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74100000017

第17章 世界遗产(8)

天下名山僧占多,是中国的一句古话。然而,中国有许多佛教名山都曾有过道教的痕迹。因为道家以追求在高山上修养身心,得道成仙为最高境界,于是就产生了道家推崇的各大名山,其中被称为天下第一仙山的就是武当山。

武当山

什么样的山才是仙山呢?古人有非常明确的衡量标准。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环境幽深,云雾缭绕,是仙山的第一个条件。

而武当山地处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终年气候温和,湿润多雨。远远望去,武当山烟波浩空,山体若隐若现,恰如仙境一般。

成为仙山的第二个条件就是山上必须药材丰富。

武当山盛产名贵药材。《本草纲目》收集中草药1800种,其中400多种产在武当山。

因此武当山自古就是人们心目中的仙山。

东汉末年,张陵创建道教,吸引了很多百姓的注意。

张陵有一个奇怪的条件,就是跟他学道的人,必须要交五斗米,作为会费或者学费。因此他的道教被后来人称为“五斗米教”。

五斗米教信奉老子,尊其为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当时的武当山也信奉五斗米教。

然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武当山却出现了有关玄武崇拜的经书。

那么,什么是玄武呢?

玄武是古代人们崇拜的星宿之一。

古人认为,天上东南西北四方各分布有七颗星。古人把这七颗星分别想象成一种动物,然后又配上颜色。北方的七颗星,就是玄武,代表形象是龟和蛇相互缠绕,颜色是黑色。

中国古人把北方的玄武当成水神,而把南方的武当山、就是当时的太和山当作玄武的大本营。因此,人们又撰写一整套玄武在武当山得道成仙的故事。

到了北宋,这套故事完整定型,玄武也从动物变成了一个将军。

北宋皇帝自称是以“火德之盛兆”得天下,古人相信,“水在火上,天下济济”,就是如果水在火上,火焰不能燃烧,就意味着天下和谐太平,因此北宋皇室对水神“玄武”推崇备至。

北宋第三位皇帝真宗为了避祖父赵玄朗的名讳,改玄武为真武,册封其为“真武帝君”,从此“真武大帝”的称号一直沿用下来。而真武修炼成仙的大本营太和山也受到北宋皇室的尊崇,于是改太和山为武当山,意思是只有真武才配得上的仙山。

从此,武当山成为真武崇拜的道教圣地。

奇怪的是,武当山上,居然在距离不远的地方,有两个真武神庙。

其中之一据说是按照传说中真武大帝在天上的住所而修建。

整个大殿座北朝南,镶嵌在南岩绝壁之中,因此又称“南岩宫”。

南岩宫是我国少有的石结构宫殿。其梁柱、斗拱、门窗等全部用青石雕凿,榫卯拼接。最重的石构件重达万余斤,这些又大又重的石头是怎么被举到绝壁之上,又是怎么被组接起来,古人没有留下纪录。也许在古人心中,只有这样的场所,才能比拟真武大帝的天上宫殿。

武当山山势陡峭,在半山腰建庙已经很困难,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在武当山的绝顶之上,居然有一块由人工筑成、面积约160平方米的平台。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块平台上竟还屹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皇家宫殿!

这就是另一座真武庙,名叫金殿。金殿建于明代,采用当时最高规格的建造形式。它的形式和故宫太和殿一样,叫做“重檐庑殿顶”。

这里供奉着真武大帝的塑像。

像高1.86米,采用铜铸鎏金工艺铸成,重达10吨。真武身材魁梧,面容丰润,神情庄严宁静。

传说真武像就是按照永乐皇帝的样子铸成。因此民间流传着“真武神,永乐像”的说法。既然皇帝亲自坐镇武当,自己的宫殿当然不能简单。

1416年,永乐皇帝在北京备下3万公斤纯铜和几十公斤黄金,命令工匠们将其制成金属构件。制成后,永乐皇帝亲自检验、认可,方才准备通过京杭大运河南下运输。皇帝下旨给督运官员,命令他们“沿途船只一定要谨慎小心,只有遇到风和日丽的晴朗天气才能行船。而且务必保证船只的清洁,不能在船上做饭”。就这样,船员们小心翼翼地督运这些构件,经过运河到达南京,再沿长江向西,到达汉水后北上,最后登陆武当山。

现在,仔细察看金殿和里面供奉的大小神像,丝毫看不出凿铸的痕迹。那么古人是如何在山顶上完成零部件的组接工作呢?

中国古人很早就掌握了用失蜡法制造青铜器。

造型复杂的青铜器是用蜡模整体浇铸而成,而明代的工匠们用失蜡法制造出的只是一大堆金属构件,怎么把它们拼接在一起形成整体宫殿呢?

工匠们想到了木结构房屋的建筑方法,他们仿造木建筑的结构方式,将铜铸的构件制成榫卯结构,到了山上再插在一起。但是,金属材料毕竟不同,难以像木头一样咬合紧密。怎么办呢?

工匠们采用了一种至今已经失传的工艺方法。

他们在山顶上架起柴火,支上大锅,锅里面放上水银。水银熔化到一定温度,将金子锤成金片扔到锅里,金片便会慢慢沉淀。然后工匠们用木炭棒缓缓搅动水银。金片在沉淀过程中,与水银发生化学反应,最后变成金泥。

工匠们取出金泥,涂在金属构件互相组接的部位,重新架起炭火烘烤,直到金泥中的水银挥发殆尽,只留下纯金。金子好像现在的水泥一样,堵住了构件的接口缝隙。

一个铜铸鎏金大殿就这样在海拔1600多米的山顶上拔地而起。

然而高山顶气温变化大,金属构件会产生严重的热胀冷缩,古人如何克服这些,让金殿既严丝合缝,又不留组接痕迹,现在的人们已经无从知晓。

金殿建于武当山最高处——天柱峰顶端,为了更好地护卫金殿,1419年,永乐皇帝下令,仿造北京的紫禁城,在金殿下方山坡处,修建这座“紫金城”。这是朱棣为真武在人间修建的“玉京”。

紫金城同样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但是只有南天门可通。而南天门又有三个大门,其中位置居中、最高大庄严的是神门,也是皇家的专用通道,明朝自朱棣以后,历任皇帝登基,都要派遣钦差朝拜真武,而钦差们就是经过神门进入金殿的。

武当山的建筑仅仅是体现了皇权吗?

当然不是。他们还充分体现了君权和神权的高度统一。

朱棣把自己装扮成真武在人间的代表,在修建紫金城时,他严格遵守道教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教理,下令修建城墙时,绝不能动山体的一分一毫,必须随着地势建造。城高也不论丈尺,人过不去就行。总之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一定要坚固壮实,万万年与天地一样久远”。

现在远远望去,武当山建筑以金殿为中心,紫霄宫等八大宫为主体,以从山脚直到金殿的石阶道路为轴线,把所有建筑连成一体,浑然天成。

如此规模巨大地形险峻的建筑群,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朱棣耗费了10年200万人力,才使武当山的建筑粗具规模。而维修和扩大规模则整整消耗了明朝皇室200年的时间。现在,武当山一万多间房屋建筑全部镶嵌在绝壁之上,与群山融为一体,可以说是道教天人合一理念的最佳体现。然而道教的发源地却不在武当山,而是在另一座道教名山——青城山。

青城山

都江堰建成四百年后,公元143年,一位身着长袍的百岁老人长途跋涉,来到了都江堰西南侧的青城山麓。在这座环境幽静,满是碧树苍松,飞泉流瀑的山中留下,于山林溪涧之中开始了静静思索。他将毕生学习修行的黄老之学吐故纳新之后,在当地传播,创立了天师道,也就是中国惟一的自创宗教——道教。这位相传最后羽化山中的老人就是道教的开山鼻祖——张陵。

后来,道教从这里开始传遍全国各地,如今在张陵修道的青城山上,还可以看到许多带有道教色彩和风格的建筑。道观完全依照自然地理环境而建造,上下重叠,错落有致,并都以三为建筑构思,体现了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乾坤观念。建筑上布满了绘画和浮雕装饰,表达了道家清净无为、健康长寿的思想。

在张陵修行的天师洞大殿前还刻有象征阴阳乾坤、五行八卦的太极图,表现了道教崇尚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张陵使战国时期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在蜀地开宗明义,源源流长。而青城山作为道教的发祥地,世代香火缭绕,文人香客络绎不绝,成为世代道教圣山。历代许多著名道士在青城山隐居修行,传宗开派,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道教文化。道家强调修身养性,延年长寿,为寻找长生不老之法,道士们经常采集各种药材放在炼丹炉中焚烧,希望炼出长生不老的丹药。公元8世纪的中叶,一名叫做清虚子的道士,经常寻找各种古怪的配方炼制丹药,在一次使用硫磺、木炭和硝石为燃料炼丹时发生一场意外爆炸,这次爆炸让中国人早于西方一千多年就掌握了制造火药的技术。

植被丰富的青城山,不仅是道教的圣山,还拥有730多种木本植物和大量珍贵药材,吸引了许多道士前来悟道、养生。唐太宗时代道士孙思邈来到了青城山,他在这里采集了大量药材,研究了解各种药性,撰写了医学著作《千金方》。因为这本至今仍然是中医必修的典籍,孙思邈被后人称为药王。

道教文化吸取蜀文化滋养的同时,还与蜀文化相通相融。蜀文化以水为脉,道教也崇拜水,在道教的最高神灵三观中,除了天观和地观以外,就是水观。与世界其他宗教不同的是,道教在强调顺应自然的同时,要改造自然。

天府源头都江堰以柔克刚的哲学思想和李冰建堰的科学精神,正是与道教的思想不谋而合。因此,都江堰的创建者李冰又被道教尊崇为清源妙道真君,成为宗教和科学的完美结合。为纪念李冰,人们在尖山上修建了二王庙,朝朝暮暮,钟鼓拨磬,伴随着江水轰鸣。

清朝咸丰年间,道士张孔山在二王庙修道。他常年住在岷江岸边古堰身旁,聆听着变化万千的岷江水声,尽毕生古琴研究所得,谱出了一首将道教音乐推向极致的古琴曲《流水》,被世界视为东方音乐的杰出代表。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中国人的思想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影响更大的,要数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中国人的处世指南,左右着中国人的生活。在中国的许多城市中,都有供奉儒教创始人孔子的庙宇——孔庙,而对于孔子,中国人更是虔诚地称其为孔圣人。

孔子是孔庙 孔府 孔林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出生在今天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泥山。孔子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是位伟大的伦理学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以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为主的一整套儒家理念。他不但提出了重义轻利、重道德自觉的观点,还提出了学问思辩行的修养方法和君子、仁人、圣人的理想人格和道德目标,奠定了中国传统伦理学的基本方向和基本原理。

《论语·颜渊》中记载孔子说:“己不所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不要强加在别人头上;《论语·雍也》中记载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仁爱的道理,在于自己要立业,也要帮助他人立业;自己要达到人生的目的,也要帮助他人达到人生的目的。可以说,孔子的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至今仍被大家所尊崇。

孔子还是位史学家和文献整理学家。孔子周游列国返回鲁国后,一面教授弟子,一面整理古代文化典籍。据说他工作的主要对象就是被人们称作“六经”的《诗》、《书》、《礼》、《乐》、《易》和《春秋》。

孔子也是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倡“学而时习之”,提倡“温故而知新”,他注重因材施教,讲究教育方法,提倡“有教无类”。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开创了私人讲学的新风气,对于文化的“下移”和普及起到了重大作用。

为了纪念孔子,推崇儒学,中国自汉代开始的封建社会都在兴修孔庙。孔庙是我国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它成了中国封建时期普及全国,并具有地方特色的祭祀建筑。位于山东曲阜市的孔庙、孔林和孔府,是中国惟一最大规模集祭祀孔子的宗庙、孔子嫡系后裔的府邸及其子孙墓地为一体的建筑群。

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共有五间,宋代大修时扩建为七间。现在之所以称其为“大成殿”,是因为宋徽宗赵佶取“孔子之谓集大成”的寓意而下诏将文宣王殿更名为了大成殿的缘故。大成殿在清雍正二年重建,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亲笔书写的“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大成殿东西长54米,南北深34米,殿高31.89米。大成殿廊下环立28根雕龙石柱,柱高约6米,柱径约0.8米,均用当地的整块石头雕凿而成。大成殿是整个孔庙最高的建筑,也是中国三大古殿之一。

孔庙保存了汉代以来的历代碑刻1100余块,既有封建帝王的追谥、加封、祭祀孔子和修庙的记录,也有帝王将相、文人学士的诗文题记。这里保存的历代碑刻数量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

孔府也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长孙办公和居住的地方。

孔府始建于1038年,经过明清两代大规模修建,孔府成为我国仅次于故宫的最大贵族府第。现在孔府占地近16万平方米,有各式建筑463间,也是前后9进院落,分中东西三路布局。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中路以内室为界,前为官衙,后为内室,是历代衍圣公及其家属游赏之所。

历代衍圣公恪守“诗礼传家”的祖训,有意收集了历代礼器法物共8万余件。除此之外,孔府最驰名的珍藏还有明清文书档案,它是孔府400多年各种活动的实录,共6万多件,是中国数量最多,年代最久的私家档案。

孔林原名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死于公元前479年,死后葬在了曲阜城北的泗水边上。其后代也分别葬在了孔子墓旁,形成了今天的孔林。

孔林作为一处氏族墓地,两千多年来葬埋从未间断。现在的长孙已经葬到了76代,旁孙已经葬到了78代。林内墓冢累累,有周朝以来历代墓葬约10万座。

孔林也是一处古老而宏大的人造园林,孔子死后,弟子们纷纷把各地的奇异树种移植在此,从孔子的弟子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所以孔林中有很多珍稀的树种。这些古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四季苍碧。

虽然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一直以来被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是孔子在他生前却没有受到过如此之高的礼遇。

当时鲁国的政权实际上掌握在三个世代为公卿的家族手中,三家也被称作“三桓”。

直到公元前501年,也就是孔子51岁时,才有了作官的机会。

他先是被任命为了一个小城的县令,然后升至司空。三桓对孔子的政绩很满意,于是提升孔子为拥有一定司法权的大司寇。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面对中西文化(汤一介集)

    面对中西文化(汤一介集)

    本书是作者对中西文化交流研究方面论文的汇编。书中分析了中国文化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以及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从中国学术界出现的“文化热”现象反思了文化多元发展的必然性,并通过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评扩展了这一反思,论述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必定会对双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意义,也抒发了作者对现实文化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感受。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把中国和印度做比较?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古老的国家,到底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穿着纱丽、练着瑜伽、谈论着玄之又玄的精神生活,却又讲着英语、玩着鼠标……作者跋涉两万公里,走遍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同时结合大量史实,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从不同的宗教根源入手,以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视角去拷问印度的文化,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
  • 慈善与公益

    慈善与公益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慈善与公益事业的发展历史,介绍了世界各国的现状,告诉我们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并通过一个个真是感人的慈善故事,让读者切身的感受到慈善与公益就在我们身边。“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伸出爱的双手,帮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 青山依旧在:明清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青山依旧在:明清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本套书稿是一部按朝代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梳理的历史类普及读物,分为春秋战国、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共4卷。本书是本套书中的一卷,内容为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全书体例规范、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一套中国古代文化入门级的读物,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热门推荐
  • 光王大帝

    光王大帝

    光明圣殿之主龙晟熙,遭到昔友暗算,意外转生从新开始,且看他如何报仇雪恨,重登王座。
  • 拐个掌柜来种田

    拐个掌柜来种田

    她本是21世纪新时代女性,却因为一场大火魂穿古代,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她本想靠着本业发家致富,成为天下第一首富,谁知却意外惹上真正的首富。“乖,到我身边来,天下第一首富的位置就是你的。”男人双手压在桌上,高高在上地俯视她,眼里满是邪魅。招架不住,既然做不成天下第一首富,那不如就做首富的女人,就……从了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皇后养成计划

    皇后养成计划

    所有人都知道太子厌恶的是什么——他的东宫,没有宫女,甚至连侍妾都没有。而那个阴沉的黄昏,却有一名卑微的待罪宫女被迫留下来常住。他是高高在上的太子,偶尔施舍一些过期的同情,以示天恩浩荡。她是卑微的暴室杂役,误解了领赏谢恩的含义,欺骗了他却又无法离开,不得已在恶魔身边周旋。那时,每一日对于她都是末日,她不想死,所做一切,只为求生。他冷眼旁观着,偶尔推波助澜,眼见她浮浮沉沉,直到与自己并肩而立。--------------------------------------------朕亲手养成的皇后,你们谁都不许动!本文不慢热,不小白,小虐身,不虐心。坑品保证,欢迎收藏。
  • 有剑自东来

    有剑自东来

    北河中央,悬着一把剑,据传它能破开山河。小乡村里,有一个爱在树上待的青年,据说他能用嘴起死回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遥望是君处

    遥望是君处

    也许是前世欠下的情债,也许也是今生的缘分,我以为这个世界总是那么冷酷无情,在你向我走来的那一瞬间,我觉得万丈光芒都不及你耀眼,远望你在的地方,便感觉内心万物都复苏了
  • 重生后,我嫁了前任死对头

    重生后,我嫁了前任死对头

    叶似锦死了后才知道自己被后妈用捧杀的法子毁掉了一生,落了个孤苦伶仃的凄惨下场。再睁眼,她果断当众打脸渣男退婚,一出上辈子被羞辱之气,可谁料到居然被前任他叔当众求婚。可叶似锦却知道她这位前任小叔看似温润儒雅,实际内里切开来整个人都是黑的。上辈子她拼死逃离这位小叔身边,这辈子却是改变主意抱稳这条大腿。她的渣爹毒后妈疯狂拍桌怒吼,“你还要不要脸!他可是你前未婚夫的亲小叔!”叶似锦靠在他的怀里,一脸无辜“对啊,我要嫁的就是前任他叔啊!”
  • 珏之战纪

    珏之战纪

    他生于洛丽亚洲,长于源洲。他,就是伊利亚世界的传奇。他的名字,叫琉璃珏。他拥有强大无匹的力量,却背负着世代传承的诅咒。伟大的战斗者,睿智的阴谋者,失格的君王……他的功过,无人敢评。但他的强大,将被永世传唱!
  • 英雄联盟之轮回眼

    英雄联盟之轮回眼

    符文大陆起纷争,诡异的眼睛中蕴含的力量,将改变一切……
  • 沥甲

    沥甲

    大漠黄沙。边玉山从大漠里走来,只有他一个人,只有一匹黑马。老马嶙峋,瘦骨上挂着一壶酒,一柄剑。剑鞘斑驳,却有点点的殷红血迹。这是一把杀人的剑。饮敌枭首,伴有淡淡的血腥。