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44500000035

第35章 我国高技术企业集群品牌化路径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技术企业集群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高技术园区的建立,对于促进高技术企业集群的成长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所处发展阶段的制约,品牌化发展仍是我国高技术企业集群面临的一个挑战。

一、我国高技术集群企业品牌形成的路径依赖分析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式存在高端路径和低端路径的选择。高端路径是以知识密集、信息有效扩散、创新、灵活和适应、更多新的市场机会、互相学习、教育和培训支持以及动态合作网络为特征,创新的基础条件比较优越,生产率高;低端路径是以劳动密集、手工操作、低成本、恶性价格竞争等为主要特征,企业间偶尔进行合作,关系不牢固,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知识经济产业的主流是发展高技术,走高端路径,比如德国、日本和美国就是由于大力发展高端(创新型)集群而走在世界的前列。澳大利亚想与欧美等国家抗争,选择了高端路径,因此其国内大多数新发展起来的集群都是高新技术集群(Marceau,1997)。但同时,以低成本为特征的低端集群广泛存在,并在某些国家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英国、意大利就大量存在这类集群。我国的高技术企业集群发展历史较短,还处在以低成本竞争为特征的初级阶段。

1.我国高技术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在分析我国高技术企业集群品牌化现存问题之前,需要首先从路径依赖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我国高技术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我国高技术企业集群主要是通过三种模式形成的:一是市场创造模式。即区域经济范围内首先出现专业化的市场,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市场交易条件和信息条件,最后使产业的生产过程也聚集在市场的附近。该模式形成企业集聚的典型地区是浙江省。其先出现众多颇具规模的专业化市场,最终形成了诸多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二是外商直接投资形成模式。该产业集聚形成与资本流动有关,主要方法是吸引外资。在特定领域中,吸引几家大型跨国企业进入,会引来更多外商为其配套,“串”起了一批企业,形成跨国公司的客户链,进而带动当地各类产业的发展。最具典型的区域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三是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模式。该模式以青岛家电、电子企业集群为代表,是以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名牌大企业为核心,形成产业制造基地,进而又带动一大批配套项目的“扎堆”。其特点是:上下游相关支持性、功能性企业随产业内居于生产体系和市场主导地位的名牌企业而聚集。青岛的电子企业集群正是由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名牌企业的主导地位而带动的。其表现形式是:由最初的组装和外围技术的加工,逐渐向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提升,如目前生产技术水平已经较高的高清晰液晶显示终端、数码电视线路板、电脑主板、先进电机和压缩机的加工制造,以及许多高精尖电子元器件等,并在家电、电子整机产品中占有相当大比重。这一提升又带动了大量基础性、边缘性材料和零部件制造以及相关研发机构的集聚,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也不断进入这一领域,形成了企业集群。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成功和城市改革的相对滞后给乡镇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日用消费品的生产没有在城市经济中得以发展的原因在于国有和集体经济的衰退,不能继续作为市场竞争的主导性供给力量。结果,乡镇的农民企业家先抓住这个机会。在发展地方经济的目标推动下,地方政府官员和有强烈创新意识的私人企业家成为集群发展的领导者和发动者,他们敏锐的商业眼光和胆识、调动资源的能力在这时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制度和政策造成的机会非对称分布所形成的发展过程的路径依赖。

另外,我国高技术企业集群形成历史短,大多处在萌芽阶段和早期成长阶段。集群内企业规模普遍不大,研发水平不高,而且企业发展目标不明确,集群内缺乏明显的核心企业或有一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众多企业以专业化协作和以市场原则为基准的相互合作,使集群的产业价值链条基本成形。集群内部成员企业之间初步确立最基本的联系,但因缺乏相关信任机制与行为规范,使这种联系尚不稳定。各企业基于自己的资源或关系能力开始建立起早期的合作与竞争的关系,销售渠道体系也渐显端倪。各成员企业的产品质量、价格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集群内企业主要采用基于价格的竞争战略,集群内的一体化水平较低。

2.我国高技术集群企业品牌生成的路径依赖

我国高技术企业集群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集群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个表现就是产品区别,表现在产品特征上就是价格低廉、低附加值或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产品的可替代性很强,且市场成熟和高度细分。因为其附加值低、价格低廉,因此,其产品特征可以界定为“廉价品制造集群”。廉价品制造集群的形成在中国有其制度基础,同时也是地区经济发展“路径依赖”所形成的产物,而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环境和社会因素而被“锁定”在这条路径上。

由于我国主要的现代工业制造能力和技术能力基本上集中在中心城市,乡镇发展经济的资源能力是十分有限的。产业发展的选择因此先集中在一些技术含量低,与国有企业较少冲突的日用轻工产品和生活必需品制造上,这就形成了集群企业品牌产品定位上的路径依赖。缺乏资金、技术装备以及人才,因此,其逻辑的起步是从附加值低的廉价品开始的。

至少还有一方面的因素是发展路径依赖的过程,这就是中国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通过关系网络和社会资本来获取市场信息、计划控制的资源以及建立销售网络等,是集群企业品牌生成的关键因素。

改革开放过程带来了国外的信息和产品,简单的模仿学习过程在利润动机下迅速得到实现。廉价品制造在市场高度短缺经济时期仍然有着丰厚利润,较低的市场进入壁垒迅速吸引了大批跟进企业的进入,结果是,该集群区内的资金耗散速度很快,即便先进入的企业也难以积累足够的资本和技术以提升其产品和管理,无法形成品牌的相关价值。

二、我国高技术企业集群品牌化对策

高技术企业集群的组织结构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垂直型企业集群,集群中的大企业为轴心、众多中小企业聚集在其周围,为其做配套生产或服务或相关产业;二是水平型企业集群,集群内企业间不存在明显的垂直分工关系,众多中小企业组成网状的结构。垂直型企业集群中存在若干个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企业,产品品牌的基础雄厚,具有一个或多个强势企业品牌。而且很多时候这些企业是伴随着企业集群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市场中又被消费者所熟悉,消费者很容易通过这些企业品牌对该企业集群的形象产生好的联想。而在水平型企业集群中,情况就不同了,群内企业实力差不多,产品品牌的差异化很小,大多没有自己的强势产品品牌,从而也就无法形成强势的企业品牌。这样,消费者对集群中的企业品牌不熟悉,很难将企业品牌与企业集群联系起来。由于历史和发展阶段原因,我国的高技术企业集群大多是水平型的,缺少强势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搭便车”和其他机会主义行为的风险性较大。

在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建设和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必须非常重视集群内企业品牌的建设,特别是强势的企业品牌的建立。第一,培育集群内企业的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通过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发展集群品牌,实现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集群品牌的有机整合与互动发展。第二,扶持培育实力强、信誉好的核心企业,通过集团化经营、品牌授权、委托业务、技术质量监控与防伪、制定行业标准等手段加强强势企业品牌的建立,促进共生的企业集群网络体系的形成与稳固。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集团,要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产业龙头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实现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推动龙头企业建立产品标准、质量标准,树立龙头企业品牌。通过龙头企业不断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带动协作配套企业的质量提升和产品改进研发,使它们通过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建立最终产品与零部件厂商的战略联盟,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的配套率,从而实现龙头企业的集聚带动效应,逐步树立集群内企业品牌。第三,促进集群区内产业分工协作体系的建立,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高技术企业集群的知识的创造与共享的障碍可以通过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得以完善,使大学与研究机构在集群创新网络中发挥作用,大学、研究所等和企业经常交流,形成“产学研”的密切合作网络,快速将学术上的科技信息和知识转化为新产品,同时通过企业的反馈和企业的请求,解决企业在产品或工业创新中的难题,为高技术企业提供科技信息、科技人才、科研成果和衍生出高技术小企业,同时借助名牌大学的声誉促进品牌的形成。第四,大、中、小企业间要形成纵向的分工合作联系。一方面,通过为中小企业主提供潜在的生产机会,大企业使具备一定实力或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成为自己的供应商,并对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指导、设备改进、资金援助等帮助。在合作中,大企业向中小企业供应商提供新点子、新信息和市场视野、带动供应商自我创新,努力发展新技术,并培养新产品研发的环境。大企业通过对潜在的分包商进行挑选,以及帮助提高其能力的过程,也加速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在企业集群内的传播,当中小供应商成为各下游企业之间信息传递的渠道时,整个集群的产品创新步伐也会加快。第五,促进集群区内中间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促进区内产业分工协作体系的建立,真正形成企业及各类机构的网络合作体系,形成并发挥高度专业化基础上的产业群的集聚优势,使集群内的高技术企业之间具有垂直或水平的技术关联,以便形成有效的创新集群,取得集群经济效益。第六,改善集群企业环境,提升集群企业品牌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港口、铁路、高速公路、进出公路通道建设为重点,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工业园区联结中心城市、海港、空港、铁路或高速公路的集疏运输网络。加快“数字网络”建设,推进信息网络宽带化和高速互联,提高信息网络的综合服务功能,从而推动集群企业品牌价值的生成,为集群企业的品牌建设提供环境保障。第七,政府要建立引导和鼓励企业创建品牌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政府或者行业协会应该引导群内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共同制定地区产品质量、服务标准,并监督执行,以维护品牌在市场上的形象。

参考文献

1.A。萨克森尼安,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号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2.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

3.朱永华,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创新,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符正平,论企业集群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8)。

5.刘东,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基于组织分工架构的一个初步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5)。

6.王海忠,国际市场产品来源地形象及其规避策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5)。

7.王海忠,赵平,品牌原产地效应及其市场策略建议[J],中国工业经济,2004(1)。

8.文嫮,曾刚,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地方产业网络升级研究——以上海浦东集成电路产业网络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5(7)。

9.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9)。

10.赵晶,集群企业品牌生成的SPCI分子模型[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7(2)。

11.赵晶,集群生命周期与集群企业品牌演进机理分析[J],市场营销导刊,2006(1)。

12.Barney,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

13.Bell,G。Clusters,Networks and Firm Innovativenes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

14.Ernst,D。and Kim Linsu。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Knowledge Diffusion,and Local Capability Formation[J]。Research Policy,2002(8)。

15.Fields,G。Innovation,Time,and Territory:Space and the Business Organization of Dell Computer[J]。Economic Geography,2006(2)。

16.Fournier,Susan,“Consumers and Their B rands:Developing Relationship Marketing Theory in Consumer Research”,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98(3)。

17.Gereffi,G。,Humphrey,J。,Sturgeon,T。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2005(1)。

18.Henderson,J。,Dicken,P。,Hess,M。,Coe,N。,and Yeung,H。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2002(3)。

19.Shocker,R。Svivastava,R。Ruekert: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ing Brand Management: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Journals of Marketing Research,1994(5)。

20.Nagashima,A Comparative Madel in Product Image Survey among Japanese Businessmen,Journal of Marketing,1977(7)。

21.Roth,Martin S。,“The Effects of Culture and Socioeconomics on the Performance of Global Brand Image Strategies”,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95(5)。

同类推荐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管人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管人术

    全面、系统、分门别类地将现代人生存立世必须具备的智慧告诉您。指导您做适者生存、永立人上的强者。
  • 哈佛MBA毕业生的最后一堂课

    哈佛MBA毕业生的最后一堂课

    把自己“白菜价”倾销,还是“黄金价”营销。推销自己,是一个长久不衰的话题和功课。在现今的社会上,再也没有伯乐自动送上门的事发生了,你要是千里马,就得自动自觉让人发现,若是黄金,就得自己发光。推销自己,是不是简单的直来直往,还是强买强卖?是笨拙地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试图说服顾客,还是以僵化的营销规律为圣旨,照本宣科?推销,并不是一种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它是活学活用的智慧。推销自己,就是要我们运用各种大大小小的智慧,给自己加分,改正自己的缺点,或者掩盖住无法改变的瑕疵。它要求我们既有全局观,也要巨细靡遗,从内而外完善自己,把自己包装成最好的商品来面对顾客。
  • 管人的30个绝招

    管人的30个绝招

    一切活跃着的组织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正是我们即将阐述的如何管理的问题。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管理就是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二为一。本书以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积累、深入的研究为读者展现出一个个精彩纷呈、发人深省的管理绝招。在两位作者精辟的观点、超脱的视角、诙谐幽默的语言中,让读者体会到一种醍醐灌顶般的阅读快感。
  • 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研究

    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研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家族企业在中国大地上所展现的顽强生命力与不可思议的适应性以及正在蓬勃发展的现实,从根本上来说,主要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得益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动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基于此,本书在全面评析家族企业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为视角,对事关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结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化管理、代际传承、企业文化建设以及企业制度创新等热点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同时在研究中还注意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比较与借鉴结合,力求为中国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 马云是这样创业的

    马云是这样创业的

    才华与容貌成反比、“骗子”、“疯子”、“狂人”、打开“藏宝洞”的现代版阿里巴巴、草根创造的全球神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带着梦想起航、初次“下海”的惊险传奇、改变一生轨迹的“触网”、不容易的“中国黄页”、男儿当有冲天志、开启湖畔时代……
热门推荐
  • 斗罗大陆成长篇1

    斗罗大陆成长篇1

    唐宇轩和朋友聊天,不禁被骗到森林,不知时空裂缝何时出现把唐宇轩传送到斗罗大陆开启唐宇轩的斗罗冒险……(本故事纯属虚构.要看不看,这是写给我自己的!)
  • 漂浮的城

    漂浮的城

    留级一年的李秋岑在新的学校遇见了美丽可爱的路小雨,两人恋爱,然而路小雨不知道以前的李秋岑和他的秘密···
  • 我被系统坑成神

    我被系统坑成神

    尊严?那能吃么?自由?那能换几斤米?穿越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活下去,乞讨、炮灰,好不容易熬到系统出来,结果还是一台不成熟的系统——“对不起,系统推算有误,宿主请挣扎!”活下去最重要......
  • 疯过痛过哭过是青春

    疯过痛过哭过是青春

    全书分多个故事,每个故事皆是有青春校园文构成,清新,notis重口味呢!每个都是孩子们青春时所遇到的困难,与最难忘的初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拳皇争霸

    都市拳皇争霸

    顾南为了复仇踏上了征程,为了查明十年前的的那场命案,一步一步的寻找当年的凶手,从一个弱小的孩子慢慢的变成了拳皇!
  • 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

    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

    作者认为自己是拿幽默当武器的,她的文字俏皮、轻松、洒脱,嬉笑怒骂皆见功夫,会让读者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思想独特,有人说作者走的是吴思和十年砍柴的路子。这只是一种泛泛的界定,事实上,作者走的是个人主义之路。顺着她的笔迹,读者会走进一个独特清新的思想境界!它引你思考,让你震撼:传统竟可以这样解剖,文化竟可以这样解读!
  • 四万年无敌

    四万年无敌

    杨祐额头流下一滴汗,把细小尘埃放入袖中,说道:“这招叫袖里乾坤吧!”杨祐额头流下两滴汗,把日月星辰放入掌中,说道:“这招叫摘星手吧!”杨祐额头流下三滴汗……大千世界,有我无敌。
  • 地狱无常

    地狱无常

    传说中有两人,阴阳之路为正神,在这世间默默无闻锁下多少厉鬼魂,千百亡魂无处藏,抓拿恶鬼见阎王,一封重担在胸膛,黑白二人名无常
  • 青春期的我们

    青春期的我们

    青春期的我们总会有些疯狂的举动,我们会被老师父母命名为叛逆的小孩,可是多年后再想起那段疯狂的举动,又不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呢?所以珍惜我们的青春期吧!新人请多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