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60800000045

第45章 三农问题的疑问

首先非常感谢李少君和《天涯》杂志的邀请,使我有机会聆听各位中国当代乡村问题顶尖专家们的发言,我确实是来学习的。像我们这些写小说的,主要是一些比较感性的对中国乡村问题的看法——我是写农村的,写农村题材的,和各位关注三农问题的方式不同,但是我认为我们大家是殊途同归——一种责任感吧,或者是一种良知的驱使。我来之后发现了在座的专家不仅有一种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更有一些热情,比方说积极参与当代乡村建设,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以为都是纸上谈兵,事实上现在大家正在进行实验,我但愿这些实验能够成功,而不是虎头蛇尾。

我想先把自己的情况简短的说一下,我是湖北省作协的专业作家,2000年到湖北省最贫穷、最偏僻、最落后、最荒凉的神农架去挂职。神农架,我给它两个最,一个是风景最美,二个是农民最穷。当然,现在看起来,比神农架农民更穷的还大有人在,比如说我刚到过的云南,相当多的少数民族,那真的比神农架更穷,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些大西北的地方也是很穷的。但像神农架这个地方,对我的冲击来说已经是足够了,非常的剧烈了。我当时觉得写小说好像没有什么前途了,就写些散文,我那时已出版了两本随笔,想再写一本;是受到一些写大自然的作家们的影响,想写一本关于森林和山冈的随笔,结果去了以后发现当地农民非常贫穷,回武汉后我还不敢相信。我过去写文章说过:我发现这些农民完全是另外一个荒凉星球上的人,跟我们不是一个星球的,这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我就写了一些中篇小说,比如《松鸦为什么鸣叫》、《狂犬事件》,再就是这两年引起关注的《马嘶岭血案》、《太平狗》等这样一些小说。

我主要是想谈一下我的一些疑问,或者说我的一些忧虑吧。谈三点。因为我刚从华西村过来,华西举办了一个全国农村题材作品研讨会,也是和这个新农村建设有关的。第一个问题:虽然我们现在在热火朝天地谈新农村建设,我就感觉到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是玩真的吗?是否是一个幻觉或者错觉。我们到华西村去,华西村它已经不是一个农村了,我们到那里去开农村的作品研讨会,可它连一点土地、乡村的气息都没有,甚至没有一点乡村记忆了,让我们到那去干什么呢?它是一个工业的华西。

我认为有前车之鉴,在我们中国近50年的政治历史上,我们经常看见过这样的现象,比方说大跃进,比方说——还不说很远的时候吧——开发大西北,那真是,大家一个个热血沸腾,每个人都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仅仅几年,开发大西北又好像沉寂下来了,大西北依然贫穷,依然干旱,依然处于一种孤立或者是一种非常无望的状态。还有,比方说,当年在国企非常困难的时候,竟然提出来说要三年完成国企解困,我们认为这是完全不可能的,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那么多下岗工人,而后来,三年以后,居然宣布,国企已经解困了,问题已经解决了。现在我们看,问题解决了没有?我家里都有五六个下岗工人,他们的生活都是非常贫困的,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还有,更年长一点的,我们还记忆犹新的,我们听到在当年的人大会议上,周总理经常提出来要实行农业机械化,要在几年内,几年内,几个五年计划实现机械化,到现在我们的改革开放快有30年了,我们的农村实现了机械化吗?鉴此,我有理由担心和忧虑。

第二个我认为农村的问题不单是一个农村的问题,它不过是我们整个社会问题的冰山一角。农村问题,我认为并不是我们这个国家最阴暗,最寒冷的地带。它可能还有更多的问题。我在少君的一篇文章里面看到关于印度的知识分子,那些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怎样帮助穷人,我看了真是很感动,我在华西村的会议上就提到了少君的这篇文章,希望大家去看一看,希望作家们找来看一看,知识分子怎样担当社会的责任,更多思考一下我们国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个农村的问题,现在看起来是农村的问题,实际上更多的、更重要的问题我们都还没有解决的时候去解决农村的问题,我认为这也是不切实际的。比方说在城市,现在城市很多人并没有拿到低保,像我母亲都没有拿到低保,当然我跟当地的政府没有什么接触,拿到低保的是些什么人呢,只是一些政府官员的五亲六眷,他们才有资格拿到低保。像我的母亲,原来是有单位的,后来单位垮台了,现在完全靠子女赡养,这是在城市,当然,还有很多下岗工人在捡烂白菜帮子吃饭的,这是城市的问题。城市照说我们大家是进入小康了吧,其实不然;比如说腐败的问题,我们解决了吗?大家都看到了这几天,非常火热的,像台湾赵建铭的案件,在我们大陆,这样公开地在电视上每天举报领导人的亲属哪怕是一个乡镇长的亲属,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仅我所了解的县级腐败是愈演愈烈,买个局长要多少钱,现在都是有价格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本意当然是好的,是非常及时的,英明的,但是它最后的结果,是否能坚持下去?是否能根本解决农民的问题,也是令人担忧的。因为我们的社会问题太多,可以说是积重难返,这个农村问题又是一个更加难办的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所以,这第三点,也是我的一个困惑,或者是我的一个想法。我认为,我们也许没有找到解决当前农村出路的一个好的办法,我认为现在新农村建设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现在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好像新农村已经建成了,或者现在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事实上在我看来,是上热下冷。在我所熟悉的农村里,有人理解就是三改一刷白——改水、改灶、改厕,然后就是房子刷白。那里的乡镇领导就说,反正新农村就是要把房子刷白,里面就不管,进去堂屋里面家徒四壁什么都没有。房里还喂牛,牛不能喂在牛棚里,为什么呢?怕偷走了。偷牛贼是很多的,非常多。这样家里就充满一种畜便的浓郁的气味,这难道叫社会主义新农村吗?外面是刷白了。他们很会做这种表面工作。

上午,我还听到这样的说法,就是国家拨多少钱,具体数字我还不明白,大概每年拨多少钱来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到农民手里只有二十到三十块钱,我认为这都是很难的事情。为什么呢?比方说现在修道路,我就听到他们说搞集资,税不是不收了吗?那就搞集资。这个道路是什么道路呢?不是过去的三提五统。三提五统有一个公路统筹,就是养路费,这是大家研究农村问题都知道的。但是现在就不是公路统筹了,这个路,是中央补贴一部分,当地政府筹一部分,农民自己还得拿一部分的。——这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道路硬化,这是学韩国当年新村建设的道路硬化。要农民集资,农民哪有钱呢?而且我怀疑这样的道路硬化,一部分的钱会中饱少数人的私囊——在中国这样的体制下,绝对会中饱私囊的。这样的道路硬化,三、五年就会变成一条豆腐渣路,你们不信的话到时候可以看到。为什么呢?我可以举一个例子,在湖北来说,三峡大坝工程,中央给移民的资金是非常充裕的,但是到移民手中的却并不是全部,它中间当地主管部门都要跟你切一刀,移民局可是非常富的,局里的官员,后来都不明不白的富了。再有退耕还林的粮食补助,发给农民的粮好的不多,而中央却是拨了不少的钱,到农民手上就不是原数了。如果这些修路的钱,国家给了那么多,真正用到路上去的,可能会很少。河南的艾滋病补助款都会被当地官员贪污,一些地方官员心是非常黑的。

我只是讲我的一些看法和焦虑。对三农问题有各种说法,但是我自己的一个强烈的感觉——我是凭感性来说的,就是土地私有化、取消乡政府是很值得我们大家探讨的。这个乡政府是一个很可疑的东西,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管、卡、压,管住农民,而且养了大量的吃闲饭的人。像澳大利亚就没有什么乡一级政府,就是为农民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你推销产品啦,为你怎么样调整农业结构啦,只要多成立一个部门,这个部门就会开始向农民大量的搞钱,你增加一个什么土地站吧,过去农民建房子根本不要钱,现在建一个房子要几千块钱,不然的话就不准你建,建了以后给你扒掉。比方说像那些山区里,也要弄一个什么乡渔政所,山区哪里有鱼呢?有三、五个小坑在那养鱼,渔政所的人要吃要喝,他就说“我今天出差了,你给我报一下”,你不报他就要卡你,他不是为这几个养鱼专业户服务的,是找他们刮钱的。湖北曾有个乡财政所有一百七十个职工,而一个乡也就几千人,也没什么工业商业,这事中央电视台报道过,是中国式的荒诞。所以我认为应该取消乡政府,成立乡公所之类。一个乡长,一个村长,只要你当上了乡长或村长——这是我的一个强烈的感觉——你就站在了农民的对立面。你过去是非常朴实的,你也是一个农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现在的许多乡下,只要你为政府说话,你就基本上站在了农民的对立面,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难道我们的政府跟农民是对立的吗?真的是一个非常可怕也应该引起我们思考的农村社会现象。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这一点没有。为了极大焕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所以我认为应该让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取代乡政府,让乡政府的人个个变成农业专家而不是小政客。谢谢大家。

同类推荐
  • 精灵鬼怪故事

    精灵鬼怪故事

    《精灵鬼怪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有的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的经典之选,具有新疆民间文学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保持了原初的味道和浓郁的地哉特色。
  • 松山大战

    松山大战

    松山,是血腥和悲壮的象征。它的故事已经变得遥远而模糊,传说它下面埋藏着无数的武器和财宝……五十年前的松山大战,是武力的拼搏,更是民族精神和毅力的较量。该书27万字,再现1944年夏秋时节中国远征军收复松山之役的血战历程,为段培东先生所著“抗战三部曲”的第二部。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本书专题讲述季羡林先生如何对待读书、如何写作、如何做学问,他的坚持不懈和笔耕不辍足以为当下青少年的楷模。
  • 把心安顿好

    把心安顿好

    本书是周国平的第四本随感集,所收文字主要写于2006至2010年间。周国平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概括地说便是: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因此,本书就用《把心安顿好》做书名。
  • 陈应松文集:中国瓷器

    陈应松文集:中国瓷器

    陈应松的写作常被人称为是“底层写作”或是“生态文学”,不少作品深刻而真实地描写了苦难的生活以及苦难的人群。由于“神农架系列”小说,他在神农架林区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影响神农架十大人物”之一。他回忆自己的创作经历时说,自己原本是出身文盲家庭的孩子,一个封闭环境中的不通汽车的针眼小镇人,“一个高中时才看到《唐诗三百首》的学生,不是天才”。今年以来,他自愿要求到家乡挂职,深入生活,进行广泛的乡村调查,尤其想唤醒自己童年和少年的记忆。“我怀念不成器的青春时代。虽然现在是露臀装的时代(包括文学的露臀装),可我还是要为青春喝彩,为糊里糊涂的青春欢呼。”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身入风尘香已尽

    身入风尘香已尽

    人要适应环境,拥有光辉的前程是对曾经美好过去的最好纪念,或者说是祭奠……
  • 最真实的记忆

    最真实的记忆

    7年前一句不上进的离开,7年后的归来不上进的不离不弃。相信记忆中的爱情永远是最纯粹的没有杂质。
  •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为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晚年亲自指定的口述传记作者王国平,对南怀瑾去世前一百天生活的真实记录。一代宗师南怀瑾在生命最后关头的隐秘细节,在书中如画卷般逐次展现于世人眼前。南怀瑾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以及临终前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最后思考,尤其值得关心中国文化命运的人们深思和记取。
  • 帝后双绝

    帝后双绝

    你是我一生的执着。你是我一世的追求。“璃儿,我若为帝,你就是我唯一的皇后!”“无忧,你的敌人就是我的敌人,我愿意倾尽全力为你荡平四海!”帝后双绝!
  • 教育部推荐必读书目(八):中小学生新课标经典必读:《宝葫芦的秘密》(精读课程)

    教育部推荐必读书目(八):中小学生新课标经典必读:《宝葫芦的秘密》(精读课程)

    本课程带你精读经典文学之一《宝葫芦的秘密》,通过全面、系统地研读小说《宝葫芦的秘密》,使学生对小说《宝葫芦的秘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引导学生提高分析和鉴赏中国小说的能力,并从中受到民族精神和人格情操的陶冶。
  • 后会也有期

    后会也有期

    某幽魂说:"我保护你只是因为你的身体里有我的心脏而已”后来——————“你就是我的心脏”“没有你它便没了存在的意义”————————————————————————本台紧急插播一条新闻,请湖锦路的车辆看到车牌为京.c502的私家车立即避让,车上承载着的是即将逝去的一条生命,一名急需脏源的女孩正在生死的徘徊线上挣扎,等待着心脏的到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龙渊之战

    龙渊之战

    或战乱、或纷争,无一不是利益驱使,唯有站在制高点才能掌控一切,小人物的尊严是被赐予的,高高在上才有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