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76600000011

第11章

藏族米饭

在北京有一家名叫“巴扎童嘎”的藏餐吧,只要一走进去,你立刻就会被它独特的气氛所吸引。原木的餐桌,舒服的沙发座椅,五彩缤纷的纸灯笼,红绿相配的藏式木窗,都让人感觉被颜色环抱,人要被化掉似的,真放松。

我们聊天,聊电影。正在策划一部电影,当然是爱情片。拍女人喜欢的电影。朋友为我点了藏族米饭,还有纯正的牦牛肉,新鲜的藏松茸,醇香的酥油茶。藏族米饭色泽真漂亮,是金黄色的,它是炒出来的吗?它是蒸出来的吗?它是煮出来的吗?看着都不像,没有炒米饭那么油,却比蒸出来的米饭要滋润许多,金黄色的米饭里“料”很多,有玉米,青豆,肉沫……十好几样东西。

藏族米饭给我一些启发,我在平日里写字之余,也会创造一两样以“米饭”为主题的好吃食。“油菜香肠饭”就是我的小成品。这道饭是根据我爸做一种“菜饭”发展而来的,小时候,我爸会做许多种好菜给孩子们吃,他会用铁饭盒烤面包,会用剪刀剖开鳝鱼,清理干净鱼的内部然后切成段,做清炒鳝鱼给我们吃。味道鲜美,过嘴不忘。

现在,父亲已经离开我三年了,我怀念他的方式就是学做他曾经为我做过的菜。那天晚上坐在藏餐吧里,看到色彩缤纷的人群,我不由得想到喜欢热闹的父亲。我父亲是一位内科医生,毕业于名牌大学,内心非常骄傲,为人却很淳朴,喜欢品尝天下美味,回到家中还乐于实践,把上海的煮干丝、湖南的长豆角炒茄子、云南的汽锅鸡,在没有菜谱的情况下,单凭记忆在我家厨房“还原”出来,每一道菜都做的很像,号称吃过就能做出来。

我现在凭记忆来做爸爸做的“香肠菜饭”。我们小时候家里都用高压锅煮饭,而现在家家都用电饭煲,该如何还原那一锅香喷喷的饭呢?我绞尽脑汁,脑子里的创意比电影创意还要多。米饭煮了几锅,都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效果,不是水加多了饭太软、粘成团,就是水加少了,一粒粒坚硬如子弹。倒掉重来,总有成功的时候。

经过实验我做成一种拌饭,有青菜和香肠混合的味道。这道菜重点在于,在米饭快要熟的时候,在电饭煲中加入香肠。虽然这锅饭不是当年父亲做的“香肠菜饭”,但吃起来总会想到父亲,也很好。

藏族米饭还在“实验”中,那种金黄金黄的色泽从何而来?让我一边写电影剧本,一边在我家厨房鼓捣鼓捣。做出一锅好饭,写出一个好剧本。

灯影里的酥油茶

在这里,时间仿佛停止了。午夜12点的丽江,温度比白天低了许多,我们裹紧身上的披肩,坐在酒吧的露天座上聊天。酒吧的小妹过来问我们要点什么。我们三个人要了一大壶酥油茶,女友木青又点了一盘奶扇和一个果盘。

我们坐的那家酒吧,桌椅就摆在河边上,河水窄窄的,河的另一边也是酒吧。整晚都有一个衣着华丽的女人在那里独坐,也点了吃的东西和酥油茶,只是雕像一般,动也不动,在那里想心事。

想必她是失恋了。和男朋友一起到云南来玩,路走到一半,两个人吵起来了,男友回了原来的城市,她却赌气一个人继续往前走,一个人来到这里,喝闷酒、想心事,手机就放在身边,却一次也没响过,看来是真的不行了。

酥油茶被装在一只细腰大肚的陶罐里送上来。单是看见那只罐子,我就爱死了,那只陶罐实在太美了,就像一个妩媚丰腴的女人。送上来的三个杯子也和陶罐同一质地,摸上去粗粗的,轻微磨着手。

我不喜欢太细太光滑的东西,过于细致就少了力度,而力度这东西对艺术来说就像人体的骨骼一样重要。它是支撑物,还是向前的冲力和向上的升力,小说写作时,常常会感到有种力在向前牵引,至于那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我还不清楚。想起这个时间如果在北京,正是我坐在电脑前写小说的时间,现在悠闲地坐在这里,宛若坐在小说的意境之中,什么是虚构,什么是真实,界线竟有些模糊了。

酥油茶实在是好喝,幽香,微咸,还有股浓郁的奶味,不知北京的超市里,这东西有没有得卖。听说在超市也可买到酥油茶的干粉,回家用开水一冲就可以喝了。要真是那样就太好了,但味道恐怕有所差别吧?要喝丽江最地道的酥油茶,还得泡丽江夜晚的酒吧。灯影里的酥油茶,味道最浓,最香。

夜风很凉。天空中看不到什么星星,倒可以看见隐在黑暗之中不肯退去的浮云的影子。夜深了,不停地有人走来走去,大概是关店以后回家的人,还有三三两两结着伴儿调笑的女孩,笑着闹着,不知要到什么地方去。

我看见那个男人走过来,他穿着竖条条衬衫,我认得他,刚才我们在他店里买了戒指和银项圈,那只银亮的项圈要是配上粉裙子,一定很美。

男人刚才热情的脸不见了,换上一副阴郁的脸,他急匆匆走在暗夜里,是要回家了吧?

河下面那个女人,仍一个人喝闷酒,手里多了一支烟。

在热闹的灯影里,看到的满眼都是寂寞。

遵义蒋三米粉

那次旅行路过遵义,遵义的“蒋三米粉”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也许是一种不起眼的小吃,也许没有兰州拉面、桂林米粉那么有名,但它确实很好吃,以致于过了好几年,想起遵义那座城市来,我总是想起它早点摊上的“蒋三米粉”。

如果我们总是呆在大饭店里吃早餐,我们永远不会和“蒋三米粉”这样好吃的东西相遇。一大早,是当地的朋友带我们去的,步行穿过坑洼不平的街市,来到一处吃早点的密集区,只见热气腾腾小吃摊位一个紧挨一个,吃的都是一些比较新奇的东西,没有一一记住名称,大都是一些汤汤水水。

当地的朋友带着我们往小吃街纵深处走,很有经验地在“蒋三米粉”摊前坐下来。低矮的条凳上,人挨人地坐着,旁边的一口大铁锅里,沸水像一朵花瓣洁白的菊花,不断腾起、开放又落下,摊主抓起一把米粉朝锅里一丢,至于切得极薄的羊肉片是什么时候放进去的,我竟没看见。

很快地,一碗又油又香的蒋三米粉就端上来了,上面飘着一层红油,滚烫的油将切得极薄的羊肉烫熟,那羊肉片虽然很薄,但却浮在碗面上丝毫也不卷曲,一般薄羊肉片在遇热后都像缩小、变形,而蒋三米粉里的羊肉可能是经过特殊处理,平展得就像用熨斗熨过一般。

蒋三米粉实在是太好吃了,米粉雪白柔嫩,光滑得在筷子尖上抖抖的,活像有灵性的、就要逃走的活物。羊肉入口即化,鲜得来,没等尝出什么味来,那肉片已经逃野似地没了。再喝一口汤,辣烫辣烫的,口腔里的味觉都让它挑逗起来,张开嘴“哈哈”呼着辣气,仿佛被烫伤了似的,又好像受了什么委屈,眼儿红红的,但是,诱惑就在一个“辣”字上,越辣越想吃。我体会贵州人能吃辣的,一点也不比四川人逊色,甚至略胜一筹。

蒋三米粉虽然油,虽然辣,但汤却十分清亮,桂林米粉却是完全无汤的。我在桂林吃过桂林米粉,酒店里吃到的“改良型”和在民间吃到的“正宗型”完全是两码事。正宗的桂林粉装在其貌不扬的普通搪瓷碗里,那种搪瓷碗黄黄的、扁扁的,就是任何一个建筑工地民工使的那种。而且有的搪瓷碗由于年代久远,还被摔得碗沿上掉了一大块瓷,露出里面黑黢黢的铁来。就是这样的碗,一点也不影响桂林米粉的口感,它干干的,不像遵义米粉那般有汤有水,但也味道十足,配料里用的是马肉,据说,只有用马肉才算得上正宗。

我在北京十分向往米粉这种吃食,但却难觅踪影。最近在西单找到一家卖米线的,味道虽然也还不错,但想起遵义的蒋三米粉来,仍觉得嘴馋。也许那味道已镶嵌进记忆里了吧。

丽江黄豆面

从云南回到北京,深夜写作,写到一半的时候,常常会想起那碗黄豆面来。单从字面上看,黄豆面很容易让人理解成用黄豆粉做成的面条,其实不然。黄豆面是用最精细的白面做成的,只因吃的时候,面上撒了一层刚刚炸好的黄豆,因此得名“黄豆面”。

据说在整个丽江古城,黄豆面做得最有名的,要数大石桥小吃店了。我在大石桥小吃店的门口拍下一张照片,可惜当时阳光太强烈了,只把一个“大”字拍得清清楚楚,其它几个字都隐在雪白的阳光里了。

我们是上午去的大石桥小吃店。早晨在躲在酒店里睡懒觉,自助式早餐早吃腻了,头天晚上就央求导游小颜,能不能早晨不吃饭了,晚点儿起来,直接带我们去街上吃面。

小颜说:“好啊,我也最喜欢吃面了,一起去好了。”

纳西族导游颜丽军长得高高瘦瘦,走起路来像飞一样轻快。他是个很帅的小伙子,有一双黑亮而又幽深的大眼睛。他很健谈,走一路聊一路,还爱唱歌。

第二天上午9点,我们才去吃早餐。平时一般7点钟就起床了,今天睡了个懒觉。醒来一看,外面到处都是明晃晃的阳光,云南的早晨就像北京的中午,太阳火辣辣的。

一直是夜晚逛这座神秘的古城,白天到了这里,有些不认得了,倒像是又换了另外一座城池。那个陌生的“甩手粑粑”摊位,白天就从未见过,站在那里看了一会儿,女友大声喊叫着我的名字,这才离开。

我们进了大石桥小吃店,木楼梯窄得很,一行人咚咚咚上了二楼,二楼一下子开阔许多,溢满阳光的两个房间啊,让我怎么形容好呢?在这里,阳光就像水一样,蓄了满满的一屋子,人坐进来,就像潜入水中,光影恍惚。

小颜走进来跟我们说,面正在煮着呢,得稍等一会儿才能好。我坐在那里喝早晨的第一道清茶,说笑声传出窗外,引得路人驻足观看。这样悠闲自得的生活,的确是连神仙也要羡慕的。

面来终于端上来了。面还没放到桌上,香气已绕鼻,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一只朴素的白瓷大碗,里面盛着酱色的汤、雪白的面,面上浮着一层炸得热热、烫烫的黄豆,“黄豆面”因此而得名,名符其实。

新上来的黄豆面很烫,心急的人就尖起嘴来吹上面的汤。用筷子尖挑起一些面来先尝尝,那面滑爽极了,一不留神就溜进肚里。面条的形状扁扁的,但很劲道,咬在嘴里有弹性,面汤的滋味全都地附着在面上,那汤不知是用什么东西煮的,既不太油,也不太干,全部味道只可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鲜。

导游小颜忙前忙后,结果被洒了一身面汤进来。他那天穿了一身毕挺的西装,跟着我们一起乐啊乐的,结果乐极生悲,西装被黄豆面汤画上地图了。细看,倒像一幅丽江古城的导游图呢。

同类推荐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莱蒙托夫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莱蒙托夫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玫瑰的秘密

    玫瑰的秘密

    希望和记忆的女儿名为艺术,她建造的住所远离那片绝望的战场,在那片战场上,人们在分叉的树上晾挂他们的衣服于是衣服便成了战斗的旗帜。啊,心爱的希望和记忆的女儿,请在我身边停留一会儿吧!
  • 人间有至味

    人间有至味

    这是汪曾祺的散文选集,全书分三个部分:有味/有乐/有思,从三个方面来诠释“味”的涵义,展现汪老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汪曾祺关于美食的散文脍炙人口,而且广为流传。他的饮食、文章和生活都讲究一个“味”字,这个“味”字有很大的阐述空间,可以是食物的味道,可以是生活的乐趣,也可以是人生的况味,于是就有了这本《人间有至味》,多维度地展现汪曾祺的生活之“味”。
  • 水样的春愁(经典悦读)

    水样的春愁(经典悦读)

    《水样的春愁/经典悦读》从郁达夫的散文作品中精选了一些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篇目,主要以故乡、杭州和福建的风土为主,尽量保留作品原貌,但因这些文章的写作时间大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部分词语、标点的用法已发生变化,为避免引起读者误解,对少量文字和标点按照现代汉语规范略作修改。
  • 谁不说俺家乡好

    谁不说俺家乡好

    本书是灵璧县文联、作协举办的“谁不说俺家乡好”征文活动获奖作品集,分辉煌灵璧、魅力灵璧、文化灵璧三篇,包括《乡村的集市》(许辉)、《灵璧赋》(徐子芳)《话说灵璧》(时红军)《因为爱情》(苗秀侠)、《若是你到这里来》(余新峰)等50余篇散文、诗歌、纪实文学,话说灵璧的往事和今天的灵璧人的故事,全方位多层次反映灵璧的发展变化、人文历史、风景名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识见独到、文笔优美、图文并茂。
热门推荐
  • 亿万双宝:拐个妈咪送爹地

    亿万双宝:拐个妈咪送爹地

    五年前,池晚未婚先孕,惨遭渣男背叛,更被家族扫地出门,她一无所有!五年后,她带着恨意归来,重返娱乐圈,一朝红遍大江南北,虐渣复仇,片甲不留!却不想被一个小包子缠住。“女人,我救了你,你要以身相许!”池晚拍拍他的头浅笑,“想当我男朋友,你还小了点儿。”一抹高大的身影将她和小包子咚在墙上:“他太小,你看我够大吗?”小包子欲哭无泪,爹地无耻,不带这么抢女人的!!
  • 沐雪觅锦记

    沐雪觅锦记

    古代乡村小人物的悲喜剧。从小耳濡目染,母亲的软弱,母亲的委屈,母亲的眼泪…九岁的她立志,以后一定要摆脱这种委曲求全的生活,让娘亲不再这么唯唯诺诺,欺负她们家的她一定会还回去!什么?大伯母来顺手摘菜,三婶儿借走的锄头不还?沐雪蹭蹭地出去了…家长里短,磕磕碰碰,勤奋持家,有辛酸也有温馨,日子终归是会过好的。看细水长流式的古代奋斗生活,感受小人物们的浓浓亲情、深深爱意,尽量不冗长。女主成长慧黠型,男主别扭深情型,谱写一曲时而闹心、时而浪漫的清平小调。
  • 夫人她总掉马甲

    夫人她总掉马甲

    【掉马】【男强女强,强强联手】【甜宠】姜词,从小生活在福利院,某一天被自己的亲生父母接回了家,他们原以为自己的女儿即使没有见过大世面,自己也能保护她,只是现在……没有见过大世面的……好像是自己……###姜词妈妈:小词,这是妈妈珍藏多年的绝版画作,现在妈妈将它送给你。姜词(心想):这不是五年前我随手画的吗……姜词爸爸:女儿,这是爸爸的黑卡,以后随便刷!姜词(心想):我的钱好像还刷不完……姜词哥哥:妹妹,这是哥哥送给你的车,不用跟哥哥客气!姜词(心想):好像我对车也不感兴趣,毕竟,我的车库里有更好的豪车……某天,微博上#姜家的姜词是个花瓶#某男:是谁说我老婆是花瓶?某跨国公司总裁:我们老大什么时候变花瓶了?某影帝:我师父是花瓶?某医学院:词爷,快回来继承医学院!
  • 洪荒世界的林家百货

    洪荒世界的林家百货

    一扇门连通了两个不同的世界,门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现代科技结晶令无数人趋之若鹜,凡间,修真界乃至仙界都掀起阵阵狂潮;一切从零开始,推开门就是新的世界,推开门就是不一样的天地,门之后,引人无限遐想。林霖,一位普通的出生于现代的年轻人,会为洪荒世界带来怎样的变革。
  • 农女兰香

    农女兰香

    一次时空危机,我国农作家.穿越成.良家农女.兰香,她心地善良,胸怀大志,美若天仙.是百姓眼中的妙音女子。一个机缘,她被选入宫当女官,之后,成为典伟人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他眼里满是宠溺

    他眼里满是宠溺

    容:“你干嘛老是看我。”某男:“哪有,我没看!!!”容:“你确定?”某男:“额...好吧,我承认我在看你”容:“哦~你是不是喜欢我啊”某男:“是”……高甜无虐1V1双洁
  • 末世之地下城系统

    末世之地下城系统

    突如其来的末世让绝大部分的人类变成了丧尸,而宅男邓斌却在这场危机中得到了地下城系统,能学习各个职业的技能是他在这场危机中得以求生的保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贵族学院:女王的复仇

    贵族学院:女王的复仇

    “哼,当年你是怎么对我们的,我们就要怎样的加倍讨回来,准备好了吗?”三位闻风丧胆,称霸全世界的女王勾起唇角,心里冷冷地说着这一番话,殊不知,她们却在复仇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