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81000000002

第2章

赞扬经注略启五门者。此疏宣演囗御注般若故之经。启者开也。略则简要之义也。五门生起次第可知。于中前四悬谈经义。第五正释经文。准疏中各开为二则为十门亦得。第一渐教兴由门。先依论释者。疏中依两论明教意。虽各不同牒。是宣明此经之兴也。简要故尔然。准诸家疏牒有总别之意。总者即明如来出现一代说法之大意也。则如法花经。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谓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示佛知见故。囗佛知见故入佛知见道故等。准法花论自释之。开者无上义。除一切智智囗无余事故。示者同义。悟者不知义。入者为令证得不退转地。示现与无量智业。故慈恩释云。一切智者佛也。又云。智者根本后得知也。此二是智用。此二智性即是真如。若用若性。合名为智。一切智人云智故。名一切智智。又一切智者根本智。重言智者后得智。举此二智摄于智性真如妙理。又一切智者。智用菩提。重言智者性涅槃。今显此二悉皆无上。此即双开菩提涅槃名二无上。除此二种更无余事。胜过二法故名无上也。二示者别开涅槃也。以声闻辟支佛佛三乘法身法身平等平等者。佛性法身无差别故。此意说言三乘法身本来平等。众生无智不肯修证法身圆满。诸佛出世欲示众生此佛知见之性。三乘同有平等无二会同证满如来法身故名同义也。三悟者。别开菩提也。以一切声闻辟支佛不知彼真实处故。不知真实处者不知究竟。唯一佛乘故。欲令众生悟于究竟唯一乘。佛菩提智令修生长故云不知义也。四入者。上三总别虽显佛果菩提涅槃未知如何可能获证。今显能证之因故名为入也。总而言之。诸佛出世转于****。虽即大小征谓不同其本意也。皆欲普令一切众生悉当成佛故说法也。二别意中亦有通别。通者则明说诸部般若之意。如解深密经说。谓欲令于生无自姓姓等中。如实了知相无自性性及胜义无自性性等。所以说般若。广如彼说。恐繁不录。无著菩萨释三问意等者。问曰。得六因缘者乃释善现问意。何以将明佛说意耶。答。如疏且一部宗旨已下。释通此意也。故知问意有六。依问而答佛意必同也。其六者何已下。并除论文。则是般若波罗蜜令佛种不断者。总结六因意也。别虽有六。总令佛种不断也。云何以此已下论自征释不断。所以则前五因。始从断疑至于欢喜利益有情令行增进。后一则令正教久住。行进则必证于果。教住则真理恒明。由此能令佛种不断。然随此论文。谓依位地。疏中自指下文故。此无劳繁述。初佛法外人等者。准下配位地中疏有两释。此依前解意也。则十信已前未入三僧祇数名佛法外人也。以有疑或不生定信者。则所为二类人也。有疑或者。是未发心人令其断疑入十善位。则是第一为断疑故。而说此经。不生定信者。即是十善菩萨。意云既已断疑即必生信。然信未定故。此第二令生信者。则令入十信位生决定信也。生定信已则名佛法内人入三劫数也。次二乃至未解进修者。则是为令入佛法者解进修故入甚深者令入六住已来不退转者令入七住已去故。此二种皆名进修。后一已进修者。未能证达者即地前人令入初地已去亲证法性生如来家住极喜地名证达也。故第五云为生欢喜故。此则虽有五因束为三位也。由教但为已下。释三位所以。寻之可知。若已证悟言教都亡者。问。若入初地名为证达。岂不藉教而言都亡耶。答。据增胜说。由在地前未证于理。必由信教方能入证。若入初地亲证真如。依理观证真如。依理观修非全渐教故。下疏释摄付中言多依地前以明摄付。初地已去亲证法性二利行强等故。有颂云。菩萨在法流。前后见诸佛。已去菩提近。无难易得故等。此中之意当知亦然。生智摄福对者。入甚深是生智也。摄福者论云。由贪受持修行有多功德不复退转故。故是摄福也。其配位地至文当释者。即此卷末释三问中说也。佛所说法咸归二谛者。准此说意虽通诸教论。而但配说此经意。则是以通释别也。谓即于此都无所得者。即此前所说俗谛之中。离能所相不见差别。终于真性第一义理名无所得。是诸圣种性者。一切圣人。皆由证此真谛无相之理。而成于圣也。如有颂言等者。成唯识论引经颂也。初句明真谛。下三句明俗谛。意云。要由证真方能了俗。诸行者则有为法也。非是不证真者。而能了俗如幻等也。证成上说二谛意也。略有六对者。则真俗二智有六对差名也。第一对证理之智真胜事之智俗。第二对知一切法真性故名一切智。知一切法差别相故名一切种智。则种类差别而知故。以种言而简别也。第三对从喻为名。如莲花开敷众见咸悦。喻后得说法令生喜也。如所有智者真如所有智也。故对****云。如所有者。三脱四谛十六行等也。尽所有者。谓后得智中遍缘诸境也。故对****云。尽所有者。蕴处界等摄事尽故。次总料简者有其二意。一料简两论不同所以。二总对经文及论。以明说意多少不同。如疏可知。依教起行者。由说教故除疑生信等。即是起进修行也。依境生智者。境即二谛。由依二谛生真俗等六对之智。如上疏说。悟教理之深微者。令悟大乘教深理妙也。不同外道二乘等教。从我法二执分别所起不勉生死二乘教等。虽断我执法执。仍存住着涅槃阙利他行等皆不名深妙也。佛说般若波罗蜜等者。准无著论释意。即虽说无说离执。正者名非般若。故论云显法门第一义也。若准天亲论意说般若者。诸佛真实之惠也。即非般若者。即非二乘等所得般若也。已上两论释意。皆显教深之义也。故为令悟教深而说此经。此教兴门一一义中。皆须结归。说经之意下皆准知。未曾得闻如是之经者。善现惠眼得之既久当未曾闻。故知大乘教法深也。持说功德胜以无量身财布施等者。则受持四句为他演说所得功德。下经文中。以财及身各两重教量不如持说之福。初则福相法身中举一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如持说四句之福。第二离外论散乱中举多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亦不如四句持说之福。第三远离懈怠住处中举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不如四句持说之福。第四离寂静味住举于一日中分为三分各舍恒河沙命。如是无量为千万亿劫以身布施。不如闻经信心不逆。所得功德不逆者不谤也。故功德布施论依经判名等者。功德施者论主名也。彼论题云。金刚般若破取着不坏假名论。破取着是真谛。不坏假名名是俗谛。今意云。由经论二谛故。所以能释之论经立名也。依初入位论说断疑等者。意云。此论六因中。初一为断疑故。即是所断之障。后四生信等。并是所修摄也。释其所以如疏。应知障有二种烦恼。所知者。障者覆义。碍义名之障。故成唯识论第九云。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皆忧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寻其根源二执为本者。即上论文遍计所执实我法二见。及相应法邪惠为二执体性。此界与二障为本也。问。若尔二障二执为同为异。答。总相而谈二障。必以二执为本。然细分别。则有宽狭。且护法论师释云。烦恼障中相应我见亦执亦障。障涅槃故。计我执故。独超贪等不计我故。障而非执。又障通前七识。唯除第八。执唯六七除五八也。所知障中亦有差别。障通前七执唯六七等。则障宽执狭也。若据安惠师释。烦恼障通前七识唯除第八。我执唯六七也。所知障与法执体无宽狭。总通前六识及第八识。除佛已外菩萨。已还诸识自体不证实故。通三性心。皆有法执。唯除末那。论说但与四或相应故无法执也。又障有三等者。即烦恼业报等障。亦名三杂染如常所说。果报亦不可思议等。是除报障者。依天亲论释云。得释梵等。即感十王果报离三恶趣。是除报障也。又宝性论四障中。前二是烦恼障摄。后二是所知障摄。若约转行位明伏断者。河南释云。十信第六心伏初障。信不退故。十住第四住伏第二障。分别我见不共无明粗此伏故。花严经说。第一生贵真佛子。从诸贤圣正法生有无诸法。无所著舍离生死出三界故。分别我彼位能伏此二种子入初地断。第三所知障在五地断障于下乘般涅槃障五地断故。缘觉舍心所知障七地方断。六地犹观十二因缘故。四恩之心者。是梁摄论说。即天亲论所说广大等四心之文。如其次第。名平等恩。不施恩善意恩真实恩也。释其名字至下当知。及无住涅槃文者。准无著论释下经文。心具足中有六种心。第五名为不住生死真心。即下经文。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者。说诸法断灭相莫作是念等文是也。即不住涅槃故。通除声闻缘觉二障也。标六度摄戒。六等者。意显答修行中具说六度所修之行也。又舍身财等已下。散指经文别配六度也。又离一切相等为摄律仪戒者。三聚净戒中。离一切恶名摄律仪戒。凡是所断皆此中收。今经云离一切相发菩提心等。即所离相等皆是所断之法。所以名摄律仪戒也。是三聚净戒乃至三种发心等者。一厌离有为心。即诸有漏法是勤断诸恶。勤断诸恶者。即别解脱戒。乃定道律仪戒等。是摄律仪戒也。二求菩提心即普修诸善。普修诸善者。二空真智。及于二乘生空之智。乃至凡夫所能随大乘有漏善心身语等业。若不尔者。地前一劫纯有漏修。及七地前有漏者。应非大行。即是摄善法戒。三悲愍有情心。谓于昼夜十二时中。普观三界法有情类深心非愍。思求济拔等。此即摄众生戒。如其次第即为断德智德恩德三种之因。又智断二德是自利行。恩德是利他行。此之三种。若在地前名信行地。若在地上名净心地。若在果位名如来地。皆此三摄故。十八住处束为三地等不离此故。论判以为三摩跋帝等者。无著菩萨论释下经文应如是知如是见等云智。依止奢摩他故知。依止毗钵舍那故见。此二依三摩提故信解。又云。如是一切住处中相应三摩提方便亦尔应知等。即诸住处中。释显现义。皆是止观为定惠二度也。大经最后六分明摩者。即大般若经十六会中最后六会。如其次第广说六波罗蜜相分者即六会也。即以六度因标会名。今意云。此经是第九会说。且略标举六度之义明无相修引生。后六会广说义也。三识果德之真化者即佛三身等名果位也。岂令识果位者。故知说此经。若尔此经之奥在乎三问三问既置问。戒因如何为果而说经也。答。如疏云善现三问虽在因中等已下。即释此妨也。然准两论意。于果位中但说真非真二种佛也。即法身及自受用身合为真佛。他受用身及变化身合非真佛。虽随地上十地所感各应不同名为应身。地前三乘所见粗身及随类身名为化身。然对真身。此之两种皆名为化故。真化言摄四佛尽也。诸法先因而后果等者。彼论自征释也。中间三因理包行果等者。即前利乐有情中除断疑一。是所断故。第五欢喜唯是果故。此依下配位地中。第二解欢喜在于佛果故。生信等。三通行果也。具如经说。应寻引之者。如下文云。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若有人言如来说法。即为谤佛等。是无说至教也。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若别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等即是无生胜理也。若有法得阿耨菩提。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等。又我于阿耨菩提。乃至无为小法可得。即是无得妙行也。若以色见我等及若见法相非相。则见如来等。是无为极果也。更为同别随应准说。自汉明感梦摩腾振锡者等。后汉明帝永平二年代囗岁即位。至永平五年夜梦丈六金人。至十年丁卯之岁。为西域僧迦叶摩腾游化至于汉地。又至十一年岁次戊辰后有比丘竹法兰。来至此土也。世高赴洛之后者。即后汉桓帝时有三藏安世高。于洛阳翻译也。僧会游吴之前者。有康居国丞相长子弃俗出家殿名僧会。神仪刚正游化为任。吴主孙权(权汉末魏初是白去也)赤乌四年至于吴国。于时三国鼎立(魏曹操等蜀刘备吴孙权等也)自明帝永平十年佛法至汉。至吴赤鸟四年凡经一百七十年。佛法东至江表者为永平十四年。五岳道士与摩腾较力。不如南岳道士。结善信费升才等。在舍自感而死。不预出家无人流通。复遭汉正陵迟兵戎不息。遂经多载佛法未行。今以四年初达南国。营立茅茨设像行道。吴人初见谓为妭异。有司闻奏。吴主曰。佛有何灵验耶。会曰。佛晦灵立出余千载。置骨舍利应现无方。吴主曰。若得舍利当为起塔。经三七日。遂获舍利五色曜天。剖之逾坚。烧之不燋。光明出炎作大莲花。照曜宫殿。吴主惊嗟希有瑞也。信情大发。因为造塔度人立寺。以其所住为佛陀果。又以教法初兴故。名建初寺也。举此三人者。并是汉吴。国初传佛法之导首也。故偏举之。已上即是明佛法来时也。征言虽备于中洲已下。明此经初来时也。然约计从孙权至苻秦时。经一百三十余年。并前晋一百七十年。即佛法至汉三百余年。方有此经也震域者。即是梵语。呼此汉国为震旦国也。正梵音云支那摩诃。义翻云大汉国也。鸠摩罗什法师者。此是译此经主。应略征因由。然晋书第六十五。费长房三宝记第八。及高僧传等具说。所由大意相似。广略有殊。今且依三宝记说。彼云。沙门鸠摩罗什婆。此云童寿。本印度人。公明聪愍见称。龟兹干闻以女妻之。而生于什(晋书及传云。父鸠摩罗炎。聪惠有大志节。将嗣相位乃辞避出家。东度葱岭。龟兹王帛纯闻其名郊迎之请为国师。王有妹年二十。方悟明敏。体有赤黡后生智子。诸国交嫂并不许之。及见炎心欲当之。王乃逼而妻焉。余文大同也)

同类推荐
  • 王文恪公笔记

    王文恪公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孝经纪事

    孝经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儒林公议

    儒林公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机经

    天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箓十回度人晚朝开收仪

    金箓十回度人晚朝开收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国医养生密码:国医养生大智慧

    国医养生密码:国医养生大智慧

    《国医养生密码:国医养生大智慧》就以这些国医推崇和总结的养生方法为线索,告诉大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符合我们生命规律的生活习惯,从而给自己一个高质量的生命过程。追本溯源,破解国医养生的万古流芳之术。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之一,在漫长的实践中,国医辈出,他们皆以仁者、仁心、仁术立世。
  • 源灭之雷动

    源灭之雷动

    这是一个古怪纷呈的世界,这是一个离奇荒诞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际遇的世界,友情,亲情,爱情,在这里交织上演着……
  • 重生男神总裁是女生

    重生男神总裁是女生

    顶级特工重生,女扮男装,重生之时系统登拉入,需要赚取信仰值来维持生命。刚出院就当上了总裁,将崩溃的国企重生,跻进国内前三强,国外前五十强的知名企业。与此同时,世界最大的跨国公司的总裁对其猛烈求爱。“我对你一见钟情,你只能是我的。”
  • 总裁好霸道之我的女友会抓鬼

    总裁好霸道之我的女友会抓鬼

    她不过是为了出来抓鬼,没成想被一个霸道男人盯上了!什么?他是命定之人?她不要可不可以?什么?他是有钱总裁?她厚着脸皮抱住大腿!什么?他被女人缠住了?她炸毛,放开那只金龟!这是本姑娘预定了的!
  • 青莲君子剑歌传

    青莲君子剑歌传

    一衫青衣,一壶浊酒,一把剑,一片苍穹。长路漫漫且放歌行,乘风滚滚欲展剑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教育与人才(和谐教育丛书)

    教育与人才(和谐教育丛书)

    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宗旨,以实现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追求,以促进学生按发展为目标的系列教育丛书。
  • 重生抱着老公不放手

    重生抱着老公不放手

    温甜甜爱韩默天爱的痴狂,到死的时候才明白,最爱的却是害她家破人亡的凶手,还将深爱自己的人推向深渊。浴火重生,这一世,她要报自己的血海深仇,也要紧紧抱住他的大腿。
  • 九州十二界

    九州十二界

    纵观天下九州十二界,谁主沉浮?纪元大劫,谁能乱世崛起?仙魔皆陨,神魔皆灭。
  • 墨传天下

    墨传天下

    停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