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98200000007

第7章 21世纪之星

吴祖强:能够很好地演奏肖邦的音乐,显示了李云迪在钢琴技术上已具有相当高的造诣,他的成功对中国钢琴界,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个人第一次听古典音乐,如果没有产生特别强烈的感动,那么他会学着欣赏,因为没人会放弃这么美妙的享受。但假如他第一次听便被某种旋律打动,那么音乐就会融入到他的灵魂里,音乐就是这么有力的东西。显而易见,对于第一次走进音乐厅就能欣赏到李云迪演奏的人来说无疑是幸运的,他的音乐为现场许多观众的聆听经验注入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李云迪:“肖邦大赛为我打开了一扇门,我还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文化艺术修养,永远以‘起点’的态度向前走。”

瓦萨里:“像李云迪这样的钢琴天才,十五六岁时就已经发展成熟,因此尽管他才18岁,但对音乐的诠释已经具有完整的见解。”

评委会主席于大赛第二天在波兰《共和国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中称:我对此次比赛的进行过程非常满意。这首先因为我们评出过去两届比赛以来无人能够获得的大奖。值得庆幸的是,终于出现了一位钢琴家,他毫无争议地博得了最高奖赏,他就是非常年轻的来自中国的李云迪。从第一轮起,他就排在第一的位置上,更重要的是,他能感悟肖邦的音乐,在他对肖邦音乐的解释中,不存在任何不协调的东西,声音优美,富有想象力和感召力,闪耀着技术的光辉。

西班牙索非娅王后为获奖选手举办了盛大的庆功酒会,波兰总统瓦希涅夫妇及各国的文化参赞也加入了庆祝行列。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被崇高的音乐吸引至此,这一刻,世界才显示出和谐动人的表情,人们来向伟大精致的肖邦致敬,向年轻的中国钢琴家致敬,向醇美崇高的音乐致敬。

古典音乐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遗产之一,虽然它起源于西方,却跨越了不同的文化、宗教、种族,使人们获得了一种特殊的生命体验,产生出一种“亲近感”,这是意识形态和其他门类艺术所无法做到的。李云迪以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底蕴的沉积为肖邦音乐注入新鲜血液,透过钢琴酣畅淋漓的倾诉引发人们的共鸣,同时也证明音乐可以丰富一个人对不同文化的归属感。

之后四天里,李云迪和进入决赛的选手举办了两场获奖音乐会,所到之处他都是绝对的焦点,人们争相请这位钢琴新贵签名合影。而面对国外媒体的采访,李云迪从容面对,佳句迭现。

有位波兰记者问:“你怎样能把肖邦的作品表现得这样好?你怎么比我们波兰的选手都更理解肖邦?”

李云迪回答:“中国的人口很多,有的人能理解肖邦,有的人不能理解肖邦,波兰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肖邦,而我就是能理解肖邦的中国人。弹奏肖邦的作品要非常优雅、非常柔和,因为他写作品时非常具有戏剧性,非常具有凝聚力和悲剧性,但他的悲剧性又和柴可夫斯基或拉赫玛尼诺夫的悲剧性完全不同,因为他是罗曼蒂克时期的作曲家,演奏时就必须要具有浪漫的气质。”

当问及他欣赏哪位大师演奏的“肖邦”时,李云迪说:“我比较欣赏意大利的波利尼、波兰的齐默尔曼,但是每个人都有他的风格,我不想成为谁的复制品,我只是根据我自己对音乐的了解来演奏。”

“这次比赛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是波兰观众的热情,这使我一轮比一轮发挥得好,他们给我很大的信心。”

对于未来的发展他表示:“音乐之路是一生的事,我将带着自信和毅力面对乐迷和时间的考验。”

英俊的面孔,时尚的外表,艺术家浪漫的气质,超卓的音乐才华,让李云迪成为一颗耀眼明星。

中国外交部表示:李云迪获奖的消息在许多崇尚音乐的国家和城市引起轰动,包括日本、波兰、德国等国政府都向中国大使馆表示祝贺。

回国前夕,李云迪获邀来到中国驻波兰大使馆,大使与所有的使馆人员为他举办了庆功宴,这个过程被录像机完整记录下来。但昭义首先对使馆人员的热情款待表示了诚挚的感谢,李云迪则显得很害羞,他微笑着向所有人道谢,致辞也简短而局促。当使馆人员邀请他当场献上一曲时,他才变得活跃和兴奋起来。镜头中的李云迪看上去有些憔悴,十来天不间歇的练琴和比赛打乱了正常的休息、饮食,比赛期间他的体重还不到60公斤。

“当时是非常瘦。”李云迪回忆说,“原因是在参赛期间压力特别大,在波兰也没有什么可吃的,而且大赛委员会给我安排练琴的时间刚好都在吃饭的时候,所以比赛时不能按时吃饭,比赛后太累又不想吃了,感觉在波兰好像没吃过东西一样。”

10月24日,李云迪凯旋回国,在首都机场,他受到了英雄般盛大的欢迎,当晚的《新闻联播》对此作了播报。25日,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中国音协名誉主席、著名音乐家吴祖强分别接见了李云迪和但昭义,代表国家文化部向肖邦大赛的成功者给予了祝贺与表彰。

孙家正说:“李云迪此次获奖与他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分不开,更与他的恩师但昭义教授的精心培育有直接关系。”

吴祖强说:“这是中国文化艺术界的大事。能够很好地演奏肖邦的音乐,显示了李云迪在钢琴技术上已具有相当高的造诣,他的成功对中国钢琴界,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这次获奖标志着中国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培养出世界一流的钢琴人才,也显示出这些年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和艺术水平上的进步。”

李祖德校长接受采访时说:“肖邦有钢琴诗人之称,他的乐曲是高度诗化的,而且天然地带有忧郁的摇曳感,诠释起来难度极高,不要说李云迪这样才18岁的孩子,就是许多艺术家终其一生也坦言抵达不了肖邦的艺术核心。但昭义教授以自己深刻的艺术理解和诲人不倦的无私奉献,给予了李云迪无尽的艺术养分,让他尽可能早地抵达了肖邦钢琴语言醇美的核心。”

对于一夜成名,李云迪表现出少有的冷静:“肖邦大赛为我打开了一扇门,我这么年轻就获这样的大奖,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我还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文化艺术修养,永远以‘起点’的态度向前走。”

那时候他并没有过多地意识到自己已成为明星,面对众多热情的乐迷和媒体记者,他感觉既新鲜又兴奋: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成为第二天报纸的新闻,随意的一个小举动,都因充满个性而被人相传。18岁的李云迪喜欢这种感觉,谁又不是呢?

对于李云迪的成功,最欣慰的无疑是他的母亲,儿子以最辉煌的方式回报了母子两人所付出的一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小鲁激动地说:“云迪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我们也没想到,他决赛是在10月20号凌晨,我和他爸爸在家里等结果,一晚上没合眼。早上7点,但老师终于打来了电话,他的声音都是颤抖的,就一句话‘云迪获冠军了’,我当时整个人都蒙了,半天才回过神,我和他爸爸都哭了。”

时隔多年,张小鲁仍旧难捺激动的心情,她对我说:“云迪获奖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这离不开深圳市政府、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支持和关心,否则就不会有他的今天。”

2000年10月26日,李云迪返回深圳,更加热烈的欢迎仪式等待着他。深圳市政府在黄田机场贵宾室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深圳市政府的几位领导亲自前往迎接,香港及内地数十家媒体逾百名记者也到场采访,而深圳艺校近百名师生的守候令现场气氛尤为热烈。

当李云迪和老师但昭义出现时,全场掌声和欢呼声顿时响彻整个候机厅。

但昭义接受采访时谦逊地说:“李云迪的成功是综合因素造成的,他非常有天赋,同时也很勤奋努力,靠他音乐中的情感夺得了大奖。我还是那句话,一块石头怎么孵也出不来小鸡,但也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当然他的成功与家长的付出、管理分不开,深圳市文化局和学校也给予了特殊的政策,为他准备和参加比赛提供了良好条件。”

李云迪说:“这次比赛取得的成绩绝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首先要感谢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各级领导的支持,更要感谢学校领导、我的老师但昭义教授和我的父母,他们在我成长道路上倾注了所有心血,这种感激之情需要我用终生不懈的努力、进取来回报。这次成绩对我来说,仅仅是一把打开今后漫长艺术之路的金钥匙,我的道路还很长,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我还需要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和提高钢琴演奏水准,努力成为真正一流的钢琴艺术家。”

的确,“继续学习”是非常明确的事情,李云迪打电话给钢琴大师齐默尔曼想要拜师学艺,他曾在1975年第九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中夺得金奖,并且囊括了玛祖卡和波兰舞曲特别奖。在电话里,齐默尔曼对他说:“我觉得已经没有东西可以教给你了!”

对于肖邦大赛所取得的成就,深圳市政府给予了160万元的表彰与嘉奖,深圳艺校则用获得的100万元购置了一架斯坦威钢琴。

德国的斯坦威(Steinway)堪称钢琴中的贵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色,90%的音乐会用的大三角钢琴都是斯坦威琴。斯坦威对于钢琴音色的追求可以说近乎变态,每台琴在出厂之前都要经过苛刻的检查,以确保拥有独一无二的声音。斯坦威的声音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当人们第一次听到它,无不为其所散发的帝王气质折服,它的低音浑厚无比,中音温暖宽厚,高音明亮华丽。就其中音来说,斯坦威在所有名琴中是最出众的,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为购置名琴,李祖德校长和李云迪应邀来到德国斯坦威钢琴制作厂,这样的礼遇是少有的,一般情况下斯坦威只接受订货,通常会为客户准备两台钢琴,换句话说客户只能二选一。

李校长回忆:“我们受到了总经理的热情接待,他陪我们参观了工厂,然后带我们来到钢琴制作车间,六架刚出炉的斯坦威正静候着,云迪被允许可以试奏每一架。当时还有七八个技术人员正在工作,当他开始弹奏时,所有人全都停下来静静聆听,这些技术人员都是钢琴音色的专家,我可以看到他们脸上的沉醉和兴奋,一曲弹完,掌声立刻响起。当大家听说这是肖邦大赛的金奖获得者时,都伸出了大拇指,云迪连忙道谢,然后说刚才一曲献给所有斯坦威的员工,那情景令我很感动。按照琴厂的传统,云迪受邀留下了自己的签名,他写下‘斯坦威琴是我的最爱’。经理说这是琴厂得到的第一个中文签名,将被装裱起来,与鲁宾斯坦、霍洛维兹等钢琴大师的签名挂在一起,我觉得不论对云迪还是对我来讲,都是莫大的光荣。”

10月29日,李云迪参加了深圳第九届艺术节音乐会,这是肖邦大赛前便计划好的一场演出,而由于他的获奖,这场音乐会变得格外火爆,这也是他回国后的首次公开演奏,并且作为压轴戏亮相。

音乐会晚上8点举行,7点50分,深圳大剧院门口仍有许多慕名而来的人等待退票,黄牛票已经炒到了原价的四五倍。

观众的热烈反响,让李云迪临时又加演了一首曲目,直到演出结束,他已挥汗如雨了,但仍旧难掩一脸的兴奋。他对蜂拥在身边的记者说:“今晚的演奏有我在肖邦钢琴比赛时的水平,我希望把我的音乐传达给所有鹏城人。”

11月25日,李云迪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办了“向祖国人民汇报”的肖邦专场音乐会,并与著名的指挥家汤沐海及中国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这场音乐会由文化部主办,前来观看演出的有2000多名观众,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在最后一分钟购买了30张门票,以私人身份亲临音乐厅欣赏年轻钢琴家的演奏。

当晚,李云迪弹奏了肖邦的《大波兰舞曲》、《夜曲》、《玛祖卡》、《谐谑曲》和《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他的演奏激情而细腻,根本无视乐曲本身的高难度,完全展现了自己对乐曲的纯熟度。尤其是协奏曲,他的诠释光辉灿烂,用流畅无比的节奏音符,如同他征服大赛评委般,征服了所有观众。

一位痴迷古典音乐的老乐迷十分感慨地说:“一个人第一次听古典音乐,如果没有产生特别强烈的感动,那么他会学着欣赏,因为没人会放弃这么美妙的享受。但假如他第一次听便被某种旋律打动,那么音乐就会融入到他的灵魂里,音乐就是这么有力的东西。显而易见,对于第一次走进音乐厅就能欣赏到李云迪演奏的人来说无疑是幸运的,他的音乐为现场许多观众的聆听经验注入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演出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代表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李云迪,对他的演奏给予了高度赞誉。

12月3日至7日,按照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组委会的规定,李云迪与决赛选手协同波兰国家交响乐团在日本的东京、大阪、名古屋展开巡回演出。

日本乐迷对于肖邦大赛金奖得主的到来可谓望眼欲穿,承办此次巡演的日本NHK电视台不断收到乐迷来电,询问李云迪到日本的时间及演出安排,有不少人希望电视台安排李云迪与乐迷举办现场见面会。

首次日本巡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事实上连李云迪本人也没有想到自己在这个东瀛岛国居然如此受欢迎。他演出的音乐厅常被许多日本乐迷包围,大多数是女孩子,她们还成立了“李云迪日本乐迷会”,凡是钢琴家所到之处便可见成群的少女尖叫着向他挥手致意。对此,艺校的李祖德校长感触颇深。

“云迪在日本太轰动了,每次我们前往音乐厅,后台入口早就被成群的女孩子占领了,云迪一出现,立刻引来一片尖叫。演出结束后,她们仍旧聚集在出口,保安人员怕引起骚乱,让我们先上车,没想到车刚驶出音乐厅大门,那些女孩子又尖叫起来,简直太狂热了。出于礼貌我叫云迪把车窗摇下来向乐迷们招手回应,这下好了,那些小姑娘全疯了,她们围在车前,堵住去路,然后向我们车里扔一些小礼物,手绢啦,布偶娃娃啦,笔记本啦,起码有一两百件这样的礼物。”

“初到日本为什么会引起这样的轰动?”我好奇地问。

“除了云迪的音乐才华,再就是他长得帅,他和日本一位偶像明星木村拓哉长相酷似,所以才吸引那些女孩子,不过云迪只希望人们更多地关注他的音乐。”

正在日本演出的中国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专程赶赴东京观看音乐会,并到后台会见了李云迪和但昭义,他兴奋地说:“你们的获奖及演出是中国人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我专程赶来向你们祝贺!”

日本一些钢琴演奏家和东京艺术大学的教授在看了演出后评价:李云迪的演奏,将技术与音乐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真是了不起,他的确非常出色。

紧接着,12月20日至27日,李云迪应邀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及鹿特丹举办了五场音乐会,他充满朝气的演奏魅力赢得观众的热烈反响。

随着钢琴新宠“李云迪热”的升温,全球各大唱片公司竞相展开了“抢人行动”,他们都极力邀请他录制专辑,环球唱片总裁甚至亲自前来与李云迪洽谈合作事宜。

李云迪的影响力远远不止于此,他的母校——深圳艺校,也从名不见经传的艺术学校成为驰名国内外的名校。来自美国、德国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和内地各个城市的许多著名音乐学院纷纷提出要和艺校联合兴办分校。而来自各地的学生更是不远万里来到深圳艺校求学,甚至还有远在美国、加拿大的学生。

人们迫切地想要了解这位“钢琴王子”的一切。深圳电视台率先播放了李云迪成长历程的电视片,随即包括央视在内的国内各大电视台纷纷前来拍摄专题节目。上海电影公司甚至完成了以李云迪成长为主题的电影剧本,香港嘉禾集团也拟将他的成长经历拍一部20集电视连续剧《琴胆童心》,准备请国内数名明星加盟。最终,这些辉煌计划均被婉言谢绝。

盛名有时候确实会成为一种负担,媒体记者无休止的采访攻势,终于让李云迪开始感到疲惫,因为这严重干扰了他的练琴和学习,以但昭义为首的艺校老师公开呼吁:希望大家爱护李云迪,不要捧杀天才。

2001年2月初,应香港特区政府邀请,李云迪首次在香港举办独奏会,500港元一张的门票几小时之内便抢购一空,黄牛票被炒到2000多港元。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董建华偕夫人及香港政府全体官员,以及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张高丽观看了这场音乐会。也正是从这次演出开始,董太与李云迪结为忘年之交,只要他到港演出,董太一定出席观看,若不能赶往也会送上敬贺的花篮、果篮,她还多次邀请李云迪到家中做客。

令李云迪难忘的是2001年在北京过的元宵节,他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元宵晚会的演出,受到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以及获邀观看演出的其他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他回忆说:“这是我第一次见江泽民,他看上去慈祥和蔼,把我介绍给所有列席的各国领导人,说我是肖邦大赛的金奖得主,那一刻我的确感觉很骄傲;第二次见面是在2002年元旦,我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外宾厅举办的元旦晚会,当时所有政治局常委全部列席观看,演出结束后,我又为各位领导弹奏了一首李斯特的小曲子,他当时兴致很高,让我弹奏了《黄河颂》选段,还带领政治局全体常委在伴奏下合唱,气氛非常热烈,也让我看到了国家领导人比较生动的一面;第三次是在7月香港回归五周年纪念庆典晚会上,他再次接见了我;第四次见面是比较私人性质的,他当时在深圳,我去看望他,他还弹了钢琴,他对音乐的感觉很好,看得出对音乐抱有很高的兴趣;第五次是他在上海西郊宾馆过生日,那时已经卸任。让我印象很深的是每次见面,他总是鼓励我不要骄傲,要继续努力,为祖国争光。”

2月15日至17日,李云迪应邀赴台湾举办音乐会,与他合作演出的是瑞士籍匈牙利指挥家瓦萨里带领的布达佩斯交响乐团,演出在台北、台中分别举行,堪称两岸文化交流活动的经典事件。

享誉国际的指挥大师与钢琴名家汤玛斯·瓦萨里(Tomas Vasary,1933—),1933年出生于匈牙利,8岁举办独奏会,15岁赢得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首奖,1955年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进入决赛,1956年参加伊丽莎白国际比赛获奖后在瑞士日内瓦湖定居。

瓦萨里是一个富于激情,又擅长用音色来表现感情的钢琴家,他演奏的肖邦、李斯特及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独具特色,对乐迷而言瓦萨里代表了20世纪大师的传承。而他在指挥方面的成就同样不凡,曾受邀指挥过柏林爱乐、伦敦爱乐、英国皇家爱乐、法国国家交响乐团以及美国纽约爱乐等知名乐团。在音乐上的贡献和成就为他赢得了匈牙利最高荣誉的“国家文化资产奖”、匈牙利“总统金戒指奖”、匈牙利唱片大奖,以及法国政府授予的“艺术与文学爵士”等殊荣。

对于指挥与弹琴,瓦萨里作过一个巧妙的比喻:指挥就像交女朋友,短时间就可以练成,弹琴却是要与一首曲子“结婚”,必须真正喜欢才行。

布达佩斯交响乐团(Budapest Symphony Orchestra)隶属于国家广播公司,是匈牙利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的乐团,1943年由“国民乐派大师”杜赫南宜(Ernst Von Dohananyi)创建,在其长达57年的领导之下,乐团在欧洲奠定了一流交响乐团的地位。1992年瓦萨里接任布达佩斯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后,将该团的声誉提升到新的高度。

一位是成名40余年的钢琴名家,一位是新世纪的古典新贵,台湾乐迷期望两代钢琴家在音乐上的碰撞与较量,各大媒体也对此次演出作了大幅报道。

首场演出上午,身材瘦削的瓦萨里和李云迪驱车前往台北“国家音乐厅”挑选钢琴,借着琴声交流,做了一次最直接的音乐认识。李云迪试奏了即将演出的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瓦萨里则坐在另一架钢琴前,示范几处管弦伴奏的切入方式和速度。

对于李云迪,瓦萨里形容他的神情气质宛如“中国的肖邦”,这位继承匈牙利音乐传统的钢琴家对李云迪的演奏技巧评价为“不愧为肖邦大赛金奖得主,确实无与伦比”。

“太奇妙了,简直令人难以相信,他的十指就好像钢铁一般强劲,但是又如橡皮一般柔软坚韧。”68岁的瓦萨里说,“他有时候看起来颇为羞怯,但是像李云迪这样的钢琴天才,十五六岁时就已经发展成熟,因此尽管他才18岁,但对音乐的诠释已经具有完整的见解。”

面对六架斯坦威钢琴,两人的选择出现了有趣的差别。李云迪钟情触键质感轻盈,具有圆润音色和华丽效果的钢琴;瓦萨里则喜欢触键质感较沉重,能够营造宽广音量和共鸣的钢琴。对此,瓦萨里说:“李云迪属于新时代琴风,明快灿烂,技巧好得让人嫉妒。我属于旧时代,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因此我们对于乐曲的诠释各有差异。不过,这并没有高下之分,艺术与艺术的感受力永远是无止境的。”

2月15日晚上8点,李云迪开始了此次访台巡演的首场演出。

通常,舞台演出成败系于刹那的抉择,这涉及到所选择的钢琴,钢琴放置的位置与乐团的位置,音乐厅排练的音响与实际演出时观众人数对音效的影响,音乐厅的温度、灯光等外部因素,而最重要的则是演奏者在“当下”演奏中发挥的状态,包括:时间感与运动感的维持恒常与改变,演奏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危机处理的方式(泛指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处理机制,并不只是用来应付忘谱或错音这类情况)。因此一场成功的现场演奏不仅需要演奏者熟练的技巧发挥,更需要在演奏中具备种种处理音乐细节及突发状况的沉着与老练。

在当晚的演出中,李云迪正是以这种沉稳的表现向观众展示了肖邦大赛金奖得主的演奏。他不像一般演奏者那样以较多繁复的内声部与较内敛的音色来表现乐曲,他指下这首耳熟能详的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在乐迷听来宛如首次亮相的新作。在解读作品方面,他不放过任何细节的权威感,他的音乐表达直率得没有任何“多余的话”,不仅演绎出富有歌唱性的优美主题和同样柔美的副题,甚至每一个连接部与经过句都同样具有难以置信的动人旋律。

瓦萨里这位可敬的老艺术家,凭借丰富的音乐智慧与经验,给予李云迪很大的发挥空间,使他将个人对肖邦乐曲的诠释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钢琴家乐句的处理方式,瓦萨里都能够立刻心领神会,然后指挥乐团加以配合,两人之间的默契犹如瓦萨里自己所形容的那样,是一种“新婚”的状态。

在一个灿烂完美的终奏下,李云迪和瓦萨里赢得全场如雷的掌声。李云迪谢幕达七次,最终以两首安可曲,圆满结束了这场无懈可击的音乐会。

翌日,台湾报纸用了半个版面报道李云迪演出的成功,职业乐评人的评价摘录如下:

拥有艺术天分的人都有其特殊之处,在这之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充分发挥其长处。李云迪在钢琴上的特殊之处是,他在一般人尚未明白自身意向的年龄时,已经能将弹琴为乐这件事与其人格特质结合,清楚自己的琴艺为何能说服听者,并且相当了解自己在音乐中想说什么;不论那是什么,李云迪起码都做到“说出自己脑子里有的、心里有的、手上有的”,这正是一位演奏家的职业生命是否能延续的关键之一。因此,当他不考虑将此曲中较为深刻复杂的织度(texture)呈现时,他的音乐表现仍能营造出另一种轻巧明快的可人风貌,这足以令许多听众欣喜非常。

李云迪当时并没有尝试在音乐中传递较多的资讯,与许多大师绝佳的演奏相映,仍稍稍有些许缺憾。但就三个乐章总合的成绩而言,李云迪想达到的流畅与展技的部分已经足以令许多听者叹为观止。

当第一乐章钢琴独奏出现第一个和弦时,李云迪所采用的速度稍稍偏快(第一乐章由作曲家标示有Allegro maestoso,严肃庄重的快板),在主题句、快速音群下行后的回应乐句,他并没有考虑发挥斯坦威中音域醇厚且有反弹的特色,来处理第一主题第一乐句末端终止式特殊的内声部[i],却将减和弦不协和音直率地向下弹到解决音程,接着在全曲中类似的级进音的处理都是如此地“simplice”(直率的,平易的),这样处理能否适用于肖邦音乐,值得另辟空间讨论。但需要强调的是在艺术中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这是适用于李云迪的方式。

李云迪不像是个音乐界的极端分子(extremist),在协奏曲中倒像是个非常懂得收集资讯并善加运用的聪明人,而两首安可曲则显然让观众“看到”李云迪的风采,这也是音乐会终场相当热闹的原因之一。

对于一场演奏会,观众的期待有时能为音乐会减分,亦能为其加分,这就是一个加分的例子。交响乐团、指挥、独奏者的演出都堪称称职,观众当晚的期待得到相当的满足,许多人都带着欣慰与满满的感想回家。

接着,李云迪随乐团辗转台中,在台中县立文化中心演出。此次演出刷新了文化中心最高票价、同台演出人数最多的纪录。同时文化中心首开先例,在港区艺术中心、大里市运动公园、县立文化中心广场三地同步户外实况转播,除了巨大的电视墙外,还有专业音乐老师及主持人解说,带动现场气氛。这次的转播工程浩大,包括出动四机EFT节目制作,SNG转播车,再由卫星传送接收至户外转播现场。创造了场内800人观看,场外2万人实况收视的奇迹,可谓盛况空前。

结束了台湾为期三天的演出,瓦萨里给予李云迪最终的评价是:我确信,未来他会是一位伟大的钢琴家。

台湾媒体评价:“李云迪——灿烂的21世纪之星。”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居里夫人

    名人传记丛书——居里夫人

    本书讲述了居里夫人的生活以及她的工作。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有着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她在男性主宰的科学领域里占有不同寻常的一席之地——第一位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女性、第一位法国大学的女性教授、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第一位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得奖人、第一位母女皆获得诺贝尔奖的母亲如此炫目的光环全部笼罩在居里夫人一人头顶,世界都为之震惊!
  •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以春秋战国到清末历朝历代著名的帝王将相作为抒写对象。帝王的聪昏周期率、宫廷喋血、将相的作为与专权、腐败贪官的触目惊心……历史钩沉,广征博引,文笔老辣,入木三分。浓缩了帝王将相历史,读之大开眼界。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罗盛教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罗盛教的故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拿破仑——伟大的军事家

    拿破仑——伟大的军事家

    《图说世界名人:拿破仑(伟大的军事家)》讲述了,拿破仑·波拿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出生在法国科西嘉岛,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他多次击败保王党的反扑和反法同盟的入侵,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颁布的《民法典》更是成为后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蓝本。他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形成了庞大的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事奇迹。
  • 明四家传(上)

    明四家传(上)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故事全方位地介绍了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情、彼此间的交往以及各自的生平和创作。
热门推荐
  • 阴魂不散Ⅱ

    阴魂不散Ⅱ

    本书是继阴魂不散之后的故事,梨花带来的诅咒还没有停止,死去的人们就是死去了,可是这些事情不是随着死去的人而淹没在这个世间,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区区一介人生又能奈何。且看阴魂不散II之魔高一丈。
  • 恶魔之罪

    恶魔之罪

    自古以来,恶魔因为某种原因而身背罪名。他们在人界为了生存,大部分人选择了隐藏实力。但,罪是无法洗刷的。恶魔的孩子都拥有强大的力量,并继承了他们的罪。当然,这里边也有不知道自己真实身份的人……人类、神都对恶魔有偏见,并攻击他们……罪,到底何时才能去掉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农传人在乡间

    神农传人在乡间

    杨清,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因为一次意外,获得了神农的传承,在泡妞的路上,顺便治病救人,种植作物,无所不能!他后宫三千,富可敌国!不管是女明星,还是小村花…只要是美女,统统收收收!
  • 抠门王爷的杀手妃

    抠门王爷的杀手妃

    一朝穿越,无奈成为手无寸铁的杀手,名声在外,只能硬着头皮接任务,谁料遇上抠门王爷,不仅赔了嫁妆,还把自己给搭进去了。“恬儿……”上官佑辰绷紧的心悬吊在喉咙,尽量压抑自己澎湃的呼吸,靠在她耳边小声低念,“你……愿意真正成为我的王妃吗?名符其实的靖王妃。”“嗯。”裴以晴紧张地搅动指头小声低念,“恬儿早就是你的王妃了,名副其实的……”三男夹击,杀手王妃发誓要自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反穿之邢总暗恋我的那些年

    反穿之邢总暗恋我的那些年

    宴憬不过因为一份年少的喜欢,最后却落得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死后她才发现,自己不过是《冷酷校草爱上我》的“恶毒女二”,注定要被清纯无辜的草根女主炮灰掉。死后来到现实世界,她意外绑定了一个“念力成神系统”,她发誓,这一次,一定要好好活!只是不知何时招惹到一只大型忠犬,腹黑又护主。在出席影后颁奖典礼时,他将她圈进怀里,“乖宝,是不是该给我一个名份了?”--邢湛:你只需站在那里,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走向你。
  • 玄灵仙记

    玄灵仙记

    男主楚凡因为被一辆大货车撞到,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在一个充满灵力的大陆上,而他就是万中无一的绝灵体,从此,楚凡卷入了一系列世间的纠纷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界原罪之我来自地球

    神界原罪之我来自地球

    孤身一人漂流到一座岛上,从荒野求生开始,所有的经历让我越来越强大。在一个以人类社会为主的《魔兽世界》背景中,挣扎存活。这里到处都是桌游《龙与地下城》世界的规则,通过电脑游戏《神界:原罪2》的交战方式战斗,你甚至能看到PSP游戏《怪物猎人》的一些场景描述,像《塞尔达荒野之息》一样有极高的真实度和自由度,通过各种各样的巧妙手段完成一个又一个目标。跟我一起进入这个世界探险吧。
  • 邪王抢婚:嚣张郡主不为妃

    邪王抢婚:嚣张郡主不为妃

    带着记忆重生,身为景家军之主,她自幼受尽万千宠爱,只为他那温暖的怀抱,,她愿倾尽天下,嚣张如何,乱伦又如何?可又有谁来告诉她,为什么事到终来真相竟如此残酷,原来他对她的好,对她的以命相护,从来都只为了另一个女人,他的好,竟只因她是她解药的载体,蛊除命便绝,她仰天长啸,即如此,那便还你又如何!她出生时,他只抱着一试的态度,却不想竟无心插柳,为此,他愧疚,他自责,可蛊已入体,十五载后,蛊已长成,她将蛊取出,竟熬过生死劫,他惊喜万分,可她却转身嫁于他人,他不甘,即已纠缠,那便纠缠一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