竞相转告。

消息传到泰安三中。三中校长是个热心武术事业的人,他闻此讯,便径自登门,聘请张英振到三中教武术。经张其维应允,年方21岁的张英振,凭着2年私塾的资历、10年练武的功底,迈进了泰安三中,连续任教了9年。

当时山东镇守使叫马良,很喜爱武术。一日马良找了不少武林高手到济南比武,点名要张英振前来。演武场上,张英振一趟“查拳”一趟“查枪”,惊动四座。再一过手,势如破竹,更显身手不凡。马良见了,喜上眉梢,一道命令下达,调张英振来济南,任省政府武术教习。

(三)打抱不平,怒惩仗势欺人的阎锡山羊倌

张英振性格刚强,好打抱不平,有副侠肝义胆。他在泰安三中任教期间,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校长派他和学校总务去太原公干。一天他独自一人在太原西郊的一家小饭铺吃饭。忽然,他看见饭铺里的人都站了起来,纷纷往外走。张英振很奇怪:“出了什么事,连饭都不吃了?”他歪头朝外看去,见有一大群绵羊过来,人们都在道路两旁站着看,还有不少人用桶提来清水供羊饮用。他心想,一群羊有啥看头,也值得兴师动众围着它!便端坐不动,只管闷头吃饭。

他哪里知道,这羊是阎锡山从美国进口的一批良种羊。阎锡山是山西的土皇帝,哪个敢惹他?自打阎锡山买了这群羊,就有了个不成文的规矩:只要这些羊一过来,行人都要让路,村民都要提水饮羊。羊群放牧的地方,老百姓的羊不能过去,过去则打死勿论。这500只羊,由20余个羊倌放牧。他们每人有一柄漂亮的羊铲,红油油的枣木杆,锃光瓦亮的钢铲头,上边还装饰着红缨绸带。另外还有两个警察,背着大枪骑着大马护羊。可恨的是这几个羊倌和警察不是良善之辈,仗着阎锡山的威势,经常骚扰百姓,动辄拳打脚踢。百姓们虽恨之入骨,但敢怒不敢言。

且说羊群走到小饭铺前,迎面来了个骑自行车的小伙子,刹车不灵,一头撞倒在羊群里。他爬起来要走,被一个羊倌劈胸抓住,厉声喝道:“撞了羊还想跑?你知道这是谁的羊?是咱阎督办从美国买来的,叫你撞得不吃草了。跟我们上县!”那小伙子吓坏了,连连赔不是。羊倌哪儿肯听这些,扯了根绳索就要捆。“赔个情就行了?关上你一个月,再扒你一层皮。”周围的人们忙过来解劝,羊倌仍是不依:“谁拦着谁一块去!”这一切都被张英振看在眼里,便忍不住说道:“哪只羊不吃草,俺赔你。”羊倌一眼瞥见端坐在饭桌前的张英振,更火了,过来用羊铲一捅张英振:“呵!你小子胆子不小哩,找揍哇!”说着他便举起了羊铲。这时,饭铺掌柜跑过来解劝道:“他是外乡人,不懂咱这儿的规矩,莫跟他置气”。那羊倌推开饭铺掌柜,举手便打了张英振一羊铲。张英振是“会家不忙”,将身一闪,让过铲头,抄住铲把,用力一拉,羊倌就来个大趔趄。那羊倌丢下羊铲掉头就跑,一边大声喊:“侉小子打人哩。”其余的羊倌和警察,一听他喊,便都拥过来。张英振怕砸了饭铺的家伙,忙抽身跳到街上。两个警察、八九个羊倌便把他团团围住,羊铲、枪托一齐打来。张英振心想,这群流氓无赖,平日不知怎么欺负人呢,非得教训教训他们!张英振手抡夺来的羊铲先朝那个逞威寻衅羊倌的肩头屁股一顿狠打,那羊倌是个欺软怕硬的货,用一把旱伞护着屁股,掉头就跑,边跑边叫:“没事了,没事了。”另几个恶棍不知厉害,还不肯罢手,张英振便指东打西,左冲右撞,不一刻,打得那几个人鼻青脸肿,抱头鼠窜,顷刻间无影无踪,只留下一群咩咩叫的绵羊。

张英振笑一笑,对那吓呆了的骑车人说:“快走吧。”然后回到饭铺要继续吃饭。掌柜的拦住他道:“你也得快走,你打的是阎府的人。他们的羊还在这儿,一会儿就该来人抓你了。”张英振忙找到学校总务,连夜赶回山东。学校同事得知这件事以后,无不对他另眼看待,议起来总是说:张老师真有个英雄气概,竟给“阎老西儿”来了个“大窝脖儿”。

(四)以“心德”、“口德”、“手德”荣获“道德剑”

1928年,南京举办第一届全国武术国考,各路武林高手汇集南京,准备一见高低,山东派出数人参加,其中便有张英振。

当时张英振正在害眼病,有一只眼病得相当严重,得用纱布蒙起来,这对一个初次参加国考的选手来说,实在是很不利的。不少关心他的人劝他放弃比赛。他觉得这次武术国考是全国武林高手云集的大会,人后有人,天外有天,即便输了,也落个见见世面,开开眼界。

那次比赛除了演练拳术、器械套路之外,还要打擂台。在擂台赛中规定不许戳目,不许扼喉,不许踢下阴,三场两胜者为胜,臀部着地或受伤不能再战者为负。当时参加比赛的有三四百人,到打擂台时只剩下一百多人了。大会用抽签的方法分组捉对,张英振与江南名手岳某分在一组。岳某膀阔腰圆,极有功力,比赛成绩一直不错,因此有些傲慢。他得知与山东张英振分在一起,便向人打听谁是张英振,有人便在人群中指给他看:“就是那个害眼病的人。”他见张英振比他矮有一头,又蒙着一只眼,很有些看不起,便走到张英振面前,轻慢地说:“是张英振吗?我就是岳某。”张英振忙过来答话:“有幸相识,我们以武会友,点到为止吧。”岳某不可一世地说:“我非把你揍扁了不可!”说着还攥着拳头在张英振脸前乱晃,拳头都快触到张英振的鼻尖了。旁观者大惊,担心二人会在台下动起武来。不成想张英振面对突如其来的轻侮却一笑了之,一拱手道:“好,好,好。”这一切不仅被在场的各路选手看在眼里,还被大会主持人张之江看到了,他十分惊奇地说:“张英振真有涵养!”

比赛那天,擂台前人山人海,不少人因为都听到了岳某侮辱张英振的传说,就是冲着张岳二人的比赛来的。轮到他二人上场时,场内鸦雀无声,裁判员手中铃声一响,两人分别从左右两方朝场心走来。只见张英振左摇右晃突突几步到了场中,一个“英雄较艺战当场”的架势立在岳某面前。岳某突然举起右手,表示认输,场内大哗,裁判更是莫名其妙,便问张英振是否同意。张英振说:“前几天,他不是口出狂言非要揍扁了我吗?今天怎能不比?而且还要硬比,见个高下!”岳某没办法,只得应允。台下的观众似乎都有些明白了,觉得张英振今天非要拼命,一雪岳某人前几天轻侮之耻不可。二人一交手,张英振果然勇猛激烈,招招紧逼,岳某连连招架,两个回合便退至台口。观众们大惊失色——张英振要是飞起一脚,岳某不死也得带伤。可是张英振没有起腿,他没有用出“查拳”“弹腿”绝技,而是进身挤乱岳某的步法,偷出左手一个崩拳直奔岳某肋下,岳某躲闪不及,失去重心,扑通一声摔倒在台上。场上掌声四起,这既是祝贺张英振获胜,又是赞扬他有心德口德手德。

比赛之后,人们都谈论这件奇闻。有人便去问岳某为什么临阵胆怯。岳某说:“我一见他出势的步子,就知道他不是一般练武之人,必有家传奥妙。”此人好奇,又去探问张英振走的是什么步子。张英振说:“这几步包括了查、滑、腿、洪、炮五种拳的步法,叫做‘走风摇晃式’,能使对方看不清门户,无从下手,不及近身,方寸已乱。”岳某能一眼看出习武者的功夫高低,也算得是武林高人。事后,张英振因目疾住院,岳某特地登门探视,恳切致歉,二人遂成相知,分手后还常有书信往来。

大会结束时公布了名次,张英振跻身最优等15名中的第5名,大会授予“优胜纪念”锦旗一面,冯玉祥赠送“救国源泉”锦旗一面。为了表彰他,大会特制一柄宝剑,雪亮的剑身上镌刻着“张英振同志优胜纪念术德并重文武兼修冯玉祥赠中华民国十七年”,称作“道德剑”,奖给了张英振。

大会主持人张之江在授剑时说:“张英振除了获最优等奖之外,特嘉奖给他一把剑作为他的品德奖。人在血气方刚的年龄,拳头都要撂到脸上了,却以笑待之,这一笑实属不易啊。”

(五)为抗日编创《满江红》拳、剑

张英振在南京武术国考中英名大振之后,立即被当时的中央国术馆聘为一等教授。在国术馆期间,他广泛寻师访友,丰富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艺。他除了学习其他流派的拳术、器械之外,还学了西洋拳击。练拳击那阵子,他每天早晨和名列“朱氏四杰”(朱国福、朱国禄、朱国祯、朱国祥)中的老三朱国祯一起练,每天练下来,吃饭都张不开嘴。就这样,他终于练成了一手好拳击,在国术馆内部拳击比赛中获得过第一名。

在国术馆期间,他曾参加过多次武术比赛,还曾与日本、蒙古国的武术家交手,共获得一百多枚奖章。当时美国好莱坞米高梅公司来中国拍摄介绍中国武术的电影,国术馆特派张英振与王子平合练“双手带进枪”,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迈出了先行的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张英振从不恃强自傲,歧视同仁,而是待人谦和、助人为乐。1929年他遇到流落南京的常振芳。常振芳也是张其维的弟子,张英振见他衣食无着,便立即向国术馆推荐,使常振芳得以进入国术馆任教。

由于张英振在武术方面造诣精深,中央军校决定聘请他为武术教官。这个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早已破裂,军校已完全成为蒋介石打内战的工具。张英振一不懂政治,二不懂军事,只是为了生计去军校教武术,因此虽陷污泥之内,倒也洁身自好,从不参加各种政治活动。他对学校实行法西斯教育很反感,时常为学员受体罚的事与官长们争吵。那些处在“徒弟”地位的官长们一般也顾及情面卖放人情,为此他赢得学员的尊敬,说他不仅功夫好,而且心肠好。

张英振在军校任教期间,遇上了“七七”事变,日寇大规模侵华,张英振认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便想利用武术激发人们的抗日热情。于是他在南京国术馆技术室主编了可与岳飞《满江红》的曲调配合的一套拳和一套剑,定名就叫“满江红拳”和“满江红剑”。其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数句的动作编排,气势雄伟,壮怀激烈,成为套路的高潮。这套拳、剑先后在国术馆和军校中教授,接着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开来,在举国要求抗日的声浪中,它对激励人们“驱逐日寇,救我中华”,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938年,军校西迁成都,张英振就定居成都了。随着抗日战争的进程,张英振愈来愈不满于国民党的腐败,特别是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更使他感到待在军校前途渺茫,于是他毅然辞去了武术教官的职务,到成都的一家军用被服厂谋了个差事。1949年,解放大军进军大西南的时候,他随被服厂起义,投向了光明。

在人生旅途中,他走了十几年坎坷不平的路,终于寻到了光明大道。张英振在军校,从八期一直任教到二十期,不少向他学过武术的学员,后来都成了国民党军队中的中高级军官,有些人还在台湾军队中担任要职。张英振想起往事来就无限感慨,时常念叨着那些熟悉的学员的名字,回忆当年教功的情景,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好在有生之年与这些军校出身的弟子们团聚。当时,有位原中央国术馆学员在对台湾同胞的广播中,专门替张英振表达了这份心愿。

(六)授弟子绝技,击败“朱掼锤”威名扬成都

张英振入川以后,收了一些徒弟,其中有个裁缝名叫郭涛。一年,郭涛参加了成都青羊宫擂台赛,他在比赛中连连获胜,直奔头奖金章而去。在决赛中,他遇上了人称“朱掼锤”的名将。此人武功极深,特别善用“掼锤”,在多次比赛中都以此技击败对手。为此,郭涛有些畏惧,便登门请教张英振,要求老师传授一两手高招,否则便放弃比赛,甘居第二。张英振听了,微微一笑说道:“左边来,左边上,势势得胜。右边进,右边上,手到成功。”这两句话是讲练拳中“挂打”的用法,即对方从左方来的“掼锤”,用左拳向左耳旁挂,上步击右拳;从右方击来的“掼锤”则以右挂打迎击。他鼓励郭涛要敢字当先,同时强调:“对方击拳时要迅速上步,钻进对方怀里全力猛击,绝不可退步,否则必输无疑。”郭涛得了老师的点拨,顿开茅塞,辞谢而去。

决赛时,“朱惯锤”果然厉害,上中下三盘齐发,气势逼人。郭涛心中有数,稳扎稳打,封住门户,静等他“惯锤”击来。那“朱掼锤”一阵猛攻,未讨到便宜,倏地,急变身形,骤发“惯锤”,这一锤果然不凡,势如疾风,迅如闪电,只见郭涛一挂一抢躲过拳锋,挤身入怀,一个冲拳打在“朱惯锤”鼻子上。“朱掼锤”猝不及防,身往后仰,台下彩声雷动,齐赞郭涛荣获金章。

郭涛骑上大马,十字披红,在人们的簇拥下游街显名。当来到东胜街17号张英振住所门前时,他滚鞍下马,请出张英振倒身便拜,连叩三个响头,并张贴喜报燃放鞭炮,感谢师父指点之恩。于是蜀中都知道山东张英振入川了,自此北方“查拳”在四川流传开来。

(七)晚年整理“查拳”资料夜以继日

新中国成立以后,张英振致力于武术的保健养生,他把很多精力放在帮助病号锻炼身体方面,辅导他们练习太极拳。他教拳耐心又认真,帮助病人提高了身体素质,使一些结核病人、肝炎病人,神经衰弱病以至中风不语的病人,从锻炼中强健了体魄,受到武术爱好者的景仰和热心锻炼的老弱病残者的欢迎。

遗憾的是,因张英振曾任过国民党中央军校武术教官,有些人便不顾他参加起义的事实,仍然骂他是蒋介石的拳师、社会渣滓,使他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隐没民间,没能对武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张英振曾痛苦地流过泪,但他热爱祖国,热爱武术的心是赤诚的。他尽力培养学生,悉心整编资料,就是在受到冲击的“十年浩劫”中,也没有停止过工作。他偕儿孙及弟子编写了《查拳概况》、《查拳诗词歌谱论》,整理了《五路查拳》、《八路查拳》,编写创编了集中“查”、“滑”、“腿”、“洪”、“炮”五种拳法精华的《中和拳》。一些尚未遗失的祖传拳谱也都一一裱糊,字字订正。他期望着有一天能将这一切贡献给国家,促进中华武术的发展。粉碎“四人帮”以后,他对整理资料、著书立说的工作抓得更紧,夜以继日争分夺秒。没想到1977年农历八月初十,一场疾病夺去了张英振老人的生命,终年81岁。

他临终时,围在床边的儿女及弟子们问他有何遗嘱。他翕动着干燥的双唇,只讲了两句话:“希望祖国早日统一,希望武术大力发展”,说毕泪如雨下。

一代著名拳师溘然而逝,但值得告慰的是,当时的北京体院在张其维的孙子张子英及徐青山、杨恒泰等数位山东拳师的帮助下,已经开始了对“查拳”的挖掘整理工作。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理想励志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理想励志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鬼谷子(经典珍藏本)

    鬼谷子(经典珍藏本)

    本书一直为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现又成为当代商家的必备之书。它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经贸及公关等领域,其思想深深影响今人,享誉海内外。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思想课堂-民俗笔记

    思想课堂-民俗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教育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教育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热门推荐
  • 穿越:邪王的冷婢

    穿越:邪王的冷婢

    端木瑾——他是盛世王朝沂国的王,五年前,他被她当众羞辱,五年后,她被亲生父亲当作礼物亲自送给他。时光荏苒,他却已经不再是五年前的无知少年,她亦不再是五年前的璀璨明珠,她只是他榻边卑微的守夜奴。他要摘掉她所有的骄傲,心甘情愿沦为他的宠物。她是黑鹰组织首席枪械与暗器设计专家,已通过散打七段、跆拳道五段,善使暗器,百发百中,遭人设计血洒教堂门前,没想到却因此穿越到盛世王朝的第一美人身上。
  • 异世界重生的我和神树之魂融合了

    异世界重生的我和神树之魂融合了

    原本平静生活的小椿,被在逃杀人犯杀害,而后穿越到了异世界,灵魂和万年神树融合。这个世界不同于其他异世界,世界就是三大圣地组成的,三大圣地与神树之间,有着巨大的秘密。
  • 真实内心

    真实内心

    沉默不语,一言一行尽收眼底;柔软刚强,不同人群不同态度。这是成年人的法则,但也是她的标准。跌跌撞撞的长大,不是童年极度不幸,也不是少年一鸣惊人,她是一个普通人,毕竟我们知道,这世上不光有书上写的苦,还有人,从不吐露。
  • 谁造谣我喜欢你弄死

    谁造谣我喜欢你弄死

    《重启十五岁之葛先生谁造谣我喜欢你》《維安叶悠然》叶晓在自己的日志里写下一句话,再次消失:我们之间最默契的事,以后我不联系你,你也别找我了罢。很多人在遇到那些一时无法跨过去的巨坎时,经常会用如果安慰自己: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绝不——多少人总在失去后,幡然醒悟,深夜酒醉问自己:如果当初,怎样——可真的有那么一天的时候,又会如何选择呢?叶晓在和葛维安分分合合的第十三个年头,终于下定决心,从此两相忘,桥归桥,路归路,连陌生人都不要做。叶晓对葛维安说: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绝不会再爱上你。叶晓灌的烂醉,哭干了泪,缩在墙角抱着自己说:叶晓,以后,你就是自己的全世界。叶晓饿了自己七天,在最清醒的时候,决定放弃葛维安,这个被她视为心脏和光的人。可当叶晓再次睁开双眼时,一切重新回到了2002年的那年夏天,她马上初三了。还没有遇到葛维安,没有遇到沈穆然,还没有遇到那些未来十年里纠葛的人。叶晓是否还会一如当初?还是做出完全相反的选择?叶晓自己都不清楚,这一切是不是做梦。带着未来十八年的记忆,重启十五岁的人生。格式化她的失败,没有金手指,只为绝处逢生逆风翻盘,我的人生我做主。
  • 爱你一如初见

    爱你一如初见

    惜瑜,即使相隔了那么久的岁月再相遇,你在我的记忆里仍一如初见。我对你的爱,也从未改变。司木翰在海边看到独自流泪、对着大海呼唤的女孩藤西语,莫名地觉得她很亲切,此后随着交集的增多,他越来越肯定她就是自己十年来一直苦苦寻找的顾惜瑜。
  • 花路少年

    花路少年

    故事点缀了几代家园卫士的足迹,是对祖国、乡亲、科学、和平以及爱的颂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赎罪的四年

    赎罪的四年

    李晨亨享年25,喜欢她喜欢了17年,和她在一起4年……大家快来康康皇帝李晨亨与他心心念念的宠妃李云若的爱恨情仇吧
  • 今生只为爱上你

    今生只为爱上你

    严冰用温柔到极致的声音,在她耳畔说:“做我的女朋友吧。”那一刻,夏离的心像是被万箭射中,完全失去了思考力。“喂喂!光天化日之下,你检点一下行为!”严冰勾唇坏笑,“别生气呀,大不了以后我亲你前给你报备一声,好让你有个心理准备。”在他和她的感情世界里,即便她什么都不用做、不用思考,他也能把方方面面都替她考虑进去,不失礼不逾矩,保持恰如其分的亲密度……“死严冰,放我下来,再不放我下来我就去派出所报警了!”“老实点别动,再动我就直接抱你去民政局。”……(甜虐文——又宠又虐,酸甜可口,回味无穷)
  • 生命的留白

    生命的留白

    我喜欢你,喜欢到了骨子里,为了你,做什么都可以。我知道你不喜欢我,所以我从未奢望,只希望能守护着你,你开心我就开心,愿你与你喜欢的人相守到老,祝你幸福。我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哪怕只是过客,也在你生命中留下了一点点痕迹,我从未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