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23600000006

第6章 赠君一法决狐疑(修改稿)

赠君一法决狐疑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等献公抄小路赶回都城时,所有的叛乱分子都已经伏诛。太子的府邸早着起了大火,由于实行了戒严,除了百十名士兵外,没有人敢出来救火。献公只是站在远处望了望往来奔忙的人群,掉转车头直冲王宫去了。

在两行甲士的护卫下,献公一面快步走向大殿,一面听从着姬服的汇报。

“那逆子呢?”

“太子死于乱军之中。”

“尸首呢?”

“尸首停在偏殿。”

“是何人所杀,所受何伤,伤在何处。”献公一连串问了三个问题。

“被孟将军所杀,所受的是箭伤,直中咽喉,穿项而死。”

献公停住脚步确认道:“后背无伤?”

“没有。”

“好,不愧是我秦国太子!”献公的感叹让姬服吃了一惊。

“其它党羽呢?”

“随从乱党现以伏诛。除了太子的门客就是牢中的犯人。”姬服回答的语气变得坚毅起来。

“我是问朝中的乱党是否已经抓起来了?”献公没有发现姬服语气的变化。

“朝中没有乱党,当晚臣宣布城中戒严,没有大臣追随太子谋反······”

“你说什么!”献公猛地停住脚步,恶狠狠地看着姬服。当初在军中他不彻查是无奈,现在他放弃唾手可得的宜阳急急忙忙地赶回来,得到的竟然是这个答案。

“朝中没有大臣谋反,太子的两位师傅自认难辞其咎,现以自缚于宫外,等候大王发落。”姬服目光坚定,语气坚决。

“太子府邸的大火是怎么回事?”献公停下脚步仔细打量着姬服。

“是太子妃见劝阻不住,举火*了。”

“孟将军呢?”

“孟将军在指挥救火。”

献公突然仰天大笑:“好你个姬服,孟明,以为这样做就瞒的过我?你以为,这样朕就无从查起?”

“臣不敢。”姬服跪到了在地上,“臣以为,群臣为国计,为个人计,攀附太子皆是人之常情。陛下切不可以雷霆之怒,追查此事,所谓,人清无途,水清无鱼,群臣皆国之栋梁,杀之恐于国无益。况且,纵使太子谋反,以常理度之,定然是筹于密室而不会谋于国臣,纵是群臣有失检点之处,也断无谋反之心,望大王三思。”

献公沉默了良久,显然是在考虑着姬服的话。“这事交给公子渠梁和公子稷共同办理好了。”献公挥手制止了姬服要说的话,“传令,让太子的两位师傅进宫见朕,命公子稷押解俘虏进京,准备献俘仪式。你去换了衣服,然后进宫,我还有事问你。”秦王最后扔下这么一句话,头也不回的走开了。

姬服见献公如此安排,心中已经明白了八九分,两位公子共同办理,显然,献公显然是想借两位公子之手彻底肃清朝中太子余党,并且借这个机会选择秦国储君。但只怕是朝中又要开始一场争斗。

回到后宫,几名侍女伺候献公洗梳更衣。晚餐是一条鱼和一份狗肉羹,作料是一份梅酱,一份盐,放在黑地红里的漆盘里。献公只尝了一口梅酱就懒得动箸了,看着死鱼翻白的眼睛他几乎反胃,于是献公挥了挥手吩咐人将饭菜撤下去。

自从去了高硕,献公几乎就没吃过一回顺心的饭。看着几个低眉顺眼的宫女献公就觉得烦。

“去,看看姬大夫怎么还没来。”献公吩咐。

“估计还是太子谋逆的事。”姬服心里想,反正现在太子府邸已经变成了废墟,所有的书简都被回禄收了去,就算秦王要查也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证据。这件事算起来还是老将军孟明的注意,“秦国可以打败仗,但是不能兴大狱。”老头子话说的粗俗但是道理很实在,“死几个男人,婆娘们很快就能生出来,死了大臣,秦国百年不得翻身。”姬服知道,他说的是当年穆公的事情,他命令朝中五位大臣陪葬,弄的天下耻笑,近一百年没有人投奔秦国,到现在,在山东各国看来秦国还是夷狄之邦。他一边在马车上巅着,一面想好了自己要说的话,估计能对上个八九不离十。

硕大的偏殿里就献公和姬服两个人,条几上放着狗肉和酒,一字蹲开的八个大火盆烤得人前胸滚烫,后背冰凉。

自从太子谋逆之后,献公身上好象少了以往的霸气,一头花白的头发,和当初进军王城时已经判若两人,前些日子,还有魏军和韩军的事情顶着,献公也没功夫发愁,现在,大敌已去,看着秦国的锦绣江山,献公开始变得忧心重重。尤其是最近连续几天食不甘味,夜不能寐,连眼袋也出来了。“大夫先前所言天帝陵替,人主变易,我秦国地方千里,富甲诸国,终不甘久居西陲,早晚要一扫六合,囊括八荒,只是不知道如何才能蒙上天垂眷?朕想效当年周穆王西聘于昆仑,为我大秦谋一个万世江山啊!”

长子刚刚死去,朝中的风云又要再起。换作别人,恐怕早就没有心思考虑什么万世基业的问题了。而秦王不然,几十年的风霜雨雪,几十年的励精图治,让他有了一颗坚毅的心,使他能穿透迷雾始终把握住自己前进的方向。献公的问题再一次引起了姬服的感叹。这样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或许是支撑着这个老人的唯一动力了。

“臣以为,天道酬勤,如今天帝陵替,四野六族万方神灵,莫不蠢蠢欲动,齐国告庙于八神主,楚国祭祀于东皇太一,此等神灵皆血食一方。然秦与昆仑相隔千里,其间更北有义渠,南有巴、蜀,道路阻绝,大王若不拓地西征恐怕只能西望昆仑。以臣看来,勉力人事,富国强兵才是正道,如果不是当初天下三分,其二以归大周,天帝祝融也不会和周王盟约。当年公子小白重用管仲,国富民强,才有八神主与之盟于泰山;楚庄公观兵于周,问鼎中原才有东皇太一与之盟于东海。大王不闻‘天眷强国’乎?”

“如何才能强国?”比起遥遥天道,还是眼前的问题更能引起显王的兴趣,他放下酒杯两手支在几案上。

“强国却易,不过富民强兵。广开阡陌,积粟于民,奖励生育,此越所以胜吴也,十年生聚耳。至于强兵。臣以为大王可咨诹武臣,不过就臣观之,以秦人之骠悍,不在六国精兵之下。大王只要鼓励军功,委任宿将,则江山可固,西征于诸胡,东征于六国。天下盖莫能敌。”

“十年生聚······只怕天不假朕春秋。”献公忽然发出“老之将至”的感叹。

“然,臣以为,强国不如强主。” 姬服的话引起了献公的兴趣,催促他继续说下去。“昔日春秋五霸,哪一个不是万乘之国,号令天下,诸侯莫敢不从,可是,小白饿死深宫,国政归田;又如晋国之三分;楚国公子之专权,内耗不断,如宋、燕等国,莫不是主死而法灭,主亡而国弱。”姬服没敢说秦国,含糊了一下就跳过去了。献公冲他惨然一笑:“我大秦也是如此,想当初,秦国拥立天子,辅助晋国三代国君,崤山以东,莫敢谁何!自穆公以后,子孙不肖,如今见弃于华夏,山东以为蛮夷。”发了一通感叹,献公挥了挥手,示意姬服继续说下去:“先生说国家兴亡之理,但说无妨。”姬服点了点头,喝了口酒继续说道:“臣以为,无强梁之主,断无强梁之国,主弱则臣愚,主强则臣智。大王欲为秦国求万世江山,不如立万世之明君。”

“以大夫观之,诸位公子中谁可为我秦国万世之主?”

“譬如崤山之狼,胜者为王。”姬服含糊其辞。

“何为胜?”献公紧紧追问。

“陛下以有分寸,何问臣。陛下让两位公子负责调查太子谋逆之案,不是正有此意?”

“大夫以为何为胜?但言无妨。”

“兴大狱者当为王?”姬服的话吓了献公一跳。虽然他派两位公子查办太子谋逆之事,虽是想着从中考察储君的人选,但也只是想看起干练机敏,却没有如此念头。

“愿闻其详。”

“臣为大秦求强梁之主,不为大王求仁义之王。”

“山东诸国皆重视儒家,如何我秦国不问仁义。”

“仁义,强者之辞,弱者之所以亡身也,山东诸国莫不重法家,兵家,孔子周游列国而不见用,大王何不见?天下太平可以谈儒,如今天下大乱,大王说仁义,此徐偃王之所以亡国也。”

“臣者,国之栋梁。何为大狱?大夫当初如何劝寡人,声犹在耳。”献公有些糊涂了。

“当初臣所言,天子治国之道也。今日所言,君主驱臣之道也,前者阳谋,后者阴谋,臣为大王说于密室。”

“寡人洗耳恭听。”

“臣者有忠臣、贤臣、佞臣、奸臣、小臣。忠臣者,死国难也,譬如辨毒之犬,以死报主;贤臣者,推荐人才,譬如菜圃老农,分辨良莠;佞臣者,有才无德,譬如砒霜,少食使人面白,多食使人死;奸臣者,投机取巧,望风使舵,揣测主意,譬如鼠牙,长必去之,无则不可;小臣者,操持终日,譬如猪豕。国无奸佞,则主君必危,国无忠贤,则主必亡。臣如狐裘,本无专白,驱臣如裁衣,取其狐掖,而成起美也。太子谋逆,陛下可借两位公子之手平衡朝纲,持其短而用其长,为臣者必然战战兢兢,尽心竭力。陛下春秋之后,新君则可杀可用,何愁朝纲不稳?所以,臣说,兴大狱者为王。”

“寡人知道了!”献公笑道:“以是才所说,大夫为何臣啊?”

“臣不过一小臣。”

“大夫是治国之能臣。”

秦王在栎阳都城的太庙举行了隆重的献俘仪式。献公身穿冕服,上黑下红,绘绣十二纹章,头戴冕冠,十二串硕大的珍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随着赞声,文武群臣,在栎阳的义渠王公,作为人质的巴国世子以及世子的几位陪臣,都到了太庙前,向秦献公行礼,姬服以客卿的身份依然着周的官服立在队中。献公用略带困倦的眼睛向群臣扫了一遍,特别在姬服的身上停留一下。用沙哑的嗓音说:“自幽王以来,王权陵替,天下纷扰,民不聊生。朕虽身居西戎但心悬万民,愿重整镐京以正天下。一统六国以致民尧舜。幸诸君努力,天意垂怜,我军在洛阳大败魏军,声威震动,华夏皆惊。我国国势日强,如日东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上有上天保佑,下有你们文武群臣尽力辅佐,朕不难重建商周伟业。”

众臣伏地叩头,流着泪,且拜且呼:“大秦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与此同时,由公子稷主持的祭天仪式也在雍水边举行。二万战俘中,被选出三千人押到雍水做人祭,其余的则被封赏于有功之臣。

雍水岸边,张角站拥挤的人群中望着三千名蓬头垢面的战俘,虽然狼狈却不失尊严。负责押送的秦兵不停地挥舞着手里的皮鞭抽打着战俘,不断有人被打倒,然后又爬起来,在同伴的搀扶下继续前进,不愧是魏国的精锐,在如此情况下依然保持着步伐的整齐。

一位军校模样的魏人搀扶着受伤的同伴,伸手擦去他脸上的血迹和泪水,然后带头唱起了军歌;“滔滔大河,国之干池,巍巍山岳,国之干城,纠纠武士,王之爪牙。”众人齐声应和,低沉雄壮的歌声回荡在雍水之滨。

“让他们住口!”公子稷恶狠狠的呵斥道,“让那些魏狗住口。”

“我们魏人抓的秦国俘虏多了,就算杀了喂狗也会让他们唱两句歌的。”那名军校模样的人与其说是抗议不如说是挑衅。他的话引起众多战俘的哄笑。

公子稷自幼在深宫里长大,何等娇宠,何等显尊。几时受过如此的侮辱。那名军校的话刚一出口,公子稷就觉得一股怒火,直窜顶门。他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腰间,这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没带宝剑。他瞪了一眼立在一旁的侍卫,扬起巴掌“啪”的就是一记耳光:“主辱臣死,你懂吗?难道要我亲自动手?”

侍卫们本来也是一肚子的怒火,但是没有命令又不敢贸然行动,冷不防挨了一个大嘴巴,被抽得眼冒金星。几名秦军侍卫一腔怒火全发到了俘虏身上,他们冲到俘虏队伍里,将领头的军校拉出来,拖到路边狠命地抽打。其余的人则忙着驱赶周围围观的百姓。那名军校被打得浑身是血,可他一边翻滚着,一边还在继续唱着军歌,直到断断续续,气若游丝。虽然更多的人被打倒,俘虏的队型一度变得凌乱,但是歌声反而更加嘹亮。

“废物!”公子稷怒骂着,从车右的手中夺过长戟,跳下车来,推开众人,将长戟一下子捅进了魏军军校的肚子里。“叫你唱!叫你唱!。”他的面目狰狞,狠命地拧动手中的长柄。“秦狗!”军校握住长戟,将一口鲜血喷到太子的脸上。

“天道好生,公子饶他们一命吧。”路边忽然有人高喊。

“谁!”公子稷扔掉手中的长戟寻声望去,路边的树下,一位羽衣星冠之士拱手而立。“小人乔子羽,家父是雍水河神,请公子念天道好生,饶这三千人性命吧。”说着,他长袖一摆,深揖到地,“请公子开恩。”不少秦国的百姓想是常见不怪,一面伸头望着,一面也跟着跪下喊道:“求公子开恩。”

“大王命我押这三千人到雍水祭天,岂能说放就放。”公子稷面露不悦。

“祭天用太牢之礼(一牛,一猪,一羊)既可,不必人祭。”

“雍水河伯世受我秦国祭祀,汝父子只管好两岸稼穑。自古,“神不问人事”。你掌管河宗,只为鳞甲之长;我是秦国公子,掌管秦国法度,怎么轮到你多嘴?干涉人世,你不怕触犯天条吗?”公子稷显然没把个什么河伯的公子放到眼里,脸色铁青:“这三千人杀也由我,不杀也由我,今日我偏不放。”公子稷转身离去,一边吩咐手下:“也不必到雍水岸边了,就在这里杀了他们。”

乔子羽冷笑一声:“天道好生,你如何视人命为稼穑?”长袖一挥,一道灵符在手中焚化,晴空里一声霹雳,雍水河两岸一时大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

三千名战俘还在发呆的功夫,忽然听得耳畔风生水响,两脚腾空。有人在高喊:“闭眼!”过了大约一柱香的时间,两脚好像落到了地上。有些胆子大的没等吩咐就张开眼睛,他们已经被送到对岸。乔子羽正驾着一辆车马车立于雍水波涛之上。

三千人拜倒尘埃:“多谢神仙就明之恩!”

“此处向东渡过黄河就可以回魏国了。我已经和河伯说好,到了那里由他送你们过黄河。”说完,驾车隐没于雍水之中。

三千人一时群龙无首,不少人分辨了方向就要四散逃命。这时候,一位中年男子在人群中高声喊道:“大家等等。”他在别人的帮助下站到了一处土堆上。伸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说道:“大家听我一言。方今之事,秦王必不善罢甘休,如今我们身在秦国,人地两疏,一无粮食,二无向导,万一秦军追杀上来,你我还是难逃一死。”他的话引起众人的纷纷议论。

“那你说怎么办?”

“我们重新编伍,一面搜集粮食一面寻找武器防身。这样大家相互也还有个照应,万一秦军再追上来我们也好与他们拼死一战杀回家去。”

“对!杀回家去!”

他的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在下满大为,中军旅帅,这里还有没有军官,大家站出来。”

“我是前军伍长。”

“我是后军帅长。”

不少军官从人群中站了出来。虽说是败军之将,但是毕竟是久经沙场的精锐。很快三千人就按原来的编制草草分成了几队。

最后大家推举满大为当督尉,由俘虏中的各级军官重新编队,把三千人分为三军。前军主要是一些会说秦地方言的士兵组成,负责哨探,搜集粮食牲口和武器。中军负责作战,目前没有武器只好砍了很多竹子,木头制作了百十张竹弓和标枪。后军主要负责照顾伤员病号。

三千人自称是归安军,在雍水合边祭祀了河神之后开始艰难的征程。

同类推荐
  • 太一剑主

    太一剑主

    天地初开,混沌元气充斥整个天地。天地自行孕育了五大神器:太一剑、止戈棍、开天刀、无量珠、游龙枪。看三万年后由太一剑主在这片天地翻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 战到永恒

    战到永恒

    爷爷说:“小战,你要记住你以后是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男人流血不流泪!”为了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我不停的战斗,战斗,,,,
  • 雍

    是谁在那夜雨潇湘的夜晚咆哮着,是谁在那廖雨霏霏的天空呻吟着,是谁的呼唤打破了这这夜空的宁静,是谁的凄凉颤动了天地,又是谁点燃了这上古未了的战火
  • 最后一只白化貘

    最后一只白化貘

    【不定时更新】。以后慢慢不上简介,简介不要写得太好。
  • 仙踪异闻

    仙踪异闻

    曾经有那么多得道修仙之人。为何现在不见踪迹。世间留下的只有神的传说。本篇将以主人公清风修道升仙的成长经历打开一个宏大奇妙的玄幻世界。
热门推荐
  • 永夜的黑

    永夜的黑

    他看着脚下血色的石砖以及遍地的尸骨,冷酷的眸子出现一丝波澜。他看着仅存的一人在他面前哆嗦打颤,嘴角终是微微咧开。他用手指支起那人的下把,双眼对视着说。“你在浩日下繁华,我从黑夜中归来。”
  • 落花弄影

    落花弄影

    他是修道之人,一生追寻长生,只为守护那一株冰莲花。几世轮回,终究没能护住她,这一世,我不会再让人伤你丝毫情到底是什么,是一闪而逝的欢愉,念念不忘的等待,还是长长久久的陪伴
  • 幸孕甜心:狼性boss抢鲜吃

    幸孕甜心:狼性boss抢鲜吃

    冰冷幽暗的全封闭房间里,就连一滴水都流不出去。外面是密集度超高的电流墙,就算是能用拳头能打穿墙壁任何一个角落,也只能死路一条。
  • 我在吉利的日子

    我在吉利的日子

    吉利,是中国民族汽车业的骄傲,它冲破重重蕃蓠和一切世俗的目光,成为改革中的弄潮儿。它是在中国改革的大好形势下成长起来的一支新生力量,敢于自我,敢于奋进,敢于挑战,大智大勇,挑起民簇汽车业的重担,扛起民簇汽车业的大旗,成为民营汽车业的典范。文中的‘我’贯穿全篇,以‘我’的视觉来观察吉利,歌颂李书福先生超人的智慧,为中国的轿车业所作出的丰功伟业,体现了吉利集团由小做大,由弱变强的历程,着重突出在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儿勃勃向上的精神。
  • 无殇剑尊

    无殇剑尊

    末代诸神相传的预言,迄今已有万万年,当预言临时的那一天,撷殇花开。是撷殇花开,彼岸花王,还是撷殇花开,彼岸花亡。且看无殇剑尊,如何诠释那古老的传言。
  • 少东追爱:肥婆休想逃

    少东追爱:肥婆休想逃

    幕天麟:全身闪亮的惑世妖精,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初次见面,他羞辱她,再次见面他打她,再再次见面,他强吻她……因为看她不顺眼,所以故意找茬,处处跟她做对,甚至还逼她穿上比基尼,在摄影机前露出肥厚的脂肪……谁知最后,自己的心却不小心被她拐跑了,而她竟然毫不珍惜他尊贵、骄傲的心,直接丢进路边垃圾箱。他见不得别的男人送她回家、见不得她在别的男人肩上哭、见不得她对别的男人笑,他该死的想要把她一辈子捆在身边。当他对她说出,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现在我这个浪子为你回头了,你愿不愿意接受呢?她的心终于沦陷了。
  • 我们都是爱哭鬼

    我们都是爱哭鬼

    他忘记一切。无忧无虑的他有一天遇见她,她一张哭脸。有一天那张哭脸离去,于是他在原地等她直到有一天他发现原来眼泪是止不住的。为了遵守与她的约定,他在胸口纹上LANDLAGREEMENTDON'TCRY.NOTALONE.DON'TFORGETA.
  • 魔修神王

    魔修神王

    魔神大陆,魔神修途。看少年能否力挽狂澜,又能否挑战天道,傲视群雄
  • 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

    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

    相爱容易,相守难。本以为我们是彼此生命中的救赎。但当尘埃落定,爱情的童话从梦幻的婚礼步入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你还能继续,爱我如初吗?愿余生每一个日出,能沐浴你微笑。愿余生每一个日落,能拥你入怀抱。
  • 一个人如何过好这一生

    一个人如何过好这一生

    人们总是说,女孩子呀,是要结婚的,不结婚是要被人指指点点笑话的。枝子的妈妈也是这么对她说,我老了,我们老了,你可怎么办哪。枝子只是笑笑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