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32600000123

第123章 修身养性

异语23

猎户刘安见刘备来投,没有肉招待,于是杀妻割肉款待。刘备很感动,投奔曹操后告知,曹操派人给了刘安千金,此事传遍国内,称赞刘安高义。

刘安拿到钱,于是置田买地过上了富家翁的生活,想着再娶一个老婆就美满了,一日见到一家小姐外出踏青,长得温而文雅,十分漂亮,于是打听清楚后带着厚重的聘礼去求亲。

有道是人看衣装,刘安长的不错,穿上锦绣绫罗颇为风度翩翩。丫鬟告知小姐,小姐躲在帘后偷看,甚是合心意。

小姐父亲见人不错,彩礼也丰厚,心中允了八分,便问,刘公子不知名讳如何,八字如何?

刘安说,姓刘名安。

小姐失声叫出来,花容失色。

其父一怔,你就是杀妻的刘安。

刘安以为在夸自己,忙笑道,正是区区。

其父大怒,左右与我乱棍打出。

刘安大惊,何故如此,举国之内都说我贤德,为何尊驾要打我。

其父说,别人家的女儿我不管,我家的女儿是老夫至爱,难不成要卖于屠夫不成。

于是刘安被撵出去,此后更是没有娶到妻子,就连扑人也只买得到男仆买不到婢女,孤老终生。

————————————————————————————————————《闲庭记趣》

如今当官是当不成了,孟子于是安心学术,教授弟子,那些渴望能够当官的失望而去,孟子也不挽留。

孟子说,老天爷还不想这个乱世结束啊,否则除了我还能有谁平定这个乱世呢。

自此孟子成了坚定的有神论者,把一切归结于天命,也提出了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都是老天的考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比如鲁君原本想召见他,可是夫人说孟子不孝,母亲的葬礼办的比父亲的要隆重,陪葬品也多,沽名钓誉之徒尔,鲁君因而不见。

有人告诉了孟子,孟子兄说,是老天不让鲁君见我,不干妇人的事。

在齐国的时候,燕国内乱,有人问可以趁机打燕国吗?

孟子说,当然可以。

后来齐国攻打燕国,又有人问孟子听说你赞同攻打燕国。

孟子说,我是赞同,就如舜攻打三苗一样,有德行的君王可以讨伐无道,可没说齐国。

言必称尧舜禹,这就是孟子,在他心中,是上天把天下交给他们三人的,是天下人的楷模。

弟子听舜的故事多了,有了疑问于是问,当初舜娶妻子却不告诉父亲瞽(gu,瞎子)叟,是为什么?

孟子说,不孝有三,知道父母有错却不能劝谏,见父母过的清苦却不去求官,没有后代使祖宗无人祭拜,其中以无后为大。舜告知父亲,就不能娶老婆生孩子,所以不告而娶。

弟子说,那尧是天子,嫁女儿不告诉瞽叟,为什么?

孟子:说了女儿就无法嫁给舜,所以不说。

弟子:那瞽叟和弟弟象要谋害舜,房子和牲畜给了瞽叟,老婆和弓箭给舜。舜躲过去之后,象对舜说很高兴你平安无恙,舜也很高兴,舜是假装高兴吗?

孟子:不是,舜以为弟弟是真情流露,悔过了,因此高兴。

弟子:等舜成了天子,把他流放了,这样对弟弟对吗?

孟子:不是流放,而是封到一地当诸侯了。

弟子反问,舜杀三苗是因为他们是坏人,而今弟弟也是坏人,却不杀他,还封他为诸侯,那百姓有什么罪呢,给他们一个坏人当君王。

孟子解释说,仁人对弟弟要好,而不心怀怨恨,所以舜把弟弟封为君王,让弟弟过上好日子。但却派遣官吏看护弟弟,不让他做坏事。想弟弟的时候,就让他过来见自己,书中说舜不等朝贡,就说有政事要接见,就把弟弟从封国招过来了,总之他做的都对。

弟子又问,那么天下到了大禹的时候,没有禅让而是给了儿子,是不是大禹的失德呢?

孟子说,当然不是。舜把天下给了大禹,大禹在位十七年人心归附,舜死后让位给了舜的儿子,可是天下百姓只听他的,诸侯也只朝拜他,有了争议也都找他,于是大禹做了天子。大禹把天下给了益,七年后去世了,百姓不去朝拜益,而是去找大禹的儿子启,说这是君王的儿子,于是启成了天子。

弟子说,那么你说没人超过孔子,为何以孔子之贤却没当天子呢?

孟子说,平常人要当天子,一定要仁德和舜禹一样,还要天子推荐才行。当初伊尹、周公德行虽够但无天子推荐,所以当不来天子,故而孔子也没办法当天子。

弟子问,听说伊尹靠做菜好吃得到商汤重用,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你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真实的故事是这样的,伊尹是大贤,商汤三次派人请他他才出山辅佐君王的。

弟子又问,听说孔子在卫国和齐国住在了君王宠信的大臣和宦官家里,以求博取功名,是真的吗?

孔子那么有名,于是成了各派的靶子,比如列子汤问就编了一个故事,问太阳是早上远还是中午远,一个说近者大而远着小,一个说近者热而远者冷,最后嘲讽说,谁说你什么都知道啊。

霍金说上帝不是万能的,原因是上帝造不出他自己都举不出来的东西,反正是辩论,自己开心就好。

比如我可以反驳辩日说,刚刚接触炭火,不会觉得热,是因为时间还短,而时间长了自然热,等离开炭火的时候,一时不感觉热,可是时间长了慢慢就冷了,这是常理,所以太阳早上近而后慢慢变远。

说是说得通,可是对吗?

孟子说,你是那里听谁说的。孔子要去卫国住在颜雠(chou)由(据说是卫国贤大夫),子路和卫国宠臣弥子瑕是连襟,弥子瑕说让孔子住自己家,自己保证推荐他做卿大夫。子路转告孔子,孔子说我用或不用在天而已。如果他真如你说的住在宦官家,算什么孔子呢?

弟子又说,听说百里奚用五张羊皮的价格卖给了秦国,而后通过养牛接近秦穆公?

弟子为何这么说,恐怕也是想学成文武艺,可以通过接近君王得到重用,而后施展抱负,毕竟孟子说的那套,让君王主动找自己太难,何况老师你不也是外出求官吗?

孟子义正言辞的教训了一顿。

总是摆事实讲道理,其实也蛮累的,有了自己的主张,犹如成了靶子,有心人乱箭射过来,有时也着实难以抵挡,不过孟子好歹全撑不过了。

常言过犹不及,白圭在魏国为官,修筑堤坝,主张轻减赋税,找到孟子兄说,十税一有点多,不如主张二十税一,这样百姓更得实惠。

孟子兄连连摆手,小国二十税一是有的,他们没有城墙、宫殿和宗庙,也不用祭祀,没有诸侯间的来往,官吏也少。可是大国,怎么能这么来呢。

也是这位白圭兄,对孟子兄说,大禹治水,我也治水,可以跟大禹相提并论了。

孟子兄反驳道,大禹治水是为天下治水,疏通河流,你是以邻为壑(he),只求水涝不淹魏国罢了,怎么能相提并论。

多一份嫌长,少一分嫌短,这样搞自然朋友就少,而孟子也不在乎,对他而言,君子不受嗟来之食,生死之际尚且如此,何况平常呢,得罪就得罪了。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其犹未悔。

他说,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听起来很威风,可是能做到这点的确实太少了。

不过,后来为什么要选择儒家作为国学,后世当官的为什么称呼自己为儒生呢?

不如对比一下各大学说,墨家讲究兼爱,不提倡个人享受而提倡风险,如同大禹治水一样,小腿磨得都没毛了,苦了我一个,奉献千万家。学说很好,大家也很喜欢,只是轮到自己身体力行,富贵人家着实不愿意这么做,太苦了。

想想,国君要学勾践一样每日卧薪尝胆,不是自己种的不吃,不是老婆做的衣服不穿,那我辛辛苦苦是干嘛。

墨家讲究的是,天下能者居之,也是尧舜禹那套,算是民主选举的启蒙意识,儒家好歹也为家天下做过解释,这皇帝就不能忍受墨家,国家多的时候还不怎么管你,所以战国墨家混得如鱼得水,可是之后还宣传,那不是质疑我天子的合法性吗?

而黄老学讲究无为而治,不折腾比瞎折腾好,汉初时候确实上至天子下至群臣,拥护者极多。可是让百姓自由发展,那么国家统一的好处,比如打仗啊,修堤啊之类的事,难不成也让百姓自觉?

黄老之术总的来说太无组织无纪律,什么都自己搞,国家法令怎么办,想做点事怎么办。从汉文帝开始,君王就喜欢儒家,这帮人说国家是国君的,要求中央集权,君君臣臣那套很受欢迎。

而且庄子什么的太玄奥了,百姓耕种、商人贩卖、百工勤劳,这些都是力气活,都随着性子,今天做明天不做,那还怎么搞。

比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寺庙多了,和尚也多了,有些和尚白天撞钟晚上回家,而且不用交税,这么一来国家税收自然大幅降低,有识之士很不满意,于是出现了灭佛运动。

而农家什么的我不知道他们的理论,纵横家更别提了,本就是损人利己的存在,何况国家安宁了,要你们何用。

至于兵家,安宁的久了,大家看几本兵书就好,法家更是,秦朝二世而亡,那就是重用法家的下场,所以历代王朝均是畏之如虎,不能单纯的搞法家那套,而儒家的礼法则蛮合适的。

儒家提倡爱民,也没说亏待统治者,反而说君王统治者应该享用好的,百姓待之如父母,有刑法类的,也有礼法类的,总之包罗万象,虽然有些不符合自己的利益,但是哪有十全十美的学说,于是儒学光荣中标,成了统治阶级最爱的学说,礼法的约束在人心而甚于法。

礼法简单说就是常识,比如弟弟听哥哥的,亲戚来了要先给人家敬酒,族中年纪大的有威望,妻子不能生儿子就要主动为丈夫纳妾,不然丈夫死后族里亲戚就要分走你家东西,防止你带着家产嫁给外人。

比如我们说的潘金莲,私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丈夫而言都是奇耻大辱。记得以前看文章,说是外国人很看得开,可以很坦然的接受妻子外遇的事实,后来才发现真是老子信了你的邪。

《肖申克的救赎》主角安迪就是因为妻子出轨,心中不满,喝了很多酒拿着左轮枪要杀了妻子和奸夫,最后想了半天不敢干。

结果别人杀了二人,自然都认为是安迪做的。

辩方律师说,是的,他们是有悖道德,但是罪不至死啊。并以此请求法官治罪。

礼法正是把大家都认为对的都规范化了,当然孟子那时候还没有那么细致和严格。

孔子说,男女有别,孟子兄则曾说了句,嫂子落水,你可以下水救她。

我一直在想,幸亏孟子兄说了这句话,不然在那些道德君子眼中,男女大防,也许要你睁着眼看人家落水都不救。

其实孟子兄也很无奈,弟子们也很不好糊弄,总是给出各种假设来辩驳你的话,总要你给出合理的解释,解释当然要从权啊,火烧眉毛当然且顾眼下。

比如不告而娶是不是危害礼法,张翠山见到张三丰请罪说,徒儿私自在外娶妻,未能告知师父,还望师父不要见怪。

张三丰说,你在外十年,如何告知我,难不成就不娶妻了?快起来,我张三丰哪有这么迂腐的徒儿。

对孟子也是,他也是想法设法为从权的事做做解释,所谓差不多就行了,太较真没意思大概如此。

你说孟子是不提倡打仗的,怎么会,诗云:戎狄是膺(ying),荆舒是惩,该打还是要打的,而且是吊天伐罪,我打你还要你的百姓欢欣鼓舞,其实一句话,对老百姓好的我会做。

西门豹废除河神祭,对百姓好,孟子会做;

西门豹征发劳役,让百姓修堤,利在百代,孟子会做;

汉武帝发兵抵御匈奴,孟子会做;

发兵攻取领国,扬威域外,孟子不会做;

郑和出洋,靡费钱粮却捞不回好处,孟子不会做;

……

孟子的学说总体是爱民,而没有太大的入侵别国的欲望,过好自己小日子就行了,这恐怕是儒家最核心的以和为贵了。

中国最典型的是男耕女织,无求于外,自产自销。即便是一个世外桃源的村落,他们也可以与世隔绝的过下去,国家也越安稳。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是相互推进,也可以相互制约。

我曾听过一个故事:

清朝某王爷说,引进西方的机器很容易,工匠也很好培养,可是中国那么多的靠丝织为业的家庭怎么办,没了生计哀鸿遍野,只能铤而走险了。

那时候的西方经历过圈地运动,把农民撵到城里做工,那些人也很惨,管饭就不错了,工钱就是恩赐,可谓资本的积累是血淋淋的。

《大染坊》里有一段,留学归来的卢家驹给父亲讲英国人用土地养羊,剪羊毛得来的收益比种地强。他父亲说,你要能让佃(dian)户只吃草不吃粮,他也愿意养羊。

因为我们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道失业多么惨,所以不忍心这么做,固有认知太深了,所以很多人难以接受改变,而改变后尝到甜头又不愿再改过来。

比如《白鹿原》,白嘉轩发家靠的是种鸦片,一亩地收成赶上十几亩上号的水田,慢慢的全村都开始种鸦片了。

儒家自古以来提倡以农为本,就是给百姓活头,什么贸易看起来很厉害,但真正关乎国家安稳的还是粮食,粮食不够吃肯定会闹的。

这套理论即便是如今也受用,粮食安全涉及国家安全。我记得有个说如果粮食不够可以去国外去买啊,现如今是全球一体化,美国每年出口那么多小麦呢?

但是想想管仲,人家可以卖也可以不卖,不卖了你怎么办,难不成你能不吃粮食了,还是只能高价卖罢了,砸锅卖铁也要吃饭啊。

可是,儒家难不成就是十全十美了,绝不然。

其实儒家的理念一直在变,至少那个贤者居之的理念除非是王朝更替,否则谁也不敢大张旗鼓的说。

清朝派遣使臣去美国,那人回来后上书,对华盛顿赞扬很多,说他造反比陈胜吴广厉害,当皇帝比秦皇汉武厉害,而且还功成不居,把国家让给贤人,顺带夸了人家的选举制。

结果满朝大哗,觉得这人怎么出趟国就叛变了呢,你这么夸人家,岂不是说我们自己不好,于是自然闲置不用。

儒家的理论,太自以为是了,以它为中心,那么胡服骑射不知道多少人要死谏,总之,太法先王了,似乎先王做什么都是圣祖遗训,而我们做什么都要亦步亦趋。

也不是不让人思考,思考就思考鸟生鱼汤是怎么做人做事,越看体会越深,觉得真是学到一点受用无穷,虽然也有些自己的体会,但是总是模仿痕迹太重,变得固执而不愿变通。

而且,坦白说那时候孔孟对国家发展的理论也是半桶水,总觉得什么都有法可寻,处处都物归原主,那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就是王道大道,着实不是什么强国发展的学问。

现如今,大家明白社会矛盾是始终存在的,以和为贵终究只是抑制矛盾、减少矛盾,可是终究在的。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生产力的对比,才是矛盾的根源,记住,需求是逐渐增长的。

起码儒家过多的强调物质而忽略了精神文明,不过官员百姓也不是好糊弄的,唐宋元明清,达官显贵不知道玩出多少乐子,说他们饱读诗书不假,可是各个都是不敢逾越就假了。

儒家既然要当统治者,起码得要明白国家发展靠什么,靠生产力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比如网上支付,科学技术可以极大的改变生活。

我以前觉得,电话短信很了不起,而后觉得QQ视频更胜一筹,至如今网络电视等等,那是很难想象的存在,至今也是感慨不已,我们已经到了如今的地步了。

所以没有不变的事物,包括学说,我想总会继承和发扬的。

同类推荐
  • 海贼王的男人

    海贼王的男人

    孙阳在玩游戏时穿越了。孙阳被一个女海盗俘虏了。什么?那个女海盗是琉球郡主?郡主大人不要杀我,我能帮你在琉球复国。然后,琉球是我们的,关岛是我们的,夏威夷也是我们的,海洋上的岛屿都是我们的。看孙阳如何纵横四海,称霸全球,一切尽在《海贼王的男人》。
  • 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

    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

    陈珏穿越到东汉末年,竟成为了青云寨之主?依靠系统的帮助,陈珏不止养活了自己,也让寨子上下都丰衣足食。这天系统发布任务,要他下山抢个压寨夫人回来。于是陈珏找了个漂亮MM,带回山寨。就在成婚当日,MM告诉陈珏她叫甄宓。紧接着第二天,有个叫曹丕的人打上门来……
  • 状元全录

    状元全录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
  • 诸侯争霸之召唤三国

    诸侯争霸之召唤三国

    李耀意外穿越成史上最悲催的皇太子之一仲氏皇帝袁术之子袁耀,此时袁术已经被刘备伏杀,袁氏基业频临崩溃,李耀面临危难凭借诸侯争霸系统召唤文臣武将最终笑傲群雄扫荡乾坤一统天下!!
  • 秦汉秘史:灭秦

    秦汉秘史:灭秦

    大秦末年,神州大地群雄并起,在这烽火狼烟的乱世中。随着一个混混少年纪空手的崛起,他的风云传奇,拉开了秦末汉初恢宏壮阔的历史长卷。大秦帝国因他而灭,楚汉争霸因他而起。因为他——霸王项羽死在小小的蚂蚁面前。因为他——汉王刘邦用最心爱的女人来换取生命。因为他——才有了浪漫爱情红颜知己的典故。军事史上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他的谋略。四面楚歌动摇军心是他的筹划。十面埋伏这流传千古的经典战役是他最得意的杰作。这一切一切的传奇故事都来自他的智慧和武功……
热门推荐
  • 大神且行且珍惜

    大神且行且珍惜

    她宅女一枚,没事情除了打游戏还是打游戏,因此在游戏混的风生水起。为了参加夫妻PK大赛,某人果断的选择了闪婚,而对象居然会是某位大神!本以为会实行闪婚闪离的制度,可没想到大神的耐力那么好!又送嫁妆,又送神器的!最后还把人给送来了!“你,你,你欺人太甚!虐待我!”某大神眉头微微一挑,“我只记得我养了一只大白兔啊。”“……”正如一句话说得好,大神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我是一个点

    我是一个点

    如果你是一个一维空间的点,你会怎么活完这一生?痴情不改的主人×意外有生命的一个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盛世独宠:王妃攻略

    盛世独宠:王妃攻略

    他拥有高贵的王爷身份,独得太后与皇上的圣宠,倾举国之力为之选妃,无一人能入得了他的眼。突然有一日,低等小宫女:我要做你的王妃!逍遥王上好的醉仙酿一口喷出来:长得丑还想得美!这辈子,下下辈子都不可能!!!——转身,满眼的宠溺:何须分你我,我的都是你的,我人自然也是你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网王之爱的牵绊

    网王之爱的牵绊

    一语划破挚爱,一语摧毁前尘,愿你我来世再见。
  • 末日之校园求生

    末日之校园求生

    我叫白水,是一名初二学生,在我身边发生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我带着我的同桌,铁哥们捍卫者我们读书的校园,而如今的校园早已不是曾经的热闹嘈杂,我不求末日之中称王称霸,只求我和我的同学们平安活下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镜灵

    镜灵

    由一面古镜带来的天地翻覆,到底是他无意发现了这世上不为常人所知的存在,还是一切冥冥之间自有注定。一双镜眼,一面古镜,他由原本普通的少年成长为这世上最强的镜灵持有者。此生,若尽。此生,无憾。以镜为身,以灵为心,他,在这镜灵的世界!
  • 考古修仙记

    考古修仙记

    少年吕岳,身带超级寻宝利器——先天灵宝混沌之蛹!这是一个由资质平凡的三灵根在机缘下演化成混沌灵根的故事这是一个手持先天灵宝,寻得无数神功仙典,灵宝灵药的故事这是一个从练气期的小修士成长为道魔双修,无上宗师的故事这是一个凭实力赢得仙子倾心,妖姬俯首的故事这是一个破蛹成蝶,羽化成仙的故事最后,这将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本书非小白!(因刚写时经验不足,前四章情节设定有些罗嗦,不大喜欢的书友可以跳过设定!)
  • 三世缘深

    三世缘深

    所谓三世缘深,本文将讲述三世的情缘,仙侠缘,玄幻缘,现代缘。女主无意间车祸,却没想到是游戏的“阴谋”。既来之则安之,女主光环不会破。第一世他是她师傅,霸道的爱护着她,“这是什么糕点?”青华问道。“回师父的话,这叫泡芙,是徒儿自己制作的。”“嗯不错,为师确实喜欢“泡”芙,你说呢?芙......儿”青华一脸玩味的看着华芙儿。谁知华芙儿不爱攻偏爱受。但无论是谁,仙魔两立,注定是悲剧......而第二世一个皇叔一个晏家落魄大小姐,男强女强,谁上谁下?最后的第三世将隆重收尾,讲述大明星和小助理的事情。(表白男神张艺兴)三世的情缘,你,准备好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