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26700000022

第22章 《科学革命的结构》:科学哲学的创新思考

〔美国〕库恩著

“作者简介”

库恩(1922~),生于辛辛那提。1940年至1947年间,一直在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专业。但就在他即将毕业时,应邀参加了一门为非自然科学家讲述物理科学的实验大学课程。他第一次对科学史有了深入的了解。此后开始转向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研究。1958年至1959年间,他应邀到一个主要由社会科学家组成的斯坦福行为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深深感到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的不同,感觉到他们对于科学本质、方法等问题的显著分歧。经过深入研究,于1962年发表了《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

“内容精要”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努力着把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研究结合起来,系统而纲要性地阐述了其动态发展科学观,创建了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学派。该书的核心是提出“范式”理论。

库恩的范式理论从思想来源来说是基于三个学术传统:一是自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的科学哲学,即从逻辑实证主义到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传统;二是科学史研究的传统,尤其是自迪昂以来,在古代和中世纪的科学史的突破性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学术传统;三是美国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哲学传统,尤其是本世纪初50年代初形成的以因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这部书中,库恩认为旧的历史观只是把历史视为一堆轶事和年表,旧的科学观只是把科学视为一堆现行课本中的事实、理论和方法的总汇,这都是不符合历史与科学形态的真实轮廓的。于是,他主张应赋予科学的历史以一种新的规范的含义,创立一种牵涉到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科学哲学。基于这种观点,库恩提出了一个以“范式”理论为中心的动态科学发展模式: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

库恩认为,范式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志。范式在库恩的眼里,表明了科学是一个整体,是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仪器设备、实验手段和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标准在内的总和;科学范式本质上是一种信念。由此,库恩得出,科学范式本质上就是一种信念和价值判断。

由于整体范式是一种信念,库恩眼里,范式又具有历史性、主观性和相对性几个特征。所谓历史性是指对理论的说明和评价是从一个由范式所规定的观点来进行的。这里没有也不可能有超范式本身的普遍有效的逻辑规范和价值标准;科学史的演化,不同科学理论的替代没有说明科学在进步。因为进步的标准同样是一种价值标准,因而是从属于一定的范式的。两种范式之所以根本不同,在于它们在逻辑上是不相容的,不可通约的,不存在中性语言可以说明两个范式孰优孰劣,因此说“科学进步”甚至“科学的客观性”是完全多余的,只有约定的意义和相对的意义。

库恩认为,在任何一门科学的早期发展阶段,各种假设和理论相互排斥,各种学派之间也没有任何共同信念,这就是前科学时期;随着观察与实验的深入发展,总会出现一些代表性的科学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可以吸引一大批拥护者,而且还为他们留下有待深入解决的问题。这样,这些代表性的成就便成为一种“范式”,科学进入了常规科学发展时期。随着观察与实验的深入,科学研究必须不断揭示意料之外的新现象,逐渐发现原有范式解决不了的难题。这些难题就构成了旧范式的反常。随着反常的日益增多,旧的科学范式越来越应付不了,从而陷入危机之中,这时科学革命的时机就到来了。科学革命就是一种新范式取代另一种范式的变革,但“革命是无形的”,科学在这种革命中还是进步了,库恩说:“革命的解决就是科学思想的进化过程,它是由科学团体内部冲突所选择的实现未来科学的最适方式。一连串这样的革命选择的最后结果,由正常研究的各个时期分开,是一套我们称之为现代科学知识的适应得很好的工具。”

“学术评价”

《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所表达的以范式为核心的历史主义学说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地位。首先,库恩把科学当作融合了人类活动的各种因素在内的具有整体性的文化形态,大大拓宽了人们对科学的看法;其次,由于库恩过分强调科学中心的信念、价值等一些非理性的因素,他把自己的学说引上了一条非理性的、相对主义的方向,给后来者以不好的影响。

同类推荐
  •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在艺术领域,由于多种新艺术的观念和样式此起彼伏,“交流”艺术正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的地位,由此对艺术本质的质疑和混乱意识进一步形成。由此,建立一个包容一切艺术的定义变得不太可能与没有意义。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流动复合体的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只能是短暂的、一时的,任何哪怕自认为是无懈可击的关于艺术的定义都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概括而非最终答案。今天,对艺术不可避免的谈论恰恰证明艺术正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实,人类喜欢刨根问底的天性是对千变万化的艺术现象背后本质的追问,也得益于人们不断了解和接近艺术。
  •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本书的特点在于理论繁简得当,案例分析客观,作为教材可以给教师以充分发挥、创造的空间;作为自学用书,既能保证公共关系体系的完整性,又能使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管理类、经济类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的教材,也是希望或正在从事公关职业的人员自学参考书。
  • 教师公文包-班主任工作

    教师公文包-班主任工作

    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就是: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了把这种“转型”工作做好,我们配合当前的新课程策划、组织并编写了这套“教师必备知识丛书”。此套丛书的特点,一是“准”,它准确地体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准确地解读了新课程标准;二是“新”,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要求;三是“实”,它内容充实,资料翔实,语言朴实,有很强的实用性。
  • 超级分析力训练

    超级分析力训练

    本书介绍分析力的培养方法,并且附有测试题,使人提高分析能力、掌握分析力,使人提升素质,丰富自己生活。
  • 错别字过关手册

    错别字过关手册

    本书无论从创意、结构,还是从内容、语言等方面都具有首创性。本书共分三部分,设三关:第一关为“错别字速查速记”,简略快捷,查找、记忆皆可;第二关为“错别字辨析”,深入浅出,对比、分析进一步巩固;第三关为“错别字过关自测”,简单明了,查漏补缺轻松过关。本书可供学生、教师、记者、编辑、公务员等作为案头必备参考书。查找方便,利于记忆,效果奇佳!
热门推荐
  • 黑之创世记NEO

    黑之创世记NEO

    魔拳士、魔剑士、魔导士,存在于魔法的世界。年轻的少年少女们进行着作为魔法师接受应受的训练,失去记忆的少年偶然救下了少女艾莉丝.诺丝菲尔,并因为她找到了自己的容身之处,就这样,少年因此入读了艾莉丝所在的学园。可是随着记忆的恢复,少年的身份也是让这个世界开始起了无数的变化……那个传说……还并没有结束……魔拳士、魔剑士、魔导士,存在于魔法的世界。年轻的少年少女们进行着作为魔法师接受应受的训练,失去记忆的少年偶然救下了少女艾莉丝.诺丝菲尔,并因为她找到了自己的容身之处,就这样,少年因此入读了艾莉丝所在的学园。可是随着记忆的恢复,少年的身份也是让这个世界开始起了无数的变化……那个传说……还并没有结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是我戒不掉的白月光

    你是我戒不掉的白月光

    (男女主身心干净,亲们放心入坑)三年前,一夜缠绵后,他悄然离去。之后,全世界都抛弃了她。三年后,他强势回归,将她升级为顾太太。洞房花烛夜,床单上意外落红,他恼羞成怒,“那一晚的女人,果然不是你?”夏小白翻白眼,将珍藏三年的男士小内内砸在他脸上,“证据!是你的吗?吃干抹净就想走?门儿都没有!给老娘麻利儿的回来!”实力打脸,顾知返看着自己吃了夏小白的铁证,默默的拿出了电子秤,“媳妇儿,今天跪一个几斤几两来着?”Ps:高智商娇美毒辣女主VS清冷腹黑护短男主爆爽!!
  • 起点于绝世唐门

    起点于绝世唐门

    本书已停更!因为我写的太乱了,所以我准备改善下。
  • 出本吧,大大

    出本吧,大大

    二次创作火热的当下,无数新人涌入同人圈,怀抱着对作品的热爱与创作的热情,渴望用文或画闯出自己的天地。究竟怎样才是正确的混圈方式?小透明Nowo能否蜕变成为同人大手?到底谁才能登上同人创作的顶峰?目标是出本!Fight!
  • 杀弃

    杀弃

    四件稀世奇珍,四种骇人的力量,是它能左右天下大局,还是一个叫做纪十的男人。
  • 浔阳春三首 春去

    浔阳春三首 春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芊缘记

    芊缘记

    芊灵的记忆为什么被封印?3000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 彼得·潘

    彼得·潘

    本书是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巴里的成名作,主要叙述了文迪和彼得·潘等几个小孩在梦幻岛的奇遇,故事创造了一个让孩子们十分憧憬的童话世界——梦幻岛,岛上无忧无虑的仙女、美人鱼、丢失的孩子们以及那个用蘑菇当烟囱的“地下之家”。对孩子们来说,都是一种最纯朴、最天然的境界,而主角彼得·潘那种“永远不想长大”的思想与行为更是淋漓尽致地呼出了孩子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