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68600000037

第37章 悟禅翰墨家国事——忆父亲王丽泉

中卫

从我记事起,每天看见父亲用毛笔蘸上瓦罐里的红土汁,在一块青色大方砖上练写字。祖母告诉我,他在念小学时就迷上了写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听人传言,他的书法在当时已小有名气。

父亲王丽泉出生在1910年。多灾多难的旧中国带给他的只能是曲折坎坷的人生。

他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给别人家包油(榨油)、当长工、打短工。他不幸又患天花,虽保住了性命,却在脸上留下了麻点。不久母亲病亡,他成了可怜的“没娘鬼”,父亲就把他过继给三弟为子。

过继父是个拉大锯的木匠,娶寡妇刘氏为妻。她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建议兄弟两家倂为一家,拿出了自己带来的私房钱做资金,让老兄弟俩及4个侄子分工协作,当长工的、打短工的、当木匠的、租田耕种的各司其职。小农经济社会,有劳力会经营就有剩余价值。“全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经过几年节衣缩食,苦拼苦熬,家境逐渐好转。

父亲15岁上小学。由于面貌上的缺陷,他的自卑心理很重,但却激发了努力学习的强烈愿望,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中卫应理学校。

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的中卫。那时人们的思想守旧,经济比较落后。不识字的祖父,只想为家庭增加一个劳动力,便说:“会算材料就能划线,跟我去学木匠吧!”

知识改变命运,这是父亲的愿望和理想。可当时中卫县没有中学,父亲又不愿与大锯为伍,因此十分痛苦。恰有同学来找:“我们一起去兰州上学吧!”知道祖父的态度后,他们大胆地给他出主意:“你妈宝贝你,何不先斩后奏,肯定他们是会寄钱的。”父亲就不辞而别了。

时代降祸民众,命运捉弄人生。一年后,西北军阀争权夺利,为抢夺地盘,在兰州开打。无数百姓遭殃,无助的学生们只好逃回中卫。

正在父亲彷徨苦闷之时,又有朋友来邀:“县政府给去北平念书的学生每人每年补助22元大洋,我算了算,大致能交一年伙食费。我带上一碗大烟,路上卖掉可够我俩路费!”

父亲选择了第二次出走。

在宣武门外的甘肃会馆里,住着许多学子。早到北平的老乡樊雨三、吴兹征等同学,帮他们安排食宿,选择学校,还送一些进步书籍、传单给他们读。他们也欣欣然于眼前的别样生活,因此,个个努力,人人奋斗于知识的海洋。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正当他们准备考学时,谁知日本鬼子向关内进攻,华北告急,北平混乱,人们纷纷外逃。国破家亡的命运再次降临父亲头上,他和同学们只得西逃。

不甘心读书命运半途而废,又到银川读完师范后,父亲回到中卫应理男校当了一名教师。

书法是父亲一生的爱好,也是他重要的精神支柱和生命的组成部分。他教学生书法十分认真,从捉笔坐姿到一竖一横,从点撇捺到间架结构等,从不马虎,多次示范也不躁不恼。但凡学生求写仿格,他总是有求必应。数十年后,他当年的学生牛复奎(宁夏剧作家、书法家)、史兴舟(已故书法家)、张万才(宁夏司法厅处长)等都还谈起跟着王老师学书法的故事,有的还能仿写具有父亲书法特点的字。

人研墨,墨磨人,能入世者也能出世。经过长期刻苦临池,天道酬勤,父亲的书法兼得颜体的刚健,柳体之俊秀,逐步形成了自己端庄典雅的风格,广获学校师生和各界好评。县内一些单位的名称和寺庙的牌匾中,还留有他的墨迹。中卫高庙上有一副对联:

福音遍鸣沙方便法门

祥光周应理圆通妙通

题联没留下书丹人姓名,但蔡生瑞先生知道,孟长庆等先生辨认,确属父亲墨迹。

1949年9月23日,中卫县起义解放。按政策规定,旧职人员只要交代清楚自己的历史,经查没什么大问题,便既往不咎,一律留用工作,父亲继续在应理男校任教。

一些青年教师视他为“活字典”,多有求教。他也乐于传帮带,学校领导也器重他,曾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

20世纪90年代,新修的《中卫县志》上说:“王丽泉等人的书法,直到建国后五六十年代仍有影响。”数十年前,父亲写的“中卫县公安局”的大牌,一直挂到中卫市成立。

机遇对一个人的成功,关系很大。正当父亲年富力强、书法艺术走向成熟之时,腾格里沙尘暴无情地把他刮入深渊,他的人生和书法,就此销声匿迹近20年。

1960年秋冬,宁夏地区阶级斗争扩大化,大搞反坏人坏事运动(简称“双反”)。中卫抓人“******”,半月内逮捕关押2277人(中卫新县志662页)。单位为完成上面规定的抓人指标,把历史早已结论的父亲押去顶数(实际为变相劳改)。许多无辜深受其害。此时正值寒冬,他们睡在湿柴潮地上,加之饥寒交迫,有的人死于非命。两个月后集训结束。领导宣布:“王丽泉没什么新问题,回原校继续教书!”此时父亲已得了严重的腰腿病,几乎不能走路,但幸运的是拣回了一条命。

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凭借顽强的生命力,父亲逐渐能下地走路了。他如拉惯重车的老牛,一旦停止负重,反觉很不适应。没等完全痊愈,便回到学校。

1962年,全国大办农业,以粮为纲,父亲被精简回农村劳动(政策规定解放前参加工作的老教师,不在精简范围)。

面上“社教”,点上“四清”,所采取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手段,给干部群众带来极大的灾难。与人为善、仁义礼智信的中华传统,被横扫精光。

众所周知,每次运动,都是上面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动干部群众。大小队干部是被驱使的,积极分子是被蒙蔽的,社员是一群羊,谁来谁赶上。这次你整他,下次他整你。最后只剩积极分子被乡邻指脊梁骨,其他什么也得不到。父亲深知周围群众都是运动的受害者,况且早晨不见晚上见,宽容见谅,吃亏是福,才好做人。

一位极“左”的原大队书记下台后,遭到了一些人讽刺打击,思想压力很大。可父母对他还如好亲邻,他感动地说:“我以前是很不对,请你们原谅。相比之下,你老俩才是真正的好人!”

“**********”中,外来调查的造反派打着“清理阶级队伍”旗号,阴谋夺权,丧失人性,辱骂推打,硬逼父亲证明应理男校的学生不是国民党员就是三青团骨干,甚或参加过反动会道门和特务组织。父亲实事求是:“我当教师时间长,认识学生多。知道一些特点突出和出类拔萃的学生情况。但我既不是搞党务团务的,更没与会道门和特务机关有过任何关系,怎么能证明你们要求的事呢?毛主席讲要实事求是嘛!”

父亲从运动中,看清了个别人的邪恶嘴脸,人性被一个时代扭曲得如此不堪。多次威逼与打骂,使父亲难以接受“史无前例”的残酷现实。他想不清楚,到底谁是真正的牛鬼蛇神。倘若野心家掌了权,国家还有救吗?子孙的出路又何在?

迷茫中,他萌生了自杀念头。细心的母亲提防他、劝慰他:“我吃素念经、天天祷告,全都为儿女各家平安,你怎能不为他们多想想呢?”父亲当然深知,儿女们的处境都很艰难。如果因自己自杀,给他们政治上再泼脏水,以后还怎么工作?怎么生活?

两人的心在流血。

由于父亲坚持原则,后来广获学生好评。

祸兮福所依。年过花甲的父亲被派往长城旁边开荒。虽然劳动强度大生活苦,但因暂离阶级斗争,心情有所释然。此处离中卫古景“黑山晴雪”只一箭之遥。有诗云:

翠壁丹崖指顾间,随时风物自澜珊。

六花凝素寒侵眼,徒倚危楼看玉山。

父亲几次走上一个小山包,见山水沟排列两边,背景是贺兰晴峰,前方视线开阔:长城蜿蜒、渠树横陈,稻谷扬波、黄河万里、南山飘云……他眼睛一亮,凭借自己对堪舆的理解,并以丧葬老人的经验为参照,且离父母墓地又近,他认为这是块可以入土为安之地。埋葬我母亲时,阴阳先生说:“王老师,你的眼光够专业了!”原来阴阳先生曾在应理男校读过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父亲家的生活很贫困,加上人多,日子过得是糠菜半年粮。一次三弟回家,看见父亲骨瘦如柴,面带菜色地在方砖上练字,便说:“都啥样子了,还写字干嘛?”父亲生气地说:“要不是你们和这支笔支撑,我能活到现在吗?我要一直写到死!”

父亲一生,经历过许多屈辱的折磨和苦难,唯劳动之余,躲在家中默默写字,才能安定他的情绪,舒心理气,保留一片宁静的天地。同时,所有的烦恼和纠结,都在书法艺术的殿堂里得到淡化、解脱和安慰。在长期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既提高了书写技艺,又获得了书法艺术的享受。

父亲爱读并喜欢书写唐诗宋词和******诗词。因为书法和诗词艺术规律是相通的,并且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与此同时,他也从这些历史名人、伟人的作品中,欣赏到了他们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人格魅力。

有位书法界的中年朋友,见到父亲20世纪60年代抄写的******诗词时说:“这代人让我想不通。阶级斗争斗得那么厉害,却还如此虔诚地、一丝不苟地潜心书写老人家的诗词哩。这种境界真让人不可理解!”

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开创未来,改革开放走向世界,这是中华民族新生之路。国家给这位被放逐多年的老教师发放生活补助费,一扫几十年的阴霾。父亲看着儿孙中有总工程师、经济师、处长、研究生、教师、大学生和工农劳动者,十分欣慰。他说,这才是我们家族最兴旺发达的时期,完全是好政策带来的。国家国家,应是先有国才有家。因此,你们对国家要忠贞不贰,对家庭要尽职尽责,对朋友要诚信,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像“黑山晴雪”般分明,才是做人的根本。

人逢喜事精神爽,父亲常怀感激之心。每到新春佳节,他总要书写对联以示庆贺。但凡周围群众和亲友有需求,他都会提笔挥墨与主人同乐。有一年,中卫县城关镇的领导,春节走访城北大队的干部群众。见大队门口的对联内容和书法相得益彰,问这是什么人写的?大队干部说:“王丽泉。”有人接说:“听我父亲讲过,王丽泉曾是应理男校教师,是有名的写家。”(中卫人以前称书法家为写家)

父亲一辈子灾难重重,心理创伤很深,因而性格孤僻内敛,少言寡交,一贯低调做人。20世纪80年代,中卫编写教育志的同志,想为他照张相附在应理男校校史后边,因为他是见证学校兴衰的健在老教师。然而他只提供大量材料,却不张扬自己。正如他书写的一副对联所言:

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古稀之年的父亲,心底波澜不兴,如同龙宫湖中的泉水一样清净。人格尊严和平静环境的恢复,使他抽出大量时间为母亲、表姐和堂姐抄写佛经,同时也沉浸在禅意中品味人生。正如张中教授评论所说:“我从王丽泉先生所书的经卷中,所看到的正是他的精神世界。起初,我以为王丽泉先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以为他是出于宗教信仰才有这样一种精神定力。后来,得知先生并不信佛,也不信别的任何一种宗教,我就倍感惊讶。我想,一个并非宗教信仰的人,能够以漫长时日,工楷抄写一部又一部佛家经典,没有很高的精神境界,万难成卷。”字如其人。父亲一生经历丰富,洞悉世事,万事通达,心态平和,练字自慰。“淡泊名利,凝平实于笔端;宽展胸怀,挥旷达于毫末。”这不仅成就了父亲的书法,也成为他长寿的一个原因。

1990年初,母亲摔伤了腰,躺在炕上不能动。父亲守在她身边两三个月,直到母亲西归。埋葬母亲时,我们从山上拣回半卡车石头。一位乡亲说,坟头少压点石头就成,说不定很快就要再挖一次呢!他说的是实话。一般老年男人丧妻后,很快也就跟着走了,可父亲王丽泉是个例外。

父亲八秩之后,为人书写中堂、对联等书法作品,古朴苍拙,似现古迹,直到晚年还笔耕不辍,乐为亲友秉笔,所书多被视为墨宝。耄耋之时,他自撰对联总结一生:

教学半生落得两袖清风归冥府

刚直一世唯余只身明月赴九泉

母亲7年前驾鹤西归,父亲心怀苍凉,实属无奈。无论是英雄伟人,还是群氓草根,世人谁不是赤条条来又赤条条去呢?

1997年4月25日,父亲无疾而终,享年88岁。乡邻们说:“善有善报,老人家‘修下了’。”

孟抒等老同学老朋友,送他一副挽联:

风范长存

人生谁无死无床灾无遗憾后继皆成器

性行惟耿直有道德有节操风范启后昆

对故去之人最好的纪念,莫过于将其奋斗历程和成就展示出来,以对后人有所启示和教益。张中教授评论说:“我读丽泉先生这位非佛教徒的老人所写的几部佛经,想到阳明心学,想到佛教禅宗,获得一种深刻的感动。”“这些作品,墨色笔意俱佳,且字体统一,有完整性,既是精心之作,又是‘不经意’之作,所以很好。这一部分,不仅量大,而且质高,人书俱老,可视为先生的书法代表作。观赏者一页页看下去,自可赏心悦目。它们足可以单独成册,我想,这才是真正可传的。”2009年,我们兄弟三人搜集整理父亲抄写的古诗、佛经和******诗词,编辑出版了《王丽泉遗墨》一书,以纪念父亲百岁诞辰。之后,中卫市的有关同志召开了座谈会,市报和电视台做了报道,《沙坡头》杂志刊登了评论文章,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想,父亲的在天之灵,一定会含笑于九泉了。

“斯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父母的墓碑上有两行大字“悟禅翰墨家国事,传道良师世代尊。”这是他一生为人的真实写照,它将与《王丽泉遗墨》一样,同是我们王氏家族的传家宝。

2011年9月

注:家兄王亚飞、三弟王超凡提供了修改意见和部分材料。

同类推荐
  • 朝花夕拾·呐喊

    朝花夕拾·呐喊

    《朝花夕拾》除了《小引》和《后记》外,共由十篇散文组成。着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从幼年在三味书屋启蒙到青年留学日本。虽是过去生活片段,却勾画了一幅连贯而丰富的历史生活画面。《呐喊》真实地描绘了”五四“前后的社会生活,深层次地揭示了种种社会矛盾,对中国传统观念及旧有制度的陈腐进行了深刻的、彻底的剖析和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深切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 谁为谁守身如玉

    谁为谁守身如玉

    这是最迷茫的爱情与人生,这是每个人深藏心中的故事。成雅、林哲和萧程,青梅竹马,成雅爱慕林哲,而萧程对成雅一往情深。一番波折后,成雅与萧程开始交往。成雅以为,平淡的交往也可以生出爱情,只要时间够久,然而始终缺乏激情的关系终于在与林哲重逢时坍塌。
  • 都柏林人(乔伊斯文集)

    都柏林人(乔伊斯文集)

    《都柏林人》是詹姆斯·乔伊斯久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集,称得上20世纪整个西方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了。1914年出版,置景于二三十年代的都柏林,截取中下层人民生活的横断面,一个片刻一群人,十五个故事汇集起来,宛若一幅印象主义的绘画,笔触简练,错落成篇,浮现出苍凉世态,遥远、清冷,然而精致,是上上之品。
  • 风靡全球的FBI破案经典(套装共2册)

    风靡全球的FBI破案经典(套装共2册)

    心理画像师约翰·道格拉斯风靡全球的FBI破案经典;再现心理分析大师与变态连环杀手的精彩对决;专业的思维、入微的眼光对世界八大著名谋杀案进行扣人心弦的分析;中国犯罪心理画像首人李玫瑾教授专文推荐。“美国现代福尔摩斯”约翰·道格拉斯结合亲身经历写的经典案件剖析,从犯罪心理角度展现了系列罪犯的不同侧面,情节精彩纷呈、扣人心弦。本套装收录其两部主要作品:《心理神探》(同名美剧由著名导演大卫·芬奇执导)和《顶级悬案:犯罪史上的八宗惊世疑案》(独家解读“世纪犯罪”)。
  • 百年好合

    百年好合

    蒋晓云“民国素人志”系列之一,讲述十四个民国女人的传奇一生。这些人中有上层官太,也有下层平民,有私奔台湾的清真面馆老板娘,有远嫁美国独自创业的上海滩舞女,也有享尽繁华的军官小姐。她们被卷入历史的洪流中,靠着一股韧劲儿,走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棋局。
热门推荐
  • 遇见你既是心安

    遇见你既是心安

    作为一个沙雕,原琪最喜欢的就是看帅哥,当然是自己家的“论有一个比自己还骚的男朋友怎么办?” “老婆过来咱俩来讨论讨论饭后运动。” “滚!” 原琪扶腰怒骂,当初就不该上了这家伙的贼船! 苏安起听见骂生偷笑。当初拼命拒绝老子,还不是逃不过本大爷的手掌心。
  • 漂流志

    漂流志

    本书讲述的是三个年轻人旅行路上的故事。小说以第一视角展开讲述,记录所见,以及所感。全文贴近生活现实,笔触细腻,传递着激励人心的正能量。
  • 朋友一起疯狂啊

    朋友一起疯狂啊

    在一座大城市里,一事无成自命不凡的我,碰到一无所有拼命奋斗的他。到底是我的懦弱影响了他?还是他的疯狂影响了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凡女逑仙之灵界篇

    凡女逑仙之灵界篇

    飞升之前,骆宁心与徐鼎林相约“灵界再见”。可是飞升之后,骆宁心举目四顾:“咦,这是哪里……”骆宁心飞升之后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死灵人生

    死灵人生

    我,成为了一个死灵法师,但是,我喜欢圣光啊!啊,圣光与我同在!冲冲冲!
  • 天上之白

    天上之白

    高中生“宗白”因为“鸡公岭枪杀事件”,被迫闯入一个神秘的组织,在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未来的路上,探索三大馆的秘密,以及最后关于“黑石”的结局。
  • 宁少的金玉良缘

    宁少的金玉良缘

    【甜宠文】他是冷俊神秘,杀伐果断的豪门少爷,商业帝国的霸道总裁,却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有了一个神秘的儿子。她是大学里的清纯校花,被叔婶设计一夜缠绵后有了一个小可爱,只是孩子的爸爸是谁?...四年后,她带着萌娃从巴黎华丽归来,进入他的集团成为他的助理...
  • 思卿遥遥隔江河

    思卿遥遥隔江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节选)。悼亡诗——潘安本文纯属虚构,书中人物地点均与现实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