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13700000017

第17章 名牌教师“甩课”,人才管理遇挑战

在新东方的教学课堂上,涌现出了无数的名牌教师。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这一大批的名牌教师成就了新东方的辉煌。但让俞敏洪没有想到的是,有些人被名牌所累,开始拿自己的“独一无二”威胁他——如果不涨工资就罢课!俞敏洪该怎么办?向威胁自己的人妥协?

坎里那些事儿

管理一个企业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一个庞大的企业,而管理新东方这样一个企业更是难上加难,为什么呢?因为新东方的主要员工都是非常优秀的教师,其中很多都是在学生群中口碑很好的名牌教师。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可以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固有特性。所以,要让这些知识分子服从俞敏洪的管理,其难度可想而知。

新东方从一开始就是走的“名牌教师”的模式,靠名牌教师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激励学生。名牌教师的模式包含四大要素:第一,教学内容必须贯穿整个课堂,可以讲故事,但绝不可以喧宾夺主;第二,讲课的每一句话里都必须包含激情,这是吸引学生的关键;第三,励志的话不能啰嗦,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打动学生;第四,幽默的体现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体现,避免牵强的打趣。如果一个老师能够把这四点融合到一起,那就可以成为新东方的名牌教师。

俞敏洪坦言,“名牌教师”的模式在帮助新东方走向成功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一些困惑。有些人被“名牌”所累,虚荣心使得自我过分膨胀,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不可替代的人,所以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伤人,更会伤己。

俞敏洪曾遇到这样一件事:

大概在1992年到1993年的时候,新东方开设了GRE考试中的数学“逻辑”。在新东方,原则上,俞敏洪每一门课都能上,但唯独数学不能,他在高考中数学只考了14分。所以,俞敏洪就为这门“逻辑”课外请了一个老师。这个老师其实也是在新东方这个平台上磨练出来的,到后来才变得特别权威。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发现自己在新东方成为了无可替代的人,连俞敏洪也不能替代他,所以就开始和俞敏洪较劲。一再要求涨工资,到后来,说如果不给涨工资就甩课。

有一个班的“逻辑”课,共有44节,上了14节课之后,这位老师就对俞敏洪说:“我要拿那14节课的钱。”俞敏洪问:“14节课的钱是什么概念?”他说:“就是这个班总收入的25%。”

对于这个要求,俞敏洪实在难以接受,扣除招生费用、宣传费用和租用教室等费用,这等于把利润都给教师发工资了。而且,给一个老师这么大幅度涨工资,其他老师会怎么想?最后,因为涨工资的要求没得到满足,这个老师就甩课了,当晚就没去上课。没有教师可以去顶替,学生就开始闹事,最后只好把全班学生的学费都全额退还了。

这件事情让俞敏洪思考了很多,他意识到自己的管理面对着严峻的挑战。

俞敏洪的战术

俞敏洪很善于吸取教训,在经历了名牌老师“甩课”事件后,他开始防患于未然。

不让核心人物只有一个

通过老师甩课这件事,俞敏洪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在新东方的某一个领域,不能只有一个核心人物,必须要同时配备两个,甚至更多的核心人物,这样即使出现甩课行为,也不至于没人去上课。从那以后,俞敏洪宁愿多花钱,多花力气,也要同时雇几个人做同一件事情。

后来,俞敏洪在这个领域同时招聘了四个人一起培养,这样有任何一个老师出现甩课行为,一定会有老师可以顶上去。俞敏洪相信,绝对不会出现四个老师同时甩课的行为。

给知识分子尊重和自由

俞敏洪很清楚地知道,新东方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企业,这里聚集了众多的知识分子,其中大部分都有很好的学历背景。所以,要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和制度来管理新东方肯定是不行的。俞敏洪选择了给予员工自由。

在新东方的课堂上,任何老师都可以拿俞敏洪开玩笑,或是单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或者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有一次,俞敏洪路过一间教室,教室内的老师正手舞足蹈地对着几百个学生说:“老俞哪能管理新东方学校?管理新东方学校的厕所还差不多!”几百个学生被惹得轰堂大笑。这样的事情在新东方屡见不鲜,但俞敏洪总是一笑了之,甚至暗自窃喜。

对于俞敏洪的态度和做法,很多人觉得无法理解。但这其实正是俞敏洪的高明之处,知识分子喜欢对事物发表评论,他们需要一种宽容、自由的氛围。

坎外真经

管理模式因企业而异

在企业管理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所谓成功模式,管理是否有效,是否高效,要看这套管理模式是否适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跟其他企业相比,新东方的人才结构比较特殊,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精英人士。所以,要管理好这样的企业,必然需要一个特殊的管理模式。“知识分子需要被尊重,还需要自由。”这就是俞敏洪心中的管理新东方的理论基础。

人才消费有风险,应最大限度降低

在俞敏洪“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原则下,新东方吸纳了很多“牛人”、“怪人”,不能不承认,这些人都是一等一的人才,但聘请这些人才也是有风险的。2002年,IT培训创始人周怀军出走,2003年,口语专家杜子华也离开了新东方。还有胡敏,离开新东方之后创立了新航道学校,并且复制了新东方的教学模式,可以说直接成为了新东方的竞争对手。

面对人才的一再出走,俞敏洪也在不断完善新东方的人才管理制度。比如,对新东方的高层管理者增加了“竞业限制”,规定新东方股东和董事以及高层管理人员,在离开新东方的一定时期内,不得从事和新东方有竞争关系的业务。虽然这一策略的出台也让一部分人推断俞敏洪有“帝王心态”,是害怕别人威胁自己的地位,但在降低人才消费的风险方面确实起到了明显作用。

同类推荐
  • 青少年成才攻略-追求双赢的境界

    青少年成才攻略-追求双赢的境界

    如果你依照一个人的实况去对待他,他会变坏;但是你如以他应有的样子对待他,他就会变他应有的样子。——歌德
  • 礼仪全书1

    礼仪全书1

    本书归纳、介绍了大量最新的交际技巧和礼仪规则,内容涉及社交场合的礼仪礼节、招待宾客的要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商业营销中的礼仪、与外国人交往的礼仪知识等等。
  • 胜出职场(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胜出职场(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本丛书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著作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付佳精品。
  • 超级商道:《道德经》的经商智慧

    超级商道:《道德经》的经商智慧

    本书摘取《道德经》中的妙语箴言,进行阐释,并精选典型经商案例,帮助经商者们更好地理解老子的智慧真谛,将“道”真正地融入经商之中,突出一种“无为”、“顺其自然”的经商方法。
  • 决定高考志愿成败的50个细节

    决定高考志愿成败的50个细节

    填报高考志愿是一个系统工程,多数家长从孩子上高一开始,关注高考。近年来,关注孩子高考的家长日趋“超前”,在今年作者接待的咨询家长中,甚至出现了小学生的家长。广大考生和家长已经形成共识:考得好更要报得好;填报志愿是第二次高考;高考考学生,志愿考家长;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那么,填报高考志愿中,有哪些非常重要而我们又容易忽视的细节和技巧呢,书中自有志愿经。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之落叶爱季

    TFBOYS之落叶爱季

    只恨那年匆匆,一切的一切,全部磨灭,落叶爱季,一个不变的约定,只是,却曾不知,已经忘记
  • 虚拟的自己

    虚拟的自己

    请各位迷茫在人生道路上的人们,不妨过来看一下我的人生,谈不上大起大落,也谈不上颠沛流离,可能我的故事会让你构想自己的一生经历的故事吧!
  • 《异界的小青年》

    《异界的小青年》

    什么?咒语?这东西我从不信!穿越就是穿越,还搞什么魔法?能不能不要这么坑?以前从不看穿越奇幻这类的小说。是个梦就给我快点醒过来吧!哎呦,这掐的还挺疼的,皮都掐破了。完了,这回真的是被坑了!我要回去。
  • 奔跑吧神仙

    奔跑吧神仙

    三界大小众神亦有高情雅趣狂仿最热跑男参加名牌大战撕出离合悲欢谱写天下平安
  • 从火影开始玩烂综漫

    从火影开始玩烂综漫

    苏良明睁开双眼发现穿越了,本想咸鱼一生,可奈何木叶不允许啊。。既然如此,那我就要把你们都干掉,还世界一个安宁,感受痛苦吧。玩烂综漫从火影开始吧...
  • 拳破虚无

    拳破虚无

    一头油光闪烁的头发,一双五颜六色的大裤衩,再配上一双破了洞的草鞋,自认为英俊不凡的甄英健漫无目的的走在山间的小路上,嘴里还哼道着一首霸占了全中国的神曲......春天和你漫步在盛开的花丛间,夏天夜晚一起。。。。。
  • 神之女王成长计划

    神之女王成长计划

    千万年前女主创造了这个世界,男主一直都在女主后面看着这个世界的出显,因为某些事情女主变成了一个蛋被一个美丽的花包住。千万年后男主在见女主。本文一对一。(男主强女主更强)觉得好看就打点赏呗!!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