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84900000004

第4章 陶渊明,爱在桃花源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东晋的时候有一位先生,当时的人都不知道他叫什么,也不知道他是什么地方的人,只是因为他院子里有五棵柳树,于是大家都叫他五柳先生。五柳先生是一个安静的人,喜欢读书,但不求甚解,读到高兴的时候竟然忘了吃饭。他一生嗜酒如命,但家里很穷常常买不到酒喝,于是他的朋友一有机会就请他喝酒,他从来不拒绝,每一次都大醉而归。他住在破烂的屋子里,屋子里除了一张床一张桌子啥都没有,他穿的衣服没有一处没有打过补丁的,吃了上顿没下顿,可是他却说他过得很快乐。一有空就写诗作文,借此抒发自己的志向,他的志向是什么呢?他的志向就是不为贫穷的处境而忧心忡忡,不为浮华的富贵到处奔波,只愿有一个好的身体,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和家人平平淡淡快快乐乐的度过一生。现在的人都知道,这个五柳先生就是我们所说的陶渊明。

所有与陶渊明有关的故事似乎都与桃花源有关,爱上桃花源,爱上陶渊明,这个故事漫长而富有诗意。

陶渊明十九岁那年,他的叔叔给了他一笔钱,叫他去外面游学。

陶渊明按照叔叔的建议去了当时的首都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在京城,陶渊明亲眼目睹了两件事,这两件事对他以后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一件事与陶渊明的叔叔的上司桓温有关。当时的皇帝是司马奕是个软弱无能的男人,虽然当了皇帝却像个摆设,真正掌握实权的是他的下属桓温。桓温不是一个好下属,他的志向是司马奕屁股下的宝座,他曾经大声嚷嚷:“虽然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桓温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司马奕只不过说了他几句,他就受不了了,扬言要给司马奕一点颜色瞧瞧。

只有天知道桓温是怎么想出这个卑鄙的主意的,也许是他自己有阳痿吧,于是他就派他的部下到处散播这样的谣言:“当今皇上那方面不行,他的儿子不是他生的,是他的妻子和别的男人生的。”桓温装作很无知的样子,带着他的虾兵蟹将冲进皇宫,对司马奕叫曰:“你那方面不行怎么可以做皇帝呢?识相的快快滚下来,否则有你好果子吃的。”司马奕明知道是桓温用的计,但连个屁也不敢放,就这样被废为海西公。他的三个可怜的儿子也被桓温用鞭子活活抽死,尸体悬挂在树上。

陶渊明亲眼目睹了这三具无辜的尸体,他不敢相信世上竟然有这样的皇帝,竟然有这样的臣子,那个叫桓温的难道就无法无天了吗?还有,在这样的人手下办事,叔叔怎么受得了呢?他很想亲自去问问叔叔,但是他不想再麻烦叔叔,因为他已经给叔叔添了很多的麻烦了,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第二件事情发生在他所住的客栈。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陶渊明隔壁房间来了一群放荡公子,没日没夜的喝酒吵闹,甚至还把妓女带进房间。妓女的浪叫声一波一波的传来,还没有经历世事的陶渊明再也看不下去了,敲开隔壁房间的门,制止他们。但这群纨绔子弟却嘲笑陶渊明是乡巴佬,啥也不懂,现在就流行这个,不问国事,消极抵抗腐败无能的朝廷。

这使得从小就饱读儒家经典的陶渊明不能接受,当夜就离开了客栈。高兴而去,失望而归,京城的游学经历使得陶渊明开始怀疑,在这样一个是非不分的社会,他是否能够适应官场,做官是否能够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

可是,怀疑归怀疑,游学归来的陶渊明还是踏入了官场。

向他发出橄榄枝的是一位大书法家的儿子,这位大书法家的名字如雷贯耳,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他的儿子王凝之没有把父亲的书法进一步发扬光大,却做起了道士,整天在家里修炼丹炉。沾父亲的官,他当时是江州地区的刺史,却占着茅坑不拉屎,啥事也不做。

一天,不知道王凝之从哪里看到了陶渊明的一首诗《闲情赋》,非常欣赏陶渊明的才华,于是心里盘算着,要是把这个年轻后生找来,当我的助手,那我就可以啥事也不要管了,一心一意修炼我的丹药了。

就这样,陶渊明平生第一次踏入了官场,他担任的官职是别驾祭酒。他似乎看到了希望,曾经搁浅的抱负又回来了,他要好好干一场。可是,很快他就沮丧的发现,这个别驾祭酒是个受累不讨好的官儿,除了邀功轮不到他之外,一个州的事情全要他管,做好了功劳自然是王凝之的,做不好责任全在于陶渊明。

再累也得忍,万事开头难嘛!陶渊明的母亲也经常鼓励他,儿子,别急,慢慢来!

陶渊明也想慢慢来,可是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得不让他辞职的事情。

王凝之贪污也够坦白的,他对陶渊明说:“我要贪污了,我要把原本用来加固长江堤坝的钱为自己盖一座道观,你看可以不?”

陶渊明大惊,他还从来没有见过王凝之这样的贪官,自己贪污了,还厚颜无耻的问别人行不行。陶渊明当然说不行,绝对不行,拿千千万万的老百姓的性命当儿戏打死他也不干。但陶渊明马上就明白了王凝之为啥这样坦白了,因为他要把自己拉下水,王凝之说:“我已经看过天象啦,今年长江绝对不会发大水,挪用公款修道观的事就交给你了。”

陶渊明吓出一身冷汗,心想,这老头也真够狡猾的,要我背负千古骂名。可是你小看了我陶渊明,我岂是贪图富贵之人?这样的官不做也罢!于是,陶渊明当即脱下官帽官服跑回家去了。王凝之没有料到这个年轻人如此不开窍,使出这一招,他气得跳脚,指着陶渊明的背影骂曰:“你这不是好歹的东西,你不做想做的人多着呢!”

这就是陶渊明的第一次辞官。好在王凝之的狗屎运气还真不错,那一年长江果然没有发大水,要不然不知有多少老百姓要被淹死。

陶渊明拒绝王凝之的再度邀请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陶渊明马上要做父亲了。

而这时候陶渊明已经三十五岁了,这一次他无论如何也要守在妻子的身边,无微不至的照料她,好让他顺顺利利的把胎儿生下来。

陶渊明一生当中结了三次婚,他的婚姻是不幸的。

陶渊明第一任妻子在他二十五岁那年与他结为连理,之后他们全家搬到了浔阳县,陶渊明当起了教书先生,赚点银子,养家糊口。快到而立之年的时候,做了王凝之的帮手。也就是在陶渊明担任别驾祭酒的时候,他的妻子怀了孕。为了让儿子一心一意的做官,母亲没有把媳妇怀孕的事情告诉陶渊明,想等胎儿生下来后给他一个巨大的惊喜。结果,惊喜没给成,却给了陶渊明一个噩耗,他的妻子在生产的时候发生了意外,胎儿一只脚出来了,另外一只脚怎么也出不来,最后不但孩子没保住,大人也没保住。

这对陶渊明是一个沉痛的打击,他责怪自己没有尽到做老公的责任,妻子生产的时候不在他身边。陶渊明对第一任妻子的感情很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活在对妻子的怀念之中,绝不提婚娶之事。这样过了好几年,在陶渊明三十四岁的时候,抱着为陶家延续香火的念头,接受了母亲为自己张罗的第二门亲事,并最终把第二任妻子娶回了家。

现在,他的第二任妻子就要生产了,这个时候他怎么能够离开妻子再去做什么吃力不讨好的别驾祭酒呢?第一任妻子的悲剧绝不可以重演。幸运的是,这一次出奇的顺利,他的大儿子阿舒出生了。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又过了二年,他的二儿子阿宣也出生了。阿宣刚学会走路,妻子又来了个大动作,给了陶渊明一个大大的惊喜,为他生了一对双胞胎。

陶渊明高兴得啊,在梦里都会笑醒。陶渊明从来没有感到如此的幸福,每当他读书读累的时候,都忍不住走到两个小家伙的床前,摸摸他们的脸蛋,亲亲他们额头,困意立刻全无。

然而这个沉浸在幸福之中的男人绝然没想到,不幸又一次向他袭来,那一年,第二任妻子得了痨病,咳出一大堆血之后,抛下她深爱的孩子和老公撒手人寰。

纳兰秋先生也为陶渊明感到难过,命运怎么会对陶渊明如此刻薄呢?

第二任妻子走后,陶渊明又要去教书,四个孩子和一个老人在家里没有人照看咋办呢?

唯一的办法就是再娶。这一回是陶渊明的叔叔为他做的媒,这是一个比陶渊明小十多岁的女人,也就是这个女人陪伴陶渊明度过了他的后半生,这是一个贤惠的女人,这是陶渊明不幸中的大幸。这个女人姓翟,我们叫她翟女士。

翟女士是那种贤妻良母型的女子,对婆婆很好,对不是她亲生的四个孩子也很好,当然对老公陶渊明更好。翟女士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把家里布置的妥妥帖帖的,很让陶渊明省心,他除了教书之外,杂七杂八的事情都不用他操心。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要是没有翟女士,四个孩子一个爹,那将是怎么的生活?

翟女士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身体倍棒,啥活都干得,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手脚也很麻利,一个女人可以顶俩男人用。唯一不足的,翟女士的相貌丑了点,不过已经45岁的陶渊明早就过了看重相貌的年龄了。总之,陶渊明的第三任妻子翟女士可以算是老天爷对他的补偿。

翟女士的肚子也挺争气,很快也为陶渊明生下一个儿子,这也是陶渊明最后一个儿子。翟女士本来不想要,说已经有四个儿子够了,但陶渊明认为这样对他不公平,在陶渊明的坚持下,翟女士只好把孩子生了下来。

都说龙生龙凤生凤,上梁不正下梁歪,陶渊明算是一条龙了吧,他也正得不能再正了,可他的五个儿子一个不如一个,父亲的优点没有一个继承下来,用陶渊明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虽然有五个儿子但都不成器啊。老大已经十六岁了,但比谁都懒惰;老二虽然发誓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又不喜欢文学;老三老四是双胞胎,已经十三岁了,但数数还数不到六和七;最小的也已经九岁了,却整天嚷着要吃梨。”

要是现在,这五个孩子搁谁家都不是个事儿,父亲母亲不被愁死就被气死。可陶渊明却很看得开,这有什么办法呢?这是命,人有时候不得不认命。与其整天想着这事,还不如喝酒来得痛快。

公元389年,陶渊明再一次收到叔叔的来信,要他到桓玄下面任职。

已经多年没有踏入官场的陶渊明对做官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激情,但叔叔一而再再而三的来信,他终于推辞不过,决定去找桓玄。

桓玄是谁呢?他阁下是曾经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桓温的小儿子,父亲死后,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三十岁的时候就当上了江州刺史,而以前的那个江州刺史王凝之早已经死翘翘了。

桓玄和父亲一样是个野心家,做梦都想当皇帝,可是他没有父亲那么能干,除此之外他阁下还有一个他父亲没有的癖好:对美女非常感兴趣。陶渊明拿着叔叔的推荐信找到桓玄的时候,桓玄正和美女调情,左拥右抱,陶渊明非常尴尬,退了出来。

桓玄这才把美女打发走,让陶渊明进来。桓玄看了陶渊明带来的那封信,虚情假意的夸奖了一下陶渊明,知道他的叔叔陶夔先生现在是皇帝身边的三品大官,得罪不起,于是就象征性的封了一个记室参军的官职给陶渊明。这个官职比别驾祭酒要小得多,主要任务就是起草文书。

陶渊明对桓玄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并不是桓玄给他的官小,而是他从桓玄苍白的脸上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纵欲过度的男人,一个沉溺于酒色的上司会是一个好上司吗?陶渊明再一次感到失望,他很纳闷,为啥自己老遇不到伯乐呢?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先不想那么多了,还是踏踏实实的为老百姓办几件实事吧。

可是这个愿望也很快落了空,因为桓玄怀疑陶渊明是他叔叔派来的奸细,不信任他,不让他做事情,只让他做一些杂事,比如打扫屋子,端茶倒水什么的。陶渊明感到无聊的同时也大受打击,这时候他发现桓玄在偷偷的招兵买马,发展自己的势力,狼子野心,陶渊明看在眼上,记在心里。

公元399年,陶渊明终于接到了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

这一年,荆州发大水,很多人被饿死,长江中下游的老百姓闹起了民变,大规模的造反运动接二连三的发生。野心家桓玄幸灾乐祸的想:“机会来了。”于是,他叫陶渊明起草《讨海贼表》,表示要效忠皇帝,替皇帝讨伐那些造反的农民。

陶渊明看出了桓玄的别有用心,他知道讨贼只不过是桓玄打的一个幌子,他真实的目的就是趁机扩张自己的势力,最终夺取中央政府的权力,自己坐上皇帝的宝座。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陶渊明按照桓玄的意思写好了《讨海贼表》。

但事情还没完,照理说随便派一个人把奏章带去就可以了,但桓玄却要陶渊明亲自把奏章交到当今皇帝的手上。

没有办法,陶渊明只好马不停蹄的来到建康,把《讨海贼表》恭恭敬敬的呈给当时掌权的司马元显。

司马元显看出了桓玄的企图。于是他说:“桓玄到底想干啥?他真的是讨伐反贼吗?还是别有目的?你回去告诉他,区区几个反贼有啥了不起的,让他管好自己的地盘就行,讨伐反贼的事情就不用他瞎操心了。”

桓玄以为可以在一群白痴皇帝面前蒙混过关,没想到他的奏章竟然遭到乳臭未干的司马元显的拒绝。在听了陶渊明的汇报之后,桓玄把司马元显大骂了一顿,当然也少不了数落陶渊明办事不得力什么的。

第二年,农民起义军辗转到了海边,桓玄又要陶渊明写《讨海贼表》,看来他是铁了心的要造反了。陶渊明不得以就把去年写的重炒了一遍,桓玄知道后大骂陶渊明偷懒,自己亲自写了一份《讨海贼表》,桓玄在表上说:“司马元显你不要得意太早了,你身边的臣子怕惹祸上身都不愿意讲真话,只有我一个人愿意讲真话,你却不听。不听的后果是什么呢?你等着瞧吧。”

这哪是奏章啊,这分明是在和当今的皇上挑战!

桓玄要陶渊明把奏章抄一遍,陶渊明哪敢抄呢?如果抄好桓玄一定又要自己送去,司马元显看了,抓不到桓玄,可是我就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这样想着,陶渊明迟迟不肯抄那张《讨海贼表》。

可是不抄又不行,不抄的话桓玄同样也会对自己不客气,正当陶渊明左右为难之际,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让陶渊明躲过了这一劫。

然而,这件事对陶渊明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他宁愿自己担惊受怕也不愿意这件事情的发生。可是他无法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这件事情就是,陶渊明的母亲死了!

按照古时候的礼法,一个人的父亲母亲死了,做儿子的要替父亲母亲在家中守孝三年,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就是不孝子。

陶渊明在悲痛之余,也借这个机会向桓玄递交了辞职书,好在桓玄不是冷血动物,他同意了陶渊明的辞职。

这就是陶渊明的第二次辞官,可谓是惊心动魄。

陶渊明辞官后的日子并不好过,以前当官积攒下来的那点银子很快就花光了,就在陶渊明一家揭不开锅的时候,面包突然降临了。

陶渊明的叔叔陶夔先生出差的时候正好路过陶渊明的家乡,于是顺便来看看他这个曾经在他面前是个乖孩子的侄儿。

结果让陶夔先生大吃一惊,五个孩子已经瘦得皮包骨了。什么话也别说了,还是请侄儿一家到馆子吃一顿填饱肚子再说吧。五个孩子以前都没有下过馆子,在一桌丰盛的菜肴面前,狼吞虎咽,恨不得手脚并用把食物塞进嘴里。

陶夔先生看不下去了,他心酸得很,于是把侄儿拉到一边,伤感的说:“怎么会这样子呢?这叫我如何对得起死去的哥哥呢?侄儿啊,你不想当官叔叔也理解你,但是人活着怎么能够全为了自己呢?为了你的妻子,为了你的孩子,你也要忍受啊。这一回,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叔叔替你做决定了,我举荐你去当彭泽县的县令吧!”

陶渊明低下了羞愧的头,不是因为他辞了官,而是因为他一个大男人连妻子孩子都养不起实在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一向很听叔叔话的陶渊明,这次也不例外,为了孩子为了妻子,他不得不再一次委屈自己的心志,把沉重的双腿迈向污浊的官场。

陶渊明去当彭泽县令了。

他干了八十天,八十天后,陶渊明为了一件小事愤然辞职,也正是这件小事成就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千古美名。

一天,一个衙役匆匆忙忙的跑来,告诉陶渊明:“老爷,九江太守派督邮张大人来本县搞视察工作,马上就要到县衙了。您老快去迎接吧。”

陶渊明一听是张大人就来了气:“他来干什么?搞什么视察工作啊,是来骗吃骗喝的吧!”说着,很不情愿的起身,人在官场,身不由己。

陶渊明为啥这样说,因为张大人并不是凭真本事当上官的,他是彭泽县的首富,又有亲戚在朝廷做官,靠走后门才弄得一顶乌纱帽。当上督邮大人后也没有干一件实事,整天打着搞视察工作的幌子,这个县看看,那个县逛逛,离开的时候免不了要揩点油。

陶渊明正要出门,他的衙役却说:“老爷……”

啥事?陶渊明看衙役欲言又止的样子问道。

“我听说接待张大人这样的官员是不能穿便服的,要穿上官服行正式的拜见礼。”

“什么?”陶渊明听衙役这样一说,更加火了,于是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不去也罢!我决定不干这个县令了!”

说得出,做得到。陶渊明当即就把官印掏出来,丢在桌子上,然后收拾自己的东西,辞职报告也没打了,匆匆忙忙的从彭泽回到了家乡柴桑。

陶渊明为他最后一次辞官写下《归去来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走吧,走吧,还有什么留恋的呢?家乡的田地都荒芜了,等待我去耕耘。

就这样陶渊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在以后长达二十多年的岁月里,他老老实实的做着农民,并把这个农民当成了世界上最悠闲最舒适的农民。

陶渊明从来就不是一个只说不做的人,而且他在骨子里也从来没把自己当作城里人,他有很深的乡村情结,在当官的日子,心中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呼唤着他回去,这个声音来自他不远的家乡。他热爱劳动,也享受着劳动。他在南山脚下和妻子孩子开垦了十多亩田地,在上京里村盖了几间草房,堂前种杨柳,屋后栽桃李。小狗在巷子里汪汪叫,大公鸡在桑树上喔喔啼,几缕炊烟,袅袅入天。这是多么美妙的生活啊,陶渊明陶醉在田园生活里。

陶渊明喜欢劳作,但他劳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劳作,他劳作的目的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陶渊明这一辈子最喜欢干两件事,第一件就是写诗作文,另外一件就是喝酒。

如果没有酒,陶渊明的生活就会失去很多光彩,如果没有酒,陶渊明会感到很寂寞。都说借酒浇愁愁更愁,陶渊明喝酒倒不是为了浇愁,这似乎是他与生俱来的本性,大鱼大肉他可以不吃,但每顿必少不了酒,没有酒喝他就感觉心里空荡荡的,似乎缺少了什么,高兴的时候他喝酒,忧愁的时候也喝酒。酒给了他创作的灵感,也给了他人生最大的乐趣。

陶渊明最喜欢的一种感觉就是似醉未醉,当他走路东倒西歪的时候,当别人说他醉了的时候,他知道这是他最清醒的时刻,在这最清醒的时刻他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有时候陶渊明也有点无奈,也有点伤感,为这个世界,为现实生活,为柴米油盐,但一杯酒下肚之后,他很快就想开了,有什么了不起的呢,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还不至于到走头无路的时候,我过得很好,我很快乐,这不正是我需要的生活吗?那么,还有什么值得忧愁的呢?

偏偏这么一个嗜酒如命的人却没有钱买酒喝,于是只好去朋友家蹭酒喝,朋友请他吃山珍海味他不去,但请他去喝酒,哪怕没有下酒菜,他也会欣然前往,而且每一次不醉不归。陶渊明不管在哪里,每次喝酒的时候都要把头上的葛巾取下来,喝完后再戴上去。村里面有一块石头,喝醉了他阁下就仰面躺在石头上,看着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心想,要是每天如此那该多好!后来这块石头被村里人叫做“醉石”。

关于陶渊明与酒之间的故事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叫虎溪三笑。

离陶渊明所住的地方不远处有一座寺庙叫东林寺,庙里住着一个名气非常大的和尚叫慧远。东林寺的南面有一条小河,叫虎溪。慧远喜欢结交一些有节操的名人雅士,只是每次送客人离开的时候都不会越过虎溪,若过了虎溪,山崖上的老虎也要吼叫起来,虎溪也就成了慧远和尚送客不能越过的禁区。

慧远和尚这一次想结交陶渊明和隐士陆修静,于是给他们二人去了一封信。陆修静对慧远和尚也很仰慕,很爽快的答应了。轮到陶渊明,他阁下却搞起了特殊,他在回信中说:“好朋友在一起聚会没有酒多扫兴啊!如果你能够允许我在寺中喝酒,我就去拜访您老人家。”

和尚是不能喝酒的,寺庙里也不允许喝酒的,陶渊明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这不是在为难人家吗?关于陶渊明这样做的原因后人有很多猜测,猜测最多的就是他阁下是想试一下慧远和尚想结交与他是不是出自内心,因为接受一个朋友不仅要接受他的优点也要接受他的缺点。他慧远不喝酒不要紧,我不要他喝,但我陶渊明是铁定要喝酒的。如果你不接受,那好,朋友没得做了。

慧远和尚是何等聪明的人,也是何等大度宽容的人,他明白陶渊明的用意,于是又给陶渊明去了一封信:“我准备一桌子酒菜等你到来。”陶渊明看了信,为慧远和尚的为人感到钦佩,再也推辞不过了,于是和陆修静结伴而行,来到了东林寺。

而这边,慧远和尚也没食言,肩头抗着禅杖,禅杖头挂了个酒葫芦,走出寺庙,到几十里开外的酒家为即将到来的客人打酒。

酒买来了,陶渊明和陆静修先生也到了,三个人一见如故,坐下来后无话不说,慧远和尚不能喝酒,就以茶代酒。三个人互相说起自己的故事。陶渊明说自己不远做官愿意做农民的经历,陆修静畅述自己游山玩水时的所见所闻,慧远和尚也讲述了自己翻译《华严经》的苦乐。

时间一晃而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三个初次见面的好友要分开了。

慧远和尚依依不舍的送他们下山,边走边聊,不觉间已过了虎溪,慧远和尚的徒弟们大呼小叫:“过虎溪了!过虎溪了!”

三个人一听,互相哈哈大笑起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溪三笑。

陶渊明就这样沉浸在田园酒徒式的生活之中,为了寄托他的心志,他写了一篇神秘的文章,在这篇神秘的文章里他虚构了一个他理想中的世界,这就是人人皆知的《桃花源记》。陶渊明通过这篇文章,想告诉大家的是,人世间是否真的存在桃花源这样一个地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心里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公元427年,中国痛失了一位伟大的诗人,陶渊明在过了二十多年的田园生活后,终于走完了他76年的生命历程。

需要说明的是,陶渊明在世的时候以及死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得到大家的注意,他的好友颜延之给了他一个谥号:靖节先生。颜延之对这位老朋友的人品进行了很高的评价,但对他的诗歌没有肯定,也许在他看来,陶渊明所写的那些田园诗只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登不上大雅之堂。

陶渊明死后寂寞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南朝的时候他才被世人逐渐熟悉,这要归功于一位叫萧统的梁朝太子,他是梁武帝的儿子,这是一位没有当皇帝的太子,还没有继位就染病身亡。

萧统先见到陶渊明的诗歌就如见到了陶渊明的本人,世上有几人能把诗歌写的如此生动逼真?于是,萧统对陶渊明的诗歌爱不释手,看了又看,最后还不过瘾,肖统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陶渊明集》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作家作品合集,意义十分重大。

到了隋唐时期,越来越多的人爱上陶渊明,爱上陶渊明的诗歌。

同样也是山水田园诗人,唐朝的孟浩然把陶渊明当成自己的心灵知己,他在《仲夏归汉南寄京邑旧游》中写道:

赏读《高土传》,

最佳陶征君。

目耽田园趣,

自谓羲皇人。

李白更是仰慕陶渊明的人品和诗作,在《戏赠郑溧阳》中写道: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还有杜甫,白居易,以及后来的欧阳修,辛弃疾等等,这些平时惜墨如金的大诗人,在赞赏陶渊明的时候,从不吝啬,也都留下了缅怀陶渊明的诗文。

也就是在唐朝的时候,陶渊明在中国诗歌中的地位才最终被确定,可是世间已无陶渊明。

同类推荐
  • 公案中的世态(大家小札系列)

    公案中的世态(大家小札系列)

    公案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由宋话本公案类演义而成,盛行于明清。本书对公案小说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并借鉴社会学、法律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对这一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题材以及作品做简要精彩的评点,堪称一部极简的公案小说史。全书文字纵横开阖,却绝无学术作品的艰涩难懂,极具普及阅读价值。
  • 悉达多

    悉达多

    意气风发的青年悉达多厌倦了婆罗门生活,与好友戈文达踏上了寻找自我、寻找真理之路。他们聆听了乔达摩的教义,戈文达认为已经寻得真理,选择追随乔达摩,而悉达多则觉得自己关于人生、关于自我的疑惑并没有解开,所以再次踏上求索之路。他在城市中结识名妓卡马拉,想要到世俗中学习新的未知,却逐渐陷入情欲和名利的漩涡,直至对一切产生厌倦。于是他再次抛下世俗,决心结束自己的生命。在绝望的瞬间,他听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顿悟了自己追寻一生的到底是什么。
  • 最遥远的一颗星

    最遥远的一颗星

    毕业前夕,学校组织了一次模拟考试,我的语文作文是满分。老师狠狠地表扬了我。这是我写这么多年作文以来得到的最好的成绩!那一刻,我心里有一种感觉,我以后将会和文字发生一些故事。毕业以后和我预想的一样,我失去了上学的机会。我开始在社会上流浪。我平时很向往流浪的,一心想走遍世界,可当自己真正得到机会的时候我又开始悲伤,开始难过,怕我学习的机会没有了,会丢掉我的理想。
  • 晚上8点的阅读:与大师的精神对话

    晚上8点的阅读:与大师的精神对话

    本书是诗人洪烛在孤独地寻找自己心灵伙伴过程中绘制的一本《精神地图》,收录了《永恒的荷马》、《但丁:地狱营造者》、《加入莎士比亚还活着》等作品。
  • 乐意

    乐意

    《乐意》延续了王小柔所特有的“平民式幽默”,继续甩着闲话。关注的话题当然仍很百姓,很家常,如“咱们”里的“让钱烧的”阿绿买房记,再如“私事”中的冯冬笋真是被银行排着长队不多开窗口惹毛了,带着17万要求“都给我存成一块的”。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元帅

    无敌大元帅

    天有一国。地分八方。其中一方中,有六国雄立,有百家争鸣,而广袤无尽的天地两极,属于太古时代的恶魔正在悄然觉醒,大海之中,更有无数强族虎视眈眈。这是一个属于炼气武者的时代,也是一个属于大元帅的时代。
  • 两条腿的巨人

    两条腿的巨人

    意外无处不在,当它降临无论你是否愿意,都会和福尔摩斯一般到来,平凡少年在上班途中,一次意外造就了灵魂穿越,回到少年时代的他,自带一学习系统,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改变自己人生轨道的同时,带动周边发现生巨变。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什么超级建筑,什么特效药,什么高科技,都是他的家常便饭。而想要他的商业顺利发展,只靠金钱和技术还不够。在最初就为自己的商业帝国打造护航使者,重装科技打造的黑暗势力伴生前进,闯下无数传奇。他在重生之初做了个科幻的梦,为了这个梦,在自己的势力达到绝对瓶颈时,义无反顾的带着女主冲出地球,去探寻他梦中那个美丽真实的地方。且看他如何乘风破浪,踏上这世界之巅。本题材为自娱自乐之作,文章地名,人物等等如有雷同,敬请忽略,情节有平淡处,也有热血沸腾,人物形象较多,杂乱是它的特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年少异梦

    年少异梦

    瘦阳偏西,黄昏被枯柳扯进偏僻的古镇。对于黑白颠倒的世界、是非难辨的边陲,一个观念如何评判对错?一种思想怎么看待是非?为一己之利千方百计坑害他人有没有错?见死不救就要受良心道德的谴责?
  • 特战兵王闯都市

    特战兵王闯都市

    每块碎龙玉残片,都蕴含一种神秘能力,窥心术、掌御术等等,这些人类幻想的能力却真实存在!为了成就巅峰力量,主角游历世间,开始了寻找七块碎龙玉残片的经历。而其他六块残玉,却分别在一名女子手中!刁蛮的大小姐,可爱的小丫头,妖娆的恶魔女……爱情,从这里开始!
  • 搞笑天神

    搞笑天神

    不能剧透,所以就不告诉你们了,吼吼吼吼!
  • 魔剑江山

    魔剑江山

    “娘子,我怕!我怕有一天你会离开我。”“夫君放心,我的心永远属于你。”“哎,我怕的是你的人有一天不在属于我!”
  • 清风啸明月

    清风啸明月

    大明朝末期,朝廷插手武林事宜,武林变得岌岌可危。懂得变通的人归了朝廷甘愿当做鹰犬,而另一派则坚守着本心为了武林中流传的江湖梦而努力。百年的武林人才辈出都没能找到武林人一条正确的江湖道路。陆小凤和西门吹雪到了暮年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自己的传人相继现世领导武林人继续探寻正途。古丰一和剑三恰好做了这个时代的人心见证从放荡的性格变得成熟。书写了明末江湖传奇,坚持了自己的江湖。
  • 盛夏已止

    盛夏已止

    年少的黎言辰是墨荫学院的纨绔校草,在一次翻墙之时,撞到了夏沐然,三年后,黎言辰却患得患失,没了往日的阳光。黎言辰X夏沐然微虐文,但有超甜的地方。
  • 快穿之咸鱼混日子手册

    快穿之咸鱼混日子手册

    纪梵穿到了一本校园甜文,系统:一分钟之内亲一口男主。超时则电击十分钟。纪梵虽然只是一条咸鱼,但是奈何碍不住她天生反骨,非要跟系统作对:随便吧,我只想当咸鱼。电就电吧。然后她就被电进了医院,靠卖惨装可怜成了咸鱼苟到大结局。她穿越到末日世界,系统:帮助男主成为人间帝王,恢复人类身份。否则寿命只有这么一天。纪梵看了一眼已经成为鬼王的男主:我觉得男主当人类没什么意思,他现在当阿飘倒玩的挺嗨。不要,死就死吧。然后她就猝死了,陪男主一起成了个阿飘。再次咸鱼到大结局。她又穿到仙界位面,系统:请抱紧男主的大腿,成为男主的道侣。不然修为尽失。纪梵成功变成了人类,靠着修为没失前收男主为徒咸鱼到大结局。系统自闭了,为什么别的宿主就那么乖乖听话?咱这个宿主就那么画风清奇!!!女主不会被系统压迫,因为天生反骨,所以不会做违心的事情,但平时却很听话(其实是懒的)。男强女强,没有被压制的说法,男女主不傻白甜,没什么正义感,不会逼着别人做好事,路见不平也不会一声吼的那种。1v1,sc排雷:系统是很压迫的那种,对,就是你们经常看的那个很喜欢逼着别人做任务,不做就会死的那种。但女主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