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21200000062

第62章 政变集团

政变集团中的骨干分子是张柬之、敬晖、袁恕己、相彦范、崔玄昨以及姚祟等人,他们都是狄仁杰的门下桃李,早就以匡复唐室为己任,也是发动政变的主要策划者。这次政变之所以能举成功,关键是得到了李唐宗室的参与与支持。

这一时期由于李唐宗室大都被诛戮,幼弱者皆流放岭南,所以朝廷内的李氏子弟主要就是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及诸子此外还有太平公主等人。相王李旦曾当过皇帝,后又降为皇嗣,此时虽为亲工但其影响非一般亲王可比,在武则天晚年为了缓和与武氏家族的紧张关系,他又历任各种要职,多次为行军儿帅,统兵出征,因而具有一定势力。他为了使李唐政权能够尽快恢复也积极参与了这次政变,并发挥了关键作用。政变当天,李旦与袁恕己率南衙兵,以备非常。所谓南衙兵即诸卫宿卫军队。他虽未率军攻人宫中,然以诸卫军队控制洛阳全城,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对保证政变能顺利进行起了重要作用。这种分工与部署显然是辜先商议好的。正由于相王李旦在这次政变中立有大功,所以中宗即位后,号为“安国相工”,并要册立为皇太弟,李旦坚决推辞不从。

太平公主为唐高宗少女,武则天所生,与太子李显、相王李旦为同胞兄妹。武则天对她宠爱异常,高宗仪凤年间,吐蕃请求太平公主下嫁,武则天舍不得她离自己远嫁,遂将公主度为女道士,并为她专门修建了道观,以拒绝吐蕃的求婚请求。

后嫁给马都尉薛绍,薛绍死后,武则大杀武效暨之妻,然后把太平公主嫁给他。太平公主“方额广颐”,颇有心计,武则天常说“类已”,也就是说和武则天很相像。正由干此,她经常参与宫中谋议,“宫禁严峻,事不令泄”,太平公主也时时自检,从不向外泄露,因而更加获得武则天的宠信。史载:“二十余年,天下独太平一公主,父为帝,母为后,夫为亲王,子为郡王,贵盛无比。”唐制,公主食邑不超过3户,惟独太平公上为35户,到了圣历年间,已经累加到3户。由于太平公主深得武则天宠信,依附于她的人也不少,是一个颇有势力的人物,非一般公主可以类比。由于她和二张的矛盾,加之太平公主自认为是李唐后裔,当她看到其母年老多病,不愿江山易于他人之手,所以她也参与了这次政变密谋。至于太平公主在这次政变中到底发挥了什么具体作用,史书缺载,只说她“预珠张易之谋有功,进号镇太平公主”中宗还把她的食邑扩大到5户,“赏赐不可胜纪”可见太平公主在这次政变中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太子李显作为政变成功后的最大受益者,自然不可能不参与政变密谋。史书记载说,当张柬之等入正在策划此事时,姚崇从灵武(治今宁夏灵武西南)回到洛阳,张柬之便与他仔细商议了政变计划,然后派桓彦范、敬晖去褐见太子,密陈其策,太许之,从这个记载看,政变计划最后确定后,是经过了李显认可与批准。当然不会是直到这时李显才知道此事,肯定是白始至终参与了策划,因为事先不取得李显的同意和支持,政变者不敢贸然策划此事,没有大子的支持,仪凭张柬之等五六入的力量也发动不了这场政变。从种种迹象看,太子李显的亲属也参与了此事,如内直郎、驹马都尉王同皎,他既是东官官员,又是李显的女儿安定公主的丈夫此人为政变集团的骨干分子,政变时书禁军攻人玄武门,为斩杀二张者之一此外,武氏诸王也不是铁块一块,他们的靠山是武则天,自然不愿她垮台,但是他们也与二张有矛盾,所以当以诛戮几张为名的政变爆发后他们中的一些人显然是采取了观望态度,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武则天的行动。如左羽林大将军武彼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是武惟良之,封建安王,历任左、右羽林大将军,“总禁兵前后卜余年广中宗即位后,他仍旧任羽林大将军,没有削去他的兵权。这就说明武彼宜尽管没有参与政变,但也没有阻止政变,所以才能继续掌握禁军兵权太平公尘的丈夫武枚暨也是一个观望者。太平公主积极参与政变密谋,武彼暨不会没有觉察,但没有泄露此事。中宗即位后,敬晖等朝臣奏请罢去诸武工爵,中宗不同意,”更言恢暨、三思皆与去二张功,以折等护中宗说武枚暨参与了政变密谋,固然不一定可信,但他不反对诛杀二张的政变却是可以肯定的。至于中宗说武三思参与此事,没有任何依据,当是不愿罢诸武王位的一种托词。部分武氏诸王的观望态度,有利于政变计划的顺利实施。

政变集团的主要骨千分子还有李多柞、薛季爬、杨元淡、李湛等人,他们都在政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多柞,翰稀人,世代为本族酋长。此人晓勇善射,以军功升任右羽林大将军,前后掌禁军、宿北门(玄武门)2余年。如果没有此人的参加,政变将难以成功。于是张柬之等便主动去争取李多柞,动员他参加政变。张柬之向李多柞:“将军在北门多长时间”回答说:“近3年。”张柬之又问:将军金章紫授,贵宠于当代,位极武臣,难道不是大帝(高宗)之恩吗广回答说:“是的”张柬之进一步指出:“将军既然深感大帝之恩,能够报答吗?大帝之子现在东宫,张易之兄弟擅权,朝夕相逼,危殆万分。社被之重系于将军,如愿报大帝之恩,正在今日”李多柞听了此话以后,情绪激动,慨然说:“只要有利于王室,多柞愿意听从相公指使,即使危及妻子儿女性命也在所不惜。”并且指天地神灵发誓,辞气捷格,“义形于色”争取李多柞的成功是唐室得以恢复的关键条件之一。

薛季趣,绛州龙门(山酉河津)人。他早年上书,得到武则天的赏识,自布衣进摺为察御史,由十推按刑狱公正平允,逐步被提升为给事中。可以说薛季也是一个由武则天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薛季性果敢、能任事,契丹孙万荣等起兵时,夏官郎中侯味虚领兵征讨,不胜,于是散布契丹军有龙蛇为前导,所以官军不能取胜的谣言,实际是为自己的九能怯战遮掩。武则天遂任命薛季为河北按察使,前往查处此事薛季艇日夜兼程,赶往河北前线,将侯味虚斩首,然后奏闻。

此举威震军中,使那些畏惧不战的军将不敢再玩寇贻误战机,同时也鼓舞了气,使谣言不攻白破。返回洛阳后不久,升任御史中垂。不过薛季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和那个时代的大多数朝士一样,也经历了许多磨难。他在御史中水任上不久,就被贬为地方官,长期在岭南一带任职,后调任雍州(治今陕西西安)长史,长安中调文昌左承、洛州长史。洛州长史是实际的洛阳地区行政长官,他利用这个方便条件为政变的准备做了大量的工作。薛季这个人很有见识,二张被诛后,他曾劝张柬之、敬晖乘机杀武三思,不听,他叹息说:

“吾不知死所矣”后果如其言。

杨元淡,州阁乡(河南灵宝西)人,为汉太尉杨震第八代孙。早年担任过州参军、县令等小官,由于政绩突出,考课第一,被提升为水宁军副使,历任安南副都护、荆州长史他是在荆州长史任张柬之相识的,并相约匡复唐室。张柬之拜相后,遂引荐杨元任右羽林将军,参与这次政变。中宗即位后,武三思专权用事,杨元瑛知大祸未已,遂请求辞职,削发为僧。后来张柬之等5人果然被诬陷而死,而杨元淡却未受株连。后历任刑部尚书、太子宾客,开元六年(718)卒,终年79岁。

李湛,该州饶阳(河北饶阳)人,是武则天的宠臣李义府的少子。他6岁时,因其父之故,得授周王府文学,逐渐升任为散9常侍,袭封河间郡公。李湛与其父李义府不同,深沉而有见识,对二张恃宠弄权深恶痛绝,有匡复唐室之志。张柬之谋诛张,知李湛忠义可谋大事,遂引荐他充任左羽林将军掌握禁军。政变当天李湛等奉皇太子从玄武门斩关而人,斩止张立奇功。中宗即帝位,拜右羽林大将军,进封赵国公,食实封5户。开元中卒。李义府在高宗时积极支持武则天为皇后,拜相之后恃宠专权,贪赃受贿,排挤正直朝士,作恶多端,为士人所不齿。而李湛却被视为中兴功,人们并不以其父的缘故对他加以贬斥,后来崔义玄还根据他的事迹,为他专门撰有别传。

此外,参与政变策划的还有左威卫将军薛思行、职方郎中崔泰之、司刑评事冀仲甫、检校司农少卿翟世言、左羽林将军赵承恩等一大批文武官员。如此之多的文武官员参与此事,充分说明二张等小撮人的行径的确不得人心,同时也表明广大朝士对老病缠身的武则天仍眷恋帝位,不肯禅位太子而大为不满。尽管有些朝士没有直接参加这次官廷政变,并不等于他们对二张的行为无动于衷,或者说他们都不拥戴李显恢复帝位。从政变之后朝廷内外乃至全国各地的平稳状态看,人心的向背是十分明显的。这与武则天临朝称制后,国内的起兵与骚乱,人们的议论纷纷,使她不得不以暴力手段相镇压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可惜的是中宗李显却是李氏家族的不肖子孙,他不具备其母那样的政治才干,把一个好端端的局面搞得乌七八糟,连自己也死于非命,留下了千古笑柄。

同类推荐
  • 袁世凯传

    袁世凯传

    感受袁世凯“为国图强,不择手段”的骇世人生,体味袁世凯屡屡受挫,却始终能逢凶化吉,并最终登顶权力巅峰的为官处世“厚黑”之道,终极解密袁世凯“强国”之梦与“利己”之路的人生悖论。本书为著名历史学者、《剑桥中华民国史》作者陈志让先生的经典力作。它全面回顾了这位清廷重擘与民国“逆首”的人生历程,详细审察了袁世凯其人在朝鲜监国时期表现出来的治世之才、小站练兵时的干将之能、督抚鲁直时的权臣之范与辛亥革命前后的枭雄之奸,生动地呈现了袁世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悍厉一生。
  • 雷锋

    雷锋

    1940年12月18日,距湖南省城长沙以西15公里的望城县,隐没在山坳里的小山村简家塘,诞生了一个小生命,乳名庚伢子。陈抚生编著的《雷锋》内容介绍:庚伢子嗓音特别响亮,几乎整个简家塘都能听见他“呜哇,呜哇”的大声哭叫。这一年,他的爷爷雷新庭57岁,父亲雷明亮33岁,母亲雷一嫂30岁,哥哥再伢子8岁。一家1人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雷新庭把家里一只下蛋的老母鸡炖了,请来为雷一嫂接生的六叔奶奶、儿子的好友、后生子彭德茂,庆贺了一番。六叔奶奶说:“恭喜贺喜,你雷家人丁兴旺,再伢子的名字起得好,元满又生了个伢崽!”彭德茂才24岁,是条走南闯北的汉子。
  • 严信厚及其家族

    严信厚及其家族

    本书主要介绍了严信厚及其家族的发展历程,内容包括严信厚传略、严氏家族部分成员、严氏家族史料,还附有严信厚、严修家族世系简表等。
  •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我到达中国开始在《香港孖剌西报》的工作时,义和团运动已经发展到顶峰了。从外国记者和中国沿海居民的口中,我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慈禧太后是个嗜杀成性的老泼妇”或“慈禧太后是一个杀人女魔王”的话语。时代在不断变革中前进。近年来,我常常从美国人口中听到对慈禧的赞美。美国人毫不吝啬地给予慈禧太后以热情的赞美,我承认,我并不能解释清楚其中的缘由,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欧洲人对慈禧太后的厌恶。
  • 秦始皇:千古一帝的万世梦

    秦始皇:千古一帝的万世梦

    《秦始皇千古一帝的万世梦》主人公扫六国,平天下,车同轨,书同文,千古一帝奠基业;焚书籍,坑儒生,严刑法,苛暴政,万世骂名任评说。其内容包括定九鼎,年轻始皇吞六国、乱世王孙苦少年、一统六国霸业成等。
热门推荐
  • 那夏日的风

    那夏日的风

    这是四年前写的一篇旧文,是我和我昔日好友共同创作的,可惜时光不再,这段未完的情我来完结吧剧情可能不太曲折,毕竟我们那时都还很稚嫩,很天真,希望读者能够体谅一下,耐心看下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
  • 最强狂暴杀怪系统

    最强狂暴杀怪系统

    华夏人刘海不幸穿越到狂战大陆上,还获得了最强狂暴杀怪系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不过……因为我长得太帅了,就连阎王爷都不忍心将我这位大帅哥关入地狱里。”刘海不管怎么样都能升级;杀怪能升级;睡觉能升级;…… 群号:663066484
  • 你,是我的命

    你,是我的命

    突如其来的末日,将地球变成了一片废墟。一觉醒来,陈枫发现所有女人都消失了。为寻找自己才三岁的女儿,陈枫艰难的在这怪兽丛生的末世中挣扎生存。“我可以死,但是依依不行。因为,她就是我的命。”陈枫
  • 贼军

    贼军

    新书《建造狂魔》已发布,基建系、制造系新书。········带着变异帝国时代来到大隋初期,杨爽想当将军。收西域马贼,伏北方蛮人,挖李二墙角,战瓦岗众将。以贼为军,席卷天下,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杨爽:“我的兵,我的将,全身都是荣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取经团异界游

    取经团异界游

    我们师徒四人去埃及旅游,半路上仙子姐姐斗地主去了丢下我们师徒四人,后遇到了公主帕蒂拉,那美女竟然爱上了本尊,可是本尊有了转世投胎的女儿国国王看来这段旅游并非是那样的平坦
  • 仲夏的最后一个夜

    仲夏的最后一个夜

    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每一个活在角落里的人,每一个看似奇异的,不寻常的东西,是否真的是奇异的呢……
  • 靡生活·乱房间

    靡生活·乱房间

    偏执、骄傲、始终未嫁的“我”从南方回到了家乡,只因为父母那句“你年龄大了,该找人嫁了”。我在海边有间自己的房子,任它乱掉,养两只猫,一只叫王美丽,一只叫王英俊,有若干男闺蜜,直言不讳……
  • 第101种杀人魔

    第101种杀人魔

    大红门外,八抬大轿,竟坐着一位无头新娘。贵胄府邸,神秘地窖,竟藏着新娘的人头。好问少女林佳瑶与落魄的雷豹探长慕容霆由此卷入一场扑朔迷离的血案中,另类法医木易的加入,促使各怀本事的三人结成破案小组,为探寻真相,走入一个又一个迷案。
  • 云烟那年

    云烟那年

    犹记狂风骤雨那夜,银白色民航客机闪着红色灯光在电闪雷鸣中摇摇欲坠却呼啸而过。“谢谢机长救了我们!”女孩蹲在角落,偷偷看着年轻的机长凌厉英俊的背影。“你是CL9039的?”“嗯!还没来得及感谢机长。”一次次相遇和重逢宛如羁绊一般,将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人牵扯在一起。他是陆昊骞,一名机长;她是曲画,娱乐圈的初耀新星。“机长!你就好好贡献社会就好啦!我负责守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