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60800000068

第68章 小说集《狂犬事件》跋

来到城里的作家,几乎十有八九从不歌颂或书写他们生活的城市,倒是对那破败、遥远的乡下故乡耿耿于怀。于是,那朦胧的故乡的一切,成了他们歌唱和书写的圣土,而数十年生活的城市却成了他们揶揄、吐酸的对象或不著一字。

古今中外的作家概莫能外。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或者童年的记忆亲切深刻罢;或者离开之后因距离而产生了美罢;或者身处的城市有诸多的烦恼罢。但是不管怎么说,他所生活的城市不可能不进入到他的作品中去,只不过进入的方式不同罢了。

隐隐的进入也是一种进入。就算他倾情地写他的故乡,关注的目光一定是城市的目光,他的感觉,他的感情,他的运思方式,无一不浸透着他生活的城市的烙印。他对城市的态度,你总能从他的作品中读出来。比如我,我的“公安水乡系列”、“船工系列”乃至如今的“神农架系列”,莫非没有一点武汉的影子?有的。有的干脆就是以武汉作为题材,有的写了武汉的知青。我的小说与武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在武汉生活了二十年。我是来武汉后开始“弃”诗专攻小说的,我所有的小说都写于武汉:珞珈山的学生宿舍、阅马场的文化厅平房宿舍、华中村省美院的老式木楼、三官殿的民房、新华下路小区、东亭小区、省作协大院自搭的八平米书房……我写的每一个字都是使用的武汉稿纸,我写每一个字时我都呼吸着武汉的空气,听到的是武汉的声音,我的思绪在武汉的上空飞扬激荡。

想想也不太公平,城市给了我们那么多,优越的生活条件,名声,一切的一切。可是,我在评论家们的眼里,却是一个无法融入到城市中去的乡村游子,与城市有着深深的隔膜,身处都市而精神还乡。这种“还乡说”我是接受的。但是,我的内心又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我与这个城市十分融洽,甚至有点如鱼得水的感觉。我认为我适合在城市生活。城市可进可退。我可以深居简出,高兴时却尽可以一个人逛逛街,逛逛商场,逛逛香港路文物市场,逛逛花鸟市场、旧书市场。我还爱在写作之余上街看热闹,打抱不平;有时候打赢了,有时候被别人打赢了——真打,与人打得头破血流,互有输赢。有时候觉得情况不对,被别人骂得狗血喷头也装孙子。不过这种时候不多。多数时间我是不怕的,不计后果,说话冲,脾气暴燥,除非不惹恼我,惹恼了,我就拼命,管你是皇帝的妈也豁出去了。除了我故乡公安教会我这种性格外,也与二十年受武汉的熏陶有关,武汉人就是这个样子嘛,呵呵!

有一阵子,我因为老不能出名,沉不住气了,看别人写武汉这个地名那个地名的小说“起了篓子”(武汉话:意为赚了,发了),于是也动了这个心,写出了《承受》、《吹箫人语》等小说,也弄了一堆武汉地名塞进去。结果呢,捞起“篓子”一看,空的。赶快洗脚上岸,跑到深山里去了,哈,在山溪里起了篓子。并不是说,武汉的写作资源到我这儿就完了,问题出在我自己,可能武汉不适合我,无法唤醒我的才华和激情。这是一种宿命。

要说起对武汉的印象,小时候记得我母亲下汉口贩烟叶,到武汉就叫“下汉口”。汉口在下游,当时只有船来武汉。我到武汉是在我二十岁时,在水运公司出公差,坐一天一夜的船才到。去集稼嘴(南岸嘴?),集稼嘴到处堆着竹木,一派小镇景像,乱糟糟的。我住在一个街道旅社里,不挂蚊帐,却没有蚊子。三毛钱一个的回锅肉。上厕所是脸对脸的那种公共厕所,排队,很难堪。后来有了经验,学武汉人,蹲坑时手拿一张报纸,边看边干事,就看不到对面人排泄的表情了,也就遮挡了自己的羞处。我永远记得我在那夏天的、没有一棵树的汉口小巷子里看到的奇景:太阳当空的中午,街道上冒着红闪闪的火光!这绝不是夸张,也不是“魔幻”,是确确实实的,我真看到过。那时候,以我一双乡下人童贞单纯的眼睛,是能看到这种景像的。冒着红闪闪火光的汉口街道,就是我对武汉的最初印象。

后来我来武汉求学,我发现一来我就爱上了这个城市,它充满着幻想和快感。但我最疲倦的记忆是搬家。我一共搬过八次家。武汉作协的柳火生老弟为我全力组织过一次搬家,本来与他无关的事。他可是我在武汉遇到的第一个热心快肠的人;他现在在深圳,我想他。还有著名作家、诗人们如梁必文、田禾、徐鲁、高晓晖等都为我搬过家,那些笨重的乡下家具抬上抬下,也难为他们了。后来终于有了搬家公司,才结束了请朋友搬家的麻烦。在此我要向他们致敬。我从三官殿搬到新华下路后,当时的新华下路小区十分偏僻,我八岁的儿子只记得远在东湖三官殿的民房里有个他爱光顾的游戏室,于是他趁我不注意,揣了几块钱就跑了,坐中巴到唐家墩,再坐9路车到江边,过轮渡,再坐14路公汽,到三官殿。这路线他只走过一次,就全记住了。这小子多蠢,纯乡下人的的想法,以为偌大一个武汉只有三官殿才有游戏机。于是横穿整个武汉,玩到下午,再原路返回。到了唐家墩,没钱了,那中巴本来小孩不收钱的,当然要大人带着才不收,他一个人,没钱司机不让他上,只好步行五站路,路上在铺沥青,一双凉鞋全被沥青糊满了。这个乡下伢胆子可真是大。如今,他一个人在日本闯天地,估计胆子就是在八岁时的武汉练出来的。

武汉给我和外地人的印象就是大,大得无理。外地朋友来了,只是一个劲夸武汉大,没哪个说她美的。但是这十年来,武汉一下子变得美起来了。交通也十分方便。我过去从武昌到汉口上班,坐537到钟家村,再坐24路到花桥。上个班走遍了武汉三镇。过轮渡也可以。但更不方便。我下班回家总是过轮渡,再坐14路起点站,那就是一场战争。人山人海,挤一趟车要掉两斤肉。每个坐公汽挤月票的人都几乎瘦骨伶仃,满面憔悴。我挤了七年月票,形销骨立,对武汉充满了愤怒;还因为乡下人慢吞吞惯了,动作笨拙,不如从小就挤月票的武汉人机灵,常常被车门夹得三青六紫,或摔得鼻歪齿缺,那也只能摔落牙齿往肚里吞喽。我看病的医院在二医,生病每天打针要挤几个小时的车;后来我住汉口,户口又在武昌,常背着几十斤米倒车。那时候,没煤气本,有个朋友给了我几张煤气票,在街道口的陶家岭,我灌一坛气要骑二十多里路。后来市文联给我们作家办了煤气证,这种苦刑才告终。

我在武大读书时,我的老师给我讲,六十年代他们做学生时,省歌舞剧团周围全是农田,一片蛙声,他们到晚上就去那儿逮蛤蟆改善伙食。我们的八十年代,武大老牌坊周边还是野地,绿树成阴,现在呢?老牌坊湮埋在高楼大厦之中了。何处听蛙声?城市当然得建设,当然得发展。这几年,要我说武汉称得上建设大手笔的,应是沌口开发区,其纵横大道,其园林设计,决不比任何城市差,不比任何国家差,让人惊叹!再过三五年,这一武汉新城区,应是武汉未来的骄傲。我还去了一些武汉新建设的大学校园,就包括二类、三类大学,几乎都是气概不凡,场面雄壮,悄悄地出现在武汉,并不比武大华师环境逊色。这些学校也是未来武汉的新景。

但是武汉又是个发展不均衡的地方。比如我们东湖地区,说是湖北文化、新闻和出版的中心,人口少说三五十万,却没有一个电影院,一个商场,一到晚上9点,便路断人稀。就跟住在老山旮旯里没有两样,哪像是大都市,比一个小镇都不如。遥想我当年住小县城,一入夜街上就灯火辉煌,有的吃有的玩,看电影录相的到处是,商场店铺不到半夜不打烊。牛肉火锅一条街闹到东方熹微,其配套的发廊按摩店一家挨一家。看看,县城人哪还有心思和时间去写小说。声色犬马都忙不赢,还吃这个苦。所以,我说,我现在最想的就是住在汉口,最好是民众乐园那块。这是我真实的渴望,一点不虚。我爱世俗生活,我爱热闹,这证明我是喜欢城市的,与城市毫无龃龉。

因这套武汉作家们的丛书,使我有机会说了如上的话包括回忆。我很高兴我是武汉作家,我是武汉市民。我为武汉的明天而期待着,也为武汉文学的明天而期待着。

同类推荐
  • 四叶草

    四叶草

    四位心思细腻,才情洋溢的作者,用心用情记录下一段段刻骨铭心的人生体验。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忍耐琐碎庸常,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片四叶草,执着前行在幸福的路上。
  • 有限的完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有限的完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文学,或者说,什么样的文学才是这个时代应该发出的声音?有人说文学要关怀民生,要有社会责任感;有人说文学要揭示心灵奥秘;实现精神突围;也有人说,文学必须亲近读者、感染读者、调动读者……不难发现,诸多观点中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人为本,本书试图找寻中国现代小说的出路。
  • 绿岛揭秘:一个传奇囚徒的采访手记

    绿岛揭秘:一个传奇囚徒的采访手记

    1910年,日本控制的台湾岛浪人横行,远离台湾18海里的绿岛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监狱岛;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经蒋介石批准,派出军队重新修复绿岛,建立了世界上防御体系最完备的岛屿监狱,这里前后进出了李敖、柏杨、陈映真等一大批文化名人……
  • 红楼初探

    红楼初探

    作者为红学界一颗新苗,所作红楼初探是热闹非凡的红学界中的一抹清新的晓光。对红楼立意,人物,结构等无不提出自己的新颖的见解。
  • 子在川上曰

    子在川上曰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梁平关于丝绸之路的散文精选。跟随梁平的笔端,我们沿长江、嘉陵江溯流而上,一路奔跑、沉潜、翱翔,同他的爱与恨,他的愤怒与期冀、疼痛与愉悦同频共振。重庆,这是生养梁平之地,更是造就梁平之地。在他轻灵如诗的文字中,我们仿佛得见他锥心泣血的笔墨、响遏行云的呼号、掷地有声的追问——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他关乎大悲喜和大彻悟的哲学问道,是他寻求死之尊严与生之庄重的心灵追索,答案不言自明。
热门推荐
  • 步步逼婚:亲亲老公慢点宠

    步步逼婚:亲亲老公慢点宠

    傅青城,仅二十八岁便已称得上位高权重,意气风发,除了公事,应酬自然不断。然而他还有另一重身份——苏锦年的监护人。对锦年来说,这后一重身份自然要重要得多。十五岁那年,家中遭逢巨变,因为被合伙人背叛,父亲公司破产,最后干脆从公司顶楼跳了下去,而妈妈也因为承受不住打击,在浴室里划破了自己的手腕。亲眼目睹这一切的锦年,在那一年几乎崩溃。后来不知为何就被人送来了这座房子,有了一个新家,有了一所新学校,也有了一个叫傅青城的监护人。
  • 侦探故事(中经典精选)

    侦探故事(中经典精选)

    《侦探故事》是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凯尔泰斯·伊姆雷的中篇代表作,包括三个篇目。同名篇《侦探故事》的背景设在一个想象中的南美国家,主人公马腾斯是独裁政权的一名秘密警察,参与了将连锁店老板萨利纳斯父子扣上谋反罪名并将其残忍杀害的罪行,他在狱中写下了自己的忏悔。《寻踪者》中,主人公带着他的神秘使命,寻访集中营旧址,期待发现能唤醒历史记忆的“踪迹”,但所到之处均以失败告终。《笔录》写的是主人公从布达佩斯乘坐国际列车前往维也纳的遭遇。这些小说共同构成了伊姆雷小说的轮廓和精髓。
  • 今日份暗恋

    今日份暗恋

    也是突发奇想写的本文,写的呢是身边朋友,不喜勿喷啊,改动很大,写着个文的目的大概就是想写个完美的结局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婚恋物语

    婚恋物语

    大多数人在处理情感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甚至惶恐不安、不得要领。如何调适与适应对方,创造和谐美满的生活;如何能够征服情感,走出生活中的困境,成功走向幸福生活的彼岸。这正是本书要告诉你的答案。
  • 部落之修

    部落之修

    大家好,你问我是谁?嘿嘿!我就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天下独一无二,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迷倒万千少女的千山—莫问是也!我父母?我不知道我父母是谁!但我会找到他们的!等我成为天下的最强者时,我一定能找到他们!对了,还有一个家伙,哼!我的死对头,千山月疯!就会装酷,终有一天,我会让他做我的小弟的!!听说作者春飞燕也是一个帅哥,我看没我帅,看过他头像的朋友,给评价一下!怎么可能有比我还帅的呐!
  • 俏医王宠

    俏医王宠

    人生的经历要不要这么刺激,好好的医生当着,突然穿越了,穿越没几天,半夜睡得好好的却被人威胁劫持,还没缓过神,第二天便被告知要给王爷去当妾,被逼无奈,嫁就嫁吧!不过可不要以为她这么好捏弄,只要是她不愿意的,再艰难她都要抛开束缚。一次意外逃入她的房间,便莫名对她上了心,可命运弄人,只因离开几日,回来却被告知她已嫁入他人,再次相遇,她一次次惊艳他,一次次让自己心意难平,嫁过人又如何,世人纷说又如何,他注定要得到她。骑马失控后他问她:他不来救你,你失望吗?她笑着摇摇头:没有期待,何来失望。默然,心里却暗暗坚定,他一定要成为她的期待。(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蛮荒小道士

    蛮荒小道士

    黄小道,只是个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的小道士,他只想靠着道观里那点可怜的香火,混吃等死,奈何苍天不怜人,一个闪电把他劈到了远古的蛮荒。那里,只有一群还未开化的野人,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卧槽,我他妈服了。”穿越的第一天,黄小道如是说!不过,作为一个掌握着现代文明的神棍,黄小道相信,在这里,他会过得很滋润……
  • 月泪花迁影之梦恋浮生

    月泪花迁影之梦恋浮生

    弱水一千,我取一瓢饮。尝尽尘世悲欢,换我来生莫忘离誓。弱水二千,我取一瓢饮。尝尽苦泪情毒,换我来生莫负韶华。弱水三千,我取一瓢饮。尝尽血仇恨怨,换我来生莫许薄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