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74100000029

第29章 29铁骨忠魂(5)

话说三路北伐以后,刘铁骨随刘福通的军队逃回了安丰,而这时钟焚在张士诚的军队里,也遇到了一些生命危险。

高邮战争以后,脱脱遭朝中奸臣算计,被元顺帝赐死,他所率领的“百万大军”,一时星散,群龙无首,张士诚乘机击溃了元军。然而,第二年淮东发生饥荒,饿殍遍野,张士诚攻下平江(今江苏苏州)后,就将都城从高邮迁到了苏州。

这时张士诚南面有方国珍首鼠两端,一方面对元廷讨好,一方面又对朱元璋献媚;西部又有朱元璋趁机作乱,北方还有元朝不时派兵攻打过来,张士诚目前的处境可谓是非常艰难。

一方面,至正十七年八月,元朝招安了方国珍,就让他派兵征讨张士诚。国珍率兄弟诸侄等以舟师5万进击士诚昆山州,士诚遣其将史文炳等御于明子桥,国珍七战七捷,士诚屡战屡败。

另一方面,除了方国珍以外,元廷又派湘西的苗军来攻打张士诚。

而这些苗军的来历,就要从杨正衡、杨通贯父子说起。话说元至正初年,人民反抗元廷统治日盛,农民军力量日趋壮大。徐寿辉、张士诚、韩林、郭子兴等已各占一地。杨正衡、杨通贯父子虽僻居湘西南,也想雄踞一方。于是就以杨通贯当初所统的那些“苗子”为基础,扩充兵马,组建了一支以苗民为主的数万人的军队。

这年秋天,苗军兵分两支,一支由杨正衡统领,进攻粤西,一支由杨通贯统领,开往江浙。杨正衡军因寡不敌众,又缺乏粮草,结果全军覆灭,杨正衡也在阵前身亡。杨通贯所率苗军的力量却在逐渐壮大,引起元廷不安。淮东都元帅余阙力陈顺帝:“苗蛮不当使。”于是顺帝强令苗军停止军事行动,并命余阙监视杨通贯,若“苗军有暴于境者,即收杀之,凛凛莫敢犯”。但是,张士诚势力得到发展,朱元璋迅速崛起,元廷迫不得已重新启用苗军。

至正十五年九月,朱元璋派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部将张天佑等进攻集庆(今南京)。元廷忙派杨通贯随江浙行省右丞阿鲁恢率苗军赶去救援,苗军大败郭、张的红巾军。这时,张士诚的淮军攻占扬州,杨通贯又率军前往,败张士诚。

至正十六年正月,张士诚攻占平江,威胁杭州,又准备进攻嘉兴。驻守杭州的江浙行省丞相达识帖睦迩求救于杨通贯,并许以升任参知政事。杨通贯带领少量精兵,夜袭敌营,接着苗军全力出击,淮军措手不及而大败,“生擒其首,其徒溺死者无数”。张士诚又派其弟张士德率兵数万人转攻杭州,达识帖睦迩弃城逃走,并传令杨通贯夺回杭州城。经数日猛战,“士德大溃,收拾残兵,十丧八九”。八月,张士诚派张士信、史文炳率水兵数万,沿运河北上,兵临嘉兴城。杨通贯采用“诱敌深入”战法,将淮军诱至峡谷时,伏于两岸的苗军把备好的火把投入敌船,恰逢南风大作,“大火焚烧至四十里不止,淮军死者甚众”,苗军趁机出动,大败淮军,“斩首七千,俘虏数千,张士信以伏水遁还”。苗军威震东南,壮大成20万之师。

至正十七年,元廷升杨通贯为江浙行省右丞、骠骑将军,赐名“杨完者”,其兄赐名“伯颜”。

就在张士诚被方国珍和杨完者打得焦头烂额的时候,西面的朱元璋也趁机来添乱。

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派耿炳文攻取长兴(属浙江),徐达攻取常州,吴良等攻取江阴(均属浙江)。张士诚的军队西面、南面都被堵住,势力逐渐衰落。不久,徐达率兵攻下宜兴,然后进攻常熟。张士德迎战失败,被前锋赵德胜活捉。张士德,小名叫九六,善于打仗,有谋略,能得将士的喜欢,浙西地区都是他打下来的。张士德被捉住后,张士诚非常郁闷。朱元璋想留在张士德来招降张士诚。张士德派人偷偷地给张士诚送信,叫他投降元朝。

收到张士德的信件以后,张士诚找来文武大臣商量对策,有人劝他降元,有人劝他降朱,张士诚几经权衡后,向杨完者和达识帖睦迩求降,愿自降王号,臣服元朝。达识帖睦迩为了利用张的力量牵制杨完者,答应保奏张氏为高官。元廷授张士诚为太尉,割浙西、淮东予之镇守,并命令方国珍退兵。

至正十七年七月,朱元璋连克徽州(今歙县)、建德(今东至)。元廷又派杨完者出兵,企图收复失地,但苗军连续几次兵败于李文忠、邓愈、胡大海之手,丧兵数万,损失惨重。张士诚和达识帖睦迩却暗自高兴,因为杨完者是张士诚心腹之患,非常愿意借敌之手,除掉杨完者。

至正十八年,达识帖睦迩命杨完者出兵浙东,张士诚出兵淮南。杨完者以部将杨通泰、杨通知、李才富、肖玉率主力分四路开赴浙东,自己则坐镇杭州。张士诚佯装率兵十万与朱元璋作战,暗中却屯兵杭州城附近,当探知苗军已出兵远征,即迅速调集兵力攻击杭州,以达识帖睦迩为内应,围攻杨完者。杨完者战败,与其兄伯颜自缢身亡。

不久,杨完者的部将率军回杭,征剿张士诚,张闻风潜逃。为了平息“杭州之变”,安抚苗军,元廷赠杨完者为潭国公,谥忠愍,赠杨伯颜为衡国公,谥忠烈。但这些并不能平息苗军的气愤,他们举起反元旗帜,归附朱元璋的明军。

明军大将胡大海招降了他们,这些人中有蒋英、李福等人,因他们的骁勇善战,被胡大海留置麾下留守金华,但蒋英等人都不是真心降服,时时密谋叛投张士诚。由于胡大海平时对他们诚心相待,又十分犹豫,李福鼓动说“胡参政虽然待我们十分优厚,但既要做大事,又怎么能顾及私恩呢?”于是他们设下了一个圈套:至正二十二年年3月,蒋英到衙署里邀请胡大海到八咏楼下观看射箭,大家相拥而出,胡大海正要上马,蒋英党羽中一个叫钟矮子的人拦马跪下,佯装哭诉说:“蒋英要杀我”,转移胡大海视线,胡大海转身回望蒋英,未及作答,蒋英突然从袖中抽出铁椎,好象是朝钟矮子,其实是朝胡大海砸去,正中其首,大海倒地后又被蒋英提刀断首,跨于马上,随后蒋英又杀了胡大海的一个儿子。苗兵在金华发动叛变,杀害了胡大海以后,李文忠派遣将领将苗兵的将领打走,并亲自安抚其部众。“金华之变”以后,苗兵复归入朱元璋麾下,蒋英等人后来也被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所杀,而李文忠的长子就是著名的李景隆。

张士诚投降元朝以后,在此后的几年里,他打着官方的招牌,不断进行侵略,拥地达到二千多里。并且他据有天下最富庶的地区,是当时最富有的起义军。然而张士诚性格上存在着一些中庸思想,这导致他在政治抱负上没有太大的野心。然而在群雄争霸的大局之下,他的这种想法可能就是他今后人生悲剧的一大伏笔。

张士诚虽然热衷于侵略江东的土地,但元朝毕竟还是归顺了,元朝交给他的事还是要办的。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元朝让张士诚讨伐刘福通,张士诚命吕珍率军突袭安丰。

安丰是一个好地方,当年刘福通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到亳州建立大宋政权的时候,遭到元军的激烈围剿,刘福通败走安丰,才在这里重新积聚起力量,形成了三路北伐的壮观局面;后来刘福通进攻汴梁失利,在他孤立无援的时候,再次败走安丰,在这里他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遥控着红巾军与元军的战局。可谁曾想到,安丰既是他的安身立命之地,后来竟也成了他的葬身之地。

刘福通在极艰难的形势下坚守安丰,时间达四年又九个月。此时的安丰城已是强弩之末,山穷水尽,弹尽粮绝。张士诚所派的吕珍乃是一员大将,又有元朝在背后为其撑腰,进攻安丰简直势如破竹。吕珍的大军突至,刘福通死于乱军之中。三月,朱元璋率军攻打安丰,吕珍为常遇春所败,弃城逃跑。

有野史传闻,刘福通其实并不是死在安丰,而是被朱元璋派人溺死于江船之上,然而这种说法其实不靠谱。别说刘福通不是朱元璋杀的,就算是朱元璋杀的,他也不会承认。为什么呢,朱元璋后来杀了那么多人都敢承认,为什么就是不敢承认杀了刘福通呢?因为当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徐寿辉鸠占鹊巢,陈友谅杀掉徐寿辉后从此背上了反贼的骂名,朱元璋的明军当时还是属于大宋政权领导,朱元璋如果承认杀害刘福通,性质就和陈友谅类似,这将于他的声誉有损,而他当时领导的明军立足未稳,恐怕会有人在背后骂他忘恩负义,所以说做人千万不能忘恩负义。明朝不愧是一个写小说的朝代,连正史中都会留下一些悬念,张士诚手下的幕僚上班时间写小说,竟写出了两部四大名著,张士诚平时疏于管理,此前作战的时又屡战屡败,这次打安丰之战居然雄起,一举把刘福通给杀了,也可以传作是一段奇闻。总之,不管刘福通的死有没有悬念,一定跟朱元璋无关,并且根据《明史》记载,刘福通确实是死于安丰之战。

张士诚派吕珍攻打安丰的时候,鈡焚也随吕珍出战。后来刘福通被杀后,安丰沦陷。命运的轮转总是这么不期而遇,在海棠花落尽的时候,刘铁骨和钟焚再次见面了,只是此时两个人的处境却非常尴尬。钟焚曾有意帮刘铁骨逃脱,刘铁骨却对他说道:“刘福通待我恩重如山,恩公既死,我也不愿苟活。我们是一支正义之师,我们可以被杀戮,但是绝不会被打倒。”钟焚说道:“你只知道天下大义,难道忘了家里的父老乡亲。况且你若死,我也不能苟活。”刘铁骨又对钟焚说了一句话:“好死不如赖活”,说完拔剑自刎而死。钟焚挥泪如雨,脑中一直想的是刘铁骨的那句话,“好死不如赖活”,“好死不如赖活”。“对,对,对,好死不如赖活,你是好死,我要赖活。”说完将刘铁骨的尸骨掩埋了。

张士诚以前从海上往大都送粮十一万石,每年都送这么多。自从打败刘福通以后,张士诚更加骄横,让他的部下歌功颂德,要求元朝廷封他为王,元朝廷没有答应。元正二十三年(1363年)九月,张士诚又自立为吴王,按照王的身份地位设置属官,在城里另外建造了府第,并且他也不再向元廷进贡粮食了。

穷人出身的张士诚在早期勤政爱民,大力减轻税赋,让饱受战乱、苛政之苦的百姓过了一阵好日子,然而,他是个小富即安的人,随着他渐渐坐稳了割据东南的“吴王”位子,他便骄奢淫逸起来。建造了“香桐”和“芳惠”两座楼阁,专门安置四处搜罗来的美女,供他淫乐。再比如“锦帆路”,当年是一条河,张士诚用锦绣丝绸做船帆,泛舟河上游玩,便有了现在这样一个路名。张士诚一心享乐,朝政交给了弟弟张士信。偏偏张士信和张士诚一个样,“性荒淫,务酒色”,虽然当着丞相,却无心公事。哥哥将朝政“承包”给他,他又“转包”给黄敬夫、蔡彦文和叶德新三个文人。这三位每天醉心于舞文弄墨,也都不是干实事的料,于是自上而下,贪腐成风。

朱元璋的地盘就在张士诚的旁,张士诚多次派兵进攻常州、江阴、建德、长兴、诸全,都没有取胜,只好退回;而朱元璋派邵荣攻湖州,胡大海攻绍兴,常遇春攻杭州,也没能攻下。廖永安被张士诚俘虏,谢再兴叛变投降张士诚,正赶上朱元璋与陈友谅相持不下,也没有能力管张士诚的事。陈友谅也派人约张士诚夹攻朱元璋,但是张士诚想当个旁观者,表面上答应了陈友谅,最后还是没有行动。等到朱元璋攻下武昌,消灭了陈友谅,率领军队回到南京,就命令徐达等人谋划攻取淮东地区。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九月,朱元璋以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二十万精兵,集中主力消灭张士诚。大军压境,东吴左右膀臂皆失,平江(苏州)成为孤城,面临南西北三面被围之势。朱元璋派人送信招降张士诚,张士诚不予回信,屡次突围决战,都被打败。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七月,张士诚见城中粮余渐尽,便率上万亲军冒险突围,结果为常遇春所败,复逃入城中。九月,徐达展开总攻,百道攻城,东吴军终于不支,城陷。在齐云楼下积柴薪,与张士诚诸妾登楼,自缢前令人纵火焚楼。时值日暮。大英雄张士诚真是日暮途穷,独自呆坐室中良久,望着齐云楼的大火若有所思。然后,他投带上梁,上吊自杀。

听说张士诚自缢,钟焚宁死不作亡国奴,以身殉国,冲进火楼自焚而死。

此时,我的耳边又想起了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对生产石灰的场景的描蓦,也是钟焚和刘铁骨朴素的一生的写照。

同类推荐
  • 异界原始中华

    异界原始中华

    原始版的异界大陆,在这片蛮荒的世界上,巫师和巫战士们正闪耀着光芒!一个个部落兴起与灭亡,一位位英雄的初升与陨落!为了生存而奋斗,为了不朽而作战的一段段传奇正在火爆上演......一位带着华夏炎黄精神的灵魂穿透那如同迷雾般的时空骤然降临于这片正热火纷飞的大陆!他和他的手下以及他的有熊部落,是如新星般在这片混沌的世界里闪亮,还是如流星般只是短暂的掠过于这片璀璨的星空......敬请期待,精彩正在继续!
  • 镇远

    镇远

    大乾王朝一个在乾天大陆上统治了千年之久的王朝,风雨飘摇的王朝,面对西方蛮族的虎视眈眈,叛乱四起,混战不断,它又能如何?群雄并起,血染虎闸,无数的大乾俊杰,为它前赴后继,为它而生?为它而死?只为让自己的民族脊梁不倒!不愿子孙沦为异族奴仆,为大乾再次屹立绝巅,写下一曲壮丽悲歌。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军为国,挡蛮族。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蛮族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秦朝那些事儿

    秦朝那些事儿

    蹒跚着潮流历史的脚步,挣扎着传统思想的禁锢。铿锵着真挚情感的倾诉,释放着疯狂燃烧的温度。
  • 南宋那些事儿

    南宋那些事儿

    南宋就像一个软弱倒霉的人,跟别人打又打不过,求饶又不甘心……可窝里斗得厉害,一个小权臣刚铲除一个大权臣,就像大权臣那样作恶;一个小坏蛋刚消灭一个大坏蛋,自己就变成了一个大坏蛋。斗到最后,都是一个死,包括朝廷。本书文字生动、故事精彩、分析点评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读者不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更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的深度点评中提高自己的智识和判断力。
  • 开国大帝

    开国大帝

    周云只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个人,然而在命运的驱使和生活的压迫下,他不得不与天争,与人争,最后终成一代开国大帝。有热血,有兄弟,有女人,尽在开国大帝!
热门推荐
  • 蝎神问道

    蝎神问道

    另类穿越的背后,究竟掩藏着怎样的秘密,让蝎神迷惑的天道,究竟意欲何为,在迷茫中成长,在惊险中顿悟,当他揭开尘封万载的秘密,他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是天道的一次戏耍,还是人性的一次映射……
  • 天才女秘书复仇记

    天才女秘书复仇记

    这是一部女秘书为老板报仇的故事,(剧本式小说)。患有潜在抑制症的天才女秘书,为心爱的男人报复整个世界。“如果你不爱一个女人,千万也不要伤害她。因为女人往往会为了一个人,而报复整个世界。”——万跃置业董事长顾德胜“你再忍耐一下,我很快就会查出究竟是谁把你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一定会让他感受到你的痛苦,和我的愤怒。”——高盛中国合伙人“如果我在最傻的年龄都不肯为你做一些傻事,我不知道今后还能为你做些什么。”——亿邦电力总经理保利甜蜜温馨的笔风,记录一段令人发指的阴谋诙谐幽默的文字,描述一场鱼死网破的复仇让读者笑着哭是徐州户部侍郎永恒不变的笔风谨以此文献给无声天使:张若兰,希望她会喜欢
  • 三年诺

    三年诺

    因为我相信爱情,所以这个故事必须关乎爱情,但是却又不仅仅是各种让人腻了的甜言蜜语,我也没有那么多词。其次呢,这是个迷失的大人物寻找过去的故事,遗落的回忆里不仅仅是爱人,还有那些面目可憎的阴谋者,死心塌地的追随者,人世间的贪婪,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如果有人问,是什么让你找到了真真的自己,猪脚会说——是爱那个战争年代,突然出现的神秘力量,打破了敌人进军内地的计划,国民高兴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到身边竟然隐藏了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他们保护着被战争蹂躏的人一个军阀,一个道士,一个传承了数百年的宗派,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年一段故事就这么被我默默的写了出来————
  • 遇见你,来生

    遇见你,来生

    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一直都是她主动。到老时她心里怨他不够爱她,于是许诺下辈子不再嫁给他……她意外去世后,他紧随而去。可当青春重新来过,他说他不想早恋,于是要放他追他喜欢的女孩。可经历一系列事后,他从背后紧紧抱着她说“江迎曦,我们早恋吧……”
  • 创世闻心决

    创世闻心决

    正统的结丹元婴才是修真之正途么?莫留情看着《闻心决》笑了起来。修炼一道,乃逆天地,求己存,不入轮回。修真之道多坎坷,古来几人真逍遥。既如此何必走那寻常路。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少年不在墓边谁言

    少年不在墓边谁言

    看到‘分手’两个字,眼前的画面开始模糊不清……想起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样子,我们躲在你弟弟妹妹看不到的地方牵手、亲吻,我们坐在许愿池旁说我们纯真的恋爱,我们说不管发生什么也会一直走下去,可是,你在哪呀?亲爱的……我习惯了每天早上能看到你给的晚笺,我习惯了你发的照片里,总是那个穿着连帽衫的女孩,我习惯了你的习惯,现在,我习惯了每天都想你,自己默默地想着……我说再也不要你的问候,不要你的关心,不要你给的感动,是啊,其实我在撒谎,我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想念,保持着寻找到的真爱,我想,我找到了,可我,错失了……你从我的身旁走过,你留下我自己走了,我还能怎么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之有来有往

    异之有来有往

    人世间其实有很多的存在,不该在的和该在的都存在。万物皆有灵性,那么就从这里开始……
  • 美人蚀骨

    美人蚀骨

    通过中介,买到一套豪宅。后来才知道,里面死过五个人!本文根据部分真实事件改编,如有雷同,请赏皇冠!
  • 弥赛亚传奇

    弥赛亚传奇

    写了一个平凡的眼镜妹,成长为轰动全球的万古第一人弥赛亚的故事。里面的角色有演员,平民等等,参与者是全世界。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一本有魔力的书,随着它展开的世界真相越来越多,它会影响全世界,并且和世界的热点事件互动,或者说,是世界与这本书互动,书在前,世界的反应在后,就像动漫《不思议游戏》里的四神天地书一样,《弥赛亚传奇》也不是一本平凡的书,这本书和你看过的所有书都不一样,所以不要用普通的眼光来看待它,也不要用你看其他小说的习惯来读它。这本书独创的写书方法,别无分号。开始时的故事可能比较乏味,精彩的在后面。同时,第一卷也是个筛选读者的过程,有缘的继续看下去了,无缘的就此结束。就像“佛渡有缘人”一样,这本书也只给有缘人看到,并读下去,就像预言中说的:“睁大你的眼睛,用你的善来判断,可别错过了这千载难逢的机缘。”因为成书过程里,世界的热点事件是与本书互动,受本书影响的,所以,不要等到本书完结再看,否则你会错过很多(与本书互动的)实时的事件。请读者与本书的成书过程一起度过吧!让读者和作者一起踏上(本书的)启程的征程,这就是“起点”,也是为什么作者选择“起点”网连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